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不變的是那份癡迷作文精選15篇

不變的是那份癡迷作文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5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不變的是那份癡迷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不變的是那份癡迷作文精選15篇

不變的是那份癡迷作文1

文人曾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像是交了一個益友。我贊同這句話。只因我癡迷於書中的樂趣,那裏的樂趣遠比我看電影、打籃球來的還要多。

翻開厚重的書皮,從上到下瀏覽,一行、兩行、三行……我闖進了書的世界。萬籟俱寂的夜,終使在昏昏的黑暗中,也能看見站在岸邊孑然一身的白衣少年,李太白,此時此刻你又在想什麼呢﹖是“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壯志?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胸有成竹?或許都不是?只是想感受那遠離朝廷腐敗氣息的一絲安寧?李白啊李白,終其一生,要那正義蹉跎一生,畢竟還有好酒相伴。

有青蓮居士的豪情,必有少陵野老的憂愁,書海把我帶到了腐敗的晚唐。曾經猶如人間天堂的大唐,今因一場安史之亂而家破人亡,你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國家一步一步走向衰亡,雖有報國兼濟天下的心,但屢遭小人排擠,你是何等傷心?何等義憤填膺?何等無奈啊!最後只能收拾自己的一生求學生涯,打道回鄉,臨別前作了一首《春望》,便成了永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啊杜甫啊,一生赤膽保家國,沒落無能揮袖去。

書裏的人物不能出現,但是塑造得非常形象,彷彿人就在眼前,僅有那點知識是不夠的,因爲人就是一本書,還需慢慢品味,像是濃郁的茶,那味道鉤住了我的魂。

書,是你把我一步一步領向成功,是拯救了我的靈魂,我深深地癡迷於你。

不變的是那份癡迷作文2

當記憶之門悄然打開,她就似海潮般撲面而來了。她帶着特有的旋律海一樣地漫來時,讓人心醉;她攜着特有的溫煦潮一般地涌來時,讓人斷魂。與她相處的時光,可真的是讓我着迷!

小時候我就喜歡聽音樂,尤其是小提琴曲。每當聽到那宛轉悠揚的小提琴曲時,我就格外興奮,於是便萌發了學小提琴的念頭。終於,在十歲生日那年,我得到了一把小提琴。我把它放在臥室最顯眼的地方,每天用布子擦拭,我常常看着那黃油油的琴板,細細的弦,一愣就是好久。後來我跟老師學,那感覺真的.是讓我心醉。於是,拉琴便成了我每週的必修課。每當午後柔陽挑逗着風兒,風中散着淡淡的泥土的香味時,我便會帶着琴跑到樓下的花園去,伴着空氣中陽光的味道,拉動着琴絃,慢慢轉動。

後來,我參加了一次小提琴比賽,本已練習充足的我突然有些怯場。略有怯意的我走上了舞臺。突然,鎂光燈聚集,身後的鋼琴曲也響起。熟悉的曲調像撒開一副輕柔的紗般籠罩着我。我鞠了躬,拉動琴絃,音符便輕快地流出了,我瞬間找到了感覺,音符一個個舞出,彙集,交織,綻放我感到格外的輕鬆,像徜徉在音樂的天空一般,燈光也像是暖陽了。一曲結束,我深深地鞠了躬,微笑着走下臺去,身後是熱烈的掌聲。這種拉小提琴的感覺,真的是讓我着迷!

漸漸滑過四季,日子越來越薄,夢想越來越厚。記得一天晚上下過小雨,我站在池塘邊,望着一池綿延的綠雲烘托着紅蓮,雨停歇,荷香幽遠,浸浸漫漫地籠罩着一方水塘。盛裝的荷綴着渾圓的水珠,幻化出不可思議的靜謐。我拉着小提琴,琴聲在水面上起舞,我與荷共享着美妙的夜色。

不變的是那份癡迷作文3

變的是滄海桑田,不變的是那份癡迷……——題記

從小我就對詩有一種莫名的好感,不知曾幾何時,喜愛竟變成了癡迷。

小時候,我在鄉下奶奶家住過一段時間,每天我們聽着雞鳴和人們的談笑聲,看見雲霧從遠處連綿的山谷中升騰,空氣中飄着鄉村特有的青草味,生活安逸美好。

晚上奶奶就摟着我坐在牀前教我念詩。其實她識字不多,但她還是用她粗糙的手指指着詩笨拙地教我念,有時我正巧讀到個她不會的字,她頓時笑彎了眼,還不住的誇我說:“娃,真厲害哩!”但是好景不長,有一天父母回來後說要把我帶回城裏,離開時我看見奶奶站在院中,眼裏除了慈愛,還有我看不懂的亮亮水光像一條流動的河流,我想起她教我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恍然間我像是懂了什麼……

再次見面是在幾個月後的葬禮上,我知道她是得了肺病走的。

一直以爲我會忘記了,但直到上了初中,當老師說有沒有因爲想念某一人而迷戀上她留下的某種東西時,像是觸動了心中某根隱匿的弦,我彷彿又回到了兒時……

在吟誦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豪情與壯志時,我想念她在吟誦李白的“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時的自信與豁達,想念她在吟誦劉長卿的“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的惆悵與無奈,我忘不了她吟詩時的`神采飛揚;忘不了她朗讀一首詩時輕輕皺起的眉頭,也忘不了她讀詩時陶醉而微微漾起的紅暈;忘不了她懷裏的餘溫,更忘不了她爲我織就專屬於我的童年。

繁華落盡,只留下了子規哀涕,光陰荏苒,只留下歲月如歌;而您走後,我只留下這份對詩永遠不變的癡迷…………

不變的是那份癡迷作文4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記錄先人思想的最好工具,徜徉書海你能體會到偉人的情思,就好像和他面對面的交流,讀書也是一種享受,在你勞累時,一本書能帶給你無盡的快樂。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書了,上幼兒園前媽媽就開始教我讀詩。我聽着那些富有韻味的詩句,不由的念起來,這是我剛開始接觸書,後來我開始自己唸書,媽媽給我買了許多兒童書,上面有許多許多的故事,我讀着那些生動有趣的書,學會了越來越多做人的.道理,爲我的成長提供了許多幫助,這使我對書產生了一種迷戀,讓我沉浸在書海中不能自拔,於是我一有時間就開始閱讀。

長大後我接觸了各種各樣的書,最主要的是課本,課本是有用的書,他們讓我獲得了更多的知識,讓我充分提高了自己的文化水平,小學時期我最喜歡看的是冒險類小說,因爲那些熱血的情節,主人公的勇氣和智慧讓我癡迷。雖然有時我會感到害怕,但是這些書告訴了我遇到困難永不放棄的精神,從此我對書更加癡迷了。

後來受到星球大戰電影的影響,我迷戀上了科幻書,有些新鮮的名詞是我從未接觸到的,於是我如飢似渴的閱讀,想要在知識中提升自己,科幻書告訴我人類未來發展的方向,爲我塑造了一個未來世界,科幻書爲我的理想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使我充分的瞭解到未來科技,以及現在科技的不足,這使我對書更加癡迷了。

書將是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我對書的那份癡迷永不會改變。

不變的是那份癡迷作文5

球場之上,紅土飛揚。

——題記

不敢相信這是比賽的最後階段,我盯住對手的手,目光跟隨着球的軌跡,試圖判斷落點。這是一個旋球!身體魚躍,竭盡全力靠近猛烈旋轉的球。

終於,伴隨着槍響般的撞擊聲,球被擊回。我透過飛揚的塵土注視着球,祈禱它落入界內。

“Out!”裁判員大吼道。這出界的判決也宣告着我與勝利失之交臂。

我的教練和隊員沉默不語,他們知道這場比賽是我們隊唯一的希望。

我拖着沉重的腳步走出場地,不敢直視教練的眼睛。教練拍拍我身上的紅土說道:“打得不錯,我知道你對網球有多癡迷。”

父親爲我遞來球包,當我打開它,便看到了那顆我一直帶在身邊的網球。

“教練,我想打網球!”當年的我如是說。教練只是笑,眼紋聚成一股。他丟來一個球,手指操場。“拿這個練吧,如果真正喜歡,就好好練!”

那一年,我很瘋狂得練着。無論天氣是否晴好,我都會揹着球包去操場練球。樹葉泛黃時我才發現那球的毛幾乎掉光,我的手也結了一層繭子。

如今再看到這球,倍感溫暖。

曾與隊友用世界球星的名字稱呼,亦曾在雨中打球直到衣衫溼透。紅土場上曾留下一條條滑步的印跡,球拍上也早已佈滿劃痕。

賽前那幾天,練球到深夜。孤身走向球場,強光燈照射下練着發球,單調的擊球聲是那時唯一也最悅耳的.聲音。

拋球,引拍,屈膝,跳起,擊球,一氣呵成。

我的球拍曾隨我去過世界各地,無論到哪兒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塊網球場。紅土,綠土,硬地,每一塊球場上都曾留下我的足跡。

許多年來,場地變化着,沿途的風景變幻着,對手更替着,然而有一件事從未改變,有一份情至始如一。

當我走上球場,那感情便肆意生長。

不變的是那份癡迷作文6

一人,一花,一世界。

鄰居愛花,勝過愛世界。已是古稀之年的她,用奼紫嫣紅的花兒寄託着她的情。大概,被幸福包裹得厚重,心纔會如此甜蜜吧。

春日迎春,夏日荷,秋日豔菊,冬日梅。在她的雅居里,花,無處不在。冬日,含羞的三角梅點染着每個角落,給蕭瑟的冬漂了一層溫情的味道。

雖是對門,但鄰里間聯繫不多,平日裏見着了,也只是笑着打個招呼,這一來二去,便聽聞了她愛花的事兒。夏日裏,坐在陽臺上閒讀,便能透着玻璃賞她養在大水缸裏的蓮花,那高潔的姿態與無邊的魅力,讓人看的如癡如醉。

他的兒子,常回來看她,帶着與我年齡相仿的孫子。每每到這時候,幸福便爬了她一臉,笑容也便退不掉了。她難得的認真燒菜,香味溢了一樓道。沒過幾天,她便來敲門,我吃了一驚,不知該如何待這位稀客,“奶奶,有什麼事嗎?”竟也忘了請她進門坐下,她也不惱,只是拿出一瓶山楂醬來,道是自己做的。我忙道謝,纔想起將她請進屋來,她四周轉轉,看到我家那些半死不活的花兒歪倒、堆積在陽臺上,她心疼道:“這麼好的`花兒,怎麼這麼個養法?”,語氣中透着些惋惜,我解釋說:“父母忙,大概沒時間照料,要不奶奶您搬了去,這花兒跟了您也好”,她沒推辭什麼,便搬了去,臨走時說:“養好了我再給你們送回來”。

我沒想到,沒半個月,那些積滿灰塵的枯葉竟已綠的蔥蘢,她笑着把花兒搬回來,說:“要好好善待它們啊!”她看花的眼神,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

聽聞,她年輕時即愛花,一晃五六十年,她對花的愛未減分毫。花概是她無聲的朋友吧,她們互相陪伴這麼多年,比知己還要了解彼此的脾性了吧!

我終於明白了,她不是愛花勝過愛世界,原來,花就是她的世界。

不變的是那份癡迷作文7

棋盤上無言。

回家路上,總能看到一處棋攤。那裏多數是蒼首老人,偶爾幾位中年人駐足觀看。天色未暗,便也走去欣賞棋技。

楚河漢界隔開紅黑兩方,持子者形神凝重,似者苦苦思考,周圍常來的看客打趣似的`逗着棋者。“啪!”落子生青翠且響亮,幾片落葉似乎都被震掉了。這回,輪到另一方苦思冥想了。

自己並不精通棋藝,連門外漢都比不上,僅有的幾招,還是爺爺教的。他得牀頭,總擺着一本舊棋譜。中午,總能見爺爺翻它,讀了多少遍,已數不清。爺爺一年前發現一檔欄目,他如獲至寶。他看得已癡了,連水也忘記喝了,只是盯着,想着。

忽然,兩位棋者極快的廝殺打斷了我,不到半分鐘,各自的棋已損傷大半。人們大聲的喊着,巴不得自己就坐在那,更有着急者,用食指猛戳着棋盤,但二位不爲所動,似乎已去到另一個境界了。

小時,總纏着爺爺,要與他鬥。爺爺雖答應,但落棋時卻總故意失誤。即便這樣,我贏的次數也不多。每當我輸掉,他總要說讓我用心。如今才明白,爺爺癡棋,每一步他都瞭解,不然,他怎麼引得我贏呢。

“和了,和了”。二人爽朗的笑盪漾開來,接着,互相還子,一局新棋又開戰了。

老者們癡,棋局中旁若無人;祖父癡,譜藝中神遊四方。老者們下棋時,或神色凝重,或雲淡風輕。他們早已將自己深入棋子中,來感受勝敗。

而祖父,不知何時開始癡棋,時至今日,那份情仍爲改變。他已無力去勞作了,也許,在棋局中,找回了自己。

棋一局局開始,棋盤上,似一生,只有自己才能瞭解,旁人,不過是過客,只有自己才能掌控自己。

棋無言,棋者已癡棋中。

不變的是那份癡迷作文8

一把二胡,便是爺爺的癡迷了。

在我的印象裏,爺爺沒有別的愛好,唯有對二胡情有獨鍾。三年級時,被迫去學習了二胡,爺爺聽說後拍手叫好。每次去學習,爺爺都要陪我同去。老師的家裏藏着一個小房間,便是我的學習室了。簡單的白牆上鑲了六七把昂貴的二胡,爺爺看見了它們,像竊者看見了金庫一般,兩眼直直地掛在上面,他也想要一把自己的二胡啊!

現在,我的二胡也成爲了爺爺的寶貝。每次去爺爺家,不聞其人先聞其聲。爺爺年紀輕時,家裏窮,所以他根本沒有學過,只是因爲自己的一腔熱血,便自己學會了。吃過晚餐後,他急迫地進入了房間,只見他,腰桿挺直,一股大將風範。這一坐,便是兩三小時。爺爺左手輕撫琴絃,像一位舞蹈家在優雅地跳着舞蹈,右手在不停推拉着弓杆,兩眼輕輕閉上,滿臉陶醉,身體隨着推拉的節奏,也微微晃動,一臉滿足,這便是癡迷了吧。

誰家有喜事,爺爺總愛帶我一同前去,已經記不清有幾回了。爺爺端起酒杯,稍微咂了一口酒,拿杯子的左手停在了空中。只見他的食指微微擡起,又靜靜地落下,隨着左手的擡落,有節奏地拍着膝蓋,我知道,爺爺又癡迷了。走在回家路上時,爺爺左手也會不斷地按着左腿,我知道,爺爺又在拉響他腦海的'二胡了。

有一天,爺爺找到媽媽,要求再給他買本譜子,原來,他已經背完了一本了。看他如此積極,我們也沒有絲毫怠慢。給他譜子時,他一隻手便急速奪了過去,臉角微微一翹,便轉身進入了他的房間,不一會兒,悠長的二胡聲又在房間裏遊蕩了,這便是爺爺的癡迷了吧。

從年輕到現在,爺爺對二胡的熱愛從未缺席過。

一把二胡,便是爺爺不變的癡迷了。

不變的是那份癡迷作文9

因爲這份癡迷,心中有了更足的底氣;因爲這份癡迷,生活有了更多的精彩;因爲這份癡迷,我有了更多進步的動力

記得小時候,我對讀書毫無興趣。每次我坐在地上玩玩具,都快把地面坐出一個坑的時候。便會有一雙手遞過來一疊紙片;我照例會看一眼,以爲是更好玩的東西,結果被我一手打到一邊。媽媽那張臉也因此變得焦慮起來。

一天,那雙手將另一疊紙片遞了過來,我連看都沒看就把它打到一邊。那雙手直接將那疊紙放到我眼前。我慢慢放下手裏的玩具,拿住了那疊紙片。我看到紙片上畫着我所熟悉的玩具,畫着在馬路上飛馳的汽車,畫着我沒見過的動物,畫着天空上像棉花糖似的白雲……我一張一張地翻着,臉上時不時露出癡癡的笑容。媽媽臉上也不再焦慮,慢慢變得開心,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我指着紙片上的字,發出疑問的聲音。“汽車。”我張開嘴:“汽——車——”媽媽臉上的`笑越來越燦爛…………

走在街上,我的小手緊緊攥着媽媽的食指,馬路上奔過的汽車讓我的眼珠轉了過去,我伸出食指,小嘴張了張:“汽——車——”媽媽眼中流露出高興的色彩。

眨眼間,一棵樹都已完成了抽芽,開花,落葉,過冬的成長曆程;幾張小小的紙片也早已不能滿足我的慾望,我開始尋求更大的閱讀量。媽媽似乎早已看穿了我,將我拉去了書店。媽媽帶我來到兒童繪本區,結果我翻了翻就一溜煙跑去了兒童書籍區。過了一會,媽媽只好哭笑不得地跟我來到收銀臺交錢。

我躺在沙發上,在陽光的沐浴下看書,一個字接一個字在我眼前閃過,一點點填着我癡於讀書的無底洞……

轉眼,我從幼兒園的小不點,一點點地變成了與媽媽齊高的初中生,似乎一切都已經發生了變化,可能唯一不變的就是那份癡迷與堅守吧。

不變的是那份癡迷作文10

書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心中的黑暗;書是一縷陽光,溫暖我心底的寒冷;書是一位知己,伴我一路成長……歲月悠悠,書香依舊,不變的是那份深深的癡迷。

初遇,它令我深深着迷,像一抹光射進我的胸膛,點燃了我的夢想。幼時,《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話》讓我彷彿置身於一個童話世界裏。小紅帽讓我懂得了善惡,三隻小豬使我明白了團結力量大,我慢慢從從這些文字中懂了什麼。

上了小學,識字漸多,讀的書也更多,《西遊記》中的九九八十一難、孫悟空的七十二變讓我眼花繚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海倫的堅強不屈讓我佩服,我似乎在書中窺見一個神奇的世界。

上初中了,即使學業很重,但從未放下過讀書,《紅樓夢》林黛玉賈寶玉的愛恨糾葛牽動我的心,《撒哈拉的故事》中三毛用深情的筆觸讓我對撒哈拉充滿了嚮往,漸漸長大,心境也變化,但對文字的喜愛,也從未變過。

微醺的清晨,搬了一把吱呀作響的'藤椅,輕輕做上去,一側是滿目的翠色,碧綠深深淺淺的流溢開來。和煦的陽光經婆娑樹影的過濾,拓印在泛黃的書頁上,幻化成忽隱忽現的小精靈,跟隨我閱讀的視線躍動。這些光暈靜謐的旋轉,卻不會混淆視線,連僵硬的文字也跟着流動起來,透露出一抹靈動。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執一本喜愛的書,尋一處僻靜的地方,淺酌一口清茶,脣齒留香,腹有詩書,何不快樂?時光彈指過,我慢慢長大,不變的是那份癡迷。

不變的是那份癡迷作文11

生活因爲有癡迷纔會多姿多彩。每個人所癡迷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或是看書,或是寫作,或是聽音樂……而我卻不同,我迷戀的東西很微妙,看的是心情的美好。

心情好,畫;心情不好,還是畫。把腦袋裏所有的美好的或不美好的畫面記錄下來,在往後的時間裏可以回憶那些美好的時光。

真正讓我癡迷到無法自拔的是因爲一隻貓,那天我照常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不高的土牆上蹲坐着一隻貓,伴隨着夕陽西下的天空,晚霞照到地上,樹上,我的臉上,還有那隻貓。它的身上像撒了金子一樣亮亮的,分不出是毛髮色,還是晚霞照映的。我呆呆地看着這幅“畫”內心大海波濤洶涌,我可以很驕傲的說,這是我至今見過最美的景色。我拿出筆把這一瞬間定格在紙上,沒有思考,就完全畫了下來,畫的出奇的`好,比我任何時候都要好。

這時,那隻貓轉過頭來,看了我一眼。那是一雙怎樣的眼睛啊!充滿着冷漠、孤獨,卻又是驕傲的,它的那雙眼睛裏像是裝着星星。

回到家,拿出一切工具,把它完成,畫面又浮現在我眼前。我喜歡那隻貓,就給那幅畫起名爲《孤獨的風景》。之後便被拿出去展覽,結果受到很多人的讚揚,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的畫了下去。

可我,再也沒有見過那隻貓。

至今,我也沒有忘記那一天的那一幅畫面。後來,無論我怎麼畫,也畫不出那種感覺。但是我徹徹底底地迷戀上了畫畫,徹徹底底地喜歡上了那種安靜、祥和的氣氛。

世界因爲迷戀而多姿多彩。我不是迷戀這個世界,而是迷戀我那未完成的夢。

不變的是那份癡迷作文12

曾經我從不相信,努力便會成功,運氣是我唯一的倚仗,我從不努力,正因如此,我甚至不能保護住你—我的夷光。

你可曾記得你我初識的那天?

浣紗江上,我乘一葉扁舟,許多的浣紗女中,我一眼便發現了你——那個最美,聲音最動聽的女子。我鼓起勇氣道:“三日之後,此地相見,可乎?”

三日後,我早早到了江邊,卻發現一襲白衣的你早已在那裏等候着我。你我泛舟江上,談天論地。我漸漸發現,你不但溫柔體貼,而且學識淵博,又有一腔愛國熱情,這熱情點燃了我的鬥志。從此,一顆種子,埋進了我的心田——

戰敗的消息接連傳來。當生靈塗炭之時,我作爲人質入吳爲奴,你因容貌傾國傾城而獻身吳王,爲越國的'東山再起立下汗馬功勞。但從此,你不再是夷光,世間也再無夷光。你,便是西施。

我站在城樓上,看着龍蛇般的車隊慢慢行走在通往吳國的路上,我告訴自己:要努力,要努力,攻破吳國,我們終將一起歸來——

多少個日日夜夜,我不眠不休,我一次又一次地改變着策略,我一次又一次地昏睡在桌前,我一次又一次地想着天下蒼生……

一座城池,兩座城池……我第一次覺得努力便會有收穫。每攻破一座城池,我便離你,離我們的國土更近了一步。

吳國滅,我依舊站在城樓上,看着接你回來的車隊,這一次不是出去,而是回家。十年的努力,我終於換回了你,我終於有了保護你的能力。你走下車轎,向我款款走來。十年的歲月,你並沒有蒼老,依然風姿綽約,甚至多了一份優雅。

你雖爲一介女流,卻心繫天下蒼生,是你,使我不再墮落,懂得了努力,有你的支撐,我纔會平息戰亂,拯救天下蒼生。

你悄悄地改變了我,男兒當自強,衛國保邊疆,這份對家國的癡迷永遠不變。

不變的是那份癡迷作文13

黑夜中,長街空無一人。兩邊的霓虹燈交相輝映,黑暗中好像星辰點點。突然,一個身影一襲長板,動作嫺熟。那是我,我深深地癡迷着長板。

滑板一年多了,不管風吹日曬,都甘之如飴。

精神集中、重心降低、腰部發力,肩膀帶動身體,雙手擺動完成180度轉體。即使我小心小心再小心,可還是和大地來了個親密接觸。

月光下,長板因爲衝力太大,飛出去四五米遠,我的手腕處傳來一陣陣刺痛,胳膊上也多處掛彩。這狠狠地一摔,讓我眼冒金星。在地上坐了很久,才緩緩起身,木木地追回了板。

渾身已經痠痛無力,胳膊上的傷也疼的眼淚奪眶而出,可是“癡迷”卻不曾被這些困難與痛苦打敗。我揉了揉手腕,又再次輕輕上板,今晚,不成功決不罷休!

上了八年級,作業日益增多,每天都在九點多完成作業,能自由安排的時間少之又少,我滑板的`時間更是像海綿裏的水,擠啊擠卻還是隻有一點點。可作爲一天不碰板就渾身難受的我,當然不能就此罷休啊!於是,我利用課間時間去完成作業。當別人談天說地時,我正奮筆疾書默古詩;當別人暢遊籃球賽時,我正心無旁騖地背單詞;當別人三五成羣討論新見聞時,我正用全身解數計算一道數學題………終於,我擠出了滑板時間。又迎着風穿梭於長街,心情也隨着風飄向快樂的遠方……。

滑板,成了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深深地癡迷其中!

不變的是那份癡迷作文14

急湍之中,有哪粒沙不在飄蕩?清風之下,有幾片葉能獨善其身?時間流過,又有誰能一成不變。

生活總是處處生變的。這些好比調味料,使的生活又添喜怒哀樂,扯得情緒有了跌宕起伏。

有些變化總還是有源可循的,如今的倒黴便是從前的壞習慣發了芽,突然紛紛冒出來齊刷刷的展現在眼前。身如有重負,事情積壓得不想動,此刻便也只是靠在窗邊發呆。

自從冬天來臨,便很少再望着窗外,那時的天空總是陰而暗,總有要下大雨的氣勢,卻又一聲不吭看了也只讓人覺得壓抑。溫暖又重臨,此刻正是晚霞最斑斕的時候,天邊只渲染了一抹陽光,不似正午刺眼的太陽,更像他金黃的`衣襬,飄渺而美麗。走過一個冬天重新相遇,依然再次爲他讚歎。

但真正讓這夕陽無與倫比的是層疊的雲。

遊雲把光藏了起來,卻又隨意的灑出點金黃。而他身後的陽光雖不曾露面,卻在雲渲染出了另一番色彩。說紅又像粉,說是粉卻又不是,總也道不出個所以然來。這份飄渺反而像給天邊蒙了一層紗,令人更心之嚮往起來。

夕陽固然美麗,可失了遊雲,也不過是一片單調的金黃。有了雲的遮掩,才使得光變化多端。再見當下眼前的難題不也正是雲,像夕陽一般坦然迎接才能迸出另一番美來。讓人癡迷於其中的,也正是這番美。與其被變化煩惱,不如主動創造改變。

……

某月某日,步子又輕快起來。再望向天邊獨特的彩霞——也許是因也真正觸碰到過這份絢爛,更覺奪目。日月如梭,世間瞬息萬變,但我心中對夕陽西下那份美的熱愛不變,追隨它的腳步依然不變。

不變的是那份癡迷作文15

在人的一生中,心中總會有那麼一點東西令你激動,令你癡迷,令你情不自禁地陷入其中。哪怕只是一會兒的回憶,都能感到深深的滿足。

我十分喜歡夢幻的東西,看的書都是些科幻或魔幻的,比如《三體》《銀河帝國》《魔戒》《愛麗絲夢遊仙境》等,其中最讓我癡迷的就是《哈利·波特》了。

第一次接觸《哈利·波特》,是我上一年級的時候。記得那個星期六,媽媽帶我看了一場電影,我頓時被電影裏面精彩的內容、神奇的魔法深深震撼了,我還記得我的第一篇觀後感就是寫《哈利·波特》。

從此之後,我對《哈利·波特》的熱愛一發不可收拾:先追完了八部電影,然後開始閱讀有關哈利·波特的書。我覺得書裏生動的.描寫比電影裏的畫面更加精彩,我彷彿真的置身於魔法世界之中。我還看了哈利·波特的前傳《神奇動物在哪裏》第一部和第二部、哈利·波特的紀錄片、哈利·波特的《百科全書》,我甚至還買了鄧布利多的魔杖、霍格沃茲的火車票和哈利·波特的地圖。

你或許會說我太瘋狂了。是的,我知道那是假的,但是我仍然最愛這個魔法世界,就像陶淵明先生筆下的桃花源一樣,雖然桃花源是虛幻的,但卻寄託了作者對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嚮往。桃花源存在陶淵明先生的心中,魔法世界也存在我的心中,代表着一個男孩對冒險的渴望,對神奇生活的嚮往。

縱使我已經長大了,但我對魔法的那份癡迷不曾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