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精品】幼兒園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幼兒園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會唱歌曲的基礎上,學習音樂遊戲《炒豆豆》,藉助語言提示、手腕花學會兩兩結伴從同一方向翻跟頭 。

2、嘗試創編炒豆豆的動作,共同討論、制定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已學會歌曲《炒豆豆》。

2、一半幼兒右手帶紅花,一半幼兒左手帶黃花。

活動過程:

一 、複習歌曲《炒豆豆》

教師:“聽說你們最近學會了一首歌曲《炒豆豆》,願意唱給我聽嗎?”

二、 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創編炒豆豆的動作。

1、 幼兒創編炒豆豆的動作。

(1)教師:“你們唱得真好聽,那誰會炒豆豆呢?”引導幼兒自由創編。

(2)集體隨樂邊唱邊自由做動作。

教師:“我們跟着音樂,一邊唱一邊做一做你自己喜歡的炒豆豆的動作。

(3)創編兩人炒豆豆的動作。

教師:“那兩個小朋友怎麼炒豆豆?誰來用動作來做做看?”

(4)教師整理動作,“兩兩手拉手左右擺動”

2、創編翻跟頭動作。

(1)“我們都知道炒豆豆時,豆豆會翻跟頭,那是怎樣翻跟頭的,請你們再看好了。”教師邊示範邊講解:手拉着手和同伴一起從帶花的手搭成的洞裏背靠背鑽過去,然後將舉起的手放下,最後再炒炒炒還是兩個人手拉手一起從帶花的的手搭成的洞裏面鑽過去,變成了原來面對面的位置。

教師請戴黃花的小朋友和旁邊戴紅花的小朋友手拉手站在椅子旁,

(2)帶黃花的幼兒找帶紅花的幼兒兩兩結伴嘗試做“翻跟頭”的動作。

(3)帶黃花的幼兒找帶紅花的幼兒結伴邊唱邊完整做炒豆豆的動作。(兩遍)

三、 幼兒在掌握遊戲動作的基礎上玩遊戲。

1、 引出“豆豆”角色,共同想象並用身體動作表示“豆豆”在鍋被炒時的樣子。

2、 幼兒三人合作玩“炒豆豆”的遊戲。

(1) 教師:“這次我們三人一組來玩一玩炒豆豆的遊戲,之前你們要商量好誰來當豆豆,誰來當鍋。

(2)幼兒嘗試邊炒邊玩遊戲,當歌曲唱到“一炒炒得翻跟頭”時,引導幼兒發現豆豆被炒翻了,從而想出:“去找另一口鍋”的辦法。

(3)幼兒完整地邊唱邊玩遊戲,一遍後,教師:“我們一起來問一問炒翻的豆豆是誰呀?”教師唱:“炒翻的豆豆就是他,咿呀兒呦。”

(4)交換同伴玩遊戲兩遍,

四、 結束。

教師:“今天我們學會了玩《炒豆豆》這個遊戲,你們玩得開不開心?”

活動反思: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幼兒的興趣愛好爲動力,創編了音樂遊戲“炒豆豆”。 本次音樂遊戲以音樂審美爲核心、活動設計充分體現音樂遊戲音樂性、情趣性的特點,活動中通過引導幼兒體驗、想象、創造,藉助已有經驗嘗試創編炒豆豆的過程,共同討論制定遊戲的玩法和規則,培養了幼兒的審美感知、想象和創造能力,使幼兒初步體驗、感受到了民間遊戲的風格及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音樂遊戲不僅具有遊戲性,也要具有音樂性,本次活動的歌曲音樂來自《拾豆豆》中的樂曲,活潑、風趣,使得遊戲更顯民間韻味。在活動過程中,遊戲的動作及玩法都是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創編出來的,在環環緊扣、小步遞進的過程中達成了教學目標。肢體動作、語言節奏、手腕花的運用,使孩子們能根據歌詞內容主動進入遊戲情境,充分體驗到遊戲的樂趣。

在幼兒階段,音樂教育的重點是審美能力的培養。培養幼兒審美能力,首先得幫助幼兒感知、理解、熟悉音樂語言。本次活動的樂曲簡短,歌詞簡單,活動進行之前幼兒已經很熟悉,民間韻味有了較深的感受,在充分感受音樂的基礎上進行遊戲情節和動作的創編,自主體驗、表現了對遊戲音樂的審美感受。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翻跟頭”動作,主要藉助手腕花幫助幼兒解決與同伴一起翻跟頭的困難,幼兒在唱一唱、玩一玩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幼兒很快就掌握了結伴翻跟頭的動作。遊戲中幼兒在創編“炒豆豆”動作時,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自由創編的平臺,所以,幼兒的興趣很高,十分投入,個個都踊躍發言。最後的三人合作玩“炒豆豆”遊戲,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在掌握“炒豆豆”動作的基礎上,添加了“豆豆”角色,先讓幼兒嘗試三人遊戲,從中發現問題從而引出了遊戲的玩法和規則。待幼兒完全掌握規則,熟悉玩法後再完整進行了遊戲,讓幼兒在解決遊戲難點的基礎上充分享受遊戲的樂趣。在快樂的遊戲與輕鬆愉快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感受音樂的性質、享受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充分體驗大膽自由、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與想像的快樂。特別是遊戲結束後的一句“炒翻的豆豆是誰呀”增加了遊戲的樂趣,使得遊戲達到了xx。活動在xx中結束,幼兒沉浸在遊戲的快樂中,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初步有了合作的意識。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自主性很強,而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加者。

【音 樂】

炒 豆 豆

1=G 2/4

︵ ︵

(1 ·2 3 3 ︱ 2 1 2︱ 3· 5 7 6 ︱ 5 3 6 ︱ 5 5)︱ 1 6 3 2

金 豆

︵ ︵ ︵︵ ︵ ︵ ︵ ︵ ︵

︱ 1 1 ︱ 3 7 6 5 ︱ 5 3 3 ︱ 1 6 3 2 ︱ 1 1 2 ︱3 7 6 5 ︱ 5

豆 嗨, 銀 豆 豆 圓 鼓 溜溜的 紅 豆 豆

3 3 ︱ 1 6 1 ︱ 6 5 3 ︱ 1 ·1 6 1 ︱ 6 5 3 ︱1 6 3︱2 —︱

炒呀 炒 炒呀 炒 一 炒炒得 翻跟 頭 咿 呀得兒呦,

︵ ︵ ︵ ︵

1 ·2 3 3 ︱ 2 1 0 2︱ 3· 5 7 6 ︱ 5 3 6 ︱ 5 — ‖

一 炒 炒得 翻 跟 頭咿呀兒 呦。

遊戲玩法:

帶黃花的幼兒找帶紅花的幼兒手拉手扮演“鍋”, 部分幼兒扮演“豆豆”, “豆豆”數量比“鍋”多一個。遊戲時扮演“鍋”的幼兒邊唱歌兩手邊左右擺動炒豆豆,“豆豆”在“鍋”裏自由扭動,當唱到“翻跟頭”時扮演“鍋”的幼兒兩兩手拉手從帶花手腕的方向翻跟頭,“豆豆”被吵翻了鍋,及時去找另外一個“鍋”。當歌曲唱完,沒有找到“鍋”的“豆豆”就是被炒翻的豆豆,最後老師問:“炒翻的豆豆是誰呀?”幼兒邊用手指着被炒翻的“豆豆”邊用歌曲的最後一句旋律唱着回答:“炒翻的‘豆豆’就是他,咿呀兒 呦。”遊戲再重新開始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波洛克的作品,感受自由奔放、無定形的抽象畫風格。

2、初步瞭解線條、色彩的情感性,嘗試用線條、色彩表達自己的情感。

3、嘗試使用鄉土資源狗尾巴草以波洛克式的作畫方式與同伴合作大膽創作。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波洛克作品課件

2、大紙、顏料、狗尾巴草

活動過程:

一、 音樂導入

1、今天徐老師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一段音樂,我們一起聽聽跳跳,你在聽音樂的時候除了可以跳舞,還可以幹什麼呢?

2、有一個人很能幹,他能邊聽音樂邊畫畫,他就是美國的一位畫家:波洛克。他畫的畫可好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畫。

二、欣賞波洛克作品

1、欣賞第一幅作品,你在波洛克叔叔的畫裏發現了什麼?覺得它畫的像什麼?你有什麼感覺?

2、欣賞第二幅作品,這幅畫畫了些什麼?有哪些色彩?這些漂亮的顏色組合在一起感覺怎麼樣?

三、介紹美國畫家波洛克作畫過程

1、小朋友這些畫和我們平時看到的畫有什麼不同?畫面上只有一些什麼?

2、你能猜出這些畫是用什麼方式畫出來的?是用筆直接畫出來的嗎?

3、波洛克叔叔的這些畫的確不是用筆直接畫出來的,你想知道他是怎樣作畫的嗎?

“波洛克”,他喜歡用很大很大的紙或者畫布畫畫,因爲畫布實在太大了,所以他只好把畫布鋪在地上,直接從罐中倒顏料到畫布上,或者用木棒、筆沾顏料滴到畫布上,他有時沿着畫布的四周作畫,有時就乾脆提着戳了洞的顏料桶在上面來回走動,邊跳舞邊畫,這樣從桶裏流出的各種顏料、油漆就灑在畫布上,就畫出了各種各樣的作品來。

四、幼兒作畫、放音樂

1、小朋友,今天老師要請幾位特殊的朋友來幫助我們學做波洛克叔叔,看,這是什麼呀?(出示狗尾巴草)

2、波洛克叔叔說過顏料都是有生命的,現在就讓我們隨着音樂起舞吧。請大家自由的選擇顏料。

3、老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不要用把顏料滴畫人的身上,不能用力甩。

五、展示、評價

1、老師當記者採訪:這位小畫家,你好,你今天玩得高興嗎?爲什麼?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們的畫嗎?畫了些什麼?

2、幼兒繞畫走一圈,說說在不同的方向看到了什麼?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主要情節和線索,學習角色對話;懂得遇事要動腦筋。

2、能根據畫面內容展開想象和推測,並用較完整、連貫的語言大膽表述。

3、知道自我保護的方法。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5、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活動準備】課件、故事圖片等。

【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這是誰?(母雞)這隻母雞住在美麗的大樹林裏。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大膽猜測並講述畫面內容。

(1)播放圖片1,引導幼兒觀察、思考:

可是一天早上,母雞醒來,推開窗戶,突然……

(播放圖片)母雞這是什麼表情?在什麼時候會有這樣的表情?

哇!母雞到底看到了什麼會這麼驚訝?(播放課件:蘋果樹)

看到蘋果樹,母雞爲什麼會這麼驚訝啊?母雞說了:“原來這裏昨天還沒有這棵蘋果樹,怎麼今天突然有了呢?”

小朋友們,你覺得這棵蘋果樹是哪兒來的?(種的)爲什麼種在這?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2)播放圖片2,引導幼兒觀察、回答:

呼!一陣風吹來,幾片樹葉落下來,蘋果樹上出現了什麼?耳朵什麼樣子的?蘋果樹會長耳朵嗎?你覺得這會是誰的耳朵?母雞看到蘋果樹上長出了耳朵會說什麼啊?(幼兒回答)

母雞說:真奇怪!我從來沒見過蘋果樹長着尖尖的耳朵。”母雞說什麼了?

噓!這什麼聲音“我們蘋果樹有時候就是這樣的。”蘋果樹說話了,它怎麼說的?母雞在想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棵蘋果樹啊?

(3)播放圖片3,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這時,呼!又吹來一陣風,幾片樹葉落下來,快看蘋果樹又出現了什麼?尾巴什麼樣子的?(毛茸茸的)蘋果樹會長尾巴嗎?你覺得這會是誰的尾巴?母雞看到蘋果樹上長出了尾巴會說什麼啊?(幼兒回答)

母雞說:“真奇怪!我從來沒見過蘋果樹長着毛茸茸的尾巴。”母雞說什麼了?(幼兒重複)噓!蘋果樹有說話了,“我們蘋果樹有時候就是這樣的。”蘋果樹說什麼了?(幼兒重複一遍)母雞在想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棵蘋果樹啊?

(4)播放圖片4,啓發幼兒思考:

就在這時,又一陣風吹過,哇!蘋果樹又出現了什麼?(師做害怕狀)什麼樣子的嘴巴?這麼可怕的嘴巴會是誰的呢?那母雞這時又會說什麼?蘋果樹有說什麼了?

(5)引發幼兒討論和猜想,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說出自己的想法。

這是一棵真正的蘋果樹嗎?爲什麼?那你有什麼好辦法讓它現出原形來?(幼兒回答)

(6)播放圖片5,引導幼兒觀察並說說母雞想出的好辦法。

小朋友想了這麼多好方法,聰明的母雞也想了一個好方法。母雞說“蘋果樹秋天是會落葉的。”蘋果樹說:”是的是的,我們蘋果樹秋天是會落葉的。”

於是,蘋果樹搖啊搖。小朋友母雞想了什麼方法?(蘋果樹秋天落葉)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蘋果樹晃動的樣子。就這麼晃啊晃,結果樹上的葉子都掉了下來。

哇!快看這棵蘋果樹是誰假扮的?大灰狼接下來要幹嘛啊?(吃母雞)那母雞應該怎麼做?(幼兒回答)

(7)播放圖片6,引導幼兒觀察並回答:

母雞是怎樣做的啊?(幼兒觀察圖片說)大灰狼抓不到母雞,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3、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學說角色對話,理解母雞的聰明智慧。

現在我們一起來講講這個故事:母雞和蘋果樹。

提問:蘋果樹是誰扮成的?大灰狼爲什麼假扮蘋果樹?

母雞是怎樣識破大灰狼?(師晃動引導幼兒)你覺得這隻母雞聰明嗎?爲什麼?(遇事動腦筋,不輕易相信別人。)

母雞識破大灰狼的詭計之後,又是怎樣做的?(快跑、躲起來)

4、分組講故事,學說故事角色對話。

小朋友後面每張桌上都有故事圖片,現在請小朋友到後面講講母雞和蘋果樹的對話吧?

5、讓幼兒瞭解自我保護的方法。

你遇到壞人或危險的時候,應該怎樣做?(先躲起來,保護自己,再想辦法抓壞人。)

活動延伸:

現在我們再去區域裏表演一下《母雞和蘋果樹》的故事吧。

教學反思:

整堂課下來發現本班有部分幼兒還是不錯的,可是還有部分幼兒膽小,不敢舉手,話語聲音小,說不完整。第一堂課,我的把握也不是太好,所以我又重新上了第二次,在第二次的實施中針對上一次的不足,進行了修改和畫面的調整,幼兒在第一次的基礎上又在第二課提升了語言。爲了看第二次的課程實施的成功與否,當天晚上就佈置幼兒回家講述,家長記錄,第二天拿到記錄,效果還是比較滿意,畢竟孩子們都能夠知道我故事的內容,並且能夠把他講出來。在以後的實施過程中,我還是繼續以這種方式,時時關注孩子的發展及掌握情況,對自己的教案及時的提出修正。

小百科:母雞,一種家禽,頭小,眼橢圓,嘴尖且硬,毛多而密又長,故又名圓毛母雞,開食遲,採食慢。同一雞,20.5天出的公雞多,21天后出的.母雞多。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發現只有是鏤空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培養幼兒根據自己的猜想有目的的進行驗證的能力。

3、體驗通過實際操作,獲得知識和本領的愉悅情感。

  活動準備

1、音樂:大家一起拍拍手

2、記錄卡 、幼兒用筆 、吸管、筷子、花片、積木、漏勺、勺子、肥皂水 。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在音樂中,一起進入活動室。

師:我們都很喜歡吹泡泡,那可愛的泡泡們在陽光下五顏六色,

大大小小,真漂亮呀!

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吹泡泡吧!

2、出示各種材料,並討論。

(1) 師:平時,我們都是用吹泡器來吹泡泡的,

大家一起來看看,今天我給你們準備了什麼呀?

(2)出示記錄卡,幼兒猜想。

師:老師還帶來了一張記錄卡,並把這些材料畫在了卡上,請大家一起來猜猜,

你覺得可以吹出泡泡的,就在“猜一猜”這一個格子裏打上勾勾,覺得不可以的就打上叉叉。

3、幼兒猜測,教師巡迴指導。

4、討論、介紹幼兒想法。

(1) 師:誰來介紹自己的猜想?

請一到兩名幼兒上臺介紹。

(2) 師:你爲什麼這麼想呢?有沒有和他不一樣的猜想?

(3) 師生共同討論,並統計在教師的記錄卡上。

師:我們一起來侃侃,你認爲吸管可以吹出泡泡的請舉手。(依次統計各個材料)

二、幼兒操作

1、師:小朋友的猜想都不一樣,那到底對不對呢?老師也不知道,

但是我們可以自己去試試!

請大家拿着你的記錄卡,把每一樣材料都去試一試,

並且馬上把結果記錄在“試一試“這一格內。

2、幼兒操作嘗試,教師指導。(重點指導花片和漏勺)

3、比較猜測和嘗試後的結果。

(1) 師:誰願意來和大家分享你操作後的結果?

有沒有不一樣的結果?

請有持不同意見的幼兒上來再次操作比較。

(2)師生再次討論,統計在教師記錄卡上。

師:在我們小朋友操作了過後,你覺得吸管可以吹出泡泡的請舉手。(依次統計各個材料)

三、總結

1、誰來告訴我,你發現在這些材料中,那些可以吹出泡泡呢?他們有什麼特點嗎?

教師總結:這些有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們都有洞洞,

這些有洞洞的材料有個名字,我們叫它“鏤空”。因爲它鏤空,所以可以吹出泡泡來。

2、教師:我還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大家看看它們能吹出泡泡嗎?爲什麼?

想知道它們吹出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麼?我們一起到戶外去試試看吧!

幼兒園教案 篇5

遊戲目的:

鍛鍊幼兒的平衡感。

遊戲準備:

空鞋盒子、獎品

遊戲過程:

1.準備好遊戲所需要的空鞋盒子、獎品等;

2.將準備好的鞋盒子每個家庭分得2個空盒子;

3.遊戲開始時,家長給寶寶做熱身運動;

4.遊戲開始,寶寶將自己的一個腳放入空鞋盒;

5.寶寶挪動另一個腳的時候,家長給寶寶擺好另一個鞋盒子;

6.寶寶用最短的時間走到終點;

7.給用時最短的寶寶頒發獎品。

溫馨提示:

在上面的這個親子游戲中,寶寶們可以很好地鍛鍊自己的平衡感,讓寶寶的平衡能力得到提升,同時,寶寶在這個遊戲中,還能夠收穫很多的歡樂。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賞奇石,瞭解奇石的特點,知道奇石是柳州的一大特色,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2、加深幼兒對石頭的認識,進一步瞭解石頭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活動準備:

1、課前參觀奇石城,

2、收集各種石頭、奇石及照片等資料在室內供幼兒觀賞。

3、錄相機、電視機、紀錄卡等。活動過程:

一、室外遊戲活動:鞏固幼兒對石頭種類及作用的認識

1、讓幼兒去撿自己喜歡的石頭,互相說說手中的石頭的名稱和作用。

2、“石頭進行曲”請幼兒利用手中的石頭隨音樂打擊不同的節奏。

3、根據老師的要求,將石頭按種類擺放好。

二、室內觀察活動:各種各樣的奇石

1、提出問題:這些是什麼?它們爲什麼叫奇石?請小朋友仔細的去觀察,看你發現了什麼,把它記錄在記錄卡上。

2、自由探索:幼兒自由觀賞並記錄。教師指導幼兒多角度觀察奇石,激發想象。

3、交流分享:請幼兒互相交流觀察與記錄的結果:你看到的奇石像什麼?你有什麼新的發現?讓幼兒體驗從不同的角度去觀賞奇石,它的形狀與圖案會有所不同。

4、教師小結。

三、瞭解各種有關奇石的知識,知道奇石是柳州的一大特色。

1、師:“我們柳州的奇石在全國、甚至全世界都是很有名的,你們知道是爲什麼嗎?”播放有關柳州奇石的錄像,瞭解奇石形成的原因及柳州奇石的奇特。

2、讓幼兒懂得奇石已成爲柳州的旅遊資源:爲了讓全世界的人民都來欣賞它,柳州建起了奇石館、奇石城、奇石交易市場及舉辦國際奇石節。

3、啓發幼兒回憶奇石節和參觀奇石館的情景,根據生活經驗說

不錯的一說自己還見過哪些與衆不同的奇石,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四、遊戲《奇石人》。

播放有關河水流動的音樂,當音樂停止時,幼兒自由組合,通過形體變化組成不同的“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