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湘教版五年級上《毛遂自薦》教案

湘教版五年級上《毛遂自薦》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教學目標

湘教版五年級上《毛遂自薦》教案

1.認識並會寫“薦、遂、錐、穎、晌、辱、慨”七個生字。

2.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毛遂自薦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自由輕讀,讀得正確。

  二、默讀,看看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毛遂自薦》這個成語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趙國平原君門下一位默默無聞的食客毛遂,自己推薦自己,並以自己過人的膽識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三、指名朗讀,其餘思考文章的敘述順序。

文章是按事情發展順序敘述的,先寫毛遂自薦,後寫毛遂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四、質疑問難,討論解決疑難。

1.默讀短文,勾畫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字、詞 、句。

2.共同討論幾個問題

(1) 平原君爲什麼阻止毛遂隨他去楚國?

(2) 毛遂是怎樣據理力爭的?你體會到了什麼?

(3) 毛遂在楚王面前的表現如何?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人?

3. 藉助工具書,獨立自學課文,不懂的地方可以與同學交流,也可以找老師幫助。如:

(1)“門客”指古代寄食在王公貴族家裏,爲主人出謀劃策、奔走辦事的人。

(2)毛遂對平原君說的一段話:“我今天就是請求把我放到到布袋中啊。您若早把我放到布袋中,那我早就脫穎而出了,不光是露出那麼點兒錐子尖呢!”要引導學生藉助課文插圖,聯繫上下文讀懂。這句話借“錐子”“錐尖”比喻自己的潛能與才華,通過“若……那……不光……”假設與遞進的句式,層層推進,說服對方。

 五、理解成語的意思和比喻意義及用法。

  1.成語“毛遂自薦”用來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的舉動。

2.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例子,談談自己受到的啓發,加深對“毛遂自薦”這個成語的

理解。

  六、課外拓展。

把毛遂自薦的故事將給你的爸爸媽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