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二語文《哈姆雷特》教學反思?範例

高二語文《哈姆雷特》教學反思?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6W 次

  篇一:高二語文《哈姆雷特》教學反思

一直對莎翁詩劇式的語言不欣賞,所以對他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沒有太多的感悟,如今又換作了《哈姆雷特》,我只好耐着十二分的興致將選文看完,看完後只覺得壓抑,然後是一如既往的煩感這繁複的語言形式,我想,自己這樣的閱讀情緒先驗是不能帶到課堂上傳遞給我的學生的,我該從本劇中傳遞給學生一種怎樣的生命旨趣與情感體驗呢?如果我沒有更好的情緒體驗,不如就回歸到戲劇的根本上去吧!

高二語文《哈姆雷特》教學反思?範例

從戲劇的衝突入手,讓我們一起來體味一下選文中緊張而扣人心絃情節設置吧!哈姆雷特明知從海上逃回是死路一條還是毅然回國完成使命,哈姆雷特明知與雷歐提斯決鬥充滿兇險還是果決應戰,哈姆雷特明知。。。卻還。。。是本文情節的一大特色。

從人物性格入手,如果哈姆雷特不應戰,能否避免悲劇的命運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當哈姆雷特決心爲父親報仇之時,就已然將自己個人的力量用來對抗強大的黑暗的封建勢力,這無異於以卵擊石,他的死當然也是必然的了。

從戲劇語言入手,選取哈姆雷特與奧裏克斯的兩個情節片斷與《雷雨》中魯大海與周樸園的對手戲,讓學生表情朗讀或表演,藉此評點莎翁語言散文化詩化的特點。

  篇二:高二語文《哈姆雷特》教學反思

第一課時。作者及劇情簡介,自讀,畫下常識和人物名字。

讓預習了,但真正看了嗎?有的學生甚至看了全劇,但多數人的書是痕跡沒有。此時講解也只是我一人講解的獨角戲,或我和幾個學生間的互動,於是我採取基於閱讀實況的方法,讓在課堂上默讀、朗讀或分角色讀,只要讀了,就有自己的心得。這也和預習的好習慣(不同文體應明確不同的預習方法。應教給預習方法)沒有養成有相當的關係,這次就藉機會培養吧。

我同時板書字詞和人物定評。課前有學生說,這課人物性格簡單,好把握,於是我就直接板書定評。實際,哈姆萊特的'性格並不好深入體會,人文主義等思想學生真是難有感受,只是淺淺閱讀後感覺人物簡單,就是復仇而已。這淺層次理解只能在深入分析性格後再擴展。教參也說,節選部分哈姆萊特的基本性格特徵並不明顯,這是實情,且人文思想更難體會出。如何突破淺理解,是難點。

作業:結合評論,畫下有深刻內涵的句子、利於分析人物心理的句子,在一些詞句後做點評批註,明確——必須有自己的批註,沒多有少也行,沒有的話,你的書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就不如自己撕了。一生嘆氣,那就先撕吧。

第二課時。點評交流,深入分析,後半成了我自己講了。

先巡視各自課本里的點評多少,多數是每頁一兩處,太少了。後部分比劍精彩處,有的學生竟然沒點評,是不是和本週六要月考因而語文的時間又被擠有關。(能否在課上進行此項任務,分出章節,先獨自點評,再小組交流。應該指導點評,可平時的講解分析不就是點評嗎?只是那是老師講的、或同學們共同說的。還是應該單獨訓練。)(考試應設計此種題型)

按情節先後進行點評交流,深入分析。情節梳理,三大塊,和霍拉旭談話,答應奧斯里克,比劍同歸於盡。

和霍拉旭談話層次。展示教本,看看我畫下的句子及點評。共同進行,畫了哪些句子,寫了什麼。“我心裏有一種戰爭”?心理矛盾,痛苦,彷徨。什麼矛盾?爲什麼說他的處境比叛徒還難受?什麼處境?要報仇,但會殃及無辜;已經傷害了幾個無辜的生命,造成了情人的心碎死亡,朋友的反目與成仇;後悔自己魯莽,但魯莽可能真正成事,深謀遠慮有時不一定能辦成事;到底要不要魯莽,看來,無論怎樣,冥冥中的力量早已安排好了。心理複雜,既想復仇,又怕傷人,可看出他在復仇問題上還是猶豫的,善良,不願傷及無辜,重感情、友情,一個人文主義者的形象;父被毒害,母被霸佔,王位被篡,於私於國都需挺身復仇,一個堅持正義、反對血腥專制的人文主義者的形象;這兩部分交織在年輕的他身上,一系列的災難和突變讓稚嫩的心靈難以承受,他痛苦,不復仇,痛苦,復仇,也痛苦,人無能無力的情況下總是歸結爲天命、命運。他只好將難解的矛盾推給命運,相信天命了。爲什麼說處境難要和叛徒相比?正直,年輕貴族的尊嚴。(這裏分析之後,後面的反覆問良心及上天註定就好理解了,既分析了心理、性格,又分析了形象的社會意義)(不過,學生也呆了。怎麼能看出這麼多?相比寥寥幾字的點評,太單薄了。這和學生對全劇及人文主義等背景不瞭解有關)

國王公文。借刀殺人,陰險狡詐。殺兄篡位,殘暴,要滅掉王位可能的繼承人,但卻以護其避難的溫情面孔呈現出來,實則是暗地借刀殺人,極其狡詐陰險,名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相逢開口笑,伸腿使絆腳。

僞造國書,除掉信使。機智。良心不安。自我寬慰,打氣。

“你想,我是不是應該——”,兩個疑問,一個假設,其中還有一個反問,一方面表明決心復仇,又表明猶豫不決,自問,又企求霍拉旭能堅定他的決心。最後還是感到除去信使使生命剎那間了結,又後悔自己的誤殺,同情雷歐提斯的遭遇。他的猶豫,憂鬱。

(以上分析把關鍵的需明確、補充的地方已經基本處理了。後文比劍部分完全可以學生相互再點評。可惜爲了趕進度,我講述爲主了)

奧斯里克什麼樣的人?爲什麼答應比劍?

是個反映遲鈍,任由哈姆萊特嘲諷的人嗎?我先把定評介紹,以及插科打諢的作用,讓學生記錄,然後提出此問。學生似乎有興奮。挑戰。看似任由嘲諷,實則逢迎拍馬;看似套話連篇,囉裏囉嗦,實則不忘任務,拐彎抹角,或贊雷歐提斯的高尚品質,或贊他的高超劍術,都在激起哈姆萊特的自尊,都在唯恐最後哈姆萊特不接受比劍。這是個有權謀的老政客。

議論水蒼蠅。裝瘋賣傻,藉機罵人。

比劍前“隨時準備”“隨它去”,表明了什麼?

出於對雷歐提斯的同情,出於貴族青年的尊嚴,出於對誤傷大臣的悔恨,出於對天命的認識,儘管可能會想到裏面有陰謀,他還是接受了比劍。對生命的尊重、對友情的尊重、對尊嚴的愛護,促使年輕的人文主義者接受了挑戰,也表明他的復仇沒有周密的計劃,任由發展。魯莽,稚嫩。

由衷的同情和歉意。真誠讚美對方。善良美好的天性。雷歐提斯有所感動。

國王催促,着急呀。再聊下去,怕比不成了。

換劍。陰謀詭計的一環。

一樣長嗎?關注公平,但沒想到有塗毒這樣的有辱貴族尊嚴、有辱決鬥聲譽的詭計。正直、年輕的他怎麼也想不到國王陰險卑劣到這程度。實際也應該想到,能往國王耳朵眼灌毒藥,就不能往劍尖上抹毒藥嗎。年輕啊,輕敵啊,或者過於自信了。

一劍沒中,國王着急,喝酒,迫不及待。二劍中了,王后愛子還是感覺酒有問題,替喝。國王怎麼制止的,能換詞嗎,加詞嗎?話不能暴露陰謀。真關心王后嗎?是怕暴露吧。因爲他只是旁白。如果真心救王后會怎麼安排?找藉口,停止比賽,救王后。他不是,還在陰險地激將。

雷歐提斯,二劍後,哈姆萊特有句挑逗的話,激起雷的鬥志,但還是猶豫,心理上尋求國王的支持,即便國王激將,他良心仍受譴責。哈光明正大,沒有猜忌,再次提醒,激起了雷的狠心。刺中,奪劍反刺。

國王溫情地喝令分開。

發現王后留些,國王怎麼掩飾的?

雷的懺悔。

哈的吃驚、憤怒。抓住最後機會,刺中。

國王臨死的話。不是懺悔,還是在騙人,想讓人救他,“不過受了點傷”。

兩人的原諒。

關注哈最後的話,爲什麼不讓霍拉旭死?人間是冷酷的,生命和這個世界不值得珍惜了。這也是他接受比劍的心理因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