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美術教案彙編九篇

【精品】幼兒園美術教案彙編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幼兒園美術教案彙編九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繪畫與撕紙是幼兒美術創作中常用的兩種方式,與繪畫相比,撕紙的藝術張力更勝於繪畫,有更強的抽象性和隨機性。而且取材方便環保,更利於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環保意識。一般而言,幼兒在4歲左右便可展開較爲系統地撕紙技法培養,到其5~6歲時就可實現基本的撕紙創作,然這是針對有豐富撕紙經驗的幼兒而言。但是通過對我班幼兒的接觸後發現,隨讓他們都已是5~6歲幼兒,卻有98%的人從未接觸過撕紙,更有個別幼兒問我“徐老師,什麼是撕紙?”我差點倒地吐血,指了指教室的牆飾讓他自己去看。經過這個小插曲,我更下定決心對他們進行撕紙的‘掃盲’。之所以想到將其與旅遊遊戲相結合,是受到了我班餐前活動時隨機產生的旅遊排隊練習的啓發。剛好這次上課的地點是在一樓的操場上,這對於我班幼兒是比較陌生的,難免興奮,與其壓制他們,還不如找個途徑加以引導爲尚,所以我設計了這堂快樂花園。

活動目標

1、感受撕紙活動的快樂,讓幼兒體驗撕紙創作的成就感。

2、感受撕紙人物的動態,瞭解人物的基本組成形狀。

3、初步掌握撕紙的基本技法並運用於人物創作中去。活動重點:感受撕紙人物的動態,瞭解人物的基本組成形狀。活動難點:初步掌握撕紙的基本技法並運用於人物創作中去。材料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

1、提前有一週左右在離園活動是介紹撕紙的一些基本形狀撕法,幼兒自行回家練習。

2、牆飾上展示撕紙人物,讓幼兒在環境中感受到撕紙藝術的美。

材料準備:

1、幼兒繪底好的花園卡紙(人手一張)

2、各種廣告紙、廢報紙、白紙

3、膠棒、馬克筆、垃圾袋

4、導遊帽、導遊旗、口哨、遊客編碼

5、各式撕紙範畫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導遊身份導入,引導幼兒參觀“快樂花園”。

1、遊客排隊,導遊介紹本次旅遊地點及講解遊客須知。“各位旅客請注意,請戴好您的遊客編碼,排好隊,不要隨意離隊走動,我們的快樂花園之旅即將啓程,祝您旅途愉快。”

2、導遊帶領幼兒(遊客)參觀花園並欣賞畫作,自由討論。

“各位旅客,我們旅行的目的地‘快樂花園’已到達,請安靜的排隊,做好參觀準備。”

“這些畫上的小朋友在快樂花園裏玩的可開心了,你仔細觀察他們都有什麼動態呢?”(幼兒:“有正面的”“有練瑜伽的”)

3、導遊小結,旅客集合準備進入遊客體驗區。

“剛纔我們參觀了快樂花園,裏面有花、有樹、還有畫。”“這裏面有正面動態的小朋友、側面動態的小朋友和背面動態的小朋友,他們有的在花叢中跳舞,有的在看花,還有的在??”

“我們參觀了這麼多畫,那你發現裏面的小朋友都是?”

(幼兒:撕的)

二、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操作。

1、引導幼兒參觀人物突出的範畫,討論並小結出撕紙人物的特點。

“他們的臉臉是什麼形狀的呢?”

(幼兒:圓的)

“他們的脖子、手手和腳腳是什麼形狀的呢?”(幼兒:方形的)

“圓圓的臉,細細長長的脖子,以梯形、方形爲主的衣服,長長的手手和腳腳,誇張的動態。”

2、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初次創作並融入自我創造。

“花園裏的小朋友有這麼多動態,現在請小朋友和我一

起進行創作,體驗撕紙的樂趣。但是請你們自己想人物的動態,不要照抄我的哦!只要把我撕人的方法學會就可以了。”

3、巡迴指導,適時幫助個別幼兒,給予一定啓發。

4、點評部分幼兒畫作並小結。

“各位旅客,我們今天的快樂花園之旅第一站撕紙人物體驗活動即將結束,現在讓我們一起再來重溫一下今天學到的本領吧!要撕出圓圓的臉,其中的一種方法就是把方形的四個角撕掉即可;脖子、身體、手和腳都是方形朋友,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讓你的人物動起來。”

三、導遊爲遊客拍照留念。

“爲了給您的旅程留下美好的回憶,下面是集體留影時間,合影期間請保持安靜有序,請勿互相推擠,謝謝。”

效果分析:本次活動重難點已基本達成,幼兒對撕紙的初次嘗試十分成功,作品水平也遠遠高出預計,‘掃盲’活動圓滿成功。

教學反思:通過這次教學活動我發現了很多有美術天分的幼兒,也發現了自己在上課中的不足,像點評幼兒畫作是可以更多的讓幼兒開口,我卻包辦代替了,所謂世間出真知,我會力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體驗成功的快樂和創作的樂趣。

2、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來製作氣球娃娃,並注意配色協調。

3、通過氣球娃娃的設計和裝飾,增進幼兒對廢舊包裝材料的認識。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氣球娃娃、吹好的氣球(帶小棒)、毛根、報紙、包花紙、廣告紙、即時貼、蛋糕盆、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出主題。

(出示小氣球)“有個小氣球,它有個願望,它想讓自己穿上漂亮的裙子跳起舞、戴上花帽子唱起歌,有一天,它的願望終於實現啦!看,它變成了一個美麗的氣球娃娃了。

二、幼兒欣賞、造型刺激。

1、出示氣球娃娃,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氣球娃娃的五官以及裝飾所用的一些廢舊材料。請幼兒說一說。

2、教師示範創作氣球娃娃,重點引導幼兒注意氣球的顏色與裙子、帽子所選的包裝紙的配色協調。

3、造型刺激,欣賞更多的氣球娃娃造型。

三、大膽想象、動手創作。

1、提出要求,幼兒創作。

2、教師適當指導,給予有困難的幼兒一定的幫助。

四、展示作品、進行評價。

1、評選最有創意的氣球娃娃、最具人氣的氣球娃娃。

2、把幼兒的作品掛在教室或走廊內,佈置環境。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着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幼兒大膽想象自己想要橋,體驗想象畫的.樂趣。

2、知道橋的多樣性以及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能按照自己想的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自己所想的橋。

教學準備:

白紙、水彩筆;各種橋的圖片、背景音樂;幼兒有關於橋有關的經驗,幼兒作品範畫。

教學過程:

一、各種各樣的橋

1、引導幼兒經驗分享。小朋友向夥伴講述自己見過的、知道的橋,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向夥伴表述橋的樣子。

2、幼兒講述你撿見到的橋是在什麼地方的,是通向哪裏的。

二、欣賞圖片

1、出示圖片,幼兒欣賞。

2、引導有講述這些橋是怎麼那樣的,是通向哪裏的。

3、引導幼兒講述如果沒有字樣的橋會怎麼樣,體驗到橋的重要性。

4、教師小節:橋的多樣性,橋的作用。

三、我想要一座橋

1、教師引導幼兒想想如果你也有一座橋,你希望她是怎麼樣的,希望它通向哪裏?

2、幼兒講述自己所想,並說說爲什麼你要一座這樣的橋。

四、想像畫

1、小朋友說的都很好,如果能看見你們想到橋就更好了,可以怎麼辦呢?

2、幼兒欣賞小朋友的作品,及其幼兒作畫的興趣。

3、幼兒作畫,將自己所想的繪畫下來,教師巡視。

五、作品展示

1、幼兒將自己的畫展示給夥伴欣賞,同時看看別人的橋。

2、教師請個別幼兒向夥伴介紹自己的橋。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拼貼過程中享受創造的樂趣。

2、能用蛋形拼出老鼠的不同動態,並進行簡單的添畫。

活動重點:通過操作創作老鼠的不同動態。

活動難點:老鼠耳朵的部位和頭部動作的對應。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紙、筆、操作卡片、雙面膠、教師示範用大卡片。

2、經驗準備:看過有關老鼠的動畫片,對老鼠的動態已有一定的瞭解。

活動流程:

一、初步認識老鼠的外形特徵。

師:今天我要用這兩個蛋形來變個魔術,瞧,大蛋和小蛋是一對好朋友,總喜歡在一起。小蛋在前引路需要眼睛,小頭畫上小鼻子,大頭畫上大耳朵;再畫兩根長鬍子;大蛋畫上四條腿和一條細細長長的小尾巴,小老鼠就變好了!

(教師邊講述邊演示圖片,並添畫上老鼠的四肢和尾巴。)

二、感知老鼠的各種動態。

1、通過變化老鼠頭部方向,感知鼻子和耳朵的正確位置。

2、遊戲“小貓抓老鼠”,豐富老鼠更多的動態。幼兒在遊戲中變化老鼠造型,教師即時用圖片擺出相應造型。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要求:

1、擺弄卡片變出老鼠造型,粘貼後並添畫五官、四肢和尾巴。

2、鼓勵幼兒大膽作畫,畫出老鼠的不同動態。

3、畫好之後,說說你畫的老鼠在幹什麼?

四、評價

1、動態評價: 在幼兒作畫的時候,教師及時引導、評價。

2、將作品張貼在展示板上,請個別幼兒講述:“你畫的老鼠在幹什麼?”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體會合作繪畫的樂趣。

2、讓幼兒學會畫企鵝的正面像,並嘗試畫企鵝的不同面。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CD、磁帶、白紙、畫筆等。

活動過程:

1、進入活動場地。

師:今天老師準備帶着小朋友一起去南極看看企鵝寶寶,你們想不想去呀?(放音樂《小企鵝真漂亮》,師幼一起邊唱邊跳進入活動室。)

2、活動導入

看“小企鵝波波出生”的過程(小企鵝出生的幻燈片),激起幼兒的興趣。

(1)師:好,我們一起來看看小企鵝。師放片段。

(2)師:小朋友,剛纔請你們看了電影,有誰來告訴老師小企鵝波波是從哪裏出來的?(企 鵝蛋)

(3)師:哪波波是怎樣從蛋殼裏出來的?哪裏先出來?(腳、頭、翅膀)它的眼睛、嘴巴是怎樣的?它穿着什麼樣的“衣服”?

3、玩遊戲“企鵝變變變”,學習兒歌,感知企鵝的特徵。

(1)老師邊念兒歌邊帶幼兒用形象的動作表現小企鵝的特徵。

師:原來小企鵝是從企鵝蛋裏變出來的,我們也來學一學,好嗎?首先我們小朋友先和老師一樣把自己變成一個企鵝蛋。(師示範,幼兒一起和老師學做。)

師幼:邊唱兒歌邊做動作:“小腳踩一踩,小頭伸出來,眼睛黑又圓,嘴巴尖又尖,拍拍小翅膀,戴上愛心帽,穿上黑西裝,我的企鵝真漂亮。”

(2)鼓勵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各種動作,表現企鵝的不同形態。如:跳舞、捕魚、游泳等。

師:小企鵝變出來了嗎?我們一起聽着音樂跳跳舞吧!

(3)播放歌曲小企鵝真漂亮,老師引導幼兒通過變化企鵝的翅膀、小腳、頭的方向等來表現企鵝的不同形態。

4、嘗試在橢圓上添畫。

(1)出示企鵝蛋,引導幼兒念兒歌,老師添畫。

①老師出示“企鵝蛋”:“瞧,今天老師也帶來一個企鵝蛋,它也想參加舞會,

我們來幫幫它,把它變成小企鵝,好嗎?

②師:請小朋友拿出小手,跟着老師的記號筆一起來把小企鵝變出來。

師幼一起邊念兒歌邊和老師添畫。

③請小朋友爲“變”出來的企鵝起一個好聽的名字。XX出來了,它想和好朋友一起跳舞,它的好朋友叫葛莉亞。

(2)(師呈現缺眼睛、嘴巴正面企鵝)看看這個葛莉亞缺了什麼?(叫幼兒上臺來添畫)還有一個朋友也缺眼睛、嘴巴,誰來幫幫它?(添畫側面企鵝的眼睛、嘴巴)重點感知“正面”與“側面”的不同。

(3)師:這隻企鵝還缺少翅膀和腳,誰來學一學它的動作?老師根據幼兒動作進行繪畫。

(4)鼓勵幼兒爲小企鵝裝飾打扮,如打你上領結、戴上項鍊等。

5、幼兒合作繪畫,老師巡迴指導。

(1)師:你們想不想也來變出好多好多的企鵝?老師這邊也有很多的企鵝蛋,它們可等着小朋友把它們變出來,因爲它們也想去參加舞會。

(2)師:老師已經把企鵝蛋放在了後面的桌子上,四個小朋友一桌,由於南極的冰山上非常冷,一定要幫小企鵝穿厚一點,多畫幾層黑衣服,好嗎?等舞會的音樂一響起來,你們就要帶着企鵝寶寶來參加舞會了,小朋友們要幫忙多變一些小企鵝出來,把它們打扮得漂亮一些,別忘了準時參加舞會喲!

(3)出示“南極”背景,播放音樂《小企鵝真漂亮》,老師巡迴指導。

6、交流展示與評價。

播放“舞會”音樂,將幼兒作品展示出來拼成一幅大的圖畫。

師:你喜歡哪隻企鵝?它好在哪裏?

師:每一個小朋友起立,選一隻企鵝,學一學它的動作,我們去三樓音樂廳去跳一跳企鵝舞,好嗎?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教學準備:

能操作的人偶(與幼兒人數相等)

教師範作

幼兒操作材料

教學過程:

一、引起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

教師:那你們都看過什麼動畫片呀?

教師:動畫片小朋友都很喜歡的,其實動畫片就是由一張一張畫組成的。老師也帶來了一個簡單的動畫你們想不想看呀?

教師讓幼兒看自制的動畫:你們看是不是一張張畫,把它連續地放就會動起來了,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自己試試呀。

教師:對了,動畫王國要舉行舞蹈比賽,我就來做一個會跳舞的小人,送去比賽怎麼樣呀。

二、具體過程

1、 聽音樂,對動作有初步思路

教師:我們先一起聽聽音樂,邊做邊想,等會兒我的小人做什麼舞蹈動作吧,不過老師有個小小要求,就是在音樂停時,你們每個小朋友要擺一個你覺得最好的姿勢,能行嗎?

教師對姿勢進行素描,兩個即可。

2、 對教師的素描進行分析,小人的身體是由那幾個圖形構成的,以及在繪畫是應該注意些什麼(如:關節兩端的長短差不多,雙臂和雙腿要求長短相當,以及注意手臂和腿的位置等)

3、 教師出示玩偶,提示小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任意擺放動作。

4、 出示小本子,注意小人畫在靠近紙的外側,儘量不要畫到摺痕裏。

三、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四、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學目的:

1、在擺擺 玩玩 畫畫中感受繪畫的快樂

2、學習 掌握人不同姿態的畫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感受獅子威猛的外形特徵,學習繪畫獅子。

2、嘗試用折線、射線等方式表現獅子的鬃毛,體現獅子威武的特徵。

3、願意大膽創作與表達。

活動準備

1、幼兒看過《獅子王》動畫片及科普碟片,瞭解公獅子和母獅子的區別。

2、獅子圖片,森林背景圖。

3、黃色卡紙,黑色記號筆,剪刀。

活動過程

1、播放動畫片《獅子王》片段,感受獅子王威猛的特徵。

教師:動畫片裏的獅子王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2、欣賞單幅圖片,初步感受獅子王的外形特徵。

(1)教師:獅子王是什麼樣子的?給你什麼感覺?什麼地方讓你覺得獅子王非常非常威武?

(2)教師小結:獅子王的臉很大,全身長滿蓬鬆的、密密的、棕黃色的毛,有一條又細又長的尾巴。吼叫起來聲音很大,給人很威武的感覺。

3、出示獅子頭部的圖片,嘗試繪畫獅子的頭部。

(1)出示第一幅獅子頭部圖片,教師拋出問題引發幼兒思考。

教師:獅子的臉是什麼形狀的?臉上有什麼?在臉的什麼位置?獅子臉的周圍有什麼?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線條來表現鬃毛呢?怎樣畫出密密的鬃毛,讓我們的獅子看上去很威武?

(2)出示第二幅獅子頭部圖片,進行對比欣賞。

教師:這頭獅子的表情是什麼樣子的?它的嘴巴是什麼樣子的?你覺得它在幹什麼?

(3)幼兒初步嘗試繪畫獅子的頭部,並討論、反饋繪畫情況

要點提示

1)教師對關注幼兒在繪畫的過程中的情況及遇到的困難。

2)在反饋時,請幼兒相互交流、討論並嘗試自己解決困難。

4、欣賞獅子的整體圖片,幼兒繼續創作。

(1)引導幼兒欣賞完整圖片,仔細觀察獅子的身體和四肢等細節特徵。

教師:獅子的身體、四肢、尾巴分別是什麼樣子的?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5、幼兒將畫好的獅子圖片沿輪廓剪下貼在有森林的背景圖中,並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教師:今天我們用記號筆畫了獅子王。想一想,還可以用什麼工具來表現獅子密密的鬃毛呢?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觀察各種造型的獅子圖片,進一步表現獅子的動態特徵,如喝水、捕食等。

區角活動

①美術區:提供捲紙筒,在紙筒上通過剪貼的方式製作卡通獅子。

②語言區:提供有關獅子的科普圖書,進一步瞭解獅子的特徵。

環境創設

將幼兒的作品佈置“獅子王”圖片展,供幼兒欣賞交流。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梵高的作品《向日葵》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讓幼兒感受作品的美。

2、培養幼兒善於觀察的能力,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與評價,增強幼兒對藝術作品的感受能力。

3、激發幼兒創作的願望,感受繪畫帶給自己的快樂。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經驗準備:幼兒觀察認識過向日葵,事先參觀過向日葵種植園地。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向日葵實物圖片。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向日葵)向日葵是什麼樣子的?

小結:因爲向日葵的臉總是一直向着太陽,太陽到哪裏,它的臉就向哪裏。所以叫向日葵。

二、出示梵高作品《向日葵》,引出課題

1、幼兒欣賞作品。

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一幅美麗的向日葵繪畫,這是外國的一位畫家畫的,世界上許多人都喜歡他畫的向日葵,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讓幼兒敘述對畫面的第一感受。

師:小朋友,你們看到這幅畫有什麼感覺?

鼓勵幼兒用完整、流暢的語言進行表達,充分肯定每一個幼兒的感覺、感受,並讓所有的幼兒能夠分享到同伴的不同審美體驗。教師小結。

1、色彩的感受。

提問:

(1)小朋友,你們看看這幅畫什麼顏色?

(2)你們最喜歡畫中的哪一種顏色?爲什麼?

(3)哪種最多?(黃色)(4)你們喜歡這種顏色嗎?

(5)你們看到黃色有什麼感覺?(高興,激動、熱情…….)幼兒分別回答。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理解感受到畫面中黃色爲主、其他色爲輔,同時關注到色彩的巧妙搭配及對比色的使用比例。這樣畫面才能飽滿、好看。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體驗繪畫中國功夫人物及場景的樂趣。

2、感受中國功夫的動態美,激發幼兒多中國文化的熱愛。

3、嘗試運用前後排列的方式表現人們練功的場景,注意人物的大小變化。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能表現簡單的人物動態;看過中國功夫的表演。

2、材料準備

教師用材料:掛圖“我愛功夫”;關於中國功夫的視頻。

幼兒用材料:操作單頁第35-36頁;記號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中國功夫的視頻,體驗中國功夫的樂趣。

教師帶領幼兒排成3-4排,學練視頻中簡單的動作。

2、教師介紹中國功夫,引導幼兒瞭解功夫的用途與意義。

二、探索發現

1、欣賞掛圖“我愛功夫”,感受練功的人的不同動態表現。

2、引導幼兒說說掛圖中的人在做什麼,圖中每個人的動作是怎樣的;啓發幼兒感受揮拳、跳躍、踢腿等不同的人物動態。

3、發放操作單頁第35頁,引導幼兒欣賞“創意坊”中的幼兒作品,感受作品的構圖方式。

4、啓發幼兒發現把主要的人物畫得大點,次要的人物畫得小點,先畫主要的,再畫次要的,這樣能體現人物的主次關係。

教師:說說畫面中的人是怎樣排列的,哪個人在前,哪個人在後?小畫家畫的練功的人大小一樣嗎,爲什麼?

三、創作表現

1、翻到操作單頁第36頁,鼓勵幼兒思考如何圍繞主題來構圖。 引導幼兒運用有主次排列的構圖方式表現出多個人練功的場景。幼兒可根據自己想要表現的內容選擇橫着畫或豎着畫。

2、教師提出作畫要求,幼兒自由創作。

啓發幼兒用記號筆表現人物的動態。先畫主要想表現的人,將他們畫大一點;在畫次要的人,注意人物的大小區別。鼓勵幼兒在作品的背景上用油畫棒添畫上簡單的裝飾線條或色塊。

四、欣賞評議

在作品欄中展示作品,鼓勵幼兒間相互交流作品的內容和表現方法。

五、結束活動

引導幼兒收拾、整理材料,並保持環境的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