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植物教案模板彙總六篇

幼兒園植物教案模板彙總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植物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植物教案模板彙總六篇

幼兒園植物教案 篇1

情況分析

隨着社會的發展,保護環境已成爲全人類日益關注的問題。而對幼兒進行環境啓蒙教育,使幼兒知道環境污染的危害,瞭解一些簡單的環保知識並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爲他們長大以後成爲具有牢固的環保觀念的人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奠定一個紮實的基礎,是很有必要的。隨着幼兒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我們進一步結合勞動教育,組織幼兒自己動手美化環境,保護環境,使他們把初步的環保意識轉化爲自己的行動,並在活動中鞏固這種意識。於是我們在植樹節這天,爲美化、淨化環境,組織幼兒給種路旁的植物澆水,宣傳綠色植物的好處,教育小朋友要愛護樹木。

活動目標

1、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

2、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幼兒懂得保護植物就是保護環境的意識。

3、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耐心、愛心,體驗同伴間相互勞動的喜悅。

活動準備

1、介紹植樹節的相關活動。

2、已學會用水壺給植物澆水的技能。

3、提醒幼兒注意安全,知道要保護好植物,不能隨便折斷樹枝。

活動過程

1、交代具體要求,告訴幼兒今天是植樹節,我們將爲路邊的植物澆水,爲環保己的一份力。

2、幼兒提着水壺出發到路邊。

3、師提出要求,要按順序給路邊的植物澆水並注意不碰斷小樹苗不踩壞小花蕊。

4、幼兒開始給植物澆水,教師巡迴觀摩並給予指導,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

5、教師對幼兒的勞動給予肯定並進行。

6、幼兒收好小水壺回園。

7、互相交流體會,師活動。

效果評析

從活動的結果來看,我們對幼兒進行的愛護植物保護環境的教育是有成效的。我們不是通過說理、說教的方法對幼兒灌輸環保知識,而是重視讓幼兒獲得豐富的直接經驗,讓他們從有趣的活動中去體驗、去認識。幼兒的這些情感及知識是來自於他們的自身經驗的,其中的因果關係也基於思維可及的範圍,幼兒可以通過自己的經驗做出判斷,獲得正確的認識,作出正確的反應,從而調節自己的行爲和習慣。

雖然很累,但是他們很開心,一張張小臉乾的紅彤彤的,在太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特別好看。因爲他們知道植樹能美化環境,使我們的城市更加美麗。生活中的教育無處不在,生活中的美麗點點滴滴,讓我們的心更溫暖,真正生活在“藍天、綠地、紅積木;健康、快樂、我最棒”的教育藍圖下!

幼兒園植物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瞭解植物的生長過程,知道各種植物的種子是不同的,並能區分。

2、讓幼兒瞭解植物生長離不開陽光、空氣和水。

3、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的習慣和體會成功的喜悅,激起下一次探索的慾望。

二、活動準備。

1、事先蒐集有關植物生長的資料和圖片。

2、準備各種植物的種子若干。

3、花盆、紙筆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說說植物是怎麼來的?請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二)幼兒討論:植物爲什麼會長大?怎樣纔會長大?

(三)幼兒進行小實驗:植物無根和有根實驗。請幼兒看看實驗中哪種植物沒有死,瞭解根的作用。

(四)幼兒做種植實驗:瞭解植物的生長過程。

(五)孩子的發現:植物是種子種出來的。不同植物的種子長得不一樣:

黃豆的種子是圓圓的、黃色的;紅豆的種子是圓圓的、紅色的;芝麻的種子是黑黑的、小小的、像小花瓣;綠豆的種子是橢圓形、綠色的;向日葵的種子是尖尖的、圓圓的、有白色又有黑色的。向日葵的種子可以吃。雞冠花的種子很小。

實驗中,兩種植物都有水時,無根的植物過兩天就死了,有根的植物一直沒有死;沒有水時,無根的植物很快就死了,有根的植物過了幾天才枯死。植物的生長需要水、泥沙、空氣、陽光、種子。接着孩子又提出了許多問題,有待於進一步的探索。爲什麼植物會越長越多?是先長根呢?長葉子呢?先長莖呢?爲什麼是先長根?爲什麼有些植物沒有根也可以活的?是誰把種子放在泥土裏的?爲什麼泥土裏會長出植物來?

(六)請幼兒把各種植物的種子記錄下來,並能對號入座。

四、活動延伸。

鼓勵用各種各樣的種子拼出漂亮的圖案。

幼兒園植物教案 篇3

核心導讀:樹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植物。它給我們提供氧氣,一個環境優美的生活場所。 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樹木。 今天美術課就來學習一下樹簡筆畫的畫法。畫法很簡單,小朋友要細心學,仔細畫呦。 繪畫

樹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植物。它給我們提供氧氣,一個環境優美的生活場所。 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樹木。 今天美術課就來學習一下樹簡筆畫的畫法。畫法很簡單,小朋友要細心學,仔細畫呦。

繪畫意圖:

激發了幼兒熱愛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綠色生命的`情感。

繪畫植物簡介:

樹是具有木質樹幹及樹枝的植物,可存活多年。一般將喬木稱爲樹,主幹,植株一,分枝距離地面較高,可以形成樹冠。主要由根、幹、枝、葉、花、果組成。

繪畫年齡:

幼兒啓蒙繪畫。

繪畫步驟圖:

小朋友是不是非常簡單!

你們學會了嗎?

網站溫馨提示:

用最簡單的線條畫出大樹的外形特徵,要畫得簡而像。刪掉細節,突出主要特徵,把複雜的形象簡單。

幼兒園植物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觀察爬行植物,認識幾種常見的攀爬植物,知道它們的名稱和特徵。

2、藉助提問的線索,學會有序的觀察觀賞植物和果蔬類爬藤植物,瞭解爬行植物的攀爬特性。

3、能認真的觀察植物,快樂的表演小手爬。

二、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收集各種爬行植物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複習兒歌《螃蟹歌》。

(二)教師模仿螃蟹爬。

1、師:小朋友,你來猜一猜,這是誰在爬阿?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會爬?

2、教師帶領幼兒念兒歌,啓發幼兒仿編兒歌。

(三)觀察《幼兒用書》,感知各種爬行的植物。

師:除了動物會爬,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會爬的植物呢!你知道哪些植物會爬嗎?

(四)幼兒自主閱讀《幼兒用書》,感知各種爬行的植物。

(1)幼兒自己看圖閱讀畫面,在在集體面前交流自己看到的爬行植物。

(2)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探索爬行植物攀巖爬牆的特徵。

師:看圖說說,圖上有什麼?你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嗎?它長在什麼地方?

師:這種植物是什麼樣子的?它是怎樣生長的?

師:你覺得它爬的高嗎?如果沒有牆,沒有支架它能爬上去嗎?

(3)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攀爬植物,說說:這些攀爬植物是依靠什麼爬上去的?

這些植物的末端有什麼?猜一猜,看一看這個卷鬚是什麼?它有什麼用?

師:小動物是用腳右路或爬行的,爬行植物末端的卷鬚就是植物的小吸盤,它們不停生長並緊緊地吸住牆體和支架向上攀爬。

(五)啓發幼兒想一想。

西瓜,南瓜是爬行植物嗎爲什麼?如果給它一個支架它能爬上去嗎?爲什麼不讓它爬上去呢?鼓勵幼兒大膽的想一想:這些爬行植物有什麼用?

教師小結:爬行植物的品種很多,它們都有長長的可以攀巖的藤。在爬行植物中有綠色葉片,紅色葉片的爬山虎和能開花的紫藤這些觀賞植物;有葡萄的藤,習慣的藤這些水果植物;還有葫蘆藤,絲瓜藤這些蔬菜植物。觀賞植物一般種植在牆邊和廊檐下,供人麼觀賞乘涼;水果和蔬菜植物一般是搭支架讓植物向上攀爬伸展,在長長的藤上結出更多的果實,或者種植在農田裏,讓長長的瓜藤滿地爬行,結出更多更大的瓜果,供人麼品嚐。

(六)討論活動:你還知道哪些爬行植物,這些植物有什麼用?

(七)音樂活動《小手爬》。

師:小動物會爬,植物會爬,我們小朋友的小手會爬是嗎?讓我們隨着音樂表演小手爬的動作好嗎?

教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表演《小手爬》,改變音樂的節奏,帶領幼兒進行小手慢慢爬和快快爬。

幼兒園植物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樂於學說兒歌,感受植物成長的生命力。

學習和嘗試照顧植物,知道要愛護植物。

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小種子》兒歌,文字旁邊配簡單的圖畫。

花的種子、小鏟子、水。

三個裝有泥土的花盆。

活動過程

學習領域:

形式:集體

1、出示《小種子》兒歌,教師先邊指邊讀說一遍兒歌,引導幼兒觀察文字旁邊的圖畫,幫助他們理解兒歌。

小種子

小種子,真奇妙,

太陽照,水兒澆,

發芽長葉節節高,

開出花兒多美好。

2、請幼兒和教師一起邊說兒歌,邊做動作模仿小種子長大和開花。

3、教師提問:

小種子需要什麼才能長大?

如果你來照顧它,你會怎麼做?

4、建議大家一起種花,出示花的種子,請幼兒觀察種子的外形特徵,然後將種子種入花盆。教師可以把種子包裝袋貼在花盆上,當作標籤。

5、待種子發芽後教師把植物放在有陽光的位置,請幼兒分組每天輪流照顧植物。

6、請幼兒注意觀察種子的生長和變化,看看能否種出花兒。

教師可用數碼相機拍下幼兒種植的情況,便於與幼兒進行回顧時加深印象。

活動評價

能說兒歌《小種子》。

能照顧和愛護植物。

活動建議:

兒歌的圖可以自己製作,用大一些的字體將兒歌抄在一張大紙上,然後,根據每句兒歌配上簡單的圖,如:太陽、水壺、發芽的種子等。

在提問“你會怎樣照顧小種子?”時,教師可通過提示,幫助幼兒瞭解在照顧植物時應注意的事,如:水不能澆得過多,輕輕地觸摸等。

三個花盆裏的種子可以是同一種花,也可以不同。

幼兒園植物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植物的根部吸水後傳遞給莖幹和枝葉,促進植物生長。

2、觀察把芹菜放入裝有食用色素的水裏,莖和葉子的變化。

活動概要

- 把芹菜放入裝有食用色素的水裏,觀察芹菜莖和葉子的變化。

準備活動

- 【自由選擇活動-科學領域】Big eye small eye活動紙- 植物吃的東西(植物吃些什麼呢?)

活動內容

【導入】

1、觀看動畫片【植物吃的東西】,說一說植物是怎樣喝水的。

- 我們吃什麼長大呢?

- 我們吃下的食物會進入到身體的消化器官裏,然後就會產生營養,營養供給到身體需要的地方就會使我們長高也可以保護我們身體健康。

- 那麼植物吃什麼長大呢?

- 植物是怎樣喝水的?

- 植物的根部吸水後就會傳遞給莖幹和枝葉,促進植物生長。

【展開】

2、觀看視頻【植物吃的東西】,瞭解實驗目標,備品以及順序。

- 今天我們要做的實驗叫什麼?

- 做實驗的時候都需要哪些東西呢?

- 放入食用色素水裏的芹菜會有什麼變化呢?

- 看一看實驗順序。

1)在水杯裏放入食用色素。

2)把芹菜斜着切開。

3)把切好的芹菜放入色素水裏。

4)過一天之後觀察芹菜的變化。

【活動:觀察芹菜的變化】

3、把芹菜放入色素水中,推測芹菜的變化。

- 把芹菜放入色素水中會有什麼變化呢?

- 過了一天之後就可以發現芹菜葉和莖的變化,明天再來觀察吧。

4、觀察放置一天的芹菜葉和莖。

- 用放大鏡觀察芹菜的葉,有什麼變化?

- 分別橫着切開芹菜和豎着切開芹菜,用放大鏡觀察截面的不同。

- 有什麼變化?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結束】

5. 實驗結束後,Big eye small eye活動紙-植物吃的東西(芹菜的顏色發生變化)寫出實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