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二語文上《過秦論》教學設計(通用7篇)

高二語文上《過秦論》教學設計(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二語文上《過秦論》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二語文上《過秦論》教學設計(通用7篇)

高二語文上《過秦論》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瞭解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諷今,勸諫漢文帝施仁政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進步意義。

2.歸納掌握“制、亡、利、固、遺、度”等詞的一詞多義、八個通假字、三種古漢語特殊句式。

3.熟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三段。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理解並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詞句的特點,歸納文言詞法句法知識,逐步掌握文言字詞句運用規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引導學生了解賈誼及秦統一前後的歷史背景。放錄音範讀,以求學生準確認讀。熟讀課文,理解文意。

[教學步驟]一、導語

請同學們欣賞兩首詩

投影(一) 賈 生

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學生默讀,理解。

教師提示:漢文帝渴求賢臣,坐在宣室裏徵求賈誼的意見,賈誼的政治才幹無與倫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賈誼徵求社稷大計卻問及鬼魅神仙。此詩選取宣室召見、夜半前席兩個細節,揭示出賈

誼似受恩遇實則不遇的實質。

投影(二) 賈 誼

XXX

賈生才調世無倫,哭泣情懷吊屈文。

樑王墜馬尋常事,何需哀傷付一生。

學生默讀,理解。

教師提示:賈誼懷才不遇,空有抱負,曾深情吟詠出《吊屈原賦》。樑王落馬而死本是尋常之事,賈誼又何必爲此自悲自責呢,抑鬱而終呢?

那麼,賈誼“才調”到底如何呢?讓我們從被魯迅稱爲“西漢鴻文”的《過秦論》中尋找答案吧。

二、作者簡介

選一生讀註解①。教師稍作補充:賈誼年十八以能誦詩書、善屬文聞名於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張,表現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漢文帝的賞識,但卻因此受到守舊派的詆譭,被貶爲長沙王太傅。貶謫後,雖身居閒職,仍心繫朝事,後爲樑王太傅。正如XXX詩中所講,樑王落馬而死,賈誼以爲是自己失職,哭泣歲餘,抑鬱而終,年僅33歲。一顆璀璨奪目的巨星從此長逝歷史天空。所著政論文以《過秦論》《陳政事疏》《論積貯疏》最爲有名。

三、背景簡介

目的是明確賈誼“過秦”的深刻含義。

投影(三)

戰國時代,隨着宗法制度的解體,各國競相改革。秦國的商鞅變法最爲徹底,功效卓著,秦國空前強大起來,於是以秦統一爲主線的多年的兼併戰爭開始了。如齊魏馬陵之戰、秦趙長平之戰等,連年征戰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最後秦終於兼併了六國。

秦統一天下之後,對百姓橫徵暴斂,濫施嚴刑苛法;對異族大肆興伐。它的暴政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民怨沸騰,終於在秦二世元年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隨着人民起義的風起雲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也是歷時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結束了。

四、放錄音,使學生準確認讀

學生聽錄音一遍。

教師強調一些字的讀音。

投影(四)

生字:

腴(yú)軫(zhěn)鏃(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甕(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斷在具體語境中的讀音)

孝公既沒(mò)召滑(shào)俯首頸系(xì)踐華爲城(huà)勁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躡足行伍(háng)將數百之衆(jiàng)

度長絜大(duó) 比權量力(liàng) 萬乘之勢(shèng) 朝同列(cháo)

一夫作難(nàn)

通假字:(讀本字音)

約從離衡(通“橫”) 合從締交(通“縱”) 制其弊(通“敝”)

陳利兵而誰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贏糧而景從(通“影”)

百有餘年(通“又”)

五、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藉助註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識理解文意

六、佈置作業

1.掌握本課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覆誦讀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採用誦讀教學法,以指導學生誦讀爲主。包括兩部分內容:

①對課文內容作簡單的分析點撥,以期儘快形成背誦思路;

②語氣提示

[教學步驟]一、檢查朗讀情況,採用個別朗讀與集體朗讀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況。

二、分析理解,指導誦讀。

(一)課堂問答設計

提問:讀全文後回答,這一篇史論的主要觀點是什麼?如何理解這句話?

明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句話是對秦王朝所犯過失的總結,秦王朝“仁義不施”結果導致亡國。

提問:從全文看,“攻守之勢異也”,“攻”“守”的不同形勢在課文中的具體表現是什麼?

學生討論後明確“攻之勢”體現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強大——鼎盛。“守之勢”體現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統一天下到覆滅。

選一學生朗讀第一段。

朗讀提示:注意語勢,體現秦王朝勢力的崛起,突出秦國地利(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政通(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等的優勢。整段以中速讀。

集體朗讀第一段。

選學生讀第二段。

朗讀提示:應注意一下兩方面:①秦國“從孝公既沒……南……西……東……北收要害之都”語調上揚,應有秦擴張領土、勢力空前增強的氣勢。②六國攻秦、賂秦、服秦三部曲:“諸侯恐懼……叩關而攻秦”衆諸侯約從締交,羅致人才,戮力攻秦,語勢上揚,以諸侯之強反襯突出強秦之不可戰勝;“秦人開關延敵……爭割地而賂秦”,強秦輕而易舉,獲得大勝,六國卻不堪一擊,語勢由強到弱;“秦有餘力而制其弊……強國請服,弱國入朝”應由低緩的語氣讀出。最後一句輕描淡寫一語帶過即可。

學生齊讀第二段,體味語意。

男生齊讀第三段。

(二)理清背誦思路

提問:研讀課文,作者總寫秦始皇的功業,從政治、軍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務五個方面來談,請用選文中的語句回答各個方面的具體內容。

學生速讀後明確:統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週而忘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軍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築長城而首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

統一天下之後,採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殺豪傑,銷鋒鏑,以弱天下之民,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務上“踐華爲城,因河爲池,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朗讀指導:統一天下前,應由較強的語勢讀出,充分渲染塑造一個“威加海內”的帝王形象。統一天下之後,秦王朝至此已達頂峯,這意味着從此轉入守勢。這段文字義正辭嚴,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無道,故誦讀應有“聲討”之勢。末句“天下已定”總承以上內容,其後應有長停頓,然後轉入敘秦始皇的心態,用以反襯下文滅亡之速,讀時須有嘲諷意,突出“自以爲”“萬世之業”等詞語。

集體朗讀第三段,背誦。

女生齊讀第四段。

教師提問:第四段寫了強秦的滅亡。“陳涉起義,天下響應”有哪幾方面的鋪敘呢?選文中語句回答。用意何在?

學生明確:五個方面。出身地位:“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個人素質:“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起義軍成分:“疲弊之卒,數百之衆”。武器:“斬木爲兵,揭杆爲旗”。起義的影響:“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起義結果:“山東豪俊遂並起而忘秦族矣”。

這五方面的鋪敘爲第五段內容作了鋪墊。

朗讀指導:

①“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從容、沉着的語調讀出。

②“然”急

轉直下,稍作停頓,以下先抑(“陳涉”至“之富”)後揚(“躡足”至段末)讀出對比情調。

③末句敘事結束全篇,要讀得沉着、有力。

集體誦讀一次。

教師提問:既爲史論,那麼“論”自然體現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學生默讀思考。

明確:先對比論述九國之師何陳涉之衆的力量,重點是“成敗異變、功業相反”八字。然後歸納中心論點,“然秦以區區之地”以下四句照應第一二段;“以六合爲家”二句照應第三段;“一夫作難”三句照應第四段,水到渠成點出中心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朗讀指導:“且夫”推進一層領起議論的語氣。以下連用六個“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個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別應重讀“成敗異變,功業相反”。“試使”換假設語氣,讀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語勢由弱到強,逼出“何也”,結句顯志,須用深責的語氣讀出,“仁義不施”是重點,宜一字一頓。

集體誦讀第五段。

三、全體學生齊讀課文兩遍,嘗試背誦課文三至五段

四、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三、四、五段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檢查背誦。師生回顧交流西漢初的社會情形,明確作者寫《過秦論》的現實性和針對性。總結字、詞、句等文言知識,落到實處。

[教學步驟]一、教師示範背誦,學生低和

集體背誦三、四、五段

二、回顧漢初社會情形,明確作者寫作意圖

提問:作者借古諷今,強秦的速亡給後人的啓示是什麼?漢初的社會情形如何?賈誼爲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學生討論明確:

①“施仁政,行仁政”。

②賈誼生活在漢文帝時代。其時,社會經濟已漸漸恢復,人民生活也較安定,但是階級矛盾卻在不斷地滋生暗長,統治階級日益滋長“淫侈之俗”,並橫徵暴斂,加重人民負擔,以至逼迫農民賣鬻子。賈誼擔心“大命將泛,莫之振救”,於是藉此文,要求漢文帝以秦亡爲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轍。

③從前面對賈誼的介紹可以看出,賈誼是個對政治功名有強烈願望的人,他想通過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實現其政治抱負。

教師總結引申:同學們的分析很有見地。在我國曆史上有過不少像賈誼一樣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如戰國時代有爲楚國前途大聲呼喊“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的愛國詩人屈原;南宋有“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的憂患詩人陸游;有希望“試手補天裂”“西北洗胡沙”的愛國詞人辛棄疾……這種關心國家命運的愛國傳統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識分子身上是一脈相承的。現在請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體現了作者的憂思滿懷、語重心長?

學生思考、吟誦。

三、小結

賈誼以其縱觀天下,通覽古今的博學與睿智,將熾熱的愛國之情洋溢於字裏行間,確實才調無倫。

四、分類歸納文言知識

1.教師提問:請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詞類活用現象,並初步歸納其活用的規律。

學生討論明確。

高二語文上《過秦論》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品讀語言,欣賞文章鋪張揚厲、氣勢沛然地進行說理的藝術特色

2、過程與方法:從誦讀中體會本文詞采華麗、千變萬化的語言特點,感受政論文磅礴的氣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古人深邃的思想認識賈誼對秦代暴政的批判——“仁義不施”是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瞭解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原因的分析,瞭解作者借古諷今、勸諫漢文帝施仁政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進步意義

教學重點:

分析文章氣盛的原因,感受文章的氣盛

教學難點:

欣賞文章鋪張揚厲、氣勢沛然地進行說理的藝術特色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疏通了文意,檢查一下同學們掌握的情況溫顧

二、品讀文本

師:過秦論中論是?議論文,可以有敘有議,可以發表觀點

過:指責推究……的過失

秦的過失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師:齊讀課文1、2段,讀的過程中注意感受文章的語言特點

生:有氣勢或氣勢酣暢、磅礴

師:很好,換句話說也就是文章氣盛請找出你認爲氣盛的句子來,並思考爲什麼氣盛呢?可從句子在語言表達上的特色和效果來回答

生: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你讀一讀,讀出氣勢來)(四個動賓短語組成排比句,說明秦孝公有兼併天下的野心,增強氣勢)

師:文中多處運用了這種手法,請同學們試着找一找

生: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找得很好,你讀一讀)(用四個動詞寫出秦國領土擴張,國力日趨強盛的氣勢)

生: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重士,……之倫制其兵

(有同學說這幾句人名太多,讀起來很拗口,雖然有鋪敘但似乎氣勢不夠酣暢嘛!)(這些人物距離今天時代久遠,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但當時他們都是傑出人物,是戰國星空中璀璨耀眼的明星,他們的名字在當時都如雷貫耳,鋪陳排列在一起顯得更有聲勢,讀起來自然很有氣勢)(這種排比鋪陳手法讀起來自然很有氣勢,我們一起讀出這幾句的氣勢來)

生: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四個動詞渲染秦始皇消滅六國平定天下的氣勢,這情景和唐朝詩人誰的詩句很接近?李白的《古風》: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你把這幾句再讀一讀,讀出這幾句的氣勢來)

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耰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謫戍之衆,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你來讀一讀)(突出了陳涉之弱,反襯消滅秦國之輕而易舉,感覺秦從強大無敵走向崩潰的一瀉千里和迅速,顯得有氣勢)

師:秦孝公一統天下時“席捲”、“包舉”、“囊括”、“併吞”和秦開疆拓土的“南取”、“西舉”、“東割”、“北收”的排比鋪陳述讓我們感受到秦國國力上升時的氣勢如虹;“爲之謀”、“通其意”、“制其兵” 讓我們感受到九國運籌帷幄調動兵馬時的磅礴氣勢;四個動詞渲染出始皇的凌厲之氣;陳涉“非尊於”、“非銛於”、“非抗於”、“非及向時” 讓我們感覺秦從強大無敵走向崩潰的迅速這些層層鋪排的語句節奏與秦勃興速亡的節奏協調相應,全文句式又長短相間,讀來鏗鏘有致,朗朗上口,富有氣勢和節奏感

這種極盡鋪陳排比和渲染誇張之能事的寫法,就是賦的寫法150多年的歷史,衆多的國家、君主、人物和事件作者寫來遊刃有餘這種賦的手法使文章縱橫捭闔,自由馳騁,酣暢淋漓,文采飛揚,增強了論證力量,文章自然氣盛氣勢充沛了,自然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筆鋒銳不可擋,咄咄逼人,讀起來有勁頭,有說服力,而且有欲罷不能之感由此我們知道了文章氣盛的原因,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用寫賦的手法來寫說理散文[板書]

師:賈誼作爲政論家,他知道僅憑飛揚的文采還不足以深深觸動漢文帝他還用什麼手法來說理?

生:對比手法

師:很好!爲了使文章更具有說服力和震撼力,賈誼還運用表現手法中最具有衝擊力和震撼力的對比手法文章運用對比的哪些地方讓漢文帝警醒和震撼?或者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漢文帝哪些地方會讓你警醒和震撼?

生:陳涉與九國的對比;(你把這幾句話讀一讀)(第六段,突出了雙方的尊卑、才能、軍隊和武器的懸殊,強調陳涉之弱)(唉,不夠有味道,再讀,讀出味道來)

生:秦朝與陳涉的對比;(你把這幾句話讀一讀)(第五段,極寫陳涉的條件之差,再寫他亡秦之速,和前兩段秦之強形成鮮明的對比,以陳涉之弱反襯秦更弱)

生:秦與九國的對比;(齊讀)(第二段先寫六國人才之多,士兵之多,後寫他們在秦人面前的窩囊相,對比反差非常強烈,寫諸侯之強,反襯秦國實力更強)

生:秦國本身的對比(先強後弱、先盛後衰、先興旺後滅亡;秦的勃興與速亡形成對比;藉助於史實本身的前後對比,秦在“攻”去取天下過程中,幾乎所向披靡,而在守衛天下時擋不住斬木爲兵、揭竿爲旗的陳涉之衆)(恐懼——鎮定從容;秦無亡矢遺鏃之費——天下諸侯已困矣;)

師:各用一個形容詞來概括雙方的特點當你讀到這,你會想些什麼?

生:尊與卑,大與小,強與弱,敗與成,攻與守[副板書]

生1:成敗異變,功業相反或強大的秦朝卻輸給了陳涉或仁義不施

生2:強大的九國輸給了秦國,強大的秦朝卻輸給了陳涉秦國贏得了天下,天下並沒有變小變弱,秦朝卻丟了天下,強秦卻亡於微不足道的陳涉之手,因爲仁義不施,作爲皇帝應該以警醒和震撼

師:很好尊的、強的一方輸給弱的、小的一方,對比的結果出人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答案令人信服相信這些鮮明的對比給了漢文帝以警醒和震撼,因爲歷史已經給了我們答案:文景之治

師:我們自然也就知道了用這麼多對比,用意是

生:希望漢文帝以秦爲鑑,施行仁政,與民休養生息,使國家長治久安告訴漢文帝打天下可以用武力,而守天下卻必須靠仁義(馬上可以打天下,不可以治天下)

師:本文從九國與秦國、陳涉與秦朝、陳涉與九國、秦國本身攻時的形勢與守時的形勢,多側面、多角度地反覆進行對比

這一時期的歷史本身就是驚心動魄的,加上幾種對比不僅交織在一起,而且貫穿文章的始終,使得文章結構宏偉,氣勢磅礴跌宕起伏,震撼力強語氣激昂有力,文章氣勢酣暢文章氣盛的原因,仿照前面概括一下:用全篇對比到底的手法寫出論點,這也正是本文精彩之處[板書]把一種對比寫好已屬不易,作者把幾種對比寫得清晰更見作者功力一種對比已經讓人震撼,四種對比更是振聾發聵。

高二語文上《過秦論》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賈誼對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及其意義侷限。

2、理解對偶、排比等的作用,掌握如何在翻譯中恰當處理修辭格的知識。

3、背誦全文(重點是3、4、5段)。

(二)、能力目標:

1、掌握實詞“制、亡、利、固、遺、度”、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學習善於敘事、精於論斷的特色,引導學生正確處理敘議關係,提高議論文寫作能力。

3、品評鑑賞本文廣用排比、對偶,極力渲染誇張的特點,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4、學習課文從史實對比中引出結論的`寫作方法。

(三)、情感目標:

1、瞭解作者借古諷今、勸諫漢文帝施仁政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進步意義。

2、學習作者“以史爲鑑”“古爲今用”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背誦課文,理解並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句式。

2、結合課文詞句的特點,歸納文言詞法句法知識,逐步掌握文言字詞句運用規律。

三、教學方法:

1、誦讀法。基於學生對這段歷史有所瞭解,宜採用以朗讀帶動文意疏通,以背誦帶動對作品的鑑賞,寫作特色、語言特點的分析鑑賞皆融於誦讀中。

2、評品法。從品評鑑賞的角度,通過設置幾個鑑賞點來激活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讓他們具體賞析該文寫作的獨到之處。

四、教學設想:

1、預習指導:藉助註釋、工具書等了解時代背景、作者簡況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課文講授:指出歷史侷限,略講二世滅亡原因、歷史人物及史實。指導課外閱讀(如小說《東周列國志》,基本事件多見諸其書)。

3、文言翻譯:主要知識點。藉助《導學教程》單元提要解決疑難問題,獲取新知識。

4、反覆誦讀:體會嚴密邏輯、優美文辭、磅礴氣勢、透徹說理。背誦全文或後三段。

五、教學時數:3教時。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預習全文,疏通文句,瞭解大意。

2、學習課文第一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賈生》(李商隱):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漢文帝渴求賢臣,坐在宣室裏徵求賈誼的意見,賈誼的政治才幹無與倫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虛前席,不向賈誼徵求社稷大計卻問及鬼魅神仙。此詩選取宣室召見、夜半虛前席兩個細節,揭示出賈誼似受恩遇實則不遇的實質。)

《賈誼》(毛澤東):賈生才調世無倫,哭泣情懷吊屈文。樑王墜馬尋常事,何須哀傷付一生。

(賈誼懷才不遇,空有抱負,曾深情吟詠出《吊屈原賦》。樑王落馬而死,本是尋常之事,賈誼又何必爲此自悲自責,抑鬱而終呢?)

賈誼“才調”到底如何?讓我們從被魯迅稱爲“西漢鴻文”的《過秦論》中尋找答案吧。

二、預習指導:(導學教程、預習提要、知識梳理)

三、研習課文:

(一)、朗讀全文,找出揭示全文中心論點的句子。翻譯這句話,分析其句子結構及關係。

“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

不同文本的譯文:

廣東版《教師教學用書》:“就因爲不施行仁義,而攻守的形勢也就不同了。”

湖南版《高一語文跟我學》:“不施仁政,而使秦始皇執政前後攻守的形勢不同造成的啊。”

任志鴻《中學教材優化全析》:“不施行仁政,使進攻和防守的形勢截然不同啊。”

張必東《中學語文備課全書》:“沒有施行仁義,而進攻與防守的形勢不同了。”

《高中語文疑難解析》:“是由於它沒有實施仁義的政治,而攻守的形勢不同了。”

關係:承接或因果。

新觀點: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中“而”的前後不是因果關係或承接關係,而應爲轉折關係,“而”應爲“然而”。而最好是將“攻守之勢異也”和“仁義不施”調換順序,將這一句理解爲“攻守之勢異也而仁義不施”。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朗讀指導:學生朗讀,教師範讀。體會句中的邏輯停頓:

(1)較長的主語和謂語之間要有停頓;

(2)動詞和較長的賓語之間要有停頓;

(3)較長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語之間、較長的聯合成分之間也要有停頓;

這是一般規律。

本段的動詞——“據”“擁”“有”之後要有停頓;“內”“外”之後還應有停頓。下面各段的朗讀指導仍圍繞邏輯停頓進行。

2、參看註釋,翻譯“有席捲……之意,……之心”,說說你從這句翻譯中受到什麼啓發。

明確:

重點講評文言翻譯中一些修辭方式的處理。本段突出強調兩點:

其一,如上節所講,同義疊用的“凝縮”原則;

其二,誇張修辭格的處理,即意譯或添加語詞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譯成“毫不費力地奪取了……”或“拱手之間就奪取了……”

3、從註釋中知道,“席捲”“包舉”“囊括”都有“吞併”的意思,“宇內”“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麼,我們把課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換成“有吞併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爲什麼要舍簡就繁呢?

明確:意在突出秦孝公吞併六國、獨佔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對諸侯各國虎視耽耽的情態、咄咄逼人的氣勢。同時也爲後文寫孝公之後的歷代秦君的赫赫功業張本(作爲伏筆而預先說在前面的話;爲事態的發展預先做的安排)爲後文寫秦一統天下之後的頃刻覆亡形成對比並作了鋪墊(爲了讓後文的意思表達的更清楚、更形象而做的一種烘托,一種陪襯。有時也叫伏筆——在前段裏爲後段所做的提示或暗示)。總之,根據表達的需要,這裏的繁筆增加了氣勢;同義短語的疊用,又使敘述生動形象。

4、文章從秦孝公寫起,爲什麼不從孝公以前的一國君(如秦穆公)寫起?從本段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這點?

明確:材料是爲中心服務的。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而秦的攻奪天下正是從秦孝公開始的。關於這點,本段課文已經明白論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窺周室”告訴我們,孝公在攝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對“周室”亦只是暗中“窺伺”(暗中觀望,等待時機,含貶義。近義詞有:窺視、窺探)。後來由於“商君佐之”,纔開始有了“席捲天下”的行動,雖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條件。

四、作業佈置:

1、熟讀課文。

2、書面翻譯第1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研習課文第2、3自然段。

3.繼續重點講授文言文翻譯方面的知識。

3.從分析段內層次入手,學習運用材料爲中心服務的技巧。

【教學過程】

一、檢查講評作業:(略)

二、研習新課:

(一)、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譯文,其中有些譯得不正確,請指出來,並說說理由。

譯文:秦孝公死後,他的兒子惠文王,孫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業,沿襲前代的政策,在南邊奪取了漢中,在西邊攻取了巴、蜀,在東邊割佔了肥沃的土地,在北邊收復了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確:好的譯文標準是“信”“達”“雅”,即準確、通暢、優美生動。上面譯文在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個別語詞不準確:“蒙故業”的“故”,澤爲“原有(的)”爲好;“因遺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東”“北”譯成“在南邊”之類不能準確表現秦的擴張行徑,譯成“向南”“向西”等爲好;“收”不是“收復”,和“取”同義。其二,不“達”、不“雅”:對於專名,直接“搬”過即可,不必把註釋當譯文抄在譯文中。譯文對“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處理就有這方面的不足,結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義。

(二)、指名讓學生口譯第2段,其他學生(或教師)訂正。

(三)、第2自然段的層次劃分有下面幾種意見,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

1、4層:

第1層:“孝公既沒……要害之郡”

第2層:“諸侯恐懼……已困矣”

第3層:“於是從散……弱國入朝”

第4層:其餘是

2、2層:

第1層:“孝公既沒……弱國入朝”

第2層:其餘是

3、2層:

第1層,“弱國入朝”,可分三小層:

(1)“孝公既沒……要害之郡”

(2)“諸侯恐懼……已困矣”

(3)“於是從散……弱國入朝”

第2層:“延及……國家無事”

提示:

把孝公之後五位國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這隻要聯繫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寫秦孝公,這是秦攻奪天下的開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國君有共同的特點——“蒙故業,因遺策”,繼續執行孝公攻奪天下的既定國策,雖然孝文、莊襄因“享國之日淺”,無所建樹,但不等於放棄攻天下的“遺策”。總的說來,五位國君是在發展吞併天下的業績。第3自然段寫秦始皇,是秦攻奪天下雄心的實現,即標誌“攻”的階段的結束,下面轉入“守”天下的階段。所以第三種意見似不可取。第二種意見基本合理。作者按時間先後和建樹狀況把五位國君分爲兩類來寫:前者評寫,後者略寫,但不管評略,二者的關係是並列的。爲了學習方便,我們可以對第一層再分3個小層(分法如第一種意見前3層的劃分)。第一種分法實際上是把第一層的3個小層與第二大層並列,這在邏輯上是有毛病的。

(說明:若有學生問,作者爲什麼把前三位國君合寫而不—一獨段分寫?亦可參看上面分析,從中找出答案。)

(四)提問: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層中,3個小層是否都是寫秦的?有人說,第1小層寫秦攻各國,第2小層寫各國攻秦,第3小層寫雙方戰爭結果。這種說法對不對?結合課文加以說明。

明確:還可以有一種理解,3個小層都是寫秦的。第1小層,寫秦對諸侯各個擊破的“攻”。“南取”“西舉”“東割”“北收”,既說明了這點,又說明這種進“攻”所向披靡,任何一個諸侯都難於單獨與之抗衡,從而也說明了諸侯之所以“會盟而謀弱秦”的原因。第2小層,還是寫秦攻諸侯,“攻”取合起來的九國諸侯。九國之師的“叩關攻秦”不過是以攻爲守,其實質還是守。面對九國聯軍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時的“君臣固守”,而是“開關延敵”,以“攻”對“攻”。第3小層寫秦擊潰九國之師後的影響,說明其席捲天下之勢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莊襄“享國之日淺”,那麼一統天下的宏圖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實現。

(五)、指名或集體誦讀第3自然段,然後從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誤的譯文,讓學生指出正誤,說明理由。

例句及譯文(例句下A、B爲譯文):

(1)振長策而御宇內。

A.舉起長鞭來驅趕天下諸侯。B.舉起長鞭來奴役天下百姓。

(2)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A.用殘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百姓。B.拿着敲和撲這些刑具來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築長城而守藩籬。

A.於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築長城並且守衛邊防。

B.於是派蒙恬去築守像籬笆一樣重要的長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爲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軍隊。把他們集中到咸陽,讓他們銷燬兵刃和箭頭,鑄成十二個金屬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陽,(然後)銷燬這些兵器,鑄成十二個金屬人。

(5)踐華爲城,因河爲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爲固。

A(秦始皇)踏着華山作爲城牆,憑藉黃河作爲護城河,佔據億丈高的城堡,下臨不可測度的深淵,自以爲十分堅固。

A.(秦始皇)憑藉華山和黃河,把他們看成城牆和護城河,佔據着這億丈高的華山城堡,其下又緊靠着深不可測的黃河,自以爲就十分牢固。

提示:

要做到譯文的“信、達、雅”,起碼要從以下幾點檢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個實詞、虛詞的意義是什麼,譯文中有沒有譯錯的語詞或遺漏的語詞;其二,譯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們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語法習慣;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風格,各種修辭格的處理是否得當。

[附]參考答案

(1)A、B均有誤。A中“御”譯爲“奴役”爲好;B中“宇內”理解有誤,聯繫下面(2)句可知。(2)A爲意譯,正確;B有誤,“敲撲”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爲刑罰,修辭問題未處理好。(3)A句正確;B有誤,藩籬比喻邊境、邊防,今人無“像籬笆一樣重要”的比喻說法。(4)A有誤,“兵”不指“軍隊”而指兵器,“之”亦應代指兵器,“鋒鎬”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確。(5)A有誤,原文“踐”不是課文注中的“踐履”(課文註釋有誤),而應是《康熙字典》引《釋文》的“踐,借也”當憑藉講;“城”作城牆、城堡爲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確。

(六)、提問:第3自然段講了秦始皇“攻”天下的業績和“守”天下的措施。試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寫其“攻”的,哪些是寫其“守”的?

明確:

“士不敢彎弓以報怨”句之後爲“守”,“報怨”句和其前爲“攻”。“南取百越”北“卻匈奴”仍屬其“井吞八荒”之舉。

(七)、提問:第3自然段在寫秦由“攻”轉爲“守”時從哪些方面寫了其“守”的措施,爲什麼要寫這些?

明確:

從政治、軍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寫其以暴政來作爲“守”的措施。寫這些是爲突出中心論點眼務的。

三、佈置作業:

1、背誦第3自然段。

2、書面翻譯課文的最後兩段。

第三教時

【教學要點】

1、研習第4、5自然段,瞭解作者對秦亡原因的見解,評說其進步性及侷限性。

2、學習本文從對比中引出結論的論證方法,進一步加強對文言詞句的理解和翻譯練習。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背誦第3自然段。

2、檢查第4、5自然段的譯文,着重檢查容易誤譯的典型句子的翻澤。

3、誤譯舉例:

(1)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譯文:然而陳涉不過是一個用破甕遮住窗戶,用繩子繫住戶樞(這樣貧窮人家)的子弟,是甿、隸一類的(耕田)人,而且是被遷謫戍邊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澤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

譯文:(他)又是腳踏在戍卒行軍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縱橫的行途中舉事。

(4)天下雲集響應。

譯文:天下人如同陰雲一樣集聚起來,如同回聲那樣應和他。

(5)崤函之固,自若也。

譯文:崤山與函谷關的險固,自然與以前相同。

(6)非及向時之士也。

譯文:(又)不及九國的士人。

(7)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譯文:一個匹夫發難而天子的七廟被毀壞。

說明:以上譯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參》,其中各有微瑕,試指正如下:

(1)“甕牖”解釋如課本註釋,不當“用破甕遮住窗戶”講。“甿”即耕田人,課本已有註解,譯文中括號內字多餘。

(2)“中人”,課本注“平常的人”,能夠講通,譯文不必標新立異,應儘量與註釋吻合。

(3)“躡足”應取引申義,“行伍”譯爲“戍卒行軍途中”不妥,整個譯文不符合現代漢語習慣,不達不雅。

(4)“雲”譯爲“陰雲”與原句所表達情感不一致。

(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辭書注“自若”爲“像自己原來的樣子,不變常態。”(見《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6)“向時”應譯出,可譯爲“不能趕上先前九國的土人”。

(7)“夫”即“人”,“匹”,“一個”的意思,用“一個”限制“匹夫”,沒有必要。“七廟”屬借代,應在譯時直接用本體事物名詞“國家”。

檢查方法:可採用上面辦法或讓學生解釋有關文言詞,可以讓學生讀某句自己的譯文。在此基礎上由學生訂正或老師講評。

二、研習課文:

(一)、第4自然段導讀:

“寫陳涉起義,天下響應,迅速滅秦”。這和“過秦”有什麼關係?作者爲什麼要評寫陳涉出身之低下、起義的倉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鈍劣以及“天下雲集響應”的形勢?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在閱讀時必須聯繫上下文,通過比較來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爲了幫助同學們學會這種比較,我們先來做如下練習:

1、讀本段和上段有關內容,填寫下表:

地位出身軍隊數量軍隊素質武器狀況地理條件

陳涉

秦始皇

答案:

地位出身軍隊

數量軍隊素質武器狀況地理條件

陳涉甕牖樞之子人,遷徙之徒行伍之間數百疲弊之卒斬木爲兵阡陌之中

秦始皇至尊王侯之家萬乘良將、信臣精卒勁弩、利兵、據億萬丈之城、全千里

2、我們之所以將陳涉與始皇作比較,是因爲陳涉起義時雖然“始皇既沒”,但“餘威震於殊俗”,說明秦當時國勢未衰。從比較中可以看到,秦滅亡的原因不是因爲陳涉力量強大,也不是因爲秦國的力量不強大和地理條件發生了變化。

3、從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賢”可以看出陳涉起義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從本段對陳涉的地位、出身等敘述看,陳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說的因爲秦“振長策而御宇內”和“隳名城,殺豪傑”,而是因爲秦“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4、從第2自然段中,知山東諸侯“會盟而謀弱秦”時,招致人才的辦法是“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土”;從本段“天下雲集響應,贏穆而景從”來看,“山東豪俊並起而亡秦族”的原因,並非是陳涉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振長策而御宇內”“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殺豪傑”等,總之一句話,如下段所說的,是因爲秦“仁義不施”。

(二)、第5自然段導讀:

“第五段轉入議論,分析秦滅亡的原因,得出結論。”作者是如何議論的?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議論是用了對比手法。作者如何運用對比手法?用來對比的材料分別見於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結論是什麼?我們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該如何評價這一結論?這些都是我們閱讀時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們仍通過練習來解決這些問題。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這是作者進行比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於國家變小變弱的原因。這句話是對前文敘述事實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斷。這些事實通過文中這些語句可看出來:第1段的“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及“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第2段的:“南取……要害之郡”、“爭割地而路秦”及“宰割天下,分裂……入朝”;第3段的:“吞二週……而報怨”及“踐華爲城……誰何”;第4段的“餘威震於殊俗”。

2、陳涉與“九國”的比較,實質上仍是以秦之今與秦之昔的比較。從第2段中我們知道,昔日作爲一國諸侯的秦,與擁有“十倍之地,百萬之師”的九國較量的結果是勝而不是敗;而今與陳涉這位不能與九國“同年而語”的甿隸之人較量,竟然失敗!這就告訴人們:一個國家疆域廣大,實力雄厚,未必就是戰勝對手的永遠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麼是決定的因素呢?讀者在對比之後,不能不深思而發出“何也”的問話。

3、如何評價作者關於秦滅亡的結論?

提示:

①從科學性看這一結論是否嚴密,有無侷限性?戰國四君(孟嘗君、平原君等)“寬厚而愛人”,但結果如何?

②從“仁政”的階級內容看有無侷限性?

③從作者主張的客觀效果看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看其是否有進步性。

討論:秦孝公在“攻”天下時,是否施行了“仁義”?

明確:

觀點一:

賈誼所謂“仁義”,仍然是孔孟所說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內立法度”及縱橫家們的“鬥諸侯”。對後者,賈誼在《過秦論》(中)中稱爲“酷刑法”“高詐力”,可見在賈誼看來,這並不是“仁義”。賈誼認爲“夫兼併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之術也。”這也告訴我們,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賈誼的“仁義”的基礎上。

觀點二:

在作者看來,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就是仁義的開端。“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就是這一結論的依據。早在戰國時期,孟子就對“王道”的圖景作了具體的描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可以說,“務耕織”就是對孟子“王道”思想中這一內容的高度概括。在這裏,賈誼把“立法度,務耕織”作爲秦國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反映了他對“王道”——即仁政的肯定。在賈誼看來,秦國的迅速發展壯大,關鍵在於施行仁政,“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因此才取得了向四方擴張的輝煌業績。文章前兩段沒有具體敘述秦國四代君王的治國之道,而是着力渲染其迅猛發展之勢,正是用所取得的業績來證明治國方略的正確。

興於仁義,亡於暴政,這是賈誼在本文要表達的基本思想,也是本文組織材料的基本思路。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執敲撲而鞭笞天下……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在這一段,作者詳細地描繪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的過程和治國之道——在作者看來,秦始皇之所以能夠一統天下,是因爲“六世之餘烈”,而不完全是他自己有所作爲;歷經二世就遭致滅頂之災,根本原因在於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又“廢先王之道”。“廢先王之道”就是廢仁義,“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就是行暴政,這就註定秦王朝只能是一個短命王朝。

綜上所述,對於《過秦論》的思路,以及文章最後得出的結論的理解,必須注意作者對秦孝公到秦始皇幾代君王治國方略的論述,儘管這些論述比較簡略,但它卻是貫穿全文的一條紅線。也只有這樣理解,才與“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之“施”相一致。

三、佈置作業:

1、完成“思考和練習”題。關於“思考和練習”第一題;這是關於如何正確理解本文中心論點的思考。我們可從這幾方面確定正確選項:

①從選項的陳述主體和文章論述主體的一致性來判斷,因爲文章的中心論點就是作者對評述主體的看法或主張,二者應一致。

②文章的材料是爲中心論點服務的,中心論點必須統帥材料,所以應從中心論點與材料是否統一來判斷。從本篇來說,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時是否施了“仁義”。據此,教參答案似欠妥。

2、補充作業:

(1)、翻譯下面句子: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

(2)、以練習第三題加點字爲重點,自制文言字詞卡片,積累知識。

高二語文上《過秦論》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反對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張在當時條件下的進步意義及其歷史侷限。教育學生不應只着眼於秦之興衰,而應學習作者把研究歷史與指導現實相結合的可貴精神,從而明白“以史爲鑑”“古爲今用”的意義,達到把知識轉化爲能力的目的。

2.學習課文從史實對比中引出結論的寫作方法;理解課文中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法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並結合單元知識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譯中恰當處理修辭格的知識。

教學設想

1.通過預習指導,使學生藉助課文的註釋、工具書和參考資料瞭解時代背景、作者簡況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講授課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張的歷史侷限時,不必在什麼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徵博引,同時對文中涉及的歷史人物及史實,也不要過多介紹。可在課外指導學生讀點通史或歷史故事(如《東周列國志》,雖是小說,但基本事件多見諸其書)。

3.文言文翻譯,是本單元主要知識點。在研習新課中要有意識設計必要的討論題,引導學生用單元知識短文所講的道理來解決疑難問題,獲取新知識。

4.本文邏輯嚴密,文辭優美,可利用錄音等手段指導學生反覆誦讀,在讀中體會文章氣勢之磅礴,說理之透徹。在熟讀基礎上背誦課文的後三段。

教學時數

3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1.預習全文,疏通文句,瞭解大意。

2.學習課文第一段。

導入新課

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毛澤東同志批評了那種“割斷歷史,只懂得希臘,不懂得中國,對於中國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團”的主觀主義學風,教導我們要“認真地研究歷史”,“不但要懂得中國的今天,還要懂得中國的昨天和前天”。爲什麼要“認真地研究歷史”?一句話,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古爲今用。對於這個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漢賈誼就說過:“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他的史論《過秦論》就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寫的,通過總結秦不施仁義二世而亡的教訓,來諷諫漢朝統治者。雖然由於歷史侷限,作者不可能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分析和找出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針對當時現實而論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們學習。

預習指導

印發預習學案,以學生自學爲主。

1.關於作者:

賈誼(前200椙?68),西漢洛陽人。西漢著名政論家、文學家,最早的漢賦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衆著稱。20多歲時漢文帝召爲博士,不久提升爲太中大夫。後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議,觸犯權貴,被謫爲長沙王太傅。四年後被召回,爲文帝寵子樑懷王太傅。死時僅33歲。他的政論散文《過秦論》《陳政事疏》(也稱《治安策》)《論積貯疏》等,體現

了新興地主階級政治家的遠見卓識、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改革現實的堅決態度。他的文章峻拔鋒利,鍼砭時弊,淋漓酣暢,對後世散文創作很有影響。其文章,明人輯有《賈長沙集》,另傳有《新書》十卷。他的爲人,很爲司馬遷推崇,司馬遷把他和不同時代的屈原相提並論,撰寫了《屈原賈生列傳》。

2.時代背景:

春秋以來,戰亂頻仍,加之秦統一後的暴政、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之爭,社會經濟遭受了五百年來的特大破壞。農民大量流亡異鄉,不得耕作;還有些爲生計所迫,賣妻鬻子或自賣爲奴。戰亂使人口銳減,商業蕭條。奸商囤積居奇,物價昂貴,米一石值萬錢,馬一匹達百金。新建立的西漢政權,府庫空虛,財政困難。史載當時:“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人民很需要休養生息。針對這種現實,爲鞏固西漢政權,賈誼借“過秦”以“規漢”,主張施行仁政,“與民休息”。當然,賈誼所說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統治階級立場上的,不可能包括消滅剝削、消滅階級壓迫等內容,這是歷史的侷限、階級的侷限,我們不能苛求。

3.自讀課文及註釋,結合課文前“預習提示”疏通課文,並完成下面練習:

(1)給下面加點字注音:

①合從()締交贏糧而景()從()因利乘()便萬乘()之勢

②寧()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寧()靜樂()毅安樂()

③翟()景墨翟()召()滑累召()不應蒙恬()?()

④逡()巡鉏耰棘矜()矜()持度()長絮()大度()德量力內立法度()

(2)根據以前學過的知識或查字典(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給課本上沒有註釋的下列加點字詞作解釋:

①務耕織()守戰之具()

②會盟()重寶()

③明智忠信()尊賢而重土()

④兼韓、魏……之衆()杜赫之屬()

⑤於是六國之士()於是從散約敗()

⑥開關延敵()天下諸侯已困矣()

⑦因利乘便()延及孝文王()

⑧享國之日淺()陳利兵而誰何()

⑨鑄以爲金人十二()自以爲關中之固()

⑩斬木爲兵()同年而語

天下非小弱也()爲天下笑者()

(3)說明下列加點詞的用法:

①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②外連衡而鬥諸侯

③然陳涉甕矚繩樞之子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4)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各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①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②秦無亡矢遺鏈之費()

③伏屍百萬,流血漂櫓()

④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

⑤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5)在橫線上填空:

①“內立法度,務耕織”句省略了主語。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句中“以”後省略了賓語。

③“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爲天下笑者,何也”句,“一夫作難”指;“身死”後面省略了詞;“爲天下笑者,何也?”是修辭句。

(6)選出對“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點詞的運用解釋正確的一種:

A.句中加點詞的意義都不一樣,體現了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B.加點詞的意義都不一樣,體現了作者語彙豐富。

C.加點詞的意義都一樣,體現了作者用詞富於變化,避免雷同,讀來無呆板之感。

D.加點詞的意義都一樣,體現了作者語彙豐富。

(說明:預習提綱部分最好印發給學生,特別是作者和時代背景部分,教師不必再贅述。課本“預習提示”部分對本文結構、中心及文采已有簡要說明,要引導學生結合“提示”基本掌握課文的內容和主旨。

高二語文上《過秦論》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的

一)知識教學點:

1、瞭解課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觀點:賈誼的反對暴政、提倡仁政的觀點,這種觀點同西漢初期提倡"與民休息"政策的關係,瞭解主張在當時條件下的進步意義及其歷史侷限。

2、掌握課文中常用實詞、虛詞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識。

3、誦讀全文,把握語氣,正確傳達課文主旨,與作者情感合拍共振。在誦讀的基礎上順暢地背誦最後三段。

二)能力訓練點

1、學習從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角度,運用歷史資料,提出中心論點的方法;注意對"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中心論點的正確理解。特別是第五自然段對比分析處應認真理解。其幾項力量的對比是:陳勝<九國<秦國<秦朝。但"一夫作難而七廟隳",強秦亡於陳涉,其結論推出中心論點。這種順理成章,極有說服力的寫法應仔細體檜。

2、理解課文中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法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並結合單元知識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譯中恰當處理修辭格的知識。

3、體會本課敘事時極力鋪張渲染,議論時使用對比論證的寫作特點

4、重點理解文言文翻譯的要領並培養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文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瞭解賈誼的政治主張的進步性和侷限性。

2、教育學生不應只着眼於秦之興衰,而應學習作者把研究歷史與指導現實相結合的可貴精神,從而明白"以史爲鑑""古爲今用"的意義,達到把知識轉化爲能力的目的。

四)美育滲透點

1、瞭解課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觀點

教學重點

1、瞭解秦王朝興亡過程,分析導致其迅速滅亡的原因。

2、學習課文先敘史實後分析歸納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線"(時間的縱線)"點"(某一時間段的鋪陳拓展)結合的安排結構的方法。

3識辨課文中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及多義詞。

教學難點:

以敘史來對比論證。

學法指津

讀。本文始終是按照時間的順序來安排層次先後的,氣勢充沛,一氣呵成。初讀時不要中斷,不要旁及其餘,以形成整體感。

理。在讀的基礎上劃分結構,理出頭緒。用列表形式表示出秦的興亡過程。如:

(1)孝公:崛起

(2)"五王":強大興(攻)

(3)始皇:統一

(4)二世:滅亡亡(守)

(5)亡因:"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析。即是對內部層次的理解。第一段,要抓住客觀條件、主觀因素、施政方針三方面進行分析;第二段,要注意領會作者極寫諸侯約從反秦的強大陣容和不可抗衡的聲勢的意圖(用以反襯秦之強大,爲下段寫秦統一全國已成定局蓄勢);第三段,分析秦創建大帝國之後怎樣轉入守勢,從其愚民、弱民、防民等守策看其走向覆亡的必然性;第四段,要明確作者寫陳涉亡秦而採用寓褒於貶的寫法的用意(秦民心喪盡,自取其禍);第五段,分析內部層次以及與全篇的關係(①從不同的角度將陳涉之衆與九國之師進行對比,提出問題。②歸納中心論點,解決問題。在第二層次中,均有與上文相照應的句子:前4句照應一、二段,中間5句照應三、四段,最後照應"成敗異變"二句,順勢回答了第一層留待解決的問題)。

誦。即是深入領悟全文要旨的重要步驟。誦讀時一定要注意語氣。文中的鋪排,要讀出氣勢,高亢而有力;文中的對比,要讀出情感,抑揚有別,褒貶分明;深責時,要義正詞嚴;惋惜處,要讓人警醒。本文雖爲史論,但語言上明顯地帶有賦的特色,誦讀時要細加品味。

教學設想

1、通過預習指導,使學生藉助課文的註釋、工具書和參考資料瞭解時代背景、作者簡況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講授課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張的歷史侷限時,不必在什麼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徵博引,同時對文中涉及的歷史人物及史實,也不要過多介紹。可在課外指導學生讀點通史或歷史故事(如《東周列國志》,雖是小說,但基本事件多見諸其書)。

3、文言文翻譯,是本單元主要知識點。在研習新課中要有意識設計必要的討論題,引導學生用單元知識短文所講的道理來解決疑難問題,獲取新知識。

4、本文邏輯嚴密,文辭優美,可利用錄音等手段指導學生反覆誦讀,在讀中體會文章氣勢之磅礴,說理之透徹。在熟讀基礎上背誦課文的後三段。

課時安排:

三課時

1、讀課文並落實字詞;

2、指導翻譯;

3、背誦。

高二語文上《過秦論》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賈誼對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背誦課文3、4、5段。

能力目標

1、歸納掌握“制、亡、固、遺、度”等詞的一詞多義,七個通假字、三種古漢語特殊句式,逐步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

2、學習本文善於敘事、精於論斷的寫作特色,引導學生正確處理敘議關係,提高議論文寫作能力。

3、品評鑑賞本文廣用排比、對偶,極力渲染誇張的特點,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德育目標

瞭解作者借古諷今、勸諫漢文帝施仁政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進步意義。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理解並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句式。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詞句的特點,歸納文言詞法句法知識,逐步掌握文言字詞句運用規律。

【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基於學生對這段歷史有所瞭解,理解課文難度較先秦散文小,宜採用以朗讀帶動文意疏通,以背誦帶動對作品的鑑賞,寫作特色、語言特點的分析鑑賞皆融於誦讀中。

2、評品法。從品評鑑賞的角度,通過設置幾個鑑賞點來激活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讓他們具體賞析該文寫作的獨到之處。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賈誼的文章,尤其是政論文,歷史上向來評價很高,魯迅先生曾譽之爲“西漢鴻文”,《新編中

國文學史》稱《過秦論》爲“政論文之楷模”。從《史記》、《漢書》、《昭明文選》到明清乃至當今的古文選本,幾乎都錄入和收選了《過秦論》,特別是上篇。歷代評論名家都說它“雄俊宏律”、“通篇一氣貫注,如一筆書,大開大闔”,是古今第一“盛”文章。

今天就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它的氣魄吧!

二、解題:

1、簡介作者

賈誼(公元前200—公元前168),世稱賈太傅、賈長沙,也稱賈生。洛陽人,西漢著名政論家、文學家,最早的漢賦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衆著稱。20多歲時被漢文帝召爲博士,不久提升爲太中大夫。後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議,觸犯權貴,被謫爲長沙王太傅,甚爲失意,渡湘水時寫《吊屈原賦》,以屈原自比。四年後被召回,爲文帝寵子樑懷王太傅。後梁懷王墜馬而死,賈生亦傷心而死,死時僅33歲。賈誼的思想基本上屬於儒家思想,他要求統治者施行仁政的主張,在當時還是有進步意義的。他的政論散文《過秦論》、《陳政事疏》(也稱《治安策》、《論積貯疏》)等,體現了新興地主階級政治家的遠見卓識、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改革現實的堅決態度。他的文章峻拔鋒利,鍼砭時弊,淋漓酣暢,對後世散文創作很有影響。其文章,明人輯有《賈長沙集》,另傳有《新書》十卷。他的爲人,很爲司馬遷推崇,司馬遷把他和不同時代的屈原相提並論,撰寫了《屈原賈生列傳》。

2、寫作背景。

賈誼生活在西漢初期,此前歷春秋戰國,七雄爭霸而秦統一天下,戰亂頻繁。加之秦統一後的暴政、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之爭,社會經濟遭受了五百年來的極大破壞。農民大量流亡異鄉,不得耕作;還有些爲生計所迫,賣妻鬻子或自賣爲奴。戰亂使人口銳減,商業蕭條。奸商囤積居奇,物價昂貴,米一石值萬錢,馬一匹達百金。新建立的西漢政權,府庫空虛,財政困難。史載當時:“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人民很需要休養生息。針對這種現實,爲鞏固西漢政權,賈誼借“過秦”以“規漢”,主張施行仁政以安民,“與民休息”。他多次上書,評論時政,《過秦論》總結了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指出秦王朝傾覆的根本原因是“仁義不施”而失去民心,借秦之過勸諫漢文帝“安民”,並實行政治改革。當然,賈誼所說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統治階級立場上的,不可能包括消滅剝削、消滅階級壓迫等內容,這是歷史的侷限、階級的侷限,我們不能苛求。

3、文體特點。

《過秦論》是一篇政論文,“過秦”即批評秦之過錯的意思,批評秦的過錯意在總結歷史教訓。“論”是古代議論文的一種。

三、誦讀、疏通、理解課文:

1.一詞多義:固、亡、利、遣、度……

2.詞類注用:

3.鋪張誇大:用賦的手法寫議論說理的散文。

4.文言對舉:

①詞語對舉: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

②分句對舉: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③排比(對舉的擴展):……之屬爲之謀;……之徒通其意;……之論制其兵。

四、討論:本文的寫作特點。

高二語文上《過秦論》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的

(1)學習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原因的分析,瞭解作者借古喻今的政治見解;

(2)掌握對比論證法在全文中的作用;

(3)學習本文詞采華麗、千變萬化的語言特點,處處重複卻不給人以累贅之感,句句相似卻又沒有雷同之嫌;

(4)着重識記並理解“蒙、因、絜、愛、餘烈、弱”等詞的含義;

(5)理解“制、亡、利、固”4個多義詞的不同含義。背誦課文最後三段。

教學重點

(1)加強誦讀、理解文章結構層次及寫作意圖。

(2)識辨課文中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及多義詞。

教學難點:

以敘史來對比論證。

教學設想:

(1)以誦讀促理解,以理解促誦讀。

(2)本文文言詞彙豐富,注意引導學生識辨積累。

(3)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瞭解作者及文章寫作背景,重點學習1─2節。

教學步驟:

一.簡介作者及課文寫作背景、釋題、明確文體。

二.⑴對照註釋自讀第一節。要求讀準字音,先默讀,再朗讀。

⑵指名朗讀,學生老師評價。

⑶再讀課文,劃出疑難。

⑷質疑,討論釋疑。

⑸要學生說出本節活用詞、通假字。

⑹齊讀課文第一節。請同學概括大意,教師板書。

三.1.用學習第1節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第2節。

2.解釋加點字(出示小黑板,學生口答)

⑴蒙故業

⑵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⑶寬厚而愛人

⑷相與爲一

⑸趙奢之倫制其兵

⑹秦人開關延敵

⑺延及孝文公

四.自讀第三節,方法同一、二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3─4節,背誦3─4節。

教學步驟:

一.齊讀1─2節,體會語言特色,板書1─2節內容。

二.檢查自讀第3節情況

1.指名朗讀第3節,要求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蒙)恬藩籬黔(首)隳(名城)

2.對朗讀給予評價。老師範讀。學生齊讀。

3.質疑,討論釋疑。

4.要學生說出本節的通假字、活用字、古今異義詞。

5.解釋加點字(出示小黑板,要學生口答)

⑴奮六世之餘烈

⑵鑄以爲金人十二

⑶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⑷因河爲池

⑸俯首繫頸,委命下吏

⑹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⑺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注意句式)

三.指導背誦,概括大意。

1.結合課後練習二(1),指導背誦,加深課文理解

2.概括段意,教師板書。

3.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四.1.對照註釋自讀第4節,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牖猗躡氓

2.指名朗讀、評價、教師範讀。

3.質疑,集體釋疑。

4.出示小黑板,請學生口答加點字的用法及意義。

⑴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注意句式)

⑵贏糧而景從

⑶天下雲集而響應

⑷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5.齊讀課文,概括段意教師板書。

6.根據課後練習二(2)提示,指導背誦,加深理解。

7.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五.作業(早或晚自修完成)

1.繼續背誦3─4節,(注意心到,口到,耳到)

2.自讀課文第5節。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第5節,總結全文

教學步驟:

一.指名背誦3─4節,給予鼓勵。

二.學習第5節

1.出示小黑板,翻譯句子和加點字,口頭完成,檢查預習情況。

⑴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

⑵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爲天下笑,何也?⑶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根據檢查情況,要求學生質疑,釋疑。

3.指名朗讀、教師評價、教師指導朗讀(參見教參P170有關朗讀語氣提示)

4.教師範讀

5.指導背誦

6.學生概括本節大意,明確結尾句在本文中的地位

三.1.引導學生看板書,結合課題思考,認識本文“以史實爲論據,用觀點統率材料”的特色。

2.找出課文中的對比,尋找各組對比之間的關係,並用圖表示,並分析運用對比對論證中心論點的作用。

3.朗讀課文,找出駢句,結合作者生平、體會本文“賦體文心”的特色。

四.作業:完成課後練習三(多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