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吳有訓作文(通用5篇)

關於吳有訓作文(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7W 次

吳有訓(1897-1977),江西高安人,1920年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1921年赴美國芝加哥大學隨康普頓教授從事物理學研究,1926年獲博士學位。小編精心爲你整理了關於吳有訓作文,希望對你有所借鑑作用喲。

關於吳有訓作文(通用5篇)

吳有訓作文 篇1

正是在這段時間裏,他參與了康普頓教授領導下的X射線散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使他在國際物理學界一舉成名。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在研究X射線的散射時,利用新發展的波長測量技術,意外地發現經過散射的X射線波長變長了,這便他陷入困惑之中。經過思考,康普頓提出假說:假定一個光子撞擊一個電子,電子在反彈時吸收了光子的一些能量,從而使光子波長變長,這樣光子就像粒子一樣。牛頓早年提出過光的粒子說,康普頓使粒子說復活了。康普頓1923年到達芝加哥大學時,吳有訓已在芝加哥大學兩年了。在康普頓的小組裏,吳有訓通過實驗和理論分析,驗證了某些X射線經散射後波長的變化。1924年他與康普頓合作發表了《經過輕元素散射的鋁(Ka)射線的波長》,因此,物理學界把某些X射線經散射後波長變長的現象稱爲康普頓-吳有訓效應。康-吳效應在現代物理學發展迸程中有重要地位。康-吳效應導致了法國科學家德布羅意提出了一個相反的命題:既然光波呈粒子效應,那麼粒子爲什麼不能具有波的效應呢?德布羅意提出了“物質波”的理論;當薛定蹲知道了“物質波”理論時又迅速將其發展力量子波動力學,提出了新的原子結構模型。因此可以說,在普朗克、玻爾等人開創的現代物理學中,吳有訓作出了傑出貢獻。

吳有訓回國後,1928年任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理學院院長。他連續發表有關X射線散射的論文50多篇,並積極組織開展現代物理學課程,親自指導學生查閱文獻,製備實驗裝置。他很注意實驗課教學,培養了一批中國物理學的精英。

吳有訓1948年任上海交大教授,1949年任交大校務委員會主任。上海交大的學生受他的教育培養,後來涌現出了一些赫赫有名的人物。

1950年,吳有訓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新華社1960年7月3日倫敦電:應英國皇家學會邀請,中國科學院代表團在團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吳有訓的帶領下,參加該會成立300週年慶祝大會。英國科學技術大臣會見了代表團。

1977年12月7日,吳有訓在京逝世,終年80歲。1988年,郵電部發行郵票紀念這位我國現代物理學的先驅。郵票背景圖案正是有名的康-吳效應,正面面容清灌的科學家正注視着我們。

吳有訓作文 篇2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個國家,每個國家的風俗習慣是不同的,不同的國家喜歡的衣着也是不同的。今天,我要帶大家去了解的是日本的和服和韓國人穿的“韓袍”。

和服是是日本大和民族的傳統服飾,在當地被稱爲“着物”,因和服的圖案與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體意象,又叫“賞花幕”。和服不用鈕釦,只用把結的腰帶,腰帶種類很多,打結方法也不同,廣泛使用的是“太鼓結”,就是在後腰打結處的腰帶內墊一個紙或布做的芯。由於打結很費事,二戰後又出現了“改良帶”和“文化帶”。

“韓袍”是韓國人的傳統服裝,它的樣式適合韓國的氣候,和韓國人起坐習慣。女性的韓服短上衣搭配優雅的長裙,上衣和長裙的顏色,五彩繽紛,有的還加了明豔華麗的錦繡。

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匯成一幅幅絢麗多姿的風情畫,無不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着各個國家的獨特魅力。

吳有訓作文 篇3

康普頓效應發現於1922年,這一發現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但是由於經典物理觀念根深蒂固,康普頓效應一經提出,就遭到人們的懷疑和非難。有人認爲實驗證據不夠充分,提出新的實驗結果,作出新的解釋。向康普頓的結論挑戰。 爲了取得更全面的實驗證據,康普頓所在的芝加哥大學物理實驗室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來自中國的研究生吳有訓工作最有成效。他以高超的實驗技術、嚴密細緻的,爲康普頓效應的確認作出了重大貢獻。

吳有訓是1921年底赴美,1922年1月進入芝加哥大學,正好在這兩年,康普頓以 訪問學者 身份在芝加哥大學從事研究和教學,1923年,他正式成芝加哥大學教授。所以幾乎從一開始,吳有訓就和康普頓一起進行X射線的散射實驗。康普頓最初發表的論文只涉及一種散射物質(石墨),儘管已經獲得了明確的資料,但終究還只限於某一特殊條件,難以令人信服。爲了證明這一效應的普遍性,吳有訓在康普頓的指導下,做了七種物質的X射線散射 曲線 ,並於1925年發表論文,有力地證明了康普頓效應的客觀存在。

吳有訓進一步研究康普頓效應,並且把康普頓效應的理論向前推進。有一段時期 前蘇聯 學者鑑於吳有訓的工作對肯定康普頓效應有功績,因此將康普頓效應改稱爲康普頓-吳有訓效應,吳有訓卻公開表示不同意,表現了一位科學家求實的態度和謙虛的美德。

吳有訓作文 篇4

1897年出生的吳有訓,父親吳起輔在城裏給人家經營稠布莊,母親鄧寶賢在家裏操持家務管理孩子,吳有訓是家裏的次子,可是長子夭折,吳有訓就成了長子,家裏人都寵愛他,吃穿優先,轉眼到了上學的年紀,江西荷山石溪吳村沒有私塾,父親就找本家兄弟吳起瑞教吳有訓併兼辦私塾,這樣吳有訓就有了學上,先是三字經,再是百家姓,他都背過了,他總是詢問老師這樣那樣的問題,老師教他已經力不從心了,四年過去了,恰巧當時村裏一個名人退休回家,吳有訓的父親有找到他,並且資助他繼續辦學,教授吳有訓和同村裏的孩子,這個吳起鑾在外見識廣博,相信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既等舊學又明新學,既教語文又教數學,讓學生學國語,十二歲的吳有訓跟着他學習起來,這時候吳有訓如飢似渴的學習,讓他父親給他買書籍,夜以繼日地讀,都累病了。

1911年,吳有訓已經成了一個堂堂少年,這時候辛亥革命爆發,社會變好,高安縣隸屬瑞州府,民國改元廢府 ,瑞州和府學堂改爲瑞州中學,擴大招生廣納學子,吳起鑾極力推薦慫恿吳有訓參加考試,吳有訓筆試過關,面試時的考題是和物競天擇有關,他的愛好得到了發揮,不怯場對答如流,監督老師以爲他是縣立高等小學的學生呢,就這樣成了瑞州中學的學生。

兩年後瑞州中學奉命併入省學,吳有訓以優異成績轉入省立第二中學繼續就讀,就這樣17歲的吳有訓離開家鄉到了省城南昌上學。由於家庭經濟拮据,吳有訓放棄了報考名牌大學的心願,就近報考了南京師範大學,預科一年,本科三年,可以免收學生學宿膳費。就這樣22歲的吳有訓順利的從省立第二中學考入了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理化部。1919年結婚,1921年,生了兒子的吳有訓以特別優秀的成績考取官費留學美國。1922年12月,吳有訓到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生院報到。跟康普頓學習。

吳有訓作文 篇5

吳有訓,江西高安人,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物理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被稱爲中國物理學研究的“開山祖師”。吳有訓的貢獻主要體現在X射線、特別是對散線和吸收方面的研究,20世紀20年代在X射線散射研究中以系統、精湛的實驗和精闢的理論分析爲康普頓效應的確立和公認作出了重要貢獻。回國後開創X射線散射光譜等方面的實驗和理論研究,創造性地發展了多原子氣體散射X射線的.普遍理論。曾先後在多所高等學校任教,培養了幾代科學人才,吳有訓在清華大學建立起中國第一個近代物理研究實驗室,開創了中國物理學研究的先河。

吳有訓說,科學工作,在精細與有恆,來看這位清華物理化學的故事

抗戰時期,吳有訓教授(1897-1977)一直在西南聯大任教。1940年,地質系學生胡倫積請他題寫贈言,吳有訓欣然寫下:“科學工作,在精細與有恆。”40多年後,胡倫積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感慨萬千:“這兩句話在我學習地質科學中,是非常有指導意義的,這是老科學家自己學習實踐的總結,也是老科學家對後輩科學工作者的誠懇希望。”從吳有訓教授的治學與科研來看,這也是他一生身體力行的準則。

吳有訓,於1897年出生在江西高安,1916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今南京大學),後於1921年考取官費留美資格、赴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學習,師從著名物理學家康普頓教授,並於1926年獲得博士學位。在芝大學習期間,吳有訓接受了驗證康普頓效應的課題,夜以繼日埋頭於實驗室裏,進行艱苦的實驗和嚴格的計算、分析、整理,終於獲得了15種元素散射X線的光譜圖。他的實驗不管是在精細度還是在可靠性方面都無可挑剔,形成了對康普頓效應廣泛適用性的強有力證明,引起科學界的關注。康普頓效應很快得到了學界的認可和接受,1927年康普頓教授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吳有訓的工作也得到了物理學界的重視,他的名字隨之而聞名中外。

1928年,學成歸國兩年的吳有訓被聘爲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並先後擔任物理系主任、理學院院長,與清華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清華執教期間,他注重爲學生打好基礎,強調“本系自最淺至最深之課程,均注重於解決問題及實驗工作,力矯現實高調及虛空之弊”。作爲世界聞名的科學家,吳有訓教授在講授《普通物理學》等基礎課程時注重深入淺出,將最新研究成果引進課堂,激發學生們鑽研探索的精神。他還特別注重實驗科學,在清華創建了第一個物理實驗室,是我國開展近代物理學實驗研究的先驅。他不辭辛勞,誨人不倦,親自指導學生查閱文獻,製備實驗裝置,以嚴謹的作風培養出王淦昌、趙九章、餘瑞璜、翁文波等許多優秀學生。

在科研工作中,吳有訓堅持踐行“精細與有恆”。他強調搞科學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一定要精益求精,並且要持之以恆、堅持到底。爲了驗證康普頓效應,他進行了上百次實驗,整理了上百萬字實驗筆記。在公佈實驗結果後,哈佛大學一位教授提出異議,聲稱實驗無法重複。吳有訓對自己的實驗充滿信心,他覈對了所有實驗數據,確定無誤後,親自前往哈佛大學,當場演示了實驗過程。他的動作熟練而果斷,實驗結果準確無誤,博得了在場同行熱烈的掌聲,精細的實驗完全消除了別人的疑慮。

在清華講授第一堂物理實驗課時,吳有訓教授要求學生用一根兩釐米長的短尺度量一段3米的距離,度量一定要準確。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實驗,但要求必須精細,稍有疏忽,就會出錯。他要讓學生明白:在科學實驗中要重視每一個細節,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吳有訓教授經常教導學生,科學研究的道路並非平坦,要取得成就,必須做到持之以恆。錢三強因爲聽了吳有訓關於康普頓效應的演講,決定一定要來清華跟隨吳先生學習。1932年他如願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吳有訓鼓勵他:“你的願望很好,只要腳踏實地努力,並持之以恆,一定能成功!”錢三強沒有辜負老師的期望,爲我國原子能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而當年曾獲得吳先生親筆贈言的胡倫積,同樣牢記老師的教誨,遠赴東北,歷任長春地質學院及東北大學教授,一干就是40多年,爲我國地質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大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