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上語文《24、大自然的文字 》教學反思

六上語文《24、大自然的文字 》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大自然的文字》教學反思之一

新課程提倡自主式、探究式的學習方法,那麼,這種學習方法如何在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得以落實和培養呢?

六上語文《24、大自然的文字 》教學反思

在上《大自然的文字》一課時,我就充分利用了教材的特點,很好地落實了這一學習方法。這是一篇淺顯易懂的科普性文學作品,作者用生動有趣的筆調向我們介紹了星、雲、石這三種大自然的文字,告訴我們如何去認識大自然的文字,認識大自然的文字有什麼作用。應該說對於這樣的文章,學習閱讀起來並不困難,那麼,如何來落實語文教學的訓練點,上出語文味呢?在反覆研讀文本的基礎上,我把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式學習作爲了教學的首要任務。

因爲作者在介紹這三種大自然的文字上使用的介紹方法各不相同。有的運用的是來自書上的資料,有的採用的是描述法,還有的則來自於作者的親自觀察與實踐。特別是在介紹花崗石這一部分,作者採用了連續設問和擬人化的手法來向我們進行生動的介紹。爲了讓學生很好地掌握這一寫作上的特點,我有意識地讓學生比較二段的寫法。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這一段在寫作上的妙處。儘管一開始學生遇到了一點困難,只能發現作者採用了連續設問的方法,但我並沒有放棄,而是對學生說:“你們再仔細地讀讀這幾句呢?看看還有沒有什麼新的發現?”在反覆的閱讀中,學生有了自己的發現,接着,我再讓學生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學生們一下子就讀出了其中的有趣。

由此可見,學生不能不能開展自主探究式學習,而是看教師能不能進行合理有效的引導,敢不敢放手讓學生去學。我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掌握學習的本領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老師一直不敢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那麼,我們的學生將永遠成爲不了高飛的雄鷹。同時,作爲教師,也要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要爲學生的自主學習指明道路,特別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更要有耐心,巧妙地化解學生遇到的難點,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生成功的樂趣。

  《大自然的文字》教學反思之二

作爲一篇科普小文,本課圍繞“大自然的文字”分別寫了什麼是大自然的文字、大自然中都有哪些文字及怎樣才能讀懂大自然的文字。這裏需要首先讓學生明確的是 “文字”即知識。其中,文章用了大量篇幅描繪了從天空到大地所呈現給我們的一頁頁鮮活有趣的大自然文字。這裏需要突出的是鮮活有趣。從奇妙的天書到不可思議的地書,作者把科普知識蘊於日常生活可見可感的現象,讓學生讀來感覺觸手可及,舉目可見。語言平白且富有兒童情趣,作者多處使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如把星、雲、鳥、石頭等自然界的生物比作“大自然的文字”;把天空、大地比作一本有趣的大書;把“向左右伸出兩個尖頭”的雲山比作“鐵匠鋪裏的鐵砧”;把樹林中的花崗石塊披着青苔的樣子說成“披着毛皮一般”等等,這些形象生動的比喻既準確地介紹了自然界的現象,又增強了說明的文學性。

科普性文章教學的重點應是弄清楚相關的科普知識。但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說,只是透過課文掌握了幾種大自然的語言還不夠。因此,透過文字揣摩作者如何圍繞課題去說清相關知識的應該也是本課教學不可忽略的一點。

根據以上理解,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弄清文中出現的幾種大自然語言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學完成。在此基礎上,教師引領學生去揣摩文章結構和寫作順序。同時,結合整個單元的安排意圖,在教學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時,可聯繫前面兩首古詩中闡發的道理及“學與問”的關係引起學生對讀書的重新審視,從而把對“學習”一詞的認識再提高一個層次。

除此之外,文章第四自然節還可以看作天書和地書之間的過渡段。但它和以前學過的用“不但------而且”連接起來的過渡段稍有不同,不妨作爲一個語言點,訓練學生用上這種遞進關係的關聯詞去概括2——6自然段的內容。同時,還可與第二節出現的“即使------也”作一比較。

  《大自然的文字》教學反思之三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由於作者生動形象的比喻將深奧的科學知識通俗化、大衆化,適合學生閱讀和理解,所以淺顯的內容學生一看就明白。但科普性文章的重點應是弄清楚相關的科普知識,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說,只是透過課文掌握了幾種大自然的語言還遠遠不夠。因此,透過文字揣摩作者如何圍繞課題去說清相關的知識並瞭解它們的重要作用以及人類如何利用大自然的種種現象,也應該是本課教學不可忽略的一點。

在本課的具體教學時,應走出傳統教法的樊籬,自覺地將新課標的新理念滲透進課堂,將教教材變成用教材教,將沉默無語的文本內容變成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充滿魅力、鮮活的教學內容,賦予了文體以飛揚的生命力。我以“認識大自然——走進大自然——學習大自然——利用大自然”爲線索層層展開,步步提高。

一、扣題導入

教學此課時,我從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孩子們,我們一提到古代特別聰明的人一般都會想起誰呢?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天文呀,地理呀,都是大自然這本大樹中的知識,所以呀,我們學好了大自然這本大樹中的文字,也可以成爲世界上最最聰明的人。一起來學習大自然的文字吧!

二、自讀課文,瞭解大意

大自然這本大書的內容包羅萬象,實在是太豐富了,老是想把它分成上下兩冊,你能根據課文內容,爲這兩冊書分別取個名嗎?請小聲的`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

2. 熟讀一遍不夠還要讀。但是這次呢,默讀,請你拿出一支筆來,一邊讀課文一邊在心裏琢磨:看看你讀懂什麼了,讀了課文知道什麼了,明白什麼了。

三、集體交流,分享收穫

討論交流,教者板書,相機指導朗讀。

星星(北極星)————辨識方向

雲(砧狀雲)—————觀察氣象

石灰石——碎貝殼———這塊地方曾是一片汪洋

花崗石——冰川漂礫——周圍的森林是後來才長起來的

其中第四部分是理解的重點,要理解這塊花崗石是在森林裏,上面披着青苔。本來應該是在山上的,怎麼會穿過森林呢?學生找出書上的語句並不難,可是未必真正理解。我上課時結合了以前科學書上的一個小故事,告訴學生這叫“冰川漂礫”,是冰川帶着這些碎石從上游漂過來的,冰川融化了,石頭留在了這裏。上面還佈滿了擦痕,甚至有明顯的洞。那是與冰川撞擊的結果。後來河流可能消失了,長成了現在的森林。這樣學生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爬”爲什麼要加引號,因爲這是表示特殊的含義,意思是漂。在這裏是擬人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冰川和石塊緩慢移動的過程。

四、拓展思維,想象大自然的文字

同學們,你們注意到了嗎,這首小詩的結尾是省略號,除了書上列舉的這些大自然的文字,在大自然這本書上,還有哪些文字呢?學生補充。

你們能仿照着上面的句式來寫兩句嗎?

你看那天上的白雲/是大自然的語言/白雲飄得高高/明天準是個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螞蟻/是大自然的語言/螞蟻忙着搬家/出門要帶雨傘

……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學習,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學們在自學的基礎上參與小組合作交流,激發了學習興趣,培養和合作能力,學生也可以在合作中最大限度的獲得更多的信息,拓展了知識。

在教學重點段落時,以幾個問題引領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邊讀邊畫找到花崗岩存在於森林之中的句子,然後在說說讀了畫線的句子知道了什麼?學生在表達中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藉此抓幾個動詞的描寫體會語言的妙處,爲指導朗讀做好鋪墊。把科普性與欣賞性融爲一體,突出了語文課的本性,克服了把語文課上成科學課的現象。在學生深入研讀文本後,要結合知識的拓展對全文有一個總體把握之後,我深情地對學生說:“大自然如此神祕,如此美妙,我們只要走進大自然,認真觀察,勤學好問就一定能在大自然中獲得更多的知識,但“總是坐在家裏的人,永遠不會懂得大自然的文字”,這是爲什麼呢?隨機出示文中最後一句話讓學生展開討論,真正明白了“總是坐在家裏”的深刻含義,領會到不能做井底之蛙,要勤於觀察思考,不斷研究探索,才能懂得大自然,做大自然的主人。不僅交給學生認識大自然的方法,還激發了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從而實現了教學目標,突破了教學難點。

當然在教學中,我認爲在教材的把握和某些環節的處理上還是不夠深入。在孩子們深入研讀文本之後,思維發展只停留在認識事物的基礎上,爲了激發學生思維要進一步提高,設計更要深入的問題纔能有助於啓迪學生的思維,才能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樣不僅交給了孩子們認識大自然的方法,還激發了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尤其是對於某些淺顯的內容,如何抓住它們的空白點來設計有效的問題,引導學生思維的進一步發展還值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