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精華]端午節的作文

[精華]端午節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8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端午節的作文

端午節的作文1

一年有很多的節日,但是在人們心中覺得很重要的節日沒有幾個,端午節就是其中一個,在中國很多的傳統節日中,端午節是一個很有紀念意義的節日。我的家鄉韶關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着屬於我們的傳統節日。在衆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原因不是因爲屈原,不是因爲什麼。就因爲我是在端午節那天出生的。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糉子、吃糉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糉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爲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糉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爲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糉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划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衆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羣衆頂着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爲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裏裝着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裏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端午節的作文2

屈原,千百年來,人們用包糉子,賽龍舟,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紀念他。可是,我卻並不覺得他像人們想象得那麼完美,可以說,我對他很不滿意。人們,正是因爲他的才學,他的許多對國家有益的意見而紀念他,可我,卻不能忘記他的一個致命的缺點。

當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鬱鬱寡歡,纔去跳江,使得他鬱鬱而終。雖說,他是爲自己抱憾,爲自己的才華無人應答而自盡,但是,我想問一句,他這種行爲正確嗎?“跳江”,這是一種正確的反抗方法嗎?縱使他一心爲國,才華橫溢,可的缺陷便是--他懦怯!也許你會說,既然他那麼一心一意爲了國家,大膽地提出了那麼多建議以致被放逐,如何能說他無膽量?

可是,懦怯,不在於他對於國家興旺的勇敢,而在於他對於種種打擊後的放棄。跳江代表着他對一切都放棄了,自己的理想,抱負已拋入九霄雲外,他面對這個世界,只有逃避,那麼,他的頭腦、才華、忠誠,又有何用?他的這一舉動,真是讓人失望無比,一個人,如果對待事情只有絕望,沒有任何的'崛起之心,那他如何成就偉業?跌倒1次要從第2次爬來,跌倒2次要從第3次爬起來……

跌倒100次要從101次爬起來。屈原雖然“跌倒”了很多次,也“爬起”了很多次,但他始終沒能堅持下來,他沒有堅信着自己總有一天不會再“跌倒”,會如山一般屹立,他乾脆不再“爬起”了,就是這樣,他失敗了。僅僅留下了那樣一篇《離騷》,絕唱千古,書寫着他一生的遺憾。

雖然人們一直讚揚着他,但是,我讚揚他的忠心爲國,也鄙夷他的放棄懦怯。

端午節的作文3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牀,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什麼字都能看清楚。

放學後,我撒開腿就往家裏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糉子香,一進門就看見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爸爸媽媽一人解了一個糉子,撒上白糖,然後給我自己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糉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裏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瀰漫着香噴噴的糉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上摸了脣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糉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學校去學習。

我愛吃糉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端午節作文篇七:我家的端午節200字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牀,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什麼字都能看清楚。

放學後,我撒開腿就往家裏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糉子香,一進門就看見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爸爸媽媽一人解了一個糉子,撒上白糖,然後給我自己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糉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裏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瀰漫着香噴噴的糉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上摸了脣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糉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學校去學習。

我愛吃糉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端午節的作文4

盼望着,盼望着,五月來了,端午節的腳步也近了。大街小巷飄着艾草、香囊的味道,家家戶戶洋溢着過節的快樂。

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風俗習慣。由於我的媽媽太忙,來不及包糉子,只好去超市買。我們一來到超市,看到這裏人山人海,特別是糉子區,都排上隊了,買糉子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我和媽媽好不容易排到了糉子跟前,我一看好多糉子呀!有鹹的,有甜的,還有水果味的……媽媽把每一種口味都挑了兩個,就回家了。

端午節的.早上,媽媽準備的早餐很豐盛,有油條、菜角、茶雞蛋、稀飯、糉子……我一眼就看到了甜糉子,我洗完手,急忙將手伸向了糉子。我小心翼翼地剝開糉葉,頓時一陣清香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可真好吃啊!當我吃了一半時,裏面露出了一個大大的蜜棗,還沒等我細品,這個糉子就已經被我吃完了。

當我又拿了一個糉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時,爸爸問我:“你知道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嗎?”

“我當然知道,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傳說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被奸臣陷害,不受楚王重用,還被革職流放,屈原非常擔心楚國會被秦國打敗,憂國憂民,卻無可奈何,於是投入汨羅江,以死報國。”

端午節除了吃糉子,還要掛香囊,系五彩繩。香囊裏含有硃砂,雄黃,香藥等材料,能避邪驅瘟,對孩子有很大好處。手腕上系的五彩線,需要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場雨裏剪掉,扔在水裏,這樣你一年的煩惱都會被雨水沖走。

端午的風俗習慣可真豐富呀!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值得我們自豪。

端午節的作文5

這幾天,你在大街上可能聞到一種氣息,那,就是端午節氣息。今天,我們來深入瞭解這文化底蘊深厚傳統節日。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重五等。

端午節由來有很多種版本,其中以屈原投江爲最普遍。據說屈原因被楚懷王貶爲庶民,當時秦國又想統治整個中國,可自己又無能爲力,悲痛不已,於是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而死。後人爲紀念屈原,以他投江日子定爲端午節。也難怪唐代文秀會寫下“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在端午節,我們除了瞭解它由來,還要了解一些習俗。

吃糉子。屈原投江後,爲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棕以驅逐蛟龍,到今天又演變成吃糉子。

賽龍舟。仍是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冒雨爭相划進洞庭湖。爲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漸漸發展成龍舟競賽。

當日,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爲五是不吉數字,而五月初日,更有鬼怪出,於是在這一天,人們在門前掛菖葉,艾蒲等,以驅鬼。

……

相信大家在瞭解了端午節後,會明白這些由來與習俗,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大家要把這些文化一代代傳揚!

端午節的作文6

端午節是我國曆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它於20xx年被中國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那天,人們會吃糉子、賽龍舟、泡艾草浴……用各種傳統習俗共慶端午。

端午時節,我最喜歡掛菖蒲、泡艾草澡,艾草和菖蒲可求得平安,也可以驅邪。

那天,我起來個大早,催促爸爸趕緊掛菖蒲。爸爸只好不情願地起了牀,拿起菖蒲和一卷膠帶,再抱起一個凳子出了門,關上大門後,我趕緊放下凳子,拿起菖蒲,小心翼翼地往門框上輕輕一掛,生怕會把它折斷似的,接着爸爸撕下一段膠帶,往上一貼,哈哈,完成!另一邊我也是如炮製法。

掛好菖蒲,走進廚房,媽媽正在煮艾草。我躡手躡腳地靠近媽媽,一股艾草的清香撲鼻而來。這時,媽媽也發現了我,笑着對我說:“寶貝,快去把洗澡盆拿出來,我要倒艾草水進去了。”

準備好了澡盆,只見媽媽將艾草水倒了進去,我湊上前一看,哇,艾草水和我以往洗澡的艾草水一樣,它仍是綠色的,還有一股清香。

迫不及待地“跳”進澡盆後,我覺得舒服極了,雖然艾草浴的顏色很幽深,但它的功效對我這種愛美的女孩子來說,無疑是最令人滿意的`。你知道艾草有什麼作用嗎?嘻嘻,艾草不但可以防止蚊蟲叮咬或驅邪求平安,還可以讓人變美,所以我非常喜歡泡艾草浴,也經常泡艾草浴。

咦,我好像又聞到了艾草水的清香了,不跟你們說了,我要泡艾草浴去也!噢!對了,在此祝大家端午節安康!

端午節的作文7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民強國的好主意,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得不得了,跳下了汨羅江。當地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灑下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舟來紀念屈原。大家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外婆。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糉子。我外婆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糉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的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糉子包好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外婆包的糉子的原料及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糉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糉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端午節好熱鬧!我好開心!

端午節的作文8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

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不是成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糉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糉子呢?

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糉肉”,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的作文9

一年中有很多個節日,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每年的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賽龍舟和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渡是爲了撈投羅漢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河裏面是讓魚蝦吃飽了,不去吃屈原的遺體。

今年端午節又快到了,我提議張萌包糉子吃,媽媽一聽馬上同意了,利用星期天的時候,我跟妹妹還有媽媽一塊包糉子,剛開始的時候我還不會包,後來經過媽媽的耐心教導,讓我跟着慢慢學,第一步先取出三片大葉子,把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然後把這葉子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錐形,在空心的圓錐形裏面插一個筷子,拿小勺子舀一些糯米和葡萄乾放在裏面,然後搖動筷子,一直把糉子包的緊緊的。不一會兒,我妹妹媽媽就包了一盤又一盤的糉子,媽媽悄悄在糉子裏面包了十個蛋黃餡的,包完才告訴我和妹妹說,我和妹妹驚訝的不得了,好期待馬上把糉子煮熟了吃。

包完糉子打開電視,正在直播龍舟比賽,看的我熱血沸騰的,這時媽媽也把糉子煮熟了,吃着糉子看着賽龍舟,甭提多開心了,雖然沒有到達賽龍舟現場,但是對這個節日傳統節目充滿了熱情和喜愛,希望這個風俗傳統文化一直傳承下去。

忍不住要讚歎一聲“啊,我熱愛祖國,喜歡家鄉的風俗。”

端午節的作文10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非常的開心,因爲端午節,我家有一件端午節的趣事。

那是在端午節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在餐桌旁,一邊看《新白娘子傳奇》的電視,一邊剝着糉子吃。端午節啊,桌子上這幾樣菜必不可少:五毒餅、鹹蛋、糉子和時令鮮果。

爸爸拍拍我的肩說:“女兒啊,你知道端午節的時候,爲什麼要喝雄黃酒呢?”

我搖了搖頭,然後又點了點頭,爸爸奇怪的問:“到底知不知道啊?”

“知道是知道,但是有兩個傳說呢!就講一個關於《白蛇傳》的`傳說吧!相傳白蛇白素貞爲了報答許仙的恩惠,與許仙結爲夫婦後,在端午那天因喝了雄黃酒差點現了形的情景,便成爲民間端午節的風俗。”我自豪的說道。

“呵呵~爸爸請教你一個問題哦!爲什麼要紀念曹娥?”看着爸爸那一臉無知的樣子,我不懷好意的說:“爸爸,你讓別人說故事,不能不給報酬吧!”

“你想要什麼?”原本無知的臉,瞬間提高爲警惕。

“哎呦!沒什麼,只是要你的令牌啊!”我笑嘻嘻的說道。

爸爸猶豫了片刻,拿出令牌,轉手拱讓給我。我接了下來,說道:“爸爸,你給我把糉子剝了啊!”

“爲什麼?”

“令牌在此,你敢不聽!”

“哼~早知就不跟你換了!”

“你說什麼!”

“呵呵~沒說什麼!”

就這樣,我們家的端午節就在這麼有趣的節目中度過了,怎麼樣,我家的端午節趣事是不是非常的好玩呢?

端午節的作文1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提到端午節,心裏肯定想到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在我們家,過端午節當然少不了2件事,你們應該也知道那2件事了吧!如果不知道也沒有關係,因爲下面有答案了,也讓我們一起走進端午節的世界吧!

包糉子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大早的,太陽公公早早地起來向我們打招呼了,小草喜歡那吵鬧聲,所有也迫不及待地醒來了。我也有點迫不及待了,看見媽媽在包糉子,我想:包糉子一定很好玩。我馬上跑過去,對媽媽說:“我也要包糉子。”媽媽嗯的一聲,我們現在就要包糉子咯。要準備糯米、糉葉、肉、花生、綠豆、芝麻等材料。先把糉葉放在鍋裏滾洗,然後拿出來放在盆子裏洗乾淨,再把糯米洗乾淨,然後放在鍋裏炒,肉也要炒,和芝麻混合在一起,花生炒脆,還要把外面的那層簿簿的皮去掉,還要壓碎,糯米、綠豆等材料混合在一起,嘻嘻,材料都準備好了。包咯,拿2片糉葉,上下一層,然後向自己的方向一轉,就像一個圓錐,先放糯米,然後放肉、花生等,然後在再邊上加一片糉葉,再把側邊的糉葉壓下去,最後用繩子綁着,ok啦,大功告成,糉子下鍋咯!

總算把糉子包完了去看賽龍舟。看見觀衆水泄不迎,可真熱鬧啊!觀衆們爲賽者加油,大聲地歡呼。看完了賽龍舟,回到家裏,聞到一陣陣香味,一定是糉子的香味了,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過去了,小草再也聽不到那樣吵鬧的聲音了,我可真是懷念端午節的味道啊!

端午節的作文12

端午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節,每年這個時候很高興,因爲有美味的糉子吃!鹹肉的、蛋黃的、紅豆餡的······可是不明白爲什麼在這個時候吃糉子?有人說,在端午節吃糉子是紀念屈原的,也稱爲詩人節;也有人說,這個日子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我們家鄉的端午節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奶奶買了碧綠的艾葉和菖蒲掛在大門口呢,說是可以辟邪。到端午節我家總是很忙!大人們很早就起來準備裹糉子了,我感覺到很溫馨,又可以吃到媽媽裹的糉子囉!我還記得,在我六歲的那年,大清早,媽媽喊:“孩子,端午節了!起牀咯!去洗洗臉,幫媽媽一起裹糉子吧!” “哦”,我應答了一聲。剛洗完臉,就來到廚房找吃的。可倒黴的是,一來到就給媽媽拉着幫忙裹糉子了!一開始我還不願意的,可是看着這些花花綠綠的材料,覺得很好玩,一會兒拿片裹糉子的竹葉,放點材料:一會兒拿着草繩綁呀綁。終於,在我的努力下,完成了我人生的.第一隻糉子。雖然樣貌難看了一點,可也是我親手做的。我拿着糉子跑去廚房,叫大人們幫我煮熟它,等熟了,就把它消滅。嘿嘿!

今年的端午節又要到了,我還回味着我親手裹的那糉子的味道,我還要和媽媽一起裹糉子,在我眼裏,家鄉那端午節,是永遠值得我懷念的!

家鄉的端午節,我愛您!

端午節的作文13

我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因爲過端午節時,我不僅可以吃到香甜的糉子,而且還能戴上漂亮的香包。

去年我到鄉下的姥姥家完完整整地過了一次端午節。當我到姥姥家時,姥姥和姥爺正在包糉子,這可是我第一次看到包糉子,我興沖沖地跑過去幫忙,可是我怎麼也包不住,米直往外漏。姥姥就讓姥爺領我去玩,我纏着姥爺給我講故事,姥爺就給我講了端午節包糉子的來歷: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很想報效自己的國家——楚國,可是他一直沒有被重用,當楚國的都城被攻陷時,他非常生氣,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跳江自殺了。屈原死後,人們害怕魚蝦吃掉屈原,就用竹筒放上糯米扔到江裏,魚蝦吃了糉子以後,嘴巴都給粘住了。後來就形成了端午節包糉子的習俗。

第二天一大早,我剛起牀就看見姥姥正拎着一籃子樹枝從外面回來,我就跑過去問姥姥要樹枝幹什麼,姥姥笑着說:“傻孩子!這不是樹枝是艾條,快去讓你媽媽來幫忙插艾條。”我連忙把媽媽喊過來,媽媽和姥姥一起把艾葉插在了門上、窗上,我就問媽媽:“插它幹什麼?”媽媽告訴我這是端午節的一種習俗,還可以防蚊蟲。一會兒姥姥又從屋裏拿出了兩隻親手做的香包給我戴上,一隻是紅色的小老虎、一隻是綠色娃娃,可好看了!我又聞了聞可香了,我很喜歡姥姥送給我的香包。早飯有很多好吃的:不但有我最喜歡吃的糉子,還有剛剛炸好的油條、菜角子呢。

我非常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14

在我很小的時候,每到端午節,媽媽一大早就準備包糉子。

端午吃糉子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可是,我對端午節的知識一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寒假裏,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說、龍說、紀念伍員說等20多種。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爲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的家鄉,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說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糉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糉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嫋嫋,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糉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

端午節的作文15

農曆初五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糉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草、菖蒲、掛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這是爲什麼呢?

原來這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後,他們抱着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後,就往裏面扔糉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只吃他們扔的糉子。所以就有了吃糉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糉子扔進江裏,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艾草和菖蒲高享 ,還有掛香袋和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麼回事?在家門口掛艾草、菖蒲和香袋是因爲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艾草、菖蒲,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是爲了讓蛇不來咬,就又有這個習俗了。

最後,胡老師給我們包糉子。首先,她拿出做糉子的皮和用開水泡過的米,認真地包着,一粒粒米粒從做糉子的皮裏漏了出來。她先把做糉子的皮包成一個圓錐形,把米粒放進圓錐形的糉子皮裏,然後把“口”堵住,用線把它包住,糉子就做好了。胡老師的表情從高興到皺眉頭一切都很好玩。

今天的作文可真有趣,我真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