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語文第四單元複習教學案

七年級語文第四單元複習教學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5W 次

語文:第四單元複習教學案(蘇教版七年級下)

七年級語文第四單元複習教學案

【教學內容】

第十三課《松鼠》

第十四課《松樹金龜子》

第十五課《國寶——大熊貓》

第十六課(師生自薦課文)

【目的和要求】

1.理解詩歌意境,體會詠物詩的特點。

2.能抓住動物的特徵進行說明,並能向人介紹動物的外形、動作、習性等。

3.積極參加保護野生動物的活動,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並進行社會宣傳。

4.本單元都是科學小品文,要體會其運用生動說明的方式介紹事物的特點,把科學融於藝術之中,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寫作方法。

【重點與難點】

(一)誦讀欣賞《古詩三首》:體會詠物詩的特點。

[分析]

《蟬》

虞世南是唐初著名書法家,官至祕書監,封永興縣子,人稱“虞永興”。這首詩可能是他受唐太宗知遇之恩而作,所以詩中的蟬是一種清高尊貴的形象。

首句“垂緌飲清露”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是運用比興手法,暗示自己的顯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質。蟬的頭部有兩報觸鬚,形狀似官員系在頸下的帽帶;古人認爲蟬棲身高樹,只喝清潔的露水,固而用“飲清露”象徵人的品格高潔。其實蟬是靠吸食植物的液汁生活的,哪裏可能只喝露水?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鳴聲。爲什麼說連續不斷的蟬鳴聲是從枝葉稀疏的梧桐中傳出來的呢?這是因爲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種高貴而靈異的樹,傳說鸞風一類的鳥非梧桐不棲,“王者任用賢良,則梧桐生於東廂”(見《初學記》引《瑞應圖》)。詩人以蟬自比,則其嗚聲也就不同凡響。“桐”前着一“疏”字,既讓人感到“流響”的易於流傳,又與宋句“秋風”相應。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從上兩句引發出來的議論。“居高”的

“高”有兩層含義:一是實指蟬所居的梧桐樹高,二是暗指“飲清露”的品格之高。以之比人,不光是地位高,品格也高。如若品格不高。甚至非常醜惡,即使地位再高也不會受人尊重。只有地位高而品格也高,他發出的聲旨影響才大,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播。詩人把這一命意通過蟬的形象表達出來了。清人沈德潛《唐詩別裁》說:“命意自高。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今人劉水濟《唐人絕句精華》說:“三四句借蟬抒懷,言果能立身高潔者,不待憑藉,自能名聲遠聞也。”

唐人詠蟬詩除本篇外,李商隱的《蟬》和駱賓王的《在獄詠蟬》也很著名,李詩:“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前四句寫形象,與虞世南的《蟬》詩相似,但顯示的是環境的冷酷;後四句寫思想感情,表達薄宦漂泊、欲歸不得之情。駱詩:“西陸(指秋天)蟬聲唱,南冠(指囚徒)客思深。不堪玄鬢影(指蟬),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爲表予心?”詩人借蟬自喻,將秋蟬的艱窘與己身的不幸融而爲一。清人施補華《峴傭說詩》雲:“三百篇比興爲多,唐人猶得此意。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白遠.非是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三首詠蟬名作由於作者地位、遭際、氣質的不同,觀察蟬的眼光、心情也就不同,因而構成富有不同個性特徵的藝術形象。

《孤雁》

這首詠物詩作於大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間。由於四川政局混亂,杜甫帶着家人離開成都,乘船沿長江出川,滯留夔州。詩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處境艱難,心中充滿失意之感和哀傷之情。這首《孤雁》詩,表達的就是亂離飄泊中失羣人的痛苦心情。一般詠物詩並不道破所詠之物,但杜甫此詩開篇即喚出“孤雁”,說它不飲、不啄,只是一個勁兒地飛着、叫着,思念着、追趕着它的同伴,這是多麼執着的精神啊!次聯又以“誰憐”二字設問:昔日的同伴都在雲端裏飛得很遠了,誰會同情我這個形單影隻的失羣孤雁呢?三聯緊承上聯,寫孤雁邊追邊望,望盡天際,似乎又望見了同伴的身影;追飛不及”,心中哀傷不已,好像又聽到了同伴的呼叫聲。浦起龍《讀杜心解》評析這兩句說;“惟念故飛,望斷矣而飛不止,似猶見其羣而逐之者;惟念故鳴.哀多矣而鳴不絕,如更聞其羣而呼之者。寫生至此,天雨泣矣!”尾聯以野鴉反襯孤雁,表達了詩人的愛憎之情。孤雁念羣之情是那樣濃烈,心中是那樣悲痛,追求是那樣的迫切,但一羣野鴉全然不懂,紛紛然鳴噪不停。詩人既以“孤雁”自比,那麼“野鴉”則是象徵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輩。

佚名《杜詩言志》雲:“此時庸庸碌碌之人,誰知傑士心中之事。彼紛紛鳴噪者,不過野鴉之類耳,有何意緒耶?”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鷓鴣》

鷓鴣是我國南方的一種野鳥,似雞而小,羽色大多黑白相雜,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狀白斑更爲顯著,常棲息於生有灌木叢和疏樹的山野,嗚叫時常立於山崩樹上。《本草綱目》卷四八:“鷓鴣性畏霜露,早晚稀出。夜棲以本葉蔽身。多對啼,今俗謂其鳴曰行不得也哥哥。”古人感嘆世路艱難,抒寫離愁別恨,往往借鷓鴣啼聲比興。唐人鄭谷這首詠鷓鴣的名作,也是重在表現鷓鴣啼聲哀怨悽切,藉以抒寫遊子的鄉愁旅思,故清人金聖嘆稱其“深得比興之遺”。

詩的首聯描寫鷓鴣的習性和形貌特徵。“暖戲煙蕪錦翼齊”,是說這種鳥喜歡在溫暖的荒野裏嬉戲,羽毛鮮明美麗又齊整。這種鳥與哪一種鳥比較相似呢?“品流應得近山雞”,在類別上應當與山雞相近。這首詩除題目外,在詩中並無“鷓鴣”二字,但從首聯的描寫中,讀者已經可以看出或者說猜出是詠鷓鴣.而不是詠蟬或孤雁之類。

頷聯“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裏啼”,以“雨昏”“花落”點染環境,形成悽迷意境、傷感氛圍;而“青草湖”“黃陵廟”更可勾起讀者對屈於懷沙、湘妃泣竹等歷史傳說的聯想。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東南。

楚國詩人屈原遭讒去職,長期流浪於這一帶,最後懷抱沙石自沉於汨羅江。黃陵廟即娥皇、女英二妃廟。相傳帝舜南巡,死葬蒼梧之山,二妃追尋至此,淚下沾竹,溺於湘江,後人在洞庭湖畔的黃陵山上立祠祭祀,這就是黃陵廟。遊子在雨昏花落之時、湖邊古廟之中,聞鷓鴣之啼,定會備感其聲之哀怨悽惻。清人沈德潛評論這兩句說;“詠物詩刻露不如神韻,三、四句勝於‘鉤輈格磔’(像鷓鴣啼聲,指唐人李羣玉《九子阪聞鷓鴣》中“正穿屈曲崎嶇路,又聽鉤輈格磔聲”之句)也。詩家稱‘鄭鷓鴣’以此。”

頸聯“遊子乍聞徵袖溼,佳人才唱翠眉低”緊承上句“啼”字面來。遊子一聽到鷓鴣啼聲,就禁不住以袖拭淚;閨中少婦剛開始唱曲,就傳來鷓鴣的啼聲.難過得把眉眼也低下來了。“乍”“才”兩個虛詞極寫鷓鴣啼聲之感動人心,“徵袖溼”“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鷓鴣啼聲之悲。

尾聯“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又回到鷓鴣雌雄對啼上來。“相呼相應”既明寫鷓鴣對啼的特性,又暗指遊子、佳人的心靈呼喚。在那夕陽西下時分,從湘江兩岸的苦竹叢中傳來雌雄鷓鴣一呼一應,好像在叫“行不得也哥哥”怎不引起遊子濃重的鄉愁旅思?詩人吟詠鷓鴣,沒有把主要筆墨用於描寫它的形貌或摹擬它的叫聲,而是着意表現它的叫聲給人的感受,因而更爲傳神。

(二)寫作:抓住特點介紹動物。

這篇寫作短文共兩段。第一段講抓住特點介紹動物的意義,第二段講抓住特點介紹動物的方法。第一段講意義比較概括。可以分爲兩層,一層是這一段的第1.2兩句,講被介紹動物的客觀實際:“都有它自身的特點”;另一層是這一段的第3句,講讀者對象的主觀需要:“對所介紹的動物,留下鮮明的與衆不同的印象。”

第二段講方法比較具體。先介紹方法:“對動物的形態、動作、習性仔細觀察,深入研究。”然後舉兩個例證具體說明。

一個例證是介紹布豐寫松鼠。爲了介紹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作者仔細觀察並生動描寫了松鼠清秀玲瓏的面容,閃閃有光的眼瞄,矯健的身體,輕快的四肢,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寫松鼠用爪子和牙齒梳理身上的毛,“弄得身上光溜溜的,於乾淨淨的.沒有什麼壞氣味”,很討人喜歡。爲了介紹松鼠的“乖巧”,寫它過水,“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這是何等地巧妙;寫它蹲伏在窩裏,“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裏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這是何等地警覺;寫它爬樹,“一棵很光滑的高樹.一忽兒就爬上去了”,這是何等地敏捷;寫它搭窩,“既舒適又安全”,窩口上還搭上“一個圓錐形的蓋,把整個窩遮蔽起來,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窩裏”,這又是何等地聰明。布豐能將松鼠的特點寫得如此準確、生動,是他認真觀察松鼠形態、動作.深入研究松鼠習性的結果。

另一個例證是介紹法布爾寫松樹金龜子。松樹金龜子的特點是能唱歌。

作者仔細觀察、反覆研究金龜子的發音部位,發現在它腹部末端。“小蟲的腹部一伸一縮,腹部的最後一節跟鞘翅的後翼相互摩擦,就產生了聲音。”爲了研究金龜子發音原理,作者把食指浸溼,按在玻璃上來回摩擦,發現“發出的聲音跟金龜子叫的音差不多”;又試用橡皮在玻璃上擦,發現“那發出的音跟金龜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樣了”。作者還將金龜子的發音方法和其他鞘翅目昆蟲(如屎殼螂、天牛)作了比較,發現它們“具有同樣的特點”。正是由於觀察的認真、仔細,研究的深入、審慎,所以法布爾能寫出各類昆蟲的特點,準確而又傳神。

能不能抓住動物的特點,取決於觀察能否仔細和深入。不僅要觀察所寫動物的靜態,而且要觀察所寫動物的動態,有時還要將所觀察的動物和同類動物的特點作比較。如布豐寫松鼠,寫它的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這是靜態的;寫它的跳躍、追逐、過水、爬樹、搭窩,則是動態的;寫它的形態、叫聲和四足獸、黃鼠狼作了比較。法布爾寫松樹金龜子的儀表.既有靜態(寫外套),又有動態(寫流蘇);寫觸角,還和天牛長長的須角、鍬甲的鐵鍬般的上顎作了功能上相同、外形上不同的比較。

【探究與實踐】

1.在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寄託的思想感情上,可以作一幅畫,配上其中一首詩;選擇一詩,擴寫成一篇短文;自己創作一首詠物(動物)詩,以此加深對詠物詩特點的理解。

2.“抓住特點介紹動物”的寫作活動,可以設計一次想象作文寫作,展開想象的翅膀,編寫童話故事;自主修改詩歌、作文,提高表達能力;小組合作,培養交際能力。

【複習要點】

《松鼠》

1.布封和《自然史》

2.詞語提示:櫸實()榛子()苔蘚()橡慄()蟄伏()櫟樹()分杈()圓錐()褐色()

蟄伏:動物冬眠,潛伏起來,不吃不動。

乖巧:機靈,巧妙,討人喜歡。

馴良:和順善良。

矯健:強壯有力。

3.中心思想:本文用細緻的描述。文藝的筆調,準確生動地說明了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表現松鼠是一個“很討人喜歡”的動物。

4.全文結構:全文共6段.可以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總括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

第二部分(第2至5段),具體說明松鼠漂亮、馴良和乖巧的特點。

這一部分可以分爲三個層次。第一層(第2段),介紹松鼠形體的特點。第二層(第3段),介紹松鼠馴良的特點。這一層從松鼠活動的範圍、活動的時間以及主要的食物和尋食的習慣等三個方面來說明它的馴良。第三層(第4至5段),介紹松鼠乖巧的特點。

第三部分(第6段),補充說明松鼠的其他特徵及它的用途。

5.寫作特色:

(1)本文根據事物特點,合理安排說明順序。

課文第1段總說松鼠的三個特點,歸結爲“很討人喜歡”。下面幾段依次分說它的三個特點。再補充介紹它的實用價值,說明它不但“討人喜歡”,而且“很有用”。這樣寫,重點突出,條理清晰,可以使讀者對松鼠這種小動物獲得清晰的印象。在具體說明時,又根據事物的特點,分別採用了其他一些說明順序。如第1段介紹鬆甩的三個貉點、是從外表(外形漂亮)到內部(習性馴良、乖巧),第二部分與第三部分之間.又是由主(主要特點)到次(其他特點)。第5段介紹松鼠搭窩,則是以時間爲順序。可見,文章說明順序的安排,是由說明對象的特點和說明的目的決定的。

(2)本文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地說明事物。

作者在非常細緻地觀察研究松鼠一舉一動的基礎上,對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寫。例如,用“面容清秀”“玲瓏的小面孔”“美麗的尾巴”等來描寫它的漂亮,用“馴良”“乖巧”“機警”“警覺”等來形容它的性格,用“歇涼”“練跑”“玩耍”“躲”等寫它的活動,用“搬”“放”“編扎”“擠”“踏”等表示複雜動作的詞來描述它的精明能於,用“又幹淨又暖和’的窩址和“帶着兒女住在裏面,既舒適又安全”等語句寫它的生活和居住情況,用“不敢下水”“要是被人家惹惱了,還會發出一種不高興的恨恨聲”等來描寫它的心理和語言。這樣寫,增強了說明效果.可以便讀者形象具體地感受到松鼠是“很討人喜歡”的小動物。

(3)文章的說明語言準確生動,這得力於細緻的觀察和精心的選擇。

作者在對松鼠做了認真細緻觀察的基礎上,選用準確生動的詞語來描述,尤其是形容詞、動詞、副詞的使用精當準確。再舉幾例來說明:“清秀”原本指美麗而不俗氣,一般用來形容青年男女的面容,文中用來形容松鼠,就突出了它的漂亮。“矯健”“輕快”“敏捷”“機警”四個形容詞通常是用來形容運動員的,文中形象地說明了松鼠身體和四肢富有活力的特點。在介紹松鼠尾巴時,用副詞“老是”“一直”,既說明了翹的狀態和高度,又流露了作者的喜愛之情。第4段在說明松鼠警覺性強時,用“只要……就……”這一句式來表現松鼠靈敏的反應與動作,文中在“觸動”這一動詞前還用了一個副詞“稍微”,以表示這種“觸動”程度之輕,在“觸動”後又用了三個動詞“跑”“躲”“逃”來表示松鼠對微小危險的快速應變能力,從而更顯出它“十分警覺”的靈性,由此強調它的“乖巧”。文中這樣準確生動的語句比比皆是,充分體現了作者的語言風格。

《松樹金龜子》

1.法布爾和《昆蟲記》

2.詞語提示:

掠過()鍬()顎()枚()卵()翼()天賦()點綴()炫耀()獻媚()抑鬱()鞘翅()螽斯()

炫耀:誇耀。

獻媚:爲了討好別人而做出的某種姿態或舉動。

無動於衷:一點也不動心。衷:內心。

抑鬱:心有憤恨,不能訴說而煩悶。

3.中心思想:本文科學地介紹了松樹金龜子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婚戀、發音、死亡與繁衍等方面的情況.滲透着作者對昆蟲的人文關懷。

4.全文結構:全文共2l段,可分爲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3段),介紹松樹金龜子的外形特徵。

第二部分(第4至20段),介紹松樹金龜於的生活習性、婚戀、發音、死亡與繁衍。這是文章的主體部分.可以分爲四層。

第一層(第4段),介紹金龜子的生活習性。“出世”“奔向”“拜訪”這些擬人化詞語用得準確而又風趣。

第二層(第5至7段),介紹金龜子的婚戀生活。

第三層(第8至18段),側重介紹松樹金龜子的唱歌、發音原理、唱歌的原因。

第四層(第19.20段),說明金龜子的死亡與繁衍。

第三部分(第21段),從松樹金龜子與農作物的關係,呼籲人們“別去打擾它”,滲透了作者對金龜子的人文關懷。

5.寫作特色:

(1)從觀察人手,進行科學的說明。

這是本文最大的特點。人們曾稱法布爾是“昆蟲觀察家”,這篇課文可以看作是一篇科學觀察報告,作者在觀察,同時也帶領讀者在觀察,在細緻地觀察。他介紹的情況和結論都來自觀察。對觀察的結果,作者以科學的態度進行介紹。可以確定的,用肯定的語言,如說雄金龜子的摺扇“是發育成熟可以求偶的標誌”;對推測得到的,用不確定的語言,如“它們可能要到深夜才交配”,“它們是有可能一唱一和”,“我無法作證”,對沒弄清的,也明白地告訴人們,如對昆蟲爲什麼叫的問題,作者明確地說:“還沒有搞清楚。”

(2)生動形象的語言。

《昆蟲記》被認爲是“科學與詩的完美結合”,課文在表現手法上,主要採用擬人的手法。課文在許多地方把松樹金龜子當作人來寫,使之具有人的愛憎感情和思想行爲,讀來感到十分親切。把金龜子人格化,又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直接把金龜子當作人來描述,在課文中是主要的。作者使用的詞語,幾乎全部是寫人的詞語,如“儀表堂堂”“慈母職責”“大獻殷勤”“視而不見”“舞蹈表演”“炫耀”“獻媚”“無動於衷”“大喊大叫”等等。特別是第7段,雄蟲向雌蟲求愛的場面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二是通過作者跟松樹金龜子的關係或對其態度的描述反映出來。作者對金龜子的外表、習性、婚戀、繁衍和死亡的描述中無不滲透着人文關懷。全文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昆蟲的讚美之情。結尾的“別去打擾它吧!”一句充滿對松樹金龜子的愛心。“它是暑天暮色的點綴,是夏至那天鑲在天幕上的漂亮首飾。”作者簡直是在用詩的語言來讚美金龜子的美麗。總之,這篇科學小品注入了作者的靈魂,融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於一體。法布爾不僅是位傑出的昆蟲學家,而且是位出色的文學家。他的科學小品差點兒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3)語言的準確性與說明事物的準確性融爲一體。

爲了科學地說明松樹金龜子的生態,作者準確地選用了動詞。如:“大多數金龜子嘴裏啃着松針,後爪鉤着樹枝,露出很滿足的樣子。有的甚至咬着松針在那裏打瞌睡。直到黃昏再次降臨,它們才重新在空中飛舞。”加點的動詞用得多麼準確,如果把“啃”換成“吃”,把“鉤”換成“抓”,把“咬”換成“嚼”,那麼就會大爲遜色。用詞的準確,也表明了說明事物的準確。如:“點綴着一些白色斑點”,“至少也跟堆蟲一樣需要有高度靈敏的感覺器官”,“慢慢地老死”等,加點的這些詞語起着修飾作用、限制作用,如果把它們刪去,就會影響說明的準確性。

《國寶——大熊貓》

1.詞語提示:

嬉戲()憨態可掬()笨拙()瀕危()貘()璀璨()上林苑()邛崍()南麓()北碚()孤僻()分娩()翌日()繁衍()呵護()

瀕危:接近危險的境地。瀕,臨近,接近。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

棲息:停留,休息。

孤僻:孤獨怪僻。

樂不可支:形容快樂到了極點。

翌日:第二天。

憨態:天真而略顯傻氣的神態。

2.中心思想:本文從多方面介紹了大熊貓的特點和習性,說明了大熊貓成爲國寶的原因。

3.全文結構:全文共18段,可以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7段);說明大熊貓的可愛和珍貴。

第二部分(第8至16段),介紹野生大熊貓的生長環境和生活習性,以及野生大熊貓數量極少,瀕臨滅絕的處境。

這一部分可分爲三個層次。

第一層(第8段),簡要說明動物園裏的大熊貓不習慣於人工飼養的原因。

第二層(第9至13段),具體說明我國野生的大熊貓的生長環境、生活習性、活動範圍。

第三層(第14至16段),介紹大熊貓的繁殖情況。

第三部分(第17.18段),介紹大熊貓生活歷史古老的特徵,說明它是“活化石”。

4.寫作特色:

(1)合理安排說明順序,條理清晰地進行說明。

從全文看,文章緊緊圍繞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這個中心來進行說明;在結構上按由果到因的邏輯順序來安排組織材料。文章開始先從我國特有、國際公認、古籍記載三個方而概括說明大熊貓的珍貴,暗釦說明中心,然後依次從“體態可愛”“數量稀少”“活化石”三方面說明它珍貴的原因,篇末直接點明說明中心。從文章的第三部分看,在介紹大熊貓的生存環境、食性特點,活動範圍和繁殖困難等外部條件和內部因素後,指出它有瀕臨滅絕的危險,必須加以保護,這又是由因到果。加上適當安排了過渡段和過渡句,文章結構層次既顯得清晰,又富於變化,便於加深讀者對大熊貓是國寶的印象。

(2)形象生動的說明。

作爲一篇科普說明文,作者爲了增強文章的形象性、生動性,準確使用形容詞和動詞,生動傳神地描寫了大熊貓的舉止形態,突現了它可愛、機警的特點。同時還運用擬人、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說明大熊貓“體態可愛”的特徵。此外,文章還結合有關內容穿插了一些關於大熊貓的故事,也豐富了文章的內容,增添了文章的情趣,使文章更具有可讀性。

【同步練習】

(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1.馴()良2.上顎()3.點綴()4.翌()日

5.炫()耀6.瀕()危7.分娩()8.鍬()甲

9.蟄()伏10.鞘()翅11.繁衍()12.仔()熊貓

13.笨拙()14.櫸()實

(二)解釋下列詞語:

1.馴良:

2.品流:

3.矯健:

4.獻媚:

5.瀕危

6.璀璨:

(三)根據意思寫出詞語:

1.形容快樂到極點。()

2.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

3.悠閒的樣子,自己感到十分舒適。()

4.一點也不動心。()

(四)下列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默不作聲儀表堂堂進在咫尺

B.人煙稀少曲指可數憨態可鞠

C.企盼已久悠然自得神態溫馴

D.煙波浩翰連蹦帶跳視而不見

(五)填空:

1.《蟬》的作者______是___代詩人、著名________,詩中借蟬抒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鴉無意緒,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遊子乍聞徵袖溼,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閱讀理解:

A、(甲)①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有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②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③它們常常直豎着身子坐着,像人們甩手一樣,用前爪往嘴裏送東西吃。④可以說,松鼠最不像四足獸了。

(乙)①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經常在高處活動,像鳥類似的住在樹上,滿樹林裏跑,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②它們在樹上作窩、摘果實、喝露水,___________樹被風颳得太歷害了,___________到地上來。③在田野裏,在平原地區,是找不到松鼠的。④它們從來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樹林叢裏,只喜歡大的樹林,住在高大的樹上。⑤在晴朗的夏夜,可以聽到松鼠在樹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聲音。⑥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裏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⑦它們_________也捕捉鳥雀,__________-不是肉食獸類,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櫸實和橡粟。

1.(甲)段文字主要說明了松鼠什麼?正確的是()

A.形體上的特點B.動作上的特點

C.生活上的習性D.十分討人喜歡

2.(甲)段第②句中加點的“格外”能否換成“很”?聯繫上下文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體現“松鼠不像四足獸”的句子是()

A.第①句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4.給(乙)段第①句中加點字注音。

5.找出文中的錯別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給(乙)段第②句和第⑦句的橫線處選擇恰當的關聯詞。()

A.雖然……但是儘管……但是B.只有……才雖然……卻

C.因爲……所以雖然……卻D.儘管……但是如果……就

7.下列語句中加點的字能否刪去?爲什麼?

(1)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經常在高處活動,像鳥類似的住在樹上,滿樹林裏跑,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裏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我特別感興趣的是,松樹金龜子有音樂天賦,連雌蟲也一樣能唱歌。雄蟲是不是靠唱歌來召喚、引誘異性呢?是不是雌蟲也用歌聲來呼應雄蟲的歌聲呢?在通常的情況下,雙雙快樂地生活在松樹枝頭,它們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對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沒有聽到它們在樹上一唱一和,也沒有聽到它們在鐵絲網裏對唱。我無法作證。

金龜子發音的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蟲的腹部一伸一縮,腹部的最後一節跟鞘翅的後翼相互摩擦,就產生了聲音。在腹節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麼特殊的發聲器官。就是拿放大鏡仔細看也看不到用來發音的細條紋,兩個面都是光溜溜的。那麼聲音是怎樣發出來的?

你把食指浸溼,按在玻璃板上來回摩擦,發出的聲音跟金龜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發出的音跟金龜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樣了。如能掌握一定的節奏,那就跟金龜子的歌唱沒有區別了。金龜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縮的軟軟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後翼就是玻璃。可見金龜子的發音原理非常簡單。

1.第一段中作者提出了什麼猜想?作者對這個猜想沒有作出結論,這表現了他怎樣的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如何探索松樹金龜子的發聲原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中的前三句,內容上是遞進的。可是第二句裏說的“一模一樣”和第三句裏說的“沒有區別”是同一個意思,並沒有體現遞進關係。對這一點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爲什麼能把金龜子發聲的原理說得通俗易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那是一個夏日的午後,天空突然下了一陣不算小的雨.夾帶着風,一下子就把我窗前的那些盆花,淋得面目全非。泥水從花盆裏向外溢,使鋪着花磚的走廊.濺上了許多,也使原來十分清潔的小園子,立刻呈現出一幅骯髒不堪的樣子。

我提了一桶水.正想沖洗一下走廊。突然.在靠牆的地方.我發現了一隻蜘蛛,它挺着鼓鼓的肚皮.正十分吃力地、從污染着泥水的地面上朝着乾燥的地方爬。看到蜘蛛,我本能地有一種厭惡的感覺.便擡起腳來,想把它踩死。

我之所以討厭蜘蛛,是因爲無論在什麼地方,它都會張起網來捕捉小蟲。在窗櫺上.在屋檐下,甚至於屋裏的吊燈上面.大蜘蛛張着大的網.小蜘蛛張着小的網,蛛網上掛着小蟲的殘骸。無捻是怎樣整潔的房子,一有了蛛網.就會令人生厭,令人覺得這個屋子裏的主人不勤於打掃。可是那些蛛網,常常在頭一天清除,第二天又出現了;它們是那樣勤於和人纏鬥.好象永遠都除不掉,打不散似的。因此,每當我拿了掃帚,或是竹竿,清理隱藏在角落裏的蛛網時,總是生氣地想把它們趕盡殺絕。

我擡起腳來,心想,這一回.這隻落難的蜘蛛是死定了;而它似乎也知道自己正面臨生死關頭。它略一遲疑,便拼命地掙扎着,艱難地向牆角里爬。

不知是一種什麼意念,我擡起的腳竟沒有踩下去。我看到它那樣驚恐,那樣吃力地爬着,頓然萌生了惻隱之心。我很快地挪開了腳.怔怔地注視着它,對於自己想弄死它的念頭,反而感到不安起來。

我從小就喜歡小動物,平時,連一隻小螞蟻都不願意隨便加以傷害,何況是一隻正在困難中掙扎的蜘蛛呢?

它奮鬥的意志,是那樣堅忍,單憑這一點,我便不該有傷害它的心理。無論如何,蜘蛛也是大由然中的一分子。雖然它不受人們的重視,可是它也應該有生存下去的權利。不是嗎?它到處結網,原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只是爲了經營生活,我怎能夠對它心存厭惡呢?於是我找來一根竹竿,把它從地面挑起來,送到乾燥的地方。我這個舉動,、起先一定使它大爲驚恐,它一定以爲自己是死定了。可是等我把它放到乾淨的地方,它又似乎有點迷惑起來的樣子。我好像覺得它回過頭來,奇怪地望着我.似乎是懷着感激的心情。然後便安穩地爬走了。我靜靜地看看它爬走的背影,那神態.使我心中忽然感到無比的舒泰。夏天的雷雨是短暫的。雨過天晴後,空氣特別清新,悶熱也消散了。尤其到了傍晚,又是分外清純美麗。那時候晚霞映照着我的屋子,走廊上灑滿淡淡的金黃。我懷着滿心的喜悅,站在走廊上欣賞着這難得的傍晚景緻。

突然,我擡起頭來,看到屋檐下又新結了一個蜘蛛網。蛛網在夕陽的光輝映照下,是那樣明顯:那織着多角形的網,由疏而密;有着鼓鼓的肚皮的蜘蛛,坐在中央,它偶爾動彈一下,蛛網便在夕陽中微微晃動,顯示出那是一種多麼安適而優美的處所。

我凝神注視着蛛網.心中想着,不知道這隻蜘蛛是不是就是我本來想要把它弄死的那一隻?如果是,那它真是夠幸運了。它原該死在我的腳下,卻由於我一時的憐憫,使它得以逃生。也就因爲這個緣故,我現在對於蜘蛛.反而會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它。其實,蜘蛛織的網,點綴在屋檐下,只要你肯用另一種眼光,從某種角度去欣賞,它將會是一幅最原始而且優美的圖畫呢?

不知道爲什麼,我以前只看到會令我討厭的一面,從沒有發現它也有可愛的一面呢?它那不屈不撓的精神,那巧妙地織成的網,在滿天晚霞的襯托下,是多麼動人啊!大白然裏隱藏着純潔和恩惠,我竟然都把它給忽略了。直到這一刻,我才深深地領悟到:原來,太陽、風雨、草葉、昆蟲……全都是造物者爲了愉悅我們而安排和使其存在的,問題只是看我們持什麼樣的心情和角度去欣賞,如何去發現和愛惜它罷了。(作者徐靜怡)

[閱讀訓練]

1.用一段通順、連貫的話,說說“我”對雨後吃力爬行的那隻蜘蛛的態度有哪些變化,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通過“我”對蜘蛛的態度的變化,要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蛛網,常常在頭—天清除,第二天又出現了;它們是那樣勤於和人纏鬥,好像永遠都除不掉,打不散似的”,讓人心生厭惡,但是,如果用“另—種眼光”去看它,你會發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到(五)略

(六)

A、1.A2.不能。“格外”有“更加”之意,因爲前文已有“面容清秀,眼睛閃閃發光”,所以“格外”更顯出尾巴的美化作用。如果用“很”,則表示只有在尾巴的襯托下才顯得“漂亮”。ì5.歷害—厲害作窩—做窩橡粟—橡慄6.B7.(1)不能。“經常”是松鼠“在高處活動”比較頻繁,如果去掉,就會讓讀者覺得松鼠偶爾在高處活動,或者一直在高處活動,這都是與事實情況不符的。所以不能刪去。

(2)不能。“好象”意味着松鼠害怕強烈的陽光,只是作者根據松鼠“白天躲在窩裏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所做的推斷,或許並非事實。如果刪去,與事實不符。

B、1.作者猜想松樹金龜子是有可能夫妻對唱的。沒有作出結論是因爲“無法作證”,這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2.先找到其發聲部位,然後仔細觀察,找不到特殊的發聲器官,這樣就斷定是腹部最後一節跟鞘翅後翼摩擦而發聲。3.第二句說的是它“叫的音”,第三句是說的它的“歌唱”,這裏有遞進關係。所以從內容看還是遞進關係。4.舉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作比,所以讀者一下子就能理解。

C、1.因爲想到無論在什麼地方,蜘蛛都會張網捕蟲,無論怎樣整潔的屋子,一有蛛網就會讓人覺得主人不勤於打掃,於是“我”對那隻蜘蛛產生了厭惡,“想把它踩死”;當“我”看到它那樣驚恐,那樣吃力地爬行。萌生了“惻隱之心”;看到它在困難中掙扎,想到了它意志的堅忍,想到它到處結網只是爲了經營生活,於是“我”把它送到了乾燥的地方;看到雨後夕陽中的蛛網和蜘蛛,從另一種角度欣賞,感到它是那麼動人。

2.要以愉快的心情、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這樣才能發現美,並愛惜一切美好的事物。

3.蜘蛛是那樣勤於經營生活,是那樣不屈不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