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不可不知的古代名人故事

不可不知的古代名人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導語:古代文人以與衆不同爲美,他們都有各種特殊的愛好與高潔的品德。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你不可不知的名人故事,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不可不知的古代名人故事

孔子論死而後已

有一次,子貢對孔子說:“我已厭倦不停地學習,很想去輔佐君主,那樣可

以得到休息。”孔子聽了,溫和地對他說:“你讀過《詩經》吧,《詩經》上說,

‘每天要勤勤懇懇地去侍奉國君,而且態度要溫順恭敬,辦事要小心謹慎。’輔

佐君主是很難的,怎麼會得到休息呢?”

子貢想了想,繼續向孔子懇求道:“那就讓我停下學習去侍奉父母吧。”

孔子仍然和藹地對他說:“《詩經》上說,‘一個孝子是永遠不會停止做孝

敬父母的事情的。’侍奉父母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哪裏會得到休息。”

子貢聽了,又說道:“既然這樣,那就讓我停下學習回到妻子身邊好啦。”

孔子笑了笑,說道:“《詩經》上說:‘對自己的妻子要多加疼愛,對家裏

的兄弟也要關心和愛護,只有這樣才能把家庭整治好。’可見這也是一件不容易

辦到的事。”

子貢看了孔子好一會,說道:“那麼,就讓我停下學習去結交朋友好啦。”

孔子對他說:“《詩經》上說:‘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同時在交友中還要

注意儀表的莊重。’交朋友也很難,更需要認真對待。”

子貢有點火了,說道:“那我回家種地,這樣可以得到休息了吧?”

孔子說道:“《詩經》上說:‘就是到了冬天,農夫們也是白天割茅草,晚

上搓草繩,還得趕急蓋房子,新年一開始便又要忙於耕田播種了。’耕田種地是

很辛苦的,一點也不能懶惰。”

子貢無可奈何了,便衝着孔子說:“這樣說來,我就不能得到休息了嗎?”

孔子站起身來,指了指窗外,嚴肅地說道:“你看到遠處那大大小小的山丘

了吧,它們多麼像墳墓啊!你現在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得到休息了吧?”

子貢恍然大悟:“老師,我明白了。一個人的一生應該孜孜不倦地學習,奮

鬥不息,死而後已,而不能苟且偷生啊!”

薛譚學唱

薛譚是戰國時期著名歌唱家秦青的弟子。薛譚非常聰明、好學,嗓音又格外

甜美嘹亮,他的學業是很優異的,因此秦青想將自己所有的唱歌技巧全部教給他。

學習了一段時間後,薛譚覺得自己對歌唱的訣竅掌握得差不多了,就想辭別

老師,自己去獨立演唱。秦青聽到薛譚講出自己的想法後,低下頭想了想,說道:

“你的確已學得不錯了,十分的技藝,你已掌握了七、八分。但如果能再學習一

段時間,可能會更有進步。”薛譚聽到老師這樣講有些不高興,覺得老師低估了

自己的能力。秦青也已看出了他的心思,微笑着對他說:“好!既然你決心已下,

我也不阻攔你了。我們師生在一起情份不薄,明天我給你送行。”薛譚聽後很是

高興。

第二天一早,秦青擺了一桌宴席,和薛譚對飲起來。酒過三巡,秦青爲薛譚

唱起了送別歌。歌聲慷概激昂,滿是離別的傷感。歌聲振動了林木,使森林發出

嗡嗡的迴響;歌聲遏止住了天上飄蕩的白雲,使它們也停了下來,靜靜地傾聽。

這就是我們後來所說的“響遏行雲”。

薛譚被這美妙的歌聲打動了,潸然淚下,好半天才醒悟過來。他慚愧地說:

“老師,您唱得太好了。到現在我才知道,我向您學到的東西真是太少了,只學

到了一點皮毛就沾沾自喜。老師,我不走了,我要永遠在您身邊,終身苦學不輟,

把您的全部技藝都學下來。”

唐伯虎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

華。後來唐伯虎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

快,深受沈周的稱讚。

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讚,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

緒,覺得自己學業已成,便想回家了。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裏。當唐伯虎提出

要回家時,沈周不置可否。過了幾天,沈周特意請唐伯虎在家吃飯。席間,唐伯

虎再次提出要回家的請求時,沈周笑道:“你天資聰穎,學了這麼一年,就畫得

那麼好了,也可以出師了。”沈周頓了頓,接着說:“爲師喝多了,身子有些發

熱,你去開窗通通風好嗎?”唐伯虎應聲去開窗戶,結果發現窗戶怎麼也推不開。

仔細一看,這哪裏是什麼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畫出來的,惟妙惟肖,自己都沒認

出來。唐伯虎非常慚愧,跪在老師面前認錯。從此唐伯虎潛心學畫,終於成爲一

代著名畫家。

吳道子學畫

被人們稱爲“畫聖”的大畫家吳道子,家境貧窮,在很小的時候就給人家作

了學徒,跟着工匠學習繪畫。一天,他畫得很煩躁,就去街上散心。在街上看見

兩個婦女正在烙麪餅。只見老年婦女做好一張麪餅後,用擀麪杖一挑,麪餅就準

確無誤地落在了她身後的烙鍋上。而年輕婦女烙好麪餅後,也是隨手一甩,麪餅

就落在了她旁邊的攤位上。吳道子看呆了,忍不住問:“老奶奶,你們你們烙面

餅怎麼扔得那麼準呢?”老年婦女笑着說:“這不奇怪,只是因爲我們天天干這

行,時間長了,功夫熟練了,麪餅扔得也就準了。”聽完這番話後,吳道子深有

感觸地說:“看來,無論做什麼事,都要下功夫啊!”從此以後,吳道子刻苦學

畫,成了一個有名的大畫家。

【謙虛好學】

范仲淹的“一字之師”

范仲淹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在寫作中十分嚴謹和謙虛。有一

次,他寫了一篇文章,經過反覆推敲後仍感不妥,便拿去請教別人。南豐的李泰

伯等人看後,反覆吟誦,讚歎不已,只有李泰伯默不作聲。范仲淹謙恭地說道:

“請先生指教。”李泰伯見他態度誠懇,便說道:“範公文章一出,必名揚四海,

享譽盛名。只是我想斗膽改一字,不知範公意下如何?”范仲淹很高興,激動地

握住了李泰伯的手,讓他快說。李泰伯道:“‘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兩句氣

勢壯闊宏偉,緊接一個‘先生之德’顯得氣魄太小。依我看,應改爲‘先生之風’

比較合適,不知諸位怎麼看?”話音剛落,范仲淹就大聲叫好,並拜李泰伯爲一

字之師,還送給他一千兩銀子作爲報答。

陳洪綬三畫《七十二賢圖》

明末清初的著名畫家陳洪綬,小時候就酷愛畫畫,曾因臨摹關羽像而名聲大

噪。但陳洪綬沒有驕傲自滿,而是拜在著名畫家藍瑛的門下刻苦學畫,畫畫技巧

大有長進。

一天,陳洪綬與師傅去杭州參觀《七十二賢圖》,藍瑛讓陳洪綬將畫拓回去

臨摹。第一次臨摹。陳洪綬用了三個月。藍瑛看後說道:“人物豐滿,栩栩如生,臨摹,得很像!”陳洪綬已知其意,回家後,反覆臨摹。半年後,陳洪綬交上了作品。藍瑛這次卻說:“臨摹得不像了,再回去用心,琢磨琢磨!”陳洪綬明白

了,心裏很是高興。第三次,陳洪綬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再次拿給師傅評價。藍

瑛看後高興地說道:“好,這次你不是在臨摹,而是在創作了。這纔是屬於你自

己的《七十二賢圖》啊!”

正是憑着這種謙虛好學的精神,陳洪綬終於成爲一代著名畫家,名揚京華,

與崔子忠齊名,世稱“南陳北崔”。

宋濂拜師

明朝 “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從小就酷愛學習,一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常常

去請教別人。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學者請教,並約好見面日期。誰知

出發那天下起鵝毛大雪。當宋濂挑起行李準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說:“這樣的

天氣怎能出遠門呀?再說,老師那裏早已大雪封山了。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禦

不住深山的嚴寒啊!”宋濂說:“娘,今天不出發就會誤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

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當宋濂準時到達老師家裏時,老師感嘆地稱讚說道:“年輕人,守信好學,

將來必定有出息!”

【學習方法】

天道酬勤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是清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

文學家。然而他的天賦卻不高。有一天晚上在家讀書,對一篇文章反覆吟誦不知

道多少遍了,還是沒有背下來。

那天湊巧有一個小偷來光顧他家,在曾家一家夜遊的同時順便帶點“紀念品”

回去。這個小偷很早就潛入他家,埋伏在牀底下,心想:“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了,等這書呆子一睡,我就撈上一筆。”

一個小時過去了,小偷耳邊不停的傳入“關關雎鳩(jū jiū),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背書聲。

忍耐!

兩個小時過去了,小偷耳邊仍不停的聽到這同樣的背書詞。

再忍耐!!

三個小時過去了,同樣的背書聲從同一個人口中讀出——曾國藩還是沒將那篇文章背下來。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抑揚頓挫的朗讀聲不絕於耳。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小偷索性不偷東西了,一骨碌從牀底上鑽了出來,大叫:“這種水平讀什麼書!”然後將曾國藩所讀的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

雖然曾國藩天資很低,但他憑着這種勤學苦讀的可貴精神,終成大器。

厲歸真學畫虎

我國五代後梁時期的厲歸真,是一個著名的畫家。他善畫山水、林木、禽獸,特別會畫虎,人稱他畫的虎是“遠觀其虎如活”。厲歸真自幼就喜歡老虎,於是決心學習畫虎。但當時在一般情況下是看不到老虎的,因此厲歸真只能以書畫、貓、虎皮等做樣本畫虎,畫出的虎便失去了神韻,世人對此不屑一顧。爲了畫出真正的老虎,他決定冒險進深山,看看真正活生生的虎。

於是,他帶着乾糧、畫具,來到老虎經常出沒的深山老林,在一棵大樹上搭了一個草棚,就在上面住了下來。幽幽深山,莽莽林海,遠離人煙,非常冷僻、荒涼。好幾天過去了,厲歸真目睹耳聞了怪石峭巖、毒蛇猛獸、松濤轟鳴。可是他志堅膽大,毫不畏懼。唯一使他感到遺憾的是還未見到老虎。終於有一天晚上,山風呼嘯,林濤嘶鳴。一隻野山羊跳到了樹下。厲歸真正要殺羊取食,忽聽一聲如雷的怒吼,嚇得厲歸真差點從樹上掉下來。接着,一隻猛虎閃電般地躥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向山羊,並死死咬住了山羊的脖子,山羊猛蹬四蹄,拼命掙扎。搏鬥時的虎爪和羊蹄,將地面蹬扒出了一個大坑,場面驚心動魄。

從深山歸來後,厲歸真“自衣虎皮,跳腳於庭”,模仿、琢磨老虎的`各種運動狀態。後來,他畫的老虎果然“毛色明潤,其視耽耽,有威加百獸之意”。

蔡文姬聽音辨斷絃

蔡文姬是東漢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和書法家蔡邕的獨生女,也是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

蔡文姬自幼博覽羣書,能詩會文,還通曉音律。有一天,蔡邕在家中彈琴,一根琴絃突然斷了。在一旁閉眼傾聽的蔡文姬問:“是第二絃斷了吧?”蔡邕低頭一看,果然不錯。他很高興,誇獎了蔡文姬。過了幾天,蔡邕和朋友說起此事,朋友不信。一張琴有七根弦,每根弦又有七個音,專業樂師都不能分辨得出來,更何況小文姬呢?於是蔡邕當即彈奏了一曲,蔡文姬閉上了眼睛認真傾聽。忽然,“嘣”的一聲,絃斷了,蔡文姬馬上回答:“第四根弦。”朋友們走近一看,還真是第四根絃斷了。朋友們逗蔡文姬:“你肯定是亂猜的。”蔡文姬鄭重地說道:“所有事物都有自己的規律。每根弦在曲子中的音律都不同,我很認真地聽這首曲子,當然知道是哪根琴絃斷掉了呀 !”朋友們無言以對,同時都交口稱讚蔡文姬的博學多才。

誠信篇

裴度拾金不昧

唐朝宰相裴度,小時候家裏很窮,一貧如洗。一天,裴度到香山寺閒遊,見到供桌上金光閃閃,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條玉帶。裴度想:這條玉帶這麼貴重,丟失它的人一定很着急,我不能據爲己有。於是便收了玉帶,在門口等候。

過了好久,才見一個女子慌慌張張地跑到供桌前張望,連聲叫苦,哭倒在地。裴度走上前問道:“小姐,你爲何如此傷心?”那女子說:“我的父親被人陷害,無門申訴。之前我曾來此求佛祖保佑,現在父親終於從輕發落,只要拿錢便可贖回父親,可惜我家貧窮拿不出錢來。我求遍了高門,終於昨天有一貴人可憐我,送給了我一條寶帶。我知道是佛祖相助,今天就拿寶帶來呈於佛祖以表感激。但卻因爲贖父心切,走之前竟然忘了收那條寶帶。半道上突然想起就馬上趕了回來,可是帶子已經不在了。沒了這條帶子,我父親真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出獄了。”說着又哭了起來。裴度拿出帶子對那女子說道:”姑娘不必悲哀,帶子我撿到了,一直在等失主來領,現在就把帶子還給你吧。”。那女子感激不盡,想要問裴度的姓名以至它日來拜謝。然而裴度覺得還人遺物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沒有告訴姓名就走了。

宋濂借書

元末明初的文學家宋濂小時侯喜歡讀書,但是家裏很窮,也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那時正是寒冬臘月、滴水成冰的季節。他母親心疼地說:“孩子,都半夜了,這麼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急着用這書。”宋濂說:“不管人家用不用這本書,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於人,怎麼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呢?”

範式守信

範式,字巨卿,年輕時在太學求學,和張劭結交爲朋友。學成之後,兩人同時要回家鄉去。範式對張劭說:“兩年後我會去探望拜訪你的父母親,看望你的子女。”於是兩人一道約定了相會的日期。

光陰似箭,兩年很快就要到了,張劭請求母親屆時準備酒菜好好款待。張劭的母親說:“你們的約定時隔兩年之久,你確信範式會準時來嗎?”張劭堅定地說:“範式是很講誠信的人,決不會失約的。”約定的日期到了,範式果然如期來看望張劭,大家一起聚餐暢敘,盡歡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