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錦8篇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錦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錦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把握這首詩的內在情感脈絡。

(2)教幼兒學習以藝術的方式觀察周圍事物,想象事物之間的關係。

(3)教幼兒按照詩歌的重複結構仿編,將個人的經驗想象用 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讓幼兒學會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1、根據詩歌內容,製作1幅教學掛圖。

2、水筆、油畫棒、剪刀、漿糊

  活動過程:

  第一層次:學習作品

教師主要幫助幼兒理解詩歌中“家”的含義和詩歌的詩文及畫面,弄清楚每段詩句中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初步感受詩歌中的內在情緒。

①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出學習的內容。如:教師問:你們都有家嗎?喜歡自己的家嗎?今天,老師請你們聽一首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家”,你們仔細聽聽看,詩歌裏都說了誰的家,是怎樣說的?

②接着教師用富有感情的聲音,朗誦1遍詩歌,給幼兒一個初步的印象。

③以對話的方式,讓幼兒講出詩歌中的主要內容,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幫助幼兒記憶詩歌。例如:藍色的大海,是誰的家?黑色的雲朵,是誰的家?深深的地下,是誰的家?密密的森林,是誰的家?當講到最後一句時,教師要放慢速度,帶領全體幼兒一齊說完。

④教師以提問的方式,讓幼兒進一步理解每段詩句中事物之間的聯繫。如,教師問:爲什麼說,藍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爲什麼說,黑色的雲朵,是大雨的家?爲什麼說,深深的地下,是石油的家?爲什麼說,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

⑤最後,教師帶領全體幼兒朗誦兩遍詩歌,教師要用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幼兒,使幼兒初步感受到詩歌的內在情緒,能正確地朗誦。

  第二層次:進一步理解詩歌

這個層次可採用多種活動形式進行,意在進一步感受,理解詩歌,以及由詩歌引發的,通過多種途徑去探尋相關事物的“家”。

(1)詩歌表演

通過動作形態、語言等進一步感受詩歌的意境。

(2)到大自然中觀察,尋找相關事物的“家”,並用語言表述出來。

(3)利用畫報、電視等知識媒介物,尋找相關事物的“家”。

  第三層次:遷移詩歌的經驗

這個層次,主要通過另一種活動形式,把幼兒從詩歌中猁的知識經驗,再現出來,爲第四層次的活動作準備。

可以採取剪貼畫的形式進行 。教師從一些廢舊的畫冊上剪下圖案,由幼兒自由選帖,添畫,表現一幅“家”的圖畫。

  第四層次:擴展想象,仿編詩歌“家”

這個層次重點讓幼兒把獲得的大量知識經驗,用詩歌的語言表現出來。

(1)教師帶領幼兒回憶並複習詩歌。然後請全體幼兒一齊朗誦詩歌,並讓幼兒談談每段詩句事物之間的聯繫。

(2)激發幼兒講講,除了詩歌中說的,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做誰的家呢?

(3)請幼兒用詩歌的語言,把想象的東西仿編成一首新的詩歌。教師可先示範,再請1名幼兒上來講。

教師要幫助幼兒掌握仿編的方法。然後請幼兒分組自由仿編,教師注意觀察,指導。最後,讓每位幼兒輪流說一句詩,組成一首新的長長的“家”的詩篇,以結束整個活動。

教學流程圖爲;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動手操作---創編詩歌

  教學反思

在實施過程中,我首先根據詩歌的內容製作了圖片來吸引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從活動的現場效果可以看出本節課教學與傳統的詩歌教學有着令人欣喜的變化。首先利用圖片進行教學,讓幼兒在視覺、聽覺上有新鮮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其次,幼兒在仿編詩歌時都能注意與詩歌情調和諧,幼兒想象思維活躍,整個活動都是主動、積極的,對仿編詩歌充滿了興趣。

小百科:家庭是指婚姻關係、血緣關係或收養關係基礎上產生的,親屬之間所構成的社會生活單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感受散文優美的意境,積極用語言及身體動作表達自己對散文的'理解。

2. 學習按散文中的句式進行仿編。

3. 樂意參與散文欣賞,能與同伴合作表演。

活動準備:

1. 與散文內容匹配的課件。

2. 錄製散文錄音。

3. 表演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欣賞牽牛花畫面,講述對畫面的感受。

教師:我們來欣賞一幅美麗的畫。

1. 說說看到了什麼,是什麼樣子的,她們好象在幹什麼。

2. 那是什麼樣的花呢?葉子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3. 這種像喇叭花一樣的是牽牛花,牽牛花好象在幹什麼?

4. 牽牛花可高興了,又跳舞又吹喇叭,那麼,誰聽到了牽牛花的喇叭聲呢?

二、欣賞散文。

1. 聽散文錄音一遍。

提問:說說誰聽到了喇叭聲。

2. 再次欣賞散文散文提問:花和草聽到了喇叭聲在幹什麼呢?

3. 分段欣賞柑橘幼兒講述的情況,有選擇的點擊麥苗,豌豆花等畫面,欣賞散文,並適時知道幼兒用語言或者動作表達自己對散文的理解。

4. 誰聽到了喇叭聲呢?聽到後它做了什麼?(麥苗)看得清麥苗嗎?看上去是什麼樣子的?

白白的,看不清,白白的是霧,小朋友看見過霧麼?你見過的霧是什麼樣子的?(詞彙:白茫茫)

5. 還有誰聽到了喇叭聲?(蘑菇)蘑菇是什麼樣子的呢?(圓圓的像~~~)

6. 有紫色的薔薇花,它說我也聽到了喇叭聲。看看薔薇在幹什麼?

薔薇是怎麼開的呀?請你用動作來表現薔薇張開一片一片的花瓣。

7. 趴在哪裏呀?是怎麼趴的呢?請兩個小朋友來合作表演豌豆花趴在竹籬笆上。

豌豆花趴在竹籬笆真快樂,小朋友想不想來表演呀?請趕快找一個小夥伴商量誰演豌豆花,誰演竹籬笆,合作的時候要互相配合,表現出快樂的神情。

8. 還有誰聽到了牽牛花的喇叭聲,它又在幹什麼?(睡蓮)這些睡蓮的花瓣是什麼顏色的呀?許多顏色可以用什麼詞語來形容?(五彩繽紛,五顏六色)。我也有一個好聽的詞—— 五彩的花瓣。

 三、連續播放課件。完整欣賞散文。

教師:這些畫面真美麗我們再來欣賞一遍吧。

爲什麼世界變得如此芬芳,如此美麗,因爲有了牽牛花。

結合課件邊欣賞散文,邊表演。

 四、聽錄音分角色表演。

  五、仿編散文。

除了這些花,草聽到了牽牛化的喇叭聲,還有誰也聽到了?他們四什麼樣子的?在做什麼?

附散文《牽牛化》

在綠油油的草地上,住着一羣牽牛花。

他們每人都有一個淺蘭色的喇叭。

他們每人都有一件嫩綠色的衣服。

他們迎着早晨第一道陽光,吹起了喇叭。

全世界的花和草,聽見了喇叭聲,都快快起牀了。

你看,綠油油的麥苗,撥開了白茫茫的舞。

圓圓的蘑菇撐開了美麗的小紅傘。

紫色的薔薇張開了一片片花瓣。

快樂的豌豆花爬上了比值的竹籬笆。

嬌豔的睡蓮張開了多彩的花冠。

於是,世界變得如此美麗,如此芬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古代書籍的閱讀方式,對古詩誦讀活動有興趣。

2、會有表情地朗誦七言絕句,初步有順序地擺放詩句。

  活動準備:

1、大圖書一本,《山行》音樂磁帶,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2、幼兒大拇指上畫紅娃娃(綠娃娃),大號字四份。

  活動過程:

1、小朋友,這兒有本有趣的書。我們一起來看!

你覺得什麼地方有趣呢?

教師小結:古時候的書就是封面在下面,封底在上面,看書時從後面一頁頁往前翻。

2、告訴你們,這本書裏還藏了一首古詩呢!我們再來看一遍。教師翻書並念古詩《山行》。

這首古詩的名字叫什麼?是哪一個大詩人寫的?描寫了哪個季節的景色?

3、你們想來學這首古詩嗎?

出示大號字《山行》。小朋友,跟我念。

教師念一句,幼兒念一句。(第一遍)

用好聽的聲音來念。(第二遍)

我們連起來念,會念的小朋友聲音響亮一點。(第三遍)

我們再來一遍。

4、這張紙上還有幾幅圖畫。你們猜猜看,這些圖畫裏藏的是哪個字寶寶?(認識“山、石、白雲、車、花”)

5、現在我們來做個遊戲,看顏色標記念。

我是黃娃娃,黃顏色畫的字寶寶我來念。那紅顏色的字寶寶誰來念?綠顏色畫的字寶寶呢?(四張紙)

6、紅娃娃、綠娃娃真能幹!

這兒還有字卡,你們會把這些字卡排成一首古詩嗎?那請你來排一排,念一念。可以去念給後面的老師聽。擺對了,念得好,老師還會獎你一個五角星。

7、念好的小朋友可以將字卡收起來,坐在椅子上,跟着錄音機一起唱《山行》這首詩。(放音樂磁帶)

附: 古詩《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作品,理解故事內容;

2、指導幼兒簡單講述故事大意,用"如果……就……"說話。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猜測。

教學重點:

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小熊嘟嘟及小動物們是怎樣想的。

教學難點:

鼓勵幼兒認真觀察,大膽猜測並表述。

教學時數:

1課時教學方法:觀察法、引導提問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課件、幼兒用書、小熊頭飾或布絨玩具。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組織教學,提出課堂常規要求;

2、出示小熊玩具,向幼兒介紹故事主人公。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圖片上都有誰,它們在幹什麼?

三幅畫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引導幼兒觀察,發現三個小動物都在想"如果……就……"

2、啓發幼兒根據圖片猜測故事線索提問:小熊、小老鼠、小蝸牛它們可能在想什麼?

3、鼓勵幼兒講述故事大意,根據想象可以有不同的講法。

4、指導幼兒用"如果……就……"說話。

5、指導幼兒看書,自由進行講述。

三、結束部分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表述。

2、小結活動情況,下課。

教學效果分析:

1、幼兒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觀察圖片內容,瞭解小動物們是怎樣想的;

2、大部分幼兒能簡單複述故事內容;

3、還需引導幼兒進一步體驗故事含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小記者

記者是採訪新聞和寫通訊報道的專職人員,他們藉助各種媒體,採編報道各個領域的信息,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幼兒扮演“記者”,體驗接着的工作方式,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社交方式,增長見聞,培養其敏銳的觀察力和挖掘生活素材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和繪畫能力。

由於幼兒缺乏經驗,在初設這一角色活動或幼兒對採訪目標不夠明確的情況下,教師可以“主編”的身份參與遊戲,讓“小記者”先彙報自己的“採訪對象”,“主編”幫助“小記者”設計“採訪”問題,使“小記者”明確“採訪”主題。爲發揮幼兒之間的互動作用,可二人或三人一組自由組合進行“採訪”。

開設“小記者”活動時,教師首先應爲幼兒拓寬其行動空間,除本班外還可到圓內各班及廚房、保健室、保管室、圖書室等部門“採訪”,甚至還可請家長、社會個部門配合,讓“小記者”的“採訪”範圍擴展到社會……增進起對各行各業的認識,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採訪後,教師應爲幼兒提供“報道”的條件,如:提供紙張、彩筆,讓幼兒繪製“報刊”、提供大紙箱製作的“電視機”,讓幼兒到“電視”裏“報道”“新聞”等。下面列舉一些“採訪報道”的道具材料。

  “攝象機”:

利用玩具攝象機或用形似攝象機的洗滌劑瓶製作。

  “記者行動專欄”:

在顯眼的牆面設立“採訪報道專欄”,貼上大張白紙,讓“小記者”將“採編”的內容,以繪畫的形式呈現給讀者。

  “報刊雜誌”:

提供四開的繪畫紙,“小記者”們自己設計安排版面,共同合作將“採編”來的各中信息繪製在紙上,以“報紙”的形式呈現給讀者,也可將信息描繪在本子上製成“雜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以棕櫚葉爲載體,根據以往經驗進行豐富的想象與發明,形成作品。

2、發展發明性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並對操作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棕櫚葉(大、小)若干、橡皮泥

  活動過程:

一、認識資料

1、看!桌上有什麼?

2、講講棕櫚葉像什麼?

3、我們可以用它來做什麼?

二、教師簡單講解

1、每個小朋友可以自身選擇整片葉子或散片葉子,可以編織,可以與橡皮泥組合,做出一種與他人不一樣的東西,比一比誰的手最靈巧,誰做的東西最漂亮。

2、提出要求

小朋友在製作時注意平安,別用樹葉戳旁邊的小朋友,動作要快,做好的可以放在展覽臺上。

三、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幼兒介紹作品,進行講評

1、請個別幼兒上來介紹展覽臺上自身的作品,引導其他幼兒。

2、請幼兒把自身的作品介紹給幼兒園裏其他的老師,沒完成作品的幼兒可以繼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學會後鼻韻母“ang、eng、ing、ong”和整體認讀音節“yìng”,讀準音,認清形,並能正確地進行書寫。

學會韻母“ang、eng、ing、ong”的音形和整體認讀“yìng”。

讀準後鼻韻母“ang、eng、ing、ong”的音,記清字母的形。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5個前鼻韻母,還記得是哪5個嗎?(an en in un ün)今天我們學習漢語拼音的最後一課,在這課中我們要學習4個後鼻韻母,在發音上有一定的難度,比比誰學得最好。

板書: ang eng ing ong

二、學習“ang、eng、ing、ong”的音形及整體認讀音節“yìng”

(一)學習韻母“ang”的音形

1、出示書中第一幅圖,問:這是什麼?

2、出示圖下音節“yáng”。

3、教師示範讀“yáng”,學生隨讀。

4、教師範讀“ang”,學生隨讀“ang”。

5、師講發音方法:發“ang”音時,先擺好“ a”的口形,發“ a”,緊接着舌頭往後縮,舌根抵往軟齶,氣流從鼻腔中出來,聲音響,氣流強,手指按着鼻樑有些顫動。

6、學生讀中體會,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鞏固字母的音。

7、在學生讀準“ang”的基礎上再讀讀“yáng”這個音節。

8、請同學們觀察“ang”是由哪三個字母組成的?

出示卡片:

三個字母依次出現:先出示“ a”,再出示“ n”,“ a”和“ n”組成的字母念什麼?最後出示“ g”,合起來就是“ang”。

注:教師可以做一個由後面向前面翻動的紙片,讓“ a”變爲“e、i、o”,使複韻母隨之變爲“ang、ing、ong”便於後面字母的學習。

(二)學習韻母“eng”的音形

1、出示第二幅圖,說說圖的內容。

2、出示音節“dēng”,教師範讀,學生隨讀“dēng”。

3、教師在音節中提出“eng”,進行範讀,學生隨讀。

4、師講發音方法:以韻母“ e”的口形開始,氣流從鼻腔中流出。教師範讀“eng”,學生練習體會。

5、請同學讀“dēng”來鞏固“eng”的發音。

6、記憶“eng”的形:“eng”是由哪幾個字母組成的?

學生邊說教師邊演示翻動卡片,使“ang”變成“eng”,只從後邊向前翻動“ e”紙片,“ng”不用動,即成爲“eng”字母。使學生可以比較出字母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三)學習韻母“ing”的音形及整體認讀音節音節“yìng”。

1、出示書中第三幅圖:

2、出示圖下整體認讀音節“yìng”,教師範讀,請同學們說說和前2幅圖下面的音節讀法有什麼不同?

3、告訴學生“yìng”是整體認讀音節,不用拼,應整體記憶。學生練習讀。

4、教師範讀“ing”,學生隨讀。教師隨時糾正不正確的讀法。

5、記憶“ing”的形:怎麼記住它的形呀?隨着學生回答教師翻動紙片使“eng”變成“ing”。

6、採取多種形式讀,鞏固字母的讀音。

(四)學習韻母“ong”的音形

1、出示圖,這是什麼?

2、出示圖下音節“zhōng”教師範讀,學生隨讀。

3、教師提出“ong”進行範讀,學生隨讀,同桌互讀。

4、記憶“ong”的形:說說“ong”與前邊字母有什麼不同?

教師翻動卡片使“ing”變成“ong”。

三、書寫韻母“ang、eng、ing、ong”

1、自己試着練習抄寫韻母。

2、展示學生書寫情況,說說哪兒寫得好,哪寫得還不夠好。

3、教師強調3個字母要靠攏,不要寫成“ a n g”。

四、小結

照着板書把本節課的內容讀一讀就可以了。

附:板書設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設計背景

孩子們對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神奇有趣的科學現象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風雨雷電”這些自然現象,既普遍存在而又有無窮奧祕。孩子們是渴望認識這些自然現象的。例如“風”,對孩子們來說並不陌生,他們玩過許多風的玩具和遊戲。我發現“風”是孩子需要的、感興趣的內容。但他們對“風”的認識只停留在直觀的現象,這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我追隨孩子的經驗和生活,讓大班孩子圍繞“風”自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風的祕密“的活動。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樂意參與探索風的遊戲。

2、讓幼兒初步瞭解風是怎樣形成的,並認識風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重點難點

初步瞭解風的形成,認識風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活動準備

1、紙箱、塑料袋、氣球、扇子、書本、硬紙片、吸管、羽毛等。

2、 風類玩具。

3、 有關風的用途及危害圖片

活動過程

1、初步認識風是由空氣流動形成的。

(1)運用魔術箱和塑料袋證明空氣的存在,並且就在我們的周圍。

(2)出示2個充滿氣的氣球,把其中1個鬆開口後吹到一幼兒的頭髮上,請幼兒說說觀察到了什麼,引出“風”。通過對比,引導幼兒說出: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不動的空氣不是風。

(3)教師小結:空氣流動形成風。

2、嘗試製造人造風。

(1)出示風車,告訴幼兒它們都想和風做遊戲,但是教室沒有風,怎麼辦?

(2)幼兒自由選擇製造風的材料,嘗試用各種材料製造風。

(3)教師小結人造風的方法,並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方法。

3、幼兒觀看圖片,瞭解風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和危害,引導幼兒辨證地看待事物。

4、遊戲:羽毛飛起來了。讓幼兒運用人造風的一些方法制造風,人雞毛飄得又高又遠。

教學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啓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慾望以及儘量爲幼兒創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現的樂趣。 我設計的這節科學探究活動,一開始就利用魔術箱變魔術這一孩子感興趣的現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無心”的好奇轉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動力,促使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慾望。

活動中,教師首先緊緊圍繞活動目標,設計了具有觀察性、開放性和層次性的提問,如在活動的對於環節中,把塑料袋變鼓,使幼兒感知到我們的周圍有空氣,把充滿氣的氣球鬆口吹到幼兒的頭髮上,讓幼兒通過觀察,對比,知道了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不動的空氣不是風。活動就這樣把幼兒引入到科學的氛圍之中誘發了幼兒的積極思維。其次,《綱要》中強調:“教師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活動中,幼兒通過 “做中學”活動的重要環節,選擇材料製造人造風,讓風車轉起來,在動手、交流與表達中獲取知識,並在此過程中習得學習的方法。最後,生成新的問題:怎樣讓羽毛飛起來?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 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幼兒始終是主體,他們通過觀察、動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識經驗使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幹。當然,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節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