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老山界》優秀教案設計

《老山界》優秀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教學目標

《老山界》優秀教案設計

1、掌握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安排文章層次的方法。

2、生動的描寫對錶達中心的作用。

3、感悟紅軍戰士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1、掌握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安排文章層次的方法。

2、感悟紅軍戰士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課時安排】

2 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掌握生字詞。

2、掌握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安排文章層次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紅軍長征路上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正是紅軍精神的真實寫照。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研讀《老山界》一文(板書),進一步感悟革命先輩的堅強意志和樂觀主義精神。

二、揭示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掌握生字詞。

2、掌握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安排文章層次的方法。

  三、檢查預習

注意劃線字的注音和寫法

蜷縮( ) 嗚咽( ) 點綴( )

澎湃( ) 咀嚼( )

籬笆( ) 酣然入夢( ) 苛捐雜稅( )

 四、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出示自學提綱:

⑴《老山界》記敘紅軍翻越老山界的故事,它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按時間順序記敘的,請你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

⑵ 老山界是紅軍長征翻越的第一座難走的山。“難”體現在哪幾方面?請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回答。

⑶ 面對困難,紅軍戰士以什麼態度面對,是如何克服的,體現了紅軍戰士的什麼精神?(可用文中語句回答)

2、討論明確

⑴ 時間順序:

“下午才動身——天色已晚了——天黑了纔到山腳——滿天都是星光——半夜裏——黎明的時候——到了山頂,已經是下午兩點多鐘——直到宿營地”。 ⑵ “難”體現在:

① 山路險峻,懸崖峭壁 —— 走路難

② 要在一尺多寬的陡峭山路上睡覺 —— 睡覺難

③ 飢餓 —— 吃飯難

④ 傷病員多,敵人追擊 —— 處境難

⑶ 表現了紅軍戰士不怕艱難險阻的頑強意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3、紅軍是一支人民的軍隊,他是在宣傳羣衆並同敵軍作戰中前進的,他始終代表了人民的利益。試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

 五、小結

寫作特色其一:掌握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安排文章層次的方法。

 六、佈置作業

朗讀全文,熟讀描寫的段落

 板書設計: 老山界

決定翻山

時 走路難

翻山經過 睡覺難 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

順 吃飯難 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序 處境難

翻山以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生動的描寫對錶達中心的作用;

背誦一些優美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感悟課文

1、作者描寫紅軍夜裏翻越老山界的情景,有兩處景物描寫,找出來讀一讀。

(1) 第 13--19 節 (2) 第 23 節

2、作者說:“這是我生平沒見過的奇觀”,“奇”在哪裏?

“之”字火把連到天上 仰望

山路難行 火把在頭頂上一點點排到天空

火把照着人的臉,就在腳底下 俯視

3、半夜裏醒來,作者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用了什麼修辭?

星星

視覺 山峯 由遠及近 比喻

山谷

4、作者除了從視覺方面寫所見到的景,還從聽覺方面寫了所聽的各種聲響。用了哪些比喻?

像春蠶在咀嚼桑葉 細切而極近的 不可捉摸的聲響 像山泉在嗚咽

像野馬在平原上奔馳 洪大而極遠的 像波濤在澎湃

5、生朗讀、感悟、背誦。

6、品味劃線詞的作用。

(1)男人大概是因爲聽到過隊伍,照着習慣,到什麼地方去躲起來了。 反映了瑤民長期遭受軍閥的欺壓,每有軍閥部隊通過,就擔心人丁被抓,財產被搶,因而不得不“躲起來”的嚴酷現實。

(2)她的房子如籬笆都是枯竹編成的,我們生怕有人拆下來當火把點,就寫了幾條標語,用米湯貼在外面顯眼的地方。

生怕:很怕

顯眼:明顯而容易被看到,以引人注目。

起強調作用,表現了紅軍對瑤民利益的關切和保護。

(3)不知道前面爲什麼走不動,等了好久才走了幾步。

第2、20節是指因山路難走,隊伍被堵住了。

第29節是因又餓又累,極度疲乏而無力再走。

(4)我們完成了任務,把一個堅強的意志灌輸到整個縱隊每個人心中,飢餓、疲勞甚至受傷的痛苦都被這個意志克服了。

指紅軍爲北上抗日,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而爭取勝利的堅強意志。這是紅軍長征的思想基礎和力量源泉

(5)遠遠地聽見敵人飛機的嘆息,大概是在嘆息自己的命運,爲什麼不到抗日的戰線上去顯身手呢?

紅軍用嘲笑的口吻諷刺敵人,反映了他們對自己戰鬥能力的確信。

 二、總結課文

本文真實、生動地敘述了紅軍翻越老山界的全過程,寫出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紅軍不怕困難、艱苦奮鬥的堅強意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三、積累、聯想

1、背誦第22節。

2、閱讀《草地晚餐》,比較回答:

(1)順序一樣(時間)

(2)重點不同(重記事、重寫人)

  【課外拓展】

天籟之音———讀《老山界》

劉白羽

收到出版社送來的陸定一散文《老山界》,編者要我在文後寫些話。

定一同志是我的老領導,老熟人。從延安以來他對我總是很關愛。他是中央領導人,當然是政治家;可是我在延安讀過他的很優美的散文,不是一般的優美,

而是十分的優美,比如這篇《老山界》,看來他也是文學家。他爲人溫和,喜歡笑,而且笑得開朗,在會議桌上也常常說幾句逗樂的話。可是在他認爲是原則問題時,態度又很嚴厲,並不拍桌子瞪眼睛,但是他那種氣勢是十分怕人的。 不過,我只見過兩次。我所以先談人,是因爲文學是人學這個緣故吧!

《老山界》寫的是紅軍長征時期,跨越一座有三十里高的大山。這是很難寫的,但是他通過自己的感受,把那懸崖、絕壁,跋涉、飢餓,寫得有聲有色。他是寫情寫景的好手,通過部隊擁擠緩慢的行動,寫巍然攀山路的艱難,特別是對夜行軍的描寫更爲精彩:“滿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來了。從山腳向上望,只見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一直連到天上跟星光接起來,分不出是火把還是星星。”這一下就把高山的陡立氣勢寫了出來,不但那樣險,而且那樣美。

我是經歷過戰爭的人。現在當我遊覽驚人動世的名山大川時,總會想起戰爭中行軍在無邊曠野裏偶爾發現的景物,比現在所見的名勝要美。那是懷着一種憧憬心情感受的美,那是憑着兩隻腳,蕩着灰塵,走得又累又乏,才能贏得的代價。現在我不可能尋覓得着了,這一感覺從《老山界》中卻可以體會得到。

《老山界》是一篇革命英雄主義的散文。它通過藝術形象把中國工農紅軍爬雪山過草地通過的第一雄關、險關的豪氣、壯氣表現得淋漓盡致,爲千古萬代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我希望在開創新世紀的今天,有更多的人能讀讀這篇散文。想一想創造新世界的第一步是多麼艱難困苦,不僅爲現在自己身處的光明輝煌和強大勝利而自豪,而且應當凝聚無比推動的力量,使中國巍然屹立世界之巔發射出強烈光芒。我不知寫作這篇散文的人當時有沒有想到這美好遠景,但他們爬山攀崖的每一步的確在寫着創世的歷史。從藝術上說,作者在夜宿的那一段,就寫得出神入化:“就在這裏睡覺?怎麼行呢?下去到竹林裏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嗎?路只有一尺來寬,半夜裏一個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嗎?”冒着墜下萬丈懸崖,粉身碎骨的危險,還是裹了一條毯子,橫着心躺下去睡着了。“??半夜裏,忽然醒來,才覺得寒氣逼人,刺入肌骨,渾身打着顫,把毯子卷得更緊些,把身子蜷起來,還是睡不着。天上閃爍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綴着的寶石,它跟我們這樣地接近哪!黑的山峯像巨人一樣矗立在面前。四周的山把這山谷包圍得像一口井。”從這千難萬險忽然一轉,得到神來之筆,達到這篇散文的最高藝術境界。

“??除此以外,就是寂靜。耳朵裏有不可捉摸的聲響,極遠的又是極近的,極洪大的又是極細切的,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奔馳,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

這是什麼聲音?

我讀了幾遍,沉思甚久,才恍然大悟到這是天籟之音。我多少年探索、追求,想把天籟描寫出來而不可得,可在這裏卻如此靜靜地描繪出來。這是我對這篇散文的評價,這是天籟,只有通過這艱難困苦,經歷過殘酷、劇烈的戰爭境地,才能融匯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