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端午節的作文【經典15篇】

端午節的作文【經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2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的作文【經典15篇】

端午節的作文1

“洋洋,快來,吃糉子啦!”奶奶呵呵地端來剛從鍋裏拾上來的糉子。“噢!”我應聲而出,趕忙問:“奶奶,哪個是我包的?”其實,不用奶奶指點,我一眼就看出那個躺在糉子堆裏的“四不象”。我如獲珍寶般輕輕地剝開糉子,白白的糯米包裹着紅棗、花生、蜜棗,還有一小塊兒肉餡,真是好看!這可是我的獨創,各種餡混在一起。“看,我包得糉子!”我高興地帶着自己的作品,滿屋子巡遊展示。誰說我年紀小,不會包糉子的,有志者事竟成。來年過端午節,我會把糉子包得“三不象”。總有一天我包的糉子會和奶奶一模一樣。

我剛品嚐完自己的傑作,奶奶就來出了大紅的絲線扣在了我的手腕上,又把彩色的絲線扣在我的'腳踝上,說是“百腳神”。更有趣的是還往我的脖子上套了一個綵線編織的蛋兜,裏面裝着在糉子鍋裏煮熟的鴨蛋。哈哈,走起路來,胸前的蛋兜一晃一晃的,可好完了!

我問奶奶:“是不是端午節全國各地的小朋友都要吃糉子,扣絲線,戴蛋兜呀?”奶奶笑咪咪地說:“不是,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我們家鄉揚州,過端午節的時候大人們還會喝雄黃酒,賽龍舟等,其他的地方有的菖蒲、艾草,佩香囊,比武,擊球……”

哦,原來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我喜歡我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2

“五月五,是端陽。插香葉,戴香囊……”每當我唱起這支兒歌時,總會想起家鄉的端午節。

每逢五月五日,就要過一個盛大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民間的傳統節日,又叫端陽節和重五節。

著名學者聞一多認爲,端午節又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端午節時,吃糉子是一項極爲重要的活動,還有一項活動,那就是賽龍舟。爲什麼要賽龍舟呢?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人麼相繼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時,人們要把房子打掃乾淨,還要在廚房裏灑上許多雄黃水,就是爲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端午節呢,它呀,又稱重五,總之,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白、黑、藍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勃頸上、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名家還要插“五端”:葛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我不僅知道北方過端午節的知識,而且還了解南方過端午節的食物呢!

南方每次過端午節,必定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用黃瓣包的糉子和最美味的`食物——雄黃酒。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頭上畫個“王”字,另外,還有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過了好幾年,我又念起了“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

此時,我又想起了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3

我的家鄉在蘇州,這裏最特別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

在我們蘇州,端午節要吃糉子、戴香囊、賽龍舟等。

先說說吃糉子吧。我們家的糉子大多數都是奶奶包的。其中最難弄到的就是糉葉了。奶奶曾去過旺山、花山等地方採糉葉。爲了採糉葉,奶奶就像雷達一樣,一聽說哪裏有糉葉,立刻定位準確地飛奔而去。奶奶包的糉子大部分是白米糉,吃起來雖然沒有別的味道,但是有一股濃濃的糯米香。看着奶奶三下兩下就包出一隻漂亮的糉子,我也躍躍欲試。可是糉葉到了我的手裏,就像條軟趴趴的海帶,怎麼也包不出立體的三角形——唉,看來我是包不了了,只能負責吃了。

說完糉子,再說說香囊吧。我小的時候過端午節,可是要戴香囊的喲!據說小孩戴了香囊可以保證夏天不生病、不長痱子。香囊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正方形,還有的做成了糉子形!香囊外表看來總是五顏六色的,花花綠綠很漂亮。香囊聞起來有一股中藥的味道,但是不難聞,我覺得還蠻香的。到了一年級以後,我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不需要再戴了,爸媽給我買的香囊我都掛在了牀頭,讓那種濃濃的'藥香伴我入眠……

端午節既是傳統的節日,也是外公外婆認定的“女婿節”。外公外婆常常利用這一天來請爸爸吃飯,感謝他一年來對媽媽和我的關愛。外公總是端着一杯酒,對爸爸說:“你辛苦了!”爸爸總是一口喝掉,高興的說:“不辛苦不辛苦!”

這個節日對我來說太重要了,因爲這個節日裏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我們的愛。我喜歡這個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4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習慣,是爲了紀念楚國大夫屈原節日。

過端午節要插艾葉,喝雄黃酒,吃糉子,看龍舟賽。

今天媽媽帶我去姥姥家過節,剛進門,姥姥就把包糉子米,糉葉,肉都準備好了,就等我們來開包了。我與媽媽把手洗乾淨就開始包糉子,我是第一次包糉子,先看媽媽包。先把糉葉摺好,再放一小半糉米,把肉放在糉米上,再放一把糉米,然後把糉葉包好,最後用線把糉子纏繞好以防糉米掉出來。看着媽媽熟練包着糉子而我一個也沒有包好,非常急,可越急我也越手忙腳亂。唉,又沒包好,媽媽說:“別急,慢慢來,跟着我步驟一步步來”。我慢慢,一步步跟着媽媽做,也包好了一個。我好高興,拿着包好糉子給姥姥看,姥姥還誇獎了我。我包糉子雖然沒有媽媽包美觀,但也非常不錯。認認真真做好了一件事,沒有半途而廢。中午吃着自己包糉子,心情格外好。

下午,舅舅帶着我們去看龍舟賽。站在江邊,到處都是人,我們來早,站在一個好位置上。開始比賽了,哨孑聲一響,那些龍舟上水手拼命伐着收槳,前面鼓手用盡全力敲着鼓,後面舵手掌控着龍舟方向,總條龍舟上人都要非常默契。龍舟越來越快,江邊上加油聲也越來越響。江邊上人把掌聲送給所以參加龍舟比賽人。

端午節吃了美味糉子,看了精彩龍舟賽,真值得回味。而且划龍舟還可以增強劃手之間友誼。

端午節,我們中國一個美好節日,一個美好傳統節日,我們在這天包糉子、品糉子、划龍舟。端午節,是古人所創造,所以,端午節這個節日也表現了古人智慧。

端午節的作文5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會吃糉子、喝雄黃酒、吃蛇肉……有一些地方還會舉行賽龍舟。

我最喜歡的還是賽龍舟了,今天是端午節,老天爺彷彿故意要給我們一個好心情,不出太陽也不下雨,我們一家興高采烈來到聞名中外的西溪溼地國家公園,親眼目睹了賽龍舟的精彩賽況。

瞧!公園的橋上、船上、河岸上插滿了五顏六色的.彩旗,彩旗迎風“呼啦啦”的舞動,整條河的岸上人山人海,橋上擠滿了人,

“嘟”隨着一聲刺耳又響亮的哨聲,幾十條船頭裝有大紅色龍頭的龍舟爭先恐後向前劃去,水手們奮力划槳,船隨着划槳一會下沉一點,一會又浮上一點,他們一個個生龍活虎。

龍舟上的水手一個個衣服溼透,不停地爲自己隊伍加油鼓勁:“加油啊!快劃!我們一定最快!”擂鼓的人士氣高昂,只見他兩手拿着鼓槌,飛快地輪換擊打鼓面,還常常舉起手,做勝利的手勢,那極有規律的鼓點,水手按鼓手的指揮,他們勁往一處使勁飛快向前進。

“加油!黃隊加油!藍隊加油!黑隊加油!”觀衆們連連爲他們加油,通過激烈的拼搏,黃隊終於第一個衝過終點,贏得冠軍,他們互相擁抱,擊掌,慶賀勝利,開心極了!觀衆也爆發出熱烈的歡呼,爲他們慶祝!我也和媽媽開心擊掌擁抱。

我真想年年過端午節,看賽龍舟比賽,體驗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

端午節的作文6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學校放三天假,這個端午節我過得非常快樂。

講到端午節,我想起了偉大的屈原先生。據說,屈原先生是在五月初五抱着石頭自投汨羅江後而身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究不見屈原的屍體。老百姓爲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想出了一個招,家家包糉子,然後把糉子投進汨羅江中讓魚兒吃。這便是端午節的由來。

早上,我們一家收拾端午節要用的東西,然後一路驅車到姥姥家。在路上媽媽給我講端午節的.由來和屈原先生的故事,我這才知道屈原先生當初爲了祖國受到了多少打擊,我爲屈原先生感到驕傲。等我長大了,也一定要做國家棟梁之材、秉公執法,流芳百世。

到了姥姥家,我看到了好多小白兔,還和它們玩耍了一番。吃飯了,我們親手包的蜜棗和肉餡糉子出鍋了,我一聞好香呀!便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在吃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包糉子時的辛:我一層一層地剝着,好不容易纔打開糉子,剝開都這麼困難,包糉子不就更難了!勞動都是很辛苦的,農民伯伯就更辛苦啦,我以後一定要好好珍惜糧食。吃完飯,我把姥姥家的兔子抓出來玩。小兔子一蹦一跳的,非常可愛。我和可摸了摸它的毛,它的毛好柔軟,好像是一塊毛茸茸的地毯。我還和它互動了,玩得真開心!

今年的端午節過得真愉快,多希望時間可以停止,把這快樂鎖定!

端午節的作文7

“今天是端午節。”,我一起牀便驚歎道。我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我夢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便投入滾滾的激流中。

做了這種夢,我不禁全身發抖。對屈原忠貞報國的熱忱,我自愧不如。我對端午節的理解是吃糉子,划龍舟,喝雄黃酒這都是大家在端午節常常乾的事。懷着對端午節的不解,我去尋味了媽媽,媽媽對我說:“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假如你想更深入的瞭解,不如上網查查吧。”

我打開電腦到百度搜索欄裏一搜——呀,真讓我大吃一驚,一下子就搜到了3,950,000多個結果,看來端午節比現在的歐洲盃還熱點呢。

我打開了幾個網頁看看,個個五花八門,形形色色讓人目眩繚亂呢。有關於吃糉子的,有關於賽龍舟的,有關於喝雄黃酒的……而端午節的習俗更是數不勝數。

於是,我把在網上搜到的關於端午節的'東西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媽媽。

通過網上的搜索,端午節激發了我濃厚的愛好,我想到了人們爲什麼要紀念屈原,由於屈原有着無法訴說的懷想和敬仰。屈原將自己獨立於岸後的跳河,他的忠貞爲國,他的憂國憂民都深深地感動着我們。

屈原執着的愛國之情已經生生不息,願他做爲一面旗幟,永遠飄揚在我們心靈的制高點。將激勵我們世世代代學會逆流而上,學會默默承受風風雨雨的浸禮,掙脫一種傷痕一種痛苦悲傷的暗影,收藏一種人格的氣力一種登峯造極的尊嚴。

這就是我心中的屈原,我心中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8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每次聽到了這首童謠,我就知道端午節到了。

你知道嗎?關於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說呢!公元前278年,屈原因爲愛國,政治抱負沒有實現,而看着平民百姓受到迫害,自己卻無能爲力,他就跳到汨羅江而死。人們乘船去打撈他,在江裏扔去糉子,後來就有了吃糉子,賽龍舟的習俗了。爲了紀念他,農曆的五月初五也成爲了端午節。

前幾天,我們過端午節,我看見媽媽在包糉子,我問媽媽:“包糉子難嗎?”媽媽說:“不難。”媽媽給了我一些材料,有蘆葦葉,糯米,大肉,豆沙,紅棗。我開始包糉子了,可是我一包,糯米就從糉葉裏面漏了,我接連試了幾次,可是都沒有成功,我問媽媽:“你是怎麼包的?”媽媽說:“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往裏一卷,捲成一個圓錐形的形狀,卷好後就往裏面放準備好的材料,用線綁好,就行了。”

我按照媽媽說的,捲成一個圓錐形,放入糯米和大棗,拿出棉線一綁,四角糉子就包好了,過了很久,我才聞到了糉子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咬了一口,那米香,葉香,大棗的香一起進去口腔,好吃極了,我自豪地說:“媽媽,我們兩個包的每一個糉子都很好吃。”

我很喜歡端午節,因爲可以吃糉子,還學會了包糉子。

端午節的作文9

端午節假期的第一天,我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去了恩格貝。已經是中午了。我們去綠洲餐廳吃飯,然後和導遊阿姨一起去了首站博物館。導遊阿姨講解的很好,我認真聽了一個日本爺爺在中國種樹的故事。

然後我們來到了第二站,綠色蔬菜種植園。我們先嚐嘗新鮮的蔬菜,然後去看看各種蔬菜。

然後我們來到了第三站,沙漠動物養殖區,鴕鳥區。我和哥哥給鴕鳥買了些飼料。它一伸脖子我就害怕了。

然後我們來到第四站,來到一個大水庫。因爲危險和不安全,孩子們不能下車,所以我們幾個孩子沒有下車。

來到第五站,胡莎湖。我們做了一艘快艇,然後開着一輛陌生的車來到了沙漠。那裏有很多人。我厭倦了在沙丘上跑來跑去,就躺下埋腳。真的很有趣。突然媽媽說:“我們騎駱駝吧?”我說:“好的;”但是當我們下去的時候,很多人不得不騎駱駝。我們等啊等,可是車來了,我們沒等誰的駱駝,我只好傷心地走了。

晚上住在恩格貝,交了幾個好朋友。

第二天,我坐爸爸的'車回了東昇博的江海子鎮。我們來到了農展館,然後是硬幣展廳、油坊、豆腐坊和蒙古包。我看到了很多奇怪的農業機器和房子。

中午我們去了蘇布爾ga草原的蒙古包,吃了點飯,然後去了騎馬場。我哥哥和爺爺騎着一匹馬。騎馬的時候,我覺得很害怕,就像一匹馬跑上來把我扔了出去。不敢騎一次,讓爸爸拉馬,我又騎了一次。騎完馬,我和哥哥在鞦韆上蕩了一會兒,然後就來到了我爸爸車上哥哥的班級種的土豆的地方。我看到土豆苗長出來了!

第三天是端午節。我們吃了糉子。在家休息,完成作業。

這三天真的很開心!

端午節的作文10

端午真是一個令人心花怒放的日子!

編蛋袋、撞蛋、賽龍舟、包吃糉子,構成了歡樂的端午!

端午那一天,如果有人在編蛋袋,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大家用五顏六色的線編織成蛋袋,掛在脖子上。有時還能掛在家中當裝飾品,彩色的蛋袋爲家增添了幾分色彩。

蛋袋編好了,孩子們會把熟蛋放進蛋袋中,進行妙趣橫生的撞蛋,看誰的先碎。我看到鄰居家的`弟弟和哥哥PK,弟弟用蛋尖尖的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哥哥的蛋撞去,哥哥一擋,弟弟的蛋立刻“粉身碎骨”。弟弟惱羞成怒,又拿出第二個蛋,可哥哥先下手爲強,像離弦的箭,撞向弟弟,可聽見“吱”的一聲,兩人的蛋“同歸於盡”了。

最有趣的是撞蛋,但最振奮人心的,莫過於賽龍舟了!那天,我站在岸邊,看着水手們的精彩表現。五彩繽紛的龍舟在水上飛快地行駛着,像脫繮的野馬。十幾個人組成一列,總共兩列,排在龍舟的兩邊。當中站着一位擂鼓手,“咚咚”地敲着鼓,震得那山崗也動了。船尾還站着一位撐杆手,顯得格外輕鬆。水手們一邊整齊地賣力地划着槳,一邊吶喊着鼓舞大家的士氣。水面上水花四濺,就像天降甘露一樣。

包糉子和吃糉子是我最喜愛的。奶奶早早把我叫起了牀,我開始跟奶奶學包糉子了。先把兩片棕葉合在一起,然後摺疊成一個銳角,往裏面放一些浸泡過的糯米,接着摺疊出底下其它兩個角,填滿糯米,往中間放一個蜜棗,再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就像包餃子一樣,最後摺疊出最上面的角,用細繩五花大綁起來,放進鍋中煮上兩小時,美味的糉子就出鍋了。我解掉繩子,打開糉葉,一股香氣撲鼻而來,我一連吃了三個,真是人間第一美味啊!

啊!端午,真是一個歡天喜地的日子!

端午節的作文11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也稱爲端陽節。我來說說端午節的由來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的學者。他成爲楚王身邊的一名官員,以他的形象使他的國家富強。昏君楚王聽了奸臣的話,貶屈原流放。在流放期間,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深受其害,極爲憤怒。五月初五,他來到汨羅江,抱着一塊石頭跳進汨羅江。楚人聽到屈原被扔到河裏的消息,都很難過。他們含淚划船去打撈屈原,把糉子扔到河裏餵魚,希望河裏的雨不會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餃子的由來。

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南方各地都要舉行龍舟比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同時,人們會在這一天打掃庭院,掛艾條,掛菖蒲。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國家的優良傳統。

看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爺爺昨天在家裏包了很多糉子。今天我和爸媽來到爺爺家,一進門就聞到了淡淡的香味。我帶着香味來到廚房,從鍋裏拿出一個糉子放在碗裏。我剝下糉子葉,看到白色的糉子還在冒着熱氣,散發出糉子葉的'特殊味道。糯米在陽光下晶瑩剔透,充滿香濃的糯米香味,真的很棒!我迫不及待地想咬它。突然,蜜棗的甜味溜進了我的嘴裏,這種甜味只能在每年的端午節才能嚐到。

吃着美味的糉子,我不禁想起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我們應該學習他的愛國精神,長大後,我們應該對祖國有用,爲祖國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端午節的作文12

城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每年這個時候,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會用包糉子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我會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去姥姥家,姥姥、姥爺早早的準備好了江米和大棗、糉葉來包糉子,並在煮糉子的時候煮上幾個雞蛋,用來給我和弟弟妹妹吃。在吃糉子的時候,我就問姥姥,爲什麼人們要在端午節這天吃糉子,門上要插艾草,這時候姥姥就會把弟弟妹妹叫到一起,講有關屈原投江的故事。

屈原是我國春秋戰國楚懷王統治時的貴族,並擔任大臣,他力主聯齊抗秦,遭到其它被收買貴族和楚懷王之後的打擊報復,被免去職務,並被流放,在流浪期間,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等著名不朽詩篇,在秦國攻破楚國國都,他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五日這一天,抱石投汩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後,老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去汩羅江邊憑弔屈原,並拿出準備好的飯糰和雞蛋丟進江裏想讓魚蝦吃飽,不用去傷害屈原的身體,慢慢就演變成吃糉子、雞蛋等習俗,用來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姥姥給我們講完故事後,問我和弟弟有什麼想的.說的嗎?我發表了自己心中感想,說:屈原是我們應該記住並不能遺忘的愛國主義詩人。

這時候,爸爸把煮好的糉子放在桌子上,叫我們來吃,我吃着又香又甜的糉子,想着姥姥講的動人的故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對我來說:古人的愛國主義精神會讓我深愛教育並激勵我將來好好規劃人生軌跡,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不能辜負姥姥講故事的深刻涵義。

端午節的作文13

“浴蘭包糉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當日楚王憎逆耳,隨將一國殉靈均。”就在幾天前,端午節悄然而至。這時,每家每戶都在包糉子,吃糉子,走在大街上都能聞到糉子的陣陣清香。每當我聞到這種香味,思緒就會飄回我小時候在家鄉過的那次端午。

那時的我還只是一個小男孩,聽到端午節可以回到家鄉,瞬間開心得一蹦三尺高。經過幾個小時的行程,我們終於回到了老家——湖南。我們剛到時,其他長輩已經開始做糉子了,我立馬跑過去嚷嚷着也要做。他們無奈,只好讓我跟着他們依葫蘆畫瓢捏了一個出來。原來,做糉子的步驟可不簡單,一個糉子要從糯米開始,再與餡混在一起翻炒,就連包糉子的糉葉也要挑選最好的,這些麻煩的步驟我哪會耐心去做啊,馬馬虎虎做了一個就去聽曾爺爺講故事去了。

聽故事聽了一半,曾爺爺突然要給我們介紹端午節的來歷,這個可新鮮啊,我和其他小夥伴們都瞬間來了精神,耳朵都迫不及待地豎了起來。原來,就像是開頭詩中所說的一樣,在春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名叫屈原,他一心爲了人民,受百姓擁戴。只不過楚國國君並不採納他提出的.政策,屈原鬱郁不得志,最終跳河自殺。而當地的百姓爲了不讓屈原被魚吃掉,便用糯米做成團投進河裏餵魚,也就形成了今天的端午節的糉子。

聽完曾爺爺的故事,糉子也都快做好了,開餐!等家裏長輩們動筷之後,我便開始狼吞虎嚥,大快朵頤,碗裏的糉子瞬間被清理乾淨,此時我已經滿足地靠在椅背上了。

現在,我們什麼時候都可以吃到糉子,但是,就像春節的餃子一樣,只有端午節的糉子最香,因爲那是中國的傳統。而在每一個端午中,那次端午的糉子是我記憶中最香的。

端午節的作文14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端五……

在我的記憶裏,端午節是在前兩天就開始準備材料之中開始的。

農曆五月初四,我們家就開始了包糉子。將糉葉備好,洗乾淨,與糉子放在一起,之後就開始了備食料。包糉子,一般有甜鹹兩種,甜的餡用紅棗、紅糖,鹹的餡則是用紅燒肉、蛋黃包成的。

我跟着奶奶學包糉子:先將糉葉包成一個三角形,再舀起一勺浸泡好的糥米倒入漏斗狀的糉葉,接着把你要放的餡給放進去,然後又添上一些糥米。注意,倒入的糥米要與那包好的三角相平才行,再把那多出來的米部分給包進去,最後用糉繩把糉子給捆上。一個糉子,就這樣包好了。

到了端午這一天,將昨天包好的糉子用開水煮好,就可以開吃了!糉子出鍋後,再把糉葉給扒開一看,那包着紅燒肉的,糉體則是紅紅的,油光可鑑;而包紅棗的則是白白的.,那紅紅的棗兒待咬開了糉子才能覓得它的芳蹤。按老一輩的習俗端午這一天,還要在家門掛蒲、艾葉等,據說這樣可以除蛇、蟲,不會讓它們進來。端午這天按習俗還要除邪氣,其實就是把艾草這些東西煮在水裏用來洗澡。

端午節的賽龍舟,是一項十分熱鬧的比賽,每年觀看的人都非常得多。那擂鼓的人把鼓擂得巨響,各個運動員鼓足了勁兒用力地划船。一條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向前衝去……場面熱火朝天,即使沒有得到名次,也沒有關係,大家依然鑼鼓震天地玩得開心,爭取下一年再次努力創佳績。一次比賽的結束後,是另外一次比賽的開始,新的比賽又在震天的吶喊中開始了。

端午這一個傳統節日給我們帶了快樂,我們要把它們發揚光大並一脈傳承!

端午節的作文15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國家的端午節。在這一天,許多地方都會飄着濃郁糉香,共同紀念這個節日。雖然各地都過端午節,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們家鄉的端午節,就非常的與衆不同。

一提到端午節,我首先想到的`,是那誘人的糉子。

端午節吃糉子,也是自古以來的習俗,在兩千多年前,有位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因自己的國家滅亡,悲憤不已,含恨跳江自盡。人們爲保住屈原的軀體,就將米用糉葉包裹,投入江中,讓魚蝦吃糉子,而不吃屈原的軀體,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把這天立爲端午節,吃糉子這個習俗也就這麼延續下來了。

想吃糉子先要會包糉子,但可別小看包糉子,那也是一門技術活。我觀察了媽媽包糉子的過程,首先,將買來的糉葉,將其清洗乾淨,放在旁備用。然後將糯米放在盆裏洗淨浸泡24小時,準備些豬肉、蛋黃、大棗等糉餡,根據個人口味攪拌均均,也可以是純米的。最後纔是包糉子,將糉葉折成漏斗狀,然後將米、餡放入“漏斗裏,再將糉葉裹住,用線繩繫緊,糉子纔算包好,媽媽包好的糉子三尖兩葉長,非常好看,看媽媽包糉子既長知識又享快樂!

除了包糉子之外,我們還會繫着五彩繩去踏青。傳說系五彩繩是爲了防止五毒入侵人的身體,孩子們去踏青,多數是爲了折艾蒿或者折桃枝,享受踏青時光,與大自然親切接觸,呼吸到新鮮空氣別有一番情趣。

故鄉的端牛節,濃濃的家鄉風俗,世世代代永遠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