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小學二年級語文《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案

小學二年級語文《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二年級語文《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生字9個;積累7個詞語,描寫5個漢字。

2、熟讀課文,理解詞句;聯繫課文有關內容讀懂課文最後一句話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朗讀第四節至最後。

4、初步感受“奉獻”比“獲取”愉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設疑激趣

1、同學們,你們認識高爾基嗎?(介紹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出身貧苦,幼年喪父,11歲即爲生計在社會上奔波,當裝卸工、麪包房工人,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的課堂。他與勞動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親身經歷了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這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發展具有重要影響。1901年他創作了的散文詩《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徵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風擊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預告革命風暴即將到來,鼓舞人們去迎接偉大的戰鬥,這是一篇無產階級革命戰鬥的檄文與頌歌,受到列寧的熱情稱讚。)注意:教師可選擇部分內容,向學生進行介紹)

板書:高爾基

2、學習“爾、基”(書空)

3、補全課題齊讀

4、出示句子:要是你留給人們的都是美好的東西,那你的生活該會多麼愉快啊!

5、學生質疑

(1)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2)高爾基和他兒子之間發生了些什麼事情?

(3)爲什麼要寫這封信?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1)自學文中的生字。

注意“晃、霞、妻”的讀音,“晃”要讀準後鼻音。

指導“妻”的書寫(上半部分的豎下面不出頭。多橫分長短,間距求均勻。)

(2)思考:高爾基和他兒子之間發生了些什麼事情?

(3)學生交流。

2、分別出示栽花、賞花圖。

(1)找出文中與這兩幅圖相對應的小節。

(2)同桌互讀、指名兩人讀。

過渡:高爾基的兒子是怎樣栽花的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三、研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栽花”部分。

(1)讀2、3小節,用直線劃出高爾基的兒子是怎樣栽花的句子。

(2)出示:來到爸爸身邊以後,他顧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種各種各樣的花草。

①自由讀讀句子,從中你體會出了些什麼?(對父親的關愛)

②你能抓住重點詞語讀出兒子關愛父親的語氣嗎?(自由讀,指名讀)

(3)引讀2、3兩節

過渡:兒子再一次遠離親愛的父親,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蘇聯。而那個他花了很多心血的院子,又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的4、5小節。

2、學習“賞花”部分

(1)輕聲讀4、5小節,找找有關句子,用波浪線劃下來。

(2)媒體出示:

春風吹來,奼紫嫣紅的花兒輕輕搖晃着,散發出陣陣芳香,引來了一隻只小蜜蜂。

①學習“奼紫嫣紅”。讀準“嫣”,理解字意。

②自由讀句、指名讀句、抽號讀句

(3)就讓這幅優美的畫面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中吧!再讀4、5兩節。

3、學習6-8節

出示:要是你留給人們的都是美好的東西,那你的生活該會多麼愉快啊!

(1)讀句質疑:爲什麼說“給”永遠比“拿”愉快。

(2)出示填空:爸爸說的“給”意思是__________,“拿”的意思是________。

所以當我不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留給人們的都是美好的東西,那我的生活會感到愉快。

(3)小組討論。

(4)集體交流:是啊,他會爲父親的快樂而快樂,這就是高爾基信種所說的要是你留給人們的都是美好的東西,那你的生活該會多麼愉快啊!“留給人們美好的東西”就是要爲他人着想,多做有利於他人的事。

四、總結全文,說話訓練

1、什麼情況下你感到很愉快?聯繫生活中發生的事說一說。

如:同學學習用品忘記帶了,你毫不猶豫地借給他;在學校運動會上,你在跳繩比賽中得了年級第一……

2、讀讀詞語。

3、齊讀全文體會,注意讀好高爾基信中的三句話。

4、聽記:奼紫嫣紅的花兒輕輕搖晃着,散發出陣陣芳香,引來了一隻只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