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漢賦四大家分別有誰?

漢賦四大家分別有誰?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誰是漢賦四大家呢?

  漢賦四大家指司馬相如、楊雄、班固、張衡,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傳世,在當時及後世文壇影響深遠,文譽其名。

漢賦四大家分別有誰?

司馬相如確立了漢賦勸百諷一的風格,代表作《子虛賦》、《上林賦》標誌着漢賦的成熟。楊雄《甘泉賦》、《長揚賦》、《羽獵賦》則以司馬相如諸賦爲藍本,在文學史上首開不遜於原作的模擬之風。班固代表作《兩都賦》,盛誇東漢之聲威。張衡所著《二京賦》比之《兩都賦》篇幅更長、結構更宏偉,被譽爲“長篇之極軌”。



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約公元前179—前118年),西漢大辭賦家。字長卿,蜀郡成都人,本名司馬長卿,因崇敬戰國藺相如,改名相如。少好讀書、擊劍,曾爲景帝武騎常侍,因景帝不好辭賦,辭官,遊於樑會王門下。後回蜀,期間與才女卓文君私奔,留下千古美談。漢武帝后來看到司馬相如的《子虛賦》,大爲讚賞,召其入宮,司馬相如由此成爲宮廷辭賦家。晚年任文園令,後免官居茂陵,元狩五年前後病卒。

漢代,賦這種文體大盛,涌現出了一批善於寫賦的作家,而司馬相如則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除《子虛賦》外,司馬相如還作有《上林賦》、《美人賦》、《長門賦》等。其中,《子虛賦》、《上林賦》內容相連,以子虛和烏有先生爭相誇耀本國的故事爲基本構架,極盡鋪敘、誇張、想象、排比之能事,氣勢恢弘,典故堆砌,文字華彩,從各個方面體現了散體大賦特點,奠定了散體大賦的體制,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以《長門賦》爲代表的騷體賦對我國宮怨文學有不小的影響。因其文學影響,司馬相如被認爲是與司馬遷齊名的重要作家。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言:“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

《漢書·藝文志》著錄有賦二十九篇,其它古籍還引用了相如兩篇賦的一些文句和篇名。其賦作多佚,今僅存《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長門賦》、《美人賦》和《哀二世賦》六篇,其中《長門賦》與《美人賦》的作者仍有爭論。後人輯有《司馬文園集》。



揚雄

揚雄(前53—公元18),漢賦代表作家,與司馬相如並稱“揚馬”。字子云,西漢蜀郡成都(今四川郫縣)人。適值王莽篡漢,被迫投閣,曾自殺未遂,後抑鬱而死。

揚雄少時口吃,不善言談,默而好深湛之思。其家貧而好學,博覽羣書,不慕富貴。揚雄早年酷愛辭賦,尤其仰慕同鄉作家司馬相如,曾模仿其作品著有《甘泉賦》、《羽獵賦》等。40多歲時,揚雄被推薦爲漢成帝的文學侍從,期間寫了一系描寫天子祭祀、田獵的賦作。揚雄的`辭賦在當時頗負盛名,但其後來卻認爲這是“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爲”,並不再寫賦,而埋頭於撰寫時人並不懂的學術著作,以求傳之後世。揚雄仿《易經》寫《太玄經》,闡發自己的哲學思想;仿《論語》寫《法言》,主張文學應當宗經、徵聖,以儒家著作爲典範。另著有語言學著作《方言》,是研究西漢語言的重要資料。因揚雄的重要影響,《三字經》將其與老子、莊子、苟子、文中子(王通)並稱爲“五子”。

原有文集,今已散佚,明人輯有《楊子云集》。《太玄經》有北宋司馬光《太玄經集註》、正統道藏《太玄經集註》、明葉子奇《太玄本旨》諸本;《法言》有晉李軌《法言注》、北宋司馬光《楊子法言集註》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