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上冊《小木偶的故事》評課稿

四年級上冊《小木偶的故事》評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小木偶的故事》評課稿一

四年級上冊《小木偶的故事》評課稿

《小木偶的故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這篇略讀課文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先進老木匠做了一個小木偶,並在小木偶的臉上添了笑嘻嘻的表情,以爲只要會笑,小木偶就會永遠快樂;接着與小木偶在着急、生氣、委屈甚至是痛苦、傷心時總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因而在生活中遇到一系列挫折;最後寫小木偶在女巫的點化下,擁有所有表情。史老師這是一節比較成功的故事表演課,我感覺最成功的有五個方面。

一、藉助表情,理解詞語

課堂開始,“笑嘻嘻、齜牙咧嘴、大吃一驚、火冒三丈、得意洋洋”這些詞語出示在大屏幕上,讓學生讀,然後讓學生上臺利用表情動作來理解詞語,其他同學也忍不住自己做一做跟這些詞相應的表情。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能直觀形象地理解詞語意思,記憶猶新。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講解詞語的意思已顯得多此一舉了。

二、創設情境,分角色表演,品味童話的語言

這是一篇對話較多的課文,老師創設了紅領巾電視臺爲《小木偶劇組》招收小演員的情境,讓學生積極參加表演。並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老師的點撥下,學生積極投入到這個活動中來,老師又把評價的權利交給學生,發揮朗讀的診斷、激勵功能,使學生的朗讀水平在朗讀的評價活動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提高。評價使分角色朗讀更完美,學生也從中感受到童話語言的優美、生動、活潑。

三、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對於理解某些含義深刻的句子,如果結合生活實際去分析,往往會更直接、更容易理解。《小木偶的故事》最後一自然段“老木匠說得對,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隻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是本篇課文中含義最深刻的句子,老師充分指導讀文,讓他們在自由愉快的閱讀中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並聯系實際說明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同學們就舉出了很多的例子。

四、注重實踐運用

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出小木偶的心情之後,設計了一個天表情、心情詞語的填空題,這樣就可以很好地將學生對於課文中人物的理解很好地表達出來,對於同學們來說又是一個檢驗的過程。

五、續編故事,訓練思維

教師要巧妙地利用文本中的留白,給學生營造一個想象和創新的空間,讓學生在空白處放飛思緒,進入“虛靈”的佳境,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感悟。老師在學完課文後,讓學生續編童話,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擴展了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感悟。

建議:

這一節課聽後,有以下想法提出來大家共同探討。

1、各環節之間的過渡銜接還應更加流暢。

2、不要背對着學生說話。

3、續編故事是否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

《小木偶的故事》評課稿二

我們小學的語文教材本身都充滿了文學味,如何在教學中讓學生理解和感悟文本,浸染於濃濃的文學味中。就徐老師的這節課,我認爲有以下特點:

第一,這堂課給我最深的印象是渾然一體,抓住“詞語”這根線緊緊地把教學的各個環節串在一起。這課表情的詞特別多,徐老師安排了讓學生劃詞、讀詞、理解詞、運用詞來達到積累運用的目的。把“板着臉、笑嘻嘻、憤怒、親熱、溫柔、痛苦、傷心、着急、委屈、生氣、齜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憐巴巴、放聲大哭”在屏幕上出示,然後指名讀詞,並在文中圈出來,聯繫上下文想想詞語意思,以邊讀邊做表情動作來理解詞,最後以選詞說話達到運用的目的。這一環節的設計感覺很好,學生因爲有着忽喜忽怒忽悲忽怨各種表情演示,興致高漲,也能比較直觀形象地理解詞語的意思,個別學生對某些詞不理解就猶豫着不知道如何做表情動作,這時他們會左右觀看,從同學的表情中理解自己感到疑惑的詞語。在這樣的教學中,既輕鬆又收效好,老師的解釋已經顯得多餘。

第二,教師對課文未做過多的肢解、瑣碎的分析,還課文的完整性。拎出課文的一個關鍵句:“笑是很重要。不過,要是隻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讓學生讀課文從中找出理由,在體驗小木偶的不幸的同時,學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這篇童話故事所蘊涵的哲理。

第三,文章再生動,畢竟是以文字爲載體。課堂上,讓學生走進角色以主人公的身份感受表演的形式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它不但有利於更深刻地感知課文,而且是培養和發展學生再創造的有效手段。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課本劇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也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等多種能力。學生們通過親自理解、表演,是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深化、再創造的過程。老師讓學生演課本劇,目的是爲了幫助理解課文,但感覺學生還未進入課本,進入情境之中,應該引導學生把自己當做小木偶,以小木偶的身份體驗小木偶的感受,相信學生通過角色體驗、朗讀體驗,會更深入理解童話作品的內容與表現藝術。

這是一篇童話,建議學完課文後,讓學生把原著與課文進行比較,學生肯定對童話的語言和表現形式有進一步地理解,由此及彼,舉一反三,更能促進學生閱讀其他童話。

如何追求語文課的文學味,讓我們的教學富有實效,這是我們所有語文老師要做的也是必須努力去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