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鄭和遠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兩篇)

《鄭和遠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兩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鄭和遠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之一

  一、教材簡析:

《鄭和遠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兩篇)

課文《鄭和遠航》主要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遠航的情況,並點明瞭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我國古代出色的航海技術。像這樣大規模的航海,是歷史上所罕見的,那課文是怎麼來記敘這樣的事件的呢?全文共有七個自然段,可以分爲兩個部分:第一至五自然段爲第一部分,主要寫鄭和率船隊第一次航行的情況。第六至七自然段爲第二部分,主要寫鄭和從1405年到1433年曾七次遠航,爲促進我國和亞非國家的友好交往作出了貢獻。

  二、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

2、憑藉課文語言材料,感知鄭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鄭和遠航的歷史意義,激發學生爲振興中華而努力的情懷。

3、利用專題學習網站查尋收集資料,拓寬視野,對鄭和及其遠航的歷史有一定了解,逐步培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習的意識。

4、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自主學習的能力及問題意識,訓練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三、重點難點:

感知鄭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鄭和遠航的歷史意義。

  四、設計理念:

由於學生對歷史比較疏遠,知識積累不夠,要讓學生真正感受鄭和這一偉人,感知鄭和遠航的偉大事件,激發學生爲振興中華而努力的情懷,成爲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依託文本,藉助多媒體,引領學生親近課文,走近鄭和,走進歷史,努力追求着學生語文素養、人文素質的雙贏。

 五、設計思路:

以《鄭和遠航》最後一個自然段爲基點:先立足文本,抓住重點,然後超越文本,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最後再回歸文本,深入理解鄭和遠航的意義。這堂課的出發點是課本,迴歸點也是課本,超越文本是爲了更好地立足文本,接近文本。課上以疑導學,激發興趣,再以趣激情;課後以情促趣,引導學生課外學習,拓展深化。通過網絡互動的特點,調動學生的生活經歷和生命體驗於閱讀解讀過程,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爲學生的自主參與創造有利條件。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鄭和遠航。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讓學生自由說。)

3、小結:上節課我們越過時空界限,認識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鄭和;瞭解了這段振奮人心的歷史——鄭和遠航。

 二、認識航海歷史意義。

(一)瞭解歷史地位,感受航海之最。

過渡:鄭和遠航是發生在60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蹟!書上這句話給鄭和遠航以高度評價:

1、出示句子“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範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峯!”

2、質疑過渡:究竟是多大的規模,多長的時間,多廣的範圍才能被稱之爲“頂峯”呢?

(二)規模大

1、自由地讀1—3自然段,圈畫出表示規模大的詞句,讀一讀。

2、交流“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別雄偉壯觀,……先進的儀器。”師紅顯數字,渲染寶船的大。“讓我們來想象一下,以我們所在的這幢教學樓來作比,寶船大概有這麼大:兩個五層樓疊起來的高,兩幢教學樓連起來那麼長,三座教學樓那麼寬!我們全校一千多名師生都可以乘坐在這一艘寶船上!寶船的雄偉壯觀由此可見一般!”

3、指導朗讀:誰來讀出寶船的雄偉壯觀?

指名讀(規模之大,儀器之先進,真不愧是寶船呀!)

4、六十多艘寶船,多龐大的航海隊伍啊!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船隻隨行!他們分工明確:(出示其他船隻圖片)有負責裝載糧食的糧船,有運輸淡水的水船,有拴馬匹的坐船……總共二百多艘!(引讀)他們有的是醫生,有的是……

(三)時間長

(1)規模確實非常龐大!(板書:規模之大)那時間到底有多長呢?快速瀏覽文章。

(2)指名交流:1405至1433年,達7次。

(3)歷時28年,多達7次,這麼長時間,這麼多次遠航,在整個世界航海史上是前無古人的!

(出示第六節)讓我們由衷地讚歎!(生齊讀)

最後一次遠航,鄭和在返回途中以身殉職,病逝於古裏,再也沒有回到祖國!讓我們帶着懷念之情再讀!

(四)範圍廣

(1)鄭和下西洋到底到了哪些地方?範圍有多廣呢?(板書:範圍之廣)讓我們來看一段資料介紹。

(2)播放錄象。

 三、認識鄭和人物形象。

(一)友好交往。

(1)鄭和遠航,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那麼都進行了哪些交往呢?請大家閱讀文章第四節,然後用簡潔的話來說一說。

(2)指名交流(互贈禮物,商品交易)

(3)出示“各國君臣看見船隊規模宏大,使者的態度友好親切,……個個驚歎不已。”再讀,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4)小結:鄭和所率領的船隊是和平的使者,是本着與別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友好往來而去的,絕無侵略擴張之意,所以一路上受到了各國人民的熱烈歡迎。(出示“鄭和出使,促進了……友好往來。”)齊讀

(二)戰勝風險

1、成功的背後,道路是坎坷的。速讀第五節,想想航行中都遇到了哪些兇險,鄭和是怎樣克服的?

2、交流(風浪,海盜)

3、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鄭和是怎樣與風浪搏鬥的?

4、出示“在大海上,……化險爲夷。”

(1)男同學讀第一句,女同學讀第二句。

(2)男同學你們體會到了什麼?女同學你們體會到了什麼?(此處,老師應極力渲染風浪之險惡,使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風浪的恐怖,從而深刻地體會到鄭和的智勇雙全)有這樣鎮定自若,大智大勇的領導者,還懼怕什麼?讓風浪來得更猛烈些吧!齊讀。

5、引讀“智擒海盜”這一句。

6、小結:在漫漫的航途上,這樣的兇險只是滄海一粟。然而鄭和沒有屈服,他憑着頑強的毅力,智慧的頭腦,將中國的美名順利地傳播到了亞非各國。他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還代表我們整個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探索精神!齊讀“它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開闊了眼界。”。

7、總結: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範圍之廣,確確實實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峯,而且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讓我們整齊而響亮地齊讀最後一段。

 四、質疑互動。

1、你還有什麼問題?

2、爲了大家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我們一起進入專題學習網站:《鄭和遠航》。同學們可以把問題直接發佈在“學習討論區”,讓大家一起來解決。大家打開專題學習網站,去解開你心中的謎團。

3、交流彙報。

 五、作業。

利用網絡製作電子作品,彙報學習成果。

板書設計:

規模之大

鄭和遠航  時間之長   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峯

範圍之廣

  《鄭和遠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之二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讀文,感受鄭和的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2、學習課文詳略得當的寫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語言文字的誦讀,體會以鄭和爲代表的中國古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設計理念

實實在在真語文,尊重學生的感悟,注重學生朗讀,注意學生的表達,這是我設計此課教學所追求的!

  四、教學具準備

PPT課件

(一)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瞭解到了些什麼?(師小結)這篇課文主要寫了鄭和第一次遠航的情況以及鄭和七次下西洋爲促進我國和亞非國家的友好交往作出的貢獻,而重點就在於鄭和的第一次遠航。今天我們就主要學習這部分內容。

(二)分層概括,整體把握

1、快速瀏覽1——5自然段,想一想這部分內容可以分幾層,每層又說了些什麼?

2、指名交流。

3、每一層的內容用一個詞概括,指名板書,其餘的學生在書上寫,要求把字寫端正。

(三)分層學習,品味感悟

1、揚帆起航

過渡:1405年7月11日,受明朝皇帝派遣,鄭和即將率領船隊第一次出使西洋。

(1)自讀1、2、3自然段,找到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先自言自語地說一說。

(2)指名交流。

引導:當學生說到寶船時,出示寶船圖片,生看圖感情朗讀。

2、友好交往

過渡:在人們的歡呼聲和祝福聲中,船隊像一條巨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他們帶着神聖的使命,開始了與各個國家的友好交往。

(1)自己認真讀一讀課文的第4自然段,說說你從哪兒能看出這次交往是友好的。

(2)指名交流。

(3)鄭和第一次遠航,到過許多國家,交往是友好的,場面是熱鬧的,雖然這一自然段前後不到十句話,但卻彷彿讓我們穿越了歷史時空,看到了大明使者鄭和的謙遜有禮,看到了老百姓的熱情好客,聽到了他們親切友善的話語。請看:(出示想象說話題)

A、老百姓交換物品時說的話。

B、鄭和與造訪國國王說的話。

引導學生聯繫書上的語句展開想象。

(4)學生練說

(5)指名說。

3、戰勝兇險

過渡:鄭和作爲使者,將友好帶到了各個國家,可以說這第一次航行是友好的航行,然而這次航行也充滿了兇險,海上的兇險大多來自於風浪。

(1)(出示語段)自讀,你從哪些詞可看出風浪的險惡。

(2)指名交流。

(3)有感情地朗讀。

(4)面對險惡的風浪,鄭和是鎮定自若的,面對海盜的襲擊,鄭和更是指揮軍隊嚴陣以待,將海盜一一俘虜。因此,船隊一次次化險爲夷,保證了航行的順利,也圓滿地完成了明朝皇帝派遣的任務。

  五、對比學習,掌握方法

過渡:從1405年到1433年,鄭和率領船隊出洋七次。爲什麼作者只詳寫了第一次,而其他六次卻一筆帶過呢?

1、生思考。

2、指名交流。

3、小結:詳略得當,突出重點,避免羅嗦,我們在平時的作文中也要注意這一點。

  六、佈置作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