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中秋節我作文

中秋節我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節我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秋節我作文

中秋節我作文1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秋節是人們一直都喻爲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說起中秋節,民間一直流傳着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遊月宮等故事。最爲人熟悉當然是嫦蛾奔月,嫦蛾偷了丈夫的不死仙丹,飛奔到月宮的故事也有許多說法。在較早的記載中,嫦蛾偷吃了仙丹,變成了癩蛤蟆,被叫月精,奔月後,嫦蛾住在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樹和一隻兔子,就別無他物了。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爲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爲四季,每季又分爲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我作文2

八月十五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每到中秋節的晚上,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在陽臺上吃着月餅,欣賞着月亮,那天的月亮特別的圓,如一張金黃的煎餅。

去年八月十五日,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過晚飯,我便拿出一大盒月餅,那個月餅的包裝盒子十分漂亮,它是用金屬鐵皮做成的一個精緻的盒子,盒子上面用塑料紙貼着,紅紅的、黃黃的,在燈光下還會不停地閃爍着,特別華麗。我想:裏面的月餅可能也一定很好吃吧,我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裝盒,裏面是一個個圓圓的月餅,月餅的外面竟然還有一張透明的塑料紙包着,我撕開包裝紙,月餅的香味一下子從中跑出來,跑進了我的鼻子裏,“好香好香!”我忍不住吃了一口,說:“這月餅真好吃。”我讓爸爸、媽媽也嚐嚐。他們嘗後連忙說好吃、好吃。後來我們發現一盒月餅中有不同的種類,有豆沙、椒鹽、瓜子仁、花生仁等各種月餅。”我們邊吃邊欣賞着窗外的月亮,有說有笑的。那晚的月亮真美麗,我彷彿看到了嫦娥在月宮中跳起了歡樂的舞蹈。看着看着,我覺得那晚的月亮特別特別的圓,就像祖國大家庭的人在一起團團圓圓的樣子。

中秋節的月餅真好吃啊!它一直甜到了我的心裏;中秋節的月亮真美啊!它美得讓我賞心悅目。

中秋節我作文3

中秋節,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在吃月餅,有蛋黃餡的,有豆沙餡的、有綠豆糕餡的、有棗泥餡、水果餡、有香芋餡……。,每一家都吃得開開心心,每一戶都吃得高高興興,那種感覺無法形容,然而月餅的由來你知道嗎?也許有很多人不知道吧!現在我就給大家講講,月餅的由來和在海上世界吃月餅的時候發生的一些有趣事情吧!

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隨着科學的發展,祭月現在催向理性,慢慢成爲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

月餅象徵着團圓,也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拿着月餅、西瓜、水果,等物品對着月亮: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上一個中秋的時候,我們全家和樓上全家一起去海上世界去度中秋節,我們買那種皮很薄而且會融化的冰皮月餅,還有水果月餅,蛋黃和蓮蓉月餅。隨着現在的技術越來越好,工藝越來越棒,幾乎能做出一個又一個美味香甜的`月餅,我們吃着美味的月餅,聽着美妙的音樂,好像自己生活在夢裏一樣。

中秋節我作文4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衆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習俗則多種多樣,並且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節時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之夜以掛燈爲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宮嫦娥。金門人中秋拜月之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主要是婦女和小孩,且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習俗。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裏設案,桌上擺滿佳果和餅食,銀燭高燃,香菸繚繞,然後拜月。

中秋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約1至3公尺,多用碎瓦片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之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穀殼等,火焰熊熊,極爲壯觀。

還有一些地方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託球舞等。

如今中秋習俗,遠不如舊時盛行,祭月拜月活動已經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多彩多姿的羣衆賞月遊樂活動,唯獨吃月餅,仍很盛行,把酒問明月,慶賀美好生活,爲遠方的親人祝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