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曼谷的小象》教案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曼谷的小象》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教學目標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曼谷的小象》教案

1.學生通過課文所記敘的泰國婦女助人爲樂的事,感受泰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2.學會本課生字、詞,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讀懂課文內容;能用“悅耳”、“讚歎”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和第7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通過對聰明、乖巧的曼谷小象的讚歎,領會熱心助人的泰國婦女阿玲的優秀品質。

2.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培養學生理解詞句的能力。

教學設計

19、曼谷的小象

陷車——阿玲和小象的出現——小象拉車——洗車——阿玲和小象離去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按着讀、畫、查、找的步驟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二)讓學生按要求用填寫表格的方法,分析生字的音、形、義,完成自學。

例:

在練習過程中,遇到難理解的字、詞,需要在字典中查找字義時,教師可在重點字下面標畫符號,給予提示。

(三)檢查自學。

1.指名讓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並注意糾正讀音。

課文中的“司”、“聰”、“贊”是平舌音,“招”和“示”是翹舌音,注意指導學生讀準確。“似”和“衝”是多音字,可採用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讀音的方式做鞏固練習。

例:

2.指導學生分析字形結構。

本課共有15個生字。教師可引導學生用填表法分析字形結構。

3.課堂討論識記生字的方法。

在分析字形結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採用形近字對比的方法識記字形,並做鞏固練習。

(四)理解詞語。

1.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

2.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3.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1)以“悅”字爲例:“悅”在課文中組成的新詞是“悅耳”。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找出“悅”字是愉快的意思,接着教師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帶有“悅耳”一詞的句子,聯繫上下文讀一讀。讓學生理解“悅耳”一詞是形容難聽的意思,在課文中這難聽的銅鈴聲是在司機無可奈何的時候,從晨霧中飄來,因而這鈴聲不僅難聽,而且給人帶來希望。

(2)“煥然一新”的“煥”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是光明,“煥然一新”是形容出現了嶄新的面貌。聯繫文中內容是指小象用鼻子衝着車身噴水,把污泥衝得乾乾淨淨,車身變得光亮了,出現了嶄新的面貌。

(3)出示“奇蹟”、“絕技”、“乖巧”、“讚歎”等詞語,讓學生用字典查,並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義,做鞏固練習。

奇蹟——極不平凡的事蹟。課文中指小象很輕鬆地把陷進泥坑中的汽車很快就拉出來了,真是驚人的事情。

絕技——指獨一無二的技藝。課文中指小象從泥坑中拉出龐大沉重的汽車,這種精彩的表現是獨一無二的技藝。

乖巧——聽話、遲鈍、討人喜歡。課文中指小象善解人意,聽話、遲鈍。

讚歎——稱讚的意思,在課文中指作者對小象的絕技不僅是稱讚,而且含有感慨、歎服的意思。

(五)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文中描寫美麗景色的句子。

(六)指名讀描寫美麗景色的句子,要求做到讀通句子。

(七)作業:熟讀課文、背誦第4和第7自然段。

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 教案序號

課題 19曼谷的小象 備課人 公丕菊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瞭解泰國婦女助人爲樂的事,感受泰國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2.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的意思。

教學設計

19、曼谷的小象

陷車——阿玲和小象的出現——小象拉車——洗車——阿玲和小象離去

教學過程

(一)[指名讀課文] 讀題、設疑。

1.本文以什麼爲題?寫的是什麼事?

要讓學生首先弄清本文是以物爲題,記敘了作者在泰國首都曼谷近郊的公路上,泰國婦女阿玲馴養的乖巧聰明的小象,幫助中國司機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車拉出來並沖洗乾淨的經過。

2.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把題目補充完整。

曼谷的小象幫助中國司機把汽車從泥坑裏拉出來。

(二)檢查複習。

1.讀課文後,你覺得曼谷美嗎?從文中哪些描寫可以看出來?

2.指名讀描寫曼谷美麗景色的句子。

(1)“在曼谷近郊,綠油油的禾田和點綴着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邊。”

(2)“正在這時候,從桔紅色的晨霧中飄來一陣悅耳的銅鈴聲。”

(3)“阿玲擺擺手,笑眯眯地用紅潤的臉蛋緊貼着小象的大耳朵,緩緩地走進已變得紫輕輕的晨霧裏。

(三)指名讀課文。

1.思考:本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起因是什麼?經過怎樣?結果又是怎樣?

2.指名回答:

起因:汽車陷進泥坑。

經過:阿玲指揮馴養的小象幫助中國司機拉陷進泥坑的汽車。

結果:汽車被小象從泥坑裏拉出來並沖洗乾淨。

(四)指名讀1~3自然段。

1.提問思考:

汽車是怎樣陷進泥坑裏去的?他們能把汽車拉出來嗎?爲什麼?

2.課堂討論。

討論中要讓學生明確兩點:

(1)汽車陷進泥坑的原因。公路“坑坑窪窪”、“高低不平”,加之“昨晚的熱帶陣雨”,使公路變得“泥濘不堪”。

(2)汽車陷進泥坑的程度。司機“嘆了口氣”,說要“找幾個人來幫忙”,這些內容從側面寫出汽車陷得很深,要拉出來很困難,同時也爲下文小象將汽車很快地拉出來起了鋪墊和襯托的作用。

(五)學習4~8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提問思考:阿玲是怎樣指揮小象把汽車拉出泥坑的?又是怎樣把汽車沖洗乾淨的?

3.課堂討論。

(1)出示重點句,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阿玲( )汽車( )一圈。她( )了片刻,( )小象的`鼻子,用臉( )它的扇子似的大耳朵,( )陷進泥坑裏的輪子。

(2)填寫後指名讀句子。

(3)討論;“阿玲(繞着)汽車(走了)一圈”,是在做什麼?“她(沉思)了片刻”,什麼是沉思?阿玲爲什麼要沉思?

經過討論,要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的意思。“繞着”、“走了”、“沉思”都是表示動作的詞語。作者寫“阿玲繞着汽車走了一圈”,是說阿玲在瞭解陷車的情況。“沉思”是深深思考的意思。阿玲“沉思了片刻”可以看出她是在估量小象的能力,在考慮怎樣指揮小象舉動。聯繫下文“她拍拍小象的鼻子,用臉貼貼它扇子似的大耳朵,指了指陷進泥坑的輪子。”這一系列的動作,說明阿玲是在胸有成竹地指揮小象工作。結果是“東一掀,西一撬”,小象很快就把汽車從泥坑中拉出來了。在這裏要讓學生領悟到小象所以這樣成功是阿玲平時訓練的結果。

(4)作者怎樣讚美小象?讓學生畫出文中有關的句子。

(5)指名讀句子。

4.小象怎樣把汽車沖洗乾淨的?

(1)指名讀有關句子。

(2)討論:

什麼是“煥然一新”?小象爲什麼會把汽車沖洗得“煥然一新”?

“煥然一新”在文中的意思是指小象把汽車沖洗得乾乾淨淨,汽車變得光亮了,出現了嶄新的面貌。經過討論要讓學生聯繫上文,理解小象沖洗汽車仍然是阿玲指揮的結果。阿玲“又走近小象,輕輕摸着它那長鼻子,”是要小象去吸水,“指了指車身上的污泥”是要小象用吸來的水去沖洗車身。小象正是按照她的命令去做的。小象如此乖巧充分體現了阿玲的智慧。

5.小象這樣聰明能幹令作者讚歎不已。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作者讚美小象的句子。

(1)指名讀句子。

“奇蹟,真是奇蹟!小象的絕技真讓人佩服。”

啊,多麼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讚歎。”

(2)什麼是“讚歎”?作者這兩次讚歎內容有什麼不同?

“讚歎”是稱讚的意思。第一次讚歎“小象的絕技真令人佩服。”它只用鼻子“東一掀,西一撬”就把陷進泥坑裏的汽車很快地拉出來。作者親眼目睹了這精彩的絕技,因而收回由衷的讚歎,是感嘆、是欽佩。

第二次讚歎,主要是對小象善解人意、聽話、遲鈍而收回的。稱讚小象聰明能幹,也就更加突出了小象的主人阿玲聰明能幹。

(3)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體會作者的讚美之情。

6.“我們”幾次向阿玲致謝?她是怎樣表現的?

“我們”兩次致謝。第一次是感謝小象拉出了汽車。第二次是感謝小象把汽車沖洗乾淨。阿玲對兩次致謝的態度不同。第一次她“笑眯眯地搖了搖頭,又走近小象”,指揮小象把汽車沖洗乾淨。可以看出阿玲覺得幫人要幫到底,突出體現了阿玲善良、樂於助人的美德和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第二次致謝,阿玲“擺擺手,笑眯眯地用紅潤的臉蛋緊貼着小象的大耳朵”。“擺擺手”可以看出阿玲覺得做點好事是應該的,用不着謝,體現了她樂於助人,不圖回報的美好心靈。“用紅潤的臉蛋緊貼着小象的大耳朵”是說阿玲用這種親暱的動作誇獎小象聰明、能幹,也表達了阿玲助人之後的愉快心情。

(六)指名讀最後一自然段。

1.討論:這段結尾爲什麼要寫“……緩緩走進已變得紫輕輕的晨霧裏。”?

讓學生聯繫上文“從桔紅色的晨霧飄來一陣悅耳的銅鈴聲。”對比晨霧從“桔紅色”到變成“紫輕輕的”是因爲太陽降低了,往遠處看,深處看,晨霧變得紫輕輕的了,阿玲和小象緩緩走進這紫輕輕的晨霧之中,這時人、景隔爲一體,作者在這裏是用美麗的景色,烘托人的美好心靈,想告訴我們不僅曼谷的小象聰明能幹,更重要的是曼谷的景美,人的心靈更美。

2.提問:阿玲是哪國人?“我們”是哪國人?阿玲主動幫助“我們”解決困難說明了什麼?讓學生從中領悟出中泰人民的友好情誼,提高認識的層次。

(七)朗讀最後一段,體會情景。

1.出示填空練習:

(1)曼谷的小象聰明能幹。

(2)阿玲助人爲樂。

(3)曼谷的小象聰明能幹,助人爲樂的阿玲更聰明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