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教案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人教版七年級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教案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教案1

一、教學目標

① 學習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② 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

③ 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原理,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聯想及想像能力。

三、課前準備

教師可蒐集有關資料做成多媒體課件。導人中或結束時能講清“山市”形成的原理。學生藉助工具書認識生字詞,反覆閱讀。愛好美術的同學可用繪畫展示“山市”的美景。

四、教學內容

《山市》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所寫的一篇文言文,描繪的是山中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文中描繪了從山市開始出現到最後消失的變化過程,給人以神奇而又壯麗的感覺。文章語言精煉生動,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去揣摩、理解。通過研讀對這一現象進行適當探究。

五、教學設計

1、恰當導入

① 可以由“海市蜃樓”的畫面或圖片導人,也可以播放有關的錄像,渲染氣氛,引導學生進入狀態。

② 也可以講傳說、講故事,創設情景,引起學生的興趣。許多人都聽說過海市蜃樓,卻無緣目睹這種神奇。有道是“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爲我們寫下的《山市》,描繪了山中蜃景,與我們所說的海市蜃樓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種科學現象,它到底有怎樣的奇觀呢?讓我們走進這山市,去感受這山市的奇妙吧!

出示目標並板書課題。

2、課題:山市

3、學習目標:a.學習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b.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批麗的幻景。

c.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道理,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科學精神。

4、整體感知

教師引導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習文言文,“研討與練習”所列字詞:孤塔聳起插青冥 碧瓦飛甍 歷歷在目 風定天清 一切烏有 直接霄漢 黯然縹緲

檢查預習,大屏幕出示字詞,學生識記。

自學課下注釋。

教師導讀:閱讀文言文須掌握合理的方法步驟。方法適當,可以提高閱讀效率。(大屏幕出示方法)

①通覽全文,瞭解全貌 ②逐詞逐句,通懂其義

a.識記生字詞 a.分析理解詞語

{b.斷清句層次 {b.省略補出翻譯

c.朗讀按標點 c.精讀分析理解

d.難句村出來 d.畫批圈點小結

對以上方法加以解釋指導,引導學生懂得好文不厭百回讀,在誦讀中理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文多誦讀的道理。引導學生“初讀通語句,再讀明大意,三讀有感悟,四讀品內涵,五讀得啓迪”,在誦讀中展開聯想和想像。

自主學習

① 學生在自由誦讀和教師的學法指導下,自由地進行初讀、再讀、三讀後開展競讀。每小組推薦同學進行朗讀比賽,各組對每組參讀的同學進行評價。教師參與學習過程。

② 學生看註釋講內容,直譯即可。各小組互相幫助,理解句子的含義。

③ 學生講述內容後,各組之間相互質疑,相互解答。教師適時點撥,並加以補充。

5、探究想像

學生討論後可自講:

① 山市出現的全過程可分爲幾個階段?

② 結尾的作用是什麼?

③ 怎樣欣賞感受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學解釋其中的道理?

④ 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樣一幅神奇的畫面。

學生相互研究討論後,教師可幫助明確。

縱觀山市的出現分三個階段:初現孤塔宮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樓出現。結尾照應開頭,這裏說的“山市”跟“海市”一樣,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麗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難得出現,少數人偶遇,多數人難得一見。此是作者根據目擊者的敘述所寫,令人回味無窮。

讓學生想像一下,山市到底會是一幅什麼美景呢?可以讓繪畫好的同學畫出,在班裏展示欣賞。然後總結補充:其實,美的東西也許留在想像中會更美,想有多美有多美,正是:此時無畫勝有畫。

5、拓展練習

① 請用自己的話向家長描繪一下美麗神奇的山市。

② 繼續收集有關山市或海市蜃樓的故事。

③ 可以讀讀蒲松齡的其他文章,瞭解其創作風格。

6、信息反饋: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教案2

[教學目的]

1、通過反覆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2、初步認識黃河在中華民族中的特殊地位。

3、品讀歌詞中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反覆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難點:揣摩意蘊豐富的語句,理解其深刻含義。

[教學準備]

教師要深人認識關於黃河、《黃河大合唱》的知識,做好相關課件。

學生要尋找有關《黃河大合唱》的視聽資料,聆聽黃河大合唱中的豪邁歌聲。查找了關於黃河的地理知識、悠久的歷史及文化精神的資料。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師:同學們,當一個民族處於危急存亡的時刻,我們實在需要母親河的召喚!當抗日烽火燃遍中華大地時,詩人光未然隨軍行進在黃河岸邊。雄奇壯麗的山河,英勇抗敵的戰士,使他感受到中華民族頑強的奮鬥精神與不屈的意志。於是,他向着黃河母親,唱出了豪邁的頌歌!

(教師藉助畫面、音樂的力量,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輕聲跟誦《黃河頌》。

學生展示自己課前的所瞭解的《黃河頌》的相關知識,瞭解《黃河頌》的寫作背景。)

二、自主學習,自由誦讀,初步品味歌詞中的語言

1、自由誦讀《黃河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醞釀感情,自由節選文中幾句或一節,給全班同學誦讀。

3、自我評價,品味課文中的語言。

教師設疑:你在剛纔的朗讀中注意到了哪些問題?哪些地方或哪些詞句不夠滿意,爲什麼?

4、學生相互質疑,也可師生相互質疑,並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5、全班評議首輪誦讀者,予以鼓勵。

(教師對學生朗誦的要求無需過高,對課文的理解要求也無需過深,相信學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調、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鄂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全集第13課《黃河頌》》。教師在此可以做出調整性的解答。)

三、感知課文,合作探究

1、主體部分中“望”字所統領的內容?

2、頌歌的首尾如何呼應的?

3、爲什麼把黃河比作“搖籃”和“屏障”?

4、“啊!黃河”在詩中反覆出現,有什麼作用?

(這個問題學生概括難度較大,教師可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黃河的自然特點、地理特徵、黃河在歷對中華民族的貢獻,黃河已成爲民族精神上的城防等等。)

四、小組合作,誦讀課文

1、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多種形式合作朗誦。

例如:人員數量的搭配——二人組、三人組、四人組、男女混合組……

歌詞篇幅的選擇——全文、一小節、甚至一兩句。

詩句的具體分工——學生對所選語段進行分工朗誦,創造多樣式的朗誦方法。

2、全班評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組合,予以鼓勵。

(本環節的設置意在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領略歌詞美感,將學生的情感逐漸引向高潮。)

五、深人探究,探尋詩歌的朗誦要點

教師質疑:以本課爲例說明怎樣才能更好地朗誦一首詩詞?

(學生思考、討論。師生共議明確。)

1、把握詩詞的節奏、重音。

2、對詩人生平和時代背景的把握。

3、對詩詞語言的品味。

4、調節自己的感情。

學生再次自由朗誦,將剛纔的所得加以體會。

讓首輪誦讀欠佳者再誦課文,展示自己的進步。

六、再誦課文

配以音樂,將學生的感情調至高峯,教師讀朗誦詞,全班一起朗誦。

七、拓展延伸

教師提供《長江之歌》歌詞,學生閱讀,並思考文後的題目。

多媒體顯示:《長江之歌》。

1、比較《長江之歌》與課文《黃河頌》,說說這兩首詩有什麼內在聯繫。

2、仿照“黃河頌”中比喻、擬人的寫法,以“啊!老師”(或母親,朋友……)爲題,寫一兩個片斷。

3、課餘欣賞《黃河頌》與《長江之歌》,在激昂高亢的旋律中領略黃河、長江的風采,感受歌中洋溢的愛國熱情。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教案3

一、教學目標

① 速讀課文,能概述課文內容。

② 掌握並學習抓住事物特徵進行說明的寫法。

③ 理解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

④ 培養學生觀察熱愛自然的情趣。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理解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的應用。

三、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好授課內容及多媒體課件,學生做好預習,蒐集有關天氣的諺語,注意觀察天空中的雲,同時要積累課文中的佳詞妙句,爲課堂交流做好充分準備。

四、教學內容

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雲和天氣的關係:不同形態的雲和天氣的關係;不同光彩的雲和天氣的關係。

本文思路清晰,緊扣題目進行說明,不但說明看雲可以識天氣,還進一步說明雲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十分密切,由說雲是天氣變化的招牌,再說怎樣看雲識天氣。雲的種類很多,但文章從現象人手,進而觸及到事物的本質。如:雲的形態和光彩是現象,雲和天氣變化的關係是本質。說明層次清晰,將看雲識天氣事理說清楚,最後說明看雲識天氣的目的。

五、教學設計

1、精心導入

① 可用大屏幕多媒體展示空中的雲的各種景象,引出課題。

② 也可通過諺語或詩歌來引出課題。

③ 還可以請學生從課前準備中談談自己的積累和觀察。例如:

a. 你觀察了天空中的雲嗎?有怎樣的感受?用簡短的話說明。

b. 你在預習中搜集積累了哪些有關雲和天氣的成語、俗語、諺語?請同學們相互交流 下,好嗎?

以上各種導人,只要精心設計,認真準備,都可達到導人課題的目的。

2、出示目標並板書課題

課題:看雲識天氣

3、感知內容

① 檢查預習中的字詞。

② 請學生自讀課文或齊讀課文,教師正音正字。

③ 請仔細看問題,再讀課文並小組討論。

問題組:a.全文主要說了什麼內容?請簡要概括。b.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樣的?可分爲幾部分?

學生討論後可以明確:全文主要介紹雲和天氣的關係,不同形態的雲和天氣的關係;不同光彩的雲和天氣的關係。基本思路是先總說雲的作用,再說明雲和天氣的關係(這其中有兩小層:雲的形態變化和天氣的關係;雲的光彩現象和天氣的關係)。最後是總說,說明看雲識天氣的目的。

4、研讀賞析

① 教師導學:科普說明文的學習,可以遵循規律,即:抓特徵、理順序、用方法、語言準。從以上四個方面去研讀一篇文章,會更加清晰。

② 自主探究:出示表格圖,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填表,準確列出雲及其光彩的種類、特徵和它們分別表示的天氣情況

可讓學生自行設計表格,在閱讀中思考:a.共有幾種類型的雲?b.表格如何設計得簡潔明瞭?巳也可以每個小組設計一種。設計後同學之間相互交流,也可通過實物投影儀在班上講述自己的設計和理解,教師進行總結,通過設計幫助學生清楚地理解課文。

教師總結指導:將雲分爲兩大類,按雲的形態可分爲晴天雲和雨雪天的雲;再按雲的光彩分四種。只要順序合理即可,設計的簡潔些、詳細些都可以,給學生一定的空間。

學生討論填表後,教師進一步指導:通過表格的填寫可以看出,作者抓住了說明事物的特徵??雲和天氣的關係,同時有一定的合理說明順序??總分。爲了將事物事理說明得更加清楚,作者運用了不少說明方法。例如:分類別、打比方等等(當然也有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總括看來可稱爲生動說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語言的準確性,

請同學們研讀討論。

③合作探究

a. 能舉例說明文章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嗎?它們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b. 能舉例說明文章語言的準確性嗎?它們的作用如何?

學生可以討論並暢所欲言,也許所說的不一定完全準確,但只要敢於探索,大膽講述,教師都應表示讚賞,並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確: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雲分爲四種??暈、華、虹、霞。把它們之間的差別,進行了比較說明,這種作比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雲和天氣關係的特徵。許多句子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不僅使文章生動,更重要的是讓雲的特徵更加鮮明。用詞準確,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往往去掉可以嗎?爲什麼???體現語言的準確性。

④反饋交流

學生再次速讀課文,看大屏幕展示的題目,交流思考,看看本節課有哪些收穫。

(出示投影)讀課文,理解概括交流對以下問題的解答。比一比,哪一組思維更敏捷,

問題組:

a.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第1自然段的內容。

b.天空的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一句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c.第3自然段中總結四種薄雲特點的一句話是什麼?

d.根據課文舉例說明雲是天氣變化的標誌(單一例即可)。

e.舉例說明看雲識天氣對工農業生產的好處。

學生討論後,教師引導小結:a.第1自然段指出了雲和天氣的密切關係,說明看雲可以識天氣;b.這句話的作用是承上啓下的過渡作用;c.捲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都是很美麗的雲;d.雨層雲形成,連綿不斷的雨雪也就開始下降;e.論述有理即可。

總結:通過對文章的學習,不僅瞭解了看雲可以識天氣的內容,還學習了怎樣將事理說清楚,並把握住了一般說明文的說明方法,那就是:抓特徵,理順序,用方法,語言準。

5、延伸作業

用本課學過的說明方法,寫一篇小小說明文,向同學們介紹一種自然現象。題目自擬。 -

6、信息反饋: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教案4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散文,屬於一篇自讀課文。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編者的意圖或許是想讓學生領略大自然之美吧。有人評價樑衡的《夏感》是“六百六十六字凝成的精美鏡頭”,的確如此。文章從夏天的景色、夏天的色彩和夏天的旋律三個方面來盛讚夏天旺盛的生命力,盛讚人們的勞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學本文,應根據單元教學要求,引導學生朗讀,在朗讀的基礎之上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時,還要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加強與文本的對話;要讓學生通過聯想與想像,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真切感受夏的特點,以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情感。

二、學情分析

剛剛邁入中學大門的七年級學生,擁有一顆較爲強烈的好奇心。但在學習的重壓下,他們卻很少爲一輪紅日而驚歎,很少爲一片落葉而感慨,往往對大自然的美熟視無睹。因此,教學本文,要特別注意調動學生豐富的想像與聯想能力,幫助學生感知課文內容;要引導學生抓住文章優美的詞句去賞析課文,盡情領略夏天的景色之美,人們的勞動之美,大自然的畫面之美,以增加學生的文化積澱,努力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體會作者情感。

2、體會文章生動準確的語言特點,感受文章語言的魅力。

3、通過對優美詞句的賞析,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情感。

四、教學重點

強化誦讀,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把握作者情感。

五、教學難點

抓住優美詞句賞析課文,體會對比手法的作用,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觀看一幅各具風韻的四季圖,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個季節,並說說喜歡的理由。然後播放一段有關夏天的優美音樂,讓學生判斷音樂中所描述的景物代表哪個季節。

教師提示:不同季節有不同的特點。春天的和煦,夏天的熾熱,秋天的色彩,冬天的嚴寒,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因爲我們的人生閱歷、生活體驗、認知能力和審美情趣的不同,對四個季節的感悟也會有異。

在當代作家樑衡的'眼中,“夏”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賞樑衡先生的散文《夏》,看看樑衡先生筆下的夏又有着怎樣的特點。

(設計意圖:課前播放一段有代表性的關於夏天的音樂,可以讓學生初步體驗到夏天的特點,引發學生對夏天的興趣。)

(二)落實基礎

1、作者簡介:樑衡,(1946——),山西霍縣人。主要從事散文創作、散文理論研究。作品曾獲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1996年在《佛山文藝》發表的散文《忽又重聽“走西口”》獲《美文》《文學自由談》《佛山文藝》三家聯合舉辦的“心繫中華”散文徵文優秀獎。有散文三篇《晉祠》《覓渡,覓渡,渡何處》和《夏》入選中學教材。主要著作有《新聞三步曲》(三卷)《數理化通俗演義》(兩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傑鬼雄》。

2、聽讀: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聽讀,注意朗讀的語音、語速、語調、節奏、重音與情感,在朗讀過程中同時播放一些與課文有關的畫面。

(設計意圖:學生伴隨着音樂聽讀,並結合與課文有關的畫面加以想像,可以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初步的比較直觀的瞭解,以便儘快熟悉課文。)

3、檢測字詞預習情況並齊讀兩遍,然後任選三個詞語說一段話。

芊芊(qiānqiān)黛色(dài)磅礴(pángbó)

匍匐(púfú)迸發(bèng)澹澹(dàndàn)

(設計意圖:檢測字詞掌握情況,可以讓學生重視字詞的積累。而用詞寫“話”,則是強調詞語的運用。這些都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必由之路。)

(三)整體感知

1、齊讀課文,在聽讀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課文內容。

(設計意圖:“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學生讀書的過程就是初步與文本對話並瞭解文章內容的過程)

2、默讀課文,思考以下二個問題:

①作者對夏天的總體感受是怎樣的?或:夏天有着怎樣的特點?(先在書上勾畫,然後用課文中現成的詞語來回答)

明確:夏天的特點是“緊張、熱烈”而又“急促”的。

(設計意圖:文章着力表現的是夏天“緊張、熱烈、急促”的特點。學生抓住這一特點,就抓住了理解全文內容的“綱”。同時,讓學生自己在書上勾畫,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培養學生提煉信息的能力)

②請在文中分別勾畫出表現夏天“緊張、熱烈、急促”特點的語句,並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夏天景緻的。

明確:作者是從“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和夏天的旋律”三個方面來描寫夏天景緻的。通過對這三個方面景緻的描寫,生動細膩地表現了夏天的特點。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第一段的總領句去找相關句子,輕而易舉地讓學生明白文章的結構關係,同時領會文章內容,並讓學生進一步靠近文本。)

3、齊讀文章最後一段,說說它有何作用,並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最後一段與歷代文人多寫春花秋月作比較,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表達了作者對夏天的無比喜愛及對勞動者的讚美之情。

(設計意圖:齊讀最後一段,找出文章的“點睛”之筆,讓學生領會文章主旨,同時對學生的寫作也會有所啓迪與幫助。)

(四)品味語言

根據示例,選出你最喜歡的一個詞或一句話,並說說喜歡的理由。

示例1:我喜歡“好像爐子上的一鍋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於沸騰一樣”這個句子,它採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由春到夏的醞釀過程。示例2:我喜歡“輕飛漫舞的蜂蝶不多見了,卻換來煩人的蟬兒,潛在樹葉間一聲聲地長鳴”這個句子,它採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並用一個“替”字寫出了夏天的炎熱。

比喻句

“好像爐子上的一鍋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於沸騰一樣”,具有視覺效果,應合開篇第一句話,以突出夏天“緊張、熱烈、急促”的特點。本來這些“特點”是抽象的,這裏用比喻,就化抽象爲具象了。

“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長牆”,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們習見的“長牆”喻“綠煙”,更加直觀。

“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艦船”,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車”,它們在麥浪中行駛,讓人產生幻覺,像是“艦船”,以喻其疾速、氣勢雄壯。

擬人句:

“山坡上的芊芊細草長成了一片密密的厚發”,是作者的想象,生動形象。

“輕飛曼舞的蜂蝶不見了”,“曼舞”是想象,’用了擬人寫法,想象其優美的舞姿,很生動。

“那朝天舉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寫兩種作物用了兩個形象的動作,像描寫人一樣,很有趣味。

“這時她們……向秋的終點作着最後的衝刺”,這些農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來是比較抽象的,這裏用人的跑步衝刺來形容,化抽象爲形象。

細緻生動,富有韻致的句子:

“彎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有動作,有形象,還有節奏感;

“他們的肩上挑着夏秋兩季”,“而夏呢,總是在苦澀的汗水裏“,非常簡樸,又形象生動。

“春之色爲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爲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誌着事物的終極”,“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語句具有對稱性、旋律感,近似於文言,顯得雅緻,琅琅上口。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熱風浮動着,飄過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麥子的香味。那春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半年的積蓄,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田野上滾動,在天地間升騰。夏天到了。”由具體描寫進到概括性描述,伴隨着寫景視野的逐漸開闊,語言中的大氣也張露出來,“磅礴”“滾動”“升騰”等詞用在這裏都顯出大氣,“夏天到了”,四字單獨成句,斬截,響亮。文章末尾說“我卻要大聲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情感態度明朗,語調高亢。這些語言都不經意間顯出剛性氣質。

(設計意圖:品味語言既是爲了達成教學目標二,又是爲了提高學生的鑑賞與寫作能力。同時,對於剛入中學校門的七年級學生來說,從何入手品味語言,多少會感到有些茫然,由教師給出一二示例,他們做起來就駕輕就熟了。)

(五)拓展延伸

1、你知道哪些關於四季的古詩?請寫出來。

描寫春天的古詩:

1)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2)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3)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描寫夏天的古詩:

1)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2)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3)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4)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描寫秋天的古詩:

1)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2)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

描寫冬天的古詩: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幕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積累名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仿句:

仿照以下句式,結合課文或發揮想像,寫一寫“夏之色”。

春之色爲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

夏之色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之色爲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誌着事物的終極。

夏之色爲晶瑩的藍,如藍天,如海浪,充盈着清涼。

夏之色爲暖的紅,如熱血,如朝陽,散發生命之光、

夏之色是熱的紅,如雛菊,如豔陽,充滿活力。

夏之色爲暖之紅,如火焰,如太陽,貯滿溫暖之情。

夏之色爲晶瑩的藍,如藍天,如海浪,充盈着清涼。

夏之色爲熱的綠,如綠葉,如繁林,蘊涵澎湃只請

夏之色爲熱之白,如沙灘,如船帆,充滿烈日豪情;

夏之色爲亮的藍,如藍天,如夜空,展現魅力之神,

夏之色爲燦的黃,如光豔,如夏花,象徵着生命的旺盛

夏之色爲炫的黃,如黃花,如向日葵,欣欣向榮的影響;

夏之色如涼的青,如荷葉,如山川,折射着燥熱之後的思索。

夏之色如火的青,如田野,如山川,表明,生命的至高、

冬之色爲清冷的白,如冰雪,如梨花,滿含着純淨。

冬之色爲冷的白、如羽翼,如水晶、蘊涵天國之美、

冬之色爲寒的銀,如月光,如白雪,純潔了整個世界

冬之色爲清冷的白,如冰雪,如梨花,滿含着純淨。

冬之色爲冷之灰,如枯枝,如鉛雲,標誌着終極之後的空虛

冬之色爲炫的白,如雪花,如冰天,昭示着春的臨近;

冬之色爲靜的白,如雪原,如霧凇,蘊涵萬物的靜謐

冬之色爲甜的白,如雪花,如樹掛,掩蓋了世界的美醜;

冬之色如水的白,如瑞雪,如冰霜,蘊涵純淨之心、

冬之色如潔的白,如霜雪,如冰凌,閃爍着無私的清靜

(設計意圖:品味語言之後,熱炒熱賣,仿寫心中的夏,學生會覺得很容易,同時也達到了講練結合的目的。)

(六)總結全文

作者樑衡以多情的筆調,採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着力表現出了夏天的緊張、熱烈和急促,爲我們描繪出了一幅絢爛的夏之圖畫,真正讓我們感受到了夏天的自然景色之美、色彩之美和勞動者的勤勞之美。同學們,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和品味,我們就會發現“美”就在四季的更替,“美”就在我們身邊!

(七)結語、寄語:

[幻燈3]

踩着時間的腳步一路走來,我看到了你,也看到了我自己。

我看到你,從往日充滿天真爛漫的少年兒童,長成爲如今充滿__活力的青少年。

我看到你,正從今時勃發熱情的青少年,走向堅強偉岸的成年。

在你身上,我彷彿看到了翻滾升騰的麥浪。

在你身上,我彷彿聞到了夏日涌動着的成熟了的麥香。

在你身上,我觸摸到了收穫希望的喜悅。

在你身上,我聽到了生命成長那緊張的腳步聲。

在你身上,我才發現,生命裏的夏天到了。這正是一個“收穫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的生命季節,這正是一個“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生命旺季。

來吧,朋友,勇敢挑起肩上的兩季,用我們的活力大聲讚美這個生命裏的黃金的夏季吧!

【設計意圖】利用寄語的形式,在優美的音樂情境中呈現文字,既是課堂情感醞釀的最終爆發,又能在教學結尾處推波助瀾,再掀一個情感__,達到師生共鳴效果。同時,對文章的情感和主題進行遷移,賦予現實意義,揭示生活真諦。

(八)作業

請用一段優美的文字對你家鄉的夏天作一番描繪(300字以上)。

(設計意圖:帶着品味賞析課文的餘溫,熱情洋溢地描繪自己家鄉的夏天,投學生之所好,加大平常練筆的力度。)

附:板書設計

緊張熱烈急促

景美讚美

(總——分——總)

人勤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教案5

第二課時

一、情境引入:

讓我們隨着作者飽含深情的筆觸,去感悟這位不平凡的科學家崇高的獻身精神。

二、展示目標:

1.品味文中平實而感情充沛的語言。

2.體會並學習鄧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獻精神。

自學指導1: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用小圓圈標示出你認爲比較精美的詞語來,然後按照“我發現……詞語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組織好語言,5分鐘後發言討論,比一比誰說得好。

交流研討:

學生髮言:例如:

我發現“任人宰割”這個成語用得好,它好在寫出了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時代中國遭受列強的侵略、壓迫而不圖反抗的現狀,讀來讓人悲痛、傷心。

我發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成語用得好,它好在作者用相當凝練的語言,對鄧稼先兢兢業業、不辭辛勞,爲中國的核武器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光輝一生作了概括性總結,讓我們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

質疑答疑:

學生找到好的詞語,教師通過提問把它析透。

補充完善,歸納出詞語的妙處。

自學指導2:請同學們跳讀課文,用波浪線標示出你認爲美妙的句子或段落來,然後按照“我發現……句子或段落寫得美妙,它的美妙在於……”的句式組織語言,並體會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6分鐘後交流,比一比誰說得好。

交流研討:

學生髮言,其它同學補充。例如:

我發現“事後我追想自己爲什麼會有那樣大的感情動盪,……”這一句寫得美妙。它的美妙在於這一句作者運用兩個表選擇關係的設問句,充分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引起的感情震盪,它含蓄地告訴讀者,作者既爲中華民族感到自豪,更爲稼先領導國內學者和技術人員獨立地設計出中國的原子彈而感到驕傲,語言簡練,蘊含豐富。

我發現“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鄧稼先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這兩段寫得美妙,它的美妙在於這兩句話分兩段陳述,起突出、強調作用,高度讚揚了鄧稼先的崇高品質和精神境界。讀完這兩段,不由得使人在內心深處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

質疑答疑: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師歸納總結:語言特色:①排比的運用,節奏感鮮明,增強了語言氣勢;②對比的運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③長短句的結合,又使文氣活躍,抒情味濃厚,感染力強。

專題訓練:

課後一、3、4和二題

三、課堂小結:

學習本文,你的收穫是什麼?請同學們用特殊的方式展示出來:

1.成語 2.一首歌 3.名人名言 4.相仿事例 5.一首詩 6.用一組排比句

四、綜合訓練:

我們的祖國,因這樣的驕子而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們還不能像鄧稼先博士那樣爲祖國去效力,但我們可以爲三十家子初中爭光,爲七(二)班爭光。我們班有很多這樣的學生,同學們,下面我們就來寫寫我們身邊的小“鄧稼先”吧!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分歧、信服、霎時、委曲、嫩芽、拆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詞語,掌握它們的讀音及詞義,《散步》教案。

2.品讀課文中具有對稱美的句子及含義豐富的語句。

3.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逐步提高閱讀能力特別是品評鑑賞能力,讓他們成爲閱讀的主體。

3.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德育目標

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深沉的愛和歡樂純真的情,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整體感知文意,體味三代人互相體諒、互相摯愛的樸實純真的親情。

2.指導學生把握本文獨特的寫法,學習運用選取描寫親情的獨到角度。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如何發現美、品評美,逐步提高賞讀美文的能力。

2.課文中幾個人物的形象分析,悟讀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方法】1.朗讀教學法。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3.品讀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有一個人,一心想尋找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他詢問他見到的每一個人:"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黃金,鑽石,權力,地位…衆說紛紜。因爲他弄不清真正的寶貝是什麼,這個人便決定走遍天涯海角去尋找。許多年過去了,他窮了,老了,病了,卻一無所獲,也無一絲快樂,只好失望地回家了。回到家中,看着溫暖的燈光,家人關切的面孔,這個人終於明白,原來世界上最寶貴的就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溫暖的家呀!

同學們,今天就讓我們大家帶着這家的溫情,攙扶着家人,一起走近暖暖的春日,去進行一次心靈的散步!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示範朗讀。(幻燈片)思考:從文中你讀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和美)

2.自由讀,識字明詞,瞭解文章內容。

師:讓我們也融入到這個和美的家庭,隨着舒緩的音樂,放聲讀起來,體味文中蘊含的濃濃親情。

幻燈片出示"閱讀提示":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藉助工具書排除字詞障礙。

2.思考:課文向我們講了何事?何人?何景?讓一個平凡的家庭如此和美。

完成幻燈片出示閱讀問題:

1.注音寫字:fēn qíxìn fúchāi sàn

霎時水波粼粼熬過

2.試着說出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各得其所

3.檢查閱讀效果:課文向我們講了何事?何人?何景?

(問:"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成否改成"我們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

三、品讀文中佳句。

我爲什麼選擇春天陪母親散步?寫了什麼景色?(集體朗讀,並做評價,即讀出初春的生機及散步的情趣。)

精讀第三、四段。找同學朗讀,品讀詞句:太遲、挺、總算、熬、隨意、鋪、密、沽沽、生命(呼喚的語氣);說出喜歡的語句。

讓學生簡談文中寫景的作用。(點明散步的原因及走小路的原因,也是對生命的禮讚,同時渲染一種和諧而充滿生機的氛圍。)

四、品賞本文語言特色。

師:文中有一句話老師非常喜歡,你能說說我爲什麼喜歡嗎?"我的母親老了,他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句式整齊,互相映襯,很有情趣,寫出了一家人的和諧、溫馨。)

提問:這句話在句式上有何特點?默讀課文,你還能找出類似的句子嗎?

朗讀這些語句,找一名學生領讀。(幻燈片)

1.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

2.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3.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4.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5.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五、研討課文,領悟主旨。

師:在散步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兒?(瀏覽第六、七段)

(1)合作探究:在解決分歧過程中,誰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誰的權力最大?

(可以說每個人做得都好,因爲我:孝順善良;母親:慈愛親切;妻子:溫柔賢惠;兒子:聰明乖巧。研討中對每個人物作簡要的分析並讓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注意品評,讀出感情。)

(家庭成員之間不存在權力的大小,他們之間好像構成了一個循環的關係鏈,那是因爲有--親情。作者在字裏行間都表達這種永恆的情感。表達了一個重大主題--(學生回答)互敬互愛、珍愛親情、珍惜生命,教案《《散步》教案》。)

(2)師:這樣平常的小事兒,作者卻能反映出一個重大的主題,這樣的寫法就是"以小見大"。找出文中有預示性的句子。

"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樣東西--生命。""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的,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提問:這句話有什麼深刻含義?談談你的理解。)在反覆朗讀中注意體會。

(明確:這句話表達文章主旨。從字面上看,這是形容他們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閃失,特別是母親,是經不起摔跌的。這個形象有象徵意義,人到中年,肩上負着的是承前啓後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更突出了一個"孝"字,表現了一家的和諧。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

師:爲了反映這樣一個主題,用《散步》爲題好不好?還可以用其他的題目嗎?

六、、感悟親情,書寫親情。

師:親情不僅僅是聲情並茂的述說,它更應該是落到實處的行動。家的溫馨與和睦靠大家,家的親情建設我們也應盡一份義務。看到別人一家人溫馨和諧,互敬互愛,想必同學們心中也撥動了感情的弦,有千言萬語想對親人傾訴。

請以"親情"爲主題,寫一段50字以內的溫馨語句,寫在賀卡上送給你的親人。

七、佈置作業並小結。

1、作業:完成《研討與練習》第3題:比較閱讀《三代》;

完成親情賀卡,把這份厚重的、特殊的禮物送給你的父母。

有一種水,能讓你喝醉,這種水叫作母愛,因爲母愛如水。有一座山,能讓你堅韌,這座山叫作父愛,因爲父愛如山。我們的父母在艱辛和苦難裏繁衍生息,纔有了我們的幸福與安寧。如今,他們老了,孱弱的雙肩擔不起重負,今天,就讓我們攙扶着他們走進暖暖的春日,去進行一次心靈的散步。

二、讀文生情整體感知(8分鐘5+3)

1、配樂朗讀,思考:(1)文中寫了一件什麼事?

(2)從文中的字裏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

(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讀,我也彷彿沉浸在親情的世界裏,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許多道理,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以上兩個問題。)

2、反饋、點評、小結:(1)我們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裏、散步。

(2)歸結爲"和美"(板書)

三、研讀入境合作討論(10=5+5)

(下面就讓我們把自己也融入這樣一個"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們美麗的心靈。討論)

1、展示:(1)在整個散步過程中,你最欣賞誰的表現?理由是?(小組口頭)

(2)在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問題上,到底誰說了算?(班上書面)

2、劃分4人小組、要求:①個人見解獨到、精彩,每人欣賞一個人。

②小組觀點一致:中心、補充、記錄、發言代表

3、(5分鐘)小組討論,教師參與,點評討論情況。

4、(5分鐘)反饋、小結。

(1)檢查一個小組:對四人的欣賞、理由。

(2)不存在誰的權利最大,"和美"的家庭是由尊老愛幼的親情鏈組成的。

5、補充名人的話:(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就有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孟子說…

培根說(展示)一個外國人如此欣賞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爲一箇中國人就更應堅持和發揚)培養民族自豪感情。

四、涵泳入理品味探究(10=5+5)(默、朗結合,品味意境)

(這是一篇短玲瓏剔透、小精悍的敘事散文,但在寫景上也別具特色。)

1、思考:①文章哪幾個段落有寫景的片段?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②第4段:田野、新綠、嫩芽、冬水

第7段:菜花、桑樹、魚塘("粼、鱗"、)

2、思考:①從你更喜歡片段中?感悟到了什麼樣的意境和哲理?

②男、女朗讀,品味

③第4段:意境:蓬勃的生機--哲理:珍愛生命

第7段:意境:春天的召喚--哲理:熱愛生活、。

五、(15)賞讀入心拓展運用

(我們品味了本文生機蓬勃的意境美,下面我們來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語言美。這個句子雖然不是寫景,但我喜歡)

1、展示"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猜猜老師喜歡它原因?

2、(3分鐘)反饋、形式:形式對稱,音韻和諧,相映成趣,清新淡雅。

內容:生生不息(如果我們寫作增添亮色)

3、這樣的句子在文中還有很多,請畫出來(每組看兩段,找到一句即可舉手)

4、(3分鐘)深情賞讀:領讀-跟讀,評價。

當我們閉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畫面便呈現在我們面前,是誰在日落昏黃時,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們歸家,又是誰在我們出門時,仔細叮嚀;當然是我們的父母。

5、(4分鐘)仿寫:"爸爸媽媽是_______;我是_______。"

("和美"的家需要我們用心去經營,需要我們用責任去支撐。)

6、(5分鐘)朗讀最後一段,感悟最後一句的含義。

7、反饋、小結:以輕襯重,體現了作者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再讀)

六、課後作業:(父親的故事過渡)

1、爲你的長輩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腳"、"洗衣"、"梳頭"等)

2、將這一過程及感受寫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教案7

一、教學目標

① 培養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② 理清故事情節。

③ 培養學生聯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 瞭解本文語言描寫的精妙,深刻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義。

⑤ 聯繫現實生活,體驗反思,培養敢說真話的良好品質。

二、教學重點

① 聯想和想像。

② 作品深刻的內涵和思想。

③ 培養敢說真話的良好品質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課前準備

學生:熟悉課文。

老師:錄音機、磁帶。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理清故事情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二、教學設計

1、導入新課

說起童話,我們大家肯定會興趣盎然,那麼你都讀過誰的童話?(學生可能說:鄭淵潔、安徒生、格林等等),看來大家都讀過安徒生的童話,也非常喜歡他的作品。小學時,我們學過他的哪篇童話?(肯定會異口同聲地回答《賣火柴的小女孩》)好,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會受大家歡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裝》。不過,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學習本文,要學會多角度、多側面的地學習,去分析。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① 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可請一名學生朗讀,其餘學生邊聽邊猜想。到了一個新情節的開頭,不要急於往下讀,可以先把書合上,自己先試着想像,看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是否有差別。(肯定會有不同的想像,可讓這些學生談談自己的想像內容,老師可及時給予鼓勵。)

② 播放本課錄音。教師可指導學生邊聽邊圈點不理解的字詞,然後藉助工具書或與其他學習夥伴解決。

③ 指導學生在書上畫出一些自己認爲重要的詞語、句子或段落,以便幫助理解文章線索,進行深入思考。

然後讓學生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愛??織??看??穿??揭??議

本文以“新裝”爲線索展開情節,讓不同身份的人在這場騙局中登場,充分展示了他們的性格特徵。

3、角色朗讀,讀出各個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徵。

(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誠實的官員一人,小孩一人,其餘所有角色一人。)

4、佈置作業:

① 寫生字,理解詞義。

② 用普通話朗讀課文,做到讀音準確,語速適中,能正確讀出語氣。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教案8

知識與技能:

疏通全文,識記並積累“熬、霎、粼”等字詞,感知親情。

方法與過程:

掌握文中的寫作技法--如開門見山、細節描寫等,並讓學生能理解和運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明白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學生體驗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

1、重整體感知、品味。

2、學以致用、課堂遷移。

[教學設想]

力圖以此文爲例,教給學生學習此類美文的基本方法--感知內容、美點追蹤;而且,教學中將以學生爲主體,採取自主、合作、討論、探究等學習方法;教師只在適當之時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教學平臺展示]

一、話題談說,導入新課。

如果愛是左右手,就該一隻遞給孩子,一隻遞給老人;

如果愛是左右手,就該一隻遞給朝露,一隻遞給晚霞;

如果愛是左右手,就該一隻遞給歷史,一隻遞給未來;

如果愛是左右手,就該一隻遞給早春,一隻遞給金秋;

……

你有過如此“愛的感動”嗎?請把你家裏最令你心動的愛的鏡頭展示出來,與大家共享!(讓學生自由談說,時間在2分鐘左右)

當然,如此之鏡頭,定然不勝枚舉--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家是愛的港灣,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滿溢親情的濃漿,縱然是一次極平常的散步,也能讓人體會溫馨的親情。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孫三代相親相愛、和和美美……

二、聽讀課文,感知內容

(一)要求:

1、注意朗讀的字音、停頓、抑揚頓挫,輕重緩意。

2、能就你對文章內容的感知,從你喜愛的或理解的角度給文章擬個副標題並簡述理由嗎?

(二)明確

1、字音認讀

熬ǎo 粼lín 霎shà 咕gū

2、讓學生自由重擬標題,並讓學生點評。

如(1)親情 (2)三代 (3)溫馨的家庭 (4)一家人

……

三、品讀課文,美點尋蹤

1、點撥:美點尋蹤即找出課文中自己認爲寫得最恰當、最生動形象的給人以強烈美感、給人以有力感染,給人以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的內容,以及文章自身語言、結構特色等方面的內容。

(可用句式:“文章……美,美在……”說話)

2、示範:文章的開頭美,美在“開門見山”,一開始就是“我們在田野上散步”這個詩意的鏡頭。

3、學生討論、美點尋蹤

4、學生髮言,加以明確

(以下舉一些學生髮言的例子)

例1:你看,這裏其實有一幅令人遐想的“全家福”:一家人散步是多麼輕鬆、多麼愜意,甚至可以說是多麼浪漫、多麼幸福;再有這初春的美景:那有濃有淡的大塊小塊的新綠,那樹上逐漸顯密的嫩芽,那咕咕地起了水泡吟唱着春天即將來臨的冬水……一切構成了美麗而溫馨的圖畫,可以說就不止是一個家庭的世界了嗎?

例2:美在那水波粼粼的魚塘,你看……

例3:美在那金色的菜花,你看……

例4:美在那無言的細節,你看: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

……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這就是愛,這就是家庭。

四、學法實踐:感知內容、美點尋蹤

要求:速讀《三代》一文,試着實踐(1)重擬標題;(2)美點尋蹤

1、讓學生思考、自由討論。

2、讓學生自由發言,在發言中加以評點明確。

以下是一些同學的發言:

如:重 ①交叉路口

擬 ②家

標 ③感人的畫面

題 ④責任

⑤遲緩的背影

……

(注:發言時可讓學生稍加解釋重擬此標題的理由,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又如:美點尋蹤

你看,那感人的畫面真美--一位先生一手牽着一個剛會走路模樣的小男孩,一手拿着一個步履蹣跚的年老中風病患者,三個腳步遲緩的背影……讓我覺得“家”的偉大的力量。

……

五、小結

同學們,剛纔你們自由地談了家裏最令你心動的鏡頭;又在課文的指引下,感受了兩家祖孫三代那溫馨的親情以及對美點進行了尋蹤--其實,對於一般的美文,我們一般要這樣去學習:先感知內容,再尋蹤美點,這也是我們學習美文的一般方法。望同學們今後能按此方法進行美文欣賞學習。

六、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課後蒐集一篇有關“親情”的文章,摘錄或記誦其中令你感動或心動的地方。

示例:這裏是一位回家探望母親的大學的一段感人的話:

……我身在城市,心卻總是不由自主地飛回屬於我和母親的田地裏,飛回母親育我養我的那兩間茅屋裏,飛回母親那瘦弱的身旁……坐火車回來時,天還未亮,不顧路途的疲勞,心急火燎地趕着山路,進入我祖居的村子。母親不在,茅屋的門鎖着,我的淚頓時流出來,那是熱辣辣的淚,那是滾燙的心……

希望同學們今後養成蒐集、摘錄或記誦的好習慣,習慣養成的話,一定對你們的寫作會大有益處的。那時的你們,一定“文采飛揚”!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教案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父親,懂得要正確對待錯誤,改正錯誤。學習小“金鑰匙”。

2、體會作者如何通過“我”的心理變化寫出我改正錯誤的過程,又是怎樣通過對人物動作、語言的描寫來刻畫父親形象的。

3、培養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堅持自檢與反思,並能正確對待錯誤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難點:

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詞句來感受父親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上學有沒有遲到過?生(齊答):有(或沒有)

師:有遲到過的同學請舉手,(巡視全班學生)有賴過牀的同學請舉手,(巡視全班學生)有逃過學的同學請舉手。(巡視全班學生)

生:(舉手)

師:現在改過來了嗎?

生:改過來了。

師:真好。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時候就是一個上學經常遲到的孩子,她寫《遲到》一文,讓我們瞭解了她童年的故事,相信你們讀後一定能受到啓發。(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本63頁,快速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在讀的過程中,劃出生字新詞,多讀幾遍,把音讀正確、讀流利。

生:讀課文,劃詞語。師巡視

師: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生:作者小時候上學經常遲到,有一天下雨了,她不想去上學,爸爸叫她也不起,就打了她,後來上學就沒遲到過。

師:你很認真在讀課文,事情的起因是什麼?

生:作者小時候有賴牀的壞習慣,有一天下雨了,她想逃學。

師:是的,經過呢?

生:爸爸打了她。

師:說得很準確,後來呢?

生:爸爸到學校爲我送來了花夾襖和兩個銅板。

師:結果呢?

生:作者成了第一個到校的學生。

師:在老師的提示下,我們把這件事概括了下來。爸爸究竟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書中有那麼一句話告訴了我們,找到以後,勾畫下來。

生:“我”的父親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

師:好!找到這句話的孩子,看大屏幕。我們一起來讀。

生(齊讀):我的父親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

師:哪位同學能用兩個字來概括父親給我留下的印象。

生:嚴

師:(板書)還有怎樣的印象?

生:疼

師:好,(板書)很會概括,我們看一看“疼”給它換一個說法,什麼意思?

生(齊答):愛

師:那麼“嚴”我們可以組成哪些詞語來理解他在句子中的意思,可以說?

生:嚴厲

師:還可以說?

生:嚴肅

師:一般嚴肅我們是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表情,除了嚴厲還可以組成?

生:嚴格

師:非常好。來讓我們把兩個詞語讀一讀

生:疼、嚴

師:放到句子當中去,想想看又該怎麼讀了。來“我的父親……”一、二

生(齊讀):我的父親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

三、細讀課文感悟品味

(一)、體會父親的嚴

師:父親管教我有多嚴呢?繼續讀課文。文中哪些地方地方具體寫呢?找出描寫父親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出示閱讀提示)

生默讀。師巡視、指導。完成的同學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讀給同桌聽,互相交流。

師:誰能把你在學習中的發現告訴我們?

生:請同學們看到第6自然段,“媽媽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我捱打了。”

師:你找到了這部分,你從哪些詞語或哪些話最能表現出父親對我很嚴呢?

生:瞪着

師:一個眼神“瞪”,讓你感受到父親很嚴厲,非常好。他留意到了父親的眼神——瞪,我們看看父親就這樣瞪着我說了什麼,你來讀。

生:怎麼不起來,快起!快起……怎麼可以逃學?起!

師:老師給你個建議,如果你在讀這番話的時候瞪大眼睛,像父親那樣,會更有感情,誰想那樣來讀一讀?

生:怎麼不起來,快起!快起……怎麼可以逃學?起!

師:你讀出了文字,還讓我們感受到了文字背後人物的神情,非常好。請全班的男同學,帶着這樣瞪大了眼睛的神情,讀一讀爸爸說的話。

生(齊讀):怎麼不起來,快起!快起……怎麼可以逃學?起!

師:爸爸的一個眼神,一番訓斥都是在告訴我們,他對我的管教?

生(齊答):很嚴,很嚴很嚴。

師:很嚴啊!文中還有哪些地方,能表現爸爸的管教嚴?

生:爸氣極了,……,我捱打了。

師:這段話中哪些詞語最能表現父親管得很嚴的?

生:拖起來

師:你爲什麼特意留意到這個“拖”字?

生:因爲“拖”字表現了爸爸的動作非常的大,力量也大。

師:像這樣的詞語還有哪些?

生:抄起

師:你是怎麼想的,“抄”讓你感受到什麼?

生:我感受到了爸爸氣急敗壞的樣子。

生:還有“左看右看”

生:我從“左看右看”知道了爸爸非常的生氣,急着想讓我去上學。

師:非常好,注意到了爸爸的眼神。

生:一掄

師:你能把“掄”這個動作比劃比劃嗎?怎麼做的?(師示範動作)

師:就這樣,就這麼一掄,掄得越?生(齊答):高

師:打得就越?生(齊答):痛

師:就會發出?生(齊答):咻咻的聲音

師:想想看藤鞭子在空中有聲音了,打得會多狠啊,那這段話該怎麼讀,才能表現爸爸管得嚴呢?

生自由讀後,請一生示範讀,並點評,另一生再讀,生齊讀

師:爸爸打得多狠啊,(出示)爸把我牀頭打到牀尾,外面的雨聲混合着我的哭聲。

生齊讀

師:我感到多疼啊,(出示)那一條鼓起的鞭痕,紅腫的,而且發着熱。

生齊讀。

師:打在女兒的身上,痛在父親的心上,對待女兒的錯誤,他不姑息,不縱容,所以作者纔會說,父親對我的管教?

生(齊答):很嚴,很嚴很嚴。

師:嚴中透着……

生齊答:愛師板書

(二)、感受父親的愛

師:孩子們,讓我們閉上眼睛,現在你就是文中剛纔那個捱打的小女孩,爸爸早上狠狠的打了你,現在你像一隻狼狽的小狗一樣,來到學校。老師要求孩子們: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後,想想看,你是不是爸媽和老師的話?昨天留的功課有沒有做好?今天的功課全帶來了嗎?早晨跟爸媽有禮貌地告別了嗎?……

師:孩子們,睜開眼睛。聽了老師的話,你想到了什麼,心情怎樣?

生:我此時感到非常的內疚,因爲我的父親很疼我,但是我想逃學,爸爸纔打我的,我卻讓爸爸傷心了。

師:你剛纔有一個形容“你”心情的詞語用得特別好,你能再說一遍嗎?

生:內疚

師:誰能像她這樣用一個詞語說說你的感受?

生:懊悔

生:難受

生:自責

生:遺憾

師:現在,“我”的心裏就充滿着自責、懊悔、遺憾,讓我們帶着這樣複雜的心情,讀一讀第15段的最後一句話,“我聽到這……”

生(齊讀)

師:就在這個時候,爸爸那瘦高的身影又出現了,爸爸來送什麼?誰來讀一讀?

生:我走出了教室……又拿出兩個銅板給我。

師:爸來到學校,說什麼了嗎?

生(齊答):沒有

師:那做了什麼?讀一讀。

生:打開了手中的包袱……給我。

師:“遞給我”不算,還得親眼“看着我穿上”,怎麼理解?

生:“爸爸”有點不放心,怕“我”賭氣不肯穿上。

師:那“兩個銅板”又有什麼含義呢?

生:給銅板是讓我買早點,或者放學後坐車回家,或者買藥搽傷口。

師:(背景音樂起)爸爸想得多周到啊!但此時,他什麼也沒說,只是打開包袱,拿出了我的花夾襖,看着我穿上,爸爸多麼想對我說?__________;此時我接過爸爸手中的夾襖穿在身上,拿着手中沉甸甸的兩個銅板,望着父親,我多麼想跟父親說,說什麼呢?請同學們拿起筆,寫下父親和我此時的心情和想法,就寫在插圖邊上。

生寫想法,師巡視。

師:此時爸爸來到學校,沒說什麼,只是打開包袱,拿出了我的花夾襖,看着我穿上,爸爸多麼想對我說?

生:爸爸會說,女兒,對不起,我早上是因爲你不想起來,我氣極了,所以纔打了你。

師:你說明了來意,他還特意帶來了花夾襖啊,是想說什麼?

生:女兒對不起,我早上不該打你,其實我是很疼你的,我得對你管教嚴一點,因爲我是你的爸爸。

師:是你的爸爸,管得嚴也是爲你好,我們再看,爸爸除了表明來意,還特意帶來了夾襖,還得看我穿上,爸爸是想說什麼呢?

生:你要小心點,不要着涼了。

師:你爲什麼這樣想?

生:因爲今天早上下了大雨,爸爸又打了我。

師:說得非常好,你聯繫上下文來理解,這種方法真棒!

師:多麼好的父親啊!我相信此時此刻不光是文中的小女孩感受到了,在座的同學,包括老師,我們都感受到了,其實父親是——?

生:很疼我的。

師:這就是很疼我的父親,當他打我的時候,聽到我痛苦哭嚎,看着我背上紅腫的傷痕,哪裏放得下心啊,他從家裏趕來了,帶來夾襖和銅板,可是面對我的那一刻,他一句話也沒有說,此時我接過爸爸手中的夾襖穿在身上,拿着手中沉甸甸的兩個銅板,望着父親,我多麼地想跟父親說,說什麼呢?

生:爸爸是我不好,我不應該不聽你的話。

生:爸爸,我知道你很愛我,又想讓我長大後有出息,所以管教我非常嚴厲,我想對你說,我也非常愛你。

師:我想爸爸聽到你的這番話,臉上一定會露出欣慰的笑容,多麼懂事的女兒啊!

生:爸爸,對不起,我錯了,你不要再傷心了,女兒不怪您,女兒愛您,永遠愛您。

師:雖然他們什麼話也沒有說,但父女二人的心已經緊緊地貼在一起了,讓我們用朗讀來記住這一溫馨的畫面。

生有感情的朗讀這段話“我走出了教室……”

師:這就是很疼我的父親,可就是這樣一位父親,早上也曾狠狠地打過我,聯繫整篇課文來看一看,你能想的通嗎?這一次打我的原因是什麼?

生:因爲他很疼我,他打了我,讓我知道這次的教訓。

師:只有這一次賴牀,僅僅因爲這一次,他就狠狠地打我嗎?看課文是怎麼說的?

生:是我不想上學

師:一次不想上學就會打得這麼狠嗎?

生:她上一年級的時候就有賴牀的習慣。

師:看來賴牀這個習慣已經?

生(齊答):很久了

師:爸爸這麼做,也是?

生(齊答):爲了我好

師:難怪我會說,我的父親?

生(齊答):很疼我

師:有了這樣的經歷,後來的我怎麼樣了?讓我們齊聲朗讀最後一段。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師:作者有什麼變化?

生:作者的變化是沒有遲到過,並且每天早上都等着校工開大鐵柵門。

師:不僅沒有遲到,而且還——

生(齊答):早到。(板書)

師:正因爲有了父親這樣的疼和這樣的嚴,作者才從遲到變成早到,其實,她改變的何止是上學路上的遲到,在她的人生道路上再也沒有遲到過,時時早,事事早,經過不懈努力,她的一生爲我們奉獻了許多好的作品。(出示林海音作品)

師:父親的愛讓林海音從不能面對錯誤到正確面對錯誤,並改正錯誤,更改正了不良的習慣。疼裏含着愛,嚴裏透着愛,這就是父愛。(出示圖片,感受父愛)

師:有人說,父親的愛是——

生(齊讀):關切的眼神和無聲的叮嚀。

師:有人說,父親的愛是——

生(齊讀):寬厚的肩膀,承載我的一生。

師:還有人說,父親的愛是——

生(齊讀):溫暖的大手,牽着我走好人生之路。

師:在人生旅途中,人難免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我們就是在不斷犯錯,勇於認錯中成長起來的。所以,可怕的不是錯誤,可怕的是錯誤地對待錯誤!

師: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同學們再見!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能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詩歌蘊含的思想感情。

3、領會詩歌優美的語言和意境。

4、理解聯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重點:

品味詩歌語言。

三、難點:

對詩歌主題的探討。

四、課時: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在你們每天晚自修回家的路上,那淡淡的月色,隱約閃着幾顆星星的夜空,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我請大家一起來看圖片,領略星空的美景。Powerpoint(下面簡稱PP):星空圖片。

這是畫家和攝影師向我們展現的星空色彩圖,那在詩人眼裏星空又是怎樣的?請大家打開課文《天上的街市》,走近郭沫若,走進他的星空世界。

(二)簡介作者:

問:大家以前有無接觸過郭沫若和他的文章?

出示投影:郭沫若先生簡介。

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詩人學者,代表詩集有《女神》、《星空》等。

(三)整體感知

1、請大家打開課文,自由大聲地讀一讀,完成兩件事:

①圈出不熟悉的字詞,藉助工具書或詢問老師解決。

②要求讀準字音、節奏,讀得流利。

2、個別學生讀,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讀後糾正字音、節奏。

3、老師配樂範讀,學生思考:從詩中你看到了怎樣的星空?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小結:跟着郭沫若,我們領略了別樣的星空風光圖,那美麗的天上的街市,珍奇的物品、騎着牛兒的牛郎織女、似流星的燈籠,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讀出自己。

找出你最喜愛或感觸最深的畫面,大聲讀一讀,並說說理由。

預設:

1、第一幅畫:

朗讀方式:對讀。

關鍵詞:明、無數、點、亮、現。

知識點:聯想的特點。

2、第二幅畫:

朗讀方式:齊讀。

關鍵詞:縹緲、美麗、沒有、珍奇。

知識點:想象的特點。

3、第三幅畫:

朗讀方式:想象讀。(語氣:親切;情感:對幸福的嚮往之情。)

關鍵詞:淺淺、不甚、來往。

知識點:想象的特點。

4、第四幅畫:

朗讀方式:再創造讀。

原句:是他們提着燈籠在走

再創造:是他們提着燈籠在走——在走——在走——(漸輕,體現悠閒遊走之感)

關鍵詞:閒遊、朵。

知識點:想象的特點。

(五)主題探討。

1、作者爲什麼要在詩中選用並改編了牛郎織女這一民間故事?

提供寫詩的時代背景: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正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和各派軍閥的高壓統治,處處黑暗,民不聊生,老百姓處在極其悲慘的境況之下。

2、作者當時的心態:他極度憎惡黑暗現實,但浪漫氣息濃郁的詩人對社會現實並不絕望,也不因此而哀怨、傷懷,而是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他不滿現實,熱烈的憧憬着美好的未來;

3、郭沫若先生的性格特點,即奔放、熱情、浪漫氣息濃郁等。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教案11

教學內容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斑羚飛渡》

主題叢書:《藏羚羊的跪拜》、《鏡頭下逃命的藏羚羊》、《藏羚羊遇到了狼》、《鶴羣翔空》、《雅典娜的救贖》、《泣血深情》、《高原大鷹》、《義鼠》、《失去聲音的鳥》等等。

設計說明

本課例有兩大突出的特點:

1.主題鮮明。本節課是一堂主題烘托課,主題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爲此我專門選了一類主題相似的文章,在學生充分學習課文的同時,從動物身上學習一些可貴的品質,意識到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2.技法學習。首先引導學生探究寫法上的特點,體會所蘊含着的強烈感情。然後閱讀主題學習叢書上的同一類文章,進一步從寫法上、感情上加深體會。

學習目標

1.理解作者深沉而強烈的感情。

2.品味文本生動形象的語言和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

3.關注自然、關注生活,思考人類與動物的生存關係。

課前活動

自行預習課文,掃清字詞

課中活動

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動物小說《斑羚飛渡》。先一下,什麼是動物小說?(幻燈片1)今天小說的主人公是斑羚,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幻燈片2)下面,進入我們的第一個環節——

一、初讀感知(幻燈片3)

課前,同學們都進行了預習。現在,哪位同學願意把這個故事,簡要地概述一下?(學生概述)(故事情節)

《斑羚飛渡》描寫的是一羣被逼至絕境的斑羚,爲了贏得種羣的生存機會,在頭羊的帶領下,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脫了困境(的壯舉)。

被逼至懸崖的一羣斑羚以飛渡的形式延續了種族。當然,這個飛渡是有代價的:至少犧牲一半的斑羚!讀完這個故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能否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震撼、感動、驚心動魄、悲壯…)

下面,我們就走進文本,看看這羣走投無路的斑羚爲了自救,是如何通過飛渡來擺脫困境的?(看看哪些文字所表現出來的瞬間觸動了你、震撼了你?)

二、品析感受(幻燈片4)

請拿起筆,把觸動你、震撼你的文字圈畫出來,並寫下你內心最真實的感受。然後,小組之間互相交流、合作探究。如果有疑難和困惑同組內解決不了的,可求助於其他小組。

(學生交流、討論、展示、質疑)

從時間上看,飛渡不過是幾秒鐘的事情,但作者卻用了大段的文字細細敘述和描寫。下面,我們重點賞析一下第9自然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寫斑羚飛渡的?(邊讀邊品邊指導)

1.作者抓住關鍵動詞描述了驚心動魄的飛渡場面。半大斑羚:飛奔、躍、跳、猛蹬、起跳、落;老斑羚:鉤、躥躍、墜落。

2.用了形象的比喻描寫老斑羚。“老斑羚就像燃料

3.用了鮮明的對比。老斑羚“筆直墜落”與半大斑羚“輕巧地落在對面山峯上,興奮地咩叫一聲,鑽到磐石後面”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老斑羚死得悲壯、偉大。

在故事的高潮部分——飛渡這個場面描寫中,作者抓住了一系列關鍵的動詞,運用形象的比喻和鮮明的對比,並藉助多種表達方式,把斑羚飛渡時的悲壯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而產生了驚心動魄的效果。

這次成功飛渡,功不可沒的是——鐮刀頭羊。好,讓我們再次走近它,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幻燈片8)

1.請你在文中找出描寫頭羊的句子,說說文章重點描寫了它的哪些表現?從這些表現中你看出了什麼?(課件)

明確:文章重點寫了它的三次“咩”聲。

(1)當發現斑羚們陷入絕境時,悲哀地咩了數聲,這是無能爲力的表示;

(2)第二次,在一頭母斑羚恍惚地走進斑斕的光帶時,發出吼叫,召回母斑羚,同時告訴斑羚羣,它已經想救的方法,並迅速指揮實施;

(3)在老年斑羚與年輕斑羚兩隊數量懸殊時,它悲愴地輕咩一聲,這表示爲了讓了讓更年輕的生命獲救,只能犧牲正當盛年的包括自己在內的同類了,這叫聲既是一聲憂傷的嘆息,也是召喚補充註定死亡隊伍的命令。

鐮刀頭羊的形象:富有智慧、有決斷力、遇事鎮靜、臨難從容、勇於自我犧牲,視死如歸……

2.文章在刻畫這羣斑羚形象的時候,特別注意環境的渲染,尤其是關於彩虹的描寫。請你找出相關描寫的句子,並思考這些句子的妙處。(課件)

明確:

(1)斑羚身陷絕境時彩虹出現,是一種生的希望。彩虹渲染了一種神祕的色彩,推動情節發展,頭羊之所以想出飛渡的辦法,或許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祕啓示;

(2)飛渡時與彩虹相映,烘托飛渡的氣勢,渲染飛渡的悲壯美;

(3)頭羊走向“那道絢麗的彩虹”,渲染頭羊自我犧牲的崇高之美。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教案1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表情朗讀詩文,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2、瞭解《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和其他相關內容。

3、反覆朗誦並理解歌詞內容,感受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

教學重難點

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音樂《黃河大合唱》,以強烈的氣勢感染學生,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二、朗讀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

1、教師範讀;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3、學生齊讀。

三、內容研討

1、解題

本課題目是《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抓住“頌”字。)

2、這首歌詞的一、三兩節很顯然是首尾呼應,但這兩段文字着眼點完全相同嗎?

第一節重點落在“黃河”上,第三節重點落在“中華兒女”上。

3、第二節是主體部分,主要是“頌黃河”,但並不是立即開始歌頌,在“頌”之前有一個蓄勢階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個字來統領,應該是哪個字?(即“望”字。)

4、“頌黃河”這一環節也有明顯的外部標誌,這就是文中反覆出現的“啊!黃河!”這句話把內容劃分爲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5、小結課文

四、用如下板書總結課文:

序曲——主體——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望黃河頌黃河學習黃河精神

五、再朗讀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黃河頌》音樂,進行配樂詩朗誦。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安排學生齊讀、領讀或個別誦讀。

六、課外作業

1、閱讀《黃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黃河之水天上來》。

2、欣賞《黃河大合唱》音樂,學唱《黃河頌》部分,並進行表演唱。

七、板書設計

序曲——主體——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望黃河頌黃河學習黃河精神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教案13

一、教材分析

統編教材七年下第三單元第10課《老王》選自《楊絳散文集》,這是一篇回憶性散文,記敘了作者與老王交往的幾個生活片段,展現了特殊背景下,老王與作者一家珍貴的友情,凸顯了孤苦寒微的老王純樸、善良、仁義的品行,表達了作者對人性之美的謳歌,對不幸者的悲憫關懷,對自身的反省,以及對命運的感慨。

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是主要是培養學生對文章重點的定位能力和文章內涵意蘊的理解能力,《老王》的語言質樸平實,明白如話卻又細微處見深意,需要教師引領學生咬文嚼字,從近乎白描的語言中體會作者的深情。

第三單元的寫作內容是“抓住細節”。《老王》一文多處運用了細節描寫,如送雞蛋和香油時的細節描寫,真實令人難忘,這些都可成爲了學生寫作指導的範例。

二、學情分析

本文沒有晦澀的詞語,沒有異彩紛呈的修辭句式,直白的敘事,簡單的抒情,這是七年級學生初讀的感受。“爲什麼臨死了要去送香油和雞蛋”成爲了孩子們最難以理解的問題。對於物質的匱乏、生活的艱辛、人情的冷漠是生活在幸福時代的孩子們很難理解的,老王善良的可貴、作者愧怍的原因是學生體察不到的。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咬文嚼字、品讀細節,藉助背景資料,在看似淺顯的語言文字下探尋人物行爲的合理性,感悟人物身上的人性光輝,提升對文學語言的感受力,增強對作品意蘊的思考和領悟能力,啓發學生更加積極的看待身邊的普通人,發現平凡生活中的閃光點。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文本細讀,體會作者一家與老王之間的珍貴情誼,理解老王身上閃耀的人性之美。

2.結合時代背景,解讀老王臨終前贈送香油和雞蛋的豐富內涵。

四、教學重點

通過文本細讀,體會作者一家與老王之間的珍貴情誼,理解老王身上閃耀的人性之美。

五、教學難點

結合時代背景,解讀老王臨終前贈送香油和雞蛋的豐富內涵。

六、教學過程:

活動一:導入新課

《三字經》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可見,善良是爲人之本。與人爲善,樂善好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我們就要以善良體察善良,去關注一個普通的善良人——老王。

活動二:初步課文,認識老王

1.用4分鐘時間默讀課文,請你用一個詞語概括老王的生活境遇。並說說這樣概括的理由。

【答案預設】學生根據文中的“老王只有一輛賴以活命的三輪車”“他住在一個破破落落的小院,幾間塌敗的小屋”,概括爲“貧苦”;“一隻眼睛瞎了,另外一隻也有病”概括爲“殘疾”;“有個哥哥,死了,有兩個侄兒,沒出息”,概括爲“孤單”;被人恥笑爲老光棍,生病去世無人過問,概括爲“卑賤”等。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提取概括主要信息。

活動三:細讀課文,再識老王

1.文章有這樣一句話“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什麼是活命,與生活有什麼不同?

投影顯示資料:蹬三輪的都組織起來”,是指北京解放後,即1956年起全國倡導的“公私合營”,要求把各個行業的人都組織起來,反對私營,反對單幹。後來因爲要徹底地反對所謂“階級壓迫”,不準“騎在勞動人民頭上作威作福”,三輪就被取締了。那是中國的一段荒唐的歷史。

要求:快速瀏覽課文第2段,請你將文章中的這段文字轉換成“老王”的傾訴,講給坐在車上的楊絳聽。

提示:注意人稱的轉換,注意人物的語氣。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轉換人稱,深入人物角色,體會老王的生命的狀態。

2.請你反覆誦讀下面兩個句子,比較在表意上有什麼不同?

原文:有個哥哥,死了,有兩個侄兒,“沒出息”,此外就沒什麼親人。

改文:有個死了的哥哥,有兩個‘沒出息’的侄兒,此外就沒什麼親人。

【教師點撥】因爲有了“,”,我們在朗讀時就需要在“,”處來一個停頓,有了停頓,就有了思維的空間,就有了情感的跌宕起伏!在短短的十四字中,楊絳讓我們的情感跌宕起伏,爲老王喜悅、爲老王哀傷。此外,將“死了”與“沒出息”放在最後,更加突出了強調了老王孤苦無依的悲涼處境。

【設計意圖】通過誦讀、比較,體會老王的孤苦無依的處境,感受在簡單平實的語言下所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文章中還有多處這樣表現老王生存狀態的語句,請你找一找,說一說,議一議。

【答案預設】學生會找到如下句子:

老王只有一隻眼,另一隻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願坐他的車,怕他看不清,撞了什麼。

有人說,這老光棍大約年輕時不老實,害了什麼惡病,瞎掉了一隻眼……

後來我在坐着老王的車和他閒聊的時候,問起那裏是不是他的家。他說,住那兒多年了。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

他只有一隻眼

他只好把他那輛三輪改成運貨的平板三輪

開始幾個月他還能扶病到我家來,以後只好託他同院的老李來代他傳話了。

他只說:我不吃。

【教師提示】一個“只”字將老王走投無路、孤苦無依的生活境遇揭示出來。

【設計意圖】咬文嚼字,細細品味文章的語言,感受老王的不幸。

活動三:合作探究,領悟老王

1.第5段中,“車費減半”“他送的冰比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等”,這種顯而易見的“虧本買賣”難道僅僅因爲老王最“老實”?

2.作者在寫自己與老王的交往中,將老王臨終前送雞蛋和香油的場面寫得十分詳細,老王在行將就木臨終之前爲什麼還要艱難的來給“我”送雞蛋和香油呢?

要求:以小組爲單位完成任務,要緊密結合文本來分析。

教師提示背景資料:計劃經濟時代,由於物資匱乏,視頻、衣服等需要按照政府發放的各種證票限量供應。

【教師點撥】

在那個荒唐的動亂年代,學術被認作“反動學術”,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腳下,但是任何邪風對老王都沒有絲毫影響,他照樣尊重作者夫婦倆,他認準他們是好人,知恩必報,臨死也要去謝謝好心人。作者筆下的老王雖然窮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沒有受到任何污染,他本着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極其純樸的好人。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教案14

一、重點字詞

1.注音。

癡(chī)想誘(yòu)惑喧(xuān)騰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huàn)幻想(shùn)瞬間(níng)凝成

3.解釋下列詞語。

(1)隱祕:隱蔽,不外露。

(2)一瞬間:一眨眼之間。

4.詩中的山指的是困難、挫折,海指的是理想、信念。

二、詞語積累

癡想:不能實現的癡心想法。

信念:自己認爲可以確信的看法。

失望:①感到沒有希望,失去信心;希望落了空。②因爲希望未實現而不愉快。文中是指自己的希望落了空。

誘惑:①使用手段,使人認識模糊而做壞事。②吸引、招引。文中的意思是指山在吸引着我。

依然:依舊。

喧騰:喧鬧沸騰。文中指大海的洶涌澎湃。

三、需掌握的字的讀音

癡想(chī)凝成(níng)喧騰(xuān)

誘惑(yòu)一瞬間(shùn)隱祕(mì)

四、辨析近義詞

癡想幻想

這兩個詞都可作名詞或動詞,都指非現實的想法。但詞義有所不同。

癡想:着重點在癡心,一方面說明這種想法實現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表現一種癡癡的情態。如我常伏在窗口癡想。

幻想:着重點在以社會或個人的理想和願望爲依據,其想法通過努力有實現的可能性。如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五、重點句子

1.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溼了我枯乾的心靈。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教案15

綜合學習:漫遊語文世界

活動目標

①通過此次活動,溝通課堂內外,引導學生注意生活中的語文現象。使學生充分認識語文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②引導學生蒐集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中的最新鮮、最活潑的語言現象。初步樹立漢民族共同語的規範意識。

③通過寫作練習,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語文世界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寫出自己對社會生活中語文運用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活動重點

①蒐集語言現象並歸類整理。

②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課前準備

①佈置任務,學生分組。學生可自由組合,以小組爲單位,也可以以個人爲單位進行。

②蒐集調查資料,分組篩選、梳理,把同屬於一類型的資料編在一起。

活動過程

一、導入

通過一個有趣的廣告闡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有這樣一則奶粉廣告:“沒有加進什麼,不過提出水分。” 這則廣告從反面人手,從具體的製作過程人手,用形象的語言來表示,在一句“沒有加入什麼”表現了產品之純,後一句用“不過”急轉,進一步表現出產品純還不夠,還必須沒有水分,突出了“粉”的特性,語言簡練,12個字中有轉折,有波瀾,文字淺顯但具體形象,初看語不驚人,細品則回味無窮。

二、出示活動目標

四個小組分別展示

①廣告集錦:

信心型 功用型 對比易記型 超常搭配型……

②校園風:

精選校園流行語,如: 哇噻—— 酷斃了! 帥呆了!

③口語薈萃:

選取有代表意義的方言整理分類,與普通話對比並尋找規律。

④街頭巷尾:

將店名、招牌、標語的用語分類,闡明自己觀點。欣賞優秀的店名如家樂福。

⑤網絡語言:7456、886、青蛙、大蝦等。

根據語言形式分爲四類:文字、數字、英文字母、符號;闡述網絡語言的迅猛發展對母語的衝擊,初步思考其優缺點。

三、教師總結

①充分肯定同學們的實踐,對於同學的思考給予高度讚譽。

②佈置作文,任選一題,按照要求寫作。

四、活動小結 -

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初步掌握了查找資料的方法,蒐集了家庭、校園和社會生活中最新鮮、最活潑的語言現象,溝通了課堂內外,充分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