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史部 > 史記 > 《新元史》卷五十七·志第二十四

《新元史》卷五十七·志第二十四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百官三

《新元史》卷五十七·志第二十四

御史臺,從一品。掌糾察百官善惡、政治得失。至元五年,定御史臺合行條劃:一,彈劾中書省、樞密院、制國用使司等內外百官姦非,刷磨諸司案牘,並監察祭祀及出使之事。一,中書省、樞密院、制國用使司,凡有奏稟公事,與臺官同奏。一,訴訟冤抑人等,民戶經左右部,軍戶經樞密院,錢穀經制國用使司,如理斷不當,赴中書省陳告。若省官看徇或理斷不當,許臺官糾彈。一,諸官司刑名違錯,賦役不均及造作不如法者,委監察糾察。一,諸官員如任滿不行遷轉,或遷轉不依格者,委監察糾察。一,不奉朝命擅補註官品者,委監察糾察。一,隨路總管府諸官及大府監應管財物文帳,委監察,每季照刷。一,和買如不依時價,冒文官錢或克減給散不實者,委監察糾察。一,諸官侵使宮物或移易借貸者,委監察糾察。一,辦課程官除正額外,若有增羨不盡實到官者,委監察糾察。一,營造役工匠之處,委監察隨事彈糾。一,諸衙門繫囚及不合考訊之人,如實系冤枉,即行移原問官歸結改正。若元向官違錯,許糾察。一,諸囚禁非理死損者,委監察隨事推糾。一,諸承追取合審重刑及應照刷文案,若有透漏者,委監察糾察。一,諸鞠勘罪囚皆連職官同問,不得專委本廳及典史推問。如違,仰監察糾察。一,職官有老病不勝任者,委監察體察。一,諸官吏有廉能公正者,具姓名聞奏,污濫者亦行糾察。一,諸公事行下有枉錯者,承受官司即須執申,若再申不從不報者,委監察糾察。一,應禁貨物及盜賊藏匿處所,若官吏禁斷不嚴、緝捕怠慢者,委監察隨事糾察。一,阻壞鈔法者,委監察糾察。一,蟲蝻生髮飛落,不即打捕申報,及檢視部內災傷不實,委監察糾察。一,諸貧窮孤老幼疾應養濟,而官不收養,或不如法者,委監察糾察。一,戶口流散、藉帳隱沒、農桑不勤、倉稟減耗、黠吏豪家兼併縱暴,及貧苦不能自申者,委監察糾察。一,諸求仕及訴訟人,於官員私第謁託者,委監察糾察。一諸官府如書呈來往者,委監察糾察。一,諸官吏入茶坊酒肆者,委監察糾察。一,在都司獄司直隸本合,一,私放軍人還籍及冒名相替,委監察糾察。一,軍官申報俘馘不實,或將功賞增減隱漏者,委監察糾劾。一,邊境但有聲息,不即申報者,委監察糾劾。一,邊城不完,衣甲器仗不整,委監察糾劾。一,監臨官如不舉劾犯法者,減罪人罪五等,臺官知而不舉勸,亦減罪人罪五等。一,諸違馘御史臺指揮及訴不以實,或咆哮陵忽者,並行斷罪。一,應有合奏稟事理,仰本合就便聞奏。一,該載不盡、應合糾察事,理委監察並行糾察。

大夫二員,從一品。中丞二員,正二品。侍御史二員,從二品。治書侍御史二員,從二品。經歷一員,從五品。都事二員,正七品。照磨一員,正八品。承發管勾兼獄丞,正八品。架閣庫管勾兼承發一員。正九品。

至元五年,始立御史臺,設官七員:大夫,從二品。中丞,從三品。侍御史,從五品。治書侍御史,從六品。典事,從七品。檢法二員。從大品。獄丞一員。從九品。七年,大夫升正二品改典事爲郡事。十九年,裁檢法獄丞。二十一年,中丞,從三品。侍御史,正五品。治書,正六品。二十七年,侍御史升五四品。治書,正五品。增蒙古經歷一員。從五品。大德十一年,大夫升從一品。中丞升正二品。侍御史,從二品。治書侍御史,正三品。皇慶元年,增中丞爲三員。二年,又減一員。至治二年,增大夫一員。後定置諸員如上。統山東東西、河東山西、燕南河北、江北河南、山南江北、淮西江北、江北淮東、山北遼東十道肅政廉訪司。

殿中司,殿中侍御史二員。正四品。凡大朝會,百官班序,其失儀失列,則糾罰之。在京百官到任假告事故,出三日不報者,則糾舉之。大臣入內奏事,則隨以入,凡不可與聞之人,則糾避之。至元五年置。五七品。大德三年升正五品。後升正四品。

察院,秩正七品。監察御史三十二員。正七品。任刺舉之事。至元五年,置御史十一員,以漢人爲之。八年,增六員。十九年,增十六員,始參用蒙古人。至元二十二年,參用南人二員。元貞二年,增置御史二員。

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秩正三品。廉訪使二員。正三品。副使二員,正四品。僉事四員,正五品、經歷一員,從七品。知事一員,正八品。照磨兼管勾一員。正九品。置司濟南路。至元六年置,初爲提刑按察司。十三年,以省並衙門,罷按察司。十四年復置。山北東西道、河東山西道、陝西四川道、燕南河北道並同。十六年,各道按察司增副使、僉事各一員。二十七年,增僉事二員。二十八年,改肅政廉訪司。諸道並同。

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廉訪使三員,副使二員,僉事四員,經歷一員,知事一員,照磨兼管勾一員。置司冀寧路。至元六年,置河東陝西道。八年,分爲河東山西道、陝西四川道。

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廉訪使二員,副使二員,僉事四員,經歷、知事、照磨兼管勾各一員。置司真走路。至元十二年置。

江北河南道肅政廉訪司,廉訪使二員副使二員,僉事四員,經歷、知事、照磨兼管勾各一員。置司汴梁路。至元七年置。

山南江北道肅政廉訪司。廉訪使二員,副使二員,僉事四員,經歷、知事、照磨兼管勾各一員。置司中興路。至元十四年置,初隸江南行御史臺。二十三年,撥隸內臺。

淮西江北道肅政廉訪司。廉訪使二員,副使二員,僉事四員,經歷、知事、照磨兼管勾各一員。置司盧州路。十四年置,初隸江南行御史臺。二十三年,撥隸內臺。

江北淮東道肅政廉訪司。廉訪使二員,副使二員,僉事四員,經歷、知事、照磨兼勾各一員。置司揚州路。至元十四年置,初隸江南行合。二十三年,撥隸內臺。

江北淮東道肅政廉訪司。廉訪使二員,副使二員,僉事四員,經歷、知事、照磨兼管勾各一員。置司揚州路。至元十四年置,初隸江南行合。二十三年,拔隸內臺。

山北遼東道肅政廉訪司。廉訪使二員,副使二員,僉事四員,經歷、知事、照磨兼管勾各一員。置司大寧路。至元六年置,初爲山北東西道。八年,改山北遼東道。二十年,以女真之地置海西遼東道。二十五年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