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享受《桂林山水》的言語魅力

享受《桂林山水》的言語魅力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享受《桂林山水》的言語魅力

享受《桂林山水》的言語魅力

——《桂林山水》課文教學談

《桂林山水》,這是一篇傳統篇目。文章短小精悍,言辭優美,可謂是一篇寫景的佳作。我們翻開課文,反覆品味其中的一詞一句,讀中慢慢地思索,咀嚼。你必定會因感受到了文本的言語魅力而會心一笑。這便是一種享受,享受充滿靈性的美麗的文字,享受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享受語文的無窮魅力。

一、讀懂“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一句名句,點明瞭桂林是聞名遐邇,令人神往的旅遊勝地。這句話出自一百多年前,清代詩人金武祥之筆下。既然說是“桂林山水”,在“山水”一詞中,“山”在前,“水”在後,可爲什麼在這篇課文中卻先寫“水”,而後寫“山”呢?其實,這是因爲在“山水”一詞中,如果單看“山”字,則是指“山”,單看“水”字,則是指“水”。如果將“山”與“水”結合在一起,“山水”一詞便有三種解釋:(1)山上流下來的水;(2)山和水,泛指有山有水的風景;(3)指山水畫。在“桂林山水甲天下”這一句中,“山水”的意思便是指風景。既然是指風景,無論先說哪一方面,這又有何妨呢?作者先向我們展現了灕江水的靜、清、綠。這恐怕是因爲作者與這水最爲親近,作者坐在木船上,眼前滿是這靜靜的、清清的、綠綠的灕江水。再讀描寫灕江水這一自然段,便不難看出,這一自然段的最後的一句話與第一自然段的“盪漾”一詞緊緊地呼應。讀罷,便會感到段與段之間的聯繫是多麼的緊密。

二、品味“盪漾”與“觀賞”

第一自然段僅有兩句話,第一句話總領全文,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麗之景堪稱天下第一。而第二句話連用了三個動詞,“乘着”、“盪漾”、“觀賞”,自然地就引出了作者對灕江水、桂林山的精彩描寫。而這一句話中的“盪漾”、“觀賞”兩個詞語很值得我們去品味。先品味其“觀賞”,“觀賞”,“觀”則是“觀看”的意思。可作者爲什麼不用“觀看”呢?因爲“觀賞”還有“欣賞”之意。那“觀賞”就是一邊觀看,一邊欣賞。可作者爲什麼不用“欣賞”呢?“欣賞”既可以與“美景”搭配在一起,又可以和“音樂”搭配在一起。用眼睛去享受、領略的,可以說是“欣賞”;用耳朵去享受、領略的,也可以說是“欣賞”。倘若只能用眼睛去享受、領略的,也只能用“觀賞”一詞。這是作者選用“觀賞”一詞的理由之一。那理由之二呢?“觀賞”一詞與“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這一句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因爲只有在觀看、享受美好的事物的時候,纔可以稱得上是“觀賞”。而作者選用“觀賞”的理由之三呢?這便是細細地觀看,慢慢地欣賞,“觀看”既可能是細緻地觀看,又可能是走馬觀花地觀看。而“觀賞”就不同了,有“細細品味”的意思,“觀”起來會更加細緻,一邊觀,一邊享受,一邊領略其中的情趣。這句話中的“盪漾”也表達了這一含義。作者說“盪漾在灕江上”,“盪漾”的意思是一起一伏地動。說得直白點,就是左右輕輕晃動,前行的速度必定是很慢的。由此看來,作者之所以要“盪漾在灕江上”,就是要細細地享受,細細地領略。

把課文捧起來,再讀一讀第一自然段,不難看出“桂林山水甲天下”這一句,與後面三個小分句是呈因果關係的。因爲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我們才乘着木船來這裏;因爲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我們要盪漾在灕江上;因爲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我們要觀賞桂林山水。品讀文字,足見作者用詞的準確與精妙。指導學生學習課文,就是要學習作者如何煉字、煉詞的。品讀文本,從品讀詞語開始。繼而再去品味句子。由詞到句,先讀懂詞語,再讀懂詞與詞之間的聯繫,接着讀懂詞與句的聯繫,最後要讀懂句與句之間的聯繫。這纔可以說,讀懂了段落

三、對話那個“真”字

意思相同的字或詞語,但它們所融入的感情是不一樣的。讀書,不光要理解字、詞的意思,重要的是,還要體會文字背後的濃濃的感情。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運用排比的手法寫出了灕江水的特點。介紹了灕江水三方面的特點,每一個小分句中,都有一個“真”字,“真”與“很”、“非常”、“十分”同意,但作者爲什麼不用“很”、“非常”、“十分”呢?在讀中可以找到答案,一次次地朗讀,這一句,心中自然會感受到作者心中的欣慰,驚訝,讚美,這種情感又是那樣的強烈。讀起來,更覺得這是一種自然的流露,不留一點痕跡,作者內心中真摯的感情融入進了樸素的文字之中。文字,無聲,但能傳情達意。讀文,瞭解它所要表達的意思;讀文,更要體會文字傳遞給你的那份濃濃的情感。

四、咀嚼“靜”、“清”、“綠”

灕江的水“靜”、“清”、“綠”,作者先概括出了灕江水的特點,再把灕江水的特點寫具體,構成了排比的修辭方法,表現出了句子的形式美、意境美。在寫灕江水“綠”的特點時,還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寫出了灕江的美。那灕江水“靜”、“清”、“綠”的特點,能給它們顛倒順序嗎?反覆讀一讀這段話,便發現,只有灕江水“靜”,纔會發現灕江水“清”,只有灕江水“清”,纔會發現在綠樹的映襯下很“綠”。從後文就可得知,“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所以要先介紹灕江水“靜”,再介紹灕江水“清”,最後介紹灕江水“綠”。

灕江水的特點,表面上看,是並列關係,實則不然。留心朗讀,纔會有所發現。

五、山清水秀才是美

在這篇課文中,作者用大海、西湖與灕江水進行比較,但不是要突出灕江水和桂林山最美,而是想告訴我們大海有着自己的特點——雄壯之美,而西湖也有着自己的特點——柔和之美,灕江水自然也有着自己的特點。雖然沒有提到“相比”,但作者通過“看見過……玩賞過……卻從沒看見過……”向我們傳遞了這一層意思。而這句話中,“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一個“這樣的”便設下了懸念,激發讀者閱讀下文,瞭解灕江水的特點。

作者描寫桂林山時也是這樣,通過“攀登過……遊覽過……卻從沒看見過……”告訴了我們桂林山也有着自己的特點。而“這一帶”便設下了懸念。

作者描寫桂林山時,從山的形態上,重點描寫,突出了其特點——奇、秀、險。但描寫其“秀麗”的特點時,也突出了其色彩。山的色彩倒映於水中,灕江的水也是那樣的綠。桂林山圍繞着灕江水,灕江水倒映着桂林山,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這才真正的美啊!這是一種和諧美、意境美。

“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名不虛傳啊!美讀品悟激情體驗——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