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童年絮味》、《生命》教案(有反思)

《童年絮味》、《生命》教案(有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課前預習:

《童年絮味》、《生命》教案(有反思)

瞭解作者,自主閱讀,整理本課生字詞。 相關課程標準:

“養成默讀習慣”“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範圍。”“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對純真童心的讚美和對童年往事的珍視。

2.概括課文的中寓含的道理,在比較探究中領會課文主旨

 評價任務:

①進行朗讀,把獲得的整體感覺讀出來。

②再次默讀瀏覽課文,引導學生思考、合作交流兩部分內容。

③ 探究本單元課文相通之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流年似水,歲月的風風雨雨會抹去記憶中的許多往事,但兒時的記憶往往清晰依舊,長大後的人們總是格外懷念人生中最最天真無邪的童年時光。童年是最幸福的,童年是值得留戀的,那我們大家來談一談在你的童年生活中令你難忘的事或人。(學生回答)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看我國當代女詩人舒婷她的童年生活是怎麼樣的?

  二、走近“童年” 感知“生命”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⒈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童年絮味》,看看作者在文中都寫到了童年的哪些事情。

討論歸納:

①童年的玩具只有一個;

②多姿多彩的大自然;

③初學識字自得意;

④自編小辮美極了;

⑤家教嚴厲成習慣;

⑥左鄰右舍關係密;

⑦乘涼還有小表妹;、

⑧夏秋冬季我都愛;

⑨如今給兒買雨鞋。

⒉概括《生命》中老師所說的道理。

明確:要尊重每一個生命,關愛每一個尊貴的生命,生命的實質就是充滿着自由的活力,要爲他們(它們)自由地、充滿活力地活着而高興,以寬廣的胸懷善待每一個人,善待每一個活生生的生命。

 三、深入“童年” 感悟“生命”

請同學們深入課文,細讀相關課文語段,比較探究,領會文章主旨 以小組爲單位合作交流以下問題

⒈爲了貪吃竈糖就公開宣稱要嫁給賣糖的老頭兒(《揀麥穗》),小小年紀就把自己打扮得像“小妖精”(《童年絮味》),這些小女孩是“不害臊”還是挺可愛?或是二者兼有?爲什麼?

明確:這兩位小女孩當然是挺可愛的。首先,爲了貪吃竈糖就決計嫁給賣糖老漢,是毫無價值的。但是小女孩對此完全無知。正是這個無知襯托出了心靈的純潔。這樣的未被世俗功利薰染的心靈是可愛可貴的。把自己打扮得成了一個“小妖精”,效果適得其反。但是小女孩的愛美之心是真誠的,純潔的,也是幼稚的,

她以爲自己美極了,這體現了她的愛美心靈和幼稚可愛的童真。其次,“不知羞”在成人的身上是貶詞,而在這特定表現兒童心靈的情境裏,正是這“不知羞”才顯出她們心靈的純潔和心地的坦然。再次,爲吃竈糖而公開宣稱要嫁給賣糖老漢,從理性講,絕對是荒唐可笑的。把自己打扮成了“小妖精”,從效果講也是可笑的。所以,兩篇作品中周圍的人們均哈哈大笑,笑得前仰後合。讀者看後想來也是開懷大笑。但這笑聲是善意的、寬容的、充分理解對象的,因爲這裏更多是令人可愛的純潔、幼稚、天真無邪。如果由此認爲這些小女孩是“不知羞”和“挺可愛”兼而有之,那也應屬於幽默諧趣的表現效果問題,也就是說,幽默常常把優點和缺點集於一身。換言之,這不是令人討嫌的“不知羞”,而是令人可愛的“不知羞”。

⒉“我”的樂園——百草園,原本只有一些野草;“我”最心愛的寶書——《山海經》卻是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本子;類似的描述,《童年絮味》也有,請具體指出。交代這些童年的心愛之物、歡樂之處原本的“簡陋”,不會煞風景嗎?爲什麼?

明確:《童年絮味》以那些破布娃娃、破藤桌“舞臺”、荒郊野地、防空洞、九曲巷爲玩樂對象、場所都屬於類似的描述。描述這些童年的心愛之物、歡樂之處的“簡陋”,並不會使文章遜色,相反,卻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感。

其一,荒蕪的園子、拙劣的印本、破桌荒地,這些都是真實的。更能增強文章的真實感。

其二,心靈上的樂園卻是簡陋之物。 “我”懷念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不在乎這裏只有一些野草和讀書生活的枯燥,而在於有過“我”的童趣童真童心。“我”動情地憶起這部最初得到的最爲心愛的寶書,不在於書本質量如此粗劣,而在於這裏寄寓了一個人道關懷的動人故事。“我”的童年引“我”無限眷戀,不是“我”擁有過奢侈的玩具、豪華的遊樂場,而是破桌破椅都記錄着“我”童年的情趣。

⒊討論:借用《生命》中“老師”所領悟出的道理,你是否能欣賞到《童年絮味》所包含的趣味和意義?

教師歸納:《童年絮味》也就是像《生命》中的“老師”一樣,以對生命的新的感悟去感受、看待周圍的生活,以昇華了的理性認識去照看具體的感性生活。《童年絮昧》就像“老師”在足球場上看到的孩子們“找樂子”情景的翻版。《童年絮昧》所包含的全部意義就是生命的意義,更具體一點,就是“老師”最後說的“生命的實質”,也是“老師”在本段文字開頭說的“多麼自由啊,不肯受壓制”,它的趣味就是以童年情趣的形式展現着這充滿自由活力的鮮活的生命。文中的“我”及童年夥伴們也是在到處“找樂子”,替洋娃娃整容。捉蝴蝶、捉迷藏、鑽防空洞、捧着大詞典大聲唱讀、把自己打扮成“小妖精”、與同學打架、自編自演戲劇、泡海水、過春節、秋遊野餐運動會„„,所有這些童趣生活就是活着的生命的趣味。

  四、再憶“童年” 豐富“生命”

請同學們想想我們文章中的這些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我們的童年生活有什麼不同?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學生自由暢談)

教師小結: 作者生活的時代是我們國家經濟落後,物質條件差,那時的孩子們少玩具生活較苦。但他們卻同樣的熱愛生活,追求快樂,以艱苦的環境裏照樣玩得豐富多彩。他們跟大自然親密接觸,他們從不缺玩伴他們可以享受漫長的暑假,健康成長。而今天的孩子們,物質生活優越,他們有大量的玩具與玩伴,往往被封鎖在單元裏與電視電腦爲伴,或是被各種興趣班佔去了課餘時間,這是現在孩子們的痛苦之處。

結束語:爲了讓今天的孩子們健康成長,應該給他們真正減負,把假期和課餘時間還給孩子們,引導他們正確對待學與玩的關係,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健康快樂地成長,讓童年生活不再單調,讓自己的生命更加豐富多姿。

  五、達標檢測

⒈《童年絮語》中的小女孩把自己打扮成“小妖精”,你怎麼看待她的這一行爲?

⒉《生命》一文中“看着那兒的草由綠到黃,又由黃到綠;也看着太陽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一句是在寫看風景,還是寫心情?

⒊概括《生命》中“老師”所說的道理。

⒋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我們今天的生活有什麼不同?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拓展閱讀文,設計這節課是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以比較探究爲主,將本單元的幾篇課文聯繫起來,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在課堂上儘可能的把時間給了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智能讓他們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互動學習。

這堂課教師能夠用心設計,將課堂分成“走近‘童年’感知‘生命’”、“深入‘童年’” 、感悟‘生命’”、 “再憶‘童年’豐富‘ 生命’”幾個環節,課堂思路清晰明瞭,課堂組織井然有序,較好地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這堂課存在的不足之處,由於課堂容量較大,學生很難在一節課的時間對兩篇課文內容把握熟練準確,在與其他課文比較探究中問題回答過於膚淺,甚至較多同學過於依賴文本,沒有自己的見解。所以學生的課前準備尤爲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