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人教版課文《過秦論》教學案例

人教版課文《過秦論》教學案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W 次

  一、緣起

人教版課文《過秦論》教學案例

戰國紛爭,羣雄逐鹿,秦以邊陲之地,縱橫征伐,百有餘年而一統天下,可謂盛極一時!可是,誰曾想這個盛極一時的王朝卻短命而亡,亡得那樣迅速,那樣悲慘,又是那樣的神祕,這不能不令世人感到震驚。自古以來,多少有識之士在震驚之餘,不懈地探索其迅速崛起而又突然滅亡的原因,以期從秦王朝的盛衰興敗中汲取有益的教訓。賈誼的《過秦論》正是這些探索文章中頗具影響的一篇,也是多年來中學教材的傳統篇目之一。

《過秦論》問世二千多年來,一直受到政治、歷史、文學等各界人們的關注。從語文教學的角度看,文章內容豐富,涵蓋博大,較之一般的文言文,是有一定難度的;如果再從思想教育和思維訓練的角度,進一步討論一下作者的中心論點──“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的優劣長短,自然又增加了教學的深度和難度。筆者不想放過這樣一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機會,進行了一次有益的嘗試,在此向專家同好教正。

賈誼“仁義不施”一論,二千多年來一直是人們評價秦王朝的準繩。直到今天,提到“秦”,前面總要加一“暴”字,“殘暴”幾乎成了秦朝的代名詞。“暴”就成了秦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誠然,秦王朝的統治是殘暴的。但千百年來,殘暴的統治豈止一秦!且不說揭竿而起的陳涉、推翻秦朝的劉項等,就說被後人稱頌爲英明君主的漢武帝、唐太宗、元始祖、明成祖、還有清代的康、雍、乾,請問,他們哪一個不殘暴呢?然而,他們的“暴”不但沒有滅亡,反而還獲得了人們的交口讚譽!莫非真是“成則王侯敗者寇”了嗎?

於是,在疏通字詞、理解文義的基礎上,筆者採用設疑問難、層層導引的方法,讓同學們暫時先把前人的定論和權威的理論“放在一邊”,而以課文本身的文字爲“本”,以與課文相關的歷史資料爲“輔”,也來一個“過秦論”──討論一下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

  二、過程

在討論課之前,我先動員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教材本身、圖書報刊、網上瀏覽、走訪專家)蒐集與秦滅亡有關的資料典故,從中篩選信息,找出有用的材料,闡述、論證自己的觀點。課堂上,我通過多媒體屏幕,逐步展示問題,設疑問難,提供資料,層層推進,引導學生思考、質疑,推理、判斷,最後得出自己的結論。大致過程如下:

問題一:作者認爲,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很容易地回答: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

筆者先分析闡述了“攻守之勢異也”的意思,然後針對“仁義不施”這一觀點,我提出了下面的問題,要求同學們分組進行討論,然後回答。

問題二:兩千多年來,人們一提到“秦”,前面總要加一“暴”字,“殘暴”幾乎成了秦朝的代名詞。那麼,請同學們想一想,哪一個王朝不殘暴呢?

同學們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課堂討論十分熱烈。

在五分鐘的討論中,同學們列舉了很多王朝和著名的帝王,例舉最多的有漢武帝、唐太宗、宋仁宗、清康熙、乾隆等,但都遭到了另一部分同學的詰責,很難取得一致意見。最終也沒能舉出一個“不殘暴”的帝王來。

末了,筆者作了這樣的小結:封建統治是專制統治,其最突出的特點是獨裁、神祕和隨意。其最終、最高的目的是爲了鞏固他自己和他家族的特權,因此,對於一切妨礙帝王特權的言論和行爲,即使是父子之間,兄弟關係,哪怕只是“可能妨礙”,也必然會遭到嚴酷的鎮壓和無情地殺戮。所以,封建帝王的殘暴,乃是專制體制的必然產物。

既然歷代帝王雖然“殘暴”但並不亡國,那麼,“殘暴”也就不一定是秦王朝亡國的原因了。如果再探究一下與秦同時的六國的治國策略,還會給人一些新的啓迪。於是,課堂討論又轉入了對課文的分析:

問題三:找出作者對六國舊貴族(以四君子爲代表)的評價,聯繫六國最終不免於滅亡這一歷史事實,我們從中得出什麼樣的啓迪?

對於前一問,多數學生能很容易地找出來:“戰國四君子”“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多數同學也能明確地認識到這就是所謂的“仁義”之舉。但對於“仁義”之舉並不能挽救六國滅亡的命運這一問題,學生們就感到十分困惑了。

筆者把握並利用學生的這個“困惑”,進行適當地引導:六國舊貴族是否“仁義”,我們暫不作討論。但是,由他們“仁義”同樣亡國這一點,可以推出:國家之存亡,與國君是否仁義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因此,秦國之滅亡與“仁義不施”也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問題四:從課文中篩選信息,聯繫自己的所見所聞,列舉出秦王朝的“暴政”?

列舉秦王朝的“暴政”,大多數同學都很容易篩選出來,課文羅列的主要有:

1、廢先王之道;

2、焚百家之言;

3、隳名城,殺豪傑;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爲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還有的同學補充了不少課外資料,主要有:

5、修築萬里長城;

6、興建阿房宮。

這是課文的重點,也是這節課師生重寫“過秦論”的關鍵環節。因此,例舉出上述“暴政”之後,屏幕上緊接着展示出下一個問題:

問題五:逐條分析上述“暴政”,指出哪些歷代王朝都共有的措施?哪些是治國安邦所必須的措施?哪些是秦王朝所獨有的新措施?

首先,筆者引導學生理解這些“暴政”的具體含義:

1、“廢先王之道”,指秦王朝廢除了周朝的領主分封制而實行中央集權制的政策。

2、“焚百家之言”,要具體分析,焚書的主要對象是民間流傳的.儒家經典,而秦王朝的國家藏書館中(即“博士官所職”)的儒家經典並不在焚燒之例。真正把許多圖書典籍焚燒絕跡的罪魁不是秦始皇,而是項羽!項羽進關,殺秦子嬰,火燒咸陽,大火三月不息,多少文化典籍與藝術精品付之一炬。

3、“隳名城,殺豪傑”,指的拆除六國原有的都城與軍事設施,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一;殺戮六國的將士,以鞏固新生的政權。

4、“收天下之兵”,收繳民間散落的兵器,防止人民起兵造反。

5、“修築萬里長城”,其實,在秦統一之前,燕、趙、秦早已修築了各自的長城,統一後,秦所做的工作不是“修築”而是“連接”,即將三國原有的長城連接起來。這樣的工程,其耗資耗力與當初燕、趙各自修築長城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況且,這樣的工作,對於鞏固邊防,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也是十分必要的。

6、“興建阿房宮”,王朝初立,大興土木。

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引導學生對這些“暴政”進行分析歸納,培養學生探究學習、歸納整理、得出結論的能力。經過辯論,相對統一的意見是:

歷代王朝所共有的措施:2、“焚百家之言”;3、“隳名城,殺豪傑”;6、大興土木;

治國安邦所必須的措施:4、“收天下之兵”;5、“修築萬里長城”;

秦王朝所獨有的新措施:1、“廢先王之道”。秦以後的二千多年,所有的改朝換代,都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秦王朝的中央集權制。故前人有“千古一秦”之說。

明白了上述“暴政”的真實情況,筆者不失時機地指出:焚書、毀城、殺人、弱民,這些嚴酷統治,一則是維護新興的中央集權制所必須採取的過激措施,二則歷代王朝都曾採用而並沒亡國。這自然也不能成爲秦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而“廢先王之道”這一革故鼎新的舉措,乃是唯秦獨有!“廢先王之道”──廢除分封制而建立中央集權制,既毀滅了六國舊貴族的昔日的繁華,也毀滅了秦朝新貴族的封王美夢。

爲了闡明這一點,筆者在屏幕上又展示一則資料:

問題六:讀下面一則資料,從中得到什麼啓迪?

秦立國之初,始皇革除了領主分封制而實施中央集權的郡縣制。這一政策破滅了新興貴族封王立侯的美夢,引起了他們的強烈不滿。權貴們紛紛找老丞相王綰,爲了敦促秦王恢復分封制,王綰煞費苦心地帶着秦始皇的兩個皇子上殿,歷數皇子的功績,要求給皇子加封。始皇洞察其奸,識破了他們借分封皇子而倒退復辟的陰謀,堅決地予以嚴詞批駁。

有學生指出:秦朝的新興貴族也不理解、甚至反對秦始皇的改革舉措,由此可知,秦王朝建立新型的革命的中央集權制,任務是多麼艱鉅,阻力是多麼強大!

爲了加深印象,筆者又展示了下一個問題?

問題七:以上都是秦王朝的內部原因,從課文中找找,其滅亡的外部原因是什麼:

多數同學迅速指出:陳涉起義;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

筆者又問:“山東豪俊”指的什麼人?

同學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回答:六國舊貴族。

問題八:把“廢先王之道”和“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結合起來,你能得出什麼推論?

同學們的討論又一次達到了高潮。

“廢先王之道”,不僅毀了六國舊貴族的家園,也毀了秦朝新貴族的美夢,因而激起了新老貴族的共憤。“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充分說明了六國舊貴族推翻秦王朝的迫切心理。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陳涉”乃是秦朝子民,而“山東豪俊”乃是被秦所滅的六國舊貴族。“陳涉”和“山東豪俊”並起而亡秦族,也就是新、老反`革命勾結起來,共同扼殺了新生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三、反思

經過一番討論與探究,同學們認識到,秦王朝的迅速滅亡,並不是、起碼不僅僅是賈誼所說的“仁義不施”,而是因爲秦的“廢先王之道”這一超前的革新舉措,是新老反`革命聯合起來共同扼殺新生政權的結果。不過,我們作這一番探究,並不是爲秦翻案,更不是批評賈誼,而是要明確以下幾個問題:

1、一個新生的進步的事物,總是超前的──超越當時大多數人的認識水平,因而也不能即刻被公衆理解和接受,因此,出現反覆是正常的。中央集權制取代領主分封制是這樣;資本主義取代封建集權制也是這樣的。

2、秦王朝是滅亡了,但秦王朝的典章制度並沒有滅亡,“漢承秦制”,“千古一秦”,充分說明了秦王朝開創的中央集權制在歷史前進中重要意義。

3、賈誼畢竟是兩千多年前的儒家學派的知識分子,他的“仁義不施”的錯誤結論是由於歷史和個人的認識侷限所致。但他能夠在兩千多年前向當時的漢王朝提出“仁政愛民”的政治措施,已經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了。但是,在兩千多年之後的今天,我們應該“勸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劉禹錫)如果仍然重彈古人的舊調,那可真是十分遺憾而又十分悲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