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精選人物的作文三篇

精選人物的作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5W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物的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人物的作文三篇

人物的作文 篇1

這是tappy在學習人物描寫時的一篇文章,發上來讓衆博友評評看。

愛財的人有很多,可很少有愛財的小孩,她,就是一個十足的嚴監生“後代”。

她長着一雙不算大的眼睛,嘴巴時常在需要她帶錢的時候噘得能掛上一個油瓶;一對招風耳,似乎隨時在聽什麼時候需要帶錢;額頭上長着不少痘痘,彷彿是她想辦法逃避帶錢或是忘帶了錢找藉口時的“智慧痘”

“J,明天就是學校的募捐活動了,一定要記得帶錢呀!”一位同學這樣提醒她。“嗯……好吧。”J不情願地回答說。此刻之間J的眼睛轉了幾轉,嘴角向上一擡,好像又想出了逃避的藉口。

第二天到了,募捐時,有同學問她:“J,你帶錢了嗎?”她嘟嘟囔囔地說:“我的存錢罐打不開……”天啊,這也能算是一個藉口?我快服了她了!“那你不能叫你爸爸幫你打開嗎?”又有同學說。她嘴巴又嘟起來,“我爸爸晚上出去吃飯了……”暈倒,都什麼時候了,還用這樣的藉口來抵賴?

這時,J慢悠悠地踱到一位同學的身邊:“這個呀……××,借我五塊錢行嗎?明天我翻倍還你錢!”那位同學遲疑了一下,掏出了五塊錢給她,她像是獲得了一塊大黃金一樣,兩眼直射金光,嘴巴大張,發出“哈哈哈”的`笑聲,並往前大大邁了幾步,回過頭不停地對那位同學說:“謝謝,太謝謝啦!我死了都會記得你的!”

第二天,她不想帶錢,當“債主”來“追債”時,她的目光又暗了下來,雙手撐着下巴說:“我……我發現我的錢被偷了……”“啊,你家遭了小偷搶?別騙人了!”“債主”很生氣地說。“真的!我明天還你得了!”“煩死了,那明天快還!”債主眉毛一揚說。“還就還嘍。”她皺着眉頭說。

第三天。“還錢了!”“債主”“催債”。“我,我……沒帶……”她支支吾吾地說。“又不帶?好了好了,真所謂‘宰相肚裏能撐船’,我就可憐可憐你吧!不用還了!”“債主”有些不耐煩地說。“謝謝!我不會忘記你這個大恩人的!”她神采奕奕地跳來跳去,把桌子上的作業往天上一扔,比拿到了好成績還高興。

唉,J同學,不要再這樣了。再這樣老是借別人錢又不還,你就要“欠下”一屁股“債”啦!

人物的作文 篇2

1. 如許娟秀的字跡,清晰嚴整的結構,不由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這一點老師真的應該向你學習。就讓我們在今後的語文學習中互相促進好嗎?

2. 文章先用名言引出自己的感想,然後選擇生活中的事例展現了媽媽無私寬大的愛,崇敬之情溢於言表。

3. 在選擇事例時,作者考慮了從媽媽對自己生活、學習、做人等方面的關心和教育來表現媽媽的愛,層次分明,行文流暢,主題鮮明。

4. 精彩的瞬間,一一回憶;親切的老師,就在眼前。感人的師生情結,令人動容。

5. 立意:小標題,展現多樣情感,豐富自然。描寫過後,一句話收尾,回味無窮。

6. 選材:三件小事,展現情感多面。各具特色,人物形象豐富立體。

7. 層次:總分結構,開篇優美的排比句,渲染情感;隨後,小標題引入,娓娓道來。一番描述後,豐富的形象呼之欲出。 文字:自然樸實,清新可人。每一句的結尾,令人回味。

8. 師生相處,自然真切。朝夕之間,情感愈深。清新的畫面,流暢的文字,一同感受到那份純真的

9. 人們都說:父愛如山,只是爸爸不知道怎樣去表達愛。作者抓住生活中的事例,充分表現了一個父親博大無私的情懷。文章通過生動的動作描寫,展現了父親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在選舉事例時,作者做到詳略有致,深刻刻畫了人物內心世界,昇華了文章主題。

10. 開頭一段,先寫自己不明白母親的愛是什麼,再寫發生了一件事以後,自己明白了。用這樣的手法,很容易調動他人的閱讀興趣。

11. 細節描寫很棒,“拿”、“抱”、“包紮”、“滴”等動詞寫出了媽媽爲“我”做處理時的細心以及背後的母愛。

12. 小作者感情飽滿,寫作有一定的技巧。細節描寫很生動,傳神,是篇好作品。繼續加油!

13. 引用歌詞,自然導入母愛主題。

14. 通過母親的.哀與喜的變化細節的捕捉,映射出母愛的溫暖光澤。

15. 心理變化的描述,一方面挖掘展示了母親的可敬,一方面又表現了作者對母親的由衷的愛。

16. 優美的語句傳遞着更爲優美的情感,如青荷上的露珠,晶瑩透亮,賞心悅目。

17. 母愛如水,滋潤着我們成長的每一天,滲透在每一個細節和平凡的日子裏。作者由愛的感動到表達,較自然地流露了心聲。但由於對母愛缺少關注及深入的思考,所選材料僅停留在表面淺層,母愛最美的品質之馨香沒完全被釋放出來。

18. 這是一篇充滿感情的文章。從“我”的視角描寫了媽媽爲了滿足孩子早餐要喝粥的願望,不顧自己疲勞,每天凌晨起牀熬粥,當“我”發現了媽媽這麼辛苦,很內疚,從此不再要求早餐喝粥。文章特點:條理清楚,事情經過交待明晰,情節安排強略得當,尤其是媽媽熬粥的情景寫得很感人,對主題起到了烘托。語言質樸,感情真摯,很好的表現了主題思想“品懂母愛”

19. 母愛是一條永不幹涸的河流,我們永遠沐浴在母親關愛的陽光裏。

20. 作者圍繞“無私的愛”選材,從生活和學習兩方面折射出了母愛的光輝。通過人物的言行等細節的描摹,人物形象清晰可見。

人物的作文 篇3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每當唸到這首詩,總有一種複雜的心情,也許是思鄉,也許是懷念家人,也許… …但是,我相信,這時候,每個人心中總會想起母親,想起母親的愛子情深。母慈兒孝敬,中華五千年,歷史淵源流長,有許多孝敬美德的故事。小孔融知長幼有序而讓梨;五女爲父母而受窮;田世國爲母而捐腎。而在這些故事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最讓我感動。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在一個高山偏僻的村莊裏,住着一位孤寡老人。她的兒子女兒都在城裏做事,很少回家,雖然也每月給老人寄錢,讓老人豐衣足食,可是老人的心裏總是掛念在外的兒女。一切財富對她來說都是身外之物,她心中的唯一財富就是兒女回來、一家團聚,可是這個願望一直沒有實現。終於有一天,老人病倒了,在昏迷中她一直叫着兒女的名字。村裏的鄉親聽說後,就打電話讓她的兒女回來,她的兒女們馬上趕了回來。他們依偎在母親的身邊,只叫了聲“媽”,老人就流下了眼淚,順着臉上深深的皺紋。就像小時候,他們在老人面前,沉靜下來,什麼也不說,他們用心在交流,用心在體會,中間有一根扯不斷的線在連着,這根線就叫親情和孝心。最後,老人微微挪動了嘴脣,臉上的皺紋也更加明顯了。她是在笑,幸福的笑。

笑的那一剎那,好燦爛,抹去了一切憂傷,在沉靜的'氣氛中,打破了大家的憂愁。她的兒女們心中藏着千言萬語,他們知道母親一定明白,所以,也是微微一笑。在時空中留下了深遠的一笑。這是愛與孝之間的笑。

母親的愛無私偉大,兒女的孝,不需要言語,也不需要驚世壯舉,它只是一次回家、一個微笑。 我 能爲父母做的事還有很多很多,在家裏幫媽媽洗洗碗,幫爸爸捶捶背,讓爸媽舒心;在學校裏認真學習,讀好書,讓爸媽放心,在社會上誠實做人,不惹事,少讓爸媽操心。是的,父母爲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要從現在就做起,從小事做起,做一個孝順的好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