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關於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單元的解讀及教學建議

關於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單元的解讀及教學建議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二年級下冊與前幾冊有所不同,承擔了向中年級過渡的任務。我們既要落實第一學段的教學目標,又要在學習方法、學習能力上爲第二學段的學習奠定基礎。所以,我們要帶着孩子去哪,這個教學目標一定要系統、明晰。即通過本學期的學習,究竟要讓孩子掌握哪些知識,積累量達到多少,形成哪些能力?我們將繼續以單元爲單位,將年段目標分解爲具體的單元目標,提出具體建議。希望能幫助大家找到有效的教學路徑。

關於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單元的解讀及教學建議

第一單元 春天裏的發現

一年級下冊,學生也學過一組以春天爲主題的課文。縱觀兩組教材,隨着孩子心智的成熟,要求明顯不同。一年級下冊的重點是讓學生感受春天,而本組教材是建立在一年級下冊“感受春天”的基礎上,激勵學生走進春天,去發現春天的特徵,去探索春天的奧祕。所以確定目標如下:

1.學習多角度觀察。

學生不是缺少觀察,而是缺少細緻全面的觀察體驗。

《找春天》是一篇語言生動、富有情趣的散文詩,文本不僅寫了春天裏的發現,還暗示了觀察的角度和方法。打書 P3“我們看到了她、聽到了她,聞到了也觸到了她,”不僅觀察,還會聯想,“她在柳枝上盪鞦韆,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調動“眼耳鼻手腦”春天可看可聽可聞可觸,還可想象。

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孩子反覆誦讀課文感受美好春光,還要提示孩子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調動多種感官去尋覓春天。比如,一場春雨過後,除了能看到,還能聽到什麼、深呼吸──還能聞到什麼、摸一摸你的發現有什麼感覺、它讓你想到些什麼?孩子缺少的正是這樣具體可感的觀察指導,也只有經歷這樣獨特的觀察體驗,才能學會觀察,也使認知更加豐富。

2.整體觀照,開展語文活動。

以“春天裏的發現”爲主題開展尋春活動。一進入單元就開始佈置任務,學了《找春天》的觀察方法之後,尋春之旅就開始了。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去尋找春天、記錄春天。

觀察內容:春天的人、春天的郊外、春天的小動物(麻雀、對比)春天的水果(品種、色澤)春天裏的花等等都可以作爲觀察對象。選讀課文的第1課《春的消息》和第3課《特別的作業》,都可以給孩子的觀察提供幫助,在活動期間可以穿插閱讀。

觀察記錄的方式可豐富多樣:

如:用手機拍照記錄眼中的春天,然後爲照片配文字。

用觀察日記的形式記錄發現。

還可以閱讀背誦寫春天的詩文,與觀察印證

──摘抄描寫春天的短語和句子,來記錄春天。

通過活動,豐富認知,培養孩子細緻易感的心,同時也培養孩子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趣。

3.感受生動形象的語言,體會擬人化的表達。

本組教材把春天裏的景物當做人來寫,“小草探出頭來,樹木吐出嫩芽”,像鄰家孩子頑皮地露出一點跡象,遮遮掩掩又吸引我們來看。“探出”“吐出”用的多傳神!要引導孩子說說這句話哪個詞用得好?好在哪裏?寫出了草木的什麼?抓住“探出、吐出”品味,要使學生感悟到:作者觀察很細緻,用詞很生動,讓我們感受到了春的生機與活力。這,算是一種初步的品詞賞句。

還要關注句式的表達。例如散文詩整齊的排比句,所表現出的音樂美和節奏美。不必明確講解,在朗讀中感受即可。之後,能模仿着寫一寫更好。“小草探出頭來,是春天的眉毛吧?樹木吐出嫩芽,是春天的音符吧?”那“桃花綻開笑臉、小鳥枝頭歡唱、又是春天的什麼”“春天裏還有哪些景物”啓發孩子仿着句子說一說、寫一寫,留這樣的作業更有意義。

4.根據古詩編故事。

學習古詩不僅要背誦積累,還要藉助詩句,想象畫面,感受詩情。本單元選編的兩篇首古詩孩子可能以前就會背,再學時興趣點在哪?

《草》恐怕在於它“野火燒不盡”、年年歲歲“春風吹又生”的頑強的生命力,要引導孩子感悟。還要鼓勵學有餘力的孩子把後四句背誦下來。

《宿新市徐公店》描繪的是一幅早春時節,孩童追蝶嬉戲的圖畫。課後要求,藉助插圖豐富想象編一個故事,這正是語言實踐的好機會。教師要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邊看圖邊想象畫面,還原古詩場景,編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講一講。

5.積累描寫美好春光的句子。

6.依據文本特點培養學生質疑能力?

如:第4課《小鹿的玫瑰花》鹿弟弟前後說的不同的兩句話,“你的玫瑰花白栽了”“你的玫瑰花沒有白栽”提取出來讓孩子來質疑,培養孩子抓住矛盾處質疑的能力。

7.要用好“寬帶網”。

這是本冊新開闢的欄目,不僅僅引導學生關注內容,更重要的是提供多種蒐集資料的途徑,包括親自觀察、利用圖書與網絡等,藉以拓寬學生學語文的時空。所以要用好!打書P18,介紹的是春天裏的花和不同城市的市花,可以將此內容作爲話題,豐富到尋春的語文活動中去,作爲一個主題談談春天裏的花,去搜集更多花的小知識,體驗蒐集、交流這個過程中的樂趣。

8.因地制宜,單元后置。北方的春天姍姍來遲,記得一年級下冊就有這樣的建議,先學二單元與雷鋒主題月活動結合,3月中旬後,春意漸濃,沐浴春風,放眼春色,感受春的旋律,再來學習第一組課文“春天的發現”,學生的體會更多,感受更深。不知有多少老師還記得?希望可以調整教學。

第二單元 奉獻與關愛

1.學習圈點細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由於低年級孩子以直觀形象思維爲主,並且受到閱讀經驗的限制,他們的閱讀常常流於表面,缺少深入。爲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應該在孩子一讀而過的地方引導其停下腳步,細細評賞,將閱讀逐步引向深入。

例:學習《泉水》第二自然段,初讀後,孩子的感受可能只是停留在“泉水歡迎姐姐來打水”這一層面上。如果細細品讀,泉水的自豪溢於言表(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泉水的無私也表現得很突出(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怎麼引導孩子深入體悟?

可以先劃出泉水說的話,自己讀一讀,圈出不理解的詞,再聯繫上文理解“天然水塔”的意思,這其實是在引導孩子聯繫地讀書,從而感受“泉水很多”的特點;然後再讀整句,說說從泉水姐姐的話裏聽出了什麼?把感受到的用朗讀表現出來。這樣的讀書實際就是圈定目標、重點研讀的閱讀雛形,隨着閱讀實踐的深入,要逐步豐富研讀的內容。

2.探索構段相同的課文教學。

低年級構段相同的課文很多,這樣的課文,應採用重點研讀一到兩段,其它放手研讀的方式進行教學。

例如《泉水》,四個語段,表達相似。在重點研讀第二段的基礎上,其他段落可以讀代講。通過對比朗讀泉水的四句話,來感受泉水的特點,以及在泉水的滋潤下,萬物及時回饋的美好景象。

一課一法,因課而異。教學兒童詩《雷鋒叔叔,你在哪裏》,又可以採用“導、扶、仿”的步驟進行。因爲二四小節結構相同,都是借小路小溪的話回憶雷鋒的事蹟。

首先,充分閱讀全詩,聚焦第二小節。再讀小溪的話,圈出最感動的地方,讀出感動。

第二步,插入雷鋒事蹟,將詩句內容具化爲生動感人的故事。然後,通過朗讀再現畫面、表達情感。

第三步,學習第四小節,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推想故事情景,把朗讀與體悟結合起來。

第四步,將二四小節整合朗讀,結合學生蒐集的資料,教師相機再補充雷鋒事蹟一二,引導孩子再仿寫一段,因爲有相關資料的補充,也有整齊的語言模式,這樣仿寫,既感悟雷鋒精神,也進行語言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