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教學反思大綱

六年級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導語:最好使學生自己去研究,教員不講也可以,等學生實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課時,纔去幫助他。”學生的學習過程只有通過親身體驗,才能最終有效地完成。

六年級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教學反思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教學反思

現在的家長視子女爲“掌上明珠”不願讓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去幹能幹的事,去克服能克服的困難,而“過度保護”起來。這既壓抑了孩子活動的願望,又使孩子養成依賴、退縮、怯懦等不良心理,缺少獨立、自主性。通過觀察、調查,充分了解實際情況然後採取相應的方法逐步培養起良好的個性,另外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充裕的時間獨立看書思考找出不懂處、有疑問初。

我在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時,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在坐的大多數人在家是獨生子女,過着小皇帝的生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在學校與同學相處也是從不相識,心中無他人,心中無集體;對社會上的善惡之事也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然而有這樣一個人,他與你們的想法正好相反,他憂國憂民,處處以別人的利益爲重,因此,他受到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上大多的人愛戴和尊敬。同學們想知道在爲爲別人想得多,爲自己想得少的人是誰嗎?”通過這一激發,學生的表情有了微妙的變化,有的注視老師,有的同桌在竊竊私語,接着異口同聲地說:“想知道他是誰!”這時老師告訴學生:“他就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正因爲他憂國憂民,爲別人想得多,爲自己想得少,所以才受到世人的尊敬。”

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在潤物細無聲中進行,才能使學生潛移默化在受到良好的心理品質教育。這樣學生不反學到了知識,還提高了心理素質,使非智力因素也得到了發展。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教學反思

這周我上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在課的伊始,我由回顧內容而迅速呈現課的主旨,開門見山,提綱挈領。同時,爲了讓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走進魯迅先生。我發掘了與課文內容、情感相關的大作家巴金的作品讓學生參讀,對於形成與課文特定情境相一致的氛圍,這樣有利激發師生的'感情。

在救助車伕一部分,教材爲了準確地寫出魯迅兄弟倆救治受傷的情景,連用九個動詞“扶、蹲、半跪、拿、洗、敷、扎”,突現了魯迅先生的“俯首甘爲孺子牛”的感人形象。在教學中,我抓住這些有特色的語言,引導學生在反覆的閱讀中學習領悟。

在教學中我把救助車伕的部分作爲重點,深入挖掘。而關心女傭部分則採用明快簡潔,一筆帶過的方法,製造一種排球中的“短、平、快”的特點。

最後總觀全文,要求學生把所有的淚聯繫在一起,把所有的淚融合在一起,把所有的淚夾雜在一起,把所有的淚糅合在你的心頭,讓學生去思考一個極其平常而又非常不平常的問題,所有“淚”的交織一剎那間於學生心頭凝結成“愛”,凝結成“博愛”。

不過,本課教學中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方面,還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