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9篇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9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玩具進行區》的基礎上,嘗試自己創編歌詞。

2、訓練孩子的樂感,培養孩子的嘗試精神和創編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圖片(機器人,兔子和小熊等)和一張樂譜表。

  三、活動過程

1、出示丫丫的卡通,引出課題。

(1)老師:今天有一個叫客人來我們班做客,你們知道他是誰嗎?(老師戴上丫丫的頭飾)今天丫丫要請小朋友去參加她玩具屋的音樂會,還給小朋友送來了一份禮物,看看這禮物是什麼?――出事樂譜表

(2)幼兒跟丫丫學唱樂譜。

2、參加玩具音樂會,並看玩具的表演(看課件)

老師:(丫丫的身份)我是玩具音樂會的節目小主持,現在音樂會正式開始,參加這個音樂會的演員有小兔子,小熊等,下面請欣賞他們精彩的表演。

(1)小兔剛纔表演的是什麼節目?它是怎麼樣表演的?發出了什麼聲音?

(2)請幼兒上來扮演小兔子,並進行表演。(提示幼兒前面的音樂是歡迎小演員出場的)

這樣依次提問引導孩子進行創編歌詞,並啓發孩子用不同形式來表現,進行加強鞏固,每出來一個玩具表演我們就要把出場的卡片――就是已經準備好的圖片,放在圖表中相應音樂的地方。

3、個別創編,集體練習

(1)請個別能力強的孩子上來選擇自己要扮演的,而且還沒有出來過的玩具進行表演,想想自己要表演什麼節目?怎麼表演?

(2)個別孩子看了表演創編的歌詞和動作,老師進行簡單的整理,集體幼兒跟着練習。

(3)再請能力較差的孩子大膽的上來進行演唱能力強孩子創編的歌曲,鼓勵他們大膽的進行表演。

4、玩具音樂會的大型展播

老師:現在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玩具,並扮演你選擇的玩具進行節目表演,全班孩子都來表演這些小動物玩具的節目,看誰表演的最好?

5、音樂會結束,活動延伸到戶外的音樂遊戲中。

幼兒園教案 篇2

一、主題活動由來

幼兒來幼兒園一個月了,已經擺脫了分離焦慮期。我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在幼兒園的表現,發現幼兒對自我意識有了萌芽的發展,已經意識到自身的主體意識的存在,能區分別人與自己,感知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係。爲此,我們確立了主題,通過遊戲等一些活動方式,促進幼兒認識自我,增強主動性,獨立性。

二、主題活動教育目標

1、知道“我”就是自己,我有自己的名字、標記,又屬於我的東西。我和別人不一樣,能發現自己的好處與不足。

2、認識自己的五官的名稱,熟悉五官的位置,初步瞭解功用簡單的保護常識。

3、自己有一雙能幹的小手,願意自己解釦、繪畫、表演。

4、知道自己有一雙小腳丫,會自己走路不用別人抱。

5、在成人幫助下懂得講衛生,會自己用勺吃飯。

6、我不愛哭,會自己玩和小朋友老師一起玩的高興。

三、環境創設與利用

教育資源

1、和幼兒一起創設主題牆上的內容。

2、引導幼兒共同。

3、佈置牆面“可愛的小手”。

4、展示幼兒用小手製作的作品。

5、活動區創設:

建築區:引導幼兒用小手搭建,練習搭高、爲龍、平鋪。

美工區:引導幼兒用半成品進行粘貼,填塗,撕折。

益智區:通過一些教具培養幼兒動手操作。

娃娃家:通過一些道具培養幼兒自己做飯,合作有家的感覺。

周邊資源

1、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製作玩具

2、親子活動中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做泥造型

家長資源

1、通過直通車。

2、讓家長幫幼兒收集各種廢舊材料。

3、爲幼兒動手操作作準備。

4、家長配合老師與幼兒一起互動製作泥造型。

5、家長幫忙提供關於主題活動的材料,如:幼兒穿小的衣服、褲子。

四、主要活動內容

主要活動:我的小手

活動目標:引導幼兒學會揉搓、按壓泥的方法。

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小手製作泥造型感受玩泥樂趣。

幼兒活動過程教師推動與預設場景及材料幼兒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看到做好的動物泥造型,到爭着說是什麼動物。特別是李智信小朋友一口氣把所有出示的動物造型都說了出來。幼兒們都想來看、摸一摸老師作出的泥造型,馬一文小朋友摸完後說“我覺得有點軟。”這時,其他小朋友也想上來摸,於是老師讓幼兒自己親身感受制作泥造型。幼兒開始和家長一起製作泥造型,初步學習按、揉、搓。並感受面泥的柔軟。幼兒和家長將做好的泥造型,放在展示盤上。幼兒自己說做了是什麼泥造型。哪些是家長幫助做的,哪些是自己做的。說出是什麼。夢禹小朋友說:“這是我做的小兔子。”淼淼說:“這是我媽媽和我做的小人”。大部分幼兒能在家長的幫助下將剩下的面泥收回到盒子裏。將模子收放好。嘉俊姥姥要幫嘉俊收,嘉俊還不肯,偏要自己收拾。姥姥看到了,小聲說:“我們嘉俊真是長大了。”美家說:“我很高興。”蔡辰只是笑了一笑。浩鈞說:“我還要玩。”教師出示做好的作品,讓幼兒欣賞。引導幼兒興趣。教師請幼兒自己看一看,摸一摸,老師做好的作品。教師提問,初步使幼兒感受泥造型。教師演示用模子作泥造型。老師與小朋友及家長一起互動製作泥造型。最後老師讓幼兒說一說你都做出了那些泥造型?老師鼓勵小朋友自己作出作品來。表揚龍龍小朋友和夢禹小朋友自己用模子做的作品。老師引導幼兒注意衛生,自己收拾廢舊不用的物品。教師詢問玩泥的感受!事先準備好的作品-小動物的造型準備各種顏色的面泥各種形狀的模子擦手巾展示盤垃圾桶。

活動小結:幼兒在活動中,初步感受玩泥的樂趣。從而學習按、壓、揉搓,等玩泥的方法。在玩泥過程中,幼兒們和家長增進了感情,還認識一些小動物及其它物體,還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通過此次活動看到幼兒們很喜歡這節課,玩泥的興趣很高。

主要活動:我的小腳丫

活動目標:通過幼兒們在沙池中,玩踩腳印的興趣制定了,用顏料進行創作美麗的小路。並用腳印進行比深淺、大小。

幼兒活動過程教師推動與預設場景及材料幼兒們在沙坑中踩腳印,反覆將沙子鋪平,再重新踩上腳印。並一起相互比一比誰的腳印深與淺。還比一比大小。

幼兒們回答:“想把腳印留住。”幼兒們自己進行脫襪子,坐在椅子上等老師講解。老師講完後,幼兒們開始將小腳踩到顏料裏面,再踩到紙上留下自己的小腳印。馬一文小朋友說:“左腳印吧”。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說:“左腳印吧”。經過老師的提醒,方千艾小朋友說:“是小路”。其他幼兒也說做小路吧!幼兒們將自己的腳印抹上膠水。交給老師。教師問幼兒想不想把自己的腳印留住?教師準備好顏料與大的紙張。教師請一名小朋友上來先演示一下,應該怎麼做。教師幫幼兒洗完腳後,請幼兒討論,你們的小腳印能做些什麼?你們看一看,除了腳印還像什麼?教師引導幼兒腳印在什麼上走,使幼兒說出小路。教師幫幼兒將腳印剪下,讓幼兒抹膠水貼在剪好的卡紙上。將小路放在主題牆上。場地沙坑彩色顏料大的紙張褐色卡紙剪刀膠棒

活動小結: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們首先對深淺、大小有了初步的認識。也看到幼兒們對此次活動很感興趣。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學念兒歌。

2.通過念兒歌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玩具電話機,積木,掛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玩具電話引出課題。

教師和幼兒玩遊戲:打電話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熟悉並理解兒歌內容。

1.圖片上是誰啊?多可愛的寶寶呀,他們在幹什麼呢?

2.這個寶寶在用什麼當電話呢?(積木)

3.猜猜看,寶寶在給誰打電話?

4.想一想,寶寶跟媽媽說什麼?

 三、教師示範念兒歌

小寶寶,想媽媽,

抓起積木當電話:

媽媽,媽媽,快點回家。

幼兒跟念兒歌。

 四、幼兒邊看圖邊念兒歌。

附:兒歌

想媽媽

小寶寶,想媽媽,

抓起積木當電話;

媽媽,媽媽,

快點回家。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知道5和6的關係,知道5比6少1,6比5多1。

2。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熊貓吹泡泡圖,大泡泡6個,小泡泡6個,數字卡5、6,磁鐵若干。

2。學具準備:兔子種蘿蔔背景圖6張,道具蘿蔔30個,固體膠若干;6*6塗色底版紙6張,水彩筆若干;小貓圖片36張,小魚圖片30張,釣竿6個,小筐6個。

活動過程: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他是誰啊?

(出示熊貓吹泡泡圖)

生:小熊貓!

師:他在幹什麼呢?

生:吹泡泡。

師:小熊貓吹的泡泡有大的,還有小的,他想知道自己吹了幾個泡泡,可是他不會數數,所以想請你們幫他數數,他吹了幾個大泡泡,幾個小泡泡,我們來一起數一下吧!(帶幼兒點數大小泡泡)他吹了幾個大泡泡呢?【6個】幾個小泡泡?【5個】這裏是小熊貓吹的大泡泡,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把泡泡整齊地貼在黑板上,誰願意來?(指導幼兒把大小泡泡上下對齊貼在黑板上)好了,你們仔細看一看,發現了什麼呢?(引導幼兒說出大泡泡多,小泡泡少)大泡泡比小泡泡多幾個?【1個】小泡泡比大泡泡少幾個?【1個】對,大泡泡一共有6個(貼上數字卡6),小泡泡一共有5個(貼上數字卡5),6個比5個多一個,5個比6個少一個,想一想,用什麼辦法能讓大泡泡和小泡泡一樣多呢?(引導幼兒說出添上或去掉1個)

2。師:好了,現在我們來玩一個遊戲!搶凳子的遊戲大家都玩過吧?【玩過】誰願意上來?(擺5個凳子,請6名幼兒上來,老師拍手幼兒繞圈,老師停下幼兒搶凳子,規定一張凳子只能坐一名幼兒,進行三次)幾個小朋友沒有搶到凳子?【1個】誰沒有搶到凳子?【***】爲什麼總是有一個小朋友搶不到凳子呢?(引導幼兒說出有6個小朋友,5張凳子,6比5多1,所以總是有一個小朋友沒有凳子)

3。師:很好,老師給大家也準備了好多好玩的材料,(出示各種材料)請你們動手操作一下,自己找一找5和6的關係。來看老師這裏,(拿着材料進行示範講解)第一組的任務是幫小貓釣魚,用釣竿把筐子裏的小魚釣起來,一條小魚給一隻小貓,注意只能釣自己筐子裏的魚。第二組的任務是幫小兔種蘿蔔,小兔已經挖好了坑,一個蘿蔔種在一個坑裏,你們可以用固體膠,只能種自己的,不能拿別人的蘿蔔。第三組的任務是塗色,你們看每一行前面的數字是幾,就塗幾個格子,這個數字是什麼顏色,就用什麼顏色來塗。做好後,請你們仔細觀察,告訴老師你們發現了什麼!(給幼兒發材料,知道幼兒分組操作,進一步鞏固他們對5和6關係的認識)

活動反思:

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很早就在生活中接觸到數字,所以看到數字都能很容易認出來,讀出來,可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要對數字真正有所瞭解,特別是和一些具體的操作活動聯繫起來,涉及到理解這一層面,有的寶寶就會出現錯誤了。在操作活動時,因爲這是小班升入中班後的數學操作活動,對於操作的要求,及材料的整理,我講得很詳細,而且加以示範,孩子們完成的效果很好,但也有個別孩子表現出一竅不通的樣子,連操作的習慣也相當差,有待進一步提高。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讓幼兒懂得眼鏡的一般用處,知道什麼東西該玩或不該玩。

2、通過遊戲活動,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反應能力。

3、通過動手試做“眼鏡”,讓幼兒動手、動腦,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情景表演

2、製作眼鏡的各種材料:廢舊紙板、塑料小瓶、橡皮筋、捲紙筒、剪刀、雙面貼等。

活動重點:

發展幼兒的分析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出現戴眼鏡的老奶奶,引起幼兒討論的興趣

今天,奶奶有什麼不一樣?

還有哪些眼鏡?它們有什麼不同?

人們爲什麼要戴眼鏡?

二、觀看情景表演,邊看邊回答問題

1、小寶看見爸爸媽媽帶眼鏡,他心裏會怎麼想呢?

2、媽媽會讓小寶戴爸爸的眼鏡嗎?小朋友爲什麼不能戴爸爸的眼鏡?(幼兒分組討論後回答)

3、小寶還想戴眼鏡,他想了什麼辦法?

4、用電話線做眼鏡的辦法好不好?爲什麼?

5、看見小寶用大剪刀做的眼鏡,媽媽爲什麼急得大叫起來?

6、媽媽爲什麼不讓小寶用玻璃杯做眼鏡?

三、完整講述故事後,讓幼兒交流討論。

小寶爲什麼不能用前面這些東西做眼鏡呢?如果是你,你會用什麼東西做眼鏡?

四、製作眼鏡。

幼兒各自選用適合的廢舊材料製作眼鏡。

教師巡迴指導,適當啓發。

五、欣賞交流經驗。

幼兒互相欣賞各自的作品,並交流製作經驗。

幼兒園教案 篇6

一、設計目的:

“學會感恩,學會奉獻,做有道德的中學生”

二、班會時間:xx年11月24日

三、班會過程:

(主持人a)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

(主持人b)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

(主持人a)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

(主持人b)沒有親情友愛,世界將會一片孤獨和黑暗。

(主持人a)我們沐浴着愛的陽光長大,我們滋潤着人間的真情發展。

(主持人b)從小到大我們都生活在愛的懷抱裏,周圍的親人、老師、同學、朋友給予我們的愛,使我們擁有的幸福比天上的星星還要多,比海洋裏的水還要深。

(主持人a)的確,面對擁有的一切,我們能不心存感激嗎?能不思回報嗎?我們應該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所擁有的一切

下面我宣佈:四3班“感恩社會,與愛同行”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一)感恩節

提到感恩,不能不提到感恩節?大家想知道感恩節的起源嗎?

現在我們請詳細談談感恩節的來源。(掌聲歡迎)

(二)感恩父母

1、平日裏都是爸爸媽媽來關心照顧着我們。那麼,你們關心過自己的爸爸媽媽嗎?對他們的瞭解又有多少呢?

問答題

2、下面讓我們聽聽同學們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和想做的事。

3、歌曲《隱形的翅膀》

(三)感恩老師

當我們走出父母的懷抱來到校園,是老師給了我們同樣的愛。

(主持人a)大家說說,老師平時怎麼關心我們的?(學生自由發言)

(主持人b)老師對我們的愛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就讓我們用一首詩來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吧!

(詩朗誦:《老師,謝謝您!》)

(四)感恩班集體

(主持人b)我們四3班是一個心存感激的快樂家庭,在這個集體中,要懷着一顆感恩的心,處置懲罰好同學之間的關係,要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愛同學愛集體。

(主持人a)聽聽我們的新同學要對大家說話。

(主持人b)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這個快樂的集體,團結的集體,溫暖的集體。

邊看圖片邊介紹

(五)感謝社會

(主持人a)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不僅僅是感謝愛過我們和資助過我們的人,而是在心存感激的同時,以同樣的愛意和熱情去回報周圍的人,回報生活和社會。此時此刻,你最想感謝的是誰?(學生髮言,可以感謝各行各業的人。)

把你的話寫在愛心卡上。

(主持人a)學會感恩能使人快樂,

(主持人b)感謝尊長,感謝老師,感謝夥伴,感謝一切資助過我們的人!

(主持人a)感謝樂成,感謝收穫,感謝失敗,感謝資助我們發展的一切!

手語歌曲《感恩的心》

(主持人ab)感謝一切一切,心存感激,生活會更美好!

“感恩社會,與愛同行”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幼兒園教案 篇7

教學準備:

(一)環境創設:在教室中佈置有關新年的牆飾

(二)知識準備:學習歌曲新年好

(三)物質準備:已經剪好的沒有裝飾的彩色卡紙、在教室周圍的桌子上擺上賀卡等、在牆上懸掛吊掛式賀卡、剪刀、膠水、舊圖書、彩繩、鈴鐺等

(四)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在《新年好》音樂中孩子進入活動室,提問“你聽到了什麼歌曲?”愉快的音樂使孩子明白此次活動與過年有關。這時候教師引出課題“新年就要到了,人們會互相贈送賀年卡迎接這個節日。”

(二)幼兒自己挑選喜歡的賀卡,探究製作方法並進行操作。

1、欣賞賀年卡 “今天老師準備了許多漂亮的賀卡,請你們挑一張自己喜歡的賀卡,然後做到椅子上欣賞欣賞。”將成品賀卡和沒有任何裝飾的賀卡放在一起,幼兒在挑選過程中自然就能發現它們的不同,便於下一環節的進行。

2、觀察比較賀卡的不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①老師手裏的賀卡也很漂亮,你們爲什麼不選它,它和你們的賀卡有什麼不同?(沒有裝飾,沒有完成) ②引導幼兒交流賀卡的製作方法“仔細看看你手裏的賀卡怎樣做成的?” 這一環節滿足幼兒說的慾望,體現操作在先、學習在後的現代教育理念。

A 鏤空式賀卡 注意鏤空處貼上圖片

B 音樂賀卡 裏面有帶音樂的芯片、電池,打開有電了響,關上沒電了就不響。芯片市面上買不到,所以自己不能做。

C 吊掛式賀卡 裏面有一根線,兩面對準粘貼,下面繫上鈴鐺。

D 立體式賀卡 用剪刀剪直線→折→推進去→粘上圖片 以上四種賀卡孩子們手中都有,鏤空式賀卡和吊掛式賀卡的製作最爲簡單請個別孩子講述一下,音樂賀卡芯片市面上買不到也只是說明一下,立體式賀卡的製作相對複雜一些所以邀請一個孩子根據自己的想法具體操作,此環節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改變教室灌輸式的傳統教學,變爲互動互學的方法,也突破了活動的難點。

E 電子賀卡 利用多媒體展示幼兒所不熟悉的電子賀卡。有動畫有聲音是電腦製作的,就是電子賀卡。同時提問“賀卡上寫的什麼?”幼兒在看到文字的同時,也是示範書寫的文字的方式,能夠讓幼兒自己比着寫下簡單的祝福話語。

(三)請幼兒自制賀卡

請小朋友把手裏的賀卡放回原處,選一種沒有任何裝飾的彩卡進行製作。

①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和工具,進行製作、裝飾。可以從舊圖書上剪下漂亮的圖片,可以用彩筆畫上圖案。 評改:在這裏教師主要引導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不同的材料製作賀卡,充分體現幼兒的自主性。比如製作立體式賀卡的幼兒可以選擇簡單的開折式彩卡,製作鏤空式賀卡的幼兒可以直接進行裝飾,選擇吊掛式的幼兒可以選擇各種形狀的小卡片、繩、鈴鐺等來製作。

②做完的擺在前面的桌子上,可以去看看誰做的賀卡最漂亮。 ③活動中教師作爲合作者,幫助幼兒寫上祝福的話語。

(四)展示作品

當孩子們把自己製作的賀卡擺在桌子上,掛在牆壁上互相欣賞時,教師運用啓發性的語言提問:“你喜歡哪張賀卡?你講講這張賀卡是哪種類型的?要送給誰?”進一步鞏固了幼兒對賀卡的理解。 寫了什麼祝福的話?” 小結: 唱着歡快的《新年好》把賀卡帶回去。

反思:

製作賀卡不僅鍛鍊了孩子們的動手、動腦的能力而且拉進了孩子們之間的距離增進了友情。在活動過程中讓幼兒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自己來進行創作,大大開發了他們的想象力,在認識各種賀卡的基礎上,幼兒通過自己的雙手來大膽裝扮。讓他們自己來剪一剪,畫一畫,同時還認識到繪畫不單單只是用油畫棒,還可以有很多的形式。在以後的美術區角活動中,我們還將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讓幼兒來嘗試不同的作畫形式。

幼兒園教案 篇8

  一、遊戲價值:

衆所周知,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是孩子們天性的反映。《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中指出,“遊戲不只是教學藉助的一種手段,遊戲更有它自身的價值,應充分發揮幼兒在遊戲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幼兒參與多種遊戲,鼓勵幼兒在遊戲中反映生活,爲幼兒在遊戲中運用和發展學習到的知識及能力提供機會和條件。”若將數學知識融入各類遊戲中,可助幼兒擺脫枯燥、抽象的數學概念,使幼兒在歡愉的氣氛中參與、體驗、感受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遊戲學數學學習可以提高幼兒興趣,使得數學教育生動有趣,能更好的促進幼兒對數學的學習與理解。

幼兒的主動性是遊戲的主要特點,遊戲深深吸引着幼兒,使得幼兒樂於參與遊戲並且易於在遊戲中受到教育。現代幼兒教育研究表明,遊戲可以促進幼兒感知、觀察能力的發展,可以促進幼兒記憶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幼兒通過遊戲提高自身技能,通過遊戲認識社會規則,學會與他人相處。

在遊戲中學數學,有利於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遊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形式,它生動、活潑、有趣。利用遊戲形式進行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習,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具體的遊戲情境結合起來,把數學教育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使幼兒易於接受,能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複的練習也因遊戲而變得生動起來,使幼兒在愉快的情緒中輕輕鬆鬆、饒有趣味地學習數學,效果也會更好。

在遊戲中學數學,能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思維是人類認識活動的核心之一,思維的產生是兒童心理髮展的重大質變。在幼兒數的教育活動中,有許多數學內容都可以通過遊戲來完成,而此類遊戲能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這些活動均要求幼兒改進思維方式,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觀察、思考,加快思維的反應速度,進而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遊戲中學數學,有利於發展幼兒的社會性。 在尊重兒童身心特點的基礎上,創設的良好的環境,有利於幼兒在遊戲過程中,增進幼兒之間的瞭解,體驗交往的快樂,從而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基於以上原因,我設計了數學遊戲《小小數學迷》,旨在幫助幼兒複習鞏固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培養幼兒的計算興趣及思維的準確性、靈活性、敏捷性,讓幼兒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二、遊戲準備:

1—10數字若干,+(加號)、-(減號)、=(等於)符號若干,1—10數字大卡片一套(老師使用),小夾子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

  三、遊戲玩法:

幼兒自選一張卡片夾在胸前,手拉手站在圓圈上,按順勢針方向走。教師問:“1234567,誰是小小數學迷?”幼兒答:“7654321,我們是小小數學迷。”教師說:“數學迷,看仔細,我的卡片上是幾?幾加幾等於6,列出算式站整齊。”這時,戴着有關數字或符號胸飾的幼兒便站到圓圈中間列成算式。如:1+5=6、2+4=6、3+3=6。教師帶領幼兒逐一檢查,正確、迅速者爲勝。教師可變換形式出題,或出加法,或出減法;或出得數,或出一個加數,或出減數、被減數……遊戲反覆進行,讓每個幼兒都參加,連續幾次獲勝者,可以代替老師當出題者。

  四、遊戲指導:

1、初次遊戲時,可降低遊戲難度,讓幼兒練習5以內數的加減運算,鞏固理解5以內數的加減運算,同時,熟悉遊戲玩法。

2、以後,可逐漸增大數量,玩6—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3、佈置場地時,可用即時貼剪幾個小紅旗貼在地上作起點,幼兒列算式時,從起點處排隊,可避免混亂狀態出現。

4、爲提高幼兒列算式的準確性,可讓幼兒先列口頭算式(以降低難度),然後去找相關同伴去小紅旗處站成一排列成算式,這樣,可避免幼兒胡亂找朋友。

  五、遊戲資源:

1234567,誰是小小數學迷?

7654321,我們是小小數學迷。

數學迷,看仔細,我的卡片上是幾?

幾加幾等於6,列出算式站整齊。”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兒歌的韻律,感受音樂強弱變化。

2、喜歡打擊樂活動,體驗拍打不同位置發出的各種拍打聲。

活動準備:

1、節奏棒每人一副

2、大貓、小貓圖片;磁帶;玩偶一個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做動作進教室

2、發聲練習:出示玩偶引起幼兒興趣,用歌歡迎。啓發幼兒變換拍打的部位和動作。

3、分辨聲音遊戲

*教師用不同強度的聲音呼喚幼兒

*啓發幼兒用強弱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幸福拍手歌》,並用身體動作和節拍表現

4、敲敲奏奏

*按教師提示的節拍嘗試敲擊節奏棒的各種方法

*按兒歌韻律敲擊《孫悟空打妖怪》《修鞋匠》

*嘗試敲擊《大貓和小貓》、體驗節奏的變化

5、音樂遊戲 《 聽音學走路》:啓發幼兒注意傾聽,根據音樂的變化模仿鳥飛、大象走、解放軍走路

寶寶新村

[研究要點目標]:

1、學習在紙上畫好樓層後粘在盒子上,剪出“門”,從而做成一幢高樓。佈置寶寶新村,體會製作成功的愉快心情。

2、發展幼兒的語言講述能力。

[研究過程]:

一、引出課題。

(出示高樓)裝飾過的一面背對幼兒,這是什麼?(紙盒)。它可以做什麼?老師用紙盒做了一幢什麼?它是怎樣的?

二、講解示範。

1、在白紙上畫上樓層、窗口、門。

2、在白紙背面塗少許漿糊,粘到紙盒較寬的一面,貼緊。

3、將多餘的紙修剪掉,並在底部剪出“門”。

三、幼兒製作。

用過漿糊後要手擦乾淨,剪“門”時要沿着的“門”的輪廓線進行。

四、講評。

1、將幼兒完成的樓房佈置成一個寶寶新村,在新村內放置玩具小車及花草。幼兒自由參觀,評評什麼樓房造得好。

2、幼兒自由交流、探討。

[研究結果]:

活動過程中每個幼兒都能夠積極參與,動手動腦,基本能夠製作出不同的樓房,但有的稍粗糙,挖門時有些困難,不過小朋友們都比較興奮。

幼兒園小班節奏遊戲:會動的身體

一、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初步感受節奏的變化。

2、樂意跟着老師一起遊戲,體驗愉快的情緒。

二、活動準備

1、會唱歌曲《頭髮肩膀膝蓋腳》

2、有快慢節奏的背景音樂

3、鼓一隻

三、活動過程

1、引出

師:今天,我們來了那麼多客人老師啊,我們先跟客人老師打招呼吧。

師:我們班的寶寶可是都很能幹的哦,我們來爲客人老師唱首歌《頭髮肩膀膝蓋腳》。

2、語言遊戲《在哪裏?在這裏》

(1)引導幼兒幼兒說出歌曲中所唱的身體的各部位。

師:剛纔歌曲中唱到了我們身上的哪些地方啊?

師:好,那請你們用手指指看。

(2)教師有節奏地提問,幼兒根據節奏回答得有快有慢,並且一邊回答一邊用手摸摸相應的部位。

師:你的眼睛在哪裏?(頭髮,肩膀,鼻子……)

幼:我的眼睛在這裏!

3、跟着小鼓有節奏地進行遊戲

(1)引出小鼓

師:這是什麼呀?

師:哦,是一個小鼓,這個小鼓還會唱歌呢。誰能讓小鼓唱起歌?(請3-4名幼兒嘗試讓小鼓“唱歌”)

(2)引出小手進行節奏遊戲

師:小鼓今天來到我們班是想和我們的小手做朋友的,那小手都有哪些本領呢?

師:看看胡老師的小手在幹什麼?(爬呀爬、捏攏放開、拍手、拍肩……)

師:哇,小手有那麼多的本領,那趕緊和小鼓做個遊戲吧。小鼓唱歌唱的慢慢的,小手也要慢慢地做動作,如果小鼓唱得快快的,那我們的小

手也要快快地做動作。大家的小手準備好了嗎?

(3)引出小腳進行節奏遊戲

師:我們的小手那麼能幹,還和小鼓做了這麼好玩的遊戲,我們的小腳想不想做遊戲啊?

師:小腳會幹什麼呢?(跺腳)

師:原來小腳可以跺跺跺,那我們也來和小鼓做遊戲吧。注意哦,耳朵聽仔細拉,小鼓唱歌可是有快有慢哦,小腳也要跺的有快有慢。

4、在手腳會節奏遊戲的基礎上,學動身體

師:我們的小手小腳會做遊戲,我們的身體也會動哦,你們看,老師的身體還會跳舞呢。

師:瞧,我可是聽着音樂做動作的哦,我一下子快快的,一下子又慢慢的。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啊?

5、結束

在背景音樂下,教師帶領幼兒有快有慢地走出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夏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夏》,能初步唱準歌曲中的象聲詞“轟隆隆”“嘩啦啦”“呱呱呱呱”。

2、用拍節奏的方法掌握歌曲節奏。

3、能注意傾聽同伴與教師的歌聲,較協調一致地唱歌。

活動準備:

1、初步瞭解夏天的氣候特徵和自然現象(前期豐富)

2、《小朋友散步》《下雨啦》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小朋友散步》導入

老師與幼兒一起跟隨音樂,表現小朋友睡覺——起牀——散步——打雷——下雨——回家的一系列動態

(在此過程中鼓勵幼兒表現與別人不一樣的動態,調動幼兒的積極情緒)

二、學習歌曲

1、提問引起興趣,學習歌詞

(1)打雷啦,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誰來學一學?(掌握轟隆隆)

(2)嘩啦啦,是什麼聲音啊?是下大雨還是小雨呢?(嘩啦啦,下大雨)

(3)下大雨啦,小青蛙會幹什麼呢?(呱呱呱呱叫)

2、跟隨節奏念歌詞

(1)跟隨老師的節奏學念歌詞

(2)重點練習X X X和X X X的節奏型,可以引導幼兒用拍手、拍腿或拍身體的其他部位來表現這兩個節奏型。

3、學習歌曲《夏》

在旋律的伴奏下唱出歌曲《夏》,鼓勵幼兒邊拍出歌曲的節奏邊演唱歌曲

三、結束放鬆遊戲《下雨啦》

在有雨聲的音樂中參與音樂活動,體驗即興舞蹈的快樂與奔放。

音樂創編:母鴨帶小鴨

活動目的:

1、學編歌曲《母鴨帶小鴨》,引導幼兒把各種小動物的叫聲、動作仿編成歌曲並能大膽的唱出來,體驗成功的快樂。

2、在音樂活動中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重點和難點:

1、引導幼兒創編歌詞。

2、引導幼兒根據旋律唱成歌曲。

活動準備:背景圖小動物錄音帶皺紙

活動流程:

律動進場——集體舞——學編歌曲——集體律動——退場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小鳥飛》進場

我們一起去動物園玩好嗎?

二、集體舞蹈:歡樂舞

有那麼多小動物歡迎我們,看看有些誰?你們開心嗎?一起來跳個歡樂舞!

三、學編歌曲《母鴨帶小鴨》

(一)、聽(呷嘎嘎、呷嘎嘎)母鴨帶着小鴨也來了,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1、集體唱一遍歌曲《母鴨帶小鴨》講評(分強弱唱)

2、再唱一遍歌曲。

(二)、學編歌曲

動物園裏會唱歌的小動物可多了,今天我們要來學個新本領,把這些小動物也編到《母鴨帶小鴨》這首歌曲中來唱。待一會在你們編得時候先講你編得小動物是誰?它是怎麼唱歌的?它會幹什麼?

1、幼兒示範編(請一幼兒講講想給誰編?它怎麼叫?會幹些什麼?然後念一念再唱一唱。)

2、幼兒自由討論創編,教師巡迴指導。

3、幼兒展示自己創編的歌曲(5—6組幼兒)。

教師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歌詞,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集體律動

引導幼兒每人唱自己編的歌曲可以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五、《走路》退場

動物園裏還有許多好玩的地方,我們到別處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