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禮儀作文(精選21篇)

關於禮儀作文(精選2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禮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禮儀作文(精選21篇)

禮儀作文 篇1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老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享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孔融讓梨,尊長愛幼被傳爲美談;岳飛問路,頗知禮節,才得以校場比武,騎馬奪天下;程門立雪更是尊敬師長的典範。老子在《道德經》中告訴我們“做一天人就要講一天道德”。而我們,作爲中華民族的繼承人,我們有責任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使中國”禮儀之邦“的美稱名副其實,發揚光大。

文明禮儀並不是口號,它處處可見,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所以我們要把文明禮儀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

首先,從個人做起,注重個人的儀容儀表、儀態舉止、談吐着裝等。古人對人體姿態曾有形象的概括“站如鬆,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從儀容儀表說,要求整潔乾淨:表情神態要表現出對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帶微笑;談吐要態度誠懇、親切,使用文明用語,簡潔得體。着裝要乾淨、整潔、得體,符合學生身份,體現出新世紀學生蓬勃向上的風采。

其次,在公共場所注意禮儀。社會是一個大家庭,在公共場所,遵守公共秩序也是守禮儀的一個表現。如果有人不懂禮儀搞破壞,容易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危害。

第三,我們要謙恭禮讓。謙恭禮讓就是在人際交往中有謙虛的態度,尊重別人,對人恭敬,懂得禮貌,謙恭禮讓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謙恭禮讓能與別人友好相處,也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友誼和幫助。“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四歲的孔融把大梨讓給哥哥和弟弟吃,而自己卻吃小的。這正說明雖然年幼但禮儀卻不該短缺。還有同學之間也離不開禮儀,它就像潤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失,如果有矛盾,多進行自我反省。

著名文學家歌德說:“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讓我們大家都提高自己的禮儀意識,重視禮儀。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逐步養成文明禮儀習慣,成爲有氣質、有風度、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

禮儀作文 篇2

在生活中,文明、禮儀這兩個詞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幫助過別人,不管是大事小事,我們的心裏都會美滋滋的。因爲我們做了一件好事。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我從公交車上剛下來,正要走進院門,突然聽到“啪”的一聲,我急忙轉過頭,哇!原來是一位年邁的老奶奶摔倒在地上,她好不容易要站起來,又被光滑的路面滑倒了,我正要扶起她,卻想到了一件事:那是一個夏天,一位老爺爺不小心摔倒了,一位好心人將他扶起,他卻硬說是那位好心人把他推倒的,還將好心人告上了法庭。

正當我猶豫的時候,我又想起了雷鋒叔叔,他不怕人們流言蜚語,仍然做了一件又一件好事。而我連做一件好事的勇氣都沒有,怎麼對得起雷鋒叔叔呢?

於是,我連忙跑過去,將那位老奶奶扶了起來。那位老奶奶很感激,說:“謝謝你呀,孩子,要不是你扶起我,我恐怕這輩子也起不來了。”我聽後連忙說“這不算什麼,助人爲樂嘛!”

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值得做的好事,我們要記住:幫助他人,快樂自己!

禮儀作文 篇3

幾千年的文明,造就了華夏子孫的禮儀幾風貌,從周公制定的禮多黨制度到現今,都教導着人們要遵守禮儀,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可是隨着時代的變化,經濟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講求平等,那些代表着繁文縟節的禮儀已經不重要了,人們都一個個在淡忘它們了,可我卻認爲禮儀是重要,一定要傳承下去。

記得上次在奶奶家過清時節時,奶奶擺酒弄菜祭拜祖宗,按照往常的禮節,一家人都應該到齊,磕頭祭拜祖宗,可是香燭都燒完了,除了我們一家子和奶奶爺爺外,其他人統統沒到,舅舅阿姨一個個都說沒空來,而且說這種東西都老古董了,不拜也沒有關係,氣得奶奶飯都吃不下。

我心中也不禁沉覺得有點變扭,心想:祭拜祖宗又不是迷信封建,只是一種思念前人方式和禮節,幾句話就搪塞過去,未免太輕視這些禮節了吧。

我的歷史老師也曾對欠說中國歷史之所以不與世界歷史歸爲一類,那是因爲中華的文明禮節是唯一沒有斷過的,因此中國歷史之淵源流長就得宜於此。

我非常贊同老師的觀點,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站的最久,就是它的文明禮儀盛行和發展,沒有因其他因素中斷過,因此,我認爲對於中華民族的禮儀文明,我們都要加以保護和傳承,這樣纔會使我們中華民族更加繁榮和昌盛。

禮儀作文 篇4

從車上的窗戶看去,那是一座較爲簡單的房子。白色的瓷磚上或多或少有些裂縫,看上去已有些年頭了。外面有幾張木桌,幾位客人搬來了木椅子坐在上面。一些披着圍裙的服務員在來回穿梭着,他們手上都端着飯菜。看來這裏應該是一家小飯店。

車停了,我謹慎地下了車,四處張望着。因爲平常都是待在家裏,很少來飯店等地方,而且看樣子今天來參加飯局的應該都是大人,我不禁緊張起來。

跟着家人穿過人羣,我一路想像着一張張陌生的面孔下到底是怎樣的面容,眼睛瞧也不敢仔細瞧一眼,都只是草草一掃而過。

跨過門欄,一陣清爽的涼氣拂過全身,相較外面的溫度,有種說不出的舒適感。來到桌前,我拉出椅子坐下,手不自然地握在一起,人還往後挪了挪,終於定下了身子。

我扭過頭,看見奶奶拿着一個袋子,裏面不知道放着什麼東西。她把袋子提起,硬塞進表姑的手裏。兩個人一推一塞,展開了一場“拉鋸戰”。雖然我不會講福清話,但她們說的話我大致還是聽懂了一些,大概就是平常送禮時說的客套話,一個用情,一個不願,但不願的一方往往會屈服,很少有不受利之人。

其實不願的一方無論如何一定會接受的,怎麼說這也是對方的一片心意。可總是礙於面子,嘴上掛不住,就撐着說“不用不用”。都是世俗之人,沉於俗世之事而已。

禮儀作文 篇5

禮儀是人類爲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序、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已成爲道德實踐的一個重要內容。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爲規範稱爲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爲禮貌。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一是敬人的原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禮貌待人、表裏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

禮儀作文 篇6

衆所周知,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而那些古代的禮節,有些也被帶到了現代,例如分別時要退幾步然後再轉身離開等等。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不易察覺的禮儀,只是你們沒有發現罷了。

在放學回來的途中,我告別了乘公交車回去的同學,自己則慢慢地走回家,邊想着今天的作業邊望着天空發呆。不知不覺地就走到了我住的那棟樓了,我搖了搖頭,把書包從背後放到胸前,準備把書包最外層的鑰匙拿出來。

這時,有一個比我小兩三歲的孩子騎着自行車與他的同伴分手後,跳下自行車,推着自行車走了過來。這時我已經把鑰匙拿了出來,準備開門了。“小姐姐,能不能幫我把自行車搬上去啊。”那個孩子怯怯地望着我,對我說。我們那棟樓沒有供自行車上下的斜坡,所以只能靠人力拉上去,顯然那個小孩子搬不動。原來我不想答應的,但我想到要有禮儀,要幫助別人,給那位需要幫助的弟弟做個榜樣,我就答應了。

我先用鑰匙把門打開,然後用手臂抵着門,叫那位弟弟幫忙頂一下門,自己則把書包放下,用力地把自行車提上去。休息了一下,我吸了口氣,準備把它再提上二樓。看到我的舉動,那位弟弟連忙說:“不用了,不用了。我家就住在一樓,謝謝姐姐,姐姐對我真好。”我聽到他的話,感到自己做的事沒有白費,剛纔累的感覺也一下子全沒有了。

我拿起被放在地上的書包與還掛在門上的鑰匙,走上樓,感到高興極了。

禮儀美德就在我們的身邊,不是沒有,而是我們缺少發現它的眼睛。

禮儀作文 篇7

衆所周知,中華民族是文明古國,亦是禮儀之邦。而禮儀解除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化卻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給予了全社會溫暖的溝通。

那是一個暴雨傾盆的夜晚,時間已經是6點半多了,大多數的學生一到放學時間,就像“大逃命”似地一窩蜂地涌出校門口。而與此同時,校門口之外的馬路上已是人山人海、真是人滿爲患!大家其實在此時此刻僅有一個共同的念頭——趁早儘快回家!

此時,人山人海的馬路上已經是喧鬧聲,車子的鳴喇叭聲交織成了一片,大家的臉上幾乎都寫滿了焦慮感!

而此刻,一聲洪亮的“大家先安靜一會兒”彈指間劃破了大家的耳畔,是他,是一名學校的門衛,他做了會兒手勢,希望大家聽他說些什麼。

只見他拿起手中的喇叭大聲說:“大家聽我指揮,我知道大家想快快到家,可是這樣亂哄哄一氣是不行的,反而會拖延大家共同的時間。”我心裏琢磨着:“這可真是一位有禮儀的門衛,是一位活雷鋒呀!”

他在傾盆的大雨中有條不紊地指揮着,大家臉上的眉毛舒展開來了,他的講禮儀的精神像無形中的暖流在雨夜中感動了無數人的心靈!於是,大家自覺地聽從他的指揮,井然有序地回家,再沒有剛纔亂糟糟的氣氛了!

那一刻,我懂了,是一種禮儀的精神品質從門衛身上折射出來,這是一種精神,這是一種美德!

講禮儀,易如反掌,人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做到!那就像門衛學習,去讓講禮儀這種小小的舉動感動全社會的人吧……

禮儀作文 篇8

社會正在進步,時代正在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正在提高。作爲一個現代社會的公民,我們就必須講禮儀,有着高素質才能跨進新世紀的門檻,成爲一個合格的新時代公民。

在我們身邊,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爲。例如,在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紙屑,尤其是星期六、日教室裏、校園內食品袋、果皮等,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爲: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怎樣;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室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爲常;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

事實上,良好的行爲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題,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爲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爲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有序的。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爲,會影響到自身的素質,而文明的行爲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素質。所以,我們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做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人。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

禮儀作文 篇9

中華飲食源遠流長。在這自古爲禮儀之邦,講究民以食爲天的國度裏,飲食禮儀自然成爲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中國的飲宴禮儀號稱始於周公,千百年的演進,終於形成現在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飲食進餐禮儀,是古代飲食禮制的繼承和發展。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特別是經曾任魯國祭酒的孔子的稱讚推崇而成爲歷朝歷代表現大國之貌、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餐桌禮儀顧名思義就是指在吃飯用餐時在餐桌上的禮儀常識,餐桌禮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入座的禮儀。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在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二、進餐時,先請客人中長者動筷子。夾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出聲響,喝湯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喜歡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衆人一起進餐時,就要儘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

三、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諒”之類的話,以示歉意。

禮儀作文 篇10

禮儀是無處不在的,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它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新學期意味着我們該有一個嶄新面貌。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禮儀洋溢在美麗的校園裏呢?

我們學生首先要着裝得體,符合學生身份,體現出新世紀學生篷勃向上的風采,因爲儀表、儀容、儀態可以讓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養。

升旗儀式,最爲莊嚴。這凝聚了文明與熱血的國旗,在禮儀的包圍中更顯得鮮豔。此時此刻,國旗下的我們要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不負於“禮儀之邦”這個美譽。

課堂禮儀對老師的教學影響很大,它直接關係着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

校園禮儀就更重要了,下課後的休息時間,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不拿粉筆頭玩、上下樓梯一律右行、見到老師和客人要主動問好。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穿越綠化帶,愛護清潔衛生,服從老師管理和接受值周學生的批評勸阻。受到同學老師的幫助,應主動誠懇地說謝謝。

同學之間也離不開禮儀,它就像潤滑油,使粗糙的磨擦消跡,如果有矛盾,多進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寬容待人。培養較強的協作精神,這樣使班級更團結、友誼更深厚。文明的芳香來自於每一朵鮮花,你我便是其中的一份子,相信自己,我們一定能行。我們將挑起傳承禮儀的使命,無負於未來,無負於這教育我們的美麗校園。

禮儀作文 篇11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爲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爲人生的價值並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爲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衆利益,公共秩序。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樓。那女的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着東西已走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着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也不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麼?

這裏我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爲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爲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爲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爲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爲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羣有道德的民衆。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需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

禮儀作文 篇12

最近網絡上舉行了國學知識大賽,一至三年級是《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我們四至六年級是《大學。中庸》、《論語》和《詩經》。

正所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習之後經常溫習,不是很令人高興嗎?有朋友從遠方回來看你,不是很好嗎?一個人不知道而不惱怒、怨恨,不就是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嗎?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我們學習好之後應該經常去複習、溫習它纔會把它真正地記下來並且理解它,這樣,不但自己高興了,家長也會爲我們高興。

有些日子裏或節日時如果有一個朋友從遠處來拜訪你的話,那你的心中就一定會特別得高興。如果有一個人在不知道時不惱怒、不怨恨的話,那麼他也就擁有了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在我們的小學生活之中,我們也可以做到學而時習之,我們只要多乘下課的那十分鐘裏面多複習複習上課時老師講的內容重點和上過的那一篇課文,那麼,我們的學習成績就會自然而然地上去了,我們當然也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慍了,我們只需要在遇到某些難題和困難時不要總是惱怒和怨恨這道題或這件事,只要有耐心,不管是什麼事情和題目,你就都可以一一解決,到那樣的時候你就真正達到了人不知而不慍了。

我們小學生就該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然後一點兒一點兒地做大來,這樣積累的話,你的一生將會很豐富、很充足,你就會比別人活得更有意義,你的人生價值也將會變得很高。從這次的比賽中,我知道了只有勤學才能成功,只有靠一點兒一點兒地積累才能成就大業,我們每一個小學生都應該像孔子那樣善學、好問,我們只有像孔子那樣善學、好問,將來纔會成爲像孔子那樣千古流傳而永遠不會被遺忘。

禮儀作文 篇13

首先來談一談難不難易不易的禮儀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處處都能看得見禮儀被表現出的地方,但是又在很多個頃刻間,禮儀這方藥劑卻被很多病人悄悄拋棄。像常見的亂丟垃圾,雖然在很多地方被強調了很多很多次,但是滿地塵埃依舊,指尖劃過依今河水,清漣已不見。當禮儀迷路了,很難設想一個人如何立足於眼前複雜而多變的社會。星空河水渲染的淒涼,又暈了誰的那顆焦躁的心呢?

禮儀,道來簡單,實際也真的不易。

由於不守禮,我們導致的惡果也能表現在諸多方面,例如:環境遭到破壞,人際交流迷失,自我修養下降,道德品質惡劣等,但更有甚者,是走向了不必而黑暗的道路。

當一縷縷晨曦照耀的時候,光柔世界溫雅美好;當一絲絲清風拂過月牙站崗的夜晚,似水晶瑩心中舒坦。禮儀是絕對可以做到,也絕對更可以變得美好。聖人孔子婦孺皆知,他所造就的禮儀並不是隨口說說,隨手做做的,這種能轟動並影響後世的偉大,全是源於孔子的禮。既然如此,再質問一下如今我行我素的自己,應該怎麼想?應該怎麼做?

所以,我們應該學習禮儀,掌握禮儀,利用禮儀帶來的好處,避免沒有禮儀造成的壞處。做好自我,完善自我,傳遞一份份禮的溫暖,同時悄悄將幽夢靜謐的種子播撒在他人的心中,綻放那份風動婆娑、美好自若的花朵。

那麼在這裏,讓我們一起承諾吧!誠心學禮懂禮用禮,守護道德的性質,喚醒沉睡的良心。讓我們一起承諾吧!拿着我們應有的態度,端上我們應現的中華傳統禮儀……

禮儀作文 篇14

放學一到家,媽媽便拎着一個大蛋糕,領着我和妹妹坐上了爸爸的車,說去酒店吃飯。一問,我才知道,原來今天是舅媽的生日。

到了酒店門口,舅媽已經在門前等我們了,打過招呼後,便領着我們上了二樓,進了一個包廂,我一瞧,桌邊還坐着幾位不認識的叔叔阿姨。餐桌上也已經上了幾個冷菜了。

剛一坐下,妹妹就迫不及待地從盤子裏抓起一隻雞爪,吃了起來。媽媽連忙訓斥道:“人還沒到齊,你怎麼可以先吃呢?還不用筷子”。有位阿姨會心一笑:“小孩子,沒關係的,讓她吃吧。”我鄙夷地看了一眼妹妹,嚥了口水,扭過頭看着門外服務員在忙碌着。

人到齊了,服務員陸陸續續的上着菜,看着美味的佳餚,剛開始我還吃得挺斯文。過了會兒,服務員又捧上一道菜,我眼睛一亮,是松仁玉米。我不假思索地把菜轉到面前,一勺一勺的往碗裏舀。忽然,感到坐在旁邊的爸爸輕踩了我一腳。我突然想到了爸爸平時給我講的一些餐桌禮儀。“要等人都到齊了,再開始吃”,“見到自己喜歡吃的,只能一點一點的夾菜,吃完再夾”,“夾菜時,筷子不要在盤子裏亂翻”,“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吃的,不要往別人碗裏夾”……等等。

我悄悄地把勺子縮回碗裏,慢慢地吃着碗裏菜的同時,我也在暗暗地觀察着別人吃飯,夾菜等。都很文明的。

我還發現了一個現象,大人們吃完後沒有立即離開,而是等所有人都吃完,才相互打個招呼,離開餐桌。我把這有趣的現象告訴爸爸。爸爸嗯了一聲,點了點頭道:“吃完飯的人等未吃完飯的人一起走,這也是餐桌上的一種禮儀。”

這一頓飯讓我印象深刻,我彷彿又學到了一些。同時明白,生活中隨時隨地都有我們學習的地方。

禮儀作文 篇15

小時候,父母親常常告訴我們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飯不能有聲音,出門服裝儀容要整潔,搭車要排隊,在公共場所不能大聲喧譁。在學校,老師說別人講話的時候不能隨便插嘴,跟同學相處更要常常記得說“請、謝謝、對不起”。長大才明白,原來從小我們就已經從日常生活中慢慢學會有禮貌、重視儀表。

但是,有時候“禮貌”好像沒有標準答案。我們平常吃飯,以爲要把碗端起來纔不會吃相難看,但是到了吃西餐的時候,端起盤子吃卻變成了非常沒有禮貌的行爲。《禮記》提到一個觀念:“入竟(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意思是告訴我們,到任何一個地方,第一件事就是要先了解當地的風俗與禁忌。正確的禮儀觀念,是必須“入境隨俗”,不能只堅持自己的習慣,觸犯別人的忌諱,如亞里士多德一句名言:“所有人都應該努力去追隨正確的,而不是既有的。”

世界這麼寬廣,包含了各種不同的人羣與文化。因爲科技的發展,各地的人在不同國家間來來去去,隨着人們的相處,以西方文明的傳統禮儀爲基礎,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逐漸演化形成了一套世界共通的規範,稱爲國際禮儀。比如吃飯的時候刀叉不能離開餐盤,不同場合跟時間有特定的服裝搭配,住飯店的時候不能穿着拖鞋和睡衣在公共空間走動,走路時男士要走在女士後面和靠近車道的那邊。

做一個真正懂禮儀的人,必須先懂得“尊重”,即使學會了世界共通的國際禮儀,也必須尊重別人的習慣,尊重因爲時代變遷而形成的當地風俗與禮節,才能減少不同地區之間因文化差異造成的誤會與摩擦。

禮儀作文 篇16

以禮待人,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傳統美德。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兒,都應該保持一顆禮儀心,面對任何人都要禮貌對待。這樣不僅可以體現我們個人的風度,而且能夠體現我們對他人的尊重。這既是維護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潤滑劑,也是維護個人形象的一種體現。

然而就在現如今的社會,很多中小學生開始變得沒有上一輩的小學生們有禮貌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大概是因爲現在的小孩兒缺少家庭教育和學校的禮儀教育,才導致現在的很多孩子沒有想法去以禮待人,取而代之更多的是一些粗俗的語言和不文明的動作來表現個人的想法。

社會永遠不缺沒有禮貌的人,但社會永遠都缺有禮貌的人。

禮貌在整個社會乃至國家看起來都非常的重要,對以後人類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如果人類沒有文明禮貌的體現,那麼人類的發展將是沒有意義的'。禮貌既是人與人情感的體現,也是人在發展過程中對知識精華的總結。

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封建思想文化逐漸得到瓦解。尤其是在新文化運動之後,中國的思想文化已經得到了一個良好的改變。在此之前,人們都是通過跪拜等形式來表示對客人的一種尊敬,那麼現在就可能是沒有這種情況了,但是人們可以採用握手、打招呼等的形式來表示個人對對方的尊重。這既是對個人的尊嚴的尊重,全是也是對別人尊嚴的尊重。可見,自古以來人們都強調禮儀,只不過是在封建社會時期,人們的禮儀有些扭曲人性罷了。

保持一顆禮儀的心態對待周圍的事物,每個人都需要用禮儀來洗禮個人的思想。如果沒有禮儀,世界將會變得十分糟糕。禮儀既讓我們人類生活變得更加有秩序,也讓我們人類生活變得更加有意義,也對我們人類發展有着巨大的作用。相信吧,人類的發展不能不需要禮儀。

禮儀作文 篇17

我們人人都講文明和文明,不管自我出生何地,是卑微還是富有,僅有講文明人人都是平等的。我呢?就厭惡那些亂扔垃圾,說不乾淨的話並且打罵人的人,可是有幾次我違背了自我的諾言,我感到十分慚愧,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一天,我和兩個小夥伴在外面玩,正當我們玩得大汗淋漓的時候,覺得十分口渴,就到小店裏去買些冰激淋吃,夥伴們吃了一大半了,而我卻沒有打開,顧不了那麼多了,我把包裝袋隨手一扔,拿出冰激淋就急忙往嘴裏塞。小姑娘,把你扔的袋子撿起來。我回頭一看,那戴紅袖章的人不知是從哪兒鑽出來的?

唉!我平時不是最瞧不起那些隨地亂扔垃圾的人嗎?什麼低級、庸俗、無聊、落後、愚昧、無知怎樣今日這些詞彙也該我享用一回了!尤其是當着我兩位好朋友的面,真沒面子。管她呢,先假裝沒聽見。

誰知他提高了嗓門又喊了起來:喂,你沒聽到嗎?怎樣這麼不講衛生呢?我這時真着急,心想:你也該小聲點呀,真讓我丟人現眼。小麗這時也轉過身來催我,好像我也給他們丟臉似的。唉!當時的我臉頰緋紅,只好撿起袋子一步一步超垃圾桶走去,你不明白我那天拿着的那袋子有多沉重。我覺得我不是在扔垃圾,而是在仍我的臉皮。

從那以後我明白了,假如一個人的文明文明都沒有了,那麼就像一張廢紙扔在一旁。文明文明它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譬如:早上上學見了教師要主動問好,就像我們兒歌中唱的那樣:好兒童,志氣高,講文明,懂文明,小朋友呀,咱們必須要記牢,不罵人來,不打架,果皮紙屑不亂拋,紀律要遵守,衛生要做到,咱們從小就要講文明,從小就要講文明,每個人爭做一個講文明的人,好嗎?僅有這樣,我們的社會纔會變得更加和諧。

禮儀作文 篇18

中國被譽爲“禮儀之邦”。她“有禮”之名已名貫中外。縱觀中國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曆史,不乏這樣的例子,其中,楊時就是一個。

宋代,有一位名叫楊時的年輕人。一次,他要去洛陽拜訪師傅---程頤,到了老師家,已是中午,天上下起了鵝毛大雪。他沒有去敲門,而是站在門前,靜靜等待。因爲他知道,此刻老師正在午休。頤一覺醒來,雪已經下了幾個時辰,積雪已一尺多厚。楊時凍得瑟瑟發抖,但仍沒有走,他要等尊師。這及時著名的“程門立雪”。古人尚且如此,現代人怎能落後?“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每天早晨向家人、向老師、向同學問一句好。大家會感到十分溫暖。身邊如果常有人問候,就好比浸在一股暖流中,十分舒心,即使身處寒冬,也暖意十足。有時,早晨我到學校,見到老師打一聲招呼,老師會對我笑笑,也會說一句“早啊!”語氣輕鬆又愉快,化解了陌生的尷尬。聽到老師的問候,我也會開心一笑,以示感謝。“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有“暖”也會有“嫌”。

有些人會在上樓時勾肩搭背,站成一排,擋住了後面人的路。後面人有事想快點過去就會十分着急。有些人,在聽別人講話時東張西望,左顧右盼,這不僅會讓人覺得不尊重別人,還會給人留下沒用禮貌的印象。有些人在公共場合不排隊,看見縫隙就見縫插針的插隊,混亂了秩序,影響大家的心情。

禮貌做人,用禮儀處事和處世。在生活中就要貫徹進去,尊師、敬長、愛幼都算禮。只有用心,用行,才能詮釋禮儀二字。

禮儀作文 篇19

是誰教會了我們吖吖學語?是誰用甘甜的乳汁將我們養育成人?是誰在我們的頭頂劈開了一方晴朗的天空?又是誰用心學和汗水換來我們成長着的生命?

是父母!是那“朝如青絲暮成雪”的父母!

在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中,一輛中巴車栽進了刺骨的泥巴水中,當乘客們在水中不斷掙扎,尋求生的希望時,一對青年夫婦卻用他們的雙手高高的舉起了自己的孩子,儘管水已經淹沒了他們的頭頂,儘管死神正向他們逼近,他們卻毫不猶豫的把希望交給了孩子。或許,這只是父母愛子女的本能;但是,愛就在這一瞬間成爲了永恆。

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又爲父母做了點什麼呢?我們只會對父母大吼大叫,我們只會與父母頂嘴、吵架,在外受氣了,我們只會把火往父母上撒,放學回家了,我們只會等待父母送飯菜上桌,甚至連父母的生日都不知道,更別提盡做兒女的孝道了!

烏鴉會反哺,羔羊會跪乳,而對我們來說,孝順並不是長大成人才有的責任,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那我們又如何報答他們的恩情呢?

我們可以幫父母刷一次鍋,洗一次碗,給母親洗一次頭,給父親倒一盆洗腳水父母下班回家了,我們可以泡上一杯熱茶,關心的說一聲:“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用我們的愛來報答父母,哪怕只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哪怕只是作業本上的100分,有哪怕只是一句真誠的問候,這些都會令他們幸福很久很久,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行動——讓我們在繁忙的學習中,抽出一些時間,帶着心中的那一份血脈相連的愛,把愛帶回家!

生命不僅屬於我們自己,同時屬於我們的父母。

禮儀作文 篇20

文明禮儀是人類歷史長河中的一盞明燈。講文明,是一種美;懂禮儀,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愛。文明禮儀是人類進步的標誌。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孟子曰:“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非常講究禮儀,素有禮儀之邦的稱號。作爲小學生,我們更應該講文明、懂禮儀。

然而,在我們周圍,總會看見一些同學不文明的行爲,個別同學有時會在樓上製造“瀑布”,而這“瀑布”卻不比黃果樹瀑布遜色;有時會在潔白的牆壁上留下眼花繚亂的“傑作”,而這“傑作”也不次於書聖王羲之筆下的《蘭亭序》;更有一些同學,在家不理解家長的辛苦忙碌,在校不聽老師的教誨。說話不文明,舉止不文雅,讓文明失去了美,讓禮儀沒有了愛。

其實講文明知禮儀非常簡單,在學校裏,紙屑、果皮不亂扔,“瀑布”不亂造,看到垃圾要主動撿起,上課認認真真聽講,下課不大聲喧譁,輕聲慢步過走廊,上下樓梯向右靠,見到老師行個禮,遇到同學問聲好,公交車上要讓座,有禮節,互尊重,禮貌待人品行好。這樣我們不僅做到了文明,還宣傳了文明。只要人人邁出文明一小步,社會文明就會邁出一大步。我們作爲安順的小市民,要發揚講文明守禮儀的好習慣,從我們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以文明的行爲來規範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總之,文明禮儀已不只是在課堂上和在家裏,應是無時無刻,不分地理空間,時時牢記在心。

尚文明、守禮節,這是我們一生永無止境地追求。讓我們攜起手來,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我們幼小的心靈裏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讓我們的校園成爲文明的天堂,讓我們的安順天更藍,水更清……

禮儀作文 篇21

自古以來儒家重禮樂,這是衆所周知的。禮對於中國而言是最根本的民族品德,它的地位舉足輕重。東方之龍,禮儀之邦,並非僅爲一個虛名,而是體現在中國的方方面面。那麼作爲中國人的我們,又該是怎麼樣的呢?我們又該如何認識禮呢?

禮自中華文明起始之處便就流淌在中華文明的血液之中,影響着中華文明的發展。同時它也存在於其他物種之中,我們所認知的禮,僅僅只是人類之中中華民族的禮。禮也只是一個統一的名稱,其中蘊含的奧妙,還待我們去探索。

而在禮的表現這一方面,大致可以分爲兩種情況,一是僅僅做到了表面的禮,較爲刻意;二則是禮已經滲透到了一個人的骨子裏,一言一行都樸實文雅。前者的禮只是停留在表面,刻意而爲,但卻經不起考驗,稍加刺激就要原形畢露,但他們可知這並非禮,而是欺瞞,掩蓋了自己的本樣,這樣的人多多少少會有些不自信或是,虛僞。

而後者則不會去在意那些繁文縟節,但與其交往時又往往會讓人感到舒適與輕鬆。就如同大道至簡一樣,這樣的人不刻意的去演繹禮,而是體現在自然流露的言行之間。不做作,不刻意,卻是能夠讓人真實地感到被尊重,被放在心上。這樣的人禮形態各異,處世待人亦是有所不同,但在禮的方面整齊劃一,給人的感覺都是出奇的相似。禮的根源是唯一的,但分支卻是無數,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一絲不同便就是兩種禮,沒有對錯,全在個人的心中。

禮是我們爲人處世的根本之一。因爲禮,我們尊重他人,也贏得了尊重……禮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禮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存於心間,而那些繁文縟節,壓根就不能稱的上是禮,僅僅只是自找麻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