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聽課反思(精選12篇)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聽課反思(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9W 次

在現實社會中,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麼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聽課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聽課反思(精選12篇)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聽課反思 1

東坡寫詞當由杭州始。

詩“言志”,言的是自己內心的感情和志意。文人們的某些情懷不能通過詩來傳達的時候,詞,便成爲最佳載體。尤其是花間詞派,皆以女子口吻,寫愛情、相思、懷念,通過這些傳達某一些隱祕的情感。東坡寫詞,是因爲政治的原因他不便於使用詩來抒情達意,種種遭遇,使得詞成爲承載他主觀情緒的文體,且東坡在詞中抒發的是真正的性情之我,是痛徹心扉、真情流露之後的表現。所以他在詞壇之貢獻爲大開寫詞新路,拋開歌舞環境,完全回到自己內心,把詞作爲心路歷程的展現。這與以往詞人的創作是大大不同的。

有很多人以爲東坡在密州寫《水調歌頭》的時候是被貶之作,其實不對。他去密州,是自請而去,爲的是能夠與彼時在齊州(今濟南)的弟弟見面。在去密州之前,東坡在杭州做通判。杭州是宋代僅次於四京的大州,密州不論從哪個方面都不能與其相比。但東坡有兩個創作的重要時期,除密州外就是“烏臺詩案”之後的黃州了。

我們在教學此詞時必得知道這些,才能定準基調。

古典詩詞之於課堂教學,實在是難之又難的。陌生的文體,陌生的形式,陌生的作者,陌生的寫作年代,最重要的是陌生的語言運用--比如用典。在距離學生如此遙遠的情況之下,怎樣將詩詞講得讓學生學有所獲,餘映潮老師爲我們做出了示範。

語文課堂我們反對“以教師的解讀代替學生的解讀”。但是我覺得,古典詩詞或許是個例外。站在學生的角度,他們在老師講解之前能夠做到的,除了背誦默寫之外,只是簡單模糊的理解。其實若學生不知道,很簡單,告訴他們,隨着他們年齡的增長和知識閱歷的增加會知道會理解的。我們要學生欣賞,在完全陌生的時候你要他欣賞什麼呢?就算是擠出一兩個詞語也是架空文本的蒼白表達。像如這首《水調歌頭》,有很多的“點”學生的無論如何也不能進行自我解讀的。先說蘇軾兄弟之間的這種情意,已不是簡單的“想念”兩個字就能概括;關於“離別”的概念,不只是針對學生,恐怕也離着我們也很遙遠,畢竟現代交通和通訊技術已經將這個概念淡化了好多好多;關於“豁達與樂觀”,這是一種基於人生種種波折和遭遇之上的跳出自己的解脫,恐怕我們當老師的也很難讀透徹;關於最後的兩句,用“美好祝願”來解讀其實也是膚淺蒼白的,因爲這裏面飽含着人生的種種無奈、兄長對弟弟的深深情意、杭密兩地對比之後的失落……如此種種,不一一贅述。所以你怎樣要學生有體驗呢?在屬於古人的詩詞創作年代,我們除非對詞人進行細緻全面的解讀,否則通過這某一首或是某幾首,我們的認識都是膚淺表面的--老師尚且如此,你要學生去體驗什麼呢?尤其是要他們說出自己的理解的時候,我們該給學生什麼才能讓他們有基本的、正確的理解呢?

實在是難題。

餘老師講此詞幹脆利落,老師該講的直接講,學生該記的直接告訴學生要記,沒有花哨,有的是對文本的高度理解。

極簡主義的講課風格,不廢話,不虛話,不套話。有一是一,有什麼講什麼。學生能接受的了什麼就給他什麼,學生缺什麼就補什麼。

特別注意學生的課堂筆記,甚至在講《雨說》的時候這樣直白的批評學生:“我又發現習慣的弱點,手中的筆怎麼那麼遲緩。在課堂上,要時時靈動,時時記錄。”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值得我們踐行。好像在公開課的課堂上,“記下來”“寫到書上”之類的話已經成爲禁語,彷彿這類話違反了某些教學的原則。其實,餘老師的做法纔是真的紮實。不矯揉,不造作。

強調詩詞朗讀,沒有要學生自己進行“感悟和體驗之後來有感情朗讀”,也沒有先入爲主地進行範讀來爲學生提供可模仿的語氣,在一遍遍的讀中教學生學會讀詞。

導入簡短得令一些習慣於長篇大套的人吃驚:“今天我們來學習《水調歌頭》,先進入情境,朗讀開始。讀。”完全是單刀砍入,毫不客氣。但是想想,詩詞學習難道不是以讀爲主?如此,讀,成爲最緊急任務的時候,就開讀吧,不必等。

學生讀了一遍,很是一般。語速均等,聲音低沉,無朝氣之力,似垂垂之暮年。若在我,會沉不住氣,也許會親自上陣,來番範讀。但餘老師只幽默一句:“我知道大家是怎樣讀課文的了。”沒有提問,也沒有要學生個別讀。

接下來闡述三個學習活動:自讀自講,朗讀體味,趣味欣賞。

開始將背景知識介紹給學生。直接介紹,沒有提問學生對蘇軾瞭解多少。分成三步:一爲蘇軾簡介,強調其生平;二爲此詞寫作背景之簡說,強調“密州”;三爲詞牌介紹,強調“長調”。

老師明確要求:記在課本上。

第一次強調“筆記”,直白地要學生記下來,絲毫不避諱。求真求實的教學態度。

將書中遺漏或是不全的詞語分成兩張幻燈給學生,上下片各一張,邊解釋邊要學生記下來,以便進行“自讀自講”。第二次強調記筆記。補充了“青天”“今夕是何年”“乘”“弄”“長”“恨”“嬋娟”等詞句。特別欣賞“嬋娟”的解釋:“本是‘美好貌’,詞中指‘月色美好’,指‘明月’。”比課本單純註解爲“指月亮”要好得多。

在解釋完畢後,強調:“現在開始自讀自講,然後同學之間再進行互讀互講。(學生沉默以讀,老師接着強調)自讀自講也該有琅琅之聲。”於是課堂出現讀書之聲。學生們自己完成這個活動。沒有出現提問,也沒有問學生還有哪些詞語不明白。其實是補充的很到位了。

出示一張有全詞大意的幻燈,開始與學生進行互讀互講。就是老師讀一句原詞,學生讀一句譯句,強調:“待會兒進入朗讀活動。”還沒有提問。

師生互讀互講完畢,老師強調最難懂的句子: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句最難懂。爲何難懂,教師解說。還是沒有提問。學生只是聽。

又出示一張幻燈,第三次要求學生記筆記:上片問天,抒發奇想;下片懷人,感念人生。詠月懷人之作;中秋詞最爲膾炙人口的作品。

開始進入“讀”的精彩環節。強調一個字“情”。

“情”在哪裏?情在節奏中,情在疏密中,情在起伏中。

又從三個方面點出朗讀要領。

一爲主要處理好全文的二三節奏,二四節奏這裏告訴學生“要隨着我們的語感進行,先來分清節奏”,又說“由於語氣到位了,情感也會滲透進去”,說得真是對。

二爲讀好二三節奏中“三”裏面的短暫停頓。要學生注意四個地方:把酒問青天,今夕是何年,何似在人間,此事古難全。學生讀時已是節奏把握很好,語氣有了,情感自然也表現了出來。

三爲爲了抒情的需要,最後一句可讀兩次,前響後輕,語重情長。學生再讀。已經讀得不錯了。

至此,至少已經將此詞讀了六遍。經過反覆朗讀,學生對文本感受越來越深刻,也開始感興趣了。從語氣語調,聲音的響度,拿書的姿勢,都可以看得出來。

開始進入“賞”的環節。強調一個字“有”。出示例句:“詞人醉酒騁思,情思浪漫。詞中有‘我欲乘風歸去’的癡想。”學生開寫。然後開說。妙在老師的相機點評。如學生說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老師說:“這是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的共識。這首詞有強大的生命力,很大原因是有這句,引起人們的強烈共鳴。”

然後歸攏,依舊是餘氏風格的幻燈:八個“有”字句,將老師對此詞的解讀展示給學生看。第四次強調做筆記。

又重點突出一個“醉”字。歡情醉意,醉而清醒。

又重點突出一個“月”字。繪月成景,由月生情,以月明理,託月寄意。

第五次強調記筆記。

最後教學小結:這首詞通篇詠月,卻處處關合人事。上片借月自喻孤高,下片用月襯托別情。它構思奇特,意境深遠,韻味深長,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是蘇詞的代表作之一。第六次強調記筆記。

課堂結束。

縱觀此課,簡、實、明、透,餘氏風格畢現。

關於“簡”,環節簡單,“板塊”分明。背景資料、詞意疏通、反覆誦讀、趣味欣賞,環環相扣。每個板塊都給學生明晰的學習任務,使得“學”真正成爲“學”。

關於“實”,不先入爲主,遵從學生學習的需要,突出表現在“讀”的處理上。針對慣常的先入爲主的教師範讀,餘老師並沒有提供範讀的模式樣本,而在“讀”的'環節中層層推進,給學生一個“長”的機會,慢慢生成良好的朗讀。且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古詩詞朗讀的範本,因爲好多的詩詞都可以採用這種“三步”朗讀法。實實在在的朗讀,學生有了實實在在的收穫。

關於“明”,知識點明確,掌握知識的要求明確。每個環節要幹什麼、重點是什麼、怎麼來學習,都有明確的要求。重要的是讓學生做了好多的課堂筆記。遇到知識點,毫不避諱地要求學生“記下來”“記到書上去”“養成做筆記的習慣”,如此等等。一節課下來,學生的書上是滿的,也能夠比較清楚地知道這節課都學了什麼。

關於“透”,是教師“用教材”用得透,對教材解讀得透。“節奏、疏密、起伏”是對朗讀中突出“情”之一字的透徹領悟;“醉”“月”是對賞析中突出“有”之一字的透徹解讀;七個補充的註釋是對文本解讀之後基於學生需要的透徹補充。

然而,最大的遺憾,是少了學生對此詞的解讀與領悟。

整節課沒有一處看起來是師生智慧火花的碰撞,缺少學生的那種“遨遊詞中”的靈性感悟。

儘管在“賞”的環節裏,“有”的例句仿寫,五六個學生起來讀了自己的仿寫句子。然而,這對於詩詞教學而言,還是不夠,尤其是在這樣的一堂大師級別的課中。我看到的是學生們某一種對此詞的“程式化”分析,諸如“美好祝願”“痛快豪邁”這類的詞語,還是架空於“這一篇”之上的拼湊,缺少在老師的大量知識點補充和反覆朗讀之後的獨到思考。也就是說,儘管讀了十來遍,儘管記了大量的課堂筆記,在大多數學生心裏,還未曾與這首詞產生溝通和共鳴。他們,沒有被這首詞深深感動;他們;也沒有體會到蘇軾在詞中要傳達的思緒;他們,和此詞仍未“結緣”。

蘇軾在密州期間,寫了許多的詞,有三首橫空出世,即《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在我看來,這三首詞就是他人生三種情懷的概括。一爲仕途中兄弟的相依,二爲個人理想抱負的祈望,三爲人生中糾結着的夫妻之情和故鄉之思。這樣的詞,不該將知識點羅列堆砌在一起灌輸給學生,更重要是學生能在教師層層引導與啓迪之下的深深感動。

“‘情’在哪裏?情在節奏中,情在疏密中,情在起伏中。”在朗讀的環節中餘老師這樣啓發學生。那麼爲何不順着這樣的思路,來和學生理理“節奏”如何傳情,“疏密”如何表情,“起伏”如何生情?

“趣味欣賞”的環節裏,老師曾出示自己對詞的“欣賞”。然而,我首先對“趣味”二字不甚喜歡,“味”則大有,“趣”則不當。餘老師這樣出示自己在詞中找到的“有”:

有“把酒問青天”的醉問;有“我欲乘風歸去”的飛天夢;有“何似在人間”的感喟;有“此事古難全”的哲思;有“但願人長久”的深情祝願;有行雲流水般的結構;有不可言喻的美妙意境;有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

然而這麼多的“有”字,老師卻是一個“有”也沒能和學生來深入悟讀。爲何“醉而後問”;爲何“欲乘風”卻又“在人間”;爲何會有“感喟”,這“感”從何來,“喟”爲哪般;爲何不與首句結合講講“古難全”的哲思;爲何“但願”,背後有怎樣的故事;結構形式之美在哪裏;“不可言喻”的美妙意境可否來“意會”一下;至於“曠達”與前面學生所答的“豪邁”該怎樣引導理解。

缺少這樣的解讀,使得這節課給人意猶未盡、言辭未達之感,就如你要吐出一樣東西來,吐到喉嚨裏不上也不下就卡在那兒了一般難受。

當然,我們聽課者都是帶着一種極致的完美要求來聽別人的課,渴望着能夠看到“神級”的課堂。現實總是跟理想有着差距,說別人的課一套一套,自己來上時思路說不定更加混亂,解讀說不定更爲幼稚。

嗨,算是亂說一通吧。長久以來不曾寫過東西也不曾好好看幾頁書了。拼湊一篇東西竟如生個孩子一樣的難。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聽課反思 2

此課是哈爾濱市香坊區第六屆“卓越杯”教師專業素質大賽的參賽課。把古詩詞作爲賽課的內容本身就是對選手是極大的考驗。《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千古名詞,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足見此首詩詞的地位。全詞運用形象的描繪和浪漫主義的想象,緊緊圍繞中秋之月展開描寫、抒情和議論,從天上與人間、月與人、空間與時間這些相聯繫的範疇進行思考,把自己對兄弟的感情,昇華到探索人生樂觀與不幸的哲理高度,表達了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對生活的美好祝願、無限熱愛。詞的意境豪放、情懷曠達。既有理趣,又有情趣。那麼如何將這首詞的豐富的內涵和作者出塵之想與入世情懷較爲準確地表達出來,併爲現代中學生很好的接受,就爲教者提出了新的課題。

張蕊老師的課就充分地體現了教師對教材的處理、資源的開發、教學方式的呈現等方面的`思考,且在“文道相濟”上用心、出彩。

1.這節課的內涵主旨豐富,教者只選其一,即作者在政治不如意中、人事不團圓中的樂觀豁達的胸懷。充分體現了備課中,教師對學情的瞭解,滿足了學生的成長需要。

2.本詞作者所處的時代雖然距離學生的生活時代相隔久遠,但教者關注了小序中的“歡”與詞中的“傷感”這個矛盾點,點燃了學生興趣。所以學生由這個矛盾的點,解讀出了蘇軾是一個擁有曠達胸襟、樂觀智慧的偉大的人。到此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的重點突出,順勢而成。

3.厚重的想法還需要巧妙的方法呈現。教者設計瞭如下環節:初讀:知人、論世、解“傷”;初感:知人、論世、解“歡”;深思:政治寂寞裏“傷”與“歡”;體味:情感寂寞裏的“傷”與“歡”;朗讀:情感寂寞裏的“傷”與“歡”;延思:文人寂寞裏的“傷”與“歡。這些環節脈絡清晰,由課內賞析到課外的延思。體現了其較高的文學素養和專業素養。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聽課反思 3

今天聽了戴老師的課,我感覺戴老師的課的`編排巧妙高明:

1、戴老師課前播放中國古典音樂,意境高雅,餘韻悠悠。

2、課堂上,戴老師教學總是以學生爲主體,學生間相互交流、討論、思維碰撞,處處激發出如珠妙語,讓人回味無窮。

3、戴老師很重視詞的“吟誦,從吟誦中體味詞的意境。吟者得其樂,聽者趣味欣然。

4、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總之,今天一課堂重溫經典,既賞其文,又賞其人,更賞課堂上優異表現的學生。榮幸頗與!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聽課反思 4

《水調歌頭》一課,教學設計非常好,其優點大致總結如下:

是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到位。首先讓學生自己讀詩句,然後對學生的讀進行評價,藉機向學生指明哪個字應該重讀,哪個應該拖音讀,才能讀出感情來。如“久”、“娟”讀得慢一點兒、悠長一點兒,留給人一種餘音嫋嫋的感覺。進而再讓學生讀,從而步步提高朗讀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更是注重讓更多的孩子投入到朗讀中,給更多的孩子起來朗讀的機會,用音樂營造朗讀氛圍,調動孩子的朗讀積極性。

二是評價語貼切到位。讓每個孩子起來讀一句的時候,教師評價說每個孩子都在努力試着讀出自己的味道,對孩子們的讀進行肯定和鼓勵。當理解課文內容時,學生說藉助資料瞭解到的內容,教師馬上強化“結合資料是學習古詩詞的`好辦法”。

三是教學步驟清晰,由讀引入到課文內容的深入瞭解,使學生對詞感情的把握步步引向深入。充分讀課文之後,讓孩子自己先看註釋,瞭解課文的內容。思考蘇軾“身”在哪,“心”在哪,由淺層次的“身在密州,心懷子由”,讓學生體會當時蘇軾對弟弟的思念之情,然後通過老師的朗讀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看到了“把酒問天—起舞弄影—輾轉難眠—望月祝願”四幅畫面。進而注重對孩子句式的訓練,按句式來訓練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循循善誘,通過的步步深入學習,讓學生最終體會到“身處失意,心懷天下”的情感,寫時只是“兼懷自由”。最後,更是在歌聲中結束本課的學習,留下詩意的美。

四是不僅注重課文講解深入到位,更是注重教學內容詳略得當。“把酒問天”的畫面詳細講解,讓孩子思考“問”的內容,想象其動作,想象其心理活動,通過想象畫面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後三個畫面,先讓孩子們自己分小組討論想象,注重從動作、心態、語言幾個角度去想象畫面,然後把想象到的內容用筆寫下來,並配樂營造氛圍。緊接着分畫面交流體會,通過每個畫面學生的描寫和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體會每個畫面所代表的心情“矛盾—坦然—怨恨—豁達”的變化過程。

五是教師的素質極好,善於對孩子引導,板書字跡非常好,板書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板書內容注重師生共同完成,發揮了孩子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聽課反思 5

曾記得張定遠先生在《問題與對策》一文中指出:“要大聲讀,反覆讀!語文教學就是讓學生讀!讀才能讓學生學到情操,把語言轉化爲自己的東些,獲得知識,進行積澱,形成語感。”

衆所周知,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一首中秋絕唱,也是廣爲流傳的詞作,學生、老師都是很熟悉的了,在備課是時我也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如果不調整教學思路很容易讓學生陷入已知疲憊。所以在備課之初,我就確定了以誦讀促進理解,以對比深化理解的教學思路。

那麼如何來安排朗誦既能讓學生學透課文而又不厭煩呢?我設計了這樣不同層次的幾個步驟:

1、結合預習暢所欲言話最愛

2、瞭解背景研讀作品找根源

⑴、自由朗誦,整體感知;

⑵、聆聽範讀,比照仿誦;

⑶、揣摩研讀,用心品味;

⑷、深情齊誦,感受真愛。

3、對比賞析探究延伸找真愛

首先,是要給朗誦營造一種氛圍,讓學生能很快的進入文本狀態。因此,我回避了很多公開課開課時用王菲的歌曲《明月幾時有》導入的思路,而是直接發問:結合你的預習談談你最喜歡詞中的哪一句?讓學生真正自由地暢所欲言,老師不作過多地點評和干擾,說出自己預習時的真實想法和感受。然後請同學們自由地大聲地把全詩朗誦一遍,用簡潔的語言說說這首詞的大意,並讓同學們根據剛纔的理解,揣摩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感情和語氣語調來朗誦這首詞?這樣讓學生既對作品有完整的印象而又能直接進入文本。

其次,老師在課件音樂的配合下脫稿給學生作示範朗誦。在備課的過程中,我設法下載了許多的朗誦,有網上的朗誦愛好者的,也有南京師範大學陳少鬆教授的吟誦,還有唐宋名篇朗誦會上的吟唱等等,但都似乎總覺得和學生之間有些隔閡,所以最終決定還是自己來現場朗誦。儘管我自己的普通話水平不是很好(課後也有普通話好的聽課老師跟我反映說字咬得不是很準,找朗誦帶效果可能更好些),但我想這時學生需要的不是標準的普通話水平示範,他們需要的可能是這種激情——是與課文,與作者同喜同悲的激情。

於是我選擇了神祕園的白石音樂作背景,在課堂上我背誦式的很投入的朗誦全文,學生們很受感染,在長時間熱烈的掌聲後,我讓同學們模仿在音樂背景下進行朗誦,學生均能一改平時的扭捏之態,很投入的進行模仿。

然後,我因勢利導讓學生分上下兩片揣摩研究每一句應該怎麼讀。讓學生自主研究:你認爲該怎麼讀,爲什麼?由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有理由的,有把握的,能有話可說的來說:哪些詞要重讀?哪些詞要舒緩一些?哪些詞要急促些……每個同學可只說一句並請示範朗誦,如果說不清理由也沒關係,你可以用你的朗誦來告訴大家,同學互相補充糾正試誦。這樣不但有利於激發學生的研讀興趣,而且也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穫,都能享受朗誦的樂趣。

課堂上同學們思維活躍,探究興趣濃厚,發言積極,每個同學都自覺主動地參與進來。在研究朗誦的同時,也對課文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朗朗的讀書聲把課堂氣氛一下就推向了高潮,學生們個個情不自禁,爭先恐後,以讀爲榮,以讀爲快,且讀得聲情並茂。

最後,則水到渠成了,在對全詞研究的基礎上,老師讓學生們用自己的真情完整地把全文朗誦一遍,效果顯而易見。當場聽課的領導及同行們都深深地感動了,陶醉了,人人不禁頷首微笑。我想這就是朗誦的魅力,語文的魅力吧。

一節課結束了,但我想我們的思索遠沒有結束。新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着,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要求語文課應洋溢着一種語文課獨有的迷人氛圍和人性魅力,使學生對語文產生強烈的興趣,進而使師生雙方都得到共同發展。

程少堂老師也一貫主張:“對字、詞、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讀出來的,而不是靠分析出來的。因此,語文課上要書聲琅琅。書聲琅琅本身就是語文味的重要體現。”他還明確提出:“語文味”應是語文教學必須具有的,能夠具有的,而目前還未能具有的一種特色,一種整體美,一種境界。”

是的,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來,“味”從何處來,我想朗誦就是一個取之不竭的源泉。朗誦是一種語言藝術,是把訴諸視覺的'文字語言轉化爲訴諸聽覺的有聲語言的活動,是把平面語言轉化爲立體語言的活動。如果我們用系統論的觀點來看,它是一個“化乎內而成於外”的完整系統。因此,朗誦有利於培養學生學語文的興趣,能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提高自審能力;朗誦還有助於知識的積累、鞏固、系統化;朗誦有助於提高聽、說、寫及整個閱讀能力;朗誦有利於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有利於發展思維力,創造力。

語文教學改革的先驅,葉聖陶先生生前一直提倡朗誦教學。他說:“熟讀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覺之中追求語言的完美。朗誦的工夫,無論對語體還是對文言教學都很重要,僅僅討論,只是知識方面的事情,朗誦卻可以養成習慣,使語言不期而然近於完美。”

借用聽課人之一——上海師範大學文學院商教授的話說:“這樣的課纔是真正抓住了古詩文教學的本源!”能有他們這樣的評價,我爲之欣然,並將繼續努力下去。

“語文味”從讀中來。有時如泉水叮咚,有時如鳥語婉轉,有時高昂,有時激越,有時深沉,有時輕快……作品美的思想內容,美的藝術形式,通過適宜的強弱,和諧的`節奏凸現出來,這裏有“清風徐來”“和風細雨”,也有陽光燦爛,春暖花開,有活生生的人物,動人心絃的故事……這是一個美的世界,這是一個快樂的海洋.在這樣美不勝收的氛圍中,我們的學生能不被美的魅力所折服嗎?能不追隨美的足跡加入朗誦的行列、步入語言的殿堂嗎?這樣的課堂能不洋溢出濃濃的“語文味”嗎?

讓我們的語文課堂上書聲朗朗,香味四溢吧!

蘇教版語文七上《十五夜望月》《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我的思念是圓的》ppt課件之二

中秋詠月詩詞三首中秋的來歷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水調歌頭蘇軾水調歌頭,詞牌名。清朝詞評家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裏曾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蘇軾,字子瞻,號東坡,眉州(今屬四川)人。宋代傑出的文學家。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背景介紹這是一首中秋詠月兼懷親人的抒情之作。當時蘇軾41歲,爲密州太史,政治上很不得意,與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見,心情鬱鬱寡歡。賞析(配樂朗誦初讀)疏通文句討論:詞的上下兩闋主要寫了什麼?兩者的聯繫何在?上闋:月下飲酒(寫景)借景抒情,下闋:對月懷人(議論抒情)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聽課反思 6

從學生課堂活動的形式看,本節課學生的羣體活動是朗讀與討論。由於我對時間因素的考慮和對合作(討論)的重視,相對來講忽視了學生的獨立思考,於是學生探究學習過程中的討論似乎更多地表現出浮光掠影,而非有效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活動不能說完全是非自主的,但至少問題的提出是非自主的,教學問題的設計都是由教師確定的。依據平時的教學實踐,我幾乎認定學生對這首詞的理解是有侷限的、是很困難的,所以就沒有從發揮學生自主性的.角度來組織課堂教學。同時我對合作學習內容的設計,要求的提出,呈現的方式,活動的展開,缺乏深思熟慮,因此合作學習的預期效果沒有達到。

雖然本節課有許多不足之處,但我想,學生已經從這堂課中感受到了詞的魅力,他們已經能饒有趣味地在詞苑中漫步了。鮮花因芬芳而美麗,鳥兒因翅膀而翱翔,學習因興趣而吸引,如果我們的詩詞鑑賞課能像磁石一樣牢牢吸住學生的心,那麼我們又何愁學生喜歡不了古典詩詞呢?讓我們盡情地在詞苑中漫步吧!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聽課反思 7

首先,是要給朗誦營造一種氛圍,讓學生能很快的進入文本狀態。因此,我回避了很多公開課開課時用王菲的歌曲《明月幾時有》導入的思路,而是直接發問:結合你的預習談談你最喜歡詞中的哪一句?讓學生真正自由地暢所欲言,老師不作過多地點評和干擾,說出自己預習時的真實想法和感受。然後請同學們自由地大聲地把全詩朗誦一遍,用簡潔的語言說說這首詞的大意,並讓同學們根據剛纔的理解,揣摩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感情和語氣語調來朗誦這首詞?這樣讓學生既對作品有完整的印象而又能直接進入文本。

其次,老師在課件音樂的配合下脫稿給學生作示範朗誦。在備課的過程中,我設法下載了許多的朗誦,有網上的朗誦愛好者的,也有南京師範大學陳少鬆教授的吟誦,還有唐宋名篇朗誦會上的吟唱等等,但都似乎總覺得和學生之間有些隔閡,所以最終決定還是自己來現場朗誦。儘管我自己的普通話水平不是很好(課後也有普通話好的聽課老師跟我反映說字咬得不是很準,找朗誦帶效果可能更好些),但我想這時學生需要的不是標準的普通話水平示範,他們需要的.可能是這種激情——是與課文,與作者同喜同悲的激情。於是我選擇了神祕園的白石音樂作背景,在課堂上我背誦式的很投入的朗誦全文,學生們很受感染,在長時間熱烈的掌聲後,我讓同學們模仿在音樂背景下進行朗誦,學生均能一改平時的扭捏之態,很投入的進行模仿。

然後,我因勢利導讓學生分上下兩片揣摩研究每一句應該怎麼讀。讓學生自主研究:你認爲該怎麼讀,爲什麼?由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有理由的,有把握的,能有話可說的來說:哪些詞要重讀?哪些詞要舒緩一些?哪些詞要急促些……每個同學可只說一句並請示範朗誦,如果說不清理由也沒關係,你可以用你的朗誦來告訴大家,同學互相補充糾正試誦。這樣不但有利於激發學生的研讀興趣,而且也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穫,都能享受朗誦的樂趣。

課堂上同學們思維活躍,探究興趣濃厚,發言積極,每個同學都自覺主動地參與進來。在研究朗誦的同時,也對課文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朗朗的讀書聲把課堂氣氛一下就推向了高潮,學生們個個情不自禁,爭先恐後,以讀爲榮,以讀爲快,且讀得聲情並茂。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聽課反思 8

從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看,我期待的效果還是侷限於學生對自己研讀教材的結論認同,而忽視了學生具備自主完成較高層次的.研讀的知識儲備和能力。學生的課堂活動基本上是圍繞我提出的問題展開思考和議論,發表見解等等。但由於我沒有讓學生在課前查尋有關資料,只是在課堂上介紹創作背景,因而導致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足,所以課堂活動受到了很大地侷限,討論似乎難以展開。

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課後我想:教師是否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從創作背景、詩人創作風格、這首詞所表現的情懷等方面去查尋資料。這樣不僅爲學生提供了補充學習的機會,而且不同學生找到不同資料進行交流,能使大家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師只要成爲學生學習實踐的“助手”、促進者、激勵者,引導學生活動的方向——學習達到目標的路徑。至於路,還是要放開手讓學生自己去走。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聽課反思 9

整節課的教學過程我個人認爲是成功的。教師介紹了必要的知識點,又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了詞的內容,並讓學生聯繫實際學習了蘇軾的曠達胸襟,教師在教學過程只起了引導的作用,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氣氛較爲濃厚。這樣的教學方式符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也讓學生真正走進課堂教學中來。

但是,教學過後卻給我留下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課堂上真正互動起來的畢竟是少數同學,還有大部分的學生未能參與進來,特別是基礎差和平時少話的同學,怎樣才能讓他們參與進來?這是一個急需解決而又非常棘手的問題。利用多媒體授課之後,學生的重複學習缺乏必要的載體(如應有的筆記等),有許多學生向我放映了這個情況,難道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好嗎?一節極爲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新穎的教學設計,當面對的是基礎教學較差學生的時候,教學過程並不能顯示設計者的初衷,那麼,這一堂課我們又如何評價呢?是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差?還是教學設計出了問題?我無從談起。

另外,教師的備課過程是很辛苦的,可是,我們更過關注的是教師教學的成敗,又有多少人來關注教師“一節課的背後”?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聽課反思 10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屬於蘇詞代表作之一,該詞構思奇拔,畦徑獨闢,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回顧備課過程,我的根本立場是:我應該教給學生什麼?以自己研讀教材的體驗作爲設計教學的立足點、出發點,而非一味地依賴教參、教案。教師在查閱、鑽研教學參考資料上不能替代自己對文本的獨立鑽研,有了對文本獨立鑽研,纔會知道教材最動人的是什麼,理解上最困難的是什麼,能夠開發進行的能力訓練是什麼。教師鑽研教材的過程,往往就是教學方案形成的過程。所以我在解讀文本時首先要求自己擷取該詞的精華,深刻透徹地領會作品的思想實質及其表達形式,力求創新,希望自己的思路能有效地啓發學生,自己的收穫能有效地幫助學生。

我對於這節課的教學設想,更多地是關注了“學生可以學到什麼”,但忽視了“學生怎樣用自己的方式去學”以及教師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定位。學生活動應當成爲課堂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但應注意學生的活動以及接受知識的過程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

學生活動的質量取決於活動所圍繞的核心,但教師的思維畢竟取代不了學生的體驗。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老師的分析不能代替學生的學習。“新課標”希望教師成爲“平等中的首席”,因爲老師是站在教和學的邊緣,像交響樂中的指揮,不僅在指揮,自己還要參與其中。因此教師要積極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真正的讓學生參與進來,不是牽着學生的鼻子走,而是引導學生的思維自己走;它不僅要讓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耳,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動心、動腦;它是在思維支配下的感官主體活動,是思維活動與感官活動的和諧統一。美國教育家波利亞曾經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爲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和聯繫。”讓學生參與進來的真正要義就是促成學生自己去思維、去實踐、去探索、去發現。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述,教師不能“把一篇文章裝進學生的腦子裏去”,而需要靠學生自己“動天君”、“用心力”,“靠學生自己去經受注意、思索、困惑、快感等心理過程,從而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語言規律,養成自己讀書作文的興趣和習慣。”新課標強調語文教學要把握語文學科的實踐性特點,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活動也就必然成爲一種載體,教師也因此必須承擔起學生活動設計者的重任。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對自己角色職責的認識先前是模糊的,所以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更多地還是關注到關注了“學生可以學到什麼”,但忽視了“學生怎樣用自己的方式去學”以及教師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定位。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聽課反思 11

《蘇軾·水調歌頭》公開課教學已塵埃落定,但我希望,對朗讀指導課或者說詩詞欣賞課的教學反思應該是剛剛開始。

一、反思一:課文內容的講析

公開課上得拘謹,這是第一感,因爲心裏老有時間的約束:要在一節課內將課前設計的衆多環節完整得完成。於是就有一種催的感覺,不能盡情地發揮,整體上就有一種“抑”。如此這般,課堂的提問、講析就增加了許多心理負擔,點到爲止或者說放不開就自然而然了。

回顧這節課的內容講析,我認爲還是偏多、偏散、偏深。

這是什麼惹得禍?我認爲應該又是老師的主觀設計惹得禍。

教學設計時,一直擔心課堂的容量不夠,就無限地把備課時老師掌握的知識往裏夾塞,直接造成了教師在講析時往深度延伸而浪費了許多時間。所以處理好“備課時掌握的知識與上課時傳授的.知識”之間的關係,將是以後教學探索的一個重要方面。

造成衆同仁感覺詞的內容講析不夠的感覺,是因爲我的講解偏散亂,偏深度。

剛開始上課時,本來是想照教案設計的來個作品簡介,但因爲切入時過早得被學生的“學習程序”所打亂,所以當時就想往後放一下,即在強調朗讀感情時順勢講析。但從後來的效果來看,的確應該在最早的時候進行集中簡介更好。

但我不認爲課文內容的講析不夠。因爲本節課的重頭戲當是朗讀和朗讀指導。也就是說,所有的所有都必須爲朗讀服務。讓學生投入情感去朗讀,投入思維去理解如何朗讀是本節課的重點。可以說學生表達情感的朗讀一定不太準確,但能夠有所表現,有些高低起伏的變化,有些重音輕音的變化,也就足夠了。可以設想,如果再增加課文內容的講析,將肯定地減少朗讀的次數,朗讀指導又將是指導課,而非朗讀課了。

二、反思二:板書設計

應該承認,本節課的板書設計不夠嚴謹。雖然整體的板書設計到位了,但對內容脈絡的梳理未能如願。

課後想來,如果將課文內容“問天、問月”“哀、思”這些要點經整理後條理清晰地板書,當會收到更好的視覺效果,對增強記憶、加深理解亦有好處。

更應該承認的是,平時對板書設計的忽視是造成這次失誤的根源。這又得怪罪於自己的認識。

因爲平時我總是認爲“閱讀教學是一種個性的理解”,老師應該是參與者、組織者,而非傳授者。一種將內容歸納好後的板書,只會是一種簡單的傳授,即把教參或其他人對文體的理解清晰展現給學生,抑或灌輸給學生,然後讓學生照搬於筆記或頭腦當中。如此將嚴重影響學生對文體的自主探究。所以我對設計精細的板書歷來不太上心。

現在看來,這種片面的、不深刻的認識直接導致了課堂板書功能的欠缺,對某些課來講將會影響教學效果。今後重新理解板書的效益,重新認識板書的功能,當是又一個重要的提醒。

其實,我先前的理解只是對閱讀教學個性的張揚,而閱讀理解應該是有共性的。比如,《紅樓夢》的賈林愛情悲劇是不容有其他理解的,這就是共性,我們不能爲張揚個性而將其理解爲純潔的友情。而板書的理解可以是共性之說。讓個性與共性並存,應該是正確的選擇。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聽課反思 12

《水調歌頭》這節課總的來說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學生讀書、回答問題、背書都比較大膽。但通過檢測,我發現學生會說並不代表會寫。比如:有的學生把“矛盾”的“矛”寫成了“予”,把“嬋娟”的“嬋”寫成了“蟬”,把“古難全”中的“古”寫成了“故”等等。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得到的啓示是:

一、教師備課必須充分。教師備課不僅要熟悉新課標的要求,更要鑽研教材,多翻閱資料。因爲,教師所備的內容不完全是爲了讓學生明白,重要的是教師對教材內容要吃透、吃準,這樣,教師自己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餘、得心應手。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輕鬆應對課堂上有可能出現的任何情況。

二、多給學生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去發現、解決教材或資料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因爲現在的資料,包括教材和教參,只要我們認真閱讀,就不難發現,問題相當多。教師鼓勵學生用懷疑的精神去閱讀資料,對學生能力的'提高很有好處。

三、要重視學生的默寫。現在的學生,你讓他說,他會說的頭頭是道;你讓他讀,這也不是多麼難的事。但是,如果你讓他默寫,那就說不準了。因此,對學生加強默寫訓練很有必要。只有讓學生多寫多練,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