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語文教案(15篇)

四年級語文教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年級語文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語文教案(15篇)

四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漢字,會寫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體會聯想、想象等方法在詩中的作用。理解詩歌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掌握聯想、想象等方法在詩中的運用;理解詩歌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同學們自由發言,說一說自己喜歡的顏色及理由。

2.教師多媒體展示:大千世界,五彩繽紛。有人喜歡紅色,因爲它濃烈熱情;有人喜歡藍色,因爲它寧靜致遠;還有人喜歡綠色,因爲它充滿了生機。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艾青的《綠》。

  二、檢查預習情況,學習生字詞

1.指名說對作者艾青的介紹,教師相機補充。(見達標檢測第2題)

2.按預習要求初讀課文,通過查工具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正字、正音。

3.指導學生分析字形結構,討論識記重點字的方法。

4.出示易混字,提醒學生注意區別。多音字:倒:dǎodào

5.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鞏固練習。

交叉:幾個方向不同的線條或線路互相穿過。文中指各種綠互相穿過。

重疊:一層層堆疊。文中指各種綠色疊加在一起。

  三、出示學習要求,整體感知課文

1.自由讀課文,說說這首詩歌的主要內容。

2.讀詩歌,說說各小節的內容。

第一節:寫眼前鋪滿綠色。第二節:寫綠色的豐富,深淺濃淡。

第三節:寫整個自然空間充滿了綠色。第四節:寫綠色聚集重疊的形態。

第五節:寫綠色在風中飄動。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聽寫詞語。

2.上節課,我們整體瞭解了詩人艾青通過描寫綠色表達了自己對未來充滿希望。下面讓我們一起細細品讀詩歌,感受詩人寫出了一個怎樣的“綠”。

  二、互動課堂,感受詩歌的美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的第一節,感受綠的整體美。

(1)“好像綠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處是綠的…… ”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比喻)

(2)“到處是綠的”,你能說說“到處”是哪些地方嗎,至少寫兩處。(河畔是綠的;田野是綠的;山坡是綠的……)

2.有感情地朗讀詩的第二節,感受綠色的豐富。

(1)說說文中的綠色有幾種,省略號表示省略了什麼。

(2)學生自主思考:爲什麼會有“綠得發黑、綠得出奇”這樣的感受?怎樣的綠是“綠得發黑”,怎樣的綠是“綠得出奇”?(作者滿眼滿心被綠充斥,被眼前的綠所震撼而產生的一種獨特感受。)

(3)朗讀本節詩,語氣可以稍微平淡一點,語速放慢,“綠得發黑”重讀、語速稍快,“綠得出奇”語速放慢,表現作者驚訝、難以置信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詩的第三節,感受“到處是綠”。

(1)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到處是綠?

(2)生討論:爲什麼說“風、雨、水、陽光”也是綠的?你見過這樣的情景嗎?

(3)你能說出本節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好處嗎?(排比)

(4)仿照詩歌的第三節寫幾句話。

4.有感情地朗讀詩的第四節,感受綠色聚集重疊的形態。

(1)本節哪些詞語寫出了綠的聚集重疊的形態?你能體會這幾個詞語的含義嗎?

(“集中、擠、重疊、交叉”幾個動詞,生動地寫出了“綠”的動態美。)

(2)朗讀本節詩,語速放慢,聲調上揚,“所有”要重讀,“集中”“擠”“重疊”“交叉”幾個動詞要重讀、慢讀,讀出“綠”的動態美。

5.有感情地朗讀詩的第五節,感受綠色在風中飄動。

(1)本小節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比喻)

(2)體會爲何所有的“綠”會按着節拍飄動?

生討論後明確:這句話寫出了綠的搖曳、綠的美幻、綠的聞風而動,乃至綠的生命。“綠色”真是具有永恆的魅力!

(3)指導朗讀,讀出節奏美。

三、對比閱讀,明確主旨

1.學生自讀閱讀鏈接《西湖漫筆》,說說選段是如何表現綠的。(作者通過寫道旁、飛來峯上、峯下小徑等處不同的“綠意”來體現雨中靈隱多彩的“綠”。)

2.思考:艾青寫的《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綠是自然的顏色,是希望,是快樂。因爲詩人心中充滿了綠色,詩人或是在感激或是在懷念或是在憧憬,詩人將萬物都想象成了綠色,表達了詩人對綠色的禮讚和熱愛,表現了詩人對未來充滿希望。)

教學板書

綠到處是綠——總寫

豐富的綠

自然空間的綠

重疊、交叉的綠

飄動的綠分寫對春天的熱愛,對未來充滿希望。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主要通過朗讀讓學生來感知詩歌的內容,領悟詩歌的美。通過對每節詩的內容和修辭手法的分析,以及對朗讀的指導,感受自然界的綠色美。最後通過課本閱讀鏈接中宗璞筆下的《西湖漫談》與艾青筆下的《綠》對比閱讀,將這首詩的主題進行深入總結,並讓學生積累自己知道的寫植物的詩句,從而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學生總體掌握較好,只是在理解宗璞筆下的《西湖漫談》時,把握有一定難度,若在教學課件中加入《西湖漫談》的整篇課文,幫助學生理解,教學效果應該會更好。

四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訓練、列舉,讓學生辨別同音字與形近字,正確地搭配詞語。

2.積累名言警句。

3.練習寫字。

4.閱讀欣賞《繁星》,感受文中描繪的意境,感受本文用詞語造句的特點。

5.通過語文綜合學習(蒐集、交流與星空有關的資料並完成一篇相關的習作),融觀察、閱讀、交流、習作於一體,培養學生多種能力。

教學重點

閱讀欣賞與習作。

教學準備

1.課前佈置蒐集的資料。

2.準備“漫談星空”發言稿。

教學時數

4課時

第一課時

一、有趣的漢字

1.學生自讀詞語、讀讀想想,看看你有什麼發現?

2.學生彙報,明確“祕、密、蜜”三個字爲同音字與形近字。

3.討論:怎樣區分“祕、密、蜜”這組形近字。

4.學生齊讀詞語體會。

5.學生列舉其他同音字及形近字,並想辦法區分它們。

如:惱——腦決——絕在——再嘗——常

二、詞語搭配

1.學生獨立完成。

2.針對個別現象由同學互幫互助解決。

三、名言警句

1.學生自讀,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2.反饋,解疑。

3.明確:本類三組詞語都是戒驕戒躁、虛心類。

4.引導學生繼續積累這類名言。

5.讀一讀名言,增強記憶,加強理解。

6.選擇或收集一則寫在語文筆記本上作爲座右銘。

四、作業

1.積累同音字、形近字。

2.收集名言。

第二課時

一、寫字板

1.讓學生仔細觀察對比2個左右結構的字或4個上下結構的字,看看它們各部分佔位比例有什麼不同。

2.學生交流。

3.教師重點指導寫其中的一兩個字。

4.學生練寫。

5.小組內評比打分。

二、閱讀欣賞

1.自讀思考,文章講了什麼?

2.學生交流。

3.默讀:用“”畫出你不懂的地方。

用“”畫出你認爲精彩的詞句。

4.學生彙報。

引導學生理解詞語。

如:半明半昧:昧——昏暗的意思。

搖搖欲墜:墜——落下的意思。

5.再讀,邊讀邊想象畫面。

6.指名朗讀、賽讀。

7.積累好詞好句。(充實“詞語庫”)

第三課時

一、學習準備

1.讓學生觀察星空,找一找北斗星、北極星、銀河等。

2.讀一讀有關星空的叢書,瞭解一些有關星星的傳說,蒐集一些有關資料和圖片。

二、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的學習準備及完成作業情況等。

三、活動程序

1.小組交流有關星空的資料。

2.小組報選代表準備在班級彙報。

3.小組代表逐一彙報。介紹的內容包括資料的出處、內容、自己的感想和體會,也可以接受同學的提問。

4.評出最佳資料蒐集員、最佳發言者。

第四課時

一、習作指導

1.說一說:參加“漫談星空”活動,你又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還聽到了哪些美麗動人的故事?

2.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應該選擇哪些資料?

3.討論:開頭可寫些什麼?怎麼結尾?

二、習作練習

1.將發言的內容,整理成一篇發言稿,題目自擬。

2.學生修改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謄寫作文。

四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口語交際,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在口語交際中合作和交往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在口語交際中合作和交往的能力。

課前準備

1.事先佈置學生去實地觀察校園一處景物,提出觀察的基本要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我們的祖國山水秀麗,美麗的自然風光無處不在,遠在天邊的天山草原,聖潔的雪山、湛藍的天空、雪白的羊羣、碧綠無垠的草原是那樣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邊的長江平湖,森林公園、鄉村田園同樣讓人留戀往返……美就在我們的身邊,春天來了,我們一起去春遊好嗎?今天我們就要商量商量,怎樣才能快樂、安全、有意義地春遊。

二、讀題,明白要求。

1.自讀課題,弄清說話的主題是什麼。(春遊計劃)

2.圍繞這個中心,要說清楚哪幾個要點呢?

(1)時間、地點。

(2)準備工作。

(3)開展的活動。

3.除了書上提到的這幾個方面,你覺得還有必要說清楚什麼。(自由補充)

三、分組討論,填寫表格。

1.交代討論要求:採用小組討論的方法,制定春遊的方案。

2.在討論過程中要有與夥伴之間共同合作的精神,並能在討論中提出自己的建議,虛心傾聽別人的意見。

3.每一小組最後形成一致的意見。

4.小組可以自由組合。

5.小組內的成員要注意分工,如誰來主持,誰來負責記錄,誰負責彙報等。

6.分組討論,填寫表格。

春遊活動計劃表

時間

地點

活動內容

準備工作

分工

其他

四、彙報交流,形成方案。

1.各小組彙報,暢所欲言。

2.各小組評議,取長補短。

要求學生虛心聽取各小組的彙報,並進行比較,推薦時要說出充分的理由,這是一個交際的場合。教師應針對學生交際時的語言是否規範、說得是否清楚加以點評。

3.最後,由班長綜合大家意見,制定出一個春遊方案。

學生自由說打算。

教師參與小組活動,對學困生給予指導幫助。

四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悟愛因斯坦平凡而偉大的品格和關愛孩子、樂於與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教學重點

通過讓學生自主閱讀,使學生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加深對課文內涵的理理解。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來體會愛因斯坦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想成爲成功人士嗎?那麼,請記住這條祕訣吧!(出示名言: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途徑和方法+不說空話)

(學生齊讀名言)

2、知道這句名言出自哪位名人之口嗎?

生:這是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名言。

(板書:愛因斯坦)

3、能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你所瞭解的愛因斯坦嗎?

4、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有關他的文章。

(板書完整課題:愛因斯坦與小女孩)

(齊讀課題)

5、看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嗎?

(師在課題處適時打上大小不同的?)

過渡:就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來讀讀課文,找找答案吧!

“揭示課題”這一環節對整堂課的教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爲“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針對學生好勝的心理,由“揭示成功祕訣”的“名言”引出“名人”——愛因斯坦,讓學生介紹一下愛因斯坦,對其有個大概的瞭解,初步奠定情感基礎。第二步讓學生在“無疑處生疑”,在你問他問大家問的熱烈氛圍中進入到課文的情境中,意在激發學生主動去探求知識的慾望,吸引着學生非讀下去不可。

二、檢查朗讀情況,反饋自讀效果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師巡視。)

2、誰願意讀給大家聽?願意讀哪部分就讀哪部分,我們其他同學可以來當小評委。

(指名分節朗讀課文,相機正音再讀)

3、請我們的小評委們作一番評議吧!當然,可以是值得發揚之處,也可以指出欠缺地方。

4、 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大家可自由發表觀點。

(學生針對課題疑問交流初讀感受,擦去相應的?)

5、請大家速讀課文,找出愛因斯坦與小女孩三次交往的起止。

6、(生速讀課文找出有關段落,交流三次交往的起止)

[“初讀”階段留足讀書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書,紮紮實實抓好“初讀”,完完全全讓學生“自讀”,使閱讀教學的過程真正變成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課堂上呈現了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狀態,學生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主體。]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繫上下文,整體把握課文

1、請大家再讀讀每次相遇的第一句話及最後一部分的第一句話,相信聰明的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的。

(出示四句話:①1940年的一個下午,一個12歲的小姑娘邊走邊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來的一個老人。②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③第三天下午,愛因斯坦在路邊等待放學回家的小姑娘。④從此,小姑娘每天放學回家,都要到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2、學生交流發現(要點:a、第一段是說小女孩“撞”上了一個老人;第二段寫女孩又“遇”上了那位老人;第三段寫愛因斯坦在路邊“等待”小女孩。 b、 這四句話有時間先後的順序:一個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從此……)

3、你很會動腦筋。還有不同的體會嗎?

生:第一次是小女孩無意撞上愛因斯坦的;第二次是小女孩主動向他問好的;第三次是愛因斯坦專門邀請小女孩去作客的;第四次說小女孩每次都要到愛因斯坦工作室坐坐。

板書如下(用箭頭表示關係):

(愛因斯坦遇小女孩)

3、 聯繫前三句,最後一段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呢?

(小女孩與愛因斯坦之間由不熟悉,到越來越熟悉)。

a、他們最後熟悉到了什麼程度,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b、你看到了嗎?都看到他倆在做些什麼呀?

[教師用抓住段首主題句聯繫上下文對照閱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揣摩、發現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表達方法,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從整體結構上把握課文,並用“你看到了嗎?都看到他倆在做些什麼嗎?”啓發學生想象,間接地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把握程度。]

二、通過朗讀來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

1、請大家再讀課文,自由選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交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看看能讀出哪些新體會?(學生自找、自讀、自練,準備交流;師來回巡視)

2、交流讀後的體會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交往:愛因斯坦在“冷不丁被小女孩一撞”的情況下,“擡起頭,友好地衝小女孩一笑:‘對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他有着寬容、坦蕩的胸懷。

師:那就請你來爲大家讀一讀這部分吧!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次交往:愛因斯坦作爲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虛心接受小女孩的“教誨”,穿戴得整整齊齊,還在“請”小女孩作客,多麼平易近人啊!我想讀讀這一部分。

(指導生有感情地讀第三次交往的有關句子。)

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二次交往。我最想讀的是“聽了這話,愛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窩裏突然放射出溫柔的目光,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裝束,兩手一攤,肩膀一聳,衝小姑娘做了個鬼臉:‘你說得對,我是不會對付衣服鞋子這類玩意兒,但願你肯教我。’”這一句。(該生有感情地讀這句)

3、(出示句子:聽了這話,愛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窩裏突然放射出溫柔的目光,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裝束,兩手一攤,肩膀一聳,衝小姑娘做了個鬼臉:“你說得對,我是不會對付衣服鞋子這類玩意兒,但願你肯教我。”)

a、讀了這句,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愛因斯坦對小女孩的回答很滿意。

b、他的目光那麼溫柔是因爲聽到了小女孩在說(引導生齊說:“我說也是嗎,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怎麼談得上偉大?”)

(出示句子:“我說也是嗎,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怎麼談得上偉大?”)

c、小女孩認爲(引導生爲反問句換個說法)

生:小女孩是說:“我說也是嗎,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談不上偉大。”

4、對此愛因斯坦感到(生說:很欣慰),因爲他也需要一種平等的交流,他認爲自己碰到了知音。那麼,試想一下,在小女孩的想象中,偉人又該是怎樣的呢?

生: 衣着整潔 知識淵博 完美無缺……

5、而眼前的愛因斯坦的裝束卻是(出示圖片),你能用個詞來形容他嗎?

生:衣衫不整。

6、能結合上文說具體些嗎?

生: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裏,腳下趿拉着一雙臥室裏穿的拖鞋。(出示句子: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裏,腳下趿拉着一雙臥室裏穿的拖鞋。)

7、你能演示一下愛因斯坦當時的言行舉止嗎?

(指名錶演)

8、你認爲他會對付的又是什麼呢?

9、他是怎麼對付的?能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嗎?

[創設和諧寬鬆的“心理安全”環境和無拘無束的“心理自由”環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過程中解決問題。教學目標對所有學生來說是開放的,學生的需要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目標,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讀什麼、怎麼讀,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自己的表達、思考、表演、想象能力。]

三、拓展延伸,豐富課文內涵

1、能說說愛因斯坦對待科學事業的事例嗎?

生:年輕時的愛因斯坦推着兒子的小車在街頭邊走邊思考問題,差點被馬車撞了。

生:在橋頭等一位學生時,愛因斯坦掏出紙進行計算,雨水淋溼了他的衣服也沒有覺察。

生:躺在病牀上,朋友問他最需要什麼?他雙眼閃亮,低聲說:“我現在只希望有幾個小時時間把一些稿子整理好”;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2、是啊!愛因斯坦就是這麼一位惜時如金的人,他幾乎分分秒秒都用來探索自然奧祕。讀到這,你想對老人說些什麼?

生:我想對愛因斯坦說:“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潛心於科學研究事業,你是我們學習上的榜樣。”

生:我想說的是:“愛因斯坦先生,你是那麼平易近人,我們敬仰你!”

生:……

3、多可敬可愛的老人,態度又是那麼的誠懇,讓我們再次來感受一下吧!(齊讀第二次交往部分)

[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在創設實踐情境,讓學生用心傾訴,真情流露,既是心靈的獨白,又是個性的張揚,加深理解和豐富了課文的內涵。]

四、分角色朗讀

1、下面就請大家同桌分角色選讀其中一次相遇。

(同桌分角色讀)

2、哪一桌願意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當評委。

(指名分角色朗讀)

五、小結:我們只讀了一節課,大家就有那麼多的感受和體會,相信通過下一節課的朗讀,定會讀得更好,定會有更多的收穫的。那麼,愛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偉大的人呢?這個問題我們放在下節課討論。

板書設計

2、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衣衫不整\精神憔悴 小姑娘的教誨

愛因斯坦虛心接受 整潔 有精神

(偉大,不拘小節)

四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用學過的方法,自主學習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文章關鍵詞句感受園子裏動植物的靈性與活力,體會作者對園子的喜愛之情及對自由的嚮往。

4、繼續運用批註的方法學習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認寫生字,在朗讀中感受園子裏動植物的靈性與活力。

2、結合生活實際,感受作者對園子的喜愛之情及對自由的嚮往。

課時劃分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實際導入

1、教師:同學們,你們家有花園嗎?都種了些什麼呀?那園子裏會招來哪些小動物呢?

2、這節課我們一起到一個園子裏去看看。(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讀課文,說說“我家的園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要求:(1)讀課文。讀完後想一想:課文寫了哪些事物?它們各有什麼特點?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勾畫出來。

(2)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在不懂的地方打上問號。

(3)把你讀後的感受和體會簡單地批註在課文旁。

3、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4、集體彙報。

(1)梳理難點,如:謊花——瓜果類等植物開的不結果實的花(鼓勵學生通過查工具書解決);句子:“凡是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連大樹都會發響的,叫一叫就是對面的土牆都會回答似的。”(在進一步的學習中聯繫上下文理解。)

(2)理清脈絡。

文章寫了動物、太陽、天空和植物。動物漂亮可愛,太陽大而亮,天空又高又遠,植物自由自在。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再讀課文,讀中悟情

1、你喜歡文中的哪些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說一說爲什麼喜歡它。

例句1: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蜜蜂則嗡嗡地飛着,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圓圓的就像一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抓住顏色、聲音和形態來朗讀。)

例句2:太陽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睜不開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鑽出地面來,亮得蝙蝠不敢從黑暗的地方飛出來。凡是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連大樹都會發響的,叫一叫就是對面的土牆都會回答似的。(前一句是排比句,後一句賦予了大樹、土牆以生命,可聯繫下文的“一切都活了!”來理解作者對園子裏的一切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例句3: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抓住“活了”、“自由”來談自己的體會。)

2、觀看影像,教師配圖朗讀。

3、自由練讀,再次感受園子的自由和美好。

4、師生配合朗讀。教師引讀:“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學生接讀:“倭瓜願意……”

5、再讀喜歡的句子。

四、積累摘抄

選擇自己喜歡的詞句抄一抄。

板書設計

3 我家的園子

美麗 色彩豔麗

生機勃勃 一切都活了

四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①讀、寫並積累本單元與戰爭相關的詞句。

②培養學生的關注新聞的意識。

③培養學生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交際能力。

④通過看圖說話,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發他們痛恨戰爭,同情戰爭中的無辜者的情感,理解人們對和平的呼喚。

⑤突出本組訓練重點,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體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①蒐集與戰爭相關的影視資料。

②蒐集新聞。

第一課時 詞語盤點、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談話導入

同學們,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已經從字裏行間瞭解了戰爭給孩子帶來的苦難,聆聽了他們對和平的呼喚。現在就讓我們再次讀讀那些詞句,更深刻地感受一下吧。

學習“讀讀寫寫”“讀讀記記”

①學生自由讀詞語,注意:讀準字音。

②小組學習:讀詞語,相互正音;交流詞語的意思;交流讀記詞語的方法。

③學生書寫“讀讀寫寫”的詞語。

④教師聽寫詞語。

學習“我的發現”

①學生自由讀這些句子。

②四人小組討論交流:你發現了什麼?

③全班交流:你發現了什麼?這兩組句子中帶點的部分表達了怎樣不同的情感?

④從課內外閱讀材料中找一找類似的句子,談一談自己的理解。

⑤教師小結:

同學們,通過剛纔對這些詞句的學習,我們不僅理解了這些句子,而且還用你那充滿智慧的眼睛去發現,用聰明的大腦去思考,可謂一舉多得!語文王國裏精彩無限,只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你會感受到魅力無處不在,希望你在以後的學習中有更出色的表現。

學習“日積月累”

①自由讀“日積月累”中的成語。注意:讀準字音。

②指名讀成語,集體正音。

③再讀成語,邊讀邊思考這些詞語的意思,並在小組裏講講這個成語的故事。

④學生上臺講成語故事。

⑤總結:流傳千古的成語中,能看到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讓我們多積累些成語,把這裏的成語背下來。

第二、三課時 看圖寫話

觸景生情

①播放殘酷的戰爭錄像,然後定格在書中的那張照片上。

②啓發談話: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深重的,這張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時,被記者拍下來的真實情景。看了剛纔的錄像和這張照片,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真情表達

①提出要求:下面,我們就圍繞這張照片,展開合理的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

②指導觀察和表達

a.整體感知圖中的景和人。說一說:圖上講的是什麼?

b.突出圖中重點“孤獨的孩子”,引導學生去想象:這個小孩爲什麼哭?他的父母在哪裏?當時可能發生了什麼事?這個孩子今後將會怎樣?

c.完整表達,教師鼓勵學生調動已學的知識或課外資料幫助表達,力求說清楚、說完整、說具體。

d.在說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

課外延伸

師:同學們,希望你們通過課文閱讀、看電影電視、聽故事、參觀展覽等活動,瞭解更多的有關戰爭給人類造成災難的事實和英雄人物的事蹟,並講給你的朋友聽。

第四課時 口語交際

提問導入

①同學們,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裏,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新聞的存在。你們平時都是用什麼方式來了解新聞的?

②聽廣播、看電視、讀報紙、上網,這些方便、快捷的途徑,讓我們隨時都能瞭解到國內和國外的新聞,讓地球變得越來越小。作爲“地球村”的村民,我們應該關注國內外發生的事情。

那就讓我們召開一次新聞發佈會吧!

四年級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生字,理解新詞,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思想內涵;

3、知道長城,瞭解長城的'結構。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看圖,,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2、通過感知長城的雄偉高大、堅固,提高學生分析課文和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建造方面取得的成就,進一步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

2、通過感知長城的雄偉高大、堅固,瞭解長城的結構,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和求是精神,培養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雄偉的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任務分析:

⒈、起點能力:學生在學習《長城》之前已經學過了《頤和園》、《趙州橋》這兩篇同樣是描寫文化古蹟的文章。三篇文章在寫法上具有共同點,因而具備了學習這類課文的基本的方法和能力。

⒉、終點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對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徵——長城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瞭解,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能和力量。自主學習的能力得以進一步加強,觀察和思維能力得以進一步提高,創新能力得以進一步發展。

⒊、教學目標類型:目標1屬於陳述性知識學習;目標2、3屬於智能技能學習。

▲課前準備:

師:課件。

生:讓學生收集關於長城的各種圖片和傳說故事。

▲學習者特徵分析:

1、一般特徵:

本課教學對象是大通縣元樹爾小學四年級學生,學生的求知慾強,學習熱情高,對於學習《長城》興趣極濃。但由於學生所處環境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水平相對比較落後,缺少課外讀物,沒有上網收集資料的條件,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較差。

2、學生的入門能力: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和閱讀能力,能通過朗讀課文,並對語文的學習產生了比較濃厚的學習興趣。

3、學習風格:

本課教學設計我是本着以讀爲主,以練爲輔的教學理念進行構思。四年級的學習過程是逐漸從中年級過度到高年級的過程,學生的思維發展迅速,因此,我在設計本課時,採用了以讀貫穿全文,邊學邊練的學習方式有效地鞏固學生對知識的識記深度,通過小組討論、彙報交流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學習中掌握知識點,在課堂上攻破難點。我還着重考慮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積累,通過分析學習本課的知識點,提高讀文賞詞的語文能力,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

▲教學過程:(目標實施過程)(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整體感知

1、板題: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長城》一課。

2、欣賞圖片:學習課文前,我們先來欣賞長城的景觀。(PPT)

3、談感受:欣賞了圖片,你有什麼感想呢?

4、激趣:長城——中華民族的象徵,是中華兒女的驕傲。你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評價一下長城嗎?(學生說)

二、精讀課文,加深認識

(一)齊讀句子

1、讀(PPT: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2、質疑:從哪兒可以看出長城的氣魄雄偉呢?

(二)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1、自由讀1、2自然段,思考問題:從哪兒可以看出長城的氣魄雄偉呢?

2、交流彙報:

(1)長——(PPT)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這是一個(比喻句),把(長城)比作(長龍)。(PPT圖)理解“蜿蜒盤旋”:隨山勢而走向——一萬三千里:這裏運用了(數字說明),山海關在河北省,是長城的起點,嘉峪關在甘肅省,是長城的終點。(PPT)長城經過了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內蒙古、北京、河北等省市,全長一萬三千多裏。

(2)(PPT第一自然段)齊讀:你能讀出這樣磅礴的氣勢嗎?

(3)過渡:遠看長城如長龍,那麼,近看長城,又有什麼特點呢?

(4)高大堅固——建築材料:巨大的條石、城磚築成——寬:五、六匹馬可以並行——高大:兩米多高的垛子——堅固:城臺(屯兵和傳遞信息)、垛子、瞭望口、射口

3、小結:學習了1、2自然段,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自由發言)

4、齊讀:把這種雄偉的氣勢讀出來。

(三)烘托高潮,體會情感

1、過渡: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作者浮想聯翩,誰來讀讀第3自然段(指名讀)。

2、作者想到了什麼?(勞動人民)

3、(PPT)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1)此句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承上啓下

(2)找出句子中的動詞:站、踏、扶——說明作者已經身臨其境到了長城。

(3)站在長城上,想起了(勞動人民),此時此刻,作者內心充滿了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

(4)小結:對啊,作者被長城的雄偉氣魄震撼了,民族自豪感與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4、(1)問:在沒有火車汽車、起重機的情況下,勞動人民是怎樣搬運材料修建長城的?——(一步一步地擡上陡峭的山嶺)

(2)這可是兩三千斤重的巨大條石呀,勞動人民是那麼的艱辛呀。

(3)請讀句子:(PPT)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4)思考、交流:(PPT)

“多少”表示(無數)。

勞動人民爲了修建長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

“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突出了(長城之長)。

“才”在這裏表示長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

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無限讚歎)之情。

(5)小結:在如此落後的條件下,勞動人民卻能修建出這氣魄雄偉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長城,你想對勞動人民說什麼呢?(自由發言)

(6)讓我們鬧喊對勞動人民的敬意,再讀讀這句話。(齊讀)

(四)整體把握課文,昇華認識

1、爲什麼說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蹟?(自由發言)在當時極其落後的條件下,勞動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完成這工程浩大,氣魄雄偉的長城,怎能不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呢?

2、請大家一起讀這句話。

(PPT)——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三、總結板書:

氣魄雄偉的長城是勞動人民的血汗與智慧的結晶,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這真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呀。

四、課外拓展:

1、蒐集一些有關長城的故事、傳說和圖片資料,進行交流。

2、蒐集我國的文化遺產資料,瞭解我國偉大的文化遺產,豐富自己的知識。

▲實踐後的反思:

整節課下來,覺得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對於課文的激情得到了比較充分的調動。

遠看長城引導學生體會長城的氣魄雄偉,我是從長城的長和姿態兩個部分入手,運用課件展示長城的圖片,這個環節的教學真正讓學生體會到了長城就像一條氣魄雄偉的長龍,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到了近看長城一部分,我設計了課件從長城條石的大,長城的寬,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的雄偉壯觀去感受長城氣魄雄偉,在瞭解長城的構造特點的同時讓學生畫、說出來,加深了印象。使學生深刻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學生的體會真實、深切。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長城爲什麼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這是重難點時,採用競賽形式,學生分組討論的方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四年級語文教案8

  第一課時

學習要點:

有趣的漢字、詞語超市、寫字板、閱讀欣賞

教學程序:

一、有趣的漢字:瞭解漢字的一字多音。

1.學生讀一讀各組詞,注意同一個字的不同讀音。

2.查找工具書,瞭解多音字在詞語中的意思。

3.積累帶有多音字的詞語。

二、詞語超市。

1.學生讀一讀與“勇氣與正義”有關的成語。

2.拓展: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成語?

三、寫字板。

1.學生髮現寫字板中六個字的結構特點及寫的時候應該重點留意的筆畫。

2.學生彙報發現所得。

3.學生寫字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4.同桌互評寫字情況。

四、閱讀欣賞:《兒童和平條約》。

1.學生自學短文,瞭解短文的內容。

2.學生通過工具書、聯繫上下文等方式瞭解難字詞的意思。

3.學生交流閱讀體驗。

4.寫一寫自己最深的感觸。

5.完成詞語庫的積累。

  第二課時

學習要點:

語文生活(關注世界兒童)

學習程序:

一、提前佈置。

學生準備:分組蒐集反映世界兒童生活和命運的文字、視聽資料。

二、主題班會或出板報。

1.分組推選口頭或書面彙報的學生,完成任務。

2.其他同學可以提問質疑,展開互動。

三、活動小結,佈置習作。

  第三課時

學習要點:

語文生活(習作寫信)

學習程序:

一、明確習作要求:

1.回顧活動過程。

2.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3.把活動過程和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二、學生習作。

教師巡視學生習作情況,隨時評價,並及時指導困難生的習作。

  第四課時

學習要點:

語文生活(講評習作)

  學習程序:

一、引導學生自評

將你的習作讀一讀,重點修改不通順的句子、標點符號,還可以增減一些內容,對文章進行潤色。

二、引導學生互評

同桌之間或者好朋友之間交換習作,互相評價。

互評重點:發現對方習作的優點;幫他提建議,如錯別字、內容方面等。

三、教師點評

1.教師評介本次習作的整體情況。

2.教師以兩三篇不同程度的習作做範本,引導學生共同點評,教師作引導講評。

四年級語文教案9

  一、 學習目標:

1把自己讀過的譯本好書,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介紹給他人;通過互相介紹,瞭解什麼是好書,激發讀整本書,讀好書的興趣。

2自主選擇內容,自由習作,把自己想讀的意思 寫清楚,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聯繫修改自己的作文。

3 讀我的發現,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並交流自己的發現。

4讀背歇後語,積累歇後語,初步瞭解歇後語的作用。

5熟讀趣味故事,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任務的才思敏捷。

  二、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讀一本好書。

2實物投影儀。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 名言導入 :

對於書,我們都不陌生。書,好書,到底會給人帶來什麼呢?在我們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說過讀書的作用。

列寧說:書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爾基說::愛護書籍吧,它是知識的源泉。沒譯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

伏爾泰說: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彷彿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依次讀這本好書的時候,彷彿又和老朋友重逢。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

歌德說:讀譯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別林斯基說: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

今天,我們就來交流一下,自己讀過什麼好書,向大家介紹一本你喜歡的好書。

  二、 自由交談:自己讀過哪些好書。

  三、 介紹一本好書:

1指名介紹一本好書

a請一名同學介紹一本好書。

b徵求大家的意見,想了解哪個同學的哪本書,請那位同學介紹。

2小組開始互相介紹。

3各小組評出都感興趣的一本書,以小組爲單位在全班介紹,小組成員互相補充。

4教師也參與介紹一本好書,在語言上給學生一種規範、引導和點撥。

5根據學生介紹,把好書名字寫在黑板好書看臺裏,鼓勵大家有條件的親自讀一讀這些書。

  四、 再讀名言,能說說通過以前讀書的經歷和今天的交流,你對誰說的話有同感?

小結:名人們說的書,應該都指好書。今天,我們談到的書,應該說也好似好書。這些好書會像營養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靈,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戶一樣打開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和好書交朋友呢?

  五、 生活拓展:

1 請家長爲自己購買一本同學推薦的好書,要把這本書的內容跟家長介紹清楚。

2 在適當的時機,多開展幾次推薦一本好書推薦一種好雜誌的活動,使學生對讀書產生持久的熱情。

  課後反思:

  第二、三課時:

  一、 導入 激情,拓展思路:

1導語 :同學們,我們已經寫了不少作文了,每依次都有內容的要求。有的同學說,要是自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那該多好!今天,就請同學們自由習作,寫自己最想寫的內容。

2讀習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寫什麼。

3全班交流:最想寫什麼?

教師小結:引導學生從內容和體裁兩方面體會習作的自由。如內容,可以寫人,可以寫事,也可以寫景;可以寫事實,也可以寫虛擬、想象中的事。體裁傷害,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話、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詩歌。

  二、 自主習作

  三、 師生評議作文

1 交流自己寫了什麼內容。

2 小組之內交流讀習作,選出大家認爲比較優秀的文章,並說說好在哪。

在讀習作前,小組成員要把文章的特點講一講,以激發聽者的興趣。

3 同學讀自己的習作。根據實際情況,可體現以下特點:內容各異,體裁各異,語言流暢,內容具體。

4 教師推薦一篇有明顯優點也存在問題的文章,引導大家讀、修改。修改後在讀一讀。

  四、 拓展閱讀風格各異的小文

1 導讀:寫作文最好是有感而發,寫自己真實的想法,真正要說的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寫,這樣的作文才會感染人。我們來欣賞一下風格各異的幾篇文章,有的是專家寫的,有的是小學生寫的,相信一定會給你很大啓發。

2 自己讀文章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 日積月累

  一、 複習導入

1 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 聽寫詞語。

3 互相糾錯。

  二、 讀對話,瞭解內容

1 自讀我的發現,想想從小林和小東的談話中,你知道小東有什麼發現?

2 同桌分角色讀,進一步讀好對話。

  三、 談一談,小東有什麼發現

1 談一談小東有什麼發現?

2 誰還有相同的發現?

3 抓主要內容,你還發現有什麼好方法?

學生自由談,肯定學生學習中注意發現總結方法。

  四、 讀課本中的歇後語

1 讀六個歇後語,說說發現了什麼?

2 熟讀歇後語。

3 講解三個典故關羽失荊州王羲之寫字周瑜打黃蓋。如果學生知道,可請學生講一講。

  五、 說說在讀書過程中,關於用歇後語的句子。教師出示幾個帶有歇後語的句子,讓學生體會歇後語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句子形象生動

1 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沒有堅持不懈的努力,張小亞是不會取得這麼好的成績的。

2 他對人瞭解得很深刻,講起某人的特點來,那真是王羲之寫字入木三分。

3 你纔有了一次好成績,看,一大意又落後了。這真是應了那句話: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

  六、 趣味語文

1 自讀二個小故事,讀熟練。

2 你覺得趣在哪?說一說。

3 讀對子,反覆吟誦,感悟趣。

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

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4 拓展作業 :

把書中的故事講給家人聽。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蒐集趣聯妙對故事,在語文活動課上講給老師和同學聽。

  七、 閱讀延伸

課外作業 :讀選讀課文。

四年級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瞭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能力目標:

⑴ 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⑵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3、知識目標:

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記敘,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表現力。

【教學輔助手段】

課件、音樂伴奏帶。

【教學過程】

一、初步談話,理解課題

1、今天,我們一塊兒來學習第1課:觀潮。通過預習,你們知道課文寫的是哪兒的潮嗎?

(錢塘江大潮。)

2、錢塘江在我們祖國的浙江省,遠離我們可愛的家鄉──四川有好幾千裏。如果說四川的峨嵋全國都很有名,那麼浙江的錢塘江大潮就可稱爲“天下奇觀”了。

(板書:天下奇觀)

3、課題中的“觀潮”和“天下奇觀”這詞中,都有一個“觀”字,這兩個“觀”字意思一樣嗎?

(如有不懂,鼓勵學生後回答。)

誰能說說“天下奇觀”的意思?

(生根據理解回答。)

二、檢查預習,反饋交流

昨天,你們回家預習了課文嗎?現在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把課文讀一遍,一邊讀一邊想:

作者先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最後寫了什麼?

(學生自讀課文後回答。)

(板書:潮來前 潮來時 潮過後)

三、觀看錄像,感受情景

1、同學們學得真不錯。你們對錢塘江大潮一定很感興趣吧?想不想去看看呢?

2、別遺憾,老師有有關大潮的圖象,想不想看?

3、我們就一塊兒來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一下這一天下奇觀。

四、突破重點,指導朗讀

1、剛纔錄像裏大潮的景象,咱們課文裏也有,在哪兒呀?

(課文3、4自然段。)

2、自己讀讀3、4自然段,你覺得那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你特別喜歡的,就努力地把它讀得精彩些,待會兒讀給大家聽。

(生自由讀。)

3、請生談談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說說從中體會到了什麼並適時指導朗讀:

⑴ “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抓“閃雷滾動”這詞來體會:可讓學生模擬雷響時“轟隆隆”的聲音。)

課文中用這個詞語來形容潮水的聲音,用得多形象啊!我們一塊兒來讀讀這個句子。

(學生齊讀。)

讀得真好,再來一遍,閉上眼睛,想象一下。

(學生閉眼齊背。)

⑵ “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羣又沸騰起來。”

看到那條白線,人們怎麼沸騰的?咱們來演演看,好嗎?

(生表演。)

剛纔這場面還可以用一個詞形容,就在這個自然段裏。

(生答:人聲鼎沸。)

讓我們一塊兒來讀出這種沸騰的感覺來,好嗎?

(生齊讀。)

⑶ “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心情激動:指名讀→齊讀。)

⑷ “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

(十分壯觀:分組比賽讀。)

⑸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喜歡這句的舉手。

(生舉手。)

老師也特別喜歡這個句子。多精彩的語句呀!不過,要把它讀好還真不容易。你們在下邊也再準備一遍,待會兒我們來比賽,看誰把這種雄偉的氣勢給讀出來了。

(指名學生個別賽讀,教師加以鼓勵,並與學生一起爲朗讀進步者、優秀者鼓掌。)

你們讀得真不錯,能讓老師試試嗎?

(師讀。)

該你們了,能讓我再一次爲你們喝彩嗎?

(學生有感情地齊讀。)

4、願意把3、4自然段連起來讀讀嗎?

(生齊讀。)

這些語句寫得多精彩!正如課文提示中所說,作者把錢塘江的大潮寫得雄偉壯觀,有聲有色,使人如身臨其境。

五、聽聽讀讀,體會順序

1、剛纔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下面,我們就先來做一個聽的練習。

聽老師讀這段話(出示),看誰本事大,能聽清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把這四處的描寫給連接起來的。待會兒,請你把聽到的詞語寫下來。

師讀生聽:

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大多高的白色城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生動筆在練習紙上填寫:

( ),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 ),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教師用投影打出一位學生的作業,集體反饋校對。)

發現沒有,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描寫潮水的?

(生回答:從遠到近。)

是啊!作者由遠及近地觀察,隨着位置的轉變和時間的推移來描寫潮水的變化。來,老師和你們一塊兒讀讀這段話,再來體會一下。

(師生齊讀這段話。)

現在,我只留下括號中的詞語,你還能說出剛纔那段話嗎?

(學生自由準備背誦。)

讓我們配着錄像,帶着對錢塘江大潮的無限讚歎之情來背誦這些描寫潮水的精彩語句。

(生有感情地看錄像背誦。)

背誦得多有感情啊!我們彷彿親自站在錢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浪頭(越來越高),氣勢(越來越大)。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爲(天下奇觀)!我們爲之自豪,爲之(驕傲)!

六、創設情境,運用語句

1、今天,我們學習的兩個自然段裏,詞語非常豐富,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積累起來?

聽老師說詞語的意思,看誰的反應快,老師語音剛落,就能很快地站起來說出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

(學生準備。)

⑴ 形容人的說話聲,喊叫聲,歡呼聲,如鍋中之水,一片沸騰。

(──人聲鼎沸。)

⑵ 風和浪都很平靜。

(──風平浪靜。)

⑶ 形容水面遼闊,遠處和天似乎連接在一起。

(──水天相接。)

⑷ 形容同時出發,同時前進。

(──齊頭並進。)

⑸ 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來,地也裂開來,形容聲音很響很響。

(──山崩地裂。)

⑹ 形容氣勢很大。

(──浩浩蕩蕩。)

2、誰願意當小老師,帶着大家把這些詞語讀一遍?

(一生領讀,其餘各生跟讀。)

3、看得出,同學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還挺注意詞語的積累,不過,會不會用了 呢?咱們來自我檢驗一下,老師這兒有一段話,可是不完整,你們能不能在括號中用上今天學到的詞語,使這段話表達得清楚通順呢?師出示一段話:

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 )。可潮來時,卻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潮水聲猶如( ),海堤上儘管( ),但竟聽不出他們在說些什麼。漸漸的,潮過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學生分四人一小組討論,然後選派一代表發言。)

(對於學生的發言師生共同評價,還可引導學生在同一個括號內運用不同的詞語。)

每個人再練習說這段話。

(學生自由說這段話,進行鞏固。)

七、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如臨其境,觀賞了被稱爲“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我們通過有感情的朗讀,理解並積累了好些語句,還學着用了用。你們學得真棒,那作者爲什麼還要寫潮來前、潮過後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板書設計】

觀 潮

潮來前

一條白線

錢塘江大潮 潮來時 橫貫江面 天下奇觀

白色城牆

白色戰馬

潮過後

四年級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學習運用抓住重點詞體會課文內容的方法,瞭解壁虎的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學生愛科學的興趣。

3、揣摩作者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瞭解課文介紹的壁虎的有關知識,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

課時劃分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根據掛圖簡介壁虎,交流課前查閱的資料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壁虎的常識性課文,請用一句話把你眼中的壁虎向大家介紹一下。

2、請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在預習過程中搜集到的資料。

3、好,我們今天進一步學習有關壁虎的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讀準字音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2、抽生讀課文,注意準確、流利。

三、再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自讀自悟:課文介紹了壁虎的哪些特點?可分爲幾個部分?

2、小組討論,交流,師巡視指導。

3、派代表彙報學習結果。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文,瞭解特點

你對課文的哪部分感興趣?可自由組成學習小組選擇其中一個部分展開學習,注意用上以前我們學過的學習方法。

1、複習學習方法:如“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抓重點詞句法”、“反覆朗讀,讀悟結合法”等。

2、自選學法自由組合合作學習。

二、彙報交流,深入理解

1.從壁虎的外形,你體會到了什麼?

2.從哪些地方你體會到了壁虎確實是名副其實的虎將?

(1)捕捉蚊子、蒼蠅、飛蛾。抓住描寫壁虎動作的詞,如“伸長”、“躍起”、“張開”、“吐出”等分析體會。

(2)捕食蠍子。抓住“面無懼色”、“毫不在乎”、“大發虎威”、“縱身一躍”等詞進行體會。

(3)用同樣的方法體會壁虎胃口很大、能飛檐走壁、巧妙避敵、喜歡清靜、機警的特點。

3.可藉助多媒體教學,重點理解第六段。

(1)讀讀畫畫: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橫線勾出來。

(2)可藉助媒體演示體會壁虎是怎樣“丟卒保帥”的。

(3)多種形式讀,體會壁虎的機靈可愛。

4.藉助多媒體教學,體會壁虎冬眠的情景,說說哪些動物也像壁虎一樣冬眠。

5.總結交流、讀寫結合。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說說壁虎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留心觀察、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方法。

(3)讀寫結合:運用本課所學方法,觀察、描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板書設計

吞食蟲子

捕食蠍子 名副其實的虎將

胃口大

10 飛檐走壁的虎將 飛檐走壁

巧妙避敵 大自然的神奇

靜靜冬眠

四年級語文教案12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第4——6自然段,能回答課後1(2)(3)兩個問題,能給課文分段。

2、能用“隱隱約約”造句。

3、掌握背誦的方法。

4、能有感情朗讀課文,煥發民族自豪感。

  學習重點:目標1

  學習難點:目標2

  教學過程:

  一、師生共同制定目標。

1、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1、2、3自然段,掌握了課文的生字詞的讀音,理解了課後的第①個問題,用“聳立”造了句,練習背誦了第二自然段。這一節我們繼續把剩下的4——6自然段學完,請同學們看看課後要求,想想還有哪些任務需要完成的。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引導歸納。)

2、出示目標樹,並板貼。

⑴能回答問題,能給課文分段。

⑵能用“隱隱約約”造句。

⑶掌握背誦的方法。

⑷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前提測評

哪位同學還記得我們用什麼方法學懂第二、三自然段。板貼在目標樹的樹根部:學習方法:⑴明地點。⑵看景色。⑶理解欣賞。

  三、導學達標

  (一)用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的方法學習第四自然段。

1、聽課文錄音。

練習:①用“——”畫出地點變換的句子。

②用“~~”畫出登上石壽山,眼前呈現怎樣的景色的句子。

2、學生回答,師生共同訂正,並板書:

宮牆、昆明湖、城樓和白塔。

3、出示句子,並理解欣賞。

“蔥鬱的樹叢,掩映着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

指名讀。

出示從萬壽山上看到的景色的視頻、圖片。

體會顏色美:A、蔥鬱的樹叢是什麼顏色?(一片綠色)

B、一片綠色中出現了什麼顏色?(黃色、綠色、硃紅色)

體會形態美:A、掩映是什麼意思?

B、掩映一互相遮掩、互相襯托。

C、指導看圖:什麼和什麼相互掩映?

指導朗讀。要求掌握好:掩映、黃的、綠的、硃紅的這幾個詞的語速和語調,把綠樹與宮殿互相遮掩相互襯托的顏色美、形態美讀出來。

4、出示“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指點名讀。

出示昆明湖的視頻、圖片。

把昆明湖比作什麼?(把昆明湖比作一面鏡子、一塊碧玉)這兩個比喻寫了昆明湖什麼特點?句子中哪兩個詞概括了這兩個特點?(靜、綠)

“滑”是什麼意思?(——在光溜溜的表面上溜動)

爲什麼課文寫遊船,畫舫在湖面上前進,用“滑”而不用“劃”?滑——遊船、畫舫輕輕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過,使湖面保持平靜。劃——用力揮槳使船前進,水漾起波紋,打破了昆明湖的平靜。

指導朗讀:要求讀得舒緩,讓人感到昆明湖的靜。

出示: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裏的白塔。

遠眺是什麼意思?(遠眺——往遠處看的意思。)

隱隱約約是什麼意思?(隱隱約約——看得不太清楚。)

“隱隱約約”和“遠眺”有什麼關係?

隱隱約約與遠眺有因果關係。因爲遠眺,所以遠處的景物只能看得隱隱約約,作者用詞注意前後的照應,用詞是多麼準確啊!

齊讀句子。

  (二)學習第五自然段

導入:從萬壽山下來,作者又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帶着這些問題,我們一起學習第五自然段。

出示練習:

用“”畫出作者遊覽地點變換的句子。

昆明湖上主要有、、等景物。

十七孔橋是什麼樣的?請用“~~”畫出有關句子。

自由朗讀,同位討論共同完成練習。

提問檢查:①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板書:昆明湖、長堤、小島,十七孔橋。

出示句子: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獅子。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也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齊讀

出示投影十七孔橋的視頻、圖片。

這個句子介紹了十七孔橋的什麼特點?

(橋洞多、石柱多、獅子多)

思想教育:這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指導朗讀:讀出民族自豪感。板貼:民族自豪感。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齊讀

這一段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

(總結全文,與開頭照應)

充分利用板書,總結全文,給全文分段。

全文有幾個自然段?

每個自然段寫什麼?

作者主要遊覽了幾處地方,哪些自然段是介紹同一地方的景物?

課文應分幾自然段,怎樣分段?請同學們按作者的遊覽順序用“‖”給課文分段。

要求:先獨立思考,再四小組討論。

師生共同板書訂正:1————一段

2————二段

3————三段

4、5———四段

6————五段

  四、達標測評

  (一)用“隱隱約約”造句。

1、理解詞語:隱隱約約——看得不太清楚。

2、齊讀課文例句。

3、補充句子完整。

①我站在白雲山向西遠眺,隱隱約約可以看。

②初冬的早晨,晨霧迷漫,我走在上學的路上,隱隱約約。

③夜幕降臨,萬家燈火,我站在陽臺上,隱隱約約看見。

④清晨,我走在林間的小路上,隱隱約約聽到樹叢中。

4、小結哪幾種情況下用“隱隱約約”一詞。

看遠處的景物。

煙霧影響視線。

光線不足的情況下。

從遠處傳來的聲音或傳來的聲音很微弱。

5、口頭造句。

  (二)指導背誦方法。

我們用什麼方法背誦第二自然段?

板貼在目標樹根部分:理清順序,分層記憶。

小學四年級語文《頤和園》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第四自然段有幾句話,可分層進行記憶。

根據回答歸納,第四自然段有五句話,可分四層記憶:

第1句:交待地點,總概括。

第2句:向下望。

第3、4句:向前望。

第5句:向東遠眺。

自由分層練習背誦。

  五、小結學習情況,佈置作業。

在造句本上,用“隱隱約約“造句。

背誦課文第四自然段。

  附全文板書:

10、頤和園

長廊:長、美、奇、

佛香閣、排雲殿

萬壽山

宮牆、昆明湖、城樓和白塔

昆明湖:長堤、小島、十七孔橋。

四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3.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導入

同學們,在自然界中有一種動物與春天有着密切的關係,它總是早早地向人們報告春天的訊息,知道它是誰嗎?

對,它就是燕子。請同學們看圖,(出示燕子投影片或圖片)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的主角。(板書:1.燕子)

2.教師範讀課文。

二、檢查預習

1.讀生字組詞,注意讀準字音。

2.選擇正確的讀音。

3.組詞。

俊( ) 俏( ) 攏( ) 拂( ) 倦( )

峻( ) 悄( ) 籠( ) 佛( ) 卷( )

駿( ) 稍( ) 壟( ) 沸( ) 圈( )

符( ) 譜( ) 沾( ) 添( ) 奏( )

附( ) 普( ) 粘( ) 填( ) 湊( )

4.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5.說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反義詞

近義詞:

俊俏 —(俏麗) 聚攏 —(聚集)

生機 —(生氣) 掠過 —(拂過)

反義詞:

偶爾 —(經常) 增添 —(減少)

俊俏 —(醜陋) 機靈 —(死板)

三、初讀課文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說說每一自然段都寫了什麼。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朗讀課文。

3.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四、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朗讀課文,想一想燕子是什麼樣子的,它飛行時有什麼特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找出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燕子的,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

2.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

3.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摘抄積累句子。

教學過程

一、指導看圖,引入新課。

1.圖上畫的是什麼季節?

2.按一定順序(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從左到右、從右到左、由遠到近、由近到遠)說說圖上哪些景物突出了春天的特色?

3.圖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麼?畫了哪些燕子?小燕子在圖中起什麼作用?

學生充分討論之後,再讓學生把這幾個問題連起來說一說。鼓勵學生把自己從圖中感知到的內容和從自然界中觀察到的景色聯繫起來描述,使學生在腦海中對春天美景和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形成比較完整的印象。

在認真觀察圖畫的基礎上,請同學們小聲讀書,促使學生初步瞭解課文是以燕子爲線索進行記敘的,具體是按照燕子的外形、燕子從哪裏來、燕子的飛行特點和燕子停歇的順序來觀察和描寫燕子的。

二、學習第二段。

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在春天裏從南方飛來了,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

請一位同學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些最能體現春天特色的景物。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把主要詞語畫下來。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雨 風 柳 草 葉 花)

請同學們齊讀第二段,體會春天的景色之美。

出示小黑板或在投影上打出這樣一段話:“才下過幾陣雨。風吹拂着柳絲。草、葉、花聚攏來,形成了春天。”請同學們將課文上寫的和小黑板上的內容相比較,討論哪句話寫得更好。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兩句話對比着朗讀,促使學生自己分辨。教師也可以通過幾個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比如:用教鞭指着小黑板上的雨、風、柳絲、草、葉、花等,提問什麼樣的雨、什麼樣的風、什麼樣的柔柳、什麼樣的花和草等。學生很快就能明白課文寫出了這些景物的色彩、姿態、數量,非常生動形象。而小黑板上的內容就顯得很乾巴巴的了。

“雨”前面加上“細”而且是“濛濛細雨”,這樣就寫出了春雨的特點,比單純的“雨”要好得多。其它的景物都可以通過增加附加成分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

小草兒,綠葉兒,各種美麗的花兒,都一起趕到春天裏來了。課文中用了一個什麼比喻句呢?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把它們比作像“趕集”一樣聚攏來。這樣寫突出了春天樹木茂盛,花草芬芳,充滿了生機。)

(板書:趕集)

在這百花爭豔的季節裏,小燕子也趕來了,爲什麼說“爲春天增添了生趣”呢?

指導學生理解“生趣”一詞,很有生氣,很有情趣。因爲春天本身已經很有生趣,很招人喜愛了,現在小燕子又飛來了,使得春天更有生趣,所以說是“增添了生趣”。

(板書:生趣)

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練習背誦。同學們可以把這段話分成四個層次來背誦:第一句寫季節、細雨;第二句寫微風吹拂着柔柳;第三句寫草、葉、花;第四句寫燕子。

教師小結第二段:燕子在春天裏飛來了,爲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小燕子爲春天增添了什麼樣的生趣呢?我們繼續學習第三段。

三、學習第三段。

認真看書上是怎樣寫的,然後用最少的字概括燕子飛行的特點。

(快、美)

課文中哪些詞寫出了燕子是怎樣飛行的。

找同學回答,教師抓住重點詞板書。

(板書:掠、叫、飛、橫掠、沾)

填空,練習背誦,並用彩筆畫出哪些詞表現了燕子飛得快、飛得美。體會這些自由飛翔的美麗的小燕子爲湖光山色增添的情趣。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 )過,唧唧地( )着,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 )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 )過湖面,尾尖偶爾( )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 )開去。

五、學習第四段。

上一段描寫了燕子飛行的美,實際上燕子停歇時同樣很美。請同學們觀察停在電線上的燕子,這個情景像什麼?(出示相關圖片)

提示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觀察,用書上的話來回答問題。

(這多麼像正待演奏的曲譜啊。“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讚歌。”)

爲什麼說“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這個“落”字用“停”來代替好不好?

(不好。因爲“落”字把燕子從高處到低處,伶俐輕巧的動作形象地表現出來了。)

(板書:落)

教師指導學生體會爲什麼要把電線描寫成“幾痕細線”“像五線譜”,把小燕子比作“音符”?使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幅畫,然後讓學生談對“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讚歌”的理解,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藍天作襯,電線作譜,小燕子是跳動的音符,從而感受自然之美,春天之美。

(板書:幾痕 五線譜 音符 讚歌)

齊讀第四段,試着背誦。

六、總結全文,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

這篇課文從燕子的外形寫到燕子在春天裏飛來,從燕子飛行的美,動態美;寫到燕子停歇的美,靜態美。春天因爲有了燕子才更美麗,也更有生趣,使人們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機,充滿活力。課文的字裏行間都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板書:動態美 靜態美)

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板書背誦課文。

這篇課文文字優美,內容生動形象,感情色彩濃厚。教學時要不斷地指導朗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在此基礎上背誦課文,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附:板書設計

四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認識詞中的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詞。

3.體會詩詞所表現的內容、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體會詩詞所表現的內容、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讀詩,走進詞的美

我們隨着詩人那優美而凝練的詩句一路從“接天連夜無窮碧”的夏,“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秋,走進了銀裝素裹的冬,細雨霏霏的春。今天這節課,我們將流連於江南美麗的春景,在張志和的《漁歌子》中觀景、悟情。

二、讀詞,讀出詞的韻

1、板書:張志和。張志和是唐代的詞人,16歲就因才華出衆而深得皇帝的賞識,賜名張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

2、今天我們就將學習他寫的一首詞。板書:漁歌子。指名讀。漁歌子和如夢令一樣,都是詞牌名,是古人用來表示音樂的節拍和旋律,有一定的節奏和韻腳。所以這裏的“子”不能讀輕聲。再讀“漁歌子”。

3、同學們,請你拿好的書本,認認真真地讀讀這首詞。老師要求每個同學最少讀三遍,第一遍,要讀得一字不錯,第二遍,要讀得字正腔圓、有板有眼,第三遍,如果能讀出點兒詞的韻味來,那你很了不起。

4、檢查初讀效果。(指名讀詞,齊讀。)

A“鱖”注意讀法和寫法。

B箬笠、蓑衣見過嗎?你知道箬笠是用什麼編的?(竹子)所以,是(竹字頭)。“蓑衣”是用草編的,所以是(草字頭),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常用的避雨工具。(圖片)

三、想象,品出詞中畫

1、張志和不僅詞寫的美,畫也畫得好。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就這樣誇他:酒酣興起,或擊鼓,或吹笛,舞筆飛墨。詞中有畫,畫中有詞。請你閉上眼睛,用心感受這詞中畫。

2、交流畫面。你聽出來了嗎?這首詞中還藏了一幅美麗的畫呢。你在這畫裏看到了什麼?

(西塞山、白鷺,鱖魚,箬笠,蓑衣,斜風細雨、桃花流水)

白鷺飛:快讀,帶勁地飛,慢讀,悠閒地飛,快活地飛。快活的白鷺成羣地起飛了,咱們一起讀……青山、白鷺,一動一靜,這是一幅多麼明麗、和諧的畫面。

鱖魚肥:一個“肥”字道出了正是垂釣好時光。桃花紅、溪水藍,鱖魚跳,這是一幅多麼豔麗、生動的畫面!

斜風細雨:江南的春色,必定少不了“斜風細雨”,它帶給你怎樣的感覺?一個“斜”字,寫出了春風的柔,春雨的細,如此美景,怎麼不令人陶醉,怎麼不令景中之人流連忘返。

如果說,這就是張志和筆下的那一幅畫卷,我們應該怎樣把這些景物添在這幅畫卷中呢?

3、描繪畫面。

這山、這水、還有這雨中桃花,箬笠蓑衣,構成了一幅濛濛煙雨中的山水畫。同學們,當我們揮舞畫筆,你準備給這些畫面圖上怎樣的色彩?

綠: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青箬笠,綠蓑衣:我們生活中所見的箬笠、蓑衣都是棕色的,爲什麼在張志和的筆下卻是青色的、綠色的?難道是他錯了嗎?

這青山、綠水,這一篇綠意盎然,讓我們想起了王安石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

4、想象寫話。

張志和的《漁歌子》給我們呈現出來的這幅畫面中,不僅有景物,還有聲音,你聽——(流水、鳥鳴)

甚至我們還能聞到春天的氣息,你能聞到嗎?(春天泥土的氣息,雨絲拂過臉頰的氣息。)

就讓我們再一次走進《漁歌子》裏的春天,到詞中去聞一聞,用心去讀一讀吧——配樂

5、拓展積累。

(1)這桃花,這流水,不就是——細雨桃花水,輕鷗逆浪飛嗎?來,咱們對讀,你讀畫面,我讀詩句。(師生、男女對讀)

(2)這斜風,不就是“吹面不寒楊柳風嗎”?出示句子,學生齊讀。這不正是“斜風細雨不須歸”嘛!

(3)這細雨,也正是——出示句子,學生齊讀。

(4)此景此情,讓我們情不自禁地吟起——一曲《漁歌子》,學生讀詞。

6、走進獨釣者。

這情、這景,讓我們沉醉其中。我們似乎還忘了什麼呢?是畫中的人。青箬笠,綠蓑衣,只留給我們一個背影,此時,你一定看到了他的神情了,是怎樣的?(悠閒、從容、自在、快樂)

是啊,青箬笠,綠蓑衣,藏着是一份悠閒和自在。來,讓我們靜靜地站在岸邊,任清風撫面,任細雨飄灑,任空氣的芬芳撲鼻而來,吟起這一首《漁歌子》——

四、拓展,品出“釣”中情。

1、走進詞人。

就是這樣一首《漁歌子》,詞中有畫,詞中含情。張志和自稱是“煙波釣徒”。流連於青山綠水之間,所以,他才能深情地寫下《漁歌子》,讀——

可是張志和的哥哥張鬆齡怕弟弟流連忘返,隱居不再回家,就作了一首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其中有兩句是這樣的,你知道哥哥在勸弟弟什麼?(這是在勸弟弟早日回家啊)

2、和詞悟情。

現在,老師來當哥哥,你們就是張志和。我用哥哥的詞來勸,你們就用弟弟的詞來答。

一和: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二和:狂風浪起且須還。

三和:且須還哪。

一問:賢弟啊,你爲何不歸?

二問:據說張志和在垂釣時是直鉤垂釣,不放魚餌,你釣到了什麼哪?(美麗的風景,自在的生活。)

你真是一個富有詩意的人啊!這就是張志和一生的追求。(板書:心志平和)

一讀:明白了,世人哪得識深意,此翁取適非取魚!張志和就這樣直鉤垂釣,天天在溪流邊,這溪流就成了他的一面鏡子。他多麼希望自己能遠離世俗的爭鬥,在這樣和諧秀麗的大自然中自由生活——讀

二讀:他是多麼希望人們都能以自己的勤勞,換得這樣一份安寧的生活——讀

三讀:我們恍然大悟,張志和的垂釣,釣來清閒,出世。也只有這樣清閒出世的心,才能寫出這樣的千古絕唱。讓我們再來誦讀。

五、延伸,研究“釣”之蘊。

垂釣,正因爲具有這樣豐富的內涵,所以,歷代古詩就有很多是寫垂釣、漁翁的生活。

出示幾首古詩,學生齊讀。

讓我們記住這位千古詞人——張志和。記住這首千古絕句——《漁歌子》。

四年級語文教案1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正確讀寫並理解5個新詞語。

2、能劃出描寫武士射箭和賣油翁注油動作非常熟練的句子,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補充完整。

3、能正確朗讀課文,能按.課文內容回答有關問題,(舉一個熟能生巧的例子。

4、知道武士的百步穿楊箭術和賣油翁注油滴油不沾的注油本領都源於熟能生巧明白任何一種本領的形成都離不開長期的實踐。

5、能用自然段歸併法給課文分段。

重難點分析及突破方法重點:用自然段歸併的方法給課文分段,明白任何一種本領的形成都離不開長期的實踐。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自學生字,新詞,瞭解課文大意,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說說熟能生巧的意思(熟練了就能產生巧辦法、或能找出竅門。)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給課文分段

1、課文通過哪幾件事來說明熟能生巧這個道理?

2、按人物的事情給課文分段。(指導第三自然段的分法,想一想第三自然段射箭武士的話主要作用是什麼?)

三、交流自學情況。(同前一課時)

重點:字音:翁沾嗖簌

字形:嗖舀重點詞:走街穿巷、沾、嘖嘖稱讚、收拾、情不自禁

四、通讀課文,小組討論試着完成表格(表格見第一頁)第二課時討論,(填寫見教參)五、完成作業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圍繞表格,深讀全文

教學過程

一、圍繞表格,深讀全文

1、射箭武士有什麼本領?武士的箭術很好,從哪裏看出來?(找直接描寫武士箭術高超的句子)在場的人、射箭武士和賣油老翁的態度有什麼不同?

人們:歡呼、喝彩

武士:

賣油老翁:賣油老翁認爲武士的武藝好是因爲什麼?

朗讀:用不同的語氣讀出不同人物的態度。

2、賣油老翁有什麼本領?找出直接描寫賣油老翁技術高超的句子。

在場的人和射箭武士看了態度怎樣?(嘖嘖稱讚、發呆)

賣油老翁對自己的本領態度怎樣?(不沾沾自喜)賣油翁認爲自己能有這個本領是因爲什麼?

(熟能生巧)熟在哪裏?轉身……油穿過……這一段講什麼?(賣油老翁爲人們表演了………)

3、假如讓武士和老翁互換以下,那結果怎樣?

二、朗讀全文。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任何難的本領只要勤學苦練,就會變得很容易)

三、綜合實踐活動:請學生舉一個熟能生巧的例子。

四、完成作業

板書設計:6、熟能生巧

誰有什麼本領羣衆怎麼看武士怎麼看賣油翁怎麼看

射箭武士

賣油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