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上冊《狐狸和葡萄》說課稿

五年級上冊《狐狸和葡萄》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2W 次

教學內容分析:

五年級上冊《狐狸和葡萄》說課稿

《伊索寓言》產生於希臘的古典時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其結構短小精悍,內容博大豐滿,既有深刻豐富的思想性,又有形象生動的藝術性,適宜任何年齡的人閱讀,寓永恆真理於短小故事之中,是一部輕鬆且充滿哲理的傳世佳作。蘇教版第九冊第三單元裏一篇課文裏選編了其中三則寓言《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蟬和狐狸》。這三則寓言相對獨立,但相似之處較多,內容短小精悍,語言淺顯易懂,在結構上都是先講故事,再揭示寓意。比如第一則《狐狸和葡萄》講狐狸吃不到葡萄卻說葡萄“是酸的,不好吃”全文共三段,六個句子,寥寥數語卻從對語言、動作、神態方面,將狐狸無能無力,卻自欺欺人的嘴臉刻畫得活靈活現。尤其是篇末的一句訓誡,具有畫龍點睛之效,讀後令人回味無窮。

教學目標設定:

法國17世紀著名的寓言作家拉.封丹說過:“一個寓言可以分爲身體和靈魂兩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們的教訓好比是靈魂。”這提示我們,教學寓言,不但要讓學生感受人物形象,還要使他們感悟寄託的道理。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爲:知道寓言的故事;準確理解寓意,並能從寓意中獲得教益。

教法學法設計:

寓言故事的語言明白如話,情節簡單,線索分明,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說,似乎太過簡單,其實體會寓言豐厚的意蘊,正確理解其深刻的寓意卻不容易。鑑於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我準備淺文深教,短文長學,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及知識積累,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運用讀讀、演演、說說等多種學習方法,設身處地地想象,推測人物心理活動。將故事的情景生活化,生動化,使人物的形象更加清晰明朗,生動飽滿。教學按如下思路展開:1.簡介常識;2,感知大意;3.感受形象;4.感悟寓意;5.課外拓展。下面我以第一則寓言《狐狸和葡萄》爲例談談教學設想。

教學流程安排:

一、簡介常識

首先以《誰的本領大》《狼和小羊》這幾則學生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引出《伊索寓言集》,介紹作者伊索其人及其寓言的特點。

二、感知大意

通過初讀由學生自己找出第一則寓言的詞語,掃清障礙,讀通讀順課文,弄清寓言的主要內容。

三、感受形象

本教學環節,我打算以狐狸的話“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爲切入點,圍繞“你相信狐狸的話嗎?爲什麼?”這個問題展開教學,抓住課文對狐狸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的空白點,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及知識積累,挖掘寓意豐厚的內涵,進行淺文深教,短文長學。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形象,在表演中活化形象,在描述中鞏固形象,爲學生感悟寓意作好鋪墊。

訓練一.抓住“葡萄架上垂下幾串成熟的葡萄”這句話中的“成熟”,並結合插圖從色形味描繪葡萄成熟的誘人情景。

預設:“葡萄架上垂下幾串成熟的葡萄。那葡萄(葡萄又大又圓、又酸又甜、晶瑩透亮、酸溜溜、甜津津……顆顆葡萄像碩大夜明珠、晶瑩透亮……)

訓練二:針對 “狐狸看到了,饞得直流口水。”設計一項填補課文空白的想象訓練:這時,一隻___________的狐狸看到了,心想:___________  想着想着,口水竟“吧嗒、吧嗒”的流了下來。

預設:一隻又渴又餓(飢腸轆轆 四處覓食)的狐狸看到了心想……(哇,好大的葡萄啊!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哇!葡萄成熟了,我又可以美餐一頓了!……)想着想着,口水竟“吧嗒、吧嗒”的流了下來。

訓練三:“他想盡了各種辦法去夠葡萄,但是白費勁。”狐狸會想些什麼辦法來夠葡萄?可以表演,也可以用語言進行描繪。

往上躥 撿起 瞄準 扔 搬 疊 小心翼翼 踮起腳尖 踉蹌 四腳朝天

如此設計,調動學生的積累,開啓了學生豐富的想象,不但幫助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受鮮明的“人物”形象,還有益於學生“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課標說: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朗讀是學生對課文理解認識的外在表現,帶有濃厚的個性化色彩。句子“狐狸感到無望了,只好轉身離開。他邊走邊回過頭來說:“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中狐狸的心情是相當複雜的,有無能爲力的沮喪,有對葡萄食之無力,棄之可惜的不捨,還有吃不着葡萄的不甘心,甚至有些惱羞成怒。因此,我打算放手讓學生自己在讀中體會,引導學生抓住不同的詞語,多角度、多層次讀句子。讀出情趣、讀出滋味,讀出感受,在學生的有滋有味的讀中,體會狐狸複雜的心理。

四、感悟寓意

接着我再次迴歸到狐狸的話:“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開始了感悟寓意的教學,我拋出這樣兩個問題:葡萄明明是甜的,狐狸也是十分想吃,可他爲什麼要這樣說呢?現在你想對這隻好笑的狐狸說些什麼呢?

有了前面對故事形象的感受,緊接着又設計一項說話訓練:預設:狐狸啊狐狸,你明明知道葡萄已經成熟,你卻說葡萄是酸的,真是太可笑了。

狐狸啊狐狸,明明是你無能爲力,摘不到葡萄,你卻說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這不是自欺欺人嗎?

狐狸啊狐狸,你心裏明明十分想吃葡萄,卻又吃不到,你卻說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真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這兩個問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將學生的思維由現象引向本質。對第一個問題,孩子們肯定很自然地便能說出狐狸死要面子,怕人笑他無能;狐狸騙人,可他騙人,最終只能是自欺欺人。而第二問,將學生置身於故事情節之中,針對狐狸的言行加以評議,學生或駁斥或譏笑,於嬉笑怒罵中對狐狸的可笑行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爲寓意的揭示架橋鋪路。同時由學生對狐狸膚淺幼稚的評價,轉向伊索精闢的點評,很自然地揭示出寓意:“有些人無能爲力,做不成事,卻偏偏說時機還沒有成熟”。通過對比及品讀體會寓意的精闢,及其諷喻那些生活中和狐狸一樣的某些“無能爲力,做不成事”反而找出種種藉口自我解嘲的人真正目的,由此將學生的視線引向生活,引導學生用智慧眼光來觀察生活,認識生活中的人和狐狸一樣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種種言行,並從中獲得教益:

麗麗今天穿了件很漂亮的連衣裙,同學都說好看,芳芳見了卻撇撇嘴說:“有什麼好看的,像只花蝴蝶似的,俗氣!”真是_____________

東東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還是沒能做好飛機模型,他卻說_____________,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基礎上,又追問:如果你是芳芳、東東或狐狸這三個人物當中的任意一個人,遇到他們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做?這個追問也決非畫蛇添足,學生正是這樣的思考中,加深對寓意的理解,啓迪了智慧,形成了正確的價值取向。同時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很好的結合。

五、課外拓展

最後向學生推薦閱讀《伊索寓言集》,目的在於讓學生在“讀好書,讀整本書”的過程中體會和享受讀書的樂趣,開闊他們的眼界。

以上便是我對執教《狐狸和葡萄》,如何引導學生感受寓言的形象,感悟寓言的寓意的幾點教學設想,不到之處敬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