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陝西的民族風俗作文(精選8篇)

陝西的民族風俗作文(精選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陝西的民族風俗作文怎麼寫?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編爲您整理陝西的民族風俗作文(精選8篇),歡迎閱讀!

陝西的民族風俗作文(精選8篇)

  陝西的民族風俗作文 篇1

陝西八大怪:不坐蹲下來,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帕帕頭上戴……”每當吟誦起這首《陝西八大怪》,我不禁想起我的家鄉: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它不僅擁有震驚中外、氣勢恢宏的兵馬俑,古色古香的鐘鼓樓,內涵豐富的大小雁塔,千古流芳的華清池……,還有令人歎爲觀止的豐富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不能不令我深深地陶醉其中。

比如,房子半邊蓋。主要是陝西人比較講究風水,認爲“肥水不流外人田”,即使下雨也要把雨水流到自家院裏,二則是爲了採光的方便;麪條像腰帶:陝西的麪食花樣繁多,大多數麪條比較粗較寬,加之陝西人豪爽,愛吃寬面,厚面,寬麪條下在肉湯裏別提多香了,又實在又筋道;還有那“手帕頭上戴”,夏天戴手帕,爲了方便農耕作業,冬天戴手帕主要爲了保暖,陝西婦女沒有戴帽子的習慣。現在奶奶還常用這一招呢。

其中最令我喜愛的,就是那裏過年時獨特的飲食文化和習俗。每到年前,一家十三口就會聚在渭南奶奶家。奶奶從臘月二十三—小年就開始準備了:今天炸丸子,明天蒸包子,後天煮肉……還有餄餎、錦糕、biangbiang面和一個頂仨的大饅頭。吃不完的,就放到小院中的一個大甕裏,用竹篦子蓋起來,吃時再熱,一點也不會出現放皮之類的情況。每年春節,我們都可以大飽口福。

對聯、貼年畫就不用說了。每年都會有神氣的新門神出現在奶奶家的大門。貼對聯的漿糊不用買,而是支起小鍋,用麪糊自己煮。對聯貼上去不平整,別急,用笤帚輕輕地撫一撫,它立刻服服帖帖了。各式各樣的窗花更是琳琅滿目,那喜慶的氣氛由內向外,已滿整個小城。怎麼樣,很有趣吧?還有更讓我陶醉的呢。

與油田小裏小氣的花燈不同,陝西的大街上帥氣的大紅燈籠更多一些。尤其小街小巷,好像約定俗成一般,每家每戶都會買兩個掛在大門口。通上電,燈籠便紅得透亮,更加神氣。如果誰家有十二歲的孩子,做舅舅的就要給外甥再買兩個。去年我就得到了,我把它們掛在窗口。“外甥打燈籠——照舅”,應該跟這個民俗不無關係。

新年鐘聲敲響,鞭炮放起。關了燈到屋外,便可看到奇異的景象:幾乎每戶屋外都有閃閃的紅透的大紅燈籠,鋪成了一條光的路,與滿天星辰交相輝映。每當這時,我都會爲我家鄉的民俗而沉醉其中。

我愛我的家鄉,愛它的地域文化,愛它的歷史悠久,更愛它的語言。比如很好叫“聊咋咧”,孩子叫“娃”……還有善良淳樸的人民。不論日常生活還是過年,都有濃厚的興趣在其中,令我陶醉沉迷。我親愛的家鄉的獨特民俗就算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這還只是一小部分呢!

古風古韻古長安,獨特風情最迷人。

  陝西的民族風俗作文 篇2

秦腔也稱“亂彈”,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所以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點,角色可分爲: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老生、鬚生、小生、大淨、毛淨,丑角等十幾種。是我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經秦,漢,隋,唐,宋,元,明歷代發展日趨成熟,明末清初盛行於南北各地,對許多劇種都有很大的影響。其特點是:慷慨激昂,寬音大桑。主要流行於西北各地,爲羣衆所喜聞樂見,其唱腔、道白、板路、臉譜、身段、角色門類自成體系。秦腔所保留的劇目達700多個,爲各劇種之首。

秦腔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劇種,是在古時陝、甘、寧一帶民間歌舞的基礎上逐漸發展形成的。由於它產生於民間,所以能夠生動的反映出人民的願望、愛憎、痛苦和歡樂,反映他們的生活和鬥爭,因而有着深厚的根基。

秦腔藝術源源流長。相傳唐玄宗李隆基曾經專門設立了培養演唱子弟的梨園,既演唱宮廷樂曲也演唱民間歌曲。梨園的樂師李龜年原本就是陝西民間藝人,他所做的《秦王破陣樂》稱爲秦王腔,簡稱“秦腔”。這大概就是最早的秦腔樂曲。其後秦腔受到宋詞的影響,從內容到形式上日臻完美。明朝嘉靖年間,甘、陝一帶的秦腔逐漸演變成爲梆子戲。清乾隆時,秦腔名角魏長生自蜀入京,以動人的腔調,通俗的詞句,精湛的演技轟動京城,如今京劇的西皮流水唱段就來自於秦腔。

秦腔可分爲東西兩路,西流露入川成爲梆子;東路在山西爲晉劇,在河南爲豫劇,在河北成爲梆子,所以說秦腔可以算是京劇、豫劇、晉劇、河北梆子這些劇目的鼻祖。

在農村,上了60歲(一個花甲)的老人,兒孫都要給其祝壽。民間叫“做生日“。後輩念上輩一生勞碌之苦,祝老人健康長壽,過生日時,親戚兒女給老人送壽禮,頭天晚吃長壽麪,第二天全家團聚在“老壽星“周圍,小輩的磕頭祝壽,閤家歡樂,一般是滿60歲以後,每年過壽一次。

安塞腰鼓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飈,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個性。在中國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國的各地展現風采,併爲世界矚目。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勁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着陝北高原民衆憨厚朴實、悍勇威猛的個性。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榮膺首屆中國民間舞蹈大賽最高榮譽大獎,近年來,它先後在第11屆亞運會開幕式、香港迴歸慶典等大型活動中表演,並赴日本進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爲“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爲“中國腰鼓之鄉”。

  陝西的'民族風俗作文 篇3

曾經有人說,要了解中華民族200年的歷史,請你去上海;要了解中國500年的歷史,請你去北京;要了解中國5000年的歷史,就請你到陝西來。在這裏,有星羅棋佈的名勝古蹟,有流傳千載的風味小吃,有古樸奇特的風俗民情,有源遠流長的地方戲曲,。所有這些,交織彙總成了華夏之根——陝西文化風情。

當你來到陝西的時候,你一定會爲這些名勝古蹟所震撼。這裏有被列爲“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秦始皇陵、唐玄宗和楊貴妃遊玩、沐浴的與日月同流,不盈不虛的華清池、山上松柏長青鬱鬱蔥蔥,遠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驪馬,景色格外綺麗的驪山、我國最大型、最現代化的陝西曆史博物館、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築,被視爲古都西安的象徵的大雁塔、與大雁塔齊名的小雁塔、我國目前規模最大,建築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築之一鐘樓……。名勝古蹟,應有盡有。

提起陝西的風味小吃,那真讓人嘴饞啊!蘇東坡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說的便是羊肉泡饃,元人王楨著的《農書·蕎麥》便說的是蕎麪餄餎,有綿甜醇香,回味悠長的黃桂稠酒名頭最大、字號最爲響亮的西安小吃之一灌湯包子、色澤乳白、表皮膨鬆,猶如輕紗制就、蟬翼捏成,可謂巧奪天工,深受人們的青睞的泡泡油糕、陝西涼皮種類猶爲繁多,包括秦鎮涼皮、漢中涼皮、岐山擀麪皮,烙麪皮,黑米涼皮,綠豆涼皮。岐山面繼承三千年西岐故里遺風,有“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不喝湯,回味長“的15字特色,有濃郁味醇,鮮香滑嫩,肥而不膩,老幼皆宜的葫蘆頭。有榮獲商業部優質產品“金鼎獎“的肉加饃……說的人直流口水。

當然,陝西還有有古樸奇特的風俗民情,有源遠流長的地方戲曲,他們都讓人回味無窮,只有當你到這個地方的時候,你才能正正的感受到。

  陝西的民族風俗作文 篇4

我的老家在陝西,陝西曆史源遠流長,民族文化文明遐邇。陝西是中國古人類和中華民族文化重本文要的發祥地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多個朝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且孕育出獨特的風俗文化。那裏還是旅遊聖地,如果你要去了西安一定要去看看那裏的兵馬俑,它可是世界之最。

我們老家的風俗業多種多樣,雖然我瞭解的並不是很全面但也可以做一回大家的嚮導了。在我們老家如果家裏人有過生日的全家都要吃麪,他們稱這種面叫做長壽麪,我也吃過但我認爲味道跟普通的麪條沒什麼區別。

老人做壽,外甥與女婿都要送厚禮,其中必有長壽麪、壽桃、壽糕、紅燭。昔時富貴人家,壽桃高達一米多,上插米塑戲曲人物,配以壽屏、壽嶂。壽堂上,禮品列陳,紅燭高燒,敬過祖宗神祗,晚輩按輩份跪拜祝壽,送上壽麪,壽翁壽婆分“壽錢”。而後親友前來祝壽。雖然我並沒有真正的見過但大家都是這麼告訴我的。

吃五豆是西安關中地區的民間習俗。臘月初五,將大豆、小豆、綠豆、紅豆、黑豆(缺少的可用其他豆子或別物代替)等5種豆子放入鍋中煮熟,全家人食用,但不能吃完,必須要吃後有餘。以此預祝來年五穀豐登,吉慶有餘。吃五豆在冬至過後,此時晝漸長、夜漸短。因此吃五豆還帶有節令性變化的含義。吃五豆的風俗至今在農村尚流行。在城市中已經很少見了。

陝西皮影戲也十分的有名,是中國民間廣爲流傳。重點主要在農村,體制多樣,組織分工嚴格有序,保留着民間說書的歷史痕跡,是近代陝西諸種戲曲的前身。陝西皮影不僅唱腔種類繁多,表演技術高超,而且影人的雕刻技藝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傳統劇目有《會陣招親》《遊西湖》等。

我的家鄉不僅是一個旅遊聖地而且還有獨特的民族風俗。如果有機會可以去我的老家參觀參觀。

  陝西的民族風俗作文 篇5

春節民俗,在全國各地大同小異。陝西民風古樸,春節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歲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臘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臘日”,即後來的“臘八”。南北朝以後才把臘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改用陽曆,才把陰曆的“年”叫作春節,因爲春節—般都在“立春”後,因而稱其爲春節。

陝西人如今仍把春節叫作“過年”,並流傳下來一個關於過年的故事。在遠古時,有一種叫“年”的猛獸,每當寒冬將至新春來臨的夜晚。出來食人,使得人們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鬥中,發現這種兇殘的猛獸最怕火光和響聲,於是人們想了個辦法,一旦“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年”一見熊熊大火,聽見叭叭炸響的爆竹,就逃遁得無影無蹤。後來,便逐漸形成了過年團聚。守歲、掛紅燈、帖對聯、放爆竹、吃年飯的風俗習慣。

陝西鄉村臘月二十三即入年關,把過臘月二十三叫“過小年”。農村有些地方叫“祭竈”,即祭主宰吉凶禍福的“竈王爺”,以求溫飽。過罷小年,人們便爲春節做準備了。一般農家,殺豬宰羊,碾米磨面,做點豆腐,購買蔬菜,吊掛粉條,準備好過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臘月二十七到二十九爲關中人蒸饃時間。家家戶均短几籠子饃饃,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後,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麪”的習俗。婦女上街爲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襪、老年人則購買紅紙、年畫、冥幣、白麻紙等大年禮儀用品。

大年前兩天,陝西不論關中、陝南、陝北,還是城市農村,要“掃舍”,城裏人叫打掃衛生。家家房前屋後,窯裏賽外,連拐角都要打掃得於於淨淨。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紙,貼上大紅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戶貼對聯和門神,屋裏掛上年畫。年終於來臨了。

進入臘月,人們便開始忙碌,一直忙到臘月三十日,過年便正式開始。大年三十晚飯前,家家戶戶必須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後打掃乾淨,收拾清整,貼好大紅對聯(有喪服的人家貼黃色或綠色對聯)及門神、窗花等,大門及堂屋、臥室、竈房、牲畜圈等處都要貼相應的對聯。一切準備就緒,便開始點臘燭、燒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後,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團圓飯”,俗謂“團年”。晚上,各家燈火通明,爐火熊熊,老少徹夜不眠,圍爐“守歲”,俗稱“坐年根”。在守歲的同時,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換新衣,包餃子,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待到子時(相當於今23時—1時),萬家鞭炮齊鳴,意爲“接天星”,“迎財神”,有的還擺上香案,行跪拜之禮。據說誰家鞭炮響得最先,財神就先光臨誰家。然後,便是晚輩爲長輩們磕頭拜年,長輩們也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給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開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達旦,直到初一早上。

安康人從初一到初十,還有以觀看天氣的好壞預測五穀六畜是否興旺的習俗。相傳每天天氣都有預示。即:初一觀雞,初二觀狗,初三觀羊,初四觀豬,初五觀牛,初六觀馬,初七觀人,初八觀谷(莊稼),初九觀果(果樹),初十觀菜。俗稱“新春十日晴,豐年樂太平,新春十日陰,穀米貴如金”。

  陝西的民族風俗作文 篇6

俗語都說:“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每到過年時,放糖果等零食的桌面上總少不了兩種 食物,那就是——油角和煎堆。過年前,我和奶奶都會一起做油角、煎堆,而且總會炸 一大鍋。炸完後,無論誰到我們家來拜年,都會把油角、煎堆和糖果等拿出來,給客人 們吃,如果油角、煎堆太多的時候,還會把其中一些送給客人們帶回家吃。因爲,它們 都寓意着好兆頭。

除夕一大早,我們就回家鄉幫奶奶製作過年必備食品——油角和煎堆。雖然它們看起來 很平凡,但是製作起來可不簡單呀,必須經過許多工序,才能把它們做的好吃又好看。

做煎堆要準備:爆谷、糯米粉、粘米粉、花生、砂糖、芝麻等多種材料。煎堆的陷做起 來比較複雜,要將花生、砂糖和爆谷加熱攪拌在一起,然後趁熱用雙手把它們捏緊,把 它們捏成一個個圓球狀。這是一個考驗人的功夫,只有奶奶才能做好。我們就只能做簡 單的油角陷,只要將花生和砂糖碾碎混在一起就行了。製作完內陷,就要做外皮了。將 粘米粉和糯米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在一起,用開水攪拌,搓成粉團備用。

最令人開心的製作馬上就要開始了。每個人都要動手,奶奶就小木棍把粉團搓成薄薄的 表皮,然後我們用它把內陷包起來,搓成一個個的圓球。包油角更可笑,每個人的手法 都不同,形狀各異的油角很快就把桌面擺得滿滿的。由於我的手上沾滿了麪粉,不一會 兒,就把小臉蛋弄成一個大花臉,引得他們哈哈大笑起來。

最後的工序就是下油鍋了。首先用猛火燒開油鍋,然後改用慢火,將包好的煎堆和油角 放進油鍋慢慢翻滾,讓它們受熱均勻。不一會兒金燦燦的油角和煎堆就出鍋了。

製作油角和煎堆既費時又煩瑣,但卻是我們的春節習俗之一,人人都樂意去做。

  陝西的民族風俗作文 篇7

年,是一個捉弄各國傳統節日。人們不管有多遠,都要回去和家人團聚。我每次都會回 家,因爲我感覺家裏空氣清新,熱鬧,可以和家人一起歡聲笑語,最好的就是能放鞭炮。

大年初一上午,我們貼春聯,掛燈籠,佈置院子。首先,在牆縫上插了根小木棍,將燈 籠小心掛上。然後,貼春聯,打開盒子一看,這次的春聯有點不同:很大:大大方方; 很紅:紅紅火火。最後,佈置院子,嘿,我可沒少花力氣!我把有用的全部搬出來了。

雖然很累,但我這一瞧,把累全部拋在後頭了。真不錯,我也去別人家裏看了看,我們 家數第一!沒多久,到了晚上。

吃年夜飯,必備的習俗,這次可不同,以前都是定的飯店,今年爸爸親自下廚,還不知 道爸爸的廚藝怎麼樣呢?沒多久,就上了一大桌的菜,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動起筷來。

嗯,味道不錯,看來爸爸也有點功底嘛。

該發壓歲錢了, 這是我最喜歡的環節。

每收到壓歲錢我都會說謝謝, 這樣別人也很高興。

今年我可沒少賺錢呢!太好了。

第二天,該拜年了,這不,跑到了姥姥家裏。我也很高興,能在這有個姐姐。我又賺了 一筆壓歲錢。哈哈哈!過年都是開心的,美滿的,快樂的,希望一年比一年好。

  陝西的民族風俗作文 篇8

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一,是中國農曆的新年。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這是一個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因爲過農曆新年的時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們也把這個節日叫“春節”。

中國人過春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人們就開始準備過年了。在這段時間裏,家家戶戶要大掃除,買年貨,貼窗花,掛年畫,寫春聯,蒸年糕,做好各種食品,準備辭舊迎新。

春節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笑笑,一直到天亮,這叫守歲。除夕零點的鐘聲一響,人們還要吃餃子。古時候叫零點爲“子時”,除夕的子時正是新舊年交替的時候,人們在這時吃餃子,是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也是“餃子”名稱的由來。

過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從初一開始,人們要走親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這是春節的重要習俗。而在拜年時,大家都要說一些祝願幸福、健康的吉祥話。

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牀後,就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

人們還總是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放進糖、銅錢、花生、棗、栗子等。如吃到糖的,這意味着日後生活甜蜜;吃到銅錢意味着有錢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吃到棗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