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敬畏生命議論文

敬畏生命議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W 次

在各領域中,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敬畏生命議論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敬畏生命議論文

敬畏生命議論文1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麼呢?

一天,我在花園裏玩,突然發現花園外的石板下面長出了一株鳳仙花。我見了就叫舅媽過來。舅媽把那塊又大又厚的石板挪到了一邊。天哪,在這塊又大又厚的石板下面,竟然有那麼多株生機勃勃的鳳仙花。它們的葉子碧綠,莖挺得筆直,不屈向上,茁壯生長!雖然只是十幾株的鳳仙花,但是這麼頑強的生命力令我十分震驚!小小的花竟有如此頑強的生命!

一隻小蝸牛在它那小小的屋子裏發呆。忽然,它的腦海中閃出一個奇怪的念頭:我的房子太小了,我要換個大房子!於是,它便爬向了長長的瓜藤。它慢慢地向上爬。可是瓜藤太滑了,它爬三步滑兩步,因此,它就爬得就更加慢了。一隻鳥突然飛來,看見蝸牛細皮嫩肉的,想吃掉它。蝸牛見着這鳥要吃它,馬上爬到一片大大的葉子下躲了起來。鳥見到蝸牛躲了起來,就在葡萄上盤旋。蝸牛在葉子下遲遲不肯出來,也一動不動。鳥在葡萄架上盤旋了許久,等得不耐煩了,便飛走了。可是,天已經黑了,蝸牛隻好第二天繼續向上爬……蝸牛每天不停地爬,經歷了種種磨難,終於,它爬上了葡萄架。一個小小的蝸牛都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更何況我們人類呢?

科學家霍金是當代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只一個坐着輪椅、挑戰命運的勇士。一次,科學家霍金坐輪椅回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縫了13針,大約48小時後,他又回到了辦公室投入工作。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科學家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1985年,科學家霍金動了一次穿氣管手術,從此完全失去了說話能力。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極其艱難地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探索出宇宙的起源。連身體不健全的人都那麼堅強,我們健康人更要堅強。

生命的意義就是要經歷種種挫折,要堅持不懈,要堅強,也要有勇氣面對一切!我們不能糟蹋生命,要好好使用生命,珍惜生命!

敬畏生命議論文2

生命,是一種偉大的無價之寶;生命,是脆弱的,是頑強的。沒有生命,就沒有草木鳥獸,就沒有我們現在萬紫千紅的美麗世界。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生命只有一次,而生命的控制權屬於你自己,由你選擇。你可以選擇做好事,也可以選擇做壞事,一切隨你心意。有的人好好利用自己的生命,受到世人的敬仰,流芳百世。有的人則不好好利用自己的生命,受世人的唾棄,遺臭萬年。

生命是無價的,卻也短暫,生命值得我們去珍惜。記得有一次,我剛學會溜冰,我的意揚揚,在過馬路時,我突發奇想:“不如在大家面前炫耀一下!”我在馬路上溜起了冰,突然,一輛摩托車衝過來,擦到了我。我“哎喲”一聲摔在地上。不知不覺,我與死神擦肩而過!至今回想起來,仍心有餘悸,也使我明白了生命的重要性,要是我當時再靠近一點的話,後果不堪設想……也許直接去與閻王爺稱兄道弟去了。所以,生命不能當兒戲,生命很脆弱,就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一樣。

但是,生命卻也是頑強的,如海倫·凱勒,她自幼雙目失明,還是個啞巴。但是她珍惜自己的生命,以頑強的毅力克服了困難,被世人尊敬,搏得了喝彩。生命有時雖然殘缺,但是有毅力,有信心,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殘缺並不可怕,但不能有殘缺的心靈,即使不健全,也與衆不同!自己的生命很重要,但別人的生命也很重要。大到獅子、大象,小到蒼蠅、螞蟻,這些生命都是平等的,它們都有限生存的權利,即使再小,它們和我們一樣,都是大自然中的一部份。人類不能將這些生命淘汰出局,大自然創造了生命,也能毀滅生命。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珍惜生命,珍惜生命的一分一秒,熱愛生命,不虛度年華,生命很寶貴,不能當作兒戲。

讓我們一起生命的號角,用有限的生命創造無限的價值……

敬畏生命議論文3

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生命是珍貴的,但它也是短暫的,生命是一幅精美的圖畫,是一首深沉的歌,也是一部精彩的電視劇。

人生有三日:昨日、今日、明日。

昨日是過去的存在,是歷史,不管多麼難忘,都已是時間老人靜止不動的腳步。有人寫了《昨日歌》:“昨日復昨日,昨日過去了;昨日沒幹好,今日徒懊惱;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消失了。江水日月流,花落知多少。成事業前車鑑,莫在那裏悔恨了。”

今日是現實的存在,是現在,勝過手中的現金,是最值得珍惜的禮物。明朝的文嘉寫了《今日歌》:“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爲,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爲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爲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明日可能也存在,是將來,甚至是謎語,是時間老人變幻莫測的步伐。明朝的錢福寫了《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附,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無限的“過去”,都是歸宿於“現實”,無限的“將來”,都以“現在”爲以前。“過去”“將來”的中間全仗有“現在”,以成其連續,以成其永遠,以成其無始無終的大實在。清代的袁牧寫了《對日歌》:“昨日之日揹我走,明日之日肯來否?走者刪除來者誰?惟有今日在我手。”

過去的“昨日”不能喚回來,將來的“明日”還不實在。沒有人能生活在“昨日”或“過去”,也沒有人能生活在“明日”或“將來”,最寶貴的莫過於今日了。所以,希望在今日,思考在今日,奮鬥在今日,把每一個今天變成一個個美好的明日,是對生命最智慧的選擇。

讓我們都做到:回首昨日,問心無愧;面對今日,加倍珍惜;展望明日,信心百倍吧!

敬畏生命議論文4

生命,常常結束得乾脆,或許你還一事無成;生命,常常令人驕傲,或許你已功成名就……而我種那幾盆蘭花,以及,地面上隨處可見的小螞蟻,都有着令我刮目相看的頑強生命。

院子裏那幾盆蘭花,宛如亭亭玉立的窈窕淑女,幽幽地散發出陣陣芬芳清香。

一場令我心有餘悸的大暴雨終於停了,而我卻惴惴不安地想:那些我忘記搬往屋檐底下的蘭花們,會不會無法經住強烈的暴風雨,落了花、折了枝……而當我心急如焚地跑到院子時,眼前卻是令我吃驚的一幕:經歷過暴雨洗禮的蘭花不僅沒有倒下,反而因爲雨水潔淨的沖洗,原本碧綠的葉子更綠得可愛、綠得發亮。點點鮮嫩的小芽也在暴雨之中勇敢地鑽出腦袋,好奇地打量着這個清新的世界……

不僅蘭花,連螞蟻這樣渺小的動物,身體內也蘊含着巨大的`能量,它的生命力之頑強,是我們無法估量的:它們曾無數次被匆匆而過的行人踩在腳下,不可動彈,生命垂危。每次又是那麼堅強地爬起,不到最後一刻決不放棄掙扎……可這些都無人知曉,只知道它們的生命微不足道。其實,它們每時每刻都在死亡邊緣徘徊,可又能憑藉自己的頑強與不屈服,拯救了自己弱小的生命。

生命就是個令人捉摸不透的東西,它來得快,也去得快,可能隨時隨地都會結束。所以,我們要像雨中的蘭花與掙扎的螞蟻們一般,用自己的頑強,且行且珍惜。

敬畏生命議論文5

窗上的雨滴由一小滴變成了一小滴,沿窗戶慢慢滑下,彎彎曲曲的……

淅淅瀝瀝的雨在窗外下着,微風吹起了我柔軟的短髮。綿綿細雨

引起了我綿綿思緒。一切都在我的心中盤旋着,我難以平靜自己的心情。我手裏握着筆,在草稿紙上胡亂地寫一些連我自己也看不懂的東西。這是,我感到自己是在造字,造就一種有藝術感的字體。無意間一直小小的蝴蝶拍打着它網絲似的翅膀,發出輕微的聲音,彷彿在用一個微弱而充滿活力的聲音在告訴我們:“我是一個小生命。”向來怕蟲子的我,不知爲何,居然伸出手捉住了這隻小生命。心中有好像有一種力量和衝動在推動着我,使我不得不伸出手去碰它。

我隨手把它放在一個眼藥水的盒子裏。它還是撲騰着翅膀,絲毫不肯放棄半點希望。我心裏很亂,被它的翅膀一撲騰,突然間我明白了,我們人何嘗不是這樣,無論做什麼事,就算是碰到了南牆,你也要不灰心,因爲你還有機會呢!生命的警鐘敲醒了我。讓我明白了,生命是初生的無知,少年的純真,青年的'朝氣,成年的穩健,老年的不息。這個稚嫩的生命又何嘗不是這樣。它渴望生命,由於渴望生命,心裏就燃起了希望之光。小蝴蝶也懂得生命是爲了希望而活着。在困難時刻就要學會掙扎,

蝴蝶打動了我。我打開匣子,把它放在手心裏,並且祝福了它。是因爲掙扎的太久,還是不願離開……這我都不知道,他撲騰了幾下,飛不起來。但終究它繞着書桌飛了幾圈,頭也不回就走了。對,既然選擇了離開,又爲何要依依不捨呢?決定了就堅決做下去。

我在心裏默默祝福它,希望它能夠一直這樣字困境中掙扎。這也讓我看到了生命之光就算有再難的事情也要做下去……

活着,總是有幸的!我深呼吸了一口氣有幸尤在感受到了那道光!

敬畏生命議論文6

敬畏生命

現在,我們每天眼裏都要過很多很多文字,很多文字像過眼煙雲一樣,不再有任何記憶,但是有的文字卻總會在心裏纏繞。比如今天,又看到關於施韋澤的文章。不記得第一次是哪一年在什麼地方看到過描寫他的文章,只記得放下那些文字的時候,很多的感受在心裏涌動着,攪拌着,我不得不承認,自己被他感動了。

施韋澤是1952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與其它的獲獎者相比,好像不爲人之,但是他奇特的經歷更鮮爲人之。我至今沒有想清楚,是什麼讓他在三十歲的那年,爲了去非洲學醫,更不知道這漫長的八年裏,有沒有對他的信念發生過懷疑。我只知道,有一天他下課回到家,隨手翻閱一份傳教士協會期刊,有一個標題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剛果地方傳教士之所需》,他從中得知非洲傳教士站迫切需要精通醫術的傳教士。放下那本期刊,他作出了決定:要去非洲當一名醫生,而那時他已經獲得了哲學博士,神學博士學位,並已經開始了自己的牧師生涯。整整八年,施韋澤從來沒有動搖過,在他38歲那年,他獲得了行醫證和醫學博士學位,在退出神職機構並辭去大學教職後,他和新婚妻子攜帶着藥品和醫療設備,來到了非洲。

簡陋的傳教士站什麼條件也沒有,需要救治的人卻擠滿了小村莊,先是在空地裏替人包紮傷口,後來用雞棚裏做臨時診所,條件艱苦,病人越來越多,有的病人從幾百裏外趕來,他的到來改變了當地人有病不能就醫的狀況,而有時他忙得連站都站不住,這一忙就忙了半年世紀。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位醫生從來沒有停止過哲學思考,在他最疲倦的時候,腦海中突然閃現一個新詞:敬畏生命。他意識到,這解決了一直折磨他的問題。他認爲,過去的價值體系只關注與他人的關係是不完全的,所以會缺乏向善的原動力,只有立足於敬畏生命這一觀點,我們才能與這個世界的其他生命建立一種靈性的,人性的關係。

對於韋施澤我始終懷着敬仰之情,是他敬畏生命的靈性感動着我們。如果說白求恩,德蘭修女用自己的職業拯救生命,而韋施澤讓自己學習能爲生命服務的新職業,懷着一種敬畏生命的虔誠,用自己的一生解釋了這一靈性關係的意義。

敬畏生命議論文7

也許沒人會喜歡老鼠、蚊子之類的生物,不僅因爲它們外表醜陋,不僅因爲它們外表醜陋,更因爲很早很早以前它們就被人類認定是有害的。我以前也很討厭他們,可是,自從我讀了一篇文章之後,對這所謂的有害動物的看法就變了。

那篇文章中說:“上高中的作者用開水燙了來家裏偷吃食物的老鼠,過了幾個月後,作者驚奇的發現那隻大老鼠是懷了孕的,仍然腆個大肚子,動作遲鈍的在地上尋覓着食物。”

讀完後,我被老鼠母親的行爲深深地震撼了,(.)同時也爲作者的做法陷入了沉思。那隻老鼠在受了重傷之後仍堅持活了下來,保護了自己的孩子。老鼠是弱小的,但它仍然頑強地向人類——比它強大無數倍的高級動物反抗,因爲生命賦予了它最後一點活下去勇氣與力量,就是讓它努力繼續活下去,保護自己的孩子!生命無所謂高貴與卑微,每一種生物都只有一次生命,死了一隻白天鵝和死了一隻小麻雀,從生命意義上講沒有什麼區別,有的只是人類對它們的看法不同而已。

其實,萬物本沒有益害之分。那些“害蟲”,只是按照自己的本能去生活,它沒有威脅過任

何人——至少不是有意的。每一種生物都有它們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意義,一切生命都是以其自身的智慧生活在這個“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環境中的。是人類,一種自以爲很聰明的動物,自始至終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去評判別的動物。對人類有益的,便被大加讚美,加以保護。一旦人類認爲哪生物對自己的利益造成了傷害,那麼,這種生物便了有害的,被人類無情的殺戮。但是,人類有沒有想過,任何人都沒有權利隨意的扼殺另一種生物的生命。當人類用開水去燙老鼠的時候,老鼠也會感到疼,它也是一條鮮活的生命。

也許有些人會我的看法不屑一顧,但是,我卻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要敬畏生命。作爲一個享受生命的人,我不禁也要向這隻備受摧殘而頑強地爭取生命的小小生靈致以崇高的敬意。

敬畏生命議論文8

這是一個個性張揚的偉大時代,每個人都會面臨很多選擇,每個人都有機會用自己的方式展現自己,甚至連死亡的方式都有很多選擇。最近,總是能看到或聽到有人離開我們的新聞或傳聞,有的人是被無良的飆車族毫無理由地奪去了生命,也有很多人選擇用跳下樓的方式爲自己作人生最後一次選擇。

我無法想象,人在空中作最後飛翔的那幾秒鐘,是一種怎樣的心情?激動、平靜?酣暢、緊張,後悔或無悔?真的是無法想象,也不願意想象。

今天我要說的是,敬畏生命。敬畏自己的生命,敬畏每一個人的生命,敬畏地球上每一個生命。

敬畏生命,因爲每一個生命都是上蒼的恩賜。想想每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需要多大的運氣和機遇,需要克服多少困難險阻?上蒼創造生命又是何等的神奇?每一個生命儘管將面對懸殊的未來,但是生存的權利卻是完全平等的。除了自然界的法則可以抹殺生命,我們又有什麼權利結束自己的生命,甚或傷害別人的生命?

敬畏生命,因爲生命不全屬於你自己。人類的歷史是一條連綿不斷的線,每一個人都是這條線上一個點。這個點卻不是獨獨的,孤立的,但是連綿線上的一個點,是一個承接前後點的個體。上蒼創造了這個點,就賦予了相應的使命;生生的切斷這條線,就是違背自然,違背規律。

敬畏生命,就是要努力讓生命在規律的春夏秋冬裏呈現自己的色彩。在春天裏播種,在夏天裏欣賞繁花似景,在秋天裏聽梧桐葉落,在冬天裏貫看白雪飛揚。人生短短几十年,二十歲之前懵懂無知,三十而立卻困難重重,四十不惑而家庭負擔沉重,五十總算輕鬆一些,卻又要看日落西山,六十一到,告老還鄉,逐步退出歷史舞臺。這就是規律,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的色彩。

敬畏生命,就是要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享受平常的生活。

敬畏生命議論文9

汶川大地震近7萬生命消逝於轟然倒塌的鋼筋水泥中,眼淚從我們的內心涌出順面頰滑落。呀呀學語的孩童如嫩芽靈動、意氣風發的青年賽松柏蒼勁、和藹慈祥的老人像夕陽沉靜,生命如此美麗。廢墟下斷肢求生,絕境里舍命相救,又告訴我們生命的可貴,讓我們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面對絢爛生命的消逝,作爲一名鐵路人,我們該怎樣思考?敬畏生命,我們該做些什麼?我們的工作環境艱苦,待遇也不盡如意,但是這不能成爲我們漠視生命的藉口與託詞。“4。28”旅客列車特別重大事故中72條鮮活的生命浮現在我們眼前,也許他們是離家出遊,也許他們要回家探親,也許他們正出門辦公,他們搭乘着希望和夢想,卻再也無法看到親人的笑臉。辛苦的工作會讓我們抱怨,可想想我們的作業關係着一趟趟飛馳鐵龍的安全,我們的手裏掌握着一個個家庭的幸福,我們該怎樣面對生命,怎樣面對安全生產的要求?

大反思、大檢查、大整治正在進行。可環視我們周圍,看慣了、幹慣了現象依然嚴重,“5。28”、“6。8”典型違章不斷髮生。我們不禁要問:難道我們忘記了生命的可貴?我們手裏握着的是人命大於天的安全責任!一次小小的違章作業,不僅是我們的獎金受損失,一次違章、一處嚴重病害可能釀成的是翻車掉道、車毀人亡的慘劇。絢爛的生命會因我們一時疏忽、一次誤操作而消失,難道我們要成爲殺人的兇手?

小草不會因爲人們的俯視而拒絕綻放生命的翠綠,作爲一名普通的勞動者,我們沒有理由迴避“責任”,以敬畏生命、敬畏安全之心,盡職盡責是我們立足社會的基本道德要求。

敬畏生命議論文10

現在,我們每天眼裏都要過很多很多文字,很多文字像過眼煙雲一樣,不再有任何記憶,但是有的文字卻總會在心裏纏繞。比如今天,又看到了關於施韋澤的文章。不記得第一次是哪一年在什麼地方看到過描寫他的文章,只記得放下那些文字的時候,很多的感受在心裏涌動着,攪拌着,我不得不承認,自己是被他感動了。

施韋澤是1952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與其它的獲獎者相比,好像不爲人之,但是他奇特的經歷更鮮爲人之。我至今沒有想清楚,是什麼讓他在三十歲的那年,爲了去非洲學醫,更不知道這漫長的八年裏,有沒有對他的信念發生過懷疑。我只知道,有一天他下課回到家,隨手翻閱一份傳教士協會期刊,有一個標題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剛果地方傳教士之所需》,他從中得知了非洲傳教士站迫切需要精通醫術的傳教士。放下那本期刊,他作出了決定:要去非洲當一名醫生,而那時他已經獲得了哲學博士,神學博士學位,並已經開始了自己的牧師生涯。整整八年,施韋澤從來沒有動搖過,在他38歲那年,他獲得了行醫證和醫學博士學位,在退出神職機構並辭去大學教職後,他和新婚妻子攜帶着藥品和醫療設備,來到了非洲。

簡陋的傳教士站什麼條件也沒有,需要救治的人卻擠滿了小村莊,先是在空地裏替人包紮傷口,後來用雞棚裏做臨時診所,條件艱苦,病人越來越多,有的病人從幾百裏外趕來,他的到來改變了當地人有病不能就醫的狀況,而有時他忙得連站都站不住,這一忙就忙了半年世紀。

更難能可貴的就是,這一位醫生從來沒有停止過哲學思考,在他最疲倦的時候,腦海之中突然閃現一個新詞:敬畏生命。他意識到了,這解決了一直折磨他的問題。他認爲,過去的價值體系只關注與他人的關係是不完全的,所以會缺乏向善的原動力,只有立足於“敬畏生命”這一觀點,我們才能與這個世界的其他生命建立一種靈性的,人性的關係。

對於韋施澤我始終懷着敬仰之情,是他敬畏生命的靈性感動着我們。如果說白求恩,德蘭修女用自己的職業拯救生命,而韋施澤讓自己學習能爲生命服務的新職業,懷着一種敬畏生命的虔誠,用自己的一生解釋了這一靈性關係的意義。

敬畏生命議論文11

清晨,天灰濛濛的,陣陣北風掃過,地上的片片落葉也隨之被捲起。

屋中的我被這景象吸引了。向窗外望去,窗外的一切卻讓我失望了,在這初冬嚴寒的天氣下,竟找不到一點生機,窗外除了與北風飄蕩的落葉,也只有一棵高大的楊樹罷了,光禿禿的樹上,只有爲數不多的乾枯枯的葉子,顯得極爲蕭條。

我爲它悲傷了起來。

夏日裏哪怕是一陣風吹過,它的葉子都會輕柔的晃動,在陽光下綠得發亮,招人喜愛。密的地方,葉子擠擠挨挨,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葉子稍稀的地方,顯得蕭條一些,不過看得見葉背綠的葉脈,像無數的蝴蝶在那裏翩翩起舞,樹葉也隨着動起來,美得像一個少婦,做着一個嫵媚的笑,讓人沉醉其中。可如今,如此瘦弱的樹,有些嶙峋,在寒風中挺立着,讓人無論如何也聯想不到它往日的輝煌。

我向這棵挺立的楊樹走去。

此刻,樹上有些許凸起,摸起來有些粗糙,像極了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彎下腰拾起一片楊樹葉子,不規則的形狀,彷彿在訴說一生的坎坷,葉身微微泛黃,邊緣微微卷起,輕輕撫摸一下,塵土便落下來,這些塵土彷彿是葉子的見證人,見證葉子的滄桑。這一切,無不有着冬日悲涼的氣氛。

我失望了,腳步後退,準備轉身。

突然我的眼睛似乎被什麼吸引了,那是樹枝上的一個小小凸起,微微泛些綠色,彷彿那裏隨時可以長出葉子,我連忙趕去詢問母親。母親微笑道:“那是樹的頂芽,來年就會長出葉子。”

啊,小小的頂芽呵,我不禁爲你而折服了,在這嚴寒之中,縱然是樹,也不得不通過落葉保全自己,而這些芽,卻在寒冷的冬日裏,未曾向任何困難低頭。這些芽在我心底強烈的碰撞上什麼東西,我不能不被他們生命的頑強與執着感動,也許在來年的春天,它們就會長成一片片綠葉——或許這就是他們用生命去期待的東西。

沉思着驚歎着,荒涼的季節依然有倔強的生命在做着春天的夢,它們用生命等待的東西,一定會出現。它們也在一個少年的心中留下一個夢的芽兒,教我懂得如何去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議論文12

昨天着短衣短褲,竟有些微涼了。昨天給兩三個朋友打電話,都是路過臨時想起去找他們喝杯茶聊個天,但要麼加班要麼空號,都沒了心情,於是一個人默默回家來。

冬天也默默地到來了。現在已經混亂了對冬天和夏天的感覺,不是混淆是混亂。夏天時希望冬天,而今冬天來臨時卻又懷念夏天。想起幾年前,12月了還是着短衣短褲拖鞋上清源山,現在卻有些怕冷;再往前追溯一些,讀書時每年冬天都是洗冷水澡的,現在連夏天都不敢完全冷水了。

以上只有一個結論,就是說我們的生命能逐年減少,到得完全消失了生命也就消逝了。

同時,生命能的減少還帶來一個更可怕的問題。比如我們大人,隨着年歲的增長,漸漸地趨於保守、小氣,考慮問題越來越複雜,越來越現實,你能說這是對的嗎?大人自己這樣也就罷了,然而很多大人會忘本,會忘記初心,他們會要求小孩也保守、小氣。

其實,現在的大人們,我們小時候不也是豪氣沖天麼?動不動就要怎樣怎樣的。可是隨着現實的打擊,我們漸漸地變得小心翼翼的,變得特別現實。小時候的浪漫與激情消逝殆盡,成爲一個個平庸乃至於庸俗的人。

而這,在中國傳統文化上,就大概可以用生命能的減少來解釋。

也許每個人都會淪落成這個樣子。但我們要自覺,一方面要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原本什麼都要,現在可以選擇追求深度,專注,做到極致。另一方面不要用自己的膽小來打擊你的孩子們。

我近來越來越感到自己的時間浪費得特別厲害,自己想做的很多事情都沒有做好。接下來,我也會專注地做事情。比如教書上,現在語文教師們,據我所知大多沒有受過文藝理論的訓練,沒能力細讀本文。包括讀教師參考書也是如此,參考書本身就在淺層滑行,使得師生都處在一個傻瓜狀態,這是我極爲不滿的,也是我可以好好做的。

當然還有一些事情,雖不是主業,也是我喜歡去嘗試的。敢於嘗試,熱衷嘗試,本身就是生命能的體現。

敬畏生命議論文13

生命,以前提到這個詞,我不會心有餘悸,不會毛骨悚然,不會駭人聽聞,不會肅然起敬。總而言之,生命,在我一直覺得它是微不足道的。

然而今年暑假的這件事,讓我真正地深切體會到生命的意義與內涵,不禁開始敬畏生命!其實,也只有我們擁有對於生命的敬畏之心時,纔會時時處處感受到生命的高貴與美。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7月份,我的奶奶被確診爲心機梗塞。雖說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可是奶奶這病連鄰里都難以置信,就別說家裏人了,誰也接受不了這個事實。

奶奶的音容笑貌,言談舉止,一點兒生病的跡象都沒有。她看起來是那麼地硬朗,每天起牀很早,打掃打掃院子,收拾收拾房間,之後做飯,整天也不閒着,縫縫補補,洗洗衣服。奶奶最悠閒的時候就是和街上的老太太們嘮嗑,分享她們那一代的快樂與慰藉。

平日裏,像什麼糖尿病、高血壓之類,都避而遠離她。在她的生活中沒有藥的概念,可是居然有一天,她病了。最接受不了的就是她老人家。

當通知住院,開始複診的時候,醫生問到誰是病人,她一副鎮定自若、硬朗、健康的表情,大聲說:“我”。身邊的病人驚呆了,我們也暈了,不知說什麼好,只在心裏爲老人難過。“人生無常”,等到吃藥的時候,奶奶手捧着一推藥,愁雲滿面,由於她從來沒有喝過這麼多藥。每每生病,都是咬咬牙就挺過去了。如今那麼多藥,她是那麼不情願,這似乎正是向生命抗爭。

我從小是奶奶帶大的,20年來,奶奶養育教育我,才使我從圍裙下的小乖乖長成了比她還高一頭的大姑娘,母孫二人,感情深厚。可自打出來上學,和奶奶相處的日子越來越少,我主動要求照顧奶奶。在醫院陪牀的日子裏,我切身體會感受到生命的偉大與脆弱。我們都應敬畏生命。

晚上,我聽到病人心臟的跳動聲、急促的喘息聲、痛苦的呻吟聲,那似乎是病魔用力地折磨她們,她們拼命地掙扎,互相糾葛。忽有駕鶴西去的嗚咽聲,更讓我震撼,感受到存在的可貴,相處相依的寶貴。

我深切地意識到生命的脆弱,由於我們誰也不知道它的長短、期限,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從現在開始敬畏生命。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它需要我們的呵護。它很脆弱,也很短暫,精心照顧自己和身邊的親人,一起共享人生時光纔是最美好的。

生命是一棵長滿可能的樹,它需要我們的珍惜。它很頑強,也很偉大。人的生命具有像草破土而生的毅力,有力量、有能量,我們征服了它,可以創造許多奇蹟。抑或與病魔鬥爭下倖存,抑或有生之年,立下豐功偉績,留有光輝印跡,綻放美麗花朵。生命的價值就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