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動物聯歡會》教案

幼兒園中班《動物聯歡會》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W 次

幼兒園中班《動物聯歡會》教案

作爲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動物聯歡會》教案 ,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動物聯歡會》教案

幼兒園中班《動物聯歡會》教案 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一邊…一邊…”的句式說話。

2、培養幼兒觀察力,提高運用詞彙的能力。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1、各種體育用品、頭飾、圖書、表演器材等。

2、影碟機、《黑貓警長》的影碟、錄音機及音樂磁帶,圖片一幅。

3、聯歡會會場佈置。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激起興趣。

師生一邊唱歌一邊跳舞進入活動室。提問:我們大家剛纔同時做了兩件事情,是哪兩件事情呢?引導 幼兒說出“一邊唱歌一邊跳舞”。

2、幼兒自選材料排練節目,教師注意觀察、發現。

今天,森林裏要舉行聯歡會,大家想參加嗎?我們一起來排練節目!

3、幼兒表演。

(1)個別表演。要求幼兒用“一邊…一邊…”的句式準確地報出所表演的節目。

(2)分組表演。遊戲:你做我說。

幼兒兩人一組,一人做動作,另一人用“一邊…一邊…”的句式描述。

(3)自由表演。幼兒自由選擇表演給老師們欣賞。

4、觀看“動物表演”(影碟)。

提問:動物們表演的什麼節目?幼兒自由回答。

5、觀看圖片,昇華主題。

告訴幼兒有時兩件事情是不能一起做的,如: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

6、師生一邊唱歌一邊跳舞,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幼兒在活動中增強了膽識,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和合作意識,能直接在競賽遊戲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嘗試用這種形式來開展有關的教學中。

幼兒園中班《動物聯歡會》教案 2

在音樂活動中,音樂素材的選擇尤爲重要,既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經驗,也要考慮到音樂素材本身是否適合幼兒欣賞。由於小班幼兒已經可以欣賞兩段對比明顯的樂曲,因此在本次中班音樂活動中,我選擇了三段旋律完全相同,但音色、風格有明顯差異(配器與節奏不同)的音樂讓幼兒欣賞、感知。三段不同風格的樂曲(如第一段跳躍、第二段笨重、第三段輕柔),分別對應着不同的動物形象,我們讓幼兒在音樂遊戲中去感知不同的音樂形象,提高幼兒對於不同風格音樂的欣賞能力。本次活動以“動物聯歡會”這一情境貫穿始終,活動過程包括三個環節:我喜歡的動物朋友、動物朋友都來了和動物聯歡會。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三段樂曲的不同風格,區分音樂性質的不同。

2.嘗試根據音樂變化表現不同動物的動作,體驗和動物朋友一起聯歡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環境與材料準備:“動物聯歡會”的多媒體課件、不同動物的胸飾若干(同幼兒人數)。

2.幼兒經驗準備:瞭解常見動物的主要特徵。

活動過程

環節一:我喜歡的動物朋友

教師請幼兒介紹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動物朋友(可用動作模仿自己喜歡的動物),並說說喜歡的理由。

師:動物王國要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聯歡會,動物朋友們都忙開了。哪些動物會來參加聯歡會呢?其中會不會有你們最喜歡的.動物朋友呢?

本環節旨在交流分享、引發興趣。首先通過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朋友,引發幼兒的已有經驗。接着引入“動物聯歡會”,通過提問,吸引幼兒的活動興趣。

環節二:動物朋友都來了

一、感知第一段音樂(跳躍)

1.欣賞音樂

師:這段音樂聽上去感覺怎麼樣?

幼:這段音樂很活潑、很歡快、有種想跳一跳的感覺……

師:你們看,哪些動物朋友來了?(小兔在跑步、袋鼠在跳遠、小猴在盪鞦韆、青蛙在跳水)

2.結合媒體再欣賞一遍音樂

3.幼兒自主表現,模仿這些會跳的動物

二、感知第二段音樂(笨重)

1.欣賞音樂

師:這段音樂聽上去感覺怎麼樣?這段音樂讓你想到了森林中的哪些動物朋友?爲什麼?

小結:這段音樂很像森林中一些很笨重的動物在走路,發出很響的腳步聲,請你們跟着音樂學學它們的樣子。

2.音樂遊戲:來到大森林(用鼓點暗示節奏)

師:大森林裏很好玩,但有時也會有危險,要是遇到危險,你們千萬不能發出太大的聲響哦!不過也不用太擔心,動物朋友會保護我們的。

玩法:幼兒隨着鼓點聲有節奏地往前走,當聽到連續的鼓點聲,幼兒馬上停下來,聽到音樂後則繼續遊戲。

三、感知第三段音樂(輕柔)

1.欣賞音樂

師:想一想,在這麼優美的音樂聲中,哪些動物朋友來了?

2.結合媒體再欣賞一遍音樂

師:除了小鳥、蝴蝶,還有哪些動物也趕來參加聯歡會了?聽着這段輕柔的音樂,你們想想小動物是怎麼跳舞的?

小結:這些小動物跳舞時都是輕輕的、柔柔的,就像這段音樂給我們的感覺一樣。

3.音樂遊戲:翩翩起舞

在音樂聲中,教師和幼兒一起模仿蝴蝶或小鳥翩翩起舞的樣子,鼓勵幼兒自由發揮。教師在幼兒自由表現的過程中注意觀察、發現幼兒之間不一樣的動作,提升幼兒的肢體表現能力。

本環節是整個活動的主體部分,旨在通過創設逼真的情境,引發幼兒的有意傾聽,激發其表達表現的慾望。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能給幼兒身臨其境的美好感受,他們似乎也想要參加動物們的這場聯歡會,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了起來。通過多媒體欣賞、肢體模仿、音樂遊戲等直接體驗的方式,感知音樂風格與動物形象的匹配,提升幼兒的欣賞、肢體表現等能力。

本着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對於活動主體部分的三段音樂,其呈現的次序是:跳躍一笨重一輕柔。對於中班幼兒來說,音樂對比越明顯幼兒越容易感知,這樣更有利於幼兒聽辨能力的提高。

而在側重點的把握上,第一段音樂側重於熟悉旋律,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第二段音樂側重於節奏感知;第三段音樂側重於感知音樂風格與肢體表達。不同的側重點讓本次活動更有層次性,同時,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也加深了幼兒對動物特徵的瞭解。

環節三:動物聯歡會

一、完整欣賞三段樂曲

師:你們在動物聯歡會上遇到了哪些動物朋友?先遇到了誰?又遇到了誰?(根據幼兒的答案,分別點擊多媒體課件,若幼兒答對,則相應的動物就會出現。)

二、音樂遊戲:動物朋友來聯歡

多媒體課件呈現舞臺背景,幼兒自選動物胸飾,分別代表不同的動物朋友。

玩法:三段音樂分別代表不同的動物朋友,教師隨機播放三段音樂。根據不同的音樂,相應的小動物站到舞臺上表演。

最後一個環節通過營造“動物聯歡會”的快樂氛圍,讓幼兒在角色扮演中鞏固對三段音樂的感知,提升幼兒對樂曲的理解與表現能力。

活動反思

中班幼兒音樂欣賞的階段目標主要爲“聽辨、想象與表現”,本次活動的核心價值正是在於發展幼兒的傾聽、想象與表現能力。

首先,音樂活動應該注重培養幼兒安靜、專注傾聽音樂的習慣,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以多樣化的方式,幫助幼兒獲得欣賞不同樂曲的經驗。

其次,採用自主表現與教師指導相結合的方式,讓幼兒根據音樂的特性猜想哪些動物朋友來參加聯歡會,並能用創造性的肢體動作表現不同的動物形象。

最後,營造氛圍,讓幼兒體驗和動物朋友一起聯歡的快樂。

如何使音樂欣賞變得饒有趣味?如何幫助幼兒更好地感知、理解音樂,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與表現力?這是教師在組織與實施音樂欣賞活動前,必須要認真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