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教案範文8篇

【精華】幼兒園教案範文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幼兒園教案範文8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樂意嘗試用不同方法玩紙盒水槍的遊戲,感受不同玩法的樂趣。

2.讓幼兒通過操作擺弄,體驗成功的快樂。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喝光的空牛奶盒、裝水的容器、若干,倒背衣、毛巾與幼兒人數相等

2. 裝有顏色的牛奶盒每人一個,大張白紙兩張,小熊、電話機一個,場地準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幼兒和老師一起做遊戲,電話鈴響了。老師假裝接電話。 “你好,你找誰?哦,是小熊。有什麼事?……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到你家去玩紙盒水槍?哦,你等一等我來問一問?” 老師問:“小朋友, 小熊請我們一起去它家去玩紙盒水槍,你們願意嗎?”

二、幼兒操作:

1、幼兒向小熊問好。小熊請小朋友坐。(老師套手偶)

2、幼兒圍坐在老師的周圍,老師展示紙盒。

小熊:“小朋友,謝謝你們來我家做客。今天我爲你們準備了許多紙盒水槍,你們想玩嗎?

3、教師示範。師:這是一個空的紙盒,現在老師要把它變成一個水槍,看看老師能不能成功。先把牛奶盒擠一下放到水裏,把它拉拉好,數五下,1、2、3、4、5、看看裏面有沒有水,哈哈,有了小朋友仔細看,水槍要發射了。好不好玩?現在請小朋友試試

4、引導幼兒積極嘗試。教師幫助能力弱不願嘗試的小朋友。 幼兒嘗試打開裝水、射水。

(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老師關注以下內容:注意幼兒的習慣養成,如不要把衣服弄溼,不要把水射在小朋友身上,毛巾擦過要放在指定地方。巡迴指導,幫助幼兒共同回憶自己的操作過程,即自己是如何裝水、射水的。鼓勵幼兒嘗試打開各種不同的方法裝水、射水。邊操作邊說“紙盒水槍射射”。)

三、結束 :

1. 現在我們讓水槍再來給我們變魔術發射‘煙花’?教師示範把彩色水槍噴在白紙上,讓幼兒體驗彩色水槍噴在紙上的樂趣。

2. 鼓勵幼兒積極嘗試。

3. 慶祝自己也會變魔術,感受成功帶來的樂趣。

4. 收拾材料,回活動室。

教學反思:

心理環境是一種隱性的環境,也可以理解爲是一種氣氛,一種感覺。 教師在幼兒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師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幼兒。因此,建立一個輕鬆、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自制的玩具雖然簡單但對幼兒卻有很大的吸引力,家琪好奇有着強烈玩耍慾望,教師由此給他一個安全的環境,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在輕鬆、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中養成懂禮貌的好習慣。妙用“射水槍”所引發的案例使我深深明白:教師不再是幼兒活動的指導者,而是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應創造一切條件和機會促進幼兒主動發展,使其成爲活動的主人在活動中堅持正面教育,促進幼兒合作與分享行爲的發展。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10元以內的人民幣,並學習錢幣的簡單換算。

2、培養錢幣換算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數學圖卡組。

2、幼兒事先收集蔬菜、水果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並敘述買東西的經歷。

(1)教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去超市買過東西?

(2)教師:超市裏的東西很多,不同種類的東西價格也不同,你都買過什麼東西?知道是多少錢嘛?你是從哪裏知道價格的?

2、親身體驗,情境遊戲"超市購物"

(1)與幼兒一起運用事先收集好的蔬菜、水果圖片佈置成超市的情景,並在每樣物品前放置價格標籤。

(2)幼兒進行遊戲,自由購物,到櫃檯前結賬。

(3)幼兒必須依據手中不同物品的不同價格,用對應的錢付款。

(4)完成購物後,請幼兒相互交流購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的計算方法。

(5)可根據幼兒遊戲情況增加遊戲的難度,引導幼兒多買一種物品,提高幼兒的興趣。

3、操作幼兒用書,並完成練習。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散文的優美意境,能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對散文的理解。

2.積極學習優美詞句,積極參與欣賞仿編活動。

3.體驗欣賞、表演活動的快樂。

4.能分析散文情節,培養想象力。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電教設備:電腦課件、動物頭飾、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夢姐姐引出話題。

教師:今天,有一位美麗的客人到我們中二班來做客了,看看她是誰?(教師介紹夢姐姐,並相互問好)夢姐姐長得漂亮嗎?誰能來用好聽的詞語說說夢姐姐的樣子?(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夢姐姐的外形特徵)

(二)欣賞課件,瞭解散文第一二段內容。

教師:小朋友都說到了夢姐姐提着的花籃,夢姐姐的花籃本領可大呢,到底有什麼用呢,夢姐姐給我們帶來了一首優美的散文,你們聽了散文就知道花籃的本領了,這首散文的名字就叫《夢姐姐的花籃》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提問:

1.你聽到散文裏說了什麼好聽的話?

2.夢姐姐住在哪裏?夢姐姐提着的花籃裏,有些什麼顏色的花朵?(學說五顏六色)

3.她什麼時候從樹林裏飛出來?猜一猜她爲什麼晚上才飛出來呢?(幼兒大膽猜測)

4.夢姐姐晚上出來幹什麼呢?夜晚的樹林裏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5.誰正在睡覺?夢姐姐飛過來做了什麼?(集體模仿花姐姐撒花的動作,並學說撒)

6.小黃雞開始做什麼?它夢到了什麼?

7.連貫講述小黃雞做的夢。

教師:夢姐姐撒下黃色的花給小黃雞,小黃雞做了一個金黃色的美夢,我們也來講講這個神奇的夢吧。

(三)欣賞第三、第四部分的無聲課件,自主發現散文後半部分的內容。

教師:在夜晚,森林裏還有誰在睡覺呢?夢姐姐還會把美夢帶給誰呢?這些夢會是什麼顏色的呢?會夢到什麼呢?請你和好朋友交流交流。(幼兒互相交流)

1.欣賞後半部分無聲課件。

教師:夢姐姐到底給誰帶去了什麼顏色的夢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提問:

(1)還有誰在睡覺?夢姐姐給小青蛙撒下了什麼顏色的花,青蛙做了什麼顏色的夢?夢到了什麼?

(2)夢姐姐還飛到了誰的身邊,她爲什麼要給小甲蟲撒下紅色的花?小甲蟲做了什麼顏色的夢?夢到了什麼?

3.欣賞有聲課件。

教師:小動物們做的夢和我們小朋友想得一樣嗎?我們來聽聽看。

4.完整講述小動物的夢。

教師:夢姐姐給森林裏的小動物帶去了美麗的夢,有的夢是黃色的,有的夢是綠色的,還有的夢是紅色的,我們一起來跟着小動物們說說這些色彩鮮豔的夢吧。

(四)完整欣賞並表演散文。

教師:夢姐姐的花籃本領大不大?你們發現夢姐姐的花和小動物們做的夢之間藏着什麼祕密?(引導幼兒發現夢姐姐撒下的花和動物的顏色以及小動物做夢做到的物品的顏色是相同的)

1.完整欣賞散文一遍。

2.表演散文一遍。

教師:對呀,夢姐姐的花是五顏六色的,她帶給大家的夢也是五彩繽紛的,做着這麼美麗的夢,小動物們的心情怎麼樣?你們想和小動物們一起做夢嗎?(教師扮演夢姐姐,幼兒分組扮演不同的小動物)

(五)學習仿編散文。

1。討論:夢姐姐花籃裏有五顏六色的鮮花,除了撒給小動物的紅黃綠花外,你猜猜夢姐姐的花籃裏還會有什麼顏色的花?你希望夢姐姐會給你撒下什麼顏色的花?你會做什麼樣的夢?會夢見什麼?

2。幼兒仿編並表演。

例:***正甜甜地睡着,夢姐姐飛過來,在她身邊撒下一些藍色的花,於是***就做了一個藍色的夢,她夢見了藍藍的大海、藍藍的天空、藍藍的雲彩。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鼓勵幼兒繼續仿編散文,並將自己創編的內容畫下來。

資料附錄:

夢姐姐的花籃在一片深綠色的樹林裏,住着美麗的夢姐姐。夢姐姐長着一對翅膀,手上總是提着一隻輕巧的花籃,籃裏裝滿五顏六色的花朵。

白天,夢姐姐是很少露面的,可是每天夜晚,夢姐姐都會提着花籃,從林中輕輕飛出來。

小黃雞正甜甜地睡覺,夢姐姐飛過來,在它身邊撒下一些黃色的花。於是,小黃雞做了一個金黃色的夢。它夢見金黃色的太陽,金黃的花園,金黃色的鮮花。

小青蛙正在荷葉上靜靜地睡着,夢姐姐飛過來,在它身邊撒了一些綠色的花。於是,小青蛙做了一個綠色的夢,它夢見了綠綠的湖水,綠綠的竹子,綠綠的草地。

小甲蟲在蘑菇上睡得香香的,夢姐姐飛過來,在它身邊撒下一些紅色的花。於是小甲蟲做了一個紅色的夢。它夢見了火紅的楓葉,火紅的果子,火紅的晚霞……

課後反思:

《夢姐姐的花籃》是一首優美的散文詩,散文中提到的夢境給人一種寧靜又美好的感覺。課件是我從網上下載的。讓幼兒邊聽邊欣賞畫面,給予幼兒直觀的視覺經驗。而夢境可以是現實生活的再現,也可以是荒誕的,甚至是不着邊際的想象。於是,這一話題更能觸發幼兒的想象力。通過此次活動,讓幼兒在畫面的基礎上進行再造想象,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

開始部分我讓幼兒回憶生活經驗,直接切入主題。你們做過夢嗎?都夢到了什麼?幼兒都能大膽的講述自己的夢。第二部分採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用課件展現逼真的色彩,讓幼兒通過視、聽感受散文詩的夢幻色彩、優美意境。本環節採取了開放式的提問,老師提供給幼兒充分表述的機會,引導幼兒發現花的顏色和夢內容的關係,一改一聽、二問、三總結的傳統模式。

而是進行分段欣賞—提問—設疑—釋疑—再欣賞的方式層層遞進,通過我的提問“夢姐姐給了小黃雞一朵黃色的花,小黃雞會做一個什麼顏色的夢?它會夢見什麼?來引導幼兒大膽想象,我並不是在等待幼兒正確答案的出來,而是鼓勵幼兒儘可能的講述夢的內容,不強求答案的正確度、完整性,不斷引導幼兒用已有知識經驗來推斷下面可能發生的.事情。不僅能激起孩子帶着問題學習的慾望,更給孩子創編的空間。在集體講述時,全體幼兒都能有興趣的用完整的句子來講述整首散文。

第三環節是在幼兒理解的基礎上學習紡編散文,發揮他們再造想象的能力,鼓勵幼兒創編與花色相應的夢,激發幼兒想象與他人不同的內容,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回答,用上優美的詞彙:夢姐姐送給我一朵XX顏色的花,我會做一個XX顏色的夢,我夢到了……本環節充分給予幼兒大膽想象、大膽表述的機會,讓幼兒告訴大家自己認識的顏色,以及還有什麼東西是這種顏色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幼兒能以散文中的形式來表述。但在仿編環節中,幼兒的思維不是很開闊,聯想到的事物有類同,如果教師再引導的深入一點,那仿編出來的效果可能還要好。

總之,在散文教學中,教師要挖掘出散文所蘊含的內在美,並運用各種手段,讓幼兒較深刻地領會作品內涵,感受作品的語言美,意境美。教師應做一個支持者,引導者,從而讓幼兒從內心真正去感受美,理解美。

幼兒園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新年快要到了,孩子們沉浸在迎新年的歡樂氣氛中,我們小班的孩子也是如此,他們放了焰火,認識品嚐了過年時缺少不了的糖果,不免對過了年要長大一歲有了他們自己的疑問和想法,搞不清什麼叫“長大”?人爲什麼要長大,爲此非常有必要和孩子們來共同探討有關“人長大”的事情。

幼兒在關注周圍生活環境的同時,也非常渴望探究自己的生長過程。。對幼兒來說,自己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是怎麼慢慢長大的是他們心中最想了解的一個迷。教師通過“認照片”、“看錄象”、“試小時候的服裝”等感性操作活動,來幫助幼兒從多方面的比較中瞭解和感受自己在身體、能力上的成長,體驗長大的快樂。

又希望通過新年的主題,讓幼兒體驗到“過年了,大家長大一歲了“,從情感上感到自豪與自信,進而喚起他們懂得既然長大一歲了就要更加懂事、更加能幹的道理。

內容:

活動:我長大

要求:

1 幼兒通過認照片、看錄象、試衣服等活動,感受到自己的長大。

2 願意較大聲、大膽地在集體面前發表自己的想法。

3 初步運用比較的方法,瞭解自己的長大,增強觀察能力。

準備:

1 幼兒小時侯的照片、錄象。

2 各類嬰兒衣物等。

活動重點:

幼兒通過操作比較感受到自己的長大。

活動難點:

激發幼兒爲自己的長大感到自信和自豪的情感。

活動設計:

(一)情境感知:

1 教師創設情景:在桌上分散放一些孩子小侯的照片。

請你找找哪張是你自己的?去認認還有照片上的朋友會是班中的誰呢?

2出示個別幼兒的照片讓大家認一認:這是誰呢?,怎麼和現在長的不一樣呢

3小結:我們長大了,所以和現在不一樣。

(二)操作比較:

1過渡:小朋友都帶來了小時侯穿的衣服,去試一試現在還穿得下嗎? (幼兒試穿小時侯的衣物,感覺身體上的長大。)

3 幼兒根據自己的操作講述自己的發現。(個別幼兒試穿、講述。)

4 小結:我們的頭、身體、手、腳等各個地方都長大了,說明我們真的長大了。

(三)觀察發現:

1 幼兒看錄象一:小時侯的寶寶。

提問:寶寶在幹什麼?爲什麼要媽媽幫忙?

2 幼兒看錄象二:上幼兒園的寶寶。

比較:這兩個寶寶有什麼不一樣呢?

3 小結:第一個寶寶什麼事情都要媽媽做。第二個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 引導討論:

(1) 你們和兩個寶寶相比有什麼兩樣?你學會了什麼新的本領。

(2) 你們跟爸爸、媽媽、老師比呢?

5 小結:小時侯都要爸爸媽媽幫忙,孩子長大會自己做各種事情,希望你們長大後學會更多的本領,比老師的本領更大。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過操作活動鞏固搓圓的技能。

2、引導幼兒通過壓扁,加工成"元宵"。

3、體驗元宵節的風俗。

4、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5、瞭解節日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橡皮泥、泥工板。

2、碗、勺子、鍋子等廚具。

  活動過程:

1、導入課題,引起幼兒製作的興趣。

2、教師示範月餅的做法。

你們想想元宵是怎樣做的呢?元宵做好了,你們看看和我們以前做的月餅有什麼不同?

3、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注意引導幼兒製作時一定要搓圓。

4、"下元宵"、"吃元宵"。

元宵做好了,你們想不想嚐嚐它的味道,我們的點心店裏有現成的廚具,我們一起自己動手下元宵好不好?

  5、討論介紹元宵節的風俗。

你們知道元宵節還要做些什麼嗎?

幼兒園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我班的幼兒年齡均不滿3歲,是觸覺發展的關鍵時期,觸覺是人類皮膚、肌肉、及關節神經的綜合感覺,它包括膚覺、痛覺、溫覺、冷覺。觸覺敏感的孩子普遍表現爲膽小、不易與人交往;觸覺遲鈍的孩子反應慢、動作不靈活。爬是託班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在進行《爬來爬去》主題探究活動中,我們根據孩子的發展需要,生成出了本次活動。本活動以遊戲的形式,激發幼兒參與集體活動的願望,讓他們充分體驗和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在教師鼓勵的語言中大膽的參與活動,通過各種感知遊戲,提高皮膚的感受力。

教學目標:

1、願意參加集體活動,體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

2、感知不同物品對皮膚的刺激。

3、能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①刷子、海綿、小籃子。

②報紙鋪成的小路和觸覺板鋪成的路。

2、幼兒準備

已學會兒歌《寶寶講衛生》。

教學過程:

一、熱身運動:小手小腳操

幼兒能隨音樂和老師一起將小手小腳動起來。

二、感知不同物品對皮膚的刺激

遊戲一:過小路

1、請幼兒說一說這條路是用什麼鋪成的。

2、用不同方式通過報紙路,感知報紙路對皮膚的刺激。

遊戲二:過小橋

1、提出過橋注意事項(安全問題)。

2、用不同方式過小橋,感知觸覺板對皮膚的刺激。

遊戲三:小寶寶講衛生

1、念兒歌用小刷子刷自己的手和腳,嘗試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感受。

2、念兒歌用海綿擦自己的手和腳,嘗試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感受。

三、歌表演:洗澡歌

活動延伸:

師生共同到戶外尋找不同質地的小路,再次親身體驗遊戲活動的快樂。

附:兒歌《寶寶講衛生》

小寶寶呀愛乾淨,今天我們來洗一洗。

洗洗手,洗洗手,刷刷刷。

換隻手,洗一洗,刷刷刷。

洗洗腳,洗洗腳,刷刷刷。

換隻腳,洗一洗,刷刷刷。

小手小腳真乾淨、真乾淨。

幼兒園教案 篇7

一、設計思路

根據幼兒參觀車展已有的經驗,讓幼兒初步認識中國汽車發展史,通過相關的資料和課件,瞭解中國的第一部汽車產地、時間、標記等。(配有課件)

二、方法思路

1、通過觀看幻燈片,知道中國汽車的產地、時間、標記等。

2、培養幼兒對車的興趣。

三、教學提示

1、導入活動,激發興趣。組織幼兒觀看幻燈片,初步認識中國汽車發展史。

2、幼兒學習車的相關知識,引導幼兒討論:我國第一部汽車產於什麼時候?我國第一部載貨車是什麼標記?我國第一部小轎車是什麼標記?

3、組織幼兒玩遊戲《看誰認的汽車多》,出示各種不同的汽車讓幼兒認出中國出產的汽車。

4、評價活動:幼兒從遊戲中進一步認識了中國汽車。本次活動讓幼兒初步認識了中國汽車發展史。

四、活動延伸

發動幼兒查找世界汽車發展史的資料。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兒歌《美麗的冬天》,讓孩子們感受兒歌的內容和意境,尋找到冬天的特徵,感受冬天的快樂。

2、學習積累兒歌中優美詞句;瞭解下雪對人類的好處,激發孩子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合作蒐集、創編讚美冬天的兒歌或小詩,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幼兒積極合作、注意傾聽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學習欣賞,使孩子們理解兒歌的內容,並從中瞭解冬天的特點及冬雪帶給人類的好處,激發孩子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理解和掌握優美詞句,並在學習交流中學會運用。

活動準備:

冬爺爺圖片、師生共同蒐集能夠體現冬天特徵的圖片和實物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玩的謎語,你們想猜嗎?

師: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風花盛開。千變萬化六個瓣,飄呀飄呀落下來。(打一自然現象)看看哪位小朋友最聰明,猜得又對又快?(生:雪花)

師:你們可真聰明!那請問,雪在什麼季節纔會“盛開”呀?今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但是冬天到底在哪呢?前幾天老師讓小朋友們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去尋找冬天的足跡,你們找到了嗎?(貼冬爺爺的圖片)

二、欣賞圖片、興趣交流

師:孩子們,請將你們蒐集到的有關冬天特徵的圖片拿出來,請同組內的小朋友共同來圖片欣賞吧。

師:孩子們,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你心目中的冬天是什麼樣子的呀? 你的心情怎樣?

三、學習兒歌、品讀感悟

1、師讀兒歌,幼兒欣賞

師:孩子們,老師心目中的冬天是一個非常美麗的世界,你們想不想聽聽老師的描述呀?(老師感情朗讀兒歌)

師:誰來說一說老師心中的冬天裏都有什麼?或者你感覺到了什麼?

幼:老師心中的冬天太美了,有可愛的雪娃娃、有開滿銀花的樹伯伯、有鼓着腮幫子吹風的風姑娘,還有淘氣可愛、堅強勇敢的小朋友們呢!

2、跟讀兒歌,尋找特徵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這首兒歌嗎?現在就請你們隨着老師一起讀兒歌好嗎?

師:誰能通過這首兒歌和蒐集到的圖片,說一說冬天的特徵呀?

幼:冬天天氣寒冷、冬天會下雪、冬天要穿棉衣、冬天可以滑冰……

3、走進冬天,感受冬天

師:孩子們,你們說得可真好呀!下面我們就走出教室到外面去感受一下冬天的寒冷與快樂好嗎?

教師組織幼兒到戶外,看一看冬天的景色,摸一摸地上的積雪,聽一聽冬天的聲音,嘗一嘗冰塊與冰糖葫蘆的味道,做一做冬天裏的遊戲。讓孩子們充分與冬天接觸,真實感受冬天的寒冷與快樂

4、感受品讀,互動評價

師:孩子們,冬天雖然是寒冷的,但老師卻發現你們的臉上卻洋溢着快樂的笑容,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對嗎?下面就請小朋友們帶着自己的獨特感受去朗讀這首兒歌好嗎?評價:小朋友們,希望大家要做到認真傾聽別人的朗讀,看看朗讀的小朋友哪些地方讀得好?好在哪裏?哪些地方還需要完善?朗讀的小朋友可以加上動作,也可以談談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四、引導記憶,積累詞句

師:孩子們,這首兒歌多美呀!讓我們比一比,看誰先把它記下來?

師:孩子們你們發現了嗎?這首兒歌裏用了很多優美的詞句來描繪冬天,請你們找一找,大膽地告訴老師和其他小朋友們好嗎?

結合孩子們喜歡的字詞,師生共同朗讀、記憶,並引導孩子們用喜歡的字詞練習說話

五、拓展空間,交流感悟

師:孩子們,冬天雖然寒冷,但在雪姑娘的打扮下卻變得非常美麗。到處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可是你們知道雪對人類有什麼好處嗎?你們喜歡冬天嗎?

六、蒐集、創編,讚美詩歌

師:學了一首優美的兒歌,又學到了這麼多好詞好句,你們開心嗎?那你們還知道哪些讚美冬天的兒歌或小詩?如果想不出來,就發揮集體的力量,共同創編一首兒歌好嗎?(只要孩子們找到有關冬天的兒歌或小詩,或結合學習內容創編出有關冬天的兒歌,師都要給予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