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長城五年級作文集錦10篇

長城五年級作文集錦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長城五年級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長城五年級作文集錦10篇

長城五年級作文 篇1

他,是平凡的,很容易被人羣堙沒;可他,又是偉大的,主持修築了聞名中外的京張鐵路,用血汗洗刷祖國的恥辱。

他曾爲我們留下了一句永世不可忘的名言:“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辱,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他不是大文豪,卻也用零碎的文字詮釋着對祖國的赤誠之心;他不是鋼鐵巨人,卻也憑着對祖國的熱愛和堅定的信念,築起了一座不倒的長城。他就是中華人民的驕傲。

帝國主義者當時猖狂到鐵路修築權都要奪,就是爲了蠶食我們中國。可是,他們也萬萬沒想到,中國,這個堂堂大國,有多少人,有多少滿懷着堅定信念的人,已打算修築這條長達200千米的京張鐵路,給他們以強有力的回擊。

在修築鐵路時,詹天佑的女兒被帝國主義者抓去當人質,交換條件就是不修築鐵路,詹天佑毅然選擇了修築鐵路,以致於女兒被活活燒死。還讓詹天佑感到痛心的,是女婿遭綁架,又受要挾,可他仍無改變決心之意。慈禧太后每年爲改造頤和園不惜數千萬金,但就是不願爲鐵路修築出錢。正當進入第二段工程,匯豐銀行又故意刁難,拖付工錢,造成誤工。可是,詹天佑面對困難,只是咬咬牙關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

生命無常。修築了衆多鐵路的詹天佑,由於過度疲憊,積勞成疾,1919年,不幸逝世,終年58歲。若是能多活幾年,那他一定可以爲中國鐵路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你看見了嗎?過青龍橋車站時,那座銅像,已化成了一座不倒的長城,成爲“中國人的驕傲”!

長城五年級作文 篇2

我是一個生長在農村的孩子,從沒有出去旅遊過,一直就跟着爺爺奶奶生活,對舉世聞名的古建築萬里長城不僅是沒有親眼看見過,而且就連長城的圖片都好像只見過一次。今天早上,我和同學們自學了《長城在我心中》一文,還仔細看了課文插圖後,我便情不自禁地說出了:“長城,你,真的在我心中了!祖國,您,也真的留在我的心中了!”。

我把課文反覆讀了幾遍,當我再次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時,我知道了我們祖國幅員遼闊,祖國山河如此壯麗,物產也很豐富,我多麼地熱愛自己的祖國啊!我爲我們祖國而驕傲!我繼續讀課文,瞭解作者孩提時是多麼嚮往長城,此刻,我也是多麼渴望親自登上長城啊!讀到第四自然段時,我明白了長城那古老的城牆就像一條巨龍,那高大的烽火臺有的就像奮起的勇士,有的就像沉思的巨人。此刻,我多麼想插手翅膀飛到長城上親眼目睹它的磅礴氣勢。曾經聽老師說過,由於當時沒有交通工具,修築長城所用的一塊塊的磚都是古代勞動人民用雙手搬起來用雙肩扛上去的,當時聽了我都驚呆了。古代的勞動人民不知流了多少汗,消耗了多少精力,他們有的可能積勞成疾,有的可能被活活累死在運磚的途中,有的......我想我們現在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上課時有時還不用心聽講,找別人說笑,就連一節課40分鐘都坐不住,真是太不應該了!我再想想那些設計者又是多麼的有智慧啊!我再想想自己,有時遇到一點點困難就退縮了,真是太不應該了。當我再次讀第五自然段時,我周身的熱血好像在沸騰!

讀完這文,我好像跟着作者遊覽了長城,拍了我自己站在長城上自豪地放聲高歌祖國,高歌長城的照片。從此,長城已經印在我腦海裏了,也將會永遠留在我心中!

長城五年級作文 篇3

提起長城,大家想到的一定是八達嶺長城,居庸關,嘉峪關……不過今天我介紹的是一段另有風情的長城—金山嶺長城。

金山嶺長城位於河北省灤平縣,相比較八達嶺長城,它更加雄偉壯美,更加古樸秀麗。這段長城依山而建,周圍山崖陡峭,奇峯險峻。因此這裏也是軍事要塞,是逢戰兵家的必爭之地。當年,明朝大將戚繼光爲防外敵入侵,重修工事,把它修成了一道又高又寬的防禦設施。

來到長城腳下,通過磚垛口,沿着磚梯直上長城,眼前一片豁然開朗。長城的兩側,翠綠樹木枝繁葉茂,遠處的長城宛若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山間雲霧繚繞,更加顯現出了巨龍的活靈活現。

沿着寬闊的地面向前行,長城內外的景色盡收眼底。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座敵樓或戰臺。這裏的建築形式也各具特色:敵樓有磚木結構,也有磚石結構的;樓墩有方形,扇形,還有圓形;樓頂則被修建成了穹窿形,船篷形。這段長城還設有障礙牆、擋馬牆、射孔、雷石孔、圍戰牆等等防禦措施,可謂層層設防、固若金湯啊!

走在長城上,望着那些彈洞槍孔,你彷彿還能聽到萬馬奔騰的轟鳴聲;撫摸着那些殘牆斷壁,你彷彿還能聽到它們述說的輝煌歷史……

長城五年級作文 篇4

曾聽人說過:只有努力攀登的人,才能領略到峯頂的無限風光。這次我通過攀登長城,,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深刻內涵。

那天,我和爸媽來到長城腳下,舉頭望着矗立在我眼前的長城,我立刻就被長城的高大巍峨深深震撼了。怪不得它被譽爲世界八大奇蹟之一呢,我迫不及待想要攀登它。

我深深吸了一口氣,甩開媽媽的手,邁着輕鬆的步伐拾級而上,一開始,爸爸媽媽就被我甩出好遠。不一會兒,我就到達了第一個烽火臺,我興奮地倚着城牆,讓自詡爲“攝友”的媽媽爲我拍照留影。

我又自信滿滿地望着不遠處的第二個烽火臺,對爸爸媽媽說:“我們看誰先到達那個烽火臺。”話音剛落,我就率先跑了起來,漸漸地,我的體力就明顯不如之前,呼吸十分急促,步伐也不像以前一樣輕鬆自如了。

原本被我遠遠甩在後面的爸媽,竟然趕了上來。老爸帶着譏諷的口吻說:“趴下了吧,薑還是老的辣,你賽不過老爸的。”我一聽,心有不甘,深呼吸了幾下,繼續往上攀爬。可是,腳下的長城好像要考驗我的.體力與毅力似的,路越來越陡峭,臺階也越來越高。往上望去,那臺階像雲梯似的,似乎沒有盡頭。我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氣,豆大的汗珠也順着臉頰滑落下來,兩條腿彷彿是綁上了沉重的沙袋,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善解人意的媽媽在一邊爲我鼓勁:加油啊,無限風光在前面等着你去領略呢!

歷經千辛萬苦,我終於登上了最高的烽火臺,當我站在長城寬厚的脊背上時,我彷彿變成了頂天立地的巨人。回眸望去,山下游人如織,風景如畫;擡頭仰望,天高雲白,紅日當空;舉目眺望,長城猶如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中。它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顯得格外壯麗。那連綿起伏的山峯,猶如綠色的巨浪涌向了天邊。我雄赳赳地站在長城寬厚的脊背上,覺得自己成了頂天立地的巨人,心中升騰起“一覽衆山小”的豪情。我又迎着陣陣山風,扶着犬牙似的垛口,微微閉上了眼睛。此時,我覺得我進入了時光隧道,走進了歷史。我想起了《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烽火臺戲諸侯》的故事……

登上長城的那一時刻,感覺真好,我真正感受到長城的美麗,更感受到長城屹立在蕭瑟關外的錚錚風骨。

長城五年級作文 篇5

各位遊客,大家好!

我們現在參觀的八達嶺長城是明朝修建的。爲防禦外敵入侵,秦朝,漢朝和明朝共修建了一萬三千多里長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到山海關。長城被稱爲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大家看,長城全部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砌築而成的。城牆外沿那兩米多高的成排建築叫垛子,垛子上面的方形口子是瞭望口和射口,是打仗用的。城牆頂上那一座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這樣打仗時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各位遊客,那時可沒火車,汽車,也沒起重機,這一塊塊有兩三千斤重的條石以及建築材料都是靠人力擡上去的,是現代人想都不敢想的壯舉,難怪世界上都公認它是一大奇蹟!

參觀了長城,大家要記住一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只有親眼目睹了先輩們的這一偉大創造,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成爲一個真正的好漢!

今天就參觀到這裏,歡迎下次再來!謝謝大家!

長城五年級作文 篇6

那年暑假,我和姥姥姥爺一起去了暫住北京的二姨、二姨父家,在北京遊山玩水,真的好自在!

去故宮,遊天壇,登長城……

在那麼多名勝古蹟中,我覺得最有氣勢的非長城莫屬了。

那天,我頭戴印着“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帽子,站在刻着“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石碑前,瞻仰着氣勢磅礴的八達嶺長城……然後呢,我就跑去做好漢了。

我以生平最大的毅力拼命跑,最後還是累得走不動了,而姥姥姥爺他們早就被我甩在後面了。

八達嶺長城有很多段極爲陡峭,接近90度的垂直坡,我極小心地往上爬,不是走,是爬。不止一次,我的手腳滑了下去,然後好長時間才穩住,驚得我出了一身冷汗,心裏像揣了只小兔子。

做好漢還真不容易,當我爬到頂時,我太高興了!我高聲叫着,歡呼着,大山那邊傳來的隱約回聲好似大山也在爲我喝彩!

回家時,下起了大雨,似乎老天也爲我流下了欣慰的淚。

路滑,使介我們下長城特別困難。那些90度垂直坡露出了猙獰的面目,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下長城比上長城多花了一倍多的時間,我現在可真相信了老人們說的“上山容易下山難”這句話了。

既然快不了,我們就趁此機會欣賞了雨中長城的奇景。遠處的山巒層層疊疊,在暴雨中顯得更威武,更蒼翠欲滴。近處的長城一塊塊大石浸透了水,愈加古老粗糙了,撫摸一下,小石小沙粘在手上。我很奇怪,大石是怎樣砌成的?怎麼如此經久不衰?

不到長城真的不算好漢,長城之旅不僅開闊了我的眼界,也鍛鍊了我的膽量。

長城五年級作文 篇7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民族的脊樑,它全長二萬一千多裏。在這個暑假,爸爸媽媽滿足了我的願望,帶我去北京遊覽了世界聞名的古建築奇蹟萬里長城。

我們一路趕往八達嶺段,路過居庸關關口時,長城已經躍然出現在我眼前,我被它的雄偉壯觀驚呆了,但是爸爸說我們要去的是比這裏更險要、更壯觀的八達嶺段,我內心不禁更加期待。

隨後我們終於到了八達嶺長城的山腳下,我站在長城腳下,擡頭仰望,不經感慨:“長城真不愧是我們古老民族的偉大靈魂!”只見長城隨着羣山萬壑綿延伸展,跌宕起伏,宛如橫臥在我華夏大地的一條灰色巨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氣勢磅礴,雄偉壯麗。

我們先坐纜車到了山上,隨後全家人順着長城的臺階,一步一步地向上走去,有一些路段甚至沒有臺階,十分陡峭,我們都爬得非常艱難,全靠兩邊的扶手才能前行,完全無法想象古人是如何把這些巨石運到這麼高的地方來的。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正方形的燎望口和射口,媽媽說,這是供燎望和射擊用的。登上了一段臺階,我們來到了一座正方形的城臺,聽爸爸講,那是屯兵的堡壘,打仗時,城臺之間可以相互呼應。我們一邊聊一邊攀爬,不知不覺,我們登上了最高峯峯火臺。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我也終於爬到了長城最高峯了。站在上面,我像嬰兒投進了母親的懷抱,滿懷喜悅。我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想起了古代修建長城的勞動人民來。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當時沒有汽車,沒有大吊車,就靠一雙雙有力的大手,把一塊塊巨大的方磚和條石,擡上長城。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聚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你,萬里長城,用你的規模,你的美麗,你的守護,你的內涵,讓我懂得了珍惜和平,更加懂得了愛國,讓我對您心生敬意。

長城五年級作文 篇8

去年暑假我去了北京旅遊,那裏的景點非常多,但我記憶最深刻的要數八達嶺長城。

人們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那天,我乘坐公交車到八達嶺長城,經過熊樂園,就到長城腳下,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長城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約六千七百多公里。長城大都建築在險峻的山嶺之上,顯得雄奇險峻,氣勢磅礴,宛如奔騰的巨龍,堪稱中華民族象徵。長城就建在這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幾千噸重的城磚築成的,這中間的道路,別看它只是用來走人,這條道路可以容下五六匹馬並行,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了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打仗時必不可少。長城上每隔一定距離,就有一個方形的城臺,在打仗時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人們管叫它烽火臺。歷經20xx多年的修建,是世界最長的人工建築,也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別看長城是那麼雄偉壯觀,但你有沒有想過,在秦始皇統一的那個年代,修築長城那是難得不能再難了,那時候,沒有火車,沒有汽車,也沒有起重機,我們可想而知:長城是如何建造的呢?就靠着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十分艱難地擡上這如此陡峭的山嶺。因爲艱難地勞動,使許多老百姓有病不能治,最終被病魔折磨而死。甚至有些因爲食物不足,使他們活活餓死。那些辛苦勞作的人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想起修建長城這樣偉大的貢獻,我不得不豎起大拇指說一聲贊!我僅僅是登上了這麼一小部分的最高點就快歇菜了,而創造那一條長長巨龍般的長城,該是多麼了不起啊!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真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長城五年級作文 篇9

今天是來北京的第三天了,聽宋導說,今天要去遊覽舉世聞名的長城,我聽了興奮不已,終於要去我們人類一大奇蹟的地方。我們懷着激動與喜悅的心情,踏上了“征途”。

五十分鐘過去了,我們終於來到了“八達嶺”長城的腳下,這裏排隊的人數可用成百上千,成千上萬來形容。我們好不容易排上了坐滑車上長城的“長龍”隊,排隊等待的同時,我迫不及待地探出頭,眺望遠方,隱約看見不遠處高聳巍峨的青山“俯臥”着一條長長的巨龍,定睛一看,原來那條巨龍便是萬里長城,它依山而建,蜿蜒着伸向遠方。

我焦急地看着前方的隊伍,心想,啥時才輪到我們?五分鐘,十分鐘……漫長的一小時過去了,我們終於坐上了上長城的滑車。大約過了5分鐘,我終於登上了長城,我興奮地叫道:“長城,我來啦!”“不到長城非好漢”現在我也是一條好漢啦!在長城上行走,步步都艱難沉重,還有很高的坡,因爲長城是建在山上,所以它連綿起伏,彎彎曲曲。長城無比堅固,是秦始皇當年爲了抵禦外來侵略者,花費鉅額與上萬人力建成的。

長城上的每一個射箭孔,都額外顯得突出,烽火臺也相當有氣勢。 走在長城上,令我痛心的是城牆上到處都刻滿了“xxx,到此一遊”的痕跡,這具有上千年曆史,融入了幾十萬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血汗的傑作,就這樣被糟蹋了。

最後我呼籲:大家在遊覽名勝古蹟時,別因爲自己的所好,而毀了一個見證歷史的遺蹟。

長城五年級作文 篇10

親近長城

以前我只是在別人的嘴裏,或者報紙雜誌上了解過長城,覺得長城美麗壯觀,但從沒有去過長城。今年寒假,我到了北京,終於可以親近一下長城了。

來到長城腳下,擡頭就看到了這雄偉的長城,古人真厲害啊,他們是怎麼把一塊塊磚運上去造出這美麗壯觀的長城的呢?

沿着臺階,我們一路走一路看,我看到城牆兩邊總是有規律地分佈着個個小口子,爸爸告訴我,這是城牆的射箭口,古人在打仗時就是從這個射箭口把箭往關外射的。我一邊聽一邊看,馬上就走到第一個“碉堡”—烽火臺。爸爸又告訴我,這個也是爲戰爭服務的,古代通訊不發達,信息傳播很慢,在敵軍入侵時,戰士們就會在第一個烽火臺上點上火,隔了很短距離,第二個烽火臺的戰士看到了煙火,也就趕緊點上火,這樣一個個傳遞下去,所有的烽火臺上都濃煙滾滾,就會集中兵力,做好迎戰的準備。說到這些,爸爸又給我講了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出了第一個烽火臺,我和爸爸繼續往前走,我又發現在城牆下面有一個方形的小洞。“這個又是幹什麼用的呢?”我指着這個小洞問爸爸。“敵人在打仗的時候不是得爬上來嗎,古人造這個洞就可以把手伸進洞裏,推到敵人架上來的梯子,把敵人趕下去。”“古人想得可真周到呀!”我感嘆道。經過好幾個烽火臺,我又發現了一個小洞,而且還連着一個小溝渠,原來這裏是用來排水的,這樣長城上的雨水就不會積起來了。

我們走走歇歇,一直走到了最高的第八個烽火臺。站在寒風中,我回頭望着那蜿蜒曲折的長城,緊貼着烽火臺的磚塊,覺得自己真的已經融和在長城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