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魏禧《大鐵椎傳》賞析

魏禧《大鐵椎傳》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淋漓盡致的形象摹畫 真摯深沉的人生感慨

魏禧《大鐵椎傳》賞析

——魏禧《大鐵椎傳》賞析

湖南永州八中 周志恩 郭姣鳳

清初重要古文家魏禧是頗有民族氣節的。他早年舉家遷居寧都縣西北的翠微峯,起先是爲逃避明末戰亂,求得一方淨土,後來則爲反清復明。隱居期間,專攻經史,著述頗豐,尤以古文成就最高,“文風凌厲雄健”,“慷慨激昂”。其爲人與爲文一樣,豪放得開,瀟灑得起。在《吾廬記》中,他對其弟季子禮“舉債冒險危而遊”的壯舉持讚賞態度,認爲季子禮“南極瓊海,北抵燕”,“衝危難,冒險阻”是“得行其志爲適”,季子禮“舉債而飾其廬”也是如此。魏禧本人也曾步下翠微峯,到江淮一帶遊歷,既爲廣交隱逸之士、明朝遺民,又爲籌集活動經費。正因爲他終生不忘復明,故康熙17年(公元1678年)清政府開博學鴻詞科,打算選拔他去作官,他絕意仕進,託病不就。當時很有資望的李翰林及其好友閔賓連先生不僅尊重他的爲人,也很賞識他的文章。王慶麟也深愛其文,盛讚“魏叔子之文,最長人見識。”(王慶麟《書<魏叔子集>後》)魏禧以寫人物傳記見長,他曾爲衆多的俠客、高士、君子、烈婦縱情放歌過,他筆下的人物“個個呼之欲出,赫然如立眼前”。(徐起雲語)《大鐵椎傳》是魏禧傳記文中獨具特色的一篇,他將自身的追求與感慨寄寓文中,讓人“觀其文,想其人德。”(鍾嶸《詩味》)

《大鐵椎傳》分序文、正文、評論三部分。序文主要交代寫作時間與材料來源,其中作者對陳子燦的一句發問“數遊南北,逢異人乎?”是傳文的引子。這說明作者是喜歡“異人”,特別讚賞“異人”的,也說明他與“異人”具有某些相通性,爲“異人”立傳能自然地抒寫自己的志趣、抱負。

作者在正文的開頭部分,有意佈設一個又一個迷魂陣,簡筆勾勒出主人公大鐵椎“異”的種種表現。“健啖”寫其食量之異。“貌甚寢”寫其容貌之異。右脅之下的大鐵椎“重四五十斤”、“柄鐵摺疊環復,如鎖上練,引之長丈許”從重量、形狀與構造上寫其武器之異。“右脅夾大鐵椎”、“飲食拱揖不暫去”寫其對武器的態度之異。還有“不知何許人”底細之異,“與人罕言語”、“扣其鄉及姓字,皆不答”,言談之異,以及初來乍到時的裝束之異,夜半時分的詭祕行動之異。作者定要讀者疑團滿腹之後纔去將疑案一一揭開,讓讀者睜眼將“異人”的廬山真面目看個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給人種種神祕感的大鐵椎到底是何樣人物呢?作者先通過人物的簡潔對話揭示其性格特徵,將其光彩照人的形象刻劃得淋漓盡致,感人肺腑。“吾始聞汝名,以爲豪,然皆不足用。”這番辭行前的內心表白道出了他投奔宋將軍的原因,將軍“工技擊,七省好事者皆來學”,將軍威名遠播,雄健有加,他是慕名而來,必有所圖的。“皆不足用”的結論絕非輕率作出的,大鐵椎考察不全面,論據不充分,判斷不準確,就不會當面向將軍下如此斷語,否則,將軍想必也不會允許的。事實上,將軍顯然是默認了大鐵椎的看法。“強留之”便是“固自負”的將軍在大鐵椎面前無可辯駁、自慚形穢而藉以掩飾自己窘態的表現。因此,“皆不足用”一語,既說明大鐵椎極有抱負,想尋找真正英雄幹一番大事,又表現他有知人之明,豪放而坦誠,足令將軍佩服。“吾去矣”三字,語氣何其堅決,感情何其沉鬱!它交織着大鐵椎頻頻失望於現實而又執著於理想追求的複雜情感,也寄寓着作者對其現實遭遇的深切同情,對其矢志不渝、奮發自圖的深情禮讚。這裏面何嘗沒有作者自己復明心態的曲折流露呢?大鐵椎要離去,有些話是不便明說的,由於“將軍強留之”,才迫不得已道出自己的隱祕:“吾數擊殺響馬賊,奪其物,故仇我。”原來他乾的是仗義除暴、劫賊濟貧的大事,這種正義之舉非有超人的膽識、過人的勇力是絕對行不來的。讀者由此可以解開心中一連串疑團,領悟前文所寫食量之大、武器之奇乃暗示其有超羣的武藝,武器隨身攜帶、片刻不離,是寫其高度的警惕性,其言談之異則是表現其深沉的性格。儘管將軍不是自己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大鐵椎仍有“久居,禍且及汝”之慮,他對朋友的關心,行事敢作敢當、不連累他人的大丈夫氣慨令人肅然起敬。

將軍聽說“今夜半”有決鬥,摩拳擦掌慨然請戰“吾騎馬挾矢以肋戰”,大鐵椎則以“賊能且衆,吾欲護汝,則不快吾意”阻止他。於此可以想見大鐵椎與豪賊必定有過多次交鋒,對對方的所作所爲與人員實力當了如指掌,也足見大鐵椎在強敵面前凜然無畏、樂觀自信的大將風度。由此想來,一個“止”字便是高度濃縮了作者對大鐵椎諳識兵謀兵法、知己知彼、膽識超人的讚賞與欽佩。將軍在遭到拒絕後仍是“力請客”。迫於無奈,大鐵椎只得帶他前去,卻是“送將軍登空堡上”,並叮囑“但觀之,慎弗聲,令賊知也”。關心朋友,辦事負責的態度令人倍感親切。

作者深深地喜愛大鐵椎,他要讓大鐵椎永遠活在天地人間,活在讀者心中。曠野決鬥便是作者精心描寫的驚心動魄、以寡敵衆的一場撕殺,它栩栩如生地再現了大鐵椎的威武雄姿。作者先以“雞鳴月落,星光照曠野,百步見人”的陰森環境渲染肅殺的氣氛,烘托大鐵椎從容上陣、沉着應戰的姿態,再以豪賊人員之衆、來勢之兇從側面反襯大鐵椎“大呼揮椎”的非凡氣慨和“奮椎左右擊”勢不可擋的神威。而威名遠播的將軍“屏息觀之,股慄欲墮”的反應也從側面寫出了這場決鬥之兇險慘烈、天昏地暗、驚心動魄,同時也形象地應證了大鐵椎的知人之明與泣天神威。惡戰之中,大鐵椎大呼一聲“吾去矣”,話音才落,人已潰圍而出,眨眼間消失在茫茫夜色中,行動神速得給人以神龍見首不見尾之感。這一句“吾去矣”不僅是大鐵椎對豪賊的蔑視,寫出他挫敗衆豪賊的陰謀、得勝而去的雄姿,也是大鐵椎對將軍的告別,傳達出對將軍好自爲之、善加保重的祝願,更深含着作者對大鐵椎尋找志同道合者之不易,實現抱負、施展才能之艱難的沉重嘆惋。

如果說作者在正文中淋漓摹畫大鐵椎的威武形象,還只是曲折隱晦地抒寫自己的志趣,那麼評論部分則是明顯地坦露了自己的心跡。作者花了相當的精力研讀《左傳》,寫了十卷《左傳經世》探討治道與兵謀兵法,又曾廣泛結交復明志士,但終無回天之力,難酬復國之志,只好在翠微峯築易堂講學讀書來打發時光,其內心難以平靜是必然的。“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一句實是作者復明願望之強烈的真情流露。大鐵椎是他心目中的“力士”,是能幹大事的真正英雄,他極爲敬佩。然而由大鐵椎身懷絕技而終不能爲世所用,淪落街頭靠“寫市物貼子”爲生的不幸遭遇,回頭來看自己的蹉跎人生,難免心生哀慼。捧讀南宋愛國作家陳亮的《中興遺傳》,也就難免要產生深深的感慨了,作者借評論大鐵椎而在抒發自己的真摯情懷。總之,作者神化大鐵椎,美化大鐵椎,以極大的讚賞熱情淋漓盡致地刻劃大鐵椎膽識過人、豪放坦誠、威武深沉的形象,就是要在大鐵椎這個終生蹉跎、難酬報國之志的人物身上寄寓自己真摯深沉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