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背影》教案設計(通用10篇)

《背影》教案設計(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背影 》教案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背影》教案設計(通用10篇)

《背影》教案設計 篇1

教學重點:

瞭解樸實的語言,平凡的細節的深刻內涵,體會父子之間的深厚感情。

教學過程 :

一、指名朗讀,勾通前三節內容。

二、分析第二層

(1)這一段是怎麼寫父親對兒子的關懷愛護的?抓重點字詞。

兩個“再三”“躊躇”。

(2)“不要緊,他們去不好!”父親這句話說明了什麼?

“不要緊”是父親對自己而言,儘管“事忙”但認爲這無關緊要。“他們去不好”是對兒子而言,就怕別人照顧得不妥貼。這簡短的一句話,說明他關心兒子勝過關心自己,充分表現了父親的愛子之心。

(3)進站後,父親爲我做了哪些事情?

(4)作者爲什麼說“我”那時“真聰明過分”;而且還嘆氣說:“我……真太聰明瞭”?

這兩句話是作者的自責,恨自己那時年輕無知,未能體會父親的一片深情。

(5)齊讀第2層,體會父親的愛子之心。

三、講讀第三層。

①指名朗讀,考慮:

這一層重點刻畫父親買橘時的背影分幾層來寫?

四層:

第1層寫父親執意要去買橘;

第2層寫父親越過鐵道買橘;

第3層寫買橘回來;

第4層寫與父親依依告別。

②父親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父親說這句話時他心裏是怎麼想的?

他想到兒子的旅途生活既單調又口渴,於是要去買些橘子給兒子——爲兒子他想得多麼周到。

③作者是如何描寫父親買橘時的感人形象的?

先寫了父親的穿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

緊接着寫了去買橘時的一系列動作:

走、探身、穿過、攀、縮、傾、這些動作描寫細膩而又簡練,給人一個全過程的栩栩如生的動態印象。調動讀者的想象力。那麼,作者爲什麼能寫得這樣生動?(觀察細緻,清楚,用詞準確生動,故此寫得真切感人。)

父親是個胖子,走路都是蹣跚的,卻要去努力地攀月臺給兒子買橘子,看到這樣的背影誰能不爲之感動。當“我”看見這一背影時,感情是怎樣的?(齊讀)

④父親買橘回來時,“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這句話怎樣理解?

這種輕鬆的心情正是一種愛心,這一句又道出了父親買橘的道理:越是盡到父親責任,心裏越是感覺踏實和滿足。

⑤最後一層寫依依惜別。離別的時候,父親說了兩句話,這兩句話表達了父親怎樣的感情?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表明父親這時仍在惦念着兒子旅途的安全。“進去吧,裏邊沒人”。兒子送父親下車,本是人之常情。可是父親不讓送,怕兒子離開車箱會丟失東西。臨別時這樣細心囑咐,真是關懷備至,可敬可佩。

⑥這一層中兩次寫看見背影流淚,說說這兩次流淚分別是什麼心情?

第1次是看見父親不顧艱難給“我”買橘,使我感動,流的是感動的淚,現在父親要離開了,不免產生濃濃的離情別緒。因此,當父親的背影消失在來來往往的人羣裏,自己回車廂裏坐下來的時候,感念之情涌上心頭,禁不住眼淚又來了。這一段裏兩次寫流淚,體現了兒子對父親的真誠的愛。

⑦先分層朗讀,再齊讀這一段課文。要求讀出你愛子,子愛你的的深情。

四、分析第三部分:

這最後一段,內容相當豐富,寫了家境的衰落,寫了父親的身世和心境,重點寫了接讀信後的感受。(齊讀)接讀父信後,在晶瑩的淚光中再現父親背影,這是作者第四次流淚,這時的感情是怎樣的?以“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結束全文,直接表達出對父親的懷念之情。

五、本文以背影爲主線,細膩刻畫了父親感人至深的背影。表達了豐富的思想感情。

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兩方兩的。一是父親對兒子的一片深情,二是兒子對父親的懷念、憐惜、內疚和感傷之情。

六、語言特點:

全文敘事的語言不作任何修飾,渲染,十分樸實,但飽含深情。通篇寫父親多麼關心愛護兒子,兒子又是多麼感激思念父親,但像“關心”“愛護”“感激”這一類現成的字眼,文章中一個也沒有,以父親的四句話爲例。

七、課堂練習:

P24 五、六。

八、作業 :

描寫一位你熟悉的人的背影,並寫出自己的感情,注意,觀察順序用詞準確。

《背影》教案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正確、流暢、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並積累詞語;學習本文樸實而包含深情的語言。

(2)、能力目標

學會在閱讀中抓住關鍵語句,體會並賞析其在語言環境中的特殊意義和作用;抓住“背影”這一重點,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研究課文特色,領會文章情感。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融於字裏行間的真摯、深厚的父子之情,並溝通個體體驗,體會天下至情——親情。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融於字裏行間的真摯、深厚的父子之情。

(2)教學難點:把握文中對父親背影的細節描寫,體味父子之間濃厚的深情。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根據屏幕內容結合生活實際談一下對父親的感受。

二、預習檢測

1、人們到這篇文章的評價有哪些?

2、簡介一下作者。

3、寫作背景是什麼?

4、讀準加橫線的字音

差使交卸狼藉簌簌

躊躇迂柵欄蹣跚

橘子舉箸賦閒拭

瑣屑頹唐晶瑩奔喪

5、看意思說出相應的詞語

1、亂七八糟的樣子

2、紛紛落下的樣子。

3、悽慘暗淡,不景氣。

4、失業在家。

5、短時間停留。

6、言行守舊,不合時宜。

7、衰頹敗落。

8、看到某種情況,心裏感到悲傷。

9、感情積在心裏不得發泄。

10、細小而繁多(的事)。

6、初讀課文:用下列符號進行圈點批註。

(1)劃分文章部分、層次分別用雙豎線、單豎線。

第一部分:開篇點題。思念父親,最難忘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部分:回憶往事,追述車站離別情景,表現父親愛子之情。

第一層父子離別時的家庭境況,爲寫“背影”渲染了悲涼的氣氛。

第二層敘述父親在送行時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

第三層描寫父親艱難地穿鐵道買橘子時的“背影”,表現父親愛子之情。這是全文的重點段。

第三部分:別後思念,淚光中再現背影,抒發懷念父親之情。

(2)不能理解的詞語用橫線,認爲用得好的用方框。

(3)關鍵語句(或寫得好的語句)用波浪線。

(4)有疑問的地方,用括號和問號。

(5)這是一篇x,它以x爲線索,表現父親的x。

(6)請簡要概括課文的中心意思。

(7)本文寫的主要事件是什麼?

第二課時

三、精讀研討

1、請找出本文的文眼。

2、“我”與父親最後一次相見於什麼時候?什麼地點?

3、“我”與父親見面的背景如何?

4、分別指出四次寫“背影”的時間和作用。

5、寫父親的4次背影中,過鐵道買橘子的背影寫得最詳細,爲什麼?

四、檢測提高

1、父親爲什麼要買橘子?

2、找出文中父親外貌描寫的句子?

3、哪個詞表現了父親身材的特點?

4、哪個詞表現了父親步履的特點?

5、哪些語句具體地寫出父親“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

6、這一段主要運用了哪兩種描寫方法?

7、“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兩個“怕”,各怕什麼?

8、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真的很輕鬆嗎?

9、也有人認爲,父親年紀大了,身體“肥胖”而又步履“蹣跚”,買橘子讓兒子自己去不是更好嗎?但他卻非自己去不可,這不是一種溺愛嗎?對此你怎樣認爲?

10、有人說:“一個20歲的大男孩面臨離別,是不是會這麼容易流淚,我很懷疑。”你的看法呢?請與大家討論

11、找出文中描寫父親買橘子的動作(至少五個)並分析其作用。

12、仿照父親買橘子的句子寫一段話。(至少用上五個動詞)

五、預習作業

(一)能力遷移:仿寫《背影》表現父母對自己的愛,題目自擬。

要求:

1、選擇那些平常而又飽含深情的素材。

2、記敘與抒情相結合;

3、運用環境烘托。

4、用好動詞。

《背影》教案設計 篇3

教學重點:

1、父子情深 主題

2、樸實的飽 含深情的語言

3、攝取閃光的選材構思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當有人請你給他照張相時,你是攝他的正面、側 面還是背面?正面大家的想法 被衆多的攝影師所贊同並採用。其實,許多作家在刻畫人物形象時也像大家一樣,常做正面描寫,可是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在定格父愛時,卻別具匠心的攝下了父親的背影,也就是這個背影感動了無數的讀者,令許多人淚溼衣衫。那這個背影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讓作者看到的?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散文《背影》板書,解答我們的疑問。

二、檢測自學情況 多媒體

1、讀準下列字音:差( )使 交卸( ) 躊躇( )

蹣跚( ) 瑣屑( )

2、理解詞語: 狼藉—— 情鬱於中——

3、回憶作者: 朱自清

三、整體感知:朗讀課文,思考:

1、文章幾次提到“背影”?重點是哪一次?

2、圍繞背影,文章還寫了“父親與我”有關的哪些事?

師生解答:

1、 第一段:齊讀,作用:

開篇設疑,點背影板書 寫作

第六段:望父買橘,寫背影板書

父子分手,惜背影板書

第七段:結尾思念,想背影板書

由此可以看出:全文以“背影”爲線索組織材料

2、除了寫父親的背影還寫了父親與我的幾件事:

A、祖母去世,父親差事交卸------爲下文寫父子離別創造濃重的悲涼氣氛

B、送別,決定送我去浦口車站------表現父親的不放心,對兒子真摯的愛

C、和腳伕講價錢-------總覺得我“還小”

D、幫我揀座位,鋪大衣--------對兒子的體貼關懷

∴三件小事,質樸的語言,通過細微之事表現父親無微不至的悉心關照爲寫背影做鋪墊

四、研討探究:齊讀6段,思考:

1、刻畫父親的背影運用了哪些方法,有什麼作用?

外貌:三次寫“布”呼應了前文所述的慘淡的家境,如此家境爲兒買橘,令人感動。

動作:動詞的描寫,表現父親攀爬月臺的艱難。如此艱難地去買,感人至深

※ 、作者就是這樣截取生活中最能反映其本質的閃光瞬間來表現父愛,這種選材方法叫截取法

2、畫出父親在本段中的語言,體味父親語言的用 意:

A、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父親對我戀戀不捨

B、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是告別,惦念兒子旅途的平安

C、進去吧,裏邊沒人-- -----是對兒子細心的關照

※ 、樸實的語言,飽含着對兒子的真摯 的愛

3、本段幾次寫到我流淚?淚的含義是否相同?

兩次流淚,

第一次,看到父親買橘子攀爬月臺很 艱難爲父愛感動而流淚。

第二次,父子分手是對父親的憐惜,惆悵是依戀的淚。

總結:

全文就是這樣截取浦口車站父子分別的情景,表現父親對兒子的不 舍摯愛,也抒發了兒子對父親的理解,愛戴和思念之情。如果說“背影”是全文的組材明線,那濃濃的父子深情成爲故事組材的一條暗線。

五、拓展:

回想一下全文,父子分手,父親的背影也定格在我們的心中,也感動着我們,我想,當年作者已2 0歲,北京已經來過兩三次,而父親龍鍾老態,步履蹣跚,行動遲 緩,爲什麼作者不能自己去買橘子?如果說這橘子非要買的話, 到底該誰去 買?展開辯論。

正方:該父親去買 反方:該作者去買

《背影》教案設計 篇4

知識目標:

1、走進作者,掌握生字詞。

2、抓住文中表達作者情感的主要語句。

能力目標:

1、學習在平實的敘述、抒情中蘊藏着的極爲精巧的構思。

2、關鍵語句含義的理解

情感目標:

1、認真體會穩重所表現的父子之間的深厚感情,特別是父愛。

2、並能聯繫自己的實際情況,增進與父母的交流,與作者產生共鳴,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教學重點

重點段落的分析,以及從文中體味到父親對兒子的深情,激發孩子理解父母,熱愛父母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感悟父愛,表達父愛

教學準備

多媒體器材、視頻(電視散文《背影》)、課件

教學方法

讀:朗讀、範讀、聽讀、默讀等、引導分析法、討論法、體驗法等

學生分析

年齡特徵:初二學生處於過渡期,具有動盪性、閉鎖性等特徵,獨立性與依賴性矛盾並存。特別是學生的心理閉鎖給課堂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帶來困難。

學科基礎:本校初二學生已經有初步的閱讀能力,可以通過預習領會課文,把握大意,但是學生們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和方法,語文知識射入信息量比較窄,不能主動合作探究,個別同學對語文不感興趣,依賴心強,不善於思考。這些情況都爲“以學生爲主體”教學造成了阻礙。

對策:依然要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採取一切措施讓學生積極參與、思考,從而慢慢培養學生的好習慣,知難而進。

內容分析

本課爲名篇,重點要讓學生體味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第一課時(早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朗讀課文

2、通過自己的資料瞭解作者、寫作背景

3、掌握生字詞

4、整體感知課文,瞭解課文大意、中心,並能劃分段落層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展現給學生“背影”這一動作,問我們今天要共同學習哪一課?生答:背影。

二、讀課文

(1)自由朗誦課文

要求:

①讀準字音、標註出比較生疏的、讀不準的字詞。

②有角色意識,以聲傳情

(2)放課文範讀音頻

要求:

①解決自由朗讀過程中讀不準的字音

②通過聽讀體味其中的感情,特別是飽含情感的語句的讀法

(3)要求自己讀課文,合作完成以下問題

①標註、解決不懂的生字詞

②介紹作者

③瞭解文章的體裁

④表述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⑤理清寫作思路劃分段落,並表明段落大意。

⑥根據你對課文的認識,幫老師設計一段課堂導入語(介紹導入語),寫下來(以備下節課課堂展示)

(4)①生字詞:頗屑簌箸

交卸奔喪狼籍簌簌變賣典質賦閒瑣屑差使虧空勾留攙蹣跚禍不單行慘淡妥帖情鬱於中頹唐惦記

②敘事紀實散文

③作者朱自清學生自由瞭解,自由展示,知道餓死不吃救濟糧的故事

④⑤⑥略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通過預習,我們已經對課文有了瞭解,如果你是老師,你怎麼設計一條導入語。(五分分鐘)

二、整體感知

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下面的問題(讀五分鐘)出示課件問題

問題一:文中出現幾次“背影”,分別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請你在“背影”前加上一個動詞,以便理解四處“背影”的不同含義。

生:紛紛朗讀課文並思考問題,邊讀邊作標記

師:首先,文章出現幾次“背影”每次分別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出現的呢?如果在每一個“背影”前加上動詞,該如何概括呢?請舉手回答(兩分鐘)(學生回答之後出示答案)

師生互動回答反饋:共四次,

第一次是在文章的第一段“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第一次:想背影

第二次是在父親給我買桔子時的背影。第二次:看背影

第三次是在父親和我分別時我看到的背影。第三次:別背影

第四次是結尾處淚光中重現的背影。第四次:思背影

(學生回答,並板書)(兩分鐘)

明確:本文的線索及作用。

三、重點段落賞析感悟(出示問題二)

問題二:四次提到背影,作者精細刻畫、令人最感動的是那一次?

生:第二次

嗯,這是最讓我們感動的,也是作者重點刻畫的一次,讓我們自由朗讀這一段,並且圈點勾畫出對父親的背影進行描寫的語句,思考人物描寫的方法及作用。(出示課件)(一分鐘)

生讀(須三分鐘)

先獨立思考兩分鐘(一分鐘)

前後桌生生互動(兩分鐘)、學生回答(三分鐘),師生互動補充。

出示課件文本

肖像描寫

A穿戴:黑、深青、布

問:三次突出“布”有什麼作用?

寒磣的衣着。呼應前文慘淡的家境,在這樣的情況下爲兒子買橘子更讓人感動

黑色和深青色,又帶來了沉重感,守孝

動作描寫

B平地走路的樣子是:蹣跚的。平地走路尚且如此,那過鐵道、爬月臺的艱難就可想而知了

C身探下月臺——過鐵道——☆爬月臺的動作:手攀(顯出月臺的高)、腳縮(動作遲緩)、身傾(向左微傾有兩個原因:。

加上讓同學們體驗父親買的辛苦,結合課本圖片,請一位同學朗讀,其他同學們站起來做這個動作。(攀、縮、傾)

再放視頻,加深感悟。(五、六分鐘)

比較父親去和回時寫法的詳略安排。爲什麼這樣安排?

體現父愛。父親的形象:慈愛。

兒子的表現:流淚,攙

四、細細品味

剛纔我們一起分析了第六自然段,感受到真摯的父愛,下面請同學們自己在文中找一找自己欣賞的,飽含感情的語句,並談談你的理解和感受。

大約五分鐘

樸實的語言包含了樸素的情感,慈愛的父親令作者難忘也令我們感動。

五、百花齊放

我們在愛的呵護下,一天天長大,學了這一課,你感悟到了什麼?一定有許多想對父親說的話,以爸爸,我想對你說爲開頭,寫個片段,展示給大家。

課下整理成書信寫給父親(出示課件)

學生們紛紛把寫的東西拿來讀一讀。

六、總結

細細觀察,用心體會,感悟真愛,回報父母養育之恩。放歌曲。或唱幾句歌詞。

《背影》教案設計 篇5

(一)課文重點和難點

1.敘事散文的選材;

2.敘事散文的結構;

3.描寫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特徵。

(二)需落實的知識點

1.文章的線索;

2.文章的整體結構;

3.對比反襯手法的運用;

4.樸實、含蓄、生動、細膩的語言風格。

(三)教法設計

1.要求學生將課文朗讀一遍,默讀一遍。教師提問:本文的主題思想是什麼?要求從兩個方面回答。

(提示: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懷摯愛之情和兒子對父親的感激懷念之情。)

2.本文描寫的是“父親”,卻以“背影”爲題,說明“背影”在文中一定有着重要作用。全文共有四處寫到“背影”,作者以“背影”爲主線,組織了全篇結構。

圖表設計:

上述圖表,教師講述第一欄內容,第二、三、四欄由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填寫。

3.作者圍繞“背影”這條線索,緊扣主題,對材料進行了巧妙的取捨和安排。教師提問:

(1)第一自然段後,作者爲何要宕開一筆,寫父親失業,家境慘談?

(提示:渲染感傷色彩。爲文章定下“苦澀淒冷”的基調,表明父親在如此艱難的處境中還無微不至地關懷“我”,突出了主題。)

(2)在第二次寫“背影”之前,爲什麼要不厭其煩地描述父親如何終於決定送“我”,如何在送的過程中細緻周到,勞形勞神?

(提示:使“背影”的出現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爲全文的高潮作鋪墊。)

(3)最後一段起什麼作用?(提示:反映父親晚景的淒涼,更襯出他愛子之情的深厚可貴,使文章具有一種悠長、令人回味的意境。)

以上問題,由教師引導學生或看書思考,或二人討論,師生共同得出答案。

4.教師提問:全文有幾處用了對比或反襯的.寫作方法?分別起什麼作用?

(提示:第一處:家中不幸之後,父親本來心裏難過,卻說“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愛憐;第二處:“我”的“聰明過分”和父親的“迂”相比襯,表現父親的愛子情深;第三處:最後一段父親“待我漸漸不同往日”與“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着我”兩種態度心情相對照,更加襯托出父親在艱難處境下愛子之情的濃厚與久遠。)

(四).教案擴展思路

1.分析第六自然段中一系列動詞的妙用,讓學生學習如何用平實、真切、得體、準確的語言描寫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特徵,突出主題思想。設計一個作文片斷練習。

2.引導學生體會朱自清於質樸中見深刻,於含蓄中見神奇的.寫作特點。

《背影》教案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查字典掌握生字、生詞。

⑵掌握作家作品的簡單情況。

⑶掌握本文以背影爲線索,以時間、空間爲順序記事寫人的結構特點。

(4)反覆誦讀課文,品鑑文章平實質樸的文風,寫實細膩的筆觸。

2、過程與方法先由學生講述自己感受到的父母之愛,爲本課的教學奠定基礎。再讓學生熟讀課文,對課文內容有整體感知,深入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體會其中的情感。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文中流露的父子情深,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對父親背影描寫的效果與作用。

2、難點:體會文中樸實的語言中所飽含的深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喚起親情體驗。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它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現在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們的父母疼愛你的哪一個細節哪一個瞬間是深深地感動了你呢?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很好,同學們分享的這一些細節都很感人,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背影》,當中也有一些細節讓我們很感動的,它是朱自清抓住特定環境下的親情瞬間寫下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

二、作家簡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和《歐遊雜記》,以及一些文藝論著,收在《朱自清文集》裏。

三、朗讀,整體感知

1、生字詞注音,掃除朗讀障礙(小黑板展示)

交卸(xiè)奔喪(sāng)迂腐(yū)蹣跚(pánshān)頹唐(tuí)瑣屑(xiè)晶瑩(yíng)躊躇(chóuchú)

2、帶問題朗讀:簡單說說本文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請幾個同學分段朗讀,要求讀出感情。)

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兩方面的。一是父親對兒於的一片深情。二是兒予對父親的懷念、憐惜和感傷之情。這兩種感情在文中是互相依存、互相映襯的。

四、問題探究

1、本文的題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幾次寫到“背影”?第一次:點題的背影;第二次:買橘子的背影;

第三次:離別時的背影;第四次:思念中的背影。2、(1)這四次對背影的描寫哪一次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爲什麼?

(應該是第二次:買橘子的背影)

(2)作者是怎樣描寫刻畫父親買橘子的背影的?

作者對父親買橘子的背影進行了細緻地描寫刻畫,作者首先寫了父親的衣着:“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描寫父親的穿着突出了什麼顏色?(黑色)爲什麼突出黑色?(穿黑色衣服與他家中死了親人有關,黑色給人以壓抑沉重的感覺,這是一個沉重的背影!)

3、我們描寫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寫爲主。比如:“皺紋很深”,“兩鬢蒼蒼”等等,本文的作者爲什麼不寫父親的正面,而只寫父親的背影呢?(學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師適當予以肯定)

本文的聚焦點就是“背影”。這張“背影”就凝聚着“深深的父愛!”,日常生活中,蘊含父愛的事例還有很多,而作者只去寫“背影”,正好獲得了以少的材料表達豐富感情的效果。這個聚焦點“背影”留給我們的印象也就十分深刻了。作者並不是第一次看到父親的背影。這張背影對兒子來說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親的背影不會令兒子感動得掉下眼淚來,感動的原因是父親的背影出現不平常的背景下。文章前三段已作交待:祖母去世,滿院狼藉,償還欠債,光景慘淡。失去親人,父親的內心是悲痛的,失業等境況又使他的內心充滿了憂愁,父親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然而此時的父親擔心兒子看到家庭的變故影響學業,便寬慰兒子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還決定親自送兒子上火車。在這種情況下,作者深深理解了父親對自己深深的愛,但作者更加愛自己的父親。作者這時看到父親的背影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淚,這是心疼的淚水,這是感激的淚水。

4、“背影”在結構上及表現中心上的作用。

開篇電梯,結尾照應,四次寫“背影”,組成一條抒情的線索,感情逐層推進。開頭總寫對父親的思念,中間由不理解父親到被父愛深深感動,在情感推進到高潮時細緻描寫背影,結尾的背影描寫是對父親背影的昇華,也是對中心的深化。

5、本文的語言是十分樸實的,特別是父親的話,雖然不多,卻含義豐富。請問:父親一共說了幾句話?

⑴“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父親這是做什麼?(這是在寬慰兒子)這時最悲痛的人是誰?(是父親)

爲什麼寬慰兒子?(怕家庭的變故會影響兒子的學業)

父親表面上比較想得開,這是爲了寬慰兒子,實際上他把悲痛壓在了心底,不讓兒子看到,這是一個多麼善良的父親啊!⑵“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父親爲什麼這樣說?(父親擔心茶房照顧不周,還是自己去放心,)⑶“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父親爲何買橘子?(擔心兒子路上口渴。)這個父親對兒子是多麼得體貼入微啊!⑷“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這句話說明了什麼?(說明父親擔心兒子是否順利地到達北京。)

⑸“進去吧,裏頭沒人。”

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什麼?(父親擔心行李的安全。)同學們看,這真是“兒行千里父擔憂啊!”這五句話沒有華麗的辭藻,語言樸實,但一言一語都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關心體貼之情,誰說父愛不細膩,誰說父愛不偉大,這就是偉大的父愛!

6、作者在文中三次寫了流淚,每次寫法各有不同,試分析它們分別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⑴第一次流淚:是在交代家境衰敗的情況下,見着父親,面對家破人亡的景象,“不禁籟籟地流下眼淚”。這次掉淚表現出觸境傷情的悲哀。這一次掉淚,引出父親的在大中爲數不多的重要話語:“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父親的這幾旬話,表達的感情是很豐富的,很深沉的。這裏有父親對兒子的體貼和勸慰,也流露了父親在逆境中的淡淡的哀愁,同時,也可以看出父親內心深處不甘受命運擺佈、不怨天尤人的自我寬解、自求振作的複雜心情。

⑵第二次流淚:是在浦口送別時,作者眼看父親跨過鐵道瞞跚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次掉淚是情不自禁,爲父親的背影所感動。這一次掉淚,因爲是在車站上,又是在臨別之前,特定的情況決定了作者的舉止,”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又是一次複雜的心態顯示。怕父親看見了要傷心,應是趕緊拭淚的主要原因;怕別人看見了不僅是怕自己顯得不雅,而且也怕要給父親帶來難堪。

⑶第三次流淚:是在讀到父親來信中那種感傷之詞時,出現了”晶瑩的淚光“。這一次閃出”淚光“,應是別父兩年多的現在。即執筆爲文的時候,想象兩年多前離別時的情景,不禁黯然長嘆。這種在”淚光“中再現”背影“時,戛然而止,與開頭不忘背影相呼應,其震撼讀者心靈的力量有如撞鐘,餘音不絕。

五、課後寫作訓練

整理自己腦海中的親情瞬間及其產生的特定環境,自擬題目,寫一篇表現親情的記敘文或散文。

《背影》教案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體會本文告訴人們的人間至愛無所不在、無處不有的真情;學習本文立意新奇、結尾驚奇的寫法。

教學重點:

感受母子深情。

教學難點:

妙用對比的手法。

教學準備:

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朱自清的《背影》所表現的“父子深情”導入本課的“母子深情”。

二、介紹作者及本文體裁、特點: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走進課文:

(1)引導學生圈點生字,在小組內分工查閱工具書,互相學習。

(2)認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互相糾正字音,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課文大意:

a、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過程,分清段落;

b、請學生複述小說故事,師生加以評價小結。

2、探索小說中的人物:

以小組爲單位,再讀課文,討論回答:

(1)小說中的“她”是怎樣一個人?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她對王小亮的“至愛親情”?

(2)王小亮在“現在的媽媽”那裏得不到應有的母愛,後來,他從哪裏得到了母愛?

(3)小說中的“老頭”是怎樣一個人物?他是不是一個多餘的人物?

3、研讀句子,討論問題:

(1)“都放學了”

“知……道……”她目光呆滯地低聲喃喃着,無力地垂下腦袋……

“大伯,麻煩……給孩子。”

課文有些故意省略的內容需要仔細品味才能弄明白,你能聯繫上下文,說出“她”知道些什麼嗎?

(2)下午,這包糖終於傳到二年級二班王小亮手中。孩子驚喜極了,這最喜歡吃的奶糖好久沒嘗過了。

王小亮知道這包糖是誰給他吃的嗎?說說你的理由。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要求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不同句子的不同語調、語氣。

四、探究寫作特點:

1、本文成功地運用了對比手法,表現在哪些地方?

2、有人說小說的結尾新奇,但也有人說小說的結尾缺乏真實性,你的看法如何?

結合探究·練習三,理解結尾的深刻含義。

五、小結全文。

六、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探究·練習二、三

《背影》教案設計 篇8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愛的深沉。

2.學習文章抓住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寫法。

3. 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和交流,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學習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誦讀課文,在品詞析句中,體會父愛的深沉。

難點:學習文章抓住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

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

以上熟悉的文字來自於哪篇課文,你能把其餘的部分背出來嗎?

學生回答,引入文題,走近作者。

二、美讀賞析,聚焦背影

通過學生閱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突出作品描寫的重點,進行初步賞析。自讀,提問,感知。

1.文題爲“背影”,那麼文中幾次寫到了父親的背影?“背影”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2.你認爲最感人的是哪一次背影?

3.文中描寫普普通通的“背影”,爲什麼會如此感人?描寫“背影”時主要刻畫了哪些細節?(理解細節描寫的作用)現在,再讀這幅文字描繪的畫面,你又讀出了哪些剛纔你沒讀出的東西?(學生朗讀,再次體會第二次背影)

三、品詞析句,讀懂“橘情”

通過主問題的挖掘,讓學生體味出父親買橘的不易以及生活的艱辛,在反覆的揣摩中體會父愛的深沉。

問題探究:父親爲什麼給兒子“買橘”?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板書設計

背影

(四次)

父親朱自清

動作艱難 生活艱辛感動流淚理解深情

買橘

祝福

溫暖關心(與冬之冷心情灰暗對比)

一顆愛子之心

父子情

《背影》教案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體會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徵、選擇最佳角度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寫作方法。

2.理解關鍵詞語在表達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3.準確認讀課文下注詞語,並掌握它們的意思。

(二)過程與方法:

用音樂爲本課的教學奠定基礎。再讓學生熟讀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整體感知後,對課文進行詳盡地探究。再由學生講述自己感受到的父母之愛,在教學的最後階段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本文表現的民族傳統美德,父親對兒子的一片深情。

2、學會關愛他人。

教學重點:

對父親背影描寫的效果與作用。

教學難點:

體會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教學方法:

朗讀、點撥、導讀法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學習課時:

三課時

教學設想:

1、用音樂烘托氣氛感染學生。

2、作者在描寫父親的背影時,用了多個動詞,這些詞將父親頹唐的老境和我對父親的憐惜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對這些詞加以分析。

3、對作者的心理作深入探討就會體會到作者是在“誠實”的寫作,這正是這篇文章感人的重要原因。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及相關的資料,如:歌曲《父親》、白帆的散文《父親的泥腳》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不經意的細節,會引發我們內心的感動。比如:春天樹尖上長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裏遠處傳來的一首懷舊的老歌,週六回到家,父母早已爲我們準備了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這樣的事,也許還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篇令人感動的文章《背影》。最近我發現,有作曲家又把它寫成了一首如泣如訴的歌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一下。放《背影》歌動畫。

二、簡介作者及背景: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江蘇省揚州市人。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歐遊雜記》等,收在《朱自清文集》裏。1927年寫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背影》是記實散文,寫於1925年。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字詞的情況。

交卸奔喪狼藉簌簌典質賦閒頹唐瑣屑

2、範讀課文,學生聽讀,思考:

(1)本文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和兒子對父親的感念。

(2)作者前後的心理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起初對父親不理解,覺得父親說話不漂亮,甚至暗笑父親的迂,及至看到父親爬月臺的背影,這才良心發現。

(3)文中幾次寫到背影?重點寫的是哪一次?

文中四次寫到背影,重點寫的是父親爬月臺買橘子時的背影。

(4)文章明明寫的父子浦口分別,爲什麼偏偏要以“背影”爲題呢?

因爲“背影”集中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愛,是父子依依惜別時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

(5)父親給“我”買的橘子有什麼特別之處嗎?值得“我”如此懷念嗎?談談你的理解。

沒什麼特別之處。但是,當時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祖母去世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家中負債累累,家影甚是慘淡。在這種情況下,父親仍不忘關心兒子,因此,這一堆硃紅的橘子就有了不同尋常的意義。

四、自讀課文,嘗試梳理結構,劃分層次:

一(1)開篇設疑——惦記背影(思念父親)

二(2-6)回憶往事———引出背影望父買橘———刻畫背影父子分手———惜別背影

三(7)別後思念——再現背影,(別後懷念)

課後反思:

第二課時

一、品味語言,感悟主旨,

文中父親的話語不多,請找出最讓你動情的父親的話語,談談你的體會。

(1)“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體會:擔心兒子過分悲痛,寬慰兒子。

(2)“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體會:放心不下,愛子情切。

(3)“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體會:擔心兒子旅程口渴,眷眷深情溢於言中。

(4)“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體會:臨別囑咐,惦念兒子旅途的平安。

(5)“進去吧,裏面沒人!”

體會:擔心兒子,細心關照。

有離別的愁苦,有對兒子不諳世情險惡的擔心,有對未來的憂慮,也有經濟拮据的難言之隱。我們似乎聽到了那位父親拳拳的愛子之音,多好的父親啊!

二、細讀課文,抓住四次“背影”深入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角度和方式。

1、同學們找找文章中幾處寫到背影?

惦記背影(思念父親)刻畫背影(望父買橘)惜別背影(父子分手)再現背影(別後懷念)

2、課文哪兩個地方實寫父親的背影?

a:父親買橘子爬月臺的時候;

b:父親送子時,下車往回走,混入人羣的時候。

3、着重寫父親“背影”的是哪一處?把“背影”的內容劃出來。(“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顯出努力的樣子”)提問:這裏運用的是什麼描寫?

(肖像和行動描寫,重點寫衣着和動作。)

4、父親的外貌有什麼特點?

(“黑布小帽”、“黑布馬褂”、“深青布棉袍”,全是黑色的。)提問:這樣寫有什麼用意?(鼓勵學生自由發言)

(如:①父親在守孝期間,體現了父親的孝順。②和“肥胖”的身子構成一致,更顯得壓抑沉悶,有助於對“背影”的理解。③父親性格內向,不愛說話,黑色突出這一性格特徵。)

5、父親過鐵道時的行動描寫有什麼特點?找出其中的詞句,並加以體會。

(蹣跚、慢慢探身、兩手攀着上面、縮、微傾;這些動作描寫,表現出父親行動的困難、艱難。)

探討:父親過鐵道既然如此困難,爲什麼還堅持爲我“過鐵道買橘子”?

(各抒已見,互相補充。)

6、集體誦讀這些句子,注意語調、語速、語氣。

7、第一處和第四處寫“背影”在文章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第一處點題,第四處照應,前後一體。)

8、請找出本文的文眼。

(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兒,讀出了文眼,就讀出了中心。文眼常常出現在開頭或結尾。)

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第三課時

一、精讀課文,捕捉作者的情感特點:

1:課文寫了“我”幾次流淚?找出文中幾次寫“流淚”的句子。

a:悲哀之淚: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

b:感動之淚:望親買橘,父子離別

c:傷心之淚:再現背影,淚光瑩瑩

2、文中哪兩處地方用了“聰明”一詞?文中“聰明過分”“太聰明”兩個短語的含義是什麼?

(一處:在父親與腳伕討價還價時,我覺得掉面子,說“聰明過分”是深深的自責,是嘲弄自己“少年不識愁滋味”。二處:對父親囑咐茶房後,自責“太聰明”了,較前句內疚更甚。)

3、本文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褒義詞貶用,感情色彩發生了變化,表明“我”自作聰明,這不聰明,主要是突出“我”對父親所做的事情不理解。展現父親對兒子的無微不至的關心疼愛,爲後邊寫“背影”作鋪墊。)

4、緊抓文末一句感嘆,把握全文情感線索,概括課文的中心意思。

本文通過對父親背影的描寫,於敘事中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深情至愛,兒子對父親深深的思念之情。

二、拓展遷移:

1、上面我們對課文內容進行了分析,大家是否有這種體會:同樣是通過極平凡的小事來寫人,我們往往寫得十分乏味,而《背影》卻寫得深切感人。這是爲什麼呢?現告訴大家一個祕訣:寫散文有一條重要原則,就是要善於選擇表現角度。本文表現角度的選擇上有什麼特點呢?請同學們分組討論,然後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1、表現角度新穎獨特。本文選擇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全力抒寫父親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絕。2、表現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寫對象的`內在精神。“父親買橘子爬月臺”的背影,是全文的聚光點:父親的慈愛和迂執、艱難和努力、困頓和掙扎,都凝聚在這一點上;父子之間分離時深沉的愛也傾注在這一點上;兒子對父親一生的零星印象,以及百感交集的思緒都聚會攏來了,從而形成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

2、將全班同學分爲“頌父組”與“頌母組”,從日常生活中找出父親或母親令人可敬的生活事例,以“我說父親(母親)好”爲主題開展交流會。

三、類文閱讀:

(一)拐彎處的回頭

弟弟小時候不太聽話,在家在學校經常惹事生非,很讓老爸老媽傷心。

有一天他和同學們一起去爬山,一不小心腳被鋒利的岩石割出一道很深的口子,鮮血噴涌而出。於是幾個揹着他下了山,送他到醫院包紮好然後送他回家。快到我家了,他門就停下來休息。

正在這時候,老爸從街上回家,所以就撞上了。老爸問弟弟怎麼了,弟弟於是翹起紮了繃帶的腳,訴說掛彩的來龍去脈,滿以爲可以得到老爸的一點同情與憐愛,然而,老爸只是用平淡的口氣簡單地交代了幾句,就自己走了。

弟弟憤憤不平,他對周圍的同學說:“你們看看,你門看看我老爸就是這樣,一點兒也關心我。”這時,一個細膩的女同學笑着安慰他:“有很多老爸都是這樣的,他只是不善於表達而已,其實他心裏是關心你的,不信你看,等會他走到那個拐彎的地方,一定會回頭看你的!”

她說得那麼肯定,確定勾起了同學們的好奇和興趣。於是,大家不約而同地想看她說的不對。於是,那麼一羣少年,緊張的望着我的老爸遠去的背影。他真的會回頭嗎?在那個巷子的盡頭,在那個拐彎處?

他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少年們緊張的望着他。近了,更近了,就在他將要消失在拐彎處的一瞬間,他以他慣有的裝不出來的不經意很快的回頭看了一下弟弟他們,然後才消失在拐彎處後面。

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而弟弟的眼裏有了淚花。

(二)舉手投足之間

高三那年,他迷上了打遊戲。恨鐵不成鋼的母親一怒之下拿雞毛袒撣子打了他,他負氣離家。火車顛簸着過了幾站,他隨熙攘的人流下車,卻發現兜裏的錢不翼而飛。天氣已晚,寒氣漸重,他頹喪地坐在候車室裏,看人流如煙霧漸漸散盡,他怕是要在這寒冷的候車室裏蜷縮一夜了。他開始懷念一牀溫暖的被子,一件厚實的大衣了,哪怕就是一塊破舊的毯子也好。就在他渾身痠麻手腳冰涼,睡的迷迷糊糊之際,他感到一陣輕柔的覆蓋。他一骨碌爬起來,是一張陌生女人幹皺的臉。他身上蓋着她的一件很舊的外套,還有一層厚厚的報紙,從胸口一直到腳。她是白天在車站邊上賣報紙的老媽媽。

她和善的笑着:誰吧,孩子。我的兒子如果活着,也象你這麼大了。後半夜他誰的很香。清晨,老媽媽爲他泡了一碗熱面,給他買了車票,送他上車。

一路上,他腦子裏全是老媽媽那滄桑和善的臉:如果我兒子活着,也象你這麼大了。如果他在外面睡着了,希望也有人爲他蓋件衣裳,哪怕是幾張報紙。

回到家,媽媽正聯繫電視臺發尋人啓事,一見他,就哭了。嘴硬的他沒說半句軟話,卻從此努力起來,再也沒有碰過遊戲機。後來他考取了交通學校。

那次採訪,他在電視上說:我媽媽老了,反應也慢了,我希望她上街的時候有人也能攙扶她一下。我做的只不過是用母親的心去顧念每一個孩子,用孩子的心去感念全天下的父母….電視機前.無數母親的眼睛溼潤了。

愛很簡單,就在帶給別人溫暖的舉手投足之間。

四、感受深情:

同學們,至愛親情是我們擁有的無上的財富。一桌準備好的飯菜,一件放在牀頭的衣服,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都凝聚着親人對我們的期望和關懷。正像父親的背影一樣,永遠感動着我們。讓我們都能對他們說一聲:我愛你們,我理解了你們。

今天我們要布臵的是一個特殊的作業,請同學們回到家裏,用你自己獨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親人表示你對他們理解,對他們給予你的無微不至的關懷的感激。給父母夾一次菜,給他們寫一張紙條,爲他們倒一杯水,向他們道一聲辛苦……好嗎?

播放放背景音樂《父親》

五、總結梳理,回扣目標

這篇文章通過運用抓住“背影”這個聚焦點的寫法,運用樸素的語言,表達了“深深的父愛”這一主題。

六、小練筆

通過《背影》的學習,我們深深體會到了偉大的父愛,請結合實際生活,想一想最能體現父母親對自己愛的情景,把它寫下來。板書設計

《背影》教案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背影》是語文版教材(八年級下)第一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朱自清先生寫於1925年10月的一篇回憶性記敘散文。文章深刻的表現了父親的愛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背影是全文描寫的焦點,也是敘事的線索。作者除了對背影作了筆酣墨暢的細緻描寫外,還以背影爲中心,安排了許多精彩的襯托和鋪墊。《背影》無論記人、敘事、抒情都十分平實,語言淳樸自然,毫無矯揉造作之處,卻打動了幾代讀者的心。在一個平凡、樸素的背影上刻下了兩個質樸而深沉的大字“父愛”。而這一主題的表達在物質充裕的今天,無論對我們還是學生都具有極其現實的教育意義。教學依據: 《背影》是一篇家喻戶曉的名篇,作者以洗盡鉛華的質樸演繹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義:親情、孝道與感恩。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的精神領域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因此,我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強調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得到審美愉悅和道德情感的薰陶。教學理念: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的平等對話。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該課的特點以及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走近作者,認識生字、生詞。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作方法;散文的特點及散文的選材。

能力目標:學習在平實的敘述、抒情中蘊藏着的極爲精巧的構思;關鍵語句含義的理解。

情感目標:,認真體會文中所表現的父子之間的深厚的感情,理解語文與家庭生活的關係。教學重點:

背影是全文描寫的焦點,但背影不僅是父親的形與行;要深刻理解父親的愛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不能不顧及父親所說的話。因此,我把父親的形、行、言作爲相互聯繫的整體進行分析並以此爲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還要求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結構。初二學生,他們的閱讀範圍還不是很廣,掌握的閱讀技巧不是很多。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作方法;如何理解文中父親那個不怎麼優美的背影?學生還無能爲力。因此,我把此當作本文的教學難點。

學情分析:

學生受年齡和閱歷的限制對親情的理解遠不如作者深刻,教學過程中需加大感性教育。

教學策略及手段: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置學生於現實的閱讀情境中,教會學生質疑、解疑、探究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教師設計對課文閱讀過程起主導作用、支撐作用的問題,引發學生積極思考、討論,有所感悟,受到薰陶,獲得啓迪。

3、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有利於本課學習的環境,讓學生在在教學過程中受到愛的薰陶,感受摯愛親情從而實現愛的傳遞。

教學過程:

一、導入:(運用多媒體播放歌曲《父親》)一首熟悉的老歌讓我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那些默默操勞,默默關心我們的父親。那是怎樣讓人心動的一份父愛呀。今天讓我們帶着這份感動再來欣賞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它曾以質樸的語言,真摯的親情感動了幾代人。這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板書《背影》)設計意圖:激發學生情感,創設有利於本課學習的氛圍。

二、解題:

1、作者簡介:(略)

2、寫作背景:(略)(多媒體出示作者行蹤簡圖:北京--徐州--揚州--南京--浦口)

設計意圖:便於學生理解課文

2、3段的內容,更好的渲染閱讀情境。

三、朗讀訓練:

1、聽錄音朗讀(選一段節奏舒緩情調感傷的音樂)

要求:將那些自己讀不準的字標出記號;將自己不能理解的詞語框出來

2、檢查課前預習情況

給加點的字注音(出示課件)

奔喪

差使

狼藉

簌簌

妥貼

躊躇

蹣跚

瑣屑

晶瑩

3、配樂朗讀

可以分爲四個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別找不同的小組讀。設計意圖:掃清字詞障礙,通過配樂朗讀使學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

四、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標註出自己印象最深或自己認爲最感人的句子或場面。學生交流,有感情的朗讀標註的內容並說說自己感動的理由。(教師在學生郎多過程中利用多媒體爲學生配樂並播放課件中準備好的部分畫面)

2、討論:這篇文章表現了父子之間什麼樣的感情?

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整體感知和概括能力。

五、學習探究,研讀課文: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並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

1、背影作爲全文的焦點和線索在穩中出現了幾次?哪次寫得最具體細膩?這次描寫中哪些詞語用的好?爲什麼?(提示:找出四次背影描寫,及第六自然段的動詞和形容詞。)

2、配樂朗讀,飽含深情的朗讀第六段,體會作者在樸實細膩的敘述中所蘊含的深情。

設計意圖:學習本文抓住某一事物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手法,通過找關鍵詞體會文章樸實細膩的敘述中所飽含的深情。突破教學難點。

3、再讀課文,思考:

(1)文中作者圍繞背影還組織了哪些材料?(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了解

2、3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體會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2)送別過程中父親說了幾句話?這幾句話有什麼特點和含義?(小組活動,各組代表發言)

(3)文章出了寫父親,還寫了作者的感受,作者通過什麼細節表現出來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4)學生用低沉舒緩的語調配樂齊讀項關於語句。教師配以相應的多媒體畫面。設計意圖:把父親的形、行、言作爲互相聯繫的整體進行分析,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突出教學重點。

六、拓展延伸:

1、結合對課文的理解,以“父親我想對你說:”開頭,幫助作者把內心的情感表達出來。

設計意圖:結合課文設題,引發學生思考,達到閱讀延伸的目的。

2、世上有一部永遠寫不完的書,那便是父母。度過了人生十三四個春秋的你們一定留下了許多回味綿長的、令人百讀不厭的愛的細節。請你打開思維的閘門,盡情地回想,捕捉閃光的瞬間,說說自己的父親或母親。設計意圖:體會真摯的親情,理解語文與家庭生活的關係。

七、作業:

結合本節內容以“親情”爲話題,完成一段200字左右的細節描寫。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通過樸實細膩的描寫表現人物心靈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