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清明節作文(熱)

清明節作文(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作文(熱)

清明節作文1

清明,古時便流傳下來的節日,不知從何時起,每次的清明我都會有種軼事的衝動,可能是華夏炎黃留下的血液作怪吧。

明明是踏青的好日子,但不知怎的,再明媚的陽光也激不起我的性質,宅在家裏,一個人靜靜地,不知道幹些什麼。往年的這時候一般都是早晨,和父母,爺爺一起去那處,應該算是廟吧的地方上香,點紙錢,往往每年,清明日子裏總是會見到姑奶奶紅着的眼眶和那低落的眼淚,哭的是我的奶奶,奶奶——這個詞語自打我生下,我有記憶起便沒有這個印象,只從那從前,應該是三十多年前的黑白照上看出奶奶的端莊,聽我爺爺說,奶奶是個愛讀書的人,雖然學沒上幾年,但書卻很多,爸爸幼時,家裏窮,沒什麼娛樂的東西,奶奶便給爸爸和大伯講故事,講的是水滸,西遊。每次提到奶奶,爺爺的眼裏總是隱現出一副明顯的`落寞。爺爺是名杭鋼工人,讀書沒讀幾年,但教了我很多,他一直是做的多說的少,當然這不是他告訴我的,而是我的爸爸,爸爸說,他這輩子最崇敬的一個人不是多偉大的人物,而是我的爺爺,作爲一名父親,我覺得爺爺是成功的。

反正往年的清明,我是千篇一律的,今年上墳卻在昨天就已經完成了,本來興致滿滿的心情就這樣沖淡了,不知道幹些什麼,隨便吧,於是,我拉出一隻椅子,在陽臺上眯着眼睛,希望能睡去,但這惱人的變色眼睛,竟然把這可人的陽光給淡化了,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遺憾,只能任由之的閉上眼睛,想想這一個禮拜的事情,可是人總是不隨心意,越是不想想的東西就越容易的出現在眼前,暴躁的推掉椅子,回到書房,拿出那本讀了卻也忘了大半的上下五千年,每次讀它總會讓我有不一樣的感覺,但這是我第一次興趣索索,站在書架前,不停的翻找着能消遣的東西,發現一些的東西都是過去的回憶,一個角落,我發現了一本以滿是灰塵的“破書”——唐詩三百首,只能是破書,上面的紙張還是很久以前的黃色,那種礙眼的黃色,半邊的封面早已剝落,也許早已成了構成世間的微粒“死”融合在了一起。但就是這樣一本書,卻深深的引起了我的回憶,書皮上早已難以辨別的圖畫卻又顯得很是清晰。20__年出版的字眼像是一部電影的開始。

小時候,哇哇學語的鏡頭就這樣浮現在我的眼前,媽媽,對,是媽媽,手中拿着的是一本略顯精緻的書——唐詩三百首,一個稚嫩的孩童在母親的教導下一字一句的背這華夏的寶藏,不求甚解卻又覺得字字具有會意,啊,是炎黃子孫的血液在共鳴。“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遍又一遍,一遍令人感覺親切,一遍卻是那呀呀的兒郎之聲,好像沒什麼,卻又顯得有什麼。從此立志作那讀書郎,做得狀元回報娘。

清明時節雨紛紛,我心依存讀書魂。

清明節作文2

在今年清明節前夕,我們就去了身邊的“杏花村”。

清明節前一天,我們早早地起來,因爲今天要去“杏花村”——蘇村鄉翻裏村的白虎潭。準備好後,我們騎着自行車,會和了張天逸一家,一起向白虎潭進發了。

沒走多久,就進山了。一路走過,一路美景。這裏羣山環繞,山青水綠,崎嶇的山路蜿蜒在半山腰,像是山的腰帶一樣。一條小溪在山溝裏緩緩流淌,兩邊的山裏到處都是杏樹,從遠處看,就像是一片一片藏身進山裏的白雲,美極了。小路兩旁長滿了帶刺的野樹,它們張牙舞爪的,就像在說:“不許靠近我,不然我就扎死你!”這和美麗的山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美麗得讓人心情舒暢,一個兇狠得讓人毛骨悚然。上山的路十分艱難,一個上坡接着一個上坡,把我們幾個累了個半死,但想到回來的路就全是下坡了,心裏就平坦了許多。我們就這樣沿着小溪,一直向前,小溪就是我們的.領路人,把我們帶向要去的地方。

也不知道騎了多長時間,流了多少汗,最終還是到達了白虎潭。可是令人氣憤的是,修大壩的人說前面上山放炮炸石頭,竟然不讓我們進去。我們長途爬涉、千里迢迢地來到這裏,他竟然不讓我們進。這時,媽媽就給他說,我們是124場的老職工,從鄭州趕回來的,這樣看門的才通融了一下。

但遺憾的是,工人正在修水壩,前方很危險,不能向前繼續走了。於是,我們就沿着極爲險峻的小路,走到崖下的瀑布前,在河谷裏找到一塊空地,把食物拿出來補充了一點能量。也許是因爲身體消耗較大,我一下子吃了兩張大餅,走時也沒有忘帶走垃圾。

我們沿着小溪向下遊走,誰知這一路卻充滿了艱難和坎坷。走了一小段,我們就遇到了麻煩,前方的路斷了,到處都是水。於是我們就從崖壁上繞行,雖然崖壁到處都是大石頭非常好看,但石頭都不穩當,非常容易滑落。我們小心翼翼的走着好不容易過去了。問題又來了,我們必須到對岸,雖然距離不遠,但間隔的全是水,連跳躍用的落腳石都沒有。於是,我們就把大石頭搬到水裏,好不容易過去了。很快又發現了了新問題,如果一直這樣走下去的話,永遠也走不到大路上去。最後,我們只能原路返回,可是一個可怕的消息無聲地傳來:回去的路太漫長了,我們的體力消耗厲害。最終來到了大路上。這時我發現,我們的衣服上都扎滿了草刺,一個個滿身都是的,就像五隻大大小小的刺蝟精一樣。這樣的發現讓我們哈哈大笑起來。

我感覺到,這次旅行就像《西遊記》裏的唐僧取經一樣,我們遇到了一個個困難,克服了一個個困難,最後取得了旅途的快樂。這次旅行結束了,我也明白了:不管多高的山,不管多遠的路,都能一步步走過去。我對天發誓,以後每星期都要出來郊遊一次。

清明節作文3

今天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見許多人拿着行李,一副急匆匆的樣子,我想,他們應該是回故鄉掃墓去了吧?但我因爲太過年幼,所以不曾去掃過墓,可父親有去。

清明,總讓我想起老一輩對我們,對國家,對人民的愛,像革命中的林覺民捨棄小家爲大家的精神萬古長青等。這些人都值得我們敬佩,敬佩並學習他們熱愛祖國、愛人民勝過愛自己、無私偉大的精神與捨己爲人、大無畏的精神,本着一顆爲祖國、爲人民的心。申紀蘭說過:“有私心就不是好乾部,有私心就不要當幹部。”這些都是身爲幹部的準則。在清明節裏,我常常這樣想。

革命戰士就是這樣做的,擁有這樣的品質和精神的人,哪個不是流芳百世的?而那些不僅不這麼做,而且還誤國誤民的人,那個不是遺臭萬年?像秦檜這等奸人,都是我們今天的反面教材。

清明節時,不僅要祭奠祖先,更要想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於,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裏過。在家裏,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餚啊!而且不能在家裏和家人一起去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去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餚——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於是,星期六爸爸決定帶我回鄉下去給奶奶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裏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鋪在裏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他問優秀範文版權所有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麼的有趣不同尋常。又有活動,又有學問,還有佳餚。是一個與其他節日不同的節日。比西方節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義。

清明節作文4

今年清明節的時候回家祭祖。關於清明節,南方和北方的習俗是完全不一樣的,憑個人感覺,南方的清明節要更隆重莊嚴一些,儘管比不上春節過年,但村裏老老少少趕回來掃墳掛祖的人還是不少,高速上一度出現擁堵。我們高鐵到了HY市,又DD到了HZ鎮,父親已經租好了船,停靠在江岸邊等我們,在見到父親的那一刻,一路的疲勞和辛苦盡消,重算是快到家了。待回到村子,果然,平時不見的兒時夥伴或者出去務工的鄉鄰又都碰上了面。

有北方的朋友驚訝我的舉動,認爲我千里迢迢在清明節的時候趕回老家,不待幾天又匆匆趕回來是否有些小題大做,心情好的時候我會給他解釋介紹一番南方的清明節如何如何,有時候,我也只能報以一笑,因爲我知道,外人如何能知曉每個人心中的那一個清明和故鄉。

小的時候,我在老家長大,每到清明的時候,爺爺、伯伯和爸爸就帶着我跟哥哥們一起去上山祭祖,那個時候,天矇矇亮就要起牀,拿着祭品翻山越嶺的走上半天的時光才能到墳地。我老家湖南,那邊一般沒有家族墓地,祖親們埋的地方也是東一處,西一處,不集中,至少我家那邊是。爺爺的上輩我已經沒有印象了,現在能找到的、祭掛的只有爺爺輩了。爺爺在我8歲的時候去世了,此後一直由大伯和爸爸帶我們上山。到了墳頭,有時候會帶着鋤頭和鐮刀,把墳上的灌木和茅草砍去,再切溝培土壓實,一座舊墳又看着規整嶄新起來,然後伯伯就會擺上祭品、點上香燭和紙錢,再灑酒,嘴裏唸叨一些保佑孩子平安家族興旺之類的話,彎腰作揖,每到這個時候,我也會安靜肅穆下來,學着樣,恭恭敬敬的給祖宗作揖,到了最後,再點上一掛鞭炮,這個時候,掃墳掛祖的儀式算是結束了,拿上祭品再翻山越嶺的趕到埋着祖親們的另一處。

說實話,土裏埋着的祖親們,除了爺爺奶奶,我都是素未謀面的.,但自我小時候起,每到清明的時候,爺爺和伯伯就把這個掃墳當作頭等大事,我們小輩的也自然就覺得重要起來,每到一個墳頭,不管認識不認識,大抵也是能知道血緣親屬關係的來龍去脈的,因此作揖的時候,也是心存敬意,畢恭畢敬的。

人的一生所經歷的三次死亡,第一次是斷氣的那一刻,生物個體死亡;第二次是入土爲安,作爲一個人的社會身份被抹消;而第三次死亡,則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能記得你的人是死亡,自此,纔是真的塵歸塵,土歸土,不再有任何一個人知道你來過這個世界。

爺爺和伯伯、爸爸帶着我們一年一年的去掃墳的時候,一定也曾在想,我死之後,誰來爲我燒紙祭掃。這是一種代代相傳的鄉村文化,一種揮之不去斬之不斷的親情血脈,是我們的來處。

清明節作文5

20xx年4月4日星期六 天氣:小雨轉陰

現如今的清明節沒有了以往的喧囂,都是在悄無聲息中度過的。人們也是隨性選取時間去掃墓的,來得有早有晚,顯得散漫,缺少種儀式感。

中午,我們按照習俗殺好了先前留着過清明的僅存的一隻大公雞,隨後洗魚,擇些青菜,一陣忙碌之後所需的一切都備齊了。

飯後,我們在院落裏閒坐了半晌纔出發的,與此同時也見不少人成隊地提着大紅袋進山。扛上鋤頭,帶上鐮刀,提着竹籃,我們一行人便進發了。

墓地不遠,沒走片刻就臨近了。周圍是片陰暗的林子,落葉堆滿了道路,踩上去發出沙沙的聲響,腳跟剛從樹葉堆中挪出便翻出了一層厚厚的腐質層。新生的`竹筍在道路中央拔地而起,倒像是有人栽在這兒的,一側還留下了層層蛻去的蘀,只有在不遠處仰頭眺望時才得以望見竹梢,風一吹過,它亂舞着,灑下豆大的水滴。

到了墓地,周圍的腎蕨有鋪天蓋地之勢,將上一年打掃得乾乾淨淨的青磚遮蓋住了。我們各自忙活着,割草的割草,清理落葉的清理落葉,不一夥兒便煥然一新了。我們上香,但不點燃,又從樹底下用鐮刀挖來土塊,將洋蔥和潔白而又淡雅的菊花栽在那兒。

在小時候的事我已不記得了,聽奶奶說,爺爺走得早,於是並沒有在我記憶中留下影子。再回望時,我沒有感到悲切,大家亦是如此。

沒有錚錚的誓言,沒有催人淚下的真心話,我們立在那兒,朝已故親人送去美好的祝福。也許是時光太久遠了,我們並未悵然,在一旁隨從的堂弟活蹦亂跳,滿心歡喜,我不禁鼻子一酸,長嘆着氣。

這一年,一向在家忙於準備飯食的奶奶也來了。因爲有好幾年還有幾片墓地由於生疏而未造訪過了,這回她親自指點我們,好讓我們在深山中找到它們。

我耐心地聽了奶奶的描述,隨後我手拿鐮刀在前方開路。走過狹長的池塘堤岸,抓緊灌木爬上陡峭的山腰,我們來到了一片平地上,隨後不緊不慢地進行應有的儀式。

稍作停留,站在山腳下已久的奶奶繼續指點着我們去了下一片墓地。我也是頭一回去,如今算是認得了。這兒算是荒廢了,周圍的空地上長滿了幾丈高的喬木,更有一株小樹從墳頭的石縫中抽出,頑強地在這不該長得地兒活着。清理割下的雜草時我發現下方腐爛的草莖層層堆積着,腐爛得發黑,讓人更加小心,一面弄髒衣裳。

清掃完畢後,我們蹲下來,看着上面的銘文,大部分已經無法辨認了,在左側還粘上了泥土,由於沒有清水,也無法將它拭去來一看究竟。觀望了許久,我們得以辨認出上面刻着的一行小字——光緒三十三年,距今也有一百多年了,是我們的老祖宗了。

向更久遠的年代追憶,一切的一切都被時光塵封了,令人沉思。

我們清點物品,隨後返程。

就這樣,這個傳統節日就這樣平淡無比地結束了,沒有莊重,不叫人留戀。

歲月從我們記憶中奪走了許多彌足珍貴的回憶,它讓周圍的一切都歷經滄海桑田,一直變遷着。願我們能不忘初心,銘記一段過往,更加珍惜陪伴自己一路成長的摯愛,別等他們睡在陰冷漆黑的泥土裏時再悔恨。

清明節作文6

今年清明節假期,爸爸開車帶着媽媽、妹妹和我一起回了郴州奶奶家。這是爸爸第一次長途自駕,沒有很多經驗,還請了他的老同學成叔叔一起開車。儘管我們都有些心理準備會碰到一些困難,卻沒想到這是一段艱難的旅程……

4月2日下午大約4點半,我們啓程出發。一路上紅燈一片,直到晚上11點纔到韶關住下。我在車上足足坐了7個小時,開始時有些暈車。吃過晚飯後,我和媽媽、妹妹一起聊天,才慢慢覺得好些。聊天說笑是我的拿手戲,堵車時給大家解解悶,否則就要看着長龍般的車隊以龜速前進了。我的用處可大呢!

第二天早上10點半左右,我們繼續前進。但車纔剛開動一小時便出了問題。車輛報警提示冷卻液溫度異常,車內到處都是“嘟嘟”聲。我們第一次碰到報警提示,頓時緊張起來。爸爸趕緊聯繫4S店的阿姨。她查看了爸爸發過去的照片後,建議加滿冷卻液。還好此時我們已進入服務區,很快就把冷卻液加滿了。但服務區的師傅說裝冷卻液的管子可能漏了,叫我們開車時留意,並把剩下的一點點冷卻液放在車上備用。

車剛開出去沒多遠,又出了問題。車輛再次報警提示冷卻液溫度異常。這次我們先在應急車道上停了下來,大家的神經再次緊張起來。4S店的阿姨建議我們不要繼續在高速路上開,先下高速再想辦法。這時同行人成叔叔諮詢朋友後,說可以用水代替冷卻液將就開一段路。於是我們就靠着加水開下了高速,來到了汝城縣,找到了個修車店。修車店的師傅用水注入裝冷卻液的罐子,並進行原地打火,給出的答案是:冷卻液因爲沒有風扇散熱而溫度過高,沸騰後漏了出來。其原因則是因爲線路問題,讓風扇無法轉動。兩個師傅給出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答案,讓我們不禁產生了疑問:到底故障原因是什麼?

經過了成叔叔、爸爸和媽媽的商議,最終決定採取最保險的方法,那就是:叫4S店派救援車,將我們的車拖回4S店檢修。

在汝城縣等了兩小時,救援車終於來了。爸爸和我藉機觀察救援車是怎麼把車拉上平板。首先,救援車司機給我們的車裝上拖鉤,然後把絞盤上的鉤子鉤到拖車鉤上,通過絞盤的拉力把我們的車往上拉的同時,成叔叔在我們的車上按救援車司機說明啓動車和調整方向。我們的車被拖到平板上後,救援車司機用繩子和木條對車輪進行固定。就這樣我們家這輛重達2。4噸的龐然大物就被臨時固定在救援車上了。

成叔叔、媽媽和妹妹坐在我們家車上,我和爸爸坐在救援車駕駛室裏。大家不免有些奇怪,副駕駛不只有一個人嗎?呵!救援車的`駕駛室有三個座位,剛好司機、爸爸和我坐。救援車帶着我們和我們的車開了2小時,下午4點左右,停在了郴州4S店內。

朋友們,當你們看到這篇文章時,我已經在郴州奶奶家裏玩了。雖然一路上經歷了差不多一天一夜的磨難,但卻讓我體會了一回坐救援車,讓我們家的車也坐了一次救援車。

這是一段艱難的旅程,在倒黴的事情中也會有一些值得高興的事情。在“艱難”中尋找“樂趣”,同時學會解決問題,是更有意義的!

清明節作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這句詩映入眼簾,心中就不由得泛起一陣漣漪,有種說不出的悵惘。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這個祭念先烈的節日又來臨了。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在他們像我這麼大年齡的時候,正是革命最激烈的時候。他們沒有讀過書,逢年過節都不一定能吃上一塊我們餐餐都吃的肉,連吃上一頓飽飯都是奢望。

一個多小時的後,車停下來了,我跟隨着家裏的長輩們在山間的小路中走着走着。不經意間,雨已經下起來了。仰起頭來,天上的雨點飄飄灑灑地落下,又爲這清明添上一抹淒涼。沿着山間小路走了許久,終於到了奶奶的墓碑前。我拿出準備好的白花擺在了奶奶的墓前,墓前掛着奶奶的照片,那上面是一張慈祥的面孔,上面是數不盡的風霜、滄桑,一看就是一位善良的老人。在她慈祥的臉上,總掛着一絲欣慰的笑容,她一生節儉、清苦。

還記得,奶奶生前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新一年,舊一年,縫縫補補又一年”和“勤儉節約鬧革命”。每當我提出衣服破了個口子,讓媽媽買新的或者這件衣服我覺得不好看而不想穿‘;亦或是用作業本時用一面,另一面不用,直接扔掉時,奶奶總會搬出這幾句話。我總是聽不進去,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就隨便敷衍幾句:“好了好了,知道了。”可背後卻總是想着:“這有什麼嘛,不就一兩件衣服,幾張作業紙嗎,能有多少錢?”就是在奶奶離開我前的那幾個星期,我才真正知道了這幾句話對奶奶的意義有多麼重大。

那時,奶奶常把我叫到牀邊,跟我講起她小時候的`故事。“我們那時候窮啊,窮到一家人只有三四件衣服,冬天冷,夏天熱,只有這麼幾件衣服,一穿就是好幾年。那時,有一身屬於自己的衣服就是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了衣服也捨不得穿,縫縫補補多少回也捨不得扔。寫作業,連張像模像樣的紙都沒有······”說着說着,奶奶的眼睛泛起了一絲淚滴。我也哭了,回想起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爲,再想一想奶奶這老一輩人的童年,我過得這麼優越,卻還不懂得知足!

雖然奶奶不在了,但現在,當我的衣服劃了個口子,耳邊就會浮起“新一年,舊一年,縫縫補補又一年”和“勤儉節約鬧革命”這兩句話,我不會再讓媽媽買新衣服,而是把衣服縫好,高高興興地再穿起這件衣服。寫作業時,一張紙面,我還會再用另一面,再不會浪費了······墓碑四周一片幽靜,我們久久地站在奶奶的面前,向她訴說着這一年來家裏的大事小事。我想和奶奶說的有很多很多,卻又不知該如何說起,但我知道,如今懂事、節儉的我一定會讓奶奶欣慰,這是帶給奶奶最好的禮物。

清明節作文8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野田荒家只生愁……”每到清明節,我就會想起這首寫《清明》的詩。

清明節,又稱“寒食節”,民俗上的意義就是一天只吃寒冷的生食。清明這一天,民間還有許多習俗,自古代流傳而來,如踏青。約從唐代就開始,清明掃墓的同時,開始伴以踏青遊樂,故清明節也稱“踏青節”。因爲清明時節正值春光最好的季節,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傳統,人們常常闔家攜帶酒食,到郊外林苑野地親近自然。遠足踏青中常見的活動有盪鞦韆、拔河、撲蝶、採百草、放風箏、插柳、植樹等習俗。在傳統的清明習俗中,插柳與戴柳也是清明特有的風習時尚。柳樹爲春季應時佳木,得春氣之先,相傳民間新火的傳遞也是以柳條傳送。

還有掃墓。“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清明節除了掃墓、踏青、盪鞦韆,還有拔河、撲蝶、採百草、放風箏、插柳、植樹……

過兩天就是清明節了,爸爸說要帶我去掃墓踏青。我想,要用真誠的心去祭奠長輩祖先,同時,也要懷着勇敢的心去坦然面對生活。

雨後的老家,空氣格外清新,今天是清明節,我們隨着對爺爺的緬懷,來到了日夜思念的老家。

爸爸緩緩推開家裏那因陳舊而已不像樣子的木門,輕輕地擡起腿,跨過門檻,生怕驚醒了在那芬芳泥土中沉睡的爺爺。我也跟着爸爸走進那熟悉的大院,回憶着躲藏在記憶的那些跟爺爺在一起的陳年舊事。我輕柔地撫摸着那早已開裂的'牆壁,彷彿在跟一位老朋友輕聲呢喃着自己在城市中的見聞,這時,旁邊的一些土疙瘩都動了起來,從底部向牆壁上層蠕動着,我凝神一望,原來是一羣小蝸牛啊!它們爭先恐後地向上爬着,好像都想聽我講的故事呢!

把包一放下,我們就上山掃墓了。奶奶、媽媽、爸爸、我們一家人站在爺爺的陵墓前,淡淡地回憶着爺爺生前的往事。奶奶一手抱着一瓶白酒,一手端着一盤扣肉,聲音微微地顫抖着:“老爺子,這時你生前最愛的東西呀!當時條件不好,你總是吃不成,現在生活條件富裕了,讓你吃個夠!可不能餓肚子呀!”說完,她將白酒撒到墓碑周圍的土地上,再雙手託着盤子,放到墓碑前。

這時,一隻蚯蚓從撒了酒的土裏鑽出來,搖頭晃腦地爬行着,彷彿喝醉了酒呢!我略帶憂傷地想着春天來了,萬物都復甦了,爲何我的爺爺卻永遠醒不過來了呢!陽光照射到了我的身上,彷彿安慰着我,讓我隱瞞身上的那份憂傷。

爺爺,我希望你回來!

清明節作文9

颯颯春風吹起,綿綿春雨淅瀝。每到這時我就想起一句詩,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我誦起這首詩,心頭總是微微一震,六歲那年做清明時的那段讓人回味無窮的情景,就慢慢一一浮現在我眼前。我就彷彿置身於那一次掃墓的途中,我誓永生不忘那段美好篇章,讓那段記憶深深地刻在我的心板上,就讓我回想一下那一次的清明時節!

清明節前夕,全家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開始忙活起來,買香的買香,買爆竹的買爆竹,買貢品的買貢品,熱鬧非凡,好像過節似的。我望着來來往往忙碌的大人,心裏滿是好奇,只知道明天是清明節去做清明,卻不知道什麼是做清明,只等待明日的奇幻之旅。

第二天,只等天東邊泛出白魚肚,我們全家動員去掃墓,汽車在泥濘不堪的小路上顛簸了大約半小時——太陽光微微露了出來,來到一座大山下面。聽大人們說,這兒是北郊十里鄉,上面葬着爺爺的父親、母親,我覺得不可思議。清明時節,山路彎彎,春雨淅瀝,我同大人們一起去上山。

山高路又長,茅草竟比人還高,大家拿着剪刀,這一剪,那一剪,

一條小路映入眼簾。走了大約一刻鐘,終於看見了兩座“小山丘”,我一時興起,竟差一點爬到墳頂上。這時,大家不約而同地跪下,磕着頭,爺爺在墳前擺上幾把香,仔仔細細、認認真真、恭恭敬敬地擺好三堆草紙;奶奶彎着腰,一邊在嘴裏不停地念叨些什麼,一邊用棍子在地上畫了三個圈;爸爸朝墳前鞠了一躬,然後小心翼翼地呈上貢糕、貢梨、貢酒;媽媽還在一旁除雜草,還不時朝墳前鞠一躬;大姑大姑父一人捧一束美麗的鮮花,竟引來了無數蜜蜂、蝴蝶;二姑父劃了一根火柴,點燃了草紙,頓時火焰沖天,可雨卻澆不滅大家對先輩們的追念;二姑拿出爆竹,小姑撒着鮮花;小姑父點燃了爆竹,大家再次下跪,“噼啪”“噼啪”,爆竹炸開了花……

春雨帶着我們沉重、思念的`心,滴在墳上,我卻以此爲樂,只記得大人們講我不懂事——我竟拍手跳起來!後來,我也老老實實地跪下。

聽大人們說:“老婆婆在世的時候可慈祥了,說話的時候總是笑眯眯的,喜歡撫摸孩子們的頭,而且老婆婆也會燒一大桌美味可口的佳餚,那飯菜可好吃了!堪比五星級大酒店裏的大廚烹飪的飯菜,老婆婆能歌善舞,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要是老婆婆在世多好啊!”有的人不禁流下了眼淚。我也感受到了大人們的傷心、悲痛,想想自己剛纔的表現,實在有些過分,我心裏也暗暗自責起來。

大山樹兒油油,草叢花兒芬芳,又是一個清明時節,每當我誦起杜牧的《清明》,六歲那年做清明時的畫面又浮現在我面前……在嚴寒剛剛消退,萬物復甦的清明時節,趕到野外去掃墓,告慰亡靈,表達心中的緬懷,同時帶花插柳,踏青春遊,親切地擁抱大地山川……

清明時節是多麼美好啊!

清明節作文10

引語:“點燃三柱香,奶奶又在和爺爺通電話了,面對爺爺的相片,奶奶輕聲地問:‘你吃飽了沒,我親手燒的菜,還合你的胃口吧,天氣那麼冷,你咳嗽的老毛病好一點沒,給你燒的錢夠不夠,一個人住在那麼遠的山上,一定很寂寞,沒事兒要常回來’。爺爺好像什麼都聽懂一樣,煙燻的臉上浮現出一片笑意”。

——某某明《上香》

我在爺爺的墳頭上,擺好水果、點心,點燃三柱香說“爺爺,我來給你送錢來了!”紅色的大紙包裏裝着一沓沓天國銀行的鈔票,“爺爺,你在天堂過得還好嗎?”墳頭一屢青煙嫋嫋升起,紙灰盤旋在白樺樹枝頭,顫悠悠,逐漸飄向遠方。

跪在爺爺的墳前,看着這在一年前剛剛堆起的新墳,我情不自禁地捧上一把泥土,蓋到已開了幾朵小野花的墳上。

通往這座墳墓的小路,我走過許多次,是爺爺帶我來的,他帶着我到自家竹林去砍竹子、挖竹筍、摘花生、拔草……,這是一條充滿爺爺氣息的路,一條勾起我對爺爺無限思念的路。

清晰記得爺爺的聲音有點沙啞,說話的聲音不大高,可從爺爺嘴裏說出的話卻總是那麼和藹、親切,這聲音裏有我快樂的回憶,這聲音伴隨着我度過了每一次回鄉的日子,這聲音留在了那坑坑窪窪的菜地裏、水田旁……

我有一對寶葫蘆,是我逢人就誇的`寶貝:“這是爺爺買給我的!”那是一天晚上,電話鈴響了,電線那頭傳來爺爺那沙啞的聲音:“娃娃,你要的葫蘆我幫你買到了,過兩天我給你送過來!”爺爺像完成了一件大事一樣,聲音裏充滿了喜悅。當我從爺爺手中接過那葫蘆時,高興得手舞足蹈。後來我才從奶奶嘴裏得知爺爺爲了我的一句話,在烈日下騎着自行車走過了三個村莊,纔買到了這一對葫蘆!我很是慚愧,爲了自己的一句話,讓爺爺跑得這麼辛苦

爺爺病重時,我和母親回家探望。臨別時,爺爺又用他那沙啞而微弱的聲音對我說:“娃兒,你叫父親要好好工作,不要請假回來看我了!我沒事兒,他回來也幫不了我!娃兒啊,回去後你要好好學習,要爭氣呀!”我含着眼淚答應了爺爺,但哪裏能想到,這竟然是爺爺對我說的最後兩句話!

三天之後,我又來探望爺爺。爺爺的牀已從房間移到堂屋,身上穿着一件很舊的襯衫,躺在牀上的爺爺臉上是蠟黃色的,手也變得冰涼,呼吸急促,好像有什麼不好的事即將發生。看着爺爺那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我哭着叫父親把爺爺送到醫院去搶救!父親無奈地說:“醫生不肯接收爺爺治療了!”爲什麼醫生能救活別人卻救不了我親愛的爺爺?在我的疑問和哭聲中爺爺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跪在爺爺的墳前,我彷彿又聽到了爺爺那沙啞的聲音;“娃兒啊,回去後你要好好學習,要爭氣呀!”我在心裏默默許願:爺爺,你放心吧,我會努力的!

清明節,我會思念,思念那沙啞的聲音,思念那親愛的爺爺。天上下起了濛濛細雨,那是我思念爺爺的眼淚!

清明節作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年的清明是極好的一個天,雖是有些許寒意,但倒是全然沒有綿綿細絲的斷魂之感。我是愛極了這樣的天氣的;它沒有梅雨時節的陰溼,縱是“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卻也躲不了鋪天蓋地的昏暗——更像是有千萬朵烏雲糾纏在身邊,視線多霧,迷迷惘惘——它也沒有伴隨冰雨而來的滲入骨髓的莫名的憂鬱;亦不像盛夏的忽晴忽雨,也就是那種琢磨不透的、令人防不勝防的兩極格局:要麼擺出一副狂風驟作的矯情,要麼便直接是流金鑠石的薄情寡義。清明,這個春天裏的節日,自然是從那掛在嫩芽上的露水中所映出來的翡翠色的矮矮的大地裏伸展出來的。

清明,是春天裏的節日,是新生的節日。被去年的寒冬壓迫了一個季節,萬物便約定在這個時間一起奮起抗爭,爲了他們共同的春。野草從殘破的枯枝敗葉中拼盡全力掙開黑土的枷鎖,張開它的兩片幼葉,在自己的春天裏吹出第一聲號角。

這是春之起義。世界爲之沸騰。

冰面乍破,江水迸涌。春江水暖,野鴨戲水。且看百轉千回之間,刀魚猶如持戟之勇士,乘風破浪,逆流向前,倏然騰空而起,擊起千層白浪,落水之聲仿若四面戰歌。聽,這中流擊水者,正擊打出如豆撒鼓面般的宏偉的前奏。

清明,是盛開在時代中央的生命進行曲。

清明,亦是凋謝在過去的二胡獨奏。

欲斷魂般的清明。“春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依舊是這樣的'情景,縱然我是討厭小雨,但畢竟這樣才能是清明的意境。緩步走向那片寂靜的土地,於寧靜的雨聲中,在恍惚的視線裏,悄悄地追憶,那些黑白無聲的過去。思量,如青燈古佛之下執卷輕誦那般。這是思如柳絮,紛紛零落;又是避世萬里,心扉空明。

生入世,死歸塵。清明,生死之間,朦朧萬千。盤腿坐下,靜心聆聽,便真的不知道這二胡是爲誰悲,爲誰泣。

繁華都市,行色匆匆之間,有誰能看見,幼時站在街角的母親接你放學回家的身影;有誰想起,容顏已逝、雙手佈滿歲月滄桑的髮妻,當年在月下獨坐長椅,姣姣身姿如繁花般的動人;又有誰暮然回首,望見死去的年少的自己,手捧夢想與初衷,高歌卻無人應和。

是誰打破了夜空的死寂,有誰埋葬了當初的固執。

清明,年復一年,如約而至。生死之間,相望相守。

又轉念。

也許,也許清明,正如它本義,在薄薄的雨霧間人們清清明明,乾乾淨淨,一切都該是變得這麼透明。先人選這一天掃墓,即是因爲這朦朧的空氣,也是想在自己離開時讓墳下埋葬着赤白乾淨、清清明明的骨頭吧。

是了吧。

今日,爲逝去的一切敬奉一朵菊。

再回首,如同置身於昨日的清晨,繼續那未完的生命。

清明節作文12

星期六,乳白色的霧伴隨着我們斤家族一起上山拜祭先人。上山的路可真難走,。這是一條曲折迂迴的羊腸小道,只能一個跟着一個上。這還不算什麼,最累的還是這條小路要把方向轉來轉去——一會走左邊,突然又要走右邊,一會兒要走石子多如繁星的小路,一下又要轉到另一條道上,可累得我夠嗆的。我和爸爸走在頭兩位,就算當個領路人吧。我倆走得挺快,當我覺得後面沒人跟上時,就和爸爸在附近找了個較高的位置,向下一望——嗬,他們就像蟲子一樣在慢慢蠕動着,不過那速度也太慢了,從我們這裏到走在最後面的距離都有五十米左右了!我逗趣地對爸爸說:“爸爸,你看,他們多麼像一支浩浩蕩蕩的‘羅家大軍’呀!”爸爸也笑了笑。唉,潮溼的天氣使這黃泥路更軟了,成了一條擁有“彎、長、軟”的特點集於一身的小道。

走了很久,終於來到先人的墓前了。大家看見墓前那麼多雜草,二話不說,都捲起袖子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大伯和爸爸拿着鋤頭爬上去把墳墓上的雜草清乾淨;姑姑就在上香的地方清除雜草;大哥就和其他人在用另一把鋤頭除去周邊的雜草叢;,我們小孩就幫忙拿東西就行了。那雜草可真多,一鋤頭下去,再用力一扯,一堆一堆的雜草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呢。過了幾十分鐘後,一座比以前更乾淨的墳墓出來了!大家把茶、酒水和一些拜祭所需的食物擺好,點上紅蠟燭,每人都拿着三支香,一個接着一個跪下拜祭。拜完後,我們開始燒冥紙。我一看,什麼?!“西裝”、“旗袍”、“面值”1億和5一億的“美金”?真夠好的',不用幾年,不,只要一天,地下的太爺爺、太奶奶和爺爺就可以趕上比爾·蓋茨了,或許比他們“爺爺,爲什麼,你天天要清掃街道呀,你又不是清潔工?”爺爺也就朝我一笑,繼續掃地了。我看着爺爺的笑容,也就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還不時“噢”幾句應聲。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久而久之,爺爺清掃街道的原因我也清楚了,心底裏對爺爺也不免產生了幾分敬佩。

一次,冬天時分,天氣寒冷,我剛起牀下樓,又見爺爺在掃地。我走出去,坐在門口的小板凳上,託着下巴呆呆地看着爺爺,過了好一陣兒,爺爺才見我坐在外面,立刻把自己身上的棉襖脫下來,給我披上。我當時再看爺爺的時候,發現他的手已,凍得通紅,嘴脣泛青,可那時爺爺已經在掃地了……

爺爺,又一年的春天到了,您喜歡的桃花又開了,散發着泥土的氣息,您,可聞到了它們的芬芳,感知到了有個童稚的心靈在呼喚您,在呼喚您啊!

現在,雖然爺爺已經不在人世,但爺爺的音容笑貌卻時常在我的腦海裏浮現。因爲,爺爺給我那無私的愛實在太多了,他那勤勞樸實的形象給我的印象太……太深刻了!

清明節作文13

仲春四月,是時光中最美的時節。不是因爲她的妖嬈和多姿,也不是因爲她的朝氣和活力,而是因爲,她容易引發人們沉澱已久的回憶。清明,就是能觸動心靈深處濺起的美麗而傷感的漣漪。

在兒時那不知愁的歲月裏,我永遠無法抹去的陰影,便是奶奶的不幸離世,茫然間,屈指一算已走過了七個年頭。

三四歲的我,還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毛孩子,由於爸爸媽媽工作繁忙,我經常被送去奶奶家。奶奶是個小學語文老師,那時候的我,不知道什麼叫“桃李滿天下”,只記得,每逢教師節奶奶總會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學生寄來的明信片,五顏六色的,非常好看。那時候,我最高興的事情就是做一個旁聽生,和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們坐在一起,聽奶奶上課,在我的眼中,講臺上的奶奶是偉大的,眼中經常充滿了慈祥,有時也會很嚴厲,那些哥哥姐姐們聽得都很認真,儘管上課的內容我基本上聽不懂,但是我一樣也很認真,我喜歡奶奶的眼神,更喜歡奶奶在上課時釋放出來的那種熱情。課間休息的時候,我經常坐在講臺上,看奶奶批作業,也常纏着奶奶教我寫字,慢慢的,我逐漸學會了用鉛筆寫自己的名字,儘管每個字都是歪歪扭扭的,但是很有成就感!爲了讓我練字,奶奶還自己寫字帖讓我臨摹,因此,我比同年齡的很多孩子都更早學會寫字。空閒的時候,奶奶還給我講許多故事,不知不覺中,我知道了嫦娥奔月、夸父逐月,還有小紅帽、醜小鴨、以及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也激發了我對文學的無限熱愛與沉醉。那時候的我,對奶奶充滿了崇拜,甚至在我的小小心靈深處,就有了以後當個老師的理想,在奶奶的感染下,我對周圍的世界有着無窮的憧憬和幻想!

可是,在那一年的清明節前夕的一個傍晚,一場車禍奪去了奶奶的生命,雖然我還不明白,爲什麼肇事者要逃逸,爲什麼很多路人沒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但是看着奶奶的遺體,我明白她再也不能給我講故事了,再也不能教我寫字了,再也看不見她慈祥的目光了......懵懂的我,甚至還不能完全明白,這意味着什麼,只知道,和周圍的親人們一起不停的留着淚水,傷感漸漸叩開了我無知的心扉,讓我明白了,原來人世間還有這麼殘酷的悲離,人生匆匆......

自那以後,奶奶就只活在我的`記憶中了,心中對奶奶的懷念,時時刻刻充實着我的夢,一個幼小的熱愛學習的夢.......

每年清明,我都會更加想念我敬愛的奶奶,她的身影,她的笑容,她的聲音......雖然一切都隨着時間的腳步而漸漸遠去,也在記憶之中抹上一縷青煙,變得朦朧隱約,但是,她是我人生起點上的一位尊師,真正把我領進了文學的殿堂,沒有奶奶,也就沒有我對學習的渴望,就沒有今日我對知識的探索和想象。

漫步在田間的羊腸小徑,那油菜花金燦燦的在風中搖曳,我相信,我的奶奶一定與它們共眠。

清明節作文14

初次邂逅竹林,是在清明的一場大霧裏。

曾祖父的墳墓在深山裏,要去祭拜需要走很長的山路。當天凌晨,大霧漫天,幾米外的景物已非常模糊。選擇在這樣的時候出門是有道理的,因爲在今天得去好幾個山頭祭拜先人。只記得,當天早上,父親挑着祭品走在後邊,我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邊,如一隻脫籠的小鳥。嘴裏似乎還在哼着曲調吧,或許吧。

山路蜿蜒延伸,野草長到我的胸前。我們經過了田野,繞過了小溪,爬上了陡坡,又翻過幾個山頭,終於來到一條峽谷裏。父親輕輕喊了一聲:“別跑得太快,前邊是一片竹林了。”我應了一聲,卻一個勁地往峽谷裏跑。父親在後邊搖了搖頭,微微地笑了。他明知道我非常喜歡竹子的。

近了,近了。山風中吹來一陣沙沙的輕響,在彎角處我終於看到了竹林的身影。綠色般的潮水,從此在我的人生裏紮了根,再也無法抹去。

竹林上方的葉子雀躍地隨風傾倒,發出寒戰的聲音,宛如一片綠色的急流,所有的葉子都朝着一個方向。這修長而青翠的葉子,恰如急流中的扁舟,朝前爭渡。我站在萬千的竹子當中,只覺得自己已被綠色所征服。高大的竹子直聳雲霄,一直長到了峽谷的頂端,遮沒了天空,嬉戲着白雲。細小的竹子,剛剛破土而出的竹子吧,就似我的手指大小,嫩綠地,也在枝頭潑灑出一簇簇細小的舟子,加入這霧中的爭流。綠色的震撼鋪天蓋地,萬千的翡翠招搖在我的.面前,我撫摸着大大小小的竹子,在林間繞來繞去,只覺得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

父親放下肩頭的祭品,站在林間,也有點出神。

林間傳來清脆的鳥鳴聲,這是山雀吧,在綠色的枝頭上跳躍着,盡情地享受這天地的氣息。潺潺的聲響,這是從巖縫裏滲下的清泉吧,如珠玉一般的晶瑩。寒霧在竹子身上滲出一顆顆的水珠,有的順着竹節輕滑而下,留下溪流走過的痕跡;有的從葉尖晃了幾晃,便頑皮地蕩了開去,如流星般向大地急墜而去。

後來,或許是第一縷刺破林間霧氣的陽光喚醒了父親吧。他用一把小刀削下拇指大小的一根竹子,遞給了我。輕輕拍了拍我的小腦袋,喚道:“走吧,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或許是年幼吧,也或許是不對先祖們感情不夠深沉。荒山中的孤冢總讓我感覺陰森,要是沒有父親在身旁的話,我敢擔保我會嚇哭的。這年的清明沒有留下太多關於祖先的記憶,卻永遠銘記了這片竹林,這片綠色的,空靈的世界。也記得了父親削給我的這根竹子,這根在清明的夜裏削成了笛子的竹子,在父親脣邊吹響的竹子。這一縷悠揚而深邃的聲音,就這樣貫穿了我的整個童年,也貫穿了我的整個人生。

是的,後來我長大了。讀到了許多關於竹子的詩句,例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是蘇軾的吧,又讀到了“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是王維的吧。讀了很多很多,也見過許多人畫竹,如鄭板橋的畫,但卻總覺得失落。這片空靈的世界,沒有任何詩句,沒有任何畫筆可以替代的。是的,至少在我心裏是這樣的。

清明節作文15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源於商代時代,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爲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污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爲“寒食節”之說,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爲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後移到清明。傳說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爲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飢”而不圖爲報,最終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也因此又稱“介山”。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爲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爲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爲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寒食節----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預先煮好的食物。相傳這個習俗起源於春秋時代,當時晉國有人慾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護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飢寒交迫之際,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希望日後他安然回國,當上國君,並勤政愛民。

十多年後,重耳終於回國當上了國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並逐一犒賞流亡期間曾協助他的人,卻忘了介之推,他經旁人提醒,才趕忙差人請介之推前來領賞。可是,介之推和母親到深山隱居。晉文公與臣子在山中遍尋不獲,有人提議放火燒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會救母親出來。可是,大火燒了三日三夜,仍不見介之推。火熄滅後,人們在一棵柳樹下發現介之推着母親的屍體。晉文公非常傷心和懊悔,將二人安葬在柳樹下。晉文公將放火燒山的一天,定爲寒食節,規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紀念介之推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