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精選12篇)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登泰山記》優秀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精選12篇)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1

【說課】

在古代山水遊記中,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記》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本文敘述了作者冬日登覽泰山和觀日出的全過程,再現了泰山雪後晴日的奇異景色以及日出時的壯觀瑰麗的場面。全文不足千字,其內容很豐富。作者先總寫了地理位置及形勢,首選爲我們勾勒了泰山的輪廓,採用點面結合寫法。然後寫登山的具體經過,詳略地描寫了途中的艱險和初登頂峯的所見。蒼山、白雪、紅日、雲霧、流水、城廓,絢爛如畫,盡收眼底。接着濃墨重彩地描寫了作者泰山之巔觀日出的情形,作者按時間順序寫了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後的景觀,寫景層次分明,多角度地給我們描寫了一幅瞬息萬變的綺麗圖景。最後略寫了登山所見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文章以時間爲經,以泰山景爲緯,採用移步換景的寫法層層深入地描寫景物,結構完整嚴謹,語言簡潔,生動形象,體現了姚鼐散文的風格。

本文內容簡單,語言文字淺顯,在預習的基礎上,我主要從文章描寫景物的特點和手法入手,從文章寫作借鑑的角度和審美的角度去欣賞文中的景物描寫(“泰山日出”、“泰山夕照”),從而學習借鑑大家的大手筆,感悟作者的大情懷。具體教學中,我主要以第三段寫景爲重點引導學生鑑賞,培養學生的知情意行及審美感受能力。先引導學生賞析文本經典,通過討論獲得寫作借鑑和人生感悟。再補充同題材內容比較閱讀。最後讓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訓練達到知識遷移的目的。

教學中採用鑑賞法、討論法,擬定用一課時完成。

【目標要求】

1、賞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寫片斷,學習借鑑作者景物描寫技法。

2、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3、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重難點】

重點:賞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寫片斷,學習借鑑作者景物描寫技法。

難點:結合本文寫景狀物的寫法,進行藝術審美,從而能夠知識遷移。

【教學環節】

一、導入。

太陽東昇西落,日復一日。太陽是光明、溫暖、激情的象徵。我們也司空見慣,但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在文人的筆下,太陽卻是那樣神奇瑰怪,多姿多彩。毛主席曾在《沁園春雪》中寫到“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雖是想象,但景色是何等壯麗。詩人金哲在《通往太陽的路》中寫到“大海、日出碧波上漾出一條綵綢路”。奇特的想象、繽紛的色彩,爲我們勾勒出了海上日出的雄渾壯麗景象。泰山觀日出是泰山頂上一道特別的風景,那麼泰山日出又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呢?

二、學生朗讀全文。

三、教師總體分析本文構思。

作者以登覽爲主線,以日觀峯爲主景,採用移步換景的寫法,爲我們描摹了四幅氣韻俱佳的生動形象的畫面:泰山地勢圖——雪後登山圖——泰山日出圖——泰山景物圖。

四、重點欣賞文中第三段“泰山日出”片斷。

1、請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其餘學生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和相應的景物,填出黑板上的表格。

【教師板書】

時間景物特徵描寫角度藝術手法及效果

五鼓寒風呼嘯

積雪擊面

雲霧瀰漫近/動景側面烘托

爲日出蓄勢

稍見山白若樗蒱

雲一線異色遠/靜景烘托蓄勢

須臾雲霧幻成五采遠/動景烘托蓄勢

日上日正赤刀丹

紅光下承之遠/動景

虛實結合正面描寫

回視絳皓駁色

山皆若僂遠/靜景

色彩/情態

側面烘托

拓展意境

2、問題討論:

1)本段重點是寫日出,可作者沒有直接入題,又是怎麼寫的?(見上表分析)

2)作者已完成日出描寫,爲什麼還要寫“回視”這一句?(見上表分析)

3)從作者對泰山日出的景物描寫中,你獲得了哪些寫作啓示或人生感悟?(開放性)

提示:

從寫作角度看:

a、寫作要善於觀察生活,感悟人生,捕捉生活細節,才能寫出好文章來。

b、寫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徵多層次多角度來寫。

c、寫景要注意表現手法多樣化。如正面側面結合,動靜虛實結合等。

d、寫景語言要簡練,生動,富有文采。

從人生感悟角度看:

a、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非有志者、非有力者、非有情者而不能至,不能悟也。

b、不經風雨,怎麼能見彩虹。要想得到美的感受,非付出艱辛的代價不可。

c、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才能驅散心靈的陰霾。

d、要養成勤於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

3、拓展閱讀(教師補充資料,學生比較兩文描寫日出的異同)。

秋未冬初,星皎雲淨,夜色空濛如縠,村雞鳴,曙光生。登日觀,注目久待,苦日不至。才一轉瞬,忽露半體若月弦,其色殷紅,光乃不曜,終爲一輪而上騰,少頃,日中忽如一燈吐焰,次如炬,次如瓶,次如罍樽,次如葫蘆。上黃白,下赤紫,作薄蝕狀。又次如葫蘆、罍瓶之倒置,最後如炬之燼。蓋其初爲海氣所蒙,蟬蛻即盡,然後全體昭融,光芒四射。雲躍前卻,若危船顛浪,心爲震盪。其下積霧,色正黑。俄而重霧之下,忽出白練,長可競天,殆海水也。(清孔貞瑄)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總結)

提示:

相同點:二者皆按時間順序寫了日出的動態過程,都注重景物色彩的瞬息變幻,動靜結合,都採用了烘托的藝術手法和比喻的修辭手法。

不同點:課文善於用側面烘托手法,孔文側重從正面直接描摹。課文側重日出前後的色彩變化,孔文側重於日出時的形態變化。孔文對景觀成因作了解釋,課文沒有這一層。孔文采用了博喻繪形繪色,生動形象,栩栩如生,課文中的比喻沒有孔文豐富。

4、學習借鑑大家寫景手法,進行口頭作文表達訓練。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你所觀察到的日出景觀,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不少於100字。(開放性表達)

學生構思3~5分鐘,請同學表達,師生共評價。

五、利用剛纔的鑑賞方法自己去欣賞“泰山夕照”圖,並用詩歌形式改寫之。

教師示範:

蒼山聳翠/白雪皚皚/映照天南/鳥瞰山麓/汶水西流/徂徠橫臥/霧縈山腰/飄若仙帶/殘陽普照/江山如畫。

六、課堂小結。

本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山水遊記。作者多層次多角度地描寫了泰山奇景奇觀,尤其是寫泰山日出一節尤爲精彩生動。寫景循序漸進,步步深入,既富層次感,又有立體感,真可謂主從相屬,高下相傾,遠近相配,色彩相融,動靜結合,栩栩如生,引人入勝。這篇不足千字的文章卻給我們無限的美感的遐想,同學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吧,關心生活,熱愛生活,你會發現明天有太陽更絢爛!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積累“陰、陽、乘、燭、以、及”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並疏通文意。

2、指導學生通過反覆閱讀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

3、體會本文簡明生動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及難點

1、積累相應實詞、虛詞。

2、背誦全文。

課時分配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杜甫的《望嶽》寫出了泰山的高峻,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姚鼐的《登泰山記》,領悟泰山的高峻雄偉。

二、作家作品

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也稱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進士。曾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記名御史等,參與編修《四庫全書》。辭官後,先後在江寧、揚州等地講學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詩文集》、《九經說》等書。他編選的《今體詩選》《古文辭類纂》,歷來負有盛譽。在創作方面,姚鼐師承劉大櫆,劉大櫆師承方苞,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辭著名,世稱桐城派(但後來的桐城派作家並不都是桐城人)。姚鼐治學以經爲主,兼及子、史、詩文,作品多爲書序、碑傳之類。他的文筆雅潔、嚴謹,自成一格。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創始人是康熙時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義法”,主張以“清真雅正”之文,載孔孟、程朱之道,劉大魁師事方苞,並發展了他的理論,強調“義理、書卷、經濟”,要求作品闡發程朱理學,同時又主張在藝術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氣”“音節”“字句”。姚鼐是劉大櫆的弟子,他的口號是“義理、考據、辭章三者不可偏廢”。實際上是以“考據”“辭章”爲手段來闡發儒家的“義理”。

三、整體把握

1、聽課文錄音,正音。

2、朗讀課文。

3、默讀課文,結合書下注釋疏通文意。

補充註釋:泰山之陽,

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古時稱山南水北爲陽,山北水南爲陰。

當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風雪:趁,冒着。

餘始循以入:相當於“而”,表順承。

及既上:等到。

蒼山負雪:揹負。

明燭天南:名→動,照。

戊申晦:農曆每月最後一天。

稍見雲中白若摴

蒱數十立者:依稀看見。

絳皓駁色:或紅或白,顏色相雜。

盡漫失:模糊缺失。

極天雲一線:盡。

僻不當道者:偏僻。

四、整體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內容要點是什麼?學生髮言、明確;

第一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峯——日觀峯。

第二段:記述登山經過,着力敘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巔後所見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

第四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

第五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

2、討論:作者是從何地動身?登山的方位在何處?簡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觀之景。明確:作者從泰安動身,西南麓(日觀峯之南)登山。第一天:從南麓循中谷入山,經天門,越中嶺,再循西谷達到極頂,其時天色已晚。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觀峯日觀亭觀日出,然後參觀名勝古蹟,最後補記泰山極頂的景物特點。

3、思路(板書)交代泰山位置——記述登山過程——描繪日出美景——返記人文景觀——補寫自然景觀。循序漸進,一線貫穿綜觀全篇,文章緊緊圍繞作者的遊蹤進行,敘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我們對泰山的嚮往,感覺到祖國山河的壯美。

五、佈置作業

1、鞏固重點字詞,完成練習二。

2、背誦課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準確寫出登山路徑的?如何精彩描繪泰山日出美景的?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3

一、解題

記,一種文體,本文屬於山水遊記。泰山,亦稱岱山、岱宗。泰山山脈綿亙于山東省東部,主峯玉皇頂在山東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峯突兀峻拔,雄偉壯麗,有南天門、日觀峯、經石峪、黑龍潭等名勝古蹟。

關於泰山的評論有:

盧卡斯:泰山兼有自然的歷史的文化的價值,把自然與文化獨特地結合在一起,並在人與自然的概念闊眼界,這是中國對人類遺產的巨大貢獻。

郭沫若:泰山應該說是中華文化史的一個局部縮影。

季羨林:泰山是中國文化的主要象徵之一,欲弘揚中華文化,必先弘揚泰山文化,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二、姚鼐與桐城派

姚鼐(1732—1815),清散文家。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人稱惜抱先生 ,安徽桐城人。乾隆進士,官至刑部郎中。歷主江寧、揚州等地書院,凡四十年。治學以經爲主,兼及子史、詩文。曾受業於劉大櫆,爲“桐城派”主要作家。主張文章必須以“考據”、“詞章”爲手段,以闡揚儒家的“義理”,並以陽剛、陰柔區別文章的風格。又發展劉大櫆的擬古主張,提倡從模擬古文的“格律聲色”入手,進而模擬其“神理氣味”。所作多爲書序、碑傳之屬,大抵以程朱理學爲依歸。所著有《惜抱軒全集》,並選有《古文辭類纂》、《五七言今體詩鈔》。

桐城派,又稱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劉大櫆、姚鼐均系桐城籍,故世人將他們及其追隨者稱作“桐城派”。桐城派興於清康、雍,盛於乾、嘉,衰於民初,是清代散文流派中勢力最大的一個流派。其參與作家之衆,播布地域之廣,綿延時間之久,皆爲中國文學史上所僅見。

桐城派文論的核心是義法。明確提出義法說和對義法的內涵進行反覆闡述的是方苞。他主張“言有物”,是說文章要有內容,基本上是宋儒的義理,但又力戒空疏,強調濟於實用;還主張“言有序”,是說文章講究表現形式,要有章法結構。義法的完整概念,是指有內容、有條理、結構謹嚴、合乎體制的文章。義與法的關係,有主有次,相輔相成,內容和形式要成爲完整的統一體。方苞認爲,形式要爲內容服務,內容決定着形式。義法說還包括對謀篇佈局“尚簡去繁”的要求和對語言文字“雅潔”的提倡。

其後的劉大櫆在義法說方面,又加以豐富和補充,強調了散文應具備的情感和氣勢。他認爲,文章的思想內容固然居首要地位,但藝術本身卻有相對的獨立性,提出了神氣音節說。所謂“神”,大體是指作者的性格特徵、思想修養在藝術上完滿而成熟的表現;所謂“氣”,大體是指流注在作品中的氣勢及其所呈現出的面貌;所謂“音節”,則是指長短相間、錯綜配合的句式結構和抑揚頓挫、琅琅可誦的語言因素。後來桐城派文人都把因聲求氣奉爲不易之旨。

方苞兼論義法,劉大櫆以法爲主,姚鼐則擴充和發展了方、劉之說,使桐城派文論形成比較完整的體系。

姚鼐論文的主要創見有以下三點:

提出義理、考據、辭章的統一。姚鼐生當乾、嘉考據風盛之時,他將宋、漢學和辭章結合起來論述文章和學問的息息相通,正是他論文解識宏通之處。這對擴張桐城派的壁壘起了很大的作用。

提出選文和作文的標準,即“文章八要”的主張。他在所編選的《古文辭類纂》的序目中說:“凡文之體類十三,而所以爲文者八,曰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神、理、氣、味者,文之精也;格、律、聲、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則精者亦胡以寓焉?學者之於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終者御其精者而遺其粗者。”他所說的神、理、氣、味,是指文章的思想、精神;格、律、聲、色,是指文章的形式及語言的音韻文采。精寓於粗,即內容寓於形式。從而概括出散文創作藝術的特徵,建立了一個完整的藝術論。

提出文章風格的陰陽剛柔說。他將不同的藝術風格概括爲陽剛陰柔兩大類,認爲這兩種風格相互配合、相互調劑,又會產生多種多樣的風格來。他還認識到文章風格主要是作者才性和氣質的表現,可以通過藝術形象來分析和顯示作者的風格。這是對古文家在文學風格理論方面的概括和總結,是桐城派文論的精彩之處。

三、內容分析

各段主要內容:

第1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峯——日觀峯。

第2段:記述登山經過,着力敘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巔後所見的景象。

第3段: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

第4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

第5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

在文中作者爲我們描繪了3幅壯麗的圖畫:

第一幅是雪後登山圖。時間是“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路線是“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乘”“歷”“穿”“越”“至於”這幾個動詞不但由遠及近地交待行程,而且也準確地表現了時令和地形。如“乘”字寫出了作者頂風冒雪趕路的情形,“穿” 形象地暗示出峽谷的幽深。下面轉入對登山的描敘。“由南麓登”,這是登山方向;循中谷入,“道稍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是總寫他與友人的登山路線。在這幅登山圖中,作者對“南麓”“中谷”“天門”“東谷”或敘或描或議,隨意點染,然後重筆描出泰山極頂的雪景,這是一幅以視覺爲主的鳥瞰圖:“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這幅圖畫以南天門爲主體,峯上是圓圓的晚日燭照天南,峯下是起伏的徂徠,蜿蜒的汶水和鱗次櫛比的泰安城郭,峯的左右是負雪的羣峯,這些滲透着大自然磅礴氣勢的羣峯、晚日、城郭、河流構成了一種無比壯美的意境,而那皚皚的白雪、淡淡的夕照、飄然的霧帶又在壯美中塗上一層柔和的色彩。白雪和紅日,靜穆的羣峯與飄動的霧帶,在色彩、動靜上又構成了對比和映襯,使這幅雪後登山圖呈現出一種無與倫比的絢麗色彩和生動氣勢。

第二幅是泰山日出圖。作者仍是先交待時間、地點和動機:“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這是幅靜態的畫。但一個“待”字卻寫出了觀日出的虔誠和急迫的心情。接着描繪日出前的氣候和周圍的景色:“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這是寫氣候惡劣,但氣候越是惡劣,也就越能反襯出作者觀日出的虔誠。“稍見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這是寫日出前周圍羣峯的景象,一個“稍”字點出了天氣由陰沉逐漸向晴朗轉化的過程,也暗示天出現亮色。下面正面寫日出:“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由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在這段描敘述中有速度的變化,有色彩的變幻,有大海的襯托,更有紅日升空君臨天下的磅礴氣勢。它把泰山日出的雄渾氣勢、斑斕色彩寫得淋漓盡致,至此作者意猶未盡,又用西邊羣峯作進一步的渲染和陪襯:“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既描繪了旭日臨空,光照萬里的磅礴氣概,又暗示了日觀峯之高,是觀日的最佳處,再次突出了日觀峯這幅主景。

第三幅是泰山景物圖。這是作者觀日出後遊興的餘波,也是讓讀者在觀日出的強烈震動和感奮後來個間歇小憩,表現了作者在構圖上疏密有致、濃淡相宜的特色。作者敘泰山景物分兩個方面,一是名勝古蹟、祠宇、石刻,抓住特徵,幾筆帶過;另一是描繪自然景物,作者抓住三多(多石、石多平方、多鬆)、三少(少土、石少圓、少雜樹)、三無(無瀑布、無鳥獸跡、至日觀數裏內無樹),寥寥幾筆就把泰山的山、水、樹、石的特點概括無餘,使泰山極富有個性,很見作者在文字上的功力。作者正是通過以上四幅畫面,以登覽爲線索,把以日觀峯爲主景的泰山風貌以及日出前後的景象準確而富有氣勢地描述出來。

爲什麼等待戈多

——解謎《等待戈多》

高二(3)程遼

習慣於傳統戲劇中扣人心絃的情節和精美凝鍊的對白,《等待戈多》簡直讓人瞠目結舌。然而這部廢話連篇的無戲之劇卻把無聊、空虛的境界表現得淋漓盡致,其精彩程度比起情節跌宕的傳統戲劇,倒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關於戈多是誰、爲什麼要等待戈多,卻一直是衆說紛紜、莫衷一是。全劇有關戈多的信息也只有四處。首先是:

“愛斯特拉岡(後稱‘愛’)咱們到底要求他給咱們做些什麼?

弗拉季米爾(後稱‘弗’)你當時難道沒在場?

愛 我大概沒好好聽。

弗 哦……沒提出什麼明確的要求。

愛 可以說是一種祈禱。

弗 一點不錯。

愛 一種泛泛的乞求。

弗 完全正確。

愛 他怎麼回答的呢?

弗 說他瞧着辦。

愛 說他不能事先答應。

弗 說他得考慮一下。

愛 在他家中安靜的環境裏。

弗 跟他家裏人商量一下。

愛 他的朋友們。

弗 他的代理人們。

愛 他的通訊員們。

弗 他的書。

愛 他的銀行存摺。

弗 然後才能打定主意。

愛 這是很自然的事。

弗 是嗎?

愛 我想是的。

弗 我也這麼想。(沉默)”

無異於廢話。再看第二處。

“弗 哦,他是……可以說是個相識。

愛 哪兒說得上,我們簡直不認識他。

弗 不錯……我們跟他並不熟……可是不管怎樣……

愛 就我個人來說,我就是看見了他的面也不認得他。”

後面兩處是寫孩子上場告訴等待着的愛和弗,戈多今晚不來了,明天準來。

劇中並沒有明示戈多是誰或是什麼。

據說1958年該劇在美國上演時,導演問作者戈多到底代表什麼。他回答說:“我要是知道,早在戲裏說出來了。”可見作者也只是發現了一種現象,而謎底似乎連他自己也未能揭曉。

根據劇中人物混亂的語言,我們大概可以拼湊出,戈多是愛、弗二人每天都在等待的人,但他倆也搞不清戈多是怎麼回事,戈多每天都可能來但每天都沒來。如果說戈多是某個具體人或者某個具體事,或是代表希望,愛、弗就不必只是百無聊賴地等待,都可以去尋找、去追求,就像傳統戲劇中寫的那樣。他們幾次等得無聊透頂,絕望地喊:“我們幹什麼呢?我們幹什麼呢?”難道竟是他們想不到去尋找嗎?不,是他們不能尋找,因爲戈多不是一個看得見、摸得着的目標。仇不得報的時候,哈姆雷特就會揮舞着寶劍復仇;有情人不能成眷屬的時候,羅密歐與茱莉葉就會向命運宣戰;夢中的天邊外不能到達的時候,羅伯特就會被遙遠的理想所折磨。若是羅伯特如願以償地出了海,便會因爲失去露絲而使理想悲劇變成愛情悲劇。爲生存、爲情感、爲信念而奮鬥,這些都是有意義的故事。人總是在追求中。但如果所有這一切的追求都有了結果呢?一個指向沒有指向的概念就產生了。人們就開始等待戈多。

因爲空虛,所以追求。追求到的都不是要追求的,要追求的追求不到,因爲它不需要追求。它是什麼?

等待戈多,此時戈多已經來了。他在哪兒?

誰是戈多?

以上三個問題有着同樣的答案。

人人都忙。想做一件事,去做,做完了,再想做一件事,再去做。做過去的事,一件、兩件、三件……在做的事,一件、兩件、三件……要做的事,一件、兩件、三件……我們就像是等待戈多的兩個人,傳帽子當遊戲,對罵是消遣,上吊來解悶。我們爲什麼會有這麼多意義,要做這麼多事?因爲剝去事務繁忙的華麗外衣,我們不能面對自己的空虛。心是永遠不能遺失的,卻是從人穿上外衣的一開始就被遺忘的。所以人馬不停蹄地忙碌、尋找、穿上更復雜的衣服,因爲他似乎缺了點什麼。哪知道缺的不是衣服,而是穿衣服的主人。等戈多的'兩個人說:“嗯?咱們走不走?”“好的,咱們走吧。”然後他們坐着不動。人能往哪兒走呢?換來換去也不過是一件衣服而已。走也沒走。沒走也走。要去的地方已經在了,逃也逃不掉。

所有的衣服都穿遍了,不能滿足。這時候戈多就來了,就開始等待戈多了。他既是想像中的衣服又是衣服後的人。最厲害的大力士舉不動的是自己。很無聊,很難受,但是戈多不來,你怎麼離開?

追尋戈多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只不過那時他還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化身爲了花花世界。

萬般無奈,便只有等待戈多了。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4

【教材定位】

《登泰山記》是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七單元的第16課文的第二篇課文,這是一篇山水遊記,敘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全文不到五百字,卻充分展示了雪後登山的別樣情趣。文章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人們對泰山的嚮往,感受泰山的壯美。

在閱讀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們要在讀通、讀懂的基礎上,梳理文章的行文脈絡。體會文章善於取捨,將小細節與大印象結合,描寫、敘事簡潔明快的特點。

【素養目標】

1.瞭解姚鼐的生平及創作,瞭解“記”的文體特徵,積累文化常識。

2.積累文言實虛詞,疏解文意,理清本文思路。

3.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品讀簡明生動的語言風格,學習借鑑作者景物描寫技法。

4.理解作者託物言志的寫法,引導學生認識作者反對束縛人才、追求個性解放的積極意義。

【教學重難點】

體會語言精煉、用詞生動、修辭巧妙等藝術特色。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誦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杜甫一首《望嶽》帶我們領略了“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巍峨。今天,讓我們跟隨作家姚鼐,走近別樣的泰山風光,一起學習《登泰山記》。

二、知人論世

1.瞭解作者—姚鼐

姚鼐,字姬傳,一字夢谷,清代桐城人,傑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軒而被人稱爲“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軒全集》,他所選編的《古文辭類纂》在近代是一部家傳戶誦的文章總集。

2.瞭解寫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歲,以養親爲名,告歸故里,途經泰安,與摯友泰安知府朱孝純(字子潁)同上泰山,登日觀峯之後,寫下了這篇遊記。

3.解題

①“登”,即由低處向高處行進;

①“泰山”,山名,有“五嶽之首”之稱。

②“記”,古代一種散文題材。

4.瞭解“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爲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亙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主峯玉皇頂海拔1532.7米。

泰山被古人視爲“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爲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依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羣,2200餘處碑碣石刻。

5.瞭解文體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通過記人、記事、記物、記景,來抒發作者的感情和主張。“記”在唐代進入文苑,宋代其內容得到拓展,形式更加穩固,明清時主體性色彩更加濃厚,逐漸成熟穩固。

“遊記”是“記”的一種。它是通過敘述遊覽過程、描寫遊覽見聞來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表達對社會、人生的感悟的一種散文體裁,形式靈活自由。

6.瞭解“桐城派”

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散文流派創始於方苞,經劉大櫆、姚鼐的發展,形成完整的理論,三人並稱“桐城三祖”,姚鼐被稱爲領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張,講究義理、考據、詞章三者兼長,注重內容和形式的關係。寫景散文尤有獨特成就。桐城派在清代文壇上影響極大,對矯正明末清初的文風,促進散文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一)預習檢查:

1.明確字音

汶水(wèn)濟水(jǐ)徂徠(cúlái)

樗蒲(chūpú)絳皓(hào)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1】文章的行文線索是什麼?

明確 以遊蹤爲主線,以時間爲輔線。

四、文本研究

【思考1】研讀第一段

活動一:解釋下列詞語

①陽:山的南面

②陽谷:山南面谷中的水

③當:在

活動二:問題探究

1.概括本段的內容。

明確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峯--日觀峯。

2.找出下面句子中最有變現力的詞語,並分析其效果。

(1)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

明確 “皆”。兩個“皆”字,點出了山南山北衆多支流縱橫交叉、終歸一河的景色,句子顯得頓挫有力。

【思考2】研讀第二段

活動一:解釋下列詞語

①乘:趁,這裏有“冒着”的意思

②限:界限,這裏指城牆

③磴:石級

④循:順着

⑤崖限:像門坎一樣的山崖

⑥幾:幾乎

⑦負:背

⑧燭:照

⑨居:停着

活動二:問題探究

1.概括本段的內容。

明確記述登山時間、同伴、路線,着力敘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巔後所見的景象。

2.找出下面句子中最有變現力的詞語,並分析其效果。

(1)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

明確 “乘”“歷”“穿”“越”“至”。幾個動詞蟬聯而下,既吻合描寫對象,又充分表現了旅途的艱苦,活畫出了作者風塵僕僕的神態,寫出了急於登泰山的濃厚遊興。

(2)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爲磴,其級七千有餘。

明確 “四十五”“皆”“石”“七千”。這些詞寫出了山勢高拔,道路漫長,登山艱險,興致勃勃諸多內容。

(3)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

明確 “迷霧冰滑”“幾”“登”。從雲霧障目和冰滑難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艱險,把風雪中登山的特點進一步明確了。

(4)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明確 “負”“燭”。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說青山揹負着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用語新穎、傳神。進而說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着天南,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了積雪的光彩。

(5)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明確 “照”“畫”“居”“帶”。作者縱目遠眺,夕陽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着的雲霧好像飄帶一般。“半山居霧”,不僅把動態的物寫成靜態,使人感受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3.試概括這一部分景物的特點。

明確高峻、壯闊、雄渾。

【思考3】研讀第三段

活動一:解釋下列詞語

①晦:陰曆每月的末一天

②五鼓:五更

③極天:天邊

④採:同“彩”

⑤絳皓駁:大紅、白、雜色。

⑥僂:駝背

活動二:問題探究

1.概括本段的內容。

明確 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

2.找出下面句子中最有變現力的詞語,並分析其效果。

(1)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

明確 “揚”“擊”“皆”。作者寫日出,先造聲勢,用五更時分的風雪交加、雲霧瀰漫來襯托日出景象的瑰麗。

(2)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

明確 “丹”“紅光”“動搖”“東海”。作者用如丹砂一般紅的色彩,寫出朝陽的無限生氣和令天地一變的力量。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輝映,一片紅豔豔,海浪翻滾,紅波搖動,猶如承託着太陽一般。這富有想象力的描寫,把太陽躍動而雄渾的形象表現得氣勢磅礴,奔放豪邁,造成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語調應高亢激昂。

3.試概括這一段描寫了怎樣的勝景?

明確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寫了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後的不同景色,展現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變化的畫面。

日出前: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雲中白若樗蒱數十立者,山也。

日出時: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

日出後: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從形狀、色彩和光的角度,描繪了一幅絢麗壯美的日出圖景。

【思考4】研讀第四段

活動一:解釋下列詞語

①行宮:皇帝出外巡行時居住的處所

②漫:磨滅

③失:缺失

活動二:問題探究

1.概括本段的內容。

明確  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

2.這一段列舉了哪些人文景觀,有何好處?

明確

(1)人文景觀:有建築——岱祠、碧霞元君祠;有古蹟——道中石刻。

(2)好處:這樣寫可以表現泰山之歷史悠久。

【思考5】研讀第五、六段

活動一:解釋下列詞語

①圜:同“圓”

②罅:裂縫

活動二:問題探究

1.概括本段的內容。

明確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和做結。

【思考6】分析手法

活動:找出文中幾處使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體會特點和作用。

明確①“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這是初登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說青山負白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用語新穎、傳神。進而說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着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

②“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這是在山頂上遠望和俯視所得的畫面。作者縱目遠眺,夕陽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着的雲霧好像飄帶一般,使人感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③“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這一比喻寫出了西海諸峯的特點,更顯出日觀峯的雄峻,且賦予山峯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動。

【思考7】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何感悟?

明確示例一: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非有志者、非有力者、非有情者而不能至,不能悟也。不經風雨,怎麼能見彩虹。要想得到美的感受,非付出艱辛的代價。

【思考8】分析特點

1.桐城派劉大櫆提出了古文寫作的“因聲求氣”說:“神氣者,文之最精處也。”姚鼐認爲“神理氣味者,文之精也”。請誦讀品味文章的前兩段,解說作者在其中寄寓了怎樣的內在精神——“神氣”?

明確 在第一段中,泰山雄渾壯麗,表現的神氣:嚮往和征服。在第二段中,登山時間是寒冬臘月,表現的神氣:迎難而上,不畏艱險。山頂所見表現的神氣:歷經艱險,始得奇觀。

2.姚鼐首次系統地提出和闡述了義理、考證(考據)、文章(辭章)三者相統一的觀點,樹立了桐城派文論的綱領和旗幟。請結合全文內容證明此觀點。

明確

①義理方面,不僅寄寓了“神氣”,還描寫泰山本身蘊含着厚重的歷史文化傳承。

②辭章方面,全文脈絡分明,結構有序,語言節奏分明,描寫形象。

③考證(考據)方面,寫出了泰山重要的地理位置,介紹了登山路線和泰山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並且說明了汶水與長城的位置,是寓考據於文辭的典型。

【思考9】對比閱讀

遊黃山日記(徽州府)(節選)

徐霞客

初六日,天色甚朗,覓導者各攜筇上山,過慈光寺,從左上。石峯環夾,其中石級爲積雪所平,一望如玉。疏木茸茸中仰見羣峯盤結天都獨巍然上挺數黑級愈峻雪愈深其陰處凍電成冰堅滑不容着趾。餘獨前,持杖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鑿一孔,以移後趾;從行者俱循此法得度。上至平岡,則蓮花、雲門諸峯,爭奇競秀,若爲天都擁衛者。由此而入,絕讞危崖,盡皆怪鬆懸結,高者不盈丈,低僅數寸,平頂短鬣,盤根虯幹,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

松石交映間,冉冉僧一羣從天而下,俱合掌言:“阻雪山中已三月,今以覓糧勉到此。公等何由得上也?”且言:“我等前海諸庵,俱已下山,後海山路尚未通,惟蓮花洞可行耳。”已而從天都峯側攀而上,透峯罅而下,東轉,即蓮花洞路也。餘急於光明頂、石筍矼之勝,遂循蓮花峯而北,上下數次,至天門。兩壁夾立,中闊摩肩,高數十文,仰面而度,陰森悚骨。其內積雪更深,鑿冰上躋;過此,得平頂,即所謂前海也。由此更上一峯,至平天虹。矼之兀突獨聳者,爲光明頂。由矼而下,即所謂後海也。蓋平天矼陽爲前海,陰爲後海,乃極高處;四面皆峻塢,此獨若平地。前海之前,天都、蓮花二峯最峻;其陽屬徽之歙,其陰屬寧之太平。

餘至平天磯,慾望光明頂而上,路已三十里,腹甚枵,遂入矼後一庵。庵僧俱踞石向陽。主僧曰智空,見客色飢,先以粥餉。且曰:“新日太皎,恐非老睛。”因指一僧謂餘曰:“公有餘力,可先登光明頂而後中食,則令日猶可抵石筍矼,宿是師處矣。”餘如言登頂,則天都、蓮花並肩其前,翠微、三海門環繞於後;下瞰絕壁峭岫,羅列塢中,即丞相原也。頂前一石伏而復起,勢若中斷,獨懸塢中,上有怪鬆盤蓋。

問題: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黃山上的松樹特點鮮明,樹身不高而樹形奇特,被旅行家徐霞客稱之爲奇山之中的奇品。

B.作者從蓮花峯一路北下直到前海,然後又經過一段特別狹窄的山路,纔到達天門。

C.智空和尚招待作者吃了粥,又幫他安排了登山路線、午飯時間和住宿的地方,非常周到。

D.光明頂前有一塊巨石,先伏後起,像是兩截,在山坳裏突出懸空,上面還長着怪鬆。

明確B

分析:“從蓮花峯一路北下直到前海,然後又經過一段特別狹窄的山路,纔到達天門”錯誤,結合文章第二段遊蹤可知,作者“循蓮花峯而北,上下數次,至天門”,然後“鑿冰上躋;過此,得平頂,即所謂前海也”,可見,作者是從蓮花峯到天門,然後再到前海。

五、技巧點撥—分析本文的藝術特色

【任務引導】本文寫景記遊,始終圍繞作者的活動進行,從自京師“乘風雪”而來到“觀道中石刻”而歸,作者對整個流程的記述有條不紊,循序漸進。

【寫法分析】分析本文的藝術特色

(一)章法嚴明,剪裁得當。

(二)善於抓住景物特徵,巧妙進行烘托。

(三)用筆簡潔,詞語精當。

(四)句式多變,用此靈活傳神。

六、明晰主旨

通過記敘自己在農曆除夕氣候惡劣的條件下與友人一起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描繪了壯麗雄渾的泰山景象,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5

自讀要求

1、瞭解姚鼐及"桐城派"。

2、結合註釋通譯課文,積累文言基礎知識。

3、反覆朗讀,整體理解,達到背誦。

4、學習本文烘托、動靜結合的寫景方法。

5、積累一點古文化常識。

自讀程序

1、結合註釋①和教師的講解,瞭解姚鼐及"桐城派"。

2、藉助註釋自讀課文,找出文言知識點,並口頭翻譯課文。

3、用原文句子回答下列問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①由課文的哪些句子可以推斷出泰山和泰山日觀峯的地理位置?

②作者是如何從京城到泰安的?

③敘述作者登山的過程。

④登上山頂後,作者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描寫了"望晚"時的哪些景物?

⑤文章通過景物變化來寫泰山頂上的日出,分別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

⑥作者還寫了泰山的哪些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解說:此設計旨在訓練學生的文言文自讀能力,讓學生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理解字詞的含義和用法。做思考題時強調字不離句,句不離篇,一方面使字詞知識得以鞏固,一方面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思路,初步掃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礙。)

自讀點撥

1、姚鼐和"桐城派"

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安徽桐城人。乾隆39年辭官後,曾在江寧、揚州等地書院講學四十餘年。治學以經爲主,兼及子、史、詩文。作品多爲書序、碑傳之類。有以其室名命名的《惜抱軒全集》。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創始人是康熙時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義法",主張以"清真雅正"之文,載孔、孟、程、朱之道。劉大木魁師事方苞,並發展了他的理論,強調"義理、書卷、經濟",要求作品闡發程朱理學,同時又主張在藝術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氣""音節""字句"。姚鼐是劉大木魁的弟子,他的口號是:"義理、考據、辭章,三者不可偏廢。"實際上是以"考據""辭章"爲手段來闡發儒家的"義理"。因爲上述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人們稱他們爲桐城派(但後來的桐城派作家並不都是桐城人)。

2、基礎知識重難點解析

①通假字

A、成五采("採"通"彩")

B、多平方,少圜("圜"通"圓")

C、其級七千有餘("有"通"又")

②詞性活用

A、汶水西流濟水東流(名詞作狀語)

B、明燭天南(名詞作動詞)

C、山多石,少土;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鬆(形容詞作動詞)

③積累並掌握"當""餘""以""及"等一詞多義現象。

④文言名量表示法

文言文中名詞與量詞的位置與現代漢語不同,是先名詞後量詞。如"數十""雲一線"在現代漢語中應爲"數十""一線雲"。

3、學一點古文化常識

①關於"陰""陽"。

②關於"朔""晦""望""既望"。

③古代紀年、月、日、時方法。

4、課文內容重難點把握

全文分五段,第1段點出泰山及日觀峯的位置,第2段寫登山經過,第3段觀泰山日出,第4段介紹泰山古蹟,第5段介紹泰山冬季景色。其中,第2段和第3段爲課文重點。

第2段寫登山經過,可分爲三個層次:一是由北京到泰安,二同從山麓到山頂,三是到山頂以後所見到的景物。

第3段是全文重點中的重點,也是寫得最精彩的部分。作者按時間順序依次寫了待日出、日將出、日正出和日出後的情景,以雲天、東海和羣峯爲陪襯,表現了泰山日出的萬千氣象。寫等日出,着意寫了當時的環境和氛圍,以"大風揚積雪擊面"形容風力的強勁,以"足下皆雲漫"顯示日觀亭高聳於雲天之上。在這樣的環境中等待日出,內心自然是充滿豪情。寫日將出,則集中表現東方天際的變化,最初是被白雪覆蓋的山巒微微顯露出來,接着天際出現了一條"異色"雲帶,一轉眼又變成了五彩斑斕的雲霞。這一層全是寫景之筆,但從"稍見""須臾"這兩個詞語也可以看出作者全神貫注進行觀察的情狀。寫日出,只有兩句,但"下有紅光動搖承之"卻是泰山日出的特有景象。最後寫日出後日觀亭以西諸峯的"絳皓駁色",另有一番妖嬈之態,又用一個擬人化的比喻"若僂"來烘托日觀峯凌空俯瞰羣峯的雄姿。

5、表現手法

①抓住景物特徵從旁烘托

本文寫景狀物主要採取抓住景物特徵從旁烘托的寫法。例如寫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級七千有餘"暗暗點出,然後借人在山頂俯視所見"半山居霧"的形象和人在日觀亭時"足下皆雲漫"的圖景來進行烘托。又如寫"雪",除"冰雪""雪與人膝齊"等正面描寫外,又以"明燭天南""白若""絳皓駁色"等來從旁烘托。作者是在嚴寒中登山的,而文中不着一個"寒"字,但從"大風揚積雪擊面""冰雪,無瀑水,無鳥獸跡"等句中都可以想見氣候的嚴寒。

②動靜結合

動靜結合是本文寫景的又一特色。如"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皚皚白雪,覆蓋青山,銀色雪光,映亮南天,本是一片靜景,但作者用擬人化的"負"與用如動詞的"燭",將靜寂的遠景變爲一幅視野開闊、氣勢宏大的動景,讓人一洗寒冬遊客寥落的孤寂之感,平添陽春盎然之意。汶水河一息不停、徂徠城辭舊迎新,作者"如畫"一筆,又將動景繪爲一幀靜態水墨。"半山居霧若帶然"更是化動爲靜的神妙之筆,縷縷雲霧,時聚時離,飄浮不定;作者僅以"帶"繪形,"居"字描態,"半山"定位,以靜寫動,寥寥數語,將畫面開闊、氣象萬千的麗色風光展現給讀者,讓人怦然心動,登臨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豪情,超乎俗衆的意境悠然於筆外。

③敘事簡練,語言形象

全文只有六百多字,卻充分表現了雪後泰山的特殊情趣,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文中敘事簡練,如從京師到泰安的途程,只用"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青,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幾句就完整地表現出來了。其中"乘""歷""穿""越"四個動詞都很形象。

自讀思考

1、下面各句中加點字與"明燭天南"中"燭"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腰白玉之環

B、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

C、其陰,濟水東流

D、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2、下面各句括號內所填省略的詞語錯誤的一項是( )

A、蒼山負雪,(雪)明燭天南

B、餘始循(之)以入

C、中谷繞(以)泰安城下

D、少雜樹,多鬆,生(於)石罅

3、對下面句子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青山上覆蓋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B、泰山之陽,汶水西流。

泰山的北面,汶水向西流去。

C、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

有的得到陽光照射,有的沒有被照到,或紅或白,顏色錯雜。

D、山多石,少土。

山上多有石頭,少有土。

4、將《登泰山記》的第3段擴寫成描寫冬天泰山日出壯麗景象的文字,不少於500字。

參考答案

1、A

2、C

3、B

4、略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一、分析文章的結構瞭解文章的思想內涵。

二、掌握有關文言字詞和特殊句式。

教學重點:

對文章思想內涵的瞭解

教學難點:

掌握有關文言字詞和特殊句式。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抽學生朗讀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二、講授新課:

1、抽學生朗讀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竄講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提問:文章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主要描述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是文章描寫的一個重點。作者是按照時間順序寫出了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後的不同景色,展示給讀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變化的畫面。

三、竄講有關重點字詞:

戊申晦(晦,農曆每月最後的一天。今常用義爲:昏暗,夜晚。)

稍見雪中白若樗數十立者(“稍”,逐漸,漸漸。今常義爲:稍微,略微。句意爲:漸漸看見雲霧中數十個白色的骰子似的,那是山呀。)

與子穎坐日觀亭而待日出——省略句,省略了主語“餘”其句意爲:我與子穎坐在日觀峯上的亭子裏等待日出。極天雲一線異色——天邊有一條雲帶呈現出奇異的顏色。亭東自足下皆雲漫——亭東從腳下都有是瀰漫的雲霧。(雲:雲霧,名詞。漫:瀰漫,佈滿,動詞。判斷句用皆表判斷。)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東海也。太陽升起來,純紅如硃砂的顏色,太陽下面有紅光,跳動地承託着它。有的人說:這就是東海。

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日,絳縞駁色,而皆如僂——回頭看日觀峯以西的山峯,有的得到了陽光的照謝,有的得不到。紅白兩種顏色相錯雜,都好像俯身曲背的樣子。

總結:這一部分描寫日出的情景。按時間順序寫,依次寫了待日出,日將出,日正出和日出後的景色。(第三段是按照時間的推移描寫景物的變化。

待日出: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

日將出:稍見——雲中白若樗數十立者,山也。須臾——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

日正出: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

日出後: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如僂。

講解第四自然段

抽學生朗讀第中自然段

向學生回答第四然段段落大意。

第四自然段主要介紹了泰山的人文景觀,行以日風峯爲參照物寫其周圍的高山建築羣,再寫返回途中的道中石刻,表現了泰山的古老風貌。

講解有關字詞:自唐顯慶以來。“以”連詞連接“來”。句意爲從唐朝顯慶年間以來。

不當道者。當:在。不在路上的石刻。皆不及往——都有來不及去看。

翻譯:日觀亭的西面有祭示泰山之神的東嶽大帝的廟宇,又有一座碧霞元君祠。歷代皇帝行宮在碧霞行君祠的東邊。這天我們還觀看了路上的的石刻,從盲顯慶以來,那些遠古的石刻的字跡全都磨損不清楚或缺失。偏僻的,不在路旁的石刻,都來不及看。

(介紹古蹟,表現泰山古老的風貌)

講解第五自然段:

抽學生回答:第五然段主要寫了什麼?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這是作者遊山之後對泰山的總體印象。以雪與人膝齊結束。

講解有關字詞和句式:生石罅(生的前面省略主語:樹。生後面省略介詞於。句意爲:樹生在石頭的縫隙中。)至石觀數裏內無樹。(至:距離。至石觀峯的幾裏內沒有樹。)(少圜:圜通假字通圓,很少有圓的)

翻譯:山上石頭多,土少,石頭是青黑色的,大多是方方正正的,很少有圓的。雜樹少,松樹多,松樹長在石頭的縫隙中,都是平頂。遍地冰雪,沒有瀑布,沒有鳥獸的聲音和蹤跡。到石觀峯的幾裏以內沒有樹,而積雪很厚,和人的膝蓋平齊。桐城人姚鼐記。

全文五段以登山爲線索,記敘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登山的時間,路程,有重點地描寫了沿途所見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

作業設計:課後第二、三大題

板書設計:

登泰山記

總寫泰山地理形勢泰山地理位置

周圍山川形勢

記敘登泰山的經過時間路徑

山頂所見

描寫泰山日出日出前———風、雪、雲

日出時——形、色、光

日出後——色

介紹泰山人文景觀建築

古蹟

介紹泰山自然景觀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一、分析作者遊覽泰山的經過及登山的路線。

二、教學有關字詞瞭解有關字詞的古今不同意義。

三、瞭解有關特殊句式。

教學重點:

瞭解作者登山的路線。

教學重點:

一、瞭解有關特殊句式。

二、瞭解有關字詞的古今不同意義。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抽學生背誦第一自然段關回答下列問題。

1、詞語的古今意義:陽

2、瞭解詞語的活用:西,東。

3、瞭解特殊句式: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二、講授新課:

抽學生朗讀條二自然段並回答下列問題:

本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記述登山經過,着力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頂後所見的景象,這是本文敘寫的重點。(本段的行文思路:先寫由京師到泰安,點明遊覽的時間和節令——再寫登山的過程——再寫所見的美景。)

講授有關字詞:`世皆謂之天門雲——雲,語氣助詞。今一般用於名詞,雲層。句意——世人都有稱之爲“天門山”

至於泰安——“至於”是動詞,“至”與介詞“於”的連用,不是今表示另提起一件事的連詞,其義是到、到達。句意是:到達泰安。

是月丁未——是,這、此。今常用作判斷詞。句意是:這月丁未。

復循西谷——復、再、又之意。再沿着西面的山谷向上走。今常用義爲:往復、重複等。崖限當道————限:門檻,名詞。當、擋住,動詞。有高崖橫在路上的地方。越長城之限——限,界限,名詞。越過長城的界限。

餘以乾隆三十九年二月(餘:我,以:在。我在乾隆三十九年二月。)

其級七千有餘。(幾,表示整數後面不定的餘數。那臺階有七千多級)

及既上(及:等到,介詞。等到登上山頂。)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及:和,連詞。現在經過的中嶺和山巔)

世皆謂之天門雲。(雲:語氣助詞,表示不肯定的語氣。世人都稱爲天門山的。)

特殊句式:餘所不至也(也,表判斷,句意爲:我沒有到達那裏。)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用皆、表判斷。句意爲:亭東從腳下都是瀰漫着雲霧。)

省略句:與子穎坐日觀亭等日出(省略主語:餘。句意:我同子穎坐在日觀亭上等待日出。)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後一分句前承前一分句賓語省略主語:雪。“蒼山”前面省略謂語:見。句意:青山上覆蓋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燭:名詞動用,照。)

三、翻譯第二段: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出發,冒着風雪,經過齊河、長清,穿過泰山西地的山谷,越過長城的界限,到達了泰安。這月的二十八日,與朋友知府朱孝純字子穎,從南面的山腳攀登。全程四十五里,路都有是石頭砌的石階,那臺階有七千多級。泰山的正南面有三條山谷。中間的那一條山谷繞着泰安城邊流過,這就是酈道元所說的環水。我們一開始就沿着這條谷進了山,走了一小半路程,越過中嶺,再沿着西面的山谷向上走,就到了它的頂峯。古時登山,沿着東面的山谷進山,天門就在道中。東面的山谷,古稱它爲天門溪水,是我們沒有到達的地方。現在經過的中嶺,和山頂有高崖橫在路上的地方,世人都稱爲“天門山”。一路上雲霧瀰漫冰滑難走,臺階幾乎無法攀登。等到登上山頂,青山覆蓋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遠望城郭,在夕陽的照耀下,汶水、徂徠好像一幅圖畫,半山腰停留的雲霧,好像一條腰帶似的。

四、抽學生回答下列問題:

(一)、登山的過程怎樣?

明確:由南麓登,始循(中谷)進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評:僅用十九個字便寫出登山的全過程。)

(二)、沿途和登上山頂以後見到了什麼景色?

明確:上了山頂,只見青山鋪着白雪,雪光映着南天。遠望夕陽下的照着的城郭,汶水和徂徠活像一幅山水畫,半山腰還停留着霧氣,像腰帶似的。

歸納:這一部分可分三層:一、寫京師到泰安的旅程。二、寫從泰山南麓到山顛的路線,三、寫登上泰山山頂,極目遠眺泰山南部的景色。(旅途遠,登山難,景色秀)

五;作業設計:熟讀課文

六、板書設計:

一、寫京師到泰安的旅程。旅途遠,登山難,景色秀

二、寫從泰山南麓到山顛的路線。

三、寫登上泰山山頂,極目遠眺泰山南部的景色。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瞭解龔自珍和寫作背景。

2.掌握重點字詞和句式。

二、能力培養目標

1.鑑賞託物言志的寫法。

2.學習結合語境揣摩語言。品味本文準確、形象的語言。

三、德育滲透目標

認識作者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殘酷摧殘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強烈願望。

【重點、難點】

託物言志:以梅喻人、託梅議政,用藝術形象來隱晦曲折地表情達意。

語言揣摩。

【解決辦法】

本文是一篇託物言志的小品散文,篇幅短小,結構嚴謹,寓意深刻。由於學生與那個時代相隔很遠,理解文章的寓意可能有一定的困難。可先從兩個方面人手,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首先,可從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引出本文,用詩中所表現的主題托出本文的寓意。其次,可簡單介紹一下作者的思想及其寫作本文的時代背景,幫助學生進一步瞭解課文所要表現的主題。

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通過朗讀,體會本文句式整齊、感情強烈的特點。看看這樣的特點與作者感情的抒發是如何統一在一起的。

【學生活動】

發揮學生主體性,讓學生藉助註釋疏通課文。指導學生認真朗讀,揣摩語言,理解內容。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預習

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疏通課文。

二、導入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的《已亥雜詩》膾炙人口。今天,我們學習他的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病梅館記》。

三、範讀

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示範朗讀。

四、誦讀

學生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節奏和感情。

五、疏解

理解語言表層意思,理清行文思路。

第一段,揭示產生病梅的根源。文章起筆先簡要敘述梅的產地:“江寧之龍皤,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然後筆鋒一轉,引出一段有些人評價梅的美醜,用“固也”一語輕輕收住。接着,作者開始詳細分析病梅產生的緣由。原來,在“文人畫士”的心目中,梅雖然“以曲爲美”“以欹爲美”“以疏爲美”。但是,一“未可明詔大號”;二不能讓人“以夭梅、病梅爲業以求錢”;三,從客觀上說又不能“以其智力爲也”。所以,他們只好通過第四個途徑了。於是,他們暗通關節,讓第三者來轉告“鬻梅者”,斫正,刪密,鋤直,以投“文人畫士孤癖之隱”。在這樣的情況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無可避免了。“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嘆,道出了作者的無盡憤慨,也爲下文“誓療之”蓄足了情勢。

第二段,寫作者療梅的行動和決心。“予購三百盆”而“誓療之”,可見其行動的果斷;“以五年爲期,必復之全之”,可見其成功的誓言;“甘受詬厲,闢病梅之館”,可見其堅持到底的決心。

第三段,寫作者闢館療梅的苦心。這一段,作者慨嘆自己暇日不多,閒田不多,療梅的力量有限。

教學時可用問題引導:

1.課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話這樣說:“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這裏的“此”指代什麼內容?請用課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學生如不能準確回答,教師可引導學生認識此句前冒號的作用,並明確:冒號表示對上文的總結,說明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所造成的惡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來賺大錢,而這種摧殘梅花的惡劣行徑,就必然導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惡果。

2.爲什麼有人會將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讓其賺大錢呢?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是什麼?

——因爲文人畫士喜歡“夭梅病梅”卻不敢“明詔大號”地用此時尚去“繩”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錢之民”卻不能想到這一點。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概括起來就是:以“夭梅病梅”爲時尚,並想以此來“繩”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錢之民”卻不能想到這一點。文人畫士的“孤癖之隱”概括起來就是:以“夭梅病梅”爲時尚,並想以此來“繩”天下之梅。

3.“文人畫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麼理解?文中有沒有具體的內容?

——它的,它們的。文中有具體的內容,如:“或曰:……密則無態。”

4.面對“江浙之梅皆病”的社會現象,作者的表現是什麼?

——泣療貯

[按]此問學生如不能準確回答,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辨析篩選的方法選出上述三個字,並明確: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療救梅、保護梅的行動和決心,其行其志令人稱許。

5.從文中看,作者療梅的具體辦法是什麼?

——縱、順、毀、解、復、全(板書)

縱觀全文,我們可以看出文章是從哪兩個方面來記病梅館的?

——是社會方面對梅的摧殘、扭曲;一是作者對梅的哀痛、療救。這正是全文的基本內容。

六、熟讀

學生熟讀成誦。

七、作業

1.辨析下面多義詞的詞義。(課後練習二)

[使]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讓,命令)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爲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

人皆得以隸使之(使喚,驅使)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派,命令)

[病]

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疾病,重病)

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有病)

以夭梅病梅爲業以求錢也(使……病)

向吾不爲斯役,則久已病矣(困苦)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擔心,憂慮)

[解]

悉埋於地,解其棕縛(解開,解下)

後雖經婉解,雖不謂吾言爲是,而亦無詞相答(解釋)

有不解處,望請其指教(明白,理解)

太后之色少解(緩和)

[本]

予本非文人畫士(本來,原本)

故有捨本而問末者耶(根本,基礎)

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考察,推究)

[窮]

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使窮盡,用盡)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完結.終了)

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走到盡頭)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不得志)

2.課後練習一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齊讀

學生齊讀課文,加深感受理解。

二、理解託物言志

1.本文句句說梅,有沒有言外之意?

本文表面上句句說梅,實際上卻是以梅喻人,字字句句抨擊時政,寓意十分深刻。作者借文人畫士不愛自然健康的梅,而以病梅爲美,以至使梅花受到摧殘,影射統治階級禁錮思想、摧殘人才的醜惡行徑。“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暗示的正是那些封建統治者的幫兇,他們根據主子的意圖,奔走效勞,以壓制人才爲業。斫正、刪密、鋤直,這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統治階級扼殺人才的惡劣手段;他們攻擊、陷害那些正直不阿、有才能、有骨氣、具有蓬勃生氣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旁條”和生機窒息的枯乾殘枝,亦即屈曲、邪佞和死氣沉沉的奴才、庸才。作者“購三百盆”,“泣之三日”,爲病梅而泣,正是爲人才被扼殺而痛哭,無限悲憤之中顯示了對被扼殺的人才的深厚同情。“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就是說要破除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才的束縛、扼制,讓人們的才能獲得自由發展。“必復之全之”,一定要恢復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態。這正反映了作者要求個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由此可見,本文表面寫梅,實際是借梅議政,通過寫梅來曲折地抨擊社會的黑暗,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

這篇文章是用託物言志的方法寫的。作者通過譴責人們對梅花的摧殘,形象地揭露和抨擊了清朝封建統治階級束縛人民思想,壓制、摧殘人才的罪行,表達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個性解放的強烈願望,與他的《已亥雜詩》有異曲同工之妙。

2.引導學生分析文中形象的表層意義和言外之意:

梅 人才

病梅 遭摧殘、壓抑的人才

文人畫士 封建統治者

品梅標準:曲、欹、疏 選拔人才標準:奴才、庸才、歪才

摧殘梅的手段:繩、夭、病、斫、刪、鋤、養、遏 束縛人才思想、屠殺正直之士、豢養奸邪小人、扼殺新生力量)

摧殘梅的後果:皆病、禍烈 大批人才遭殘酷屠殺

療梅的措施:購、縱、順、毀、埋、解、復、全、闢、貯 解除人才束縛、恢復人才生機、解放人才個性、改革沉悶政局

療梅的願望:誓、必、甘、窮 表達了拯救人才的強烈願望、與準備迎接鬥爭的堅定信心

3.抽查課後練習一的完成情況。

根據上下文揣摩下列語句,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1)或曰:“梅以曲爲美,直則無姿:以欹爲美,正則無景;以疏爲美,密則無態”固也。(引用的話有什麼作用?作者爲什麼說“固也”?)

三句引用的話,表面是說明一些人對梅的審美標準,實際上是影射封建統治階級選用人才的標準。他們扼殺那些有才能、有骨氣的正直的人,專門選用那些邪佞、毫無生氣的庸才。

“固也”是“固然如此”的意思,表示前後部分的讓步轉折關係:先退一步,暫且承認有的人是有那麼一種對梅的審美觀,然後逐步轉入作者要表達的同這引用的話相反的意思,直揭“文人畫土”利用這種審美觀的險惡用心和摧殘梅花的罪惡行徑。

(2)這裏,“明告鬻梅者”的人實際正是文入畫士的幫兇,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幫兇;“斫其正……遏其生氣”,這些殘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統治階級扼殺人才的卑鄙伎倆,他們迫害有才能、有作爲、有骨氣的人才,所企求的則是一些卑鄙無恥、唯唯諾諾的奴才。

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這幾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什麼?)

(3)嗚呼!安得使子多暇日,又多閒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這段話寄託了作者什麼理想?)

——作者慨嘆自己暇日不多,閒田不多,療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嘆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殺的黑暗的政局。事實上,作者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只做過小京官,而且受到權貴的歧視和排擠,自己的才能都無法施展,更不要說解除全國人才所遭受的扼制了。因此,他只能以感嘆作結。但是,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爲不容於封建統治階級,會受到他們的攻擊和迫害,但他毫不畏懼,決心迎接鬥爭,襯托出他堅定地追求個性解放的政治理想。

5.作者爲什麼採用隱晦的手法?

介紹寫作背景和作者,促進學生理解。

清朝封建統治者爲了加強思想統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爲科舉考試選用人才的法定文體,以束縛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興文字獄,鎮壓知識分子。在長期嚴酷的思想統治之下,人才遭受嚴重的壓抑和摧殘。龔自珍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敏銳地預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機,對統治階級扼殺人才、禁錮思想表示了極大的憤慨,強烈地呼籲社會改革與個性解放,殷切地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才”,以掃除“萬馬齊喑究可哀”的局面。《病梅館記》就寫作於這樣一個時代。

三、鑑賞語言

本文用詞十分準確、形象。如談到一些人對梅的審美觀時,用“曲”和“直”,“欹”和“正”,“疏”和“密”六個形容詞,準確簡練、對比鮮明地擺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對於封建統治階級摧殘人才的手段,作者用了“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語言十分精當:“斫”字揭露他們對正直人才的粗暴摧殘;“養”字形象地點出封建統治階級豢養奸佞小人的不良居心;“刪”字暗喻大批人才遭到壓抑迫害;“夭”字象徵新生力量被扼殺;“鋤”字直喻大量正直忠貞之士遭清洗;“遏”字指不讓人才發揚蓬勃的朝氣。寫作者療梅的行動和決心,主要是通過“縱”“順”“毀”“解”和“復”“全”“貯”這些準確而精練的動詞表現出來的,這一連串動詞顯示的是一系列行動,充分表現了作者的滿腔悲憤和戰鬥激情。

本文還用了許多整齊、富有感情色彩的語句,增強了語言的節奏感和抒情色彩。比如:“梅以曲爲美,直則無姿;以欹爲美,正則無景;以疏爲美,密則無態”,這幾句形成排比,一氣呵成地寫出了那些人的評梅標準。又如:“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這幾個整齊的句子,寫盡了統治者扼殺人才的種種手段,也蘊含着作者的滿腔悲憤。

讓學生欣賞自己喜歡的語句。

四、作業

課後練習三

結合課文及相關詩句,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戰鬥意志。學生可自由發揮,寫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不要人云亦云。

【資料】

一、譯文

江寧的龍蟠裏,蘇州的鄧尉山,杭州的西溪,都產梅。有的人說:“梅以(枝幹)曲折算作美,直了就沒有風姿;以(枝幹)橫斜算作美,端正了就沒有景緻;以(枝幹)疏朗算作美,稠密了就沒有美態。”固然如此。這些文入畫士心裏明白它的意思,卻不便公開宣告、大聲號召,來約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的人,砍掉筆直的,刪掉繁密的,鋤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狀,弄成病態,拿這作爲職業來賺錢。梅的(枝幹的)橫斜、疏朗、曲折,又不是蠢蠢地追求金錢的人能憑他們的智慧能力辦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畫士這種偏嗜成癮的情趣明白告訴賣梅的人,砍掉那端正的(枝條),培養那橫斜的枝條,刪掉那些繁密的(枝條),使那些嫩枝彎曲,鋤掉那些筆直的(枝幹),阻礙它的生機,(這樣)來謀求高價:於是江蘇、浙江的梅都成爲病態的。文人畫士所造成的禍害的酷烈,竟到了這個地步啊!

我買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殘的,沒有一盆完好的。已經爲它們流了三天淚,於是發誓要治好它們:放開它們,使它們順着(天性生長),毀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種到地裏,解掉它們棕繩的束縛;以五年爲期限,一定要恢復它們(的生機),保全它們(自然的形態)。我本來不是文人畫士,甘願受到(他們的)辱罵,設立一個病梅館來貯存它們。

唉!怎樣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時間,又有很多空閒的田地,來大量存貯江寧、杭州、蘇州的病梅,盡我一生的光陰來治療病梅呢!

二、作者簡介

龔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號定庵,清代浙江仁和(現在浙江杭州)人。自幼展露才華,38歲中進士後在北京擔任國史館校對、內閣中書、禮部主事、宗人府主事等職。48歲辭官回南方。《病梅館記》是歸寓江蘇崑山時所作。後來他先後在杭州紫陽書院和江蘇丹陽的雲陽書院講學。1841年逝世於雲陽書院。

龔自珍是清代後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先驅者之一。他生在清代“乾(隆)嘉(慶)盛世”的後期。當時清朝統治的衰敗現象已日益顯露。他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支持林則徐查禁鴉片。他對清朝嚴酷的思想統治和腐敗的政治深感不滿,力主“更法”“改圖”,廢科舉,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同林則徐、魏源等人組織宣南詩社,講求經世致用之學,宣傳改良主義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義,也仍然爲保守勢力所不容,所以他一再遭受排擠打擊。在北京輾轉十年,都只是當小官,最後還被迫棄官回鄉。但他的革新思想在當時以及後來都產生很大的社會影響。

龔自珍著述豐富,有散文三百多篇,詩詞近八百首。在這幾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他的散文大都表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和社會思想,才氣橫溢,意氣飛揚。他的詩詞表現了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要求改革的渴望,氣勢磅礴,色彩瑰麗。他的作品收在《龔定庵全集》裏。

三、課文賞析之一

龔自珍生活在滿清帝國腐朽沒落、行將崩潰的時代。他敏銳地預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機,也看到了人民的痛苦和災難,因此切望革除弊政,復興國家。對內,他主張改革農田佔有、海疆通商、科舉考試、幣制等方面的陋規;對外,他主張堅決抵禦帝國主義的侵略,甚至打算親自去前線籌劃抗英鬥爭。對我國西北地區的安全,他也十分重視,提出過鞏固西北邊防的有遠見的重要建議。他殷切地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材”,出現一種新的社會力量的“風雷”,以掃蕩“萬馬齊喑”的局面。當然,龔自珍的改革主張,還是想維護滿清政府的封建秩序,而不是對封建統治提出根本性的革除。況且,他的改良設想,也因保守派的反對和他自己所處的無權地位而難於實施。但是,他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批判舊制度的勇氣,還是應該肯定的。他的改良主義思想,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有進步意義的,對以後康有爲、梁啓超等人的維新運動有着重要的影響。

龔自珍的創作成就以詩爲最高,語言瑰麗、奇巧、多彩,內容大都表現他的政治主張和社會理想。他的散文,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縱論古今,側重於批判現實,倡言改革。由於當時思想統治的嚴酷和他所受的時代、階級的侷限,某些作品帶有晦澀艱深的缺點。《病梅館記》就是一篇鍼砭時弊而又寓意隱晦的小品散文。作者以託物取喻的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了自己的見解和思想感情。全文分爲兩部分,前一部分寫“病梅”,後一部分寫“療梅”。文章開頭,在簡要敘述了梅的產地以後,筆鋒一轉,引出一段關於評梅的美醜標準的議論,用“固也”一語輕輕收住。接着,用犀利的文筆詳寫病梅的原由。原來在“文人畫士”的心目中,梅花“以曲爲美”,“以欹爲美”,“以疏爲美”,但又“未可明昭大號”,也不便號召種梅的人“以夭梅病梅爲業以求錢”,於是暗通關節,讓第三者來轉告花農,讓花農們“斫其正,養其旁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投“文入畫士孤癖之隱”。正因爲這樣,弄得“江浙之梅皆病”了。作者面對所購置的三百盆病梅,足足哭了三天,決心要“療之:縱之順之”。他下定決心要“療梅”了。他準備花五年時間使這些病梅“復之全之”,並且“甘受詬厲”,專闢一個病梅館來調理療養病梅。作者還表示,要是“多暇日”,“多閒田”,願盡畢生的精力來療治江浙一帶大量的病梅。

這篇文章,表面上是句句說梅,沒有一句題外的話,而實際上卻是以寫梅爲名,以喻人爲實,字字句句譏切時政,寓意十分深刻。作者借文人畫士不愛自然健康的梅,偏愛病態的梅,致使梅花受到嚴重摧殘爲例,影射滿清王朝施行嚴酷的思想禁錮,摧殘人才的罪惡行徑。那“文人畫土孤癖之隱”,正暗指封建統治者這種見不得人的私心;他斫直,刪密,鋤正,暗示出這些封建統治者是怎樣殘酷地迫害有才能、想作爲、有骨氣的人才的。他們所企求的是一些頑鈍無恥、冥頑不靈、唯唯諾諾的奴才,以維持那黑暗腐朽、搖搖欲墜的反動統治,這就是他們認爲梅花以曲、欹、疏爲美的真實意思。關於這一些,龔自珍在他的《乙丙之際著議第九》一文裏明確地作過正面說明,他指出到了“衰世”,“才土與才民出,則百不才督之、縛之以至於戮之”,“戮其能憂心,能憤心,能思慮心,能作爲心”。不管是士子還是一般老百姓,只要你有才能,想作爲,就要受到迫害。他在另一篇文章,《古史鉤沉論一》中進一步指出,封建統治者爲了維護他們的黑暗統治,是決不讓有才能的人有所作爲的,他們“去人之廉以快號令,去人之恥以崇高其身,一人爲剛,萬夫爲柔”,竭力摧毀人們的廉恥,讓天下人服服帖帖地做他們的奴才。所以說,這篇《病梅館記》,作者只不過是託物喻人,借梅議政,用藝術形象來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見解罷了。

作者決心療梅、救梅,使梅花得以自然發展,這就表示了他對於被侮辱被損害者的深切同情,和他那種正視現實,渴望衝破黑暗時代的戰鬥情緒。然而,龔自珍是清醒地估計到自己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要療治“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的宏願是難以實現的。所以,文章以感嘆作結,發出深沉的感慨。

(節選自方銘、阮顯忠編《古代散文選析》,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四、課文賞析之二

《病梅館記》作於1839年(據吳昌綬《定庵年譜》,爲道光十九年)。這是一篇作者返回故里杭州爲自己新闢梅園命名“病梅館”而作的散文。題目又名《療梅說》。

從題目字面上看,寫作對象是“梅”,落筆重點在“病”字上,十分醒目,引起讀者深思。文章這樣定題說明作者“歌泣無端字字真”,是有的放矢、有感而發的。“記”是記事文體的一種,更見本文所寫內容的真實。從文章內涵來看,託物言志,以梅議政,對封建統治的腐朽、黑暗以及庸俗現象作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對追求個性解放和要求變革的進步思想作了真切的反映,是一篇語含“酸辣”的十分精彩的小品文。

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剖析產生病梅的根由。第二段,表明自己療梅的行動和決心。第三段,抒寫自己闢館療梅的苦心。

開頭從梅的產地人題,列舉出江寧的龍蟠,蘇州的鄧尉、杭州的西溪,都盛產著稱於世的梅花,引出敘議的對象。在我國的民族文化傳統中,古代歷來以青松、翠竹、白梅、黃菊等具有自然天性的事物來比喻志士仁人,以它們的蒼勁、堅韌、俊俏、雅潔的特性來比喻人的堅貞、高潔的品格。這裏自然是以梅喻人,託物言志,喻意深刻,富有韻味和情致。“皆產梅”,一字“皆”,既說梅分佈之廣,又說梅產地之多,暗喻天下人才不可勝數,江浙一帶尤爲人才濟濟,爲下文“江浙之梅皆病”先墊一筆。這裏,作者調動讀者的藝術知覺去回味這點石成金之筆。魯樞元在《作家的藝術知覺與心理定勢》一文中這樣說過:“優秀的作品,字裏行間似乎包含着訴之不盡的意蘊和情致,一個詞就是一個表象,一句話就是一個意象,一段話就是一種意境,作家彷彿把生活中的有關經驗、意緒、思維、情趣全部濃縮在作品之中了,這樣的作品令人陶醉,令人回味無窮。”本文起手就把讀者置人一片梅林之中,包含“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意蘊。先寫梅的產地,也爲全文的敘議打下了基礎。下文接着從三個方面層次清楚地分析了病梅產生的緣由。一是有些人以陳腐的審美情趣和賞梅觀點去品梅。這些人認爲梅“以曲爲美”“以欹爲美”“以疏爲美”,而“直則無姿”“正則無景”“密則無態”,以他們的好惡作爲品梅的標準。這裏用“曲”和“真”、“欹”和“正”、“疏”和“密”六個意義相反的形容詞,準確簡練、對比鮮明地擺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審美觀:曲、欹、疏爲美,直、正、密爲醜。這裏顯然是託梅寫人,影射封建統治階級選用人才的標準。清朝統治者,爲了維護其封建專制,實行嚴酷的思維統治,戕害剛正、忠貞、富有朝氣的人才,鉗制人們成爲屈曲、奸邪、蠅營狗苟、唯唯諾諾的庸才和奴才。作者人木三分地揭露了產生病梅的黑暗社會現實。二是文人畫士正是以上述品梅觀點來夭梅、病梅的。文中寫道,這些封建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說明他們有見不得人的意圖,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以繩天下之梅”,纔是他們的本意。他們就是要把“曲”“欹”“疏”作爲標準,而將“天下之梅”“斫直”“刪密”“鋤正”,以達到他們“夭梅”“病梅”的罪惡目的。寥寥數語,嚴正地揭露和批判了文人畫士的居心不善、用意邪惡。這裏的文人畫土正是代表了清朝封建統治者,他們大興文字獄,連“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的詩句也會引來禍殃;他們以八股文取士,天下出現了“萬馬齊喑”、令人窒息的沉寂局面。“斫”“刪”“鋤”,一字一箭,連連戳穿了產生病梅的社會原因,也惟妙惟肖地刻畫出封建統治階級摧殘人才的猙獰面目。對於封建統治階級扼殺人才的罪惡,作者還這樣寫道:“才士與才民出,則百不才督之縛之,以至於僇(同“戮”)之”,“徒僇其心,僇其能憂心,能憤心,能思慮心,能作爲心,能有廉恥心,能無渣滓心”(《乙丙之際著議策九》)。只要出現了有才能的士或人,封建統治階級的幫兇就羣起而督責、束縛,以至於摧殘、扼殺他們。這就是斫正刪密鋤直,“以夭梅病梅”的具體內容,在這一層的字裏行間隱含着作者極大的悲憤。三是有些人助紂爲虐的卑劣行徑。這是幫兇者所爲!要養出橫斜、疏朗、彎曲的梅花,不是那些一般愚蠢的只知道賺錢的人憑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所能夠辦到的,於是“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強行地“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這裏一連用六個動賓短語,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幫兇們,趨炎附勢,投合其主子的意圖,極盡扼殺人才之能事,他們採取各種摧殘人才的卑劣手段,排斥剛正不阿之士,剪除大量有用之才,扼制新生力量,清洗正直忠良,阻遏蓬勃生氣,豢養奸佞邪惡的小人。六個動詞用得十分精當:“斫”字揭露他們對剛正廉潔人才的粗暴排斥,“刪”字暗喻大批有用人才遭到嚴重抑制,“夭”字象徵新生力量慘遭扼殺,“鋤”字比喻大量耿直忠良之士遭到清洗,“遏”字指蠻橫地遏制、壓抑人才蓬勃的朝氣;而“養”字栩栩如生地勾畫出封建統治階級豢養、扶植奸佞小人的邪惡用心。從而強烈地譴責、抨擊了封建統治者摧殘、戕賊人才的罪惡。“江浙之梅皆病”正是“斫”“刪”“夭”“鋤”“遏”等罪惡行徑所造成的後果。這句照應開頭,“江浙之梅”是總括“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的文意;“皆病”點明受害面極廣,病梅之多——這是“文人畫士”戕害的惡果。於是筆鋒直指文人畫士:“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禍”“烈”總結了人才受害之慘。“江浙之梅皆病”,且“烈至此”,正是《己亥雜詩》中作者所寫的“萬馬齊暗究可哀”,清王朝扼殺人才,到處是死氣沉沉的局面。段末一嘆,作者無限同情,滿懷憤慨,無情地痛斥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行徑。

前面第一段揭示出了病梅的社會根源之後,第二段就寫自己療梅的經過和期望。“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緊扣上文“江浙之梅皆病”;“無一完者”,緊扣上文“文人畫土之禍之烈至此哉”,哀憐、義憤之情洋溢、迸發,迴腸蕩氣,自然引出“泣之三日”。爲病梅而泣,正是爲人才慘遭扼殺而痛心疾首。如泣如訴的語言,同情、憤激的情調,令讀者“心有靈犀一點通”,激起了共鳴。作者俯視了病梅產生的社會現實,又洞察到產生病梅的社會根由,並不消極、低沉,而是“予購三百盆”,“誓療之”,行動何等果敢,態度何等積極,語言何等深沉。“療”梅的方法是“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縱之順之”,就是要破除封建統治對人才的束縛,讓人才獲得自由發展,個性得到解放。“毀其盆”,“解其棕縛”,就是要摧毀封建統治禁錮人才的精神枷鎖。“必復之全之”,就是一定要讓人才發揮聰明才智,各種人才都能人盡其才。這裏吐露了作者要求個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心聲。作者“療梅”的描寫,曲折地反映了他對於殘酷統治的憤慨和要求改革的迫切,以及對個性解放的強烈渴望。從遣詞造句看,句式簡短,節奏急促,筆力遒勁,讓讀者感受到“療梅”急不可待,決心不可動搖。“購”“療”“縱”“順”“毀”“解”“復”“全”等動詞寫出了一系列療梅的行動及其決心,充分表現了作者對專制主義壓抑、束縛的滿腔義憤和對抗現實社會中專制淫威的鬥爭激情。“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闢病梅之館以貯之”,旗幟鮮明地表現了作者的立場觀點和鬥爭決心。“予本非文人畫土”,表明與他們不是同流人物,也不同流合污。“甘受詬厲”,表現了敢於面對社會現實,鍼砭時弊,毫不畏懼,不怕打擊,不怕迫害,決心與封建統治階級鬥爭的思想。“闢病梅之館”,點明題旨,收束前文。

文章前兩段,由寫病梅到寫病梅之館。最後一段,

寫療梅的心志。用“嗚呼”這一嘆詞引出議論。“多暇日,又多閒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照應前文江浙病梅之多,期望有很多空暇的時間,空閒的田地。實際是慨嘆自己暇日不多,療梅的力量有限,慨嘆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遭受扼殺的局面,所以用反問句式“安得使予……也哉”來抒寫“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的心志。末尾這一嘆,以議論方式充分表現出作者堅持鬥爭的志向。

龔自珍是我國19世紀上半期一個傑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生活的年代(清朝嘉慶、道光)是中國封建社會日趨解體、沒落,面臨崩潰,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過渡時代的開始階段。在這一歷史新階段,資產階級剛從封建主義的土壤中露出一點嫩芽。他對封建國家的新危機,具有一種特殊的敏感性,思想帶有極大的叛逆性。他以一種特有的敏銳的眼光觀察現實,把文學創作與“當今之務”聯繫起來,在他的文學創作中表現了對清王朝腐敗政治的不滿,對於官僚的庸碌而不思振作的厭惡,對腐朽、黑暗的現實政治、社會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銳的批判,併發出改革的呼聲,提出改良的主張。他首開近代文學史上的一種“譏切時政,詆誹專制”的風氣;追求個性解放成了他詩文中的特有情調。《病梅館記》是在這方面寫得最動人而出色的散文精品。這篇議論小品文,以小見大,通過植梅的生活瑣事,反映了作者在專制主義的壓制和束縛之下,渴望人格的自由、求得精神解放的思想。文章中“療之: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就是要讓梅樹獲得自由的舒展,勃發而健康地生長,反映了他對殘酷統治的憤慨和要求改革的迫切。作者身處統一的封建國家面臨沒落、崩潰的時代,封建統治階級以文字獄、八股文扼殺一切聰明才智,加強思想統治,奴役人民,“萬馬齊暗”的陰雲籠罩着全國大地。作者眼見到清王朝現實統治爲“日之將夕”,在《病梅館記》中,他借梅喻人議政,強烈要求改革政治,擺脫摧殘人性的專制淫威,打破嚴酷的思想統治,追求個性解放。病梅之所以病,原因是斫傷了它的天性,梅樹應該以它蓬勃的生機,以它的自然形態健康生長,這樣才符合於自然物理的個性。作者的這個思想認識正是他與束縛個性的現實社會對抗的表現。

對腐朽的現實政治、社會進行無情的揭露和尖銳的批判是龔白珍中年以後作品的重要部分。他的散文,無論寫什麼題材,總是帶着批判的眼光,從全局着眼,從政治、社會的高度看問題,作客觀的、公正的對於現實政治、社會的批判,因而一般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寫於鴉片戰爭前夕(1839年,作者48歲)的《病梅館記》,篇幅不到三百字,其思想內容深刻的原因就在於此。

適應其思想內容表達上的需要,文章的表現形式和手法也非常特殊。《病梅館記》採用小品文樣式,運用以梅喻人,借題發揮、託梅議政的曲筆,透過植梅、養梅、品梅、療梅的生活瑣事,由小見大,表現了破除封建束縛,追求個性解放的鮮明政治觀點和主張。文章段段寫梅,處處寫梅,通篇寫梅,產梅之地、夭梅之由、嘆梅之病、療梅之志、療梅之法,層層寫來,有敘有議,每一段,每一層,都影射腐朽的現實政治,矛頭指向專制主義嚴酷的思想統治,抨擊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才的壓制、摧殘的罪行,表達丁作者要求改革政治,砸掉禁錮人才的精神桎梏和追求個性解放的迫切願望,反映了在封建統治下覺醒了的知識分子的反抗情緒和改革時政的要求。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9

〔設計說明〕

文言文教學是高一語文教學的難點,學生學起來感到困難,學習興趣受到影響。而對文言文的濃厚興趣恰恰是學好文言文的基礎和保證。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是文言文教學的重要課題,更是文言文自讀課文教學的重要課題。本設計就是想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在愉快的氛圍中讀懂課文,在讀懂課文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設計提要〕

本設計根據各段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方法:

第一段:畫圖法

第二段:導遊法

第三段:描述法

第四、五段:摘要法

第六段:講解法

〔實施步驟〕

一、預習

1.通讀課文,藉助註釋和工具書,初步讀懂課文。

2.在課文疑難處打上記號。

3.初步理清作者的遊覽路線。

二、學習第一段

每大組推舉一名代表上臺,根據第一段內容在黑板上畫出詳圖。

畫完後比一比,哪一組的代表畫得最好。

各組的學生都可以爲本組上臺的代表提供幫助和參考意見。

〖說明〗本段有“陰”“陽”“東”“西”“南北”等表方位的詞,有“汶水”“濟水”“谷”“古長城”“日觀峯”等表示地點的詞,如果能準確畫出詳細示意圖,就說明這一段讀懂了,示意圖上出現的問題也正是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多個示意圖一比較,孰好孰差,誰對誰錯,也就清楚了,教師再適時點撥,問題也就解決了,學習興趣也激發起來了。

三、學習第二段

每兩人一小組,分好工:一人根據第二段內容畫出作者的登山路線圖,另一人根據登山路線圖寫出遊覽導遊詞,二人必須緊密配合。

完成後,每大組抽一個小組上臺演示:一人畫一人講(邊畫邊講)。教師根據情況作些提示或指導,最後講評。

〖說明〗此段是重點段,有敘述有描寫,難點較多。畫登山路線圖着重熟悉作者所經過的地方:京師(起點)、齊河、長清、泰山西北谷、長城之限、泰安、泰山南麓、中谷、中嶺、西谷、泰山巔、東谷、天門(終點);導遊詞着重解決登山時間、行走距離、登山情況、途中所見,以及適當的聯想和想象。這種方法,不僅能使學生讀懂、讀通,而且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消除學文言文的畏難情緒。

四、學習第三段

要求學生根據第三段的描寫,聯繫自己在生活中看到過的日出的情景,分別描述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後的景象。抽2-3人發言,其他同學對發言同學的發言作出評論,教師作小結。

〖說明〗此段是寫得最好、描寫最精彩的一段,但作爲文言文,今人讀來稍嫌簡略,加上學生這方面的經驗不夠,所以學生難以真正領會作者筆法的高超,通過聯想和想象,調動學生在這方面的生活積累,既能加深對原文的理解,又有利於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聯想、想象能力。

五、學習第四、五段

要求學生從第四段中摘錄出表現泰山人文景觀的詞語;從第五段中找出泰山“三多三少三無”的自然景觀。

〖說明〗這兩段沒什麼難點,不難讀懂,但關係到遊人對泰山的總體印象,不能忽視,用摘要法做一個總結,能使學生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留下較深的印象,。

六、學習第六段

教師介紹“桐城派”代表人物、文學成就及其藝術特徵和風格,重點介紹本文作者姚鼐。

〖說明〗有關作家生平創作及重要文學流派的知識是學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的,也是學生感興趣的。

七、朗讀並背誦課文,體會本文抓住特徵巧妙烘托和語言簡潔生動的特色。

〖說明〗本文的藝術特色非常突出,在反覆朗讀和背誦中,教師稍加點撥,學生即可體會得到,不需過多講解。

八、完成課後練習第二題。

〖說明〗可適當補充一些文言詞彙和文言句式的練習。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

1.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積累“陰、陽、乘、燭、以、及”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並疏通文意。

2.指導學生通過反覆閱讀欣賞精彩的寫景片段。

3.體會本文簡明生動的語言風格。

二、教學重難點

積累相應實詞、虛詞。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中國版圖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爲有名,被稱爲“五嶽”,它們分別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譽爲“五嶽”之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姚鼐的《登泰山記》,領悟泰山的高峻雄偉。

2、寫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歲,以養親爲名,告歸故里,途經泰安,與摯友泰安知府朱孝純(字子潁)同上泰山,登日觀峯之後,寫下了這篇遊記。

3、作者介紹

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也稱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進士。曾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記名御史等,參與編修《四庫全書》。辭官後,先後在江寧、揚州等地講學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詩文集》、《九經說》等書。他編選的《今體詩選》《古文辭類纂》,歷來負有盛譽。在創作方面,姚鼐師承劉大櫆,劉大櫆師承方苞,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辭著名,世稱桐城派(但後來的桐城派作家並不都是桐城人)。姚鼐治學以經爲主,兼及子、史、詩文,作品多爲書序、碑傳之類。他的文筆雅潔、嚴謹,自成一格。

4、層次結構

第一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峯一—日觀峯。

第二段:記述登山經過,着力敘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巔後所見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

第四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

第五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

5、全文分析

1、如何理解“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這句話?

這是作者初登山巔的感受。作者不說冰雪覆蓋着青山,卻說青山揹着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用語新穎、傳神。進而說蒼山上的雪照亮了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祖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如畫”“若帶”使用比喻修辭。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着的雲霧好像飄帶一般。不僅把動態的物寫成靜態,使人感受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3、“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皆若僂”使用比喻修辭,寫出了西南諸峯的特點,更顯出日觀峯的雄峻,且賦予山蜂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動。

4、既然作者是從第2段敘述開始登山,那麼文章第1段是否是多餘的?

文章開篇介紹“泰山之陽”“其陰”“古長城”“日觀峯”的位置由面——線——點爲下文描寫登山所見營造氛圍埋下伏筆;也正因爲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人文自然景觀才吸引着四方遊客,吸引着作者頂風冒雪而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感情由此可見一斑。沒有此段後面的內容就顯得突兀而模糊。

6、寫作特點

1、章法嚴明,剪裁得當。

2、善於抓住景物特徵,巧妙進行烘托。

3、用筆簡潔,詞語精當。

4、句式多變,用此靈活傳神。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11

一、導語激趣

我們都有過旅行的經歷,山光水色,美不勝收,可我們常有“亂花漸欲迷人眼”之惑;人文風物,豐富燦爛,可我們又有“身在寶山不識寶”之憾。這時,我們便想到了導遊。導遊,能帶領我們探幽發微,得自然之精妙;能引導我們尋根問祖,得文化之精髓。導遊之功在於“導”,閱讀《登泰山記》,請你也當一回導遊,帶領大家去領略泰山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

二、廣告激興

根據課文第1段內容,參考有關資料,寫一段介紹泰山的文字,爲泰山作廣告,激起遊客的興趣。

示例:

泰山,古稱岱山,又稱岱宗。位於山東省中部,最高處是日觀峯。

泰山雄偉壯麗,氣勢磅礴,有拔地通天之勢,擎天捧日之姿,歷來有“五嶽獨尊”之譽。泰山自然景觀獨步天下,旭日東昇、晚霞夕照、黃河玉帶、雲海玉盤被稱爲泰山四絕。泰山還受到歷代帝王的尊崇,把它當作江山永固的象徵;泰山也受到歷代文人的禮讚,山上留有上千處題詠刻石,使之成爲我國文化藝術的寶庫。

杜甫有詩“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登上泰山極頂,便能領略泰山真面目,盡收無限風光於眼底。

三、設計線路

根據課文第2段內容,帶領遊客從南面登山,設計登山線路。

1.中谷登山。

泰安城——中谷——中嶺

——西谷——山巔(全程四十五里)

2.東谷登山。

泰安城——東谷——天門

四、安排遊程

根據課文內容,爲遊客安排泰山二日遊。

第一天:從泰安城出發,登山至南天門,觀賞泰山晚霞夕照,宿山頂。

第二天:五鼓起身,在日觀亭看泰山日出,上午遊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下午返程途中觀道中石刻及泰山鬆。

五、重點景觀介紹

根據課文內容,向遊客介紹泰山的重點景觀。要求解說得詩情畫意,讓遊客陶醉,讓遊客流連忘返。

1.蒼山負雪圖。

姚鼐描述: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請學生用現代散文的語言描述這種奇觀。

參考文字:

登上山頂,極目遠望,羣山揹負着白雪,蒼茫聖潔;虯枝上掛滿了銀條,粉妝玉砌。山的連綿增添了雪的氣勢,雪的潔白增添了山的明淨。雪光折射到西南天空,給暮色增添了明亮;晚霞映照着羣峯,給白雪覆上了一層淡紅的輕紗。紅妝素裹,分處妖嬈。半山的雲霧絲絲縷縷,纏繞山間,像粉妝女子輕歌曼舞。山水雪霧相融合,日光城郭相交織,形成一幅壯麗優美的山水畫。

2.泰山日出圖。

姚鼐描述:

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 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請學生用現代散文語言描述日出奇觀。

參考文字:

冬日清晨,天色剛泛出魚肚白。一行人便攙扶着登上日觀峯,腳下雲霧漫漫,耳畔松濤陣陣,坐在日觀亭上,有騰雲駕霧之感。遠方的山巒在霧氣中隱現,似海市蜃樓,近處的山峯在雲濤中出沒,似博戲爭賭。注目東方,海天之間浮出一條綵線,頃刻間,綵線擴大了它的範圍,變爲絢麗的綵帶,綵帶慢慢擴大爲紅色的海洋,紅光洶涌着,搖盪着。太陽像是負着什麼重擔似的,慢慢兒從海中升起。一剎那間,這深紅的東西,便發出令人目眩的光亮,雲彩被染紅了,雪峯被染紅了,日觀峯上的遊人也沐浴在紅色的朝陽中。

六、送客(作業)

而今,崇尚文明旅遊,“除了你的腳印,什麼也不要留下;除了你的回憶,什麼也不要帶走”,作別泰山,留下什麼樣的回憶最好呢?熟背《登泰山記》,泰山的美麗風光,泰山的燦爛文化,就會長留你的心中。

《登泰山記》優秀教案 篇12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掌握“陰”“始”“望”“坐”“視”等文言詞語的含義、

2、掌握通假及詞類活用、

3、學習本文烘托、動靜結合的寫景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1、反覆朗讀,整體理解,瞭解全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2、一詞多義及詞類活用、

(三)德育滲透點

領略五嶽之尊的神秀壯麗,開擴胸襟,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陶冶情操、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反覆朗讀,說出遊記的順序;整體理解,熟讀成誦、

難點:

(1)掌握通假及詞類活用、

(2)學一點古代文化常識、

解決辦法:介紹泰山風貌,指導誦讀;對照課文註釋疏通文義,老師適當點撥,感受泰山的高峻、雄壯、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瞭解有關泰山的知識、

2、藉助《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工具書作好預習工作、

3、整體把握,熟讀成誦、

五、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掌握“陰”“始”“望”“坐”“視”等文言詞語的含義

2、反覆朗讀,整體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

(二)整體感知

1、介紹作者及桐城派

姚鼐(1731—1815),桐城派古文家、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清代安徽桐城人、乾隆三十九年辭官後,曾在江寧、揚州等地書院講學四十餘年、治學以經爲主,兼及子、史、詩文,作品多爲書序、碑傳之類,著有以其室名命名的《惜抱軒全集》、他的散文簡潔精練,溫潤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強、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響最大的一個流派,對於散文創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論和鮮明的主張、其創始人是方苞,劉大槐和姚鼐繼承並發展了他的理論,三人並稱爲“桐城三祖”、方苞散文理論的核心是“義法”,主張古文當以“雅潔”爲尚、劉大槐提出“因聲求氣”說、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強調“義理、考據、詞章,三者不可偏廢”、桐城派的文章,內容多是宣傳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學;語言則力求簡明達意,條理清晰,“清真雅正”、他們的許多散文都體現了這一特點、

2、關於“五嶽”

泰山在山東省中部,古稱東嶽,別稱岱嶽、岱宗,與南嶽衡山(在湖南)、西嶽華山(在陝西)、北嶽恆山(在山西)、中嶽嵩山(在河南)並稱五嶽,而泰山居東,突兀挺拔,雄偉壯麗,被尊爲“五嶽獨長”“五嶽獨尊”、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的過程

1、範讀課文並正音、

磴dèng徂徠cúlái戊wù樗蒲chūpú罅xià

2、藉助註釋自讀課文,找出文言知識點,並口頭翻譯課文,提出疑問、

(1)第一段

陰、陽——古時山南水北爲陽,山北水南爲陰、

(2)第二段

自京師風雪——趁,這裏有冒着”的意思、

今所經中嶺山巔——和、

既上——到、

晚日照城郭——遠看、

餘循以人——開始、

(3)第三段

戊申———農曆每月最後一天

稍見雲中白若樗蒲數十立者——逐漸、漸漸、

曰——有人、

得日——有的、

(4)第四段

——模糊或缺失、

皆不往——來得及、

(5)第五、六段

生——石縫、

3、歸納小結、

(1)通假

①成五(“採”通“彩”,彩色)

②其級七千餘(“有”通“又”)

③少(“圜”通“圓”,圓形的,指山石)

(2)詞類活用

①汶水流,濟水流(名詞作狀語,向西,向東)

②明天南(名詞作動詞,照)

③山石,土;多平方,少圜;雜樹,鬆(形容詞作動詞“有很多”“很少有”)

(3)歸納“以”的用法

餘乾隆三十九年二月(在,介詞)

餘始循人(同“而”,連詞)

回視日觀西峯(和“上”“下”“東”“西”“來”等字連用,表時間、方位或範圍,爲現代漢語所沿用,不必譯)

(4)學一點古代文化常識、

①關於“陰”“陽”、

②關於“朔”“晦”“望”“既望”、

朔——農曆每個月的初一、

晦——農曆每月最後一天、

望——農曆每個月的十五日、

既望——農曆每個月的十六日、

4、課文內容重難點把握、

全文分五段,第1段點出泰山及日觀峯的位置;第2段寫登山經過;第三段觀泰山日出;第4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第5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其中,第2段和第3段爲課文重點、

(1)[提問]指出泰山和泰山日觀峯的地理位置、

[明確]泰山的地理位置: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人濟、

日觀峯的位置:當其南北分者,長城也,最高日觀峯,在長城南十五里、

(2)[提問]簡敘作者登山經過、

[明確]先寫由京師到泰安,點明遊覽的時間和節令;再寫由南麓起步,繞泰安城下的中谷,半道越中嶺、復循西谷,詳細記述路程的遠近、山路的石級、經由的路線、

(3)[提問]登上山頂後,作者按照由遠及近、由上而下的順序描寫了“望晚”時的哪些景物?

[明確]作者登上山巔,眺望遠方,座座山峯披着皚皚白雪,照亮南天、俯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徠山沐浴在夕陽中,宛如圖畫,環繞山間的雲霧,就像輕柔的腰帶、

(4)[提問]文章通過景物的變化寫泰山頂上的日出,是按照什麼順序寫景物的變化的?

[明確]是按照時間的推移來描寫景物的變化的、

待日出: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

稍見:雲中白若持捕數十立者,山也、

須臾: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

回視: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5)[提問]作者還寫了哪些人文景觀和自然景物?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人文景觀: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道中石刻、

自然景觀:多石,少土;少雜樹,多鬆;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裏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好處:這樣寫,增加了泰山的人文內涵和景物特點,也使文章顯得豐富深刻,體現了桐城派重考據的文風、

5、[提問]本文在寫作上有哪些特點?

[明確]1、抓住特徵巧妙烘托、本文描寫景物很少直接寫出,而是採用側面烘托的辦法、如寫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級七千有餘”暗暗點出,然後借山頂俯視所見“半山居霧”和在日觀亭時“足下皆雲漫”的圖景從側面加以烘托、又如寫雪,除“冰雪” “雪與人膝齊”等正面描寫外,又以“明燭天南”“白若樗蒱”“絳皓駁色”等作側面烘托,給人以想象,又生動有趣、

(2)敘事簡練,語言形象、全文只有六百多字,卻充分表現出雪後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從京師到泰安的歷程,只用“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簡潔生動地點出了季節、路程,並照應了第一段的古長城,·其中“乘”“歷”“穿”“越”四個動詞不僅符合描寫對象的特點,準確生動,而且富於變化,筆墨傳神、又如最後一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寥寥幾句,就把它的多石、多鬆、冰雪覆蓋的景色描寫出來了、

(3)比喻和擬人手法的運用各具特點、如“蒼山負雪,明燭天南”,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寫青山揹負着白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說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着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又如“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着的雲霧好像飄帶一般、“半山居霧”不僅把動態的物寫成靜態,使人感受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6、學生齊讀全文、

(四)總結、擴展

這是一篇山水遊記,敘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文章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色,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喚起了我們對泰山的嚮往,感受到了祖國山河的壯美、

(五)佈置作業

1、完成練習第一題、

2、以“觀日出”爲題

寫一篇短文,把觀看的經歷和感受描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