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聽聽那冷雨》教學設計(有反思)

《聽聽那冷雨》教學設計(有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4W 次

【教學目標

《聽聽那冷雨》教學設計(有反思)

1、初步學會通過鑑賞語言,來體味文章意境美;

2、初步學會通過語言品味來體會作者情感,把握主旨的方法;

3、從文化認同的角度理解作者對傳統文化的深情。

  【教學重難點】

1、鑑賞作者精美的語言藝術,感受聽雨意境中蘊含的深厚情感;

2、從語言品味中領略作者通過觀雨、嗅雨、聽雨傳達的文化內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人生是一張露天的葉,孤獨是一陣冰涼的雨。雨滴敲打着綠葉,這也是生命的一個樂章。這雨滴,敲在樹葉上,也敲在屋瓦上,敲在離人的心上,敲出了一篇華美動人的篇章。它隱藏着詩人余光中四十多年的人生經歷,飽含着他胸中對故鄉的濃濃深情,也寄寓着他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

讓我們叫醒自己文化的耳朵,去文中聽聽冷雨裏凝結着的鄉愁。

  二、速讀課文,勾勒作者的人生經歷

1、介紹余光中生平

余光中1928年生於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隨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遷居臺灣,之後,就一直在臺灣、香港和美國之間輾轉漂泊,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學任教,並於同年寫下了《聽聽那冷雨》這篇散文,1992年,終於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陸。

他說:“當年離開內地,乃此生最大傷痛。幸好那時我已21歲,故土的回憶,文化的濡染已經深長,所以日後的歐風美雨都不能奪走我的漢唐魂魄。”

他說:“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自己“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傳人”。

他還用這樣的比喻來說明他生活過的地方:內地是母親,臺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遇。

2、從課文中,我們還可以看出他的哪些經歷?

在臺北的細雨街巷裏穿梭

在美國的丹佛山想象煙繚雨繞的情景

在大陸的秋天、在臺北日式的瓦屋裏聽雨

還在蔣捷的詞裏、在王禹稱的文中品味雨

  三、品讀課文,領略本文的語言藝術

1、《聽聽那冷雨》,其實是作者在不同地方觀雨、嗅雨、聽雨、體味雨的經歷,它把這種經歷描繪得如此動人。散文之美,美在情感,美在意境,也美在語言。

回顧我們剛剛學過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不僅陶醉在清華園荷塘的美妙月色裏,也陶醉在朱自清營造的出神入化的意境裏,他用了哪些語言藝術來達到這種效果?

生答,明確:

大量運用疊音詞,既形象地表現了事物的特點,又使文章富有音樂美;

精心煉字,用“瀉”“洗”“浮”“畫”等動詞把月光的神奇作用寫活了;

使用比喻、通感、擬人、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使文章生動形象;

引用古詩詞來使文章言簡意豐。

2、示範研讀第5段。

A範讀第5段

B內容:在蔣捷的詞裏聽雨

C情感:借古詩詞傳達自己的思鄉之情和身世飄搖之感。

D手法:化用詩詞

理解化用蔣捷《虞美人 聽雨》

(1)此詞從“聽雨”這一獨特視角,表現了詩人少年、壯年、晚年三個人生階段不同境遇、 不同況味的不同感受。請分別將它們寫出來。

① “少年聽雨”的畫面,傳達出春風駘蕩的歡樂情懷。着力渲染的正是 “不識愁滋味”的青春風華。而又枯槁的身心

② “壯年聽雨”的畫面,映現出在風雨飄搖中顛沛流離的坎坷遭際和悲涼心境。

③ “而今聽雨”的畫面,則刻意凸現出僧廬之冷寂與鬢髮之斑白,藉以展示晚年曆盡離亂後的憔悴。

(2)余光中爲什麼要引用蔣捷的這首詞呢?結合選段談談你的看法。

作者處境與蔣捷相識都是“飽經風霜”,都是面對蕭蕭秋雨,想到自己的一生,自然發出“悲歡離合總無情”的感慨。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地方化用了詩詞?

示例: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遙指已不再,劍門細雨渭城輕塵也都已不再。

此句化用了以下詩句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陸游《劍門道中遇微雨 》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陽關三疊》

給人的感覺意境優美而豐富,卻絲毫沒有艱深晦澀之感。

生答:大陸上的秋天,無論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聽去總有一點淒涼,悽清,悽楚,……

引用了“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孟浩然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宋 李清照 《聲聲慢》

驟雨過,珍珠亂撒,打遍新荷。

——金 元好問 《驟雨打新荷》“等句,寫出雨帶給人的悠遠的思緒。

2、學生分組研讀7、9、10、11段,指出各段裏體現的情感以及所用的表現手法。

學生小組彙報研讀成果:

第一組:本段寫在瓦屋下聽雨。生1: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後一句的比喻手法。把雨滴比作灰美人冰冰的纖手,把瓦片比作灰鍵和黑鍵,於是雨聲就成了神奇的音樂。生動地寫出了作者對雨的喜愛。

生2:擬人手法也用得很巧妙。流光在作者眼裏是“溫柔的”,是一種“安慰”,是在“按摩耳輪”,用擬人手法寫聽雨對思鄉之情的慰藉。

生3:本段的疊音詞也用得很巧妙。“輕輕重重輕輕”三個詞,讓人感到彷彿是一陣急雨,快速掠過屋頂,留下或急或慢的腳步聲。

第二組:本段寫在日式的古屋裏寫暴雨。生1: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的煉字。“侵”字形象地寫出了雨天時溼溼的綠綠一點點進入心裏的狀態。此外,挾、掀、瀉、撲、刷、鞭、打等動詞也都生動傳神地寫出了颱風雨的力量之大。

生2:我覺得擬聲詞用得很到位。“滂滂沛沛”“忐忐忑忑”“騰騰”把暴雨的聲音和氣勢表現得特別逼真。

生3:我特別欣賞這一段語言的節奏,斷成行,便是一首鏗鏘有力的短詩,跟颱風雨的節奏非常吻合。(學生朗誦)

雷雨夜,

白煙一般的紗帳裏

聽羯鼓一通又一通

滔天的暴雨

滂滂沱沱/撲來,

強勁的電琵琶

忐忐忑忑/忐忑忑,

彈動屋瓦的驚悸

騰騰/欲掀起。

第三組:第10段雖然也一樣是在日式的古屋聽雨,聽的卻是綿綿細雨。作者同樣用的是詩的語言和節奏,但卻是輕音樂般的音調,與回憶的綿長,節奏是相同的。(感情朗讀)

雨是一種回憶的音樂

聽聽那冷雨

回憶江南的雨

下得滿地是江湖

下在橋上和船上,

也下在四川

在秧田和蛙塘

下肥了嘉陵江

下溼了布穀

咕咕的啼聲

分析:如果把這一句話拆成這樣一首詩,它的節奏舒緩,情調憂傷,語言優美,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如“滿地是江湖”運用了誇張和比喻手法,寫出了雨季之長,雨量之大;“下肥了嘉陵江”則運用了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嘉陵江的壯闊;“下溼了布穀的啼叫”用了通感的手法,表現了雨景中布穀聲給人帶來的憂傷、惆悵之感。

第四組:本段寫的是沒有音韻的雨季,表達作者對雨中音樂的懷念。

生1:我最喜歡的句子是“現在只剩下一張黑白片,黑白的默片”。用比喻的手法寫出瞭如今的臺北雨天,沒有色彩,沒有音樂,只有令人沮喪的蒼白與空洞。

生2:我最喜歡那句“鳥聲減了啾啾,蛙聲沉沉了閣閣,秋天的蟲吟也減了唧唧”。“啾啾”“閣閣”“唧唧”這些擬聲詞的運用,說明原來的雨天,周圍有那麼多令人心醉的天籟之音。如今這些大自然的音樂消失了,多麼令人傷感。

生3:最能表達對這種逝去的美好的追念的句子,我以爲是“千片萬片的瓦翩翩,美麗的灰蝴蝶紛紛飛走,飛入歷史的記憶”。屋瓦就像美麗的蝴蝶遠離了人羣,人們也就遠離了自然,遠離了詩意。

3、小結:本文的語言特色:

• 大量使用比喻、通感、擬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 大量使用疊字疊句,增強了文章的節奏和韻律,富有音樂美和繪畫美;

• 句式靈活,長短句結合,文白夾雜,錯落有致;

• 化用詩句,自然貼切,具有渾然天成之美。

 四、領會情感

從這些比喻中,你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生答:對瓦的讚美,對雨的依戀。

進而昇華到對故鄉、對祖國的深深眷戀,更有對現實、對人生的深入思考。

齊讀最後一段,感受世事滄桑,都市文明破壞傳統意趣帶給人們的失落與無奈。

  五、品味文化

就是那一隻蟋蟀/在《幽風·七月》裏唱過/在《唐風·蟋蟀》裏唱過/在《古詩十九首》裏唱過

在花木蘭的織機旁唱過 /  在姜夔的詞裏唱過 /  勞人聽過 /  思婦聽過

就是那一隻蟋蟀 /  在深山的驛道邊唱過 /  在長城的烽臺上唱過

在旅館的天井中唱過 /  在戰場的野草間唱過 /  孤客聽過/  傷兵聽過

詩人流沙河說: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心態,中國人有中國人的耳朵。帶着文化的耳朵,從一聲蟋蟀裏,詩人可以聽出鄉愁,聽到思念,聽到共鳴,聽到慰藉。

共同的歷史文化背景會帶來閱讀時熟悉而熨貼的親切感,會帶給我們對作者情感表達和意境營造的認同感。文中哪些地方引起了你文化認同?

生答:漢字的形體中洋溢着鄉情引起了我的認同。“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一個‘雨’字,點點滴滴,滂滂沱沱,一切雲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作者妙解字典裏“雨”部的字,其實正說明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生2:文中引用的中國詩詞也帶給我們文化上的親切感。無論是“蕩胸生層雲”或是“商略黃昏雨”,再好比“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沒有詩意的中國,又哪有這妙極的意蘊?而這,又不正是濃濃中國情麼?還有第5段的“疏雨滴梧桐”“驟雨打荷葉”,這些詩詞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讀起來帶有濃濃的古典氣息。

生3:中國建築在雨中的風韻帶給我親切感。文中寫到了中國的瓦房,王氏的竹樓,蔣捷詞裏的歌樓、僧廬等等,都在煙雨濛濛中構成一種山隱水迢、水墨煙雨圖般的朦朧感。讀到它們時,便有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於是在心靈深處流露出共鳴。

 【教後反思】

《聽聽那冷雨》是一篇篇幅較長、語言精美、內容深厚的文化散文。作者回憶自己半生漂泊的經歷,引用大量古人的詩詞,以襯托出對祖國河山與傳統文化的追思嚮往之情。這樣的文章教什麼?見仁見智。怎麼教?衆說紛芸,但比較一致的看法是難教。

有人曾經上過一堂唯美感性但接受面不甚廣的精品課,於是很多人也許認爲語文課就是用優美的語調吟哦感傷的語句,散文教學就是和學生一起在雲霧裏仰望象牙塔了。我試着還語文課以親切家常的風味,讓散文教學變得理性平和起來。於是,我把這一堂課處理爲散文鑑賞的“例文”體例,跟學生一起體會經歷從“知人論世”到“披文入情”到“文化感受”的過程。希望通過三篇散文的教學,讓學生提高散文鑑賞方面的能力。

在語言藝術鑑賞這個過程中,我採用了先方法回顧,再教師示範,然後學生分組品讀,最後合作交流的方式,讀出散文語言的精美,更讀懂作者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深情。在這個過程中,比較有收穫的是讓學生有自主品味的餘地,有個性表達的機會,從而在課堂上師生共同創生出比較有價值的教學內容。本設計中那些對語言的敏銳體悟與對文化的真切感知就來自學生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