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訂鬼》教案設計彙編

《訂鬼》教案設計彙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訂鬼》教案第一篇

  一、教學目標

《訂鬼》教案設計彙編

(一)掌握“爲、致、凡、至、效、顧、妄、自、或、夫、案、用”等詞語的含義。

(二)學習本文開頭提出論點後逐層論證的方法。

(三)初步理解“唯物論”與“唯心論”自古鬥爭從來不斷的原因。二、課時安排2課時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蒐集古今不信鬼、不怕鬼、破除迷信的故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放映批判“迷信活動”的電影片段,激起同學對迷信害人的義憤。

2.“鬼”是一個讓人心生恐懼的字眼,那麼請問這個世界上有“鬼”嗎?我們暫且別忙下定論,先來聽一下東漢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3.朗讀課文

 (二)作者及其作品《論衡》簡介

補充註釋①,內容側重告訴同學們中國古代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從一開始就和唯心論者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然後請若干人接力誦讀全文,正音後齊誦一遍。

2.對照書下注釋,口頭翻譯課文,有疑難先作記號,準備集中討論。

3.解疑:可以學生提問,學生回答。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老師講解。

4.教師用多媒體打出重要詞語。

爲----變成(另,替、給) 凡--凡是(另,平凡、總共)

效--驗證 妄--荒誕,無把握 或--有時(另,有的人)夫--那,代詞

據案--按着;案,現在寫作“按” 用--因爲

5.齊讀課文。

 (四)佈置作業

1.完成文後“思考與練習”二。2.試背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朗讀情況

 (二)學生小組討論下列問題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明確:中心論點即篇首第一句話,“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爲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立論開門見山。

2.中心論點提出後作者是如何論證的?

明確:首段,提出論點,2、3句設問引出“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的闡釋。從根本上否定了“鬼”的存在,展示了唯物主義對世界的看法。

第二段用伯樂相馬無非馬、庖丁解牛不見生牛的知名事例來證明“思念存想,自見異物”的道理;又用“二者用精至矣”與“思念存想,自見異物”構成相似點,用類比論證的方法證明世上並沒有鬼,而是人生病時“思念存想”所致。

第三段分兩層來論述,首先分析病人的心理,指出所謂“鬼”是“病痛恐懼,妄見之也”。然後又分析病的不同程度有不同感受,從而證明了鬼乃“存想虛致,未必有其實”。

第四段從“精念存想”表現於目、耳、口的現象證明“鬼”是人的主觀思想,並非實有。

小結:四段文字緊緊圍繞中心論點,用多種方法,從多個角度進行論證,有力地否定有鬼論,否定了“人死爲鬼”的唯心主義思想,是古代樸素唯物論者對唯心論者的有力一擊。論點鮮明,有理有據,分析透徹,有較強的說服力。

 (三l拓展延伸

1.本篇課文學習之初,曾問過大家“有鬼嗎”,我們已弄明白王充的觀點,並學習了他的論證方法,那麼下面請大家結合課前準備的資料分組討論此話題,由一人執筆,談談你們的看法,要求是:有理有據。

(教師作明確而簡潔的小結)

2.唯物論與唯心論自古就是死對頭,這篇文章對於現實生活有無指導價值?

明確:本文中王充的觀點是科學的,是被現代科學所證實的。人是生命的物質存在,人的精神是附着於人的生命體的,生命不存在了,精神也就隨之消失,決不會有什麼“靈魂”“魂魄”存在。王充在近兩千年之前就否定鬼的存在,這對於現代人中的迷信鬼神者,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訂鬼》教案設計第二篇

 教學目標:

1.理解本文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2.體會本文真實細膩的心理描寫。

 教學重點:

理解本文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教學方法:

討論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佈置預習作業:通讀課文,藉助工具書及課下注釋,掃清文字障礙,把握故事情節。)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1.讀準下列黑體字的讀音。

(請學生讀,教師及其他學生糾正。表現好的學生要及時表揚)

瞥(piē)尷尬(gān)(gà)氣喘吁吁(xū)

破舊不堪(kān)精疲力竭(jié)詭計(guǐ)

空曠(kuàng)咄咄逼人(duō)棲息(qī)

詛咒(zǔ)(zhòu)倔強(jué)(jiàng)崩潰(kuì)

靴(xuē)容光煥發(huàn)顫抖(chàn)

慷慨(kāng)(kǎi)跋涉(bá)(shè)覈對(hé)

阿諛(ē)(yú)乳酪(lào)老邁(mài)

滑稽(jī)浩瀚(hàn)豢養(huàn)

2.請學生複述故事情節。

提示:抓住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主人公的情感變化

  二、整體感知

教師不對課文做任何提示性的講解,學生自由發言,談一談第一印象。幻燈展示問題:讀完之後你又什麼感覺?你可以就文中的某一句、某一段來談,也可以就整體來談。如果有問題也可提出。(學生默讀課文,可小範圍內討論。然後回答問題,發言沒有正確錯誤之分,只要是學生的真實想法即可;其次,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把其分析的句子、段落大聲朗讀一遍。)

 三、分析探究

1.山米和外祖父在一起的這段時間裏,他的情感世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是什麼事情促使他發生了變化?(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教師總結歸納)厭惡——接近——理解——愛起初,山米因父母的不辭而別而憎恨外祖父,在他出走的途中,外祖父發現了一隻鶴,引起了山米的注意,捕到鶴之後,因他對外祖父的憎恨,並不在意白鶴,甚至希望它死掉,還用石頭砸它,遭到外祖父的怒斥。返回途中,外祖父細述養鳥的感受,引起了山米的共鳴,這是山米情感發生變化的開始。他開始理解外祖父,開始喜歡白鶴,並帶它回家。外祖父精心照顧它,向山米講述生命的可貴,使山米的思想受到觸動,開始真正喜歡和關心起白鶴來。第二天,他和外祖父一起幫助白鶴捕食,在這期間,他渴望得到外祖父的諒解,並深深地愛上了外祖父。至此,山米的人生完成了一次飛躍。

2.這篇文章意在告訴讀者什麼?(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教師總結歸納)核心:愛。如何去愛別人,愛小動物,愛生命,愛一切值得愛的東西。

3.在此之前,你對“愛”是如何理解的?學完本文,你是否對“愛”有新的認識?以後的日子裏,你會如何去做?

提示:學生討論,自由發言,教師從旁指導,契合文意、着眼現實。

 第二課時

  一、揣摩語言

揣摩下面三個語段所蘊含的哲理。(要求學生找到原文並且標記下來,結合上下文進行分析。)

1.外祖父對山米說:“那些跟他在一起的鳥,每一隻都比他所認識的人還要真實,他甚至無法區分自己的孩子,卻可以從一千隻鳥中,找出他的山鳥和金絲雀。”明確:在外祖父眼裏,鳥不僅是一種動物,更是朋友,鳥和人是生命的不同形態,在這個意義上鳥與人是平等的,愛可以使人與動物成爲很好的朋友,建立真摯的情感。

2.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寶貴了。人類接連不斷地發掘了一些死寂的星球,報紙雜誌上令人遺憾地報道這些星球上都沒有生物。只有當人領悟到浩瀚宇宙中,除地球以外其他地方都沒有任何生物的時候,纔會知道生命的可貴。

明確:人是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但在這個世界上,還存在着其他的生命,它們同樣是大自然的兒女,我們應該尊重這些生命,同它們和諧相處,這個世界纔會是美好的,如果人類任意傷害生命,毀壞自然,人類最終也會受到自然的懲罰。

3.在前一天早上你還恨着一個人,而第二天早上,你卻發覺你已經深深愛上那個人。明確:愛可拉近人與動物、人與人的距離,是外祖父對動物的愛感化了山米、也使他贏得了山米的理解和愛,愛的力量是巨大的。

 二、佈置作業

1.閱讀貝特西·貝爾斯的其他童話,講給同學們聽。如《午夜的狐狸》《天鵝的夏天》等。

2.想象一下,山米和祖父接下來在一起的生活會是怎麼樣的?寫一個續篇。400字左右。

3.複習本課學習的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