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范進中舉》教案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范進中舉》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2W 次

導語:教案的設計,需要有一個小結,是課堂教學的一個總結,是教學的重點內容,以便強調教學的重點內容,強化教學的難點內容。下面就由小編爲爲大家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范進中舉》教案,歡迎各位參考借鑑!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范進中舉》教案

  教學目的

一、學習鮮明的對比手法和高度的諷刺藝術。

二、瞭解古代白話小說的語言與今天口語的差異。

三、認識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

  教學設想

一、使學生理解對比手法和諷刺藝術,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二、第一課時採用以讀爲主瞭解大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達到理解文章內容的目的。第二課時抓住中舉前後對比進行分析,使學生感受文中的諷刺藝術,理解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

  (一)導入新課

如果說《孔乙己》是一個充滿笑聲的悲劇,控訴了科舉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孽,反映了整個社會的世態炎涼。那麼今天,當我們認識又認識一位古代知識分子--范進,他原來也是個下層知識分子,年近半百終於考中了舉人,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我們學習從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節選的課文《范進中舉》。

  (二)檢查預習

1.《儒林外史》是一部怎樣的小說?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三)速讀課文,劃出描寫范進的有關內容。

請同學繪聲繪色地複述范進中舉後發瘋的醜態。

  (四)討論:

1.范進爲什麼會發瘋?

2.范進是怎樣的一個人?說出根據。

(主要是兩點:①熱衷功名利祿,夢寐以求躋身於統治階級行列。所以家中斷糧,仍要去參加鄉試;一旦中舉便樂極發瘋。②虛僞。張鄉紳送銀子,范進“再三推辭”,“才把銀子收下”。可張鄉紳剛走,“范進即將這銀子交與渾家打開看,”可見推辭是假意。)

3.孔乙己淪爲乞丐,可范進中舉了“老爺”,兩個人的命運相反,爲什麼說《范進中舉》一文也揭露了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毒害?

(兩個人思想本質是一樣的。在封建社會,下層知識分子憑科舉道路而改變社會地位的只是極少數,若范進考不中,命運也將是悽慘的。所以寫范進中舉後而發瘋正是從另一個角度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

4.通過范進這個藝術形象,我們可以看出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麼?

(批判科舉制度對整個社會尤其是對知識分子的毒害。)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預習。

1引導學生讀“預習提示”,要求:

(1)瞭解作者吳敬梓。

(2)瞭解課文內容。

(3)《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

2自讀排障、疑難詞語補充解釋。如:進學、爛忠厚、闖將來、權變等。

(爲什麼古代的白話小說中有這麼多難懂的詞?一是因爲時代的變遷,好多當時通用的習慣用語,現在已被淘汰,如古代稱“妻子”爲“渾家”,稱秀才爲“相公”。二是文言文對口頭語言的影響。如“謹具賀儀”“華居”等。所以,我們在閱讀古代白話小說時,要注意古今詞義的不同,以免產生歧義。)

3結合註釋默讀全文,體會文中句子的含義。

  二、設疑導引

1、范進爲什麼會發瘋?對他的發瘋應該怎樣理解?

2、作者借報錄人之口,設計治療瘋病的靈丹妙藥是狠狠打他一個嘴巴,這裏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課文是怎樣運用對比的?對比的運用產生了怎樣的藝術效果?

4、試將《范進中舉》與《孔乙己》作一個總體的比較。

  三、討論釋疑。

小結:

這一節課初步瞭解了課文的內容,討論中的疑難問題我們將在下一節課裏繼續分析,進一步理解課文。

第二課時

一、師生共同討論,完成第一課時“練習”:重點歸納總結對比的運用產生了怎樣的藝術效果。

1通過對比,表現人物性格,揭示主題思想。

我們以“中舉”爲分界線,將三個人物中舉前後的語言、行動等等作了一系列的對比,從而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一個(范進)醉心功名;一個(胡屠戶)庸俗勢利;一個(張鄉紳)逢迎拉攏。中舉前後三個人物的種種變化,無不受封建科舉制度的制約。可見文章的矛頭直接指向封建科舉制度和締造這種制度的黑暗社會。

2通過對比,諷刺鞭撻,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們試分析三種不同的對比形式,來看對比達到的藝術效果。

①通過人物的種種醜態和高貴身分的對比,收到了強烈的諷刺效果。

那中了舉人的範老爺:“抱着雞,手裏插個草標,一步一踱的,東張西望,在那裏尋人買。”(醜態之一)“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裏,掙起來,頭髮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醜態之二)“在一個廟門口站着,散着頭髮,滿臉污泥,鞋都跑掉了一隻,兀自拍着掌,口裏叫道:‘中了!中了!’”(醜態之三)

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裏,舉人老爺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而眼前這個形象卻是:窮酸、瘋顛、荒唐。對比十分強烈,豈能不教“衆人和鄰居見這模樣,忍不住的笑”。從而收到了理想的藝術效果。

②通過同一人物對同一事件因情勢的不同而前後語言行動都不同,揭示矛盾,形成對比,來達到諷刺的目的。

胡屠戶兩次賀喜的表演,同一地點,對同一對象,評價截然不同。前面是說“我自倒運,把個女兒嫁與你這現世寶,歷年以來,不知累了我多少”;後來“現世寶”成了舉人,成了老爺,語言立刻變化,說“……我自己覺得女兒像有些福氣的,畢竟要嫁與個老爺,今日果然不錯”。

中舉前後在胡屠戶對范進的態度完全兩樣。中舉前,范進去向胡屠戶借盤費,“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凶神似的”樣子簡直令人髮指。中舉後’“屠戶被衆人局不過,只得連斟兩碗酒喝了,壯一壯膽’……”“大着膽子打了一下”,居然“那隻手隱隱的疼將起來;自己看時,把個巴掌仰着,再也彎不過來。”這一打一罵相映成趣,諷刺鞭撻何等深刻,胡屠戶的形象也就躍然紙上。

③通過人物的言詞與截然相反的事實之間的對比,來揭示人物醜惡的靈魂,取得良好的諷刺效果。

中舉後,張鄉紳來了,張口一個“世先生”,閉口一個“親切的世弟兄”,而且“你我年誼世好,就如至親骨肉一般”,又送銀子,又送房子。既然如此親近,那麼當初,當初范進“家裏餓了兩三天”“抱着雞”“尋人買”時,你這位“至親骨肉般”的世弟兄到哪裏去了呢?人物的言詞與當實初的事實一對比,那醜惡的靈魂,那可鄙的形象不是昭然若揭了嗎?

在完成上述分析後,由學生概括、歸納,教師巡視,個別指導,答案不必強求一律。

二、師生繼續討論,將《范進中舉》與《孔乙己》作一個總體比較。

明確:

我們將兩篇文章從三方面進行比較:

1人物和主題思想。

范進與孔乙己同是讀書人,一個到晚年終於中舉而發瘋,一個始終沒有進學,潦倒而死。從思想性格方面來說,他們都熱衷於功名,迂腐可笑,瘋的不知爲何而瘋,死的不知因誰而死,麻木不仁,可悲可憐。因此,這兩篇文章從不同角度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摧殘他們的精神,摧殘他們的肉體。

2作者的態度和諷刺手法。

《范進中舉》和《孔乙己》都運用了諷刺手法,但又有區別。前者是對主人公(范進)尖銳的嘲笑,那“抱着雞,手裏插了草標”的形象,那“頭髮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水”的醜態,刻畫得入木三分;後者對孔乙己的嘲諷,嚴厲而冷峻,卻並不顯露,那又髒又破的長衫,那“坐着用這手慢慢走去”的神情,描繪得那樣淋漓盡致。

爲什麼有這樣的區別呢?吳敬梓對筆下的人物是的尖銳的嘲笑,無情的鞭撻,因爲他痛恨封建科舉制度;魯迅對他筆下的人物卻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因爲作者希望他能從麻木中覺醒,以便拯救中華民族。由此可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由作者對該形象的態度所決定。

3表現手法。

《范進中舉》主要運用了強烈的對比手法,來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主題思想;而《孔乙己》則選取人物一生中幾個富有表現力的片斷,放在一個典型的環境裏,去刻畫人物表現主題。

三、佈置作業完成“揣摩運用”

  第二課時

(一)討論:

1.范進中舉前後,胡屠戶對待他的態度有什麼不同?(用胡屠戶的語言、行動說明)

2.胡屠戶是怎樣一個人?

3.張鄉紳爲什麼對范進又送銀子又送房?

4.胡屠戶和張鄉紳都不是主要人物。作品是否對胡屠戶着墨過多?是否可以不寫張鄉紳?

(作品通過這兩個人物對待范進的態度從側面揭示出,范進這類知識分子之所以如癡如狂地追求功名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使自己成爲被巴結、奉承、攀附的權貴,進一步暴露了他們腐朽的靈魂。這兩個人的語言和行動更反映了當時社會趨炎附勢的風氣,使作品的鋒芒不僅指向科舉制度,也指向整個社會,從而進一步深化了主題。)

(二)學習、討論作品寫作特點

1.你認爲這篇課文中哪兒的描寫特別精彩?(啓發學生充分發表見解)

2.文中多處引人發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效果?

①指導學生討論練習五,體會誇張的諷刺效果。

②“不想胡屠戶雖然大着膽子打了一下,……連忙向郎中討了個膏藥貼着。”這段文字中是怎樣運用誇張的,有何作用?

③文中還有何處是誇張?

3.本文的諷刺與《孔乙己》一文的諷刺有什麼不同?

4.本文還運用了對比的寫法,主要體現在哪兒?

(兩點:①范進中舉前後的社會地位;②胡屠戶對待范進前後的態度。)

5.對比的方法對於表現本文的主題有什麼作用?

(范進先賤後貴,胡屠戶前倨後恭,這種對比深刻而鮮明地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深刻地揭示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