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中考作文 > 中考滿分作文:讓

中考滿分作文:讓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人生在世,免不了與人交往;與人交往,就免不了大事兒小事兒;有了大事兒小事兒,就免不了磕磕絆絆。面對這些磕磕絆絆的時候,我們該用何種態度來處理呢?

中考滿分作文:讓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謙讓是一種禮儀,也是一種美德。孔融祖父六十大壽的時候,他才四歲。當時來了很多客人,有一盤酥梨,放在壽臺上面,母親叫孔融把它分了。於是孔融就按長幼次序來分,每個人都分到了自己應得的一份,唯獨給自己的那一個是最小的。父親奇怪地問他:“別人都分到了大的梨子,你自己卻分到小的,爲什麼呢?”孔融從容答道:“樹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孝敬長輩,是做人的道理!”孔融小小年紀就如此謙讓,我們遇到麻煩事兒的時候,難道還不如一個四歲的娃娃?

“讓廉頗,大局爲重,憑的是一腔熱情。”退讓,對於強者來說,是一種謙和,也是一份灑脫。藺相如因公被趙王封爲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廉頗不服氣,所以處處刁難藺相如。藺相如爲避免與廉頗發生衝突,處處退讓。大家很疑惑,藺相如卻說:“吾所以爲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正因如此,纔有了“負荊請罪”,纔有了“將相和”的美談。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古往今來,遇事忍讓的故事數不勝數,“六尺巷”的故事更是傳爲美談。清朝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與一位姓葉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兩家比鄰而居,都要起房造屋,爲掙地皮,發生了爭執。張老夫人便修書北京,要張大學士出面干預。張大學士看罷來信,立即作詩勸導老夫人:“千里捎書只爲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老夫人見書明理,立即主動把牆往後退了三尺。葉家見此情景,深感慚愧,也馬上把牆讓後三尺。鄰里之間相互忍讓、相互諒解,還有什麼問題解決不了呢?

讓,是待人接物的素養;讓,是寬宏大量的胸襟;讓,是聰明睿智的取捨。只要我們遇事“謙讓、退讓、忍讓”,生活中就會少了一些煩惱,而多了許多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