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語文《金子》教案

三年級語文《金子》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W 次

  一、導入

三年級語文《金子》教案

1、同學們,我們今天繼續學習。讀課題:金子

還記得我們上一節課留下的那個問題嗎?彼得的金子是什麼?

2、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讀書來找到金子的真正含義吧!

  二、精讀訓練

1、自由讀1,2自然段

1)指名朗讀

思考:彼得有沒有找到金子?

他和其他的淘金者有什麼不一樣?

2)你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彼得不甘心?

默默埋頭苦幹幾個月翻遍整塊土地

指名讀第二段

齊讀

3)讀到這裏,彼得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板書:勤勞有恆心

4)彼得找到金子了嗎?他當時的心情怎麼樣?

5)爲什麼彼得付出並沒有獲得回報,沒有發現金子?

讀第一自然段

點出‘無意’,‘聽說’從這個詞你知道了什麼?

聽說:聽來的話,不一定可靠。‘耳聽爲虛’。無意:無心之爲,帶有很大的偶然性。聽說和無意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暗示盲從。

什麼叫‘蜂擁而至’,‘一無所獲’?

6)爲什麼大家都‘一無所獲’掃興而歸?

7)正因爲盲從,才使彼得什麼也沒找到。那麼彼得能不能找到金子呢?請大家讀一讀3—6自然段

2、自由讀3—6自然段

1)大家又發現了什麼?

2)是什麼讓彼得決定留下來?

你從那些地方看出土地肥沃?指名讀

3)爲什麼只能長草的土地在彼得眼中卻是成功的希望?

4)他想到了什麼?

5)點出‘若有所悟’?什麼意思?

6)他‘悟’出了什麼?

7)他和別人有什麼不一樣?

板書:抓住機會

讓我們再讀一讀第五自然段

3、正因爲抓住了機會,付出了勞動,踏踏實實地去勞動,彼得獲得了成功。大家想一想,彼得是怎麼付出他的勞動的呢?

出示小黑板

白天,彼得————————————————————

夜晚,彼得————————————————————

整整五年,彼得————————————————————

齊讀3—6自然段

4、那麼彼得的真金是什麼?

1)他爲什麼無不驕傲?

2)正因爲他是踏踏實實地靠勞動獲得了財富,所以他才‘不無驕傲’地對別人說:引——

3)那麼,小朋友知道他的真金是什麼嗎?

4)彼得發現了土地肥沃,並且善於抓住這個機會,付出艱辛的勞動,從而獲得了財富,這就是彼得找到的真金。他懂得實現夢想必須腳踏實地,這就是真金。

5)再讀第7自然段

6)彼得實現了他的夢想,那麼我們小朋友的夢想是什麼?應該怎樣去實現它?

  三、作業

設想一下,在彼得已經找到真金,明白真金的含義的今天,還是會有很多來自更遠的地方的人,此時,彼得會對他們說些什麼呢?

丁安文:

注重對學生語文基礎的訓練,能夠較深地把握課文。但是設計稍顯散碎了一點,缺少了對文本整體上的解讀。

張靜:

問題設計比較深,重點突出,對文本的把握很準。在指導學生朗讀方面也很到位,只是問題設計太多,應該留有適當時間讓學生去發現。

季瑾:

能夠直接切入課文重點,讓學生充分解讀文本。但是剖析得太過細碎,失去了文章的整體性。

評課人:丁安文張靜季瑾

思感悟文本美

  ——《金子》教後反思

我想,一堂課下來,有頗多感受,一時也難以說清。還是結合這堂課,從幾個方面談談我對語文、對課堂的認識,併力求深刻反思自我的不足。

  一、創設情境,真切體驗

語文新課標指出:要確立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閱讀中要“注重情感體驗”,並使學生“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這裏的“體驗”是親身經歷、聯繫自身的體味。它具有親歷性、內發性和獨特性,是通過學生親身實踐來認識周圍事物的過程。

閱讀教學中,只有學生將文本所蘊含的內容、情感與自身的認識、情感緊緊聯繫起來的時候,才能真正讀懂意思、讀出韻味、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來。爲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在教學中精心創設體驗的情境,讓孩子們走進文本,走進彼得的世界,感受他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在淘金無望時的孤獨無助以及種花成功的喜悅。這樣,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是一個活生生的彼得:有血有肉、有優點也有缺點……他們也情不自禁的關注着他的舉止行爲、關注着他內心的情感變化。當他們讀到彼得幾番磨難,終於獲得成功時,不由得深深感嘆:“天無絕人之路!”這是他們在深入的情境中的真切體驗,也是他們來自文本的獨特感悟。

  二、從密切的生活聯繫感受真實

“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泉。”我們都生活在真實的世界裏,不可避免的,孩子們每時每刻都在被形形色色的觀念影響着。這些觀念左右着他們的成長,也真實的反映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不能視而不見,應該珍視這些課堂上生成的寶貴資源,積極組織引導,讓它們“爲我所用”,在思維的碰擊中創造火花。

初讀課文第一部分,孩子們很容易將彼得和成羣結隊的淘金者混爲一談,認爲他也很想“發財”。確實,這是人的一種本能,雖然這個理解超出“標準”,我沒有否認。但是,老師應該馬上引導孩子們將彼得和淘金者進行比較,發現他們有着本質的不同:彼得雖然也是抱着“發財”的目標而來,但他更是吃苦耐勞、持之以恆的工作着的人。這樣,既尊重了孩子們真實的思想認識,又巧妙地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讓他們在課堂上感受了真實,提高了輿論導行的能力。

  三、由多維的角色對話裏走向精彩

新課標提出: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進行對話的過程。其中,三者之間的對話應該具備交互性,是多維立體的。課堂教學要真正實現這種多位對話的理想境界,必須營造良好的對話氛圍——民主、寬鬆、張揚個性、鼓勵求異的課堂環境。只有這樣,不但使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上得到積極發揮,而且使過程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具有自身的、由師生共同創造出的活力。

在《金子》一課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深入文本,用自己的心靈觸摸文本,感受人物和作者的思想和情愫。在對話交流過程中,孩子們的思維碰撞出許多耀眼的火花:“不勞而獲只能是個幻想,辛勤勞動纔會夢想成真。”

“勞動創造一切。”……

這些閃爍着孩子們智慧火花的話語都告訴了我們這麼一點:課堂上,只要老師和學生全身心投入和文本、和別人的思想進行交流,那麼,他們就不只是在教和學,還在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也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纔會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教學纔不只是與科學,而且是與哲學、藝術相關,纔會體現出育人的本質。

  四、讓課堂迴旋呼應,激盪孩子的心

教學完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設想一下,在彼得已經找到真金,明白真金的含義的今天,還是會有很多來自更遠的地方的人,此時,彼得會對他們說些什麼呢?”學生說得相當好,看來,是真正理解了課文的內涵。

一堂課,如何讓學生從感性走向理性,如何引發學生深沉的思索,如何激盪靈魂,激起生命的火花?我想,如果,我們能多一些獨具匠心的安排,能夠多一些蕩氣迴腸的渲染,能夠多一些發人深省的追問,那麼,學生的情緒也便自然投入於其中了。課堂,不僅僅只是知識授受的場地,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忽略了課堂的情意目標,讓我們用心靈去碰撞心靈,用思想去搏動思想,用情感去觸發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