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單元教學設計大綱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單元教學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本組教材圍繞愛護周圍環境這個專題,將導語、課文、課後練習、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作文以及綜合性學習等相關內容以整合的方式編排在一起,引導學生去感受保護環境的重要,從而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單元教學設計

本組教材編排了四篇文章。《翠鳥》和《燕子專列》講述的是人與動物之間的故事,體現了人們的環保意識。《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和《路旁的橡樹》反映了人們對待植物的不同態度以及由此引發的思考。前三篇屬於精讀課文,最後一篇是略讀課文。四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通過具體生動的實例,含義深刻的話語,使人在內心深處、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有所感悟,讀起來耐人尋味。

單元整體設計

教學本組課文,重點是引導學生在有感情朗讀和默讀的基礎上,學會用對比、聯繫上下文的方法領會關鍵詞句的含義,理解文章所蘊涵的道理,體會保護環境、愛護動植物的重要性。

  一、自主識字,靈活運用

本單元要求識記的生字有31個,要求會寫的生字有40個。

(一)要求會認的字:首先要加強預習,獨立識字。爲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適當調整預習的要求。要求學生通過預習掌握擴詞、說話、連詞成句等方法,對字詞進行拓展和運用。其次是加強檢查,合作識記。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檢查;對容易混淆的字進行必要的辨析;難字做必要的提醒;讀音做必要的矯正;對優美的詞語或成語進行仿寫。

(二)要求會寫的字:要加強寫字的指導,書寫規範。重點是具體筆畫和結構上的特點的指導。三年級的學生剛剛開始使用鋼筆,用筆還不夠熟練,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規範學生的字。如指導稈、腹、襯等屬於左右結構的`字,引導學生觀察其特點,然後把重點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導臨寫。

  二、精讀巧練,拓展延伸

這四篇文章工具性和人文性體現得非常明顯。因此,本單元的閱讀教學可以這樣進行。

(一)整體導讀

引導學生閱讀導讀內容,針對人們對待動植物的看法有什麼不同這句話,談談自己的瞭解。然後引導學生快速瀏覽本組的四篇文章,說說每篇文章都寫了什麼事,是從什麼角度寫的,從而對本組教材有整體的瞭解。

(二)每課研讀

1.收集和彙報資料,爲理解課文打基礎。本組教材的相關資料非常豐富。教師在課前準備有關掛圖、幻燈片、錄像資料,同時要求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有關資料。教學中,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彙報,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爲學生的閱讀理解做鋪墊。如我國的森林覆蓋情況、森林減少情況以及有關瑞士的資料等。

2.精讀和巧練相結合,課後進行適當拓展。在讀本組教材的每一篇課文時,都要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通過品讀體會、對比感悟、聯繫上下文的方法,達到讀思結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課後也要安排一些拓展性習題,讓學生完成。

●《翠鳥》這篇課文的獨特之處是在表達上抓住翠鳥外形和活動的特點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讀的指導,通過自由讀、指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讀出翠鳥外形的美、動作的靈活,達到有感情的朗讀。翠鳥動作上的特點可以結合課文當中的畫外音:翠鳥的動作真快啊!引導學生抓住幾個動詞蹬、飛、叼、貼來體會。

其中有關翠鳥外形特點與動作的描寫是讀寫結合不可多得的好素材,在閱讀訓練中可以運用讀寫結合的方法讓學生仿寫。

●《燕子專列》這篇課文選材視角和敘事順序較爲獨特,可以採用讀中感悟的方法。①感悟敘述方法。教師通過對比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倒敘,先寫人們向乘坐在專列裏的燕子送行,然後描述事情發生的經過,單獨介紹小姑娘貝蒂救助凍僵的燕子,最後再回到開頭的送行一幕,首尾呼應。②感悟人文情懷。教師設計一個提綱:政府和人民是怎樣關心、保護遇難的燕子的?圍繞這一問題來展開閱讀。重點抓住描寫普通居民作出巨大努力的句子與詞語,讓學生了解人們得知燕子的危險情況後內心的焦急之情,以及人們不畏惡劣天氣拯救燕子的高貴品質。最後,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讀出人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課後引導學生對貝蒂說幾句話,可以是對貝蒂行爲的讚賞,也可以是自己從貝蒂身上得到的啓示,還可以以貝蒂的身份介紹當時拯救燕子時的想法和所見所聞。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述了一個村裏人由於的亂砍濫伐,最後喪失了自己美麗的家園的故事。這一課,教師可引導學生從斧頭入手,抓住文中的幾處含義深刻的詞句,重點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像。一是體會小村莊以前的美麗。通過朗讀和想像小村莊的樣子,使學生感受到小村莊的山青水秀。二是體會句子的意思,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像,樹木變成了什麼,怎麼變的等,聯繫上下文體會句子含着的意思。

課後可以讓學生選擇不同的角度,闡述自己的想法:可以譴責人們的錯誤行爲,可以表達自己的同情之心,可以對人們今後的生活提出建議等。

●《路旁的橡樹》是篇略讀課文,着重引導學生運用對比、聯繫上下文、邊讀邊想像的方法體會文中人物的動作、語言,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文中的句子較多,學生可以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交流,教師做必要的點撥。

3.積累詞句,自主選擇。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感受,課內和課外積累相結合,自主抄寫、體會、積累。

(三)綜合性學習

本次綜合性學習圍繞本單元專題環境保護而展開。教師要做好整體設計。

一是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發現的問題:1.動物、土地、森林、草坪、空氣和水受到了怎樣的污染和破壞;2.破壞的程度怎樣;3.污染源在哪裏;4.當地的政府採取了哪些措施應對;5.污染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6.面對這樣的污染情況我們應該做些什麼,等等。

二是做好分組工作。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根據學生的自身優勢和愛好分爲土地組、森林組、水資源組等,這樣有利於在可能的範圍內有最大的收穫。

三是資料整理。根據學生的不同材料,採取不同的整理方式。如可以將學生收集的反映同一情況的材料歸爲一組,還可以按照資料的不同屬性分類,如按文字、圖片、圖表等歸類。

四是彙報形式。讓小組經過討論確定最有特色的展示方式,然後做專題彙報。所有資料可以與友好班級共享。也要結合展示臺、口語交際、作文的需要,保留展示的內容,以便學生學習。

  三、語文園地

(一)口語交際

圍繞本組的專題,教材安排了以我們能做點什麼爲話題的口語交際訓練。組織學生就家鄉的環境保護進行探討和交流。

1.引導學生圍繞下面的問題展開交流:你在自己的調查中有什麼發現?你能用數據、圖片或其他方法對自己的調查進行詳細說明嗎?改善家鄉的環境你有什麼好的建議?通過本次調查你有什麼收穫?

2.在各組代表彙報交流的基礎上,確定一二個有代表性的環保問題展開討論。教師做好評價。

(二)習作

本次習作,教師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指導。1.以學生身邊存在的環境問題或學生調查中發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導入;2.引導學生回憶在口語交際中哪些同學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結合實際情況選擇習作內容;3.指導學生習作。以《我在調查》爲題,指導學生把調查寫具體,寫詳細,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三)我的發現

教師引導學生反覆品讀句子,使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的豐富、表達方式的多樣,啓發他們運用這些規律,試着自己說幾個類似的句子。

(四)日積月累

這部分包括讀讀認認和讀讀背背兩個內容。讀讀認認,安排的是一組反義詞語,可以先讓學生自己認讀,同桌互相檢查,教師指名認讀字音和朗讀短文。然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擴展,列舉一些平時學習中積累的反義詞。讀讀背背,安排了五組古詩佳句。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熟讀,並能夠背誦下來。

(五)展示臺

展示臺中列舉了幾種成果:保護環境的標語牌、建議書、手抄報。這三種形式只是教材所舉的例子,不同地區的學校可以根據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的實際情況,有所增減,積極創新。不管採用何種形式,教師都應該詳細瞭解學生的活動情況,爲有困難的小組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