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蓮的作文2篇

關於蓮的作文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2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蓮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蓮的作文2篇

關於蓮的作文1

相思是小荷才露的尖尖,除了蜻蜓和自己,沒人能夠發現。————題記

七月的傍晚是迷人的,我緩緩走在鄉間小道上,偶然發現了一潭泥沼,泥沼旁邊盡是些不知名的雜草,而在泥沼的中央竟然安穩地長着一株蓮花,不知是自生的只有這一株?還是旁人所種,其它的還沒有發芽?半畝左右的泥沼中,孤零零地佇立着一朵蓮花,在一叢雜草橫生的環境中,宛如鶴立雞羣。我很是驚奇,怎麼這污泥中竟會生出如此潔淨的白蓮。我走近了仔細觀看,發現它正在花期,潔白的花色,讓人看不到它根部的污泥。孤獨卻不高傲,向上卻不爭擾,只是靜靜地,用心地敞開每一個花瓣,散發出淡淡清香。自污泥中汲取營養,綻放出最潔淨的一面,無論有沒有人來觀賞,它都在重複着。

安靜,白蓮很安靜,一動未動,我也在靜靜地聞着芬香。忽然,霞光萬丈,光芒大放,傾灑而下,照耀在泥沼上,照射在白蓮的花上,白色的蓮花在金色的光芒下,神聖,莊嚴,我驚奇萬分,頓然生出敬畏之心,對這天造異象的敬畏,對生命生生不息的敬畏,對生活的敬畏。我驚於眼前的這一幕,恍如佛光的顯現。我忍不住地伸出雙手,敞開胸懷,沐浴在金光下的白蓮旁。恍惚中,莊嚴的白蓮似是晃動了一下,泛出陣陣梵唱,這不正是佛陀所講的經嗎?忽然,金色光芒又息去,漸漸恢復了原狀,一朵晚雲又遮住了霞光。

我目睹了轉瞬的神奇,在佛光乍現的一瞬間,我似乎禪心頓悟,覺得這蓮花竟有了人的精氣神,即使不喧鬧,即使不公告,即便環境很平凡,即便歲月最平淡,它仍然盡着自己的本分,履行了自己的天命,開出了驚世的蓮花,展現了最美的榮華,雖是不言不語,不張不揚,卻也盡得風流。

蓮花是蓮的情感,這情感細膩委婉,清新出塵,一絲不染。與污泥無關,與潭水無關,與冷落寂寞亦無關。這份情感觸動了我心裏的某根弦,它不正如人類的`相思嗎?

相思如蓮,如蓮的自靜委婉,不爭不揚。如蓮的清奇秀香,自持不擾。如蓮的一塵不染,摒棄慾望,捨去品性。無論貧窮富有,貌美相醜,只要有情感,就都會有如蓮般的相思。

我總覺得蓮花與衆不同,不同於其它花卉,旁的花雖各具特色,卻也比不得蓮花,牡丹有些妖嬈,玫瑰帶點嬌媚,菊花存在些許浮誇,而丁香持有一絲拘謹,薔薇太過絢爛,蓮花則不同,無論花色,無論香味,總是不張不馳,悠悠自然。也正如相思一樣,總是適中得度,總是輕輕存在於人的腦海裏,靜靜蟄伏在心底最深處,如蓮蟄伏在污泥中一般,或許某天便會如蓮一般開出驚世的愛情花火。

相思如蓮,如蓮的隱忍蟄伏,相思得經得起等待。相思如蓮,如蓮的清洗磨鍊,相思本就該靜心提取,擯除慾望。

我於小路上偶遇蓮花,正如我於人海中遇見相思,一個高古,一個典雅。

關於蓮的作文2

讀宋人周敦頤的《愛蓮說》,覺得他的“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說得太自負,不符合事實。

蓮花,亦名荷蓮,別稱芙蕖、芙蓉等。在我國,自古至今,人們都喜愛蓮花,農村中給女孩取名字,總喜歡帶上一個“蓮”字,諸如金蓮、銀蓮、玉蓮、翠蓮等等,在文壇上。那讚美蓮花的篇章更是舉不勝舉。早在戰國時期,偉大的詩人屈原就有了“集芙蓉以爲裳”的詩句,可想在這位浪漫主義詩人的心目中,蓮花是多麼可愛了。縱橫古今,愛蓮的豈獨是那位周老夫子呢!

每當盛夏,清清的池塘便被荷花撐起的綠傘擠滿了,在這一柄柄綠傘之間,一朵朵荷花卓然開放。紅的,像一盞盞寶燈;白的,像一隻只玉碗,它們沒有牡丹的濃豔,沒有桃花的紛集,卻叫你看不夠,喜不盡。微風吹來,陣陣清香沁人心脾,枝枝花梗輕輕搖曳,那美麗的蓮花便會吸住你的目光,釘住你的腳步。

我從小就喜愛蓮花。盛夏時節,我和夥伴們一起嬉遊在蓮花叢中。我們常常扳着蓮梗,像親小弟弟、小妹妹那樣把蓮花貼在臉上;我們更愛蓮花結出的蓮蓬;在夕陽的`餘暉中,我們橫坐在小橋的沿邊,頭頂着荷花,嘴裏磕着蓮籽,真是其樂無窮。

不過,使我真正懂的蓮花的美,那還是歸功於周敦頤的《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原來,人們之所以普遍地愛蓮,是因爲蓮花有着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那以後,我每次走過蓮塘,都要久久地凝望荷花,我想那池塘的底部,是何等樣的一個齷齪世界,那裏沉澱着的污水帶來的渣滓,腐爛着枯死的水草。我們走下池塘,每移動一步,塘底便“咕嘟咕嘟”地冒臭氣來,蓮花就是從這污泥的世界中生長出來的;可它們冰肌玉骨,沒有半點污痕,亭亭玉立於清清的漣漪上,沒有半點妖豔,沒有半點雕飾,風致天然,怪不得有人把蓮花譽爲花中君子。

但我後來發現,周敦頤卻有言之未到之處。有一次,我聽老師講趙樹理的作品《套不住的手》,老師說:“趙樹理這篇作品好,還有一個方面,那就在於作者把陳秉正這個形象寫成了羣星中的佼佼者,而不是把他寫成了獨腳的蓮花。”

也許是我對蓮花有特別的感情吧,我倒特別注意了“獨腳蓮花”這句話。細細一想,是的,蓮花總是開在蓮葉中間的,有“接天蓮葉無窮碧”,纔有“映日荷花別樣紅”。倘若真的只有一枝荷花孤零零地開着,近看形影相弔,遠看蹤跡全無,還有什麼可愛呢!

從那以後,我每次走過荷塘,仍然要觀賞荷花,不過當我不再是凝視一朵一朵的蓮花和田田的蓮葉構成的奇景時,我覺得,只有荷花開在蓮葉中間,只有滿塘蓮花一齊開放,那才顯得出真正的美。

能不能說我真正知道了蓮花爲什麼美呢?我還不敢誇下海口,但我敢說,我知道了某一點似乎帶根本性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